导航:首页 > 产业大全 > 着力培育文化产业

着力培育文化产业

发布时间:2021-03-12 15:45:43

① 面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形势,如何才能振兴我国的文化产业

完成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文化市场主体进一步完善,活力进一步增强,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和作用得到较好发挥。 1、文化市场主体进一步完善。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原则,基本完成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文化市场主体进一步完善,活力进一步增强。 2、文化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重点行业和项目对文化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产业得到较快发展,以资本为纽带推进文化企业兼并重组取得重要进展,力争形成一批跨地区跨行业经营、有较强市场竞争力、产值超百亿的骨干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 3、文化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取得实质性进展,文化产业发展活力明显增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创新体系初步形成,文化原创能力进一步提高,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广泛运用,文化企业装备水平和科技含量显著提高。 4、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文化产品和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城乡文化市场进一步发展,现代流通组织和流通形式逐步成为文化流通领域的主要力量,文化消费领域不断拓展,在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明显增加。 5、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进一步扩大。一批外向型骨干文化企业和国际知名品牌初步形成,对外文化贸易渠道和网络进一步拓展,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大幅增长,文化贸易逆差明显缩小,成为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重要增长点。 重点任务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做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发展重点文化产业。以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产业为重点,加大扶持力度,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实现跨越式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要着重发展文化科技、音乐制作、艺术创作、动漫游戏等企业,增强影响力和带动力,拉动相关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发展。影视制作业要提升影片、电视剧和电视节目的生产能力,扩大影视制作、发行、播映和后产品开发,满足多种媒体、多种终端对影视数字内容的需求。出版业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加快从主要依赖传统纸介质出版物向多种介质形态出版物的数字出版产业转型。出版物发行业要积极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经营,形成若干大型发行集团,提高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印刷复制业要发展高新技术印刷、特色印刷,建成若干各具特色、技术先进的印刷复制基地。演艺业要加快形成一批大型演艺集团,加强演出网络建设。动漫产业要着力打造深受观众喜爱的国际化动漫形象和品牌,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增长点。 (二)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以文化企业为主体,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加快建设一批具有重大示范效应和产业拉动作用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继续推进国产动漫振兴工程、国家数字电影制作基地建设工程、多媒体数据库和经济信息平台、“中华字库”工程、国家“知识资源数据库”出版工程等重大文化建设项目。选择一批具备实施条件的重点项目给予支持。 (三)培育骨干文化企业。着力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重点文化产业中选择一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文化企业或企业集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跨地区、跨行业联合或重组,尽快壮大企业规模,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促进文化领域资源整合和结构调整。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文化企业面向资本市场融资,培育一批文化领域战略投资者,实现低成本扩张,进一步做大做强。 (四)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加强对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布局的统筹规划,坚持标准、突出特色、提高水平,促进各种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分工。对符合规划的产业园区和基地,在基础设施建设、土地使用、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建设若干辐射全国的区域文化产品物流中心,建设一批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演艺娱乐和动漫等产业示范基地,支持和加快发展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群。 (五)扩大文化消费。不断适应当前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新变化和审美的新需求,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提高文化消费意识,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强原创性作品的创作,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知名文化品牌。努力降低成本,提供价格合理、丰富多样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加快建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高、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主题公园。开发与文化结合的教育培训、健身、旅游、休闲等服务性消费,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六)建设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立健全门类齐全的文化产品市场和文化要素市场,促进文化产品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重点建设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渠道。发展文艺演出院线,推动主要城市演出场所连锁经营。支持全国文化票务网络建设。推进有线电视网络整合,鼓励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进行广电网络的区域整合和跨地区经营。推进电影院线、数字电影院线的跨地区整合以及数字影院的建设和改造。支持国有出版发行企业以资本为纽带实行跨地区兼并重组。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创意、影视制作、演艺娱乐、动漫等领域。支持优先选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质量水平高的文化设备及产品。 (七)发展新兴文化业态。采用数字、网络等高新技术,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升级。支持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广播影视、数字多媒体广播、手机广播电视,开发移动文化信息服务、数字娱乐产品等增值业务,为各种便携显示终端提供内容服务。加快广播电视传播和电影放映数字化进程。积极推进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发挥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宽带光纤接入网络等网络基础设施的作用,制定和完善网络标准,促进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推进三网融合。积极发展纸质有声读物、电子书、手机报和网络出版物等新兴出版发行业态。发展高新技术印刷。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娱乐设施和舞台技术,鼓励文化设备提供商研发新型电影院、数字电影娱乐设备、便携式音响系统、流动演出系统及多功能集成化音响产品。加强数字技术、数字内容、网络技术等核心技术的研发,加快关键技术设备改造更新。 (八)扩大对外文化贸易。落实国家鼓励和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的优惠政策,在市场开拓、技术创新、海关通关等方面给予支持。制定《2009-2010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项目目录》,形成鼓励、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的长效机制。重点扶持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展览、电影、电视剧、动画片、网络游戏、出版物、民族音乐舞蹈和杂技等产品和服务的出口,抓好国际营销网络建设。支持动漫、网络游戏、电子出版物等文化产品进入国际市场。鼓励文化企业通过独资、合资、控股、参股等多种形式,在国外兴办文化实体,建立文化产品营销网点,实现落地经营。办好国家重点支持的文化会展,通过 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 现场 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国际广播影视博览会、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等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支持文化企业参加境外图书展、影视展、艺术节等国际大型展会和文化活动。

② 发展文化产业的要求与意义

发展壮大文化产业,有这样几方面意义和作用。

一是可以直接创造经济效益,运作得法的话,效益还相当显著。比如我们都非常熟悉的影视剧的发行、放映和贴片广告;再比如杂技、魔术、话剧、歌舞等的商业演出;还有图书的出版发行(这方面比如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参展第59届法兰克福国际书展,开幕当天就签订了10项原创图书的版权输出合同,金额达到100万美元);还有动漫作品的发行上映和品牌运作(这方面比如三辰集团在制作发行《蓝猫淘气3000问》的基础上,弘扬“蓝猫”品牌,开展衍生品生产,每年盈利数千万元),等等。文化产业属于无烟工业,同样也可以吸纳就业、提供税源,随着人们收入不断增长、物质生活需求日益得到满足,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强烈,文化产业所蕴含的商机,也越来越巨大。

二是可以更广泛更充分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发展文化产业,对文化产品进行深度开发,进行规模化、批量化生产,对各种文化服务项目进行细分和充分挖掘,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行市场化运作,能够更好地营造文化氛围,从数量上和质量上更充分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这方面很好理解,如今,电视机、手机、计算机日益进入家庭,相关的服务项目开发与生产也日益跟进,就使得更大范围的群众更充分地享受到了文化权益,精神得到陶冶,素质得到提升,人们的整体生活质量越来越高。

三是可以更好地弘扬文化。文化越是得到广泛的传播,才越能够得到弘扬,越能增进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之间的交流。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观念都有差异,通过文化的交流能增进了解、互信、合作、和平。从中,文化也得到弘扬、创新、发展。要更好地实现这些,单靠发展文化事业,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使文化产品和服务日益丰富,日益广泛地进入不同地域、不同国度人们的生活中。例如,美国通过把多部“大片”输入到中国,我们就了解到好莱坞电影的运作,了解到美国人那种前瞻未来、探索创新的文化特点,日本的《聪明的一休》、《樱桃小丸子》等动画片在中国的放映,也是我们了解到日本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风情。新时期,各国、各地区对通过文化产品输出来弘扬本国文化的认识越来越坚定。在中美关于恢复中国世贸组织缔约国地位的谈判中,美国就要求中国承诺,允许每年以分账形式进口20部电影,此外还要求中国对外国服务提供者从事图书、报纸和杂志的批发、零售业务等逐步开放市场。据2006年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的统计,国内票房前十名中,美国片和国产片数量各为五个,就在前不久,美国还向世贸组织投诉中国限制其音像光盘等文化制品进口,这几年韩剧和韩国的歌星、演员也纷纷抢滩中国大陆。这都反映出各国注重拓展文化产业的国际市场,他们的文化产品输出过程中,也就有效地弘扬了他们本国的文化。我国也不例外,今年4月份,河北省在首都国际机场举办的“文化国门•河北华章”大型文化展示活动期间,外国公众对中国尤其是河北的剪纸、芦苇工艺画等民俗艺术品就表现出了浓厚兴趣,收藏、购买的意愿强烈,这也是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潜力所在,我国近年来大量原创图书版权的输出、民俗艺术品的出口等,也都发挥了弘扬中华文化的作用。

我所感受到的,发展文化产业主要有以上几方面意义和作用。肯定还不乏更多种的、更深入的积极意义。明确了其意义和作用,我们各有关方面的行动,就加快跟上吧。

要求

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我们要抓住机遇发展文化产业,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在调整结构、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当今综合国力竞争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发展战略。文化产业作为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附加价值高、发展潜力大的“绿色产业”,相对于传统产业具有较强的拉动性和“溢出效应”,是当今世界公认的“朝阳产业”。特别是上个世纪中叶的新科技革命及其带来的科学技术的重大发现发明和广泛应用,推动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催生了人类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促进了全球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卫星电视、互联网、移动设备等新技术、新媒体更是直接拉动了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

近年来,我们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取得重要进展,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和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文化产业规模逐步壮大,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初步形成,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据统计,2008年至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文化产业逆势上扬。2009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达8400亿元,比2008年增长10%。随着网络、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动漫游戏、数字音乐、数字出版等新兴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拓宽了文化产业的领域,丰富了文化产品和服务种类,文化产业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和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文化产业迎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文化产业从质量到数量均处于弱势地位。全球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趋势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特点,既让我们看到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广阔空间和有利条件,也让我们看到当前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紧迫性。我们必须下更大力气,付出更多努力,把文化产业发展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去审视、去培育,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观念,乘势而上,采取更有力的政策措施,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文化产业科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促进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使之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的重要着力点。

第一,发展重点文化产业。要以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产业为重点,加大扶持力度,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实现跨越式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要着重发展文化科技、音乐制作、艺术创作、动漫游戏等企业,增强影响力和带动力,拉动相关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发展。

影视制作业要提升影片、电视剧和电视节目的生产能力,扩大影视制作、发行、播映和后产品开发,满足多种媒体、多种终端对影视数字内容的需求。出版业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加快从主要依赖传统纸介质出版物向多种介质形态出版物的数字出版产业转型。出版物发行业要积极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经营,形成若干大型发行集团,提高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第二,培育骨干文化企业。要着力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在重点文化产业中选择一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文化企业或企业集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跨地区、跨行业联合或重组,尽快壮大企业规模,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促进文化领域资源整合和结构调整。要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文化企业面向资本市场融资,培育一批文化领域战略投资者,实现低成本扩张,进一步做大做强。

第三,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要加强对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布局的统筹规划,坚持标准、突出特色、提高水平,促进各种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分工。要对符合规划的产业园区和基地,在基础设施建设、土地使用、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要建设若干辐射全国的区域文化产品物流中心,建设一批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演艺娱乐和动漫等产业示范基地,支持和加快发展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群。

第四,不断加大文化领域各类人才培养力度。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快完善体制机制,培养和吸引优秀人才,突破人才瓶颈,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要按照“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把那些思想政治坚定、组织领导能力强、具有开拓精神、熟悉文化工作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要创造条件、完善措施,继续推动文化领域人才培养工程,努力造就一批名家大师、一批各专业领域的领军人物、一批懂经营善管理的文化经营管理人才、一批掌握现代传播技术的专业技术人才。

③ 如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体制改革的原则要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确保国家文化安全;坚持勇于实践、大胆创新,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
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形成科学有效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富有效率的文化生产和服务的微观运行机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和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要形成完善的文化创新体系,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要根据现有文化事业单位的性质和功能,区别对待、分类指导,明确不同的改革要求。要加大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调整资源配置,逐步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鼓励捐赠和赞助等各项政策,拓宽渠道,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投入文化公益事业。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逐步解决农村文化产品和服务相对缺乏的问题,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完善城市社区文化设施,加强文物保护,扶持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继续支持中西部地区、老少边穷地区建设和改造文化服务网络。要改进和完善国家扶持方式,坚持和完善有关文化领域的重点扶持政策和措施。要以项目投入为手段,以激发活力为目标,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新闻媒体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始终确保党和人民喉舌的性质。要优化组织结构,整合内部资源,转变经营方式。要深化文化事业单位的内部改革,推进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不得相互混岗。深化文化企业改革,要规范国有文化事业单位的转制。转制企业要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合理确定产权归属,做好资产评估和产权登记等工作。确认出资人身份,明确出资人权利,建立资产经营责任制。要确保国有资产安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转制企业自工商登记之日起,实行企业财政、税收、社会保障、劳动人事制度,重视职工权益保障,在一定期限内给予财政、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要切实做好劳动人事、社会保障的政策衔接,妥善安排富余人员。要重塑文化市场主体,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快推进国有文化企业的公司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要着力培育外向型文化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创新对外文化交流体制和机制。实行政府推动和企业市场化运作相结合,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企业,成为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主体。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要加强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建设,打破条块分割、地区封锁、城乡分离的市场格局,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重点培育书报刊、电子音像制品、演出娱乐、影视剧等文化产品市场。加强和改进文化领域宏观管理,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明确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职责,理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与所属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要切实加强对改革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大力支持、党委宣传部门协调指导、行政主管部门具体实施、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文化体制改革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④ 为什么说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必由之路

赵启正主张:制定国家文化发展战略 对外输出文化

中国网 | 时间: 2006-03-09 | 文章来源: 中国网

“中国的文化产品贸易远远不像商品贸易是出超,而是严重入超。多年来,我们的图书版权贸易一直在10:1左右的逆差水平上徘徊”。“两会”期间,原国务院新闻办主任、政协委员赵启正在接受中国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一个强大的国家必然是政治、经济、文化三强的国家,因此,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特别加强文化的振兴,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

我们是世界第一的电视机输出国,却不是一个能够输出电视内容的国家

赵启正委员指出,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为全世界的文明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还曾经有四大发明,对推动人类进步起了巨大作用。但这都是祖先的贡献和祖先的光荣,四大发明之后几百年来我们没有更重大的贡献。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后,我国文化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对世界文化贡献作用开始加强,但必须冷静地看到,如今中国对外的文化影响远不如外界对中国的文化影响。

他介绍说,我国的文化产品贸易远远不像商品贸易是“出超”,而是严重“入超”。以图书为例,多年来我们的版权贸易一直在10:1左右的逆差水平上徘徊,其中90%又是出口到亚洲国家和我国的港澳台地区。如果单看对西方的贸易,这种逆差大约在100:1,也就是说,我们买人家100个版权,人家只买我们1个。2004年从美国引进版权4000多种,我们只输出14种;从英国引进2000多种,输出16种;从日本引进近700种,输出22种,这种逆差是显然的。

赵启正委员认为,这其中的原因,决不是一个图书贸易机构或政府部门的问题,是我们整个文化软实力不够,还有一个汉字不流行的问题。他说,“外文的小说为什么能翻译到中国,特别是英语?这是由于英语的流通,中国学英语的人有多少?大学生2000多万,如果算上从小学开始学的,就是上亿的人,而外国学习中文的人很少,美国中学生学中文的不到3万,不足中国的千分之一” 。

“我们现在输入了很多外国文化,也因此同时输入了外国的某些价值观。中国输出了大量的电视机,却没有输出电视机里的表演——输出的电影很少,音乐很少,电视剧很少……我们是世界第一的电视机输出国,却不是一个能够输出电视机内容的国家。”

对此,赵启正委员表示,一个强国必然是政治、经济、文化三强的国家,如果没有文化的支持,单靠经济的发展是不行的,因此,作为政协委员,我希望尽快地制定国家的文化发展战略,对外输出文化是这一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通过这个战略使世界了解中国,认同中国,支持中国的主张,所以,中国要对世界文化做出新的贡献,不能躺在祖先的功劳簿上。

向世界介绍中国最大的难题就是文化差异

在担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时,赵启正委员所做的大量工作就是向世界说明中国,在他看来,向世界说明中国是中国外宣的内容,要说明的是中国的社会进步,中国的政策,中国人民的生活现状,以及中国的明天,回答外国人对中国的不解之处。向世界说明中国是建立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所必需的,向世界说明中国的目的是让世界人民更多地了解中国,有一个好的舆论环境,就是使中国有一个好的“国缘”。

他指出,在国际舆论环境中,由于误解,由于利益矛盾,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就会有误解、歪曲和攻击,相比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中国在国际舆论中的地位是低的,在这种情况下,向世界说明中国就更有纠正偏差的作用。告诉世界一个真实的中国,去掉他们头脑中有偏差的地方。我们向世界说明中国的渠道和办法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应该考虑到我们想要告诉别人的,和他们不知道的,他们想要知道的。

“现在显然中国人对外国了解得多,外国人对中国了解得少,是很不对称的。一个中国孩子可以说出美国电影的名字,美国球星的名字,一个大学生能说出很多美国政治家的名字,但反过来情况就不同了。这对中国是不利的,人家不了解你,对中国有误解,造谣的人就有机可乘”,赵启正委员表示,改革开放之前外国人对中国所知甚少,改革开放后迅速改善,但由于起点低,所以需要很长的时间扭转这一状况。何况中国作者不能贴近或者说不太了解外国人的思想方法,文化差异很大。所以向世界说明中国的难点在于如何克服文化上的价值观差异障碍,是意识形态的问题。

如今,被海外媒体称为“中国内阁发言人”的赵启正委员,受聘担任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他说,我作了将近8年的新闻工作,对于我们新闻人才的优势和劣势有很多体验,一个重要的感触是新闻人才的培养和实际需求之间还不够紧密,因此我愿意在新闻教育的教学方案上、课程设置上、以及和社会的沟通上应该做些工作,使学生德才兼备,更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徐雅平)

王永安简介 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主任、教授,京华传媒网顾问。

1964年7月毕业于西北政法学院新闻系,同年8月被分配到人民日报,长期从事编辑、记者、评论员和部门领导及新闻教育管理工作;有新闻学、法制学、社会学等方面的论著,被司法部聘为全国法制报刊评审员。

1998年以来从事网络传媒的教学和IT研究,在中国高等院校中,依托人民网,首先设立电子传媒专业;2000年在考察美国硅谷有关网站和多媒体教学中,提出把东方文化溶进西方科技的办网构想得到了尝试,受到加州大学海乌尔分校多媒体研究生院的重视,指导设计的北美琴社网站被“国际网站管理人与设计师协会”评为“2001-2002年度国际网站金奖”。

文化输出己成必然趋势

中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产品,
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既是炎黄子孙的也是全人类的。当中国进入一个新阶段,朝气蓬勃前进时,我们有责任、有需要、有本钱做好文化输出工作。

输出,其实是让外界了解中国、迷恋中国、信任中国,形成文化经济的全球互动。申奥申博成功、加入WTO,增加了我们对文化输出的深刻认识。文化输出有物质产品;有意识形态、伦理道德诸方面的精神产品,这些均是人类文明的见证。我们的产品、以及人文方面的东西怎么对外宣传,打开市场,产生良好的国际效应和可观的经济效应己不仅是认识问题,而是每时每刻碰到的、必须解决的问题。国外重视中国市场,比如最近欧洲为了打开中国的旅游市场,他们也展开竞争。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这个形势。黎园女土利用自身的优势,主动张罗大家来谈此类重大课题,很及时,我全力支持!

输出必须借助传媒

谈到输出,自然要涉及传播和传播手段。中国人很讲究传播,老祖宗有精辟论述。

(一)“传授”这个词,韩愈《师说》解释为传道授业解惑。特别这个“解惑”,犹如三寸不烂之舌功。我们和西方打交道就要善于解惑。我比较欣赏这个观点。

(二)“传布”,这是《礼记》里所说的:有善而弗知,不明也;知而弗传,不仁也。这第二句的意思是祖先的恩德知道了不说,不仁义啊!

(三)传递、传达,讲传播手段。

比如,在发现兵马俑的过程中就存在一个传播问题。(编者注:在发现兵马俑的过程中,王老师策划用内参破弗传,结果引起中央重视,使世界八大奇迹公布后轰动中外。)

对此事写得比较准确的是新华社记者杨兆麟2000年6月在《侨报》发表的内幕文章。我顺便说说。引子就是知而弗传。1974年农民打井时从井下挖到了兵马俑,不知何宝,拉到当地县文化馆后,管理人员慧眼识真金,又担心陕西博物馆知道了肯定会上调,干脆对外密而不宣,也这是“知而弗传”。刚好我有个同学探亲,知道了这情况,他觉得这么好的东西,怎么能不被众人知晓?他回京后急匆匆找我。当时正在批林批孔,我在报社评论部工作,知道中央的宣传精神(但更深的内幕不清楚)。我说这武土俑对研究秦始皇、研究秦末汉初的文化非常有帮助。我让同学立马写出来报中央。他第二天就写好了,在稿子中点了当地的本位主义。为了能登内参引起上边重视,我在导语部分又特别加了这个发现有什么重要意义的话。姚文元先审阅,改了两个字同意发内参。内参上去后,江青有批示,李先念副总理借江青很重视的话题批给国家文物局。那时谁都知道江青一句话的份量。国务院秘书长问情况,国家文物局不知道,就问省文物局,省里也不知道,一问县文化馆才知道了。国家很快组织力量挖掘,同年公布于世,引起轰动。“知而弗传”,有时会误国误民,古人称不仁义是有道理的。

传播与输出互动

当代新闻传媒业发展很快,手段更科技化,运作更市场化,理念不断潮流化。近代有新闻学,现代又引进了传播学。就传播与输出互动而言,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有交往就有传播,有传播就有输入或输出的效应。关键是怎么使用。其实输出不是那么神秘的,只要和它多打交道,就能多体会。

第二、中华民族的包容性决定了在输出和输入问题上的不排斥性。比如北京的饮食,不仅有陕西凉皮、河涧驴肉烧饼,还有四川的麻辣烫、杭州的小笼包,显示了北京的包容性、开放性。凡排斥他方之长的地方、领域、行业,以老大自居,坐井观天,肯定缺乏朝气。

第三、一个国家越开放,经济越发展,则越需要输入。越是这样越觉得自己不适应了。因为已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而不是计划经济了。体制不一样,看问题角度就不一样。输入,最大的条件是:越开放就越发展,就越需要吸收新的东西。要资金、要创意、要产品,最后干脆直接请洋人参与管理。越需要往外走越需要输入东西。盛唐为何盛,其中在文化教育中,包容了儒、释、道思想,让文人开阔了眼界,在创作中大胆吸收外来的佛学经典,讲理论,讲意境,讲主观能动,所以才能产生大量千古名篇。

第四、锁国导致落后,这个大家都知道。近现代发生的洋务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全盘西化运动、学习苏俄运动等等,都在探索输入的强国妙方。我们可以对这些思潮评头论足,但不容否认的是这些思潮开启了国人的思想。

第五、文革中解放全人类、世界一片红的理念,输出的是无政府主义、造反有理“主义”,造成了红卫兵输出、革命输出的恶果。

第六、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强调输入多于输出,是因为长期以来闭关锁国的需要。经过多年发展,现在要把文化输出工作摆到议事日程上。

文化产业大有作为

在国外,很多人对中国的认识还存在误区,处在一个有限的理解状态中。看完中国的武打片,就以为中国人是不是都是留着长辫?还有些发达国家的人也会问:中国有电视机吗?甚至还有国外朋友来我家里表演他们的手提电脑。因为他们的了解非常有限,所以你怎么宣传他们都可能相信!这个文化和文化的输出,要谈的点不少。

第一,文化有其特定的含义,广义文化是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随历史发展,越久就越具有民族性,形成民族的传统。

第二,文化形态记录了社会文明的进程,是人民聪明才智的佐证。

第三,为什么要强调文化输出?A、西方对中国的了解是有限的。B、我们的国际声音是微弱的。C、我们优秀的文化不被认为是主流。D、我们不善于沟通,习惯于僵硬的交往;不善于宣传,宣传中套假话、空话,令人望而生厌。

有人才、有创意、有目标

我们现在具体做的工作有哪些呢?

第一、传统文化的推介。

第二、重要在于工作:推陈出新,创意改革,市场运作(我举一例,今年春节,雕石之乡的河北曲阳县洪昌雕塑石材有限公司经理董孟书,送来一件月亮女神石雕,栩栩如生。我出了个主意,让石雕象照片一样,进入社区家庭,可给自己家人雕塑,基座可写生平、豪言壮浯,做生意的可写广告词,肯定市场火热)。

第三、提高整个民族的鉴赏力。就象历代传播唐诗那样:一选二品三述。要会选,盛唐选精品,晚唐选综合;开展评论 ;记述要事。搞输出工作最需要人才,善创意 ,会公关,会说话。要有规划 。这次对话先沟通,务点虚。话题太多,留给大家。下次要谈,针对网民所提,干脆务点实。谢谢。
任何一种交易或交流,应当具备一定的公正的大环境,另外还需要彼此了解对方的文化观念和习惯,这种交流才能体现出平等。
据4月23日《无锡日报》报道,宜兴紫砂在美国受到热捧,美国人对中国文化所表现出的热情,以至于让应邀前往该国讲课的一对陶艺夫妇深深惊叹。
这对一般中国人来说恐怕已不算什么抢眼的新闻,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历来为世界所公认,以至于她对世界文化产生的巨大影响也是有目共睹。璀璨的中国文化浩如烟海、包罗万象,足以让世界为之倾心,足以让中国在世界文化舞台上风光无限。不过,这则新闻所透露的信息,让我产生了与文化输出相关的更多联想。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热情好客,乐善好施,有喜爱之物与别人同享,却常常不图回报。还记得,我们曾毫无保留地向日本食客详细介绍过满汉全席的配方和制作过程;我们曾免费向外国游客传授过泥人的手捏工艺;我们曾毫无防备地带领洋专家参观景泰蓝制作的全部过程。可是我们一连串友好的姿态换来的是什么回报呢?肯德基、麦当劳漂洋过海来到我们身边已有二十年,除了赚走大把的银子,有谁告知我们他们的配方和制作工艺?国人有没有看过免费的好莱坞大片?出于好奇,曾有国人用手指触摸一下某大国的隐形战斗机机翼,却被该国士兵厉声喝止。我们当然没有理由责备别人不够交情,倒是这些洋人提醒了我们,文化是有经济价值的,更代表着一种高贵和尊严,吝啬何尝不是维护尊严的妙方?任何一种交易或交流,应当具备一定的公正的大环境,另外还需要彼此了解对方的文化观念和习惯,这种交流才能体现出平等。比如我们中国人常常喜欢免费奉送以示友好,而人家则习惯有偿转让按规则办事,在这种观念差异面前,我们的慷慨和好意有时也可能会被理解为阿谀与软弱。在这种交流过程中,是我们自己在无意中丢失了应有的利益和尊严。
一种文化的产生,一般都不是短时间内的心智,在大多数情形下也不是少数人的一时创造就能形成永久的积淀,而是倾注了一个地区乃至一个民族的集体智慧和探索,倾注了无数人的心血乃至生命。比如中国的青铜器、四大发明、瓷器、景泰蓝、苏绣、湘绣、紫砂等等文化的诞生,谁能估量出人们曾经为这些精美的东西做出过多大的牺牲?而在当代世界高科技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国人用数千年心血创造的传统文化,别人可以在超短的时间内克隆,并且常常出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局面。
一种文化的产出,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是一件普通产品的出现,它所蕴藏的文化信息往往是多元的,比如青铜器,它至少能传递出这个国家的矿藏、冶炼技术、科技程度、艺术品位、情趣爱好、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等等信息,而这些信息又属于这个国家或民族所独有,轻易输出则会给自己造成难以弥补的遗憾甚至严重的后果。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首先被西方人用于航海;中国人发明的炸药,又首先被西方人制成坚船利炮“回馈”中国。类似的文化悲剧性输出还可举出不少例子。文化输出的意义,首先在于她应该能够展示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提高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地位;其次在于她应该能够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另外还在于她应该能够促进各国文化互融,并且在这互融的过程当中,也使我们能够接受到别国的先进的文明和文化,从而促进我们对自己的传统文化有新的创造。对比这三条原则,我们的文化输出,很有点文化孵坊的味道,但有时换来的却是“铁公鸡”,甚或是出乎我们意料之外的无情。

⑤ 国家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有哪些现实意义(4分)

可以安排一部分人就业,带动经济发展,同时文化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最高标准将带来文化出口,艺术产品出口的效益,比如影视,艺术品,游戏,软件,在社会产业的比重越来越普及,并发展壮大。

⑥ 怎样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文化产业发展目标任务和当前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加快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切实维护我国文化安全,推动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将文化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基本原则。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坚持以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增强文化产业发展活力,提升文化创新能力;坚持走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道路,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积极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推进重大工程项目,扩大产业规模,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坚持内外并举,积极开拓国内国际文化市场,增强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三)规划目标。
1、文化市场主体进一步完善。基本完成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活力进一步增强。
2、文化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以资本为纽带推进文化企业兼并重组取得重要进展,力争形成一批跨地区跨行业经营、有较强市场竞争力、产值超百亿的骨干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
3、文化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取得实质性进展,文化产业发展活力明显增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创新体系初步形成。
4、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文化产品和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文化消费领域不断拓展,在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明显增加。
5、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进一步扩大。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大幅增长,文化贸易逆差明显缩小,成为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重要增长点。
三、重点任务
(一)发展重点文化产业。以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产业为重点,加大扶持力度,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以文化企业为主体,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加快建设一批具有重大示范效应和产业拉动作用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
(三)培育骨干文化企业。着力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尽快壮大企业规模,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促进文化领域资源整合和结构调整。
(四)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
(五)扩大文化消费。不断适应当前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新变化和审美的新需求,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提高文化消费意识,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强原创性作品的创作,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知名文化品牌。开发与文化结合的教育培训、健身、旅游、休闲等服务性消费,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六)建设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立健全门类齐全的文化产品市场和文化要素市场,促进文化产品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
(七)发展新兴文化业态。采用数字、网络等高新技术,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升级。
(八)扩大对外文化贸易。落实国家鼓励和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的优惠政策,在市场开拓、技术创新、海关通关等方面给予支持。
四、政策措施
(一)降低准入门槛。落实国家关于非公有资本、外资进入文化产业的有关规定,积极吸收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政策允许的文化产业领域,参与国有文化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二)加大政府投入。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通过贷款贴息、项目补贴、补充资本金等方式,支持
(三)落实税收政策。贯彻落实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研究确定文化产业支撑技术的具体范围,加大税收扶持力度,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四)加大金融支持。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文化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支持有条件的文化企上市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发行企业债券。
五、保障条件
(一)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立相关的考核、评价和责任制度,作为评价地区发展水平、衡量发展质量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
(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大力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建立统一高效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
(三)培养文化产业人才。
(四)加强立法工作。进一步完善法律体系,依法加强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规范管理。完善国家知识产权保护

⑦ 加快培育文化产业,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其有效途径是什么应该怎么做

首先要树立一个国际合作的眼光,要积极联合和依靠国外广大从事中译外工作的汉学家、翻译家,加强与他们的交流和合作,摒弃那种以为向世界译介中国文学和文化“只能靠我们自己”、“不能指望外国人”的偏见。
为了让中国文学和文化更有效地走出去,我觉得我们有两件事可以做:一件是设立专项基金,鼓励、资助国外的汉学家、翻译家积极投身中国文学、文化的译介工作。我们可以请相关专家学者开出一批希望翻译成外文的中国文学、文化典籍的书目,向世界各国的汉学家、中译外翻译家招标,中标者不仅要负责翻译,同时还要负责落实译作在各自国家的出版,这样做对促进翻译成外文的中国文学作品和文化典籍在国外的流通有切实的效果。与此同时,基金也可对主动翻译中国文学和文化作品的译者进行资助。尽管这些作品不是我们推荐翻译的作品,但毕竟也是中国文学和文化的作品,而且因为是他们主动选择翻译的,也许更会受到相应国家读者的欢迎。

另一件事是在国内选择适当的地方建立一个中译外的常设基地,这种基地相当于一些国家的翻译工作坊或“翻译夏令营”。邀请国外从事中译外工作的汉学家、翻译家来基地小住一、两个月,在他们驻基地期间,我们可组织国内相关专家学者和作家与他们见面,共同切磋他们在翻译过程中碰到的问题。

⑧ 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1、发展文化产业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2、发展文化产业是满足人们文化消费的需求。
3、发展文化产业是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4、发展文化产业是国家文化安全的需要,也是国家和地区文化软实力的体现,也是事关民族存续、价值输出和文化传承的战略需要。
5、很多地方发展文化产业也难免陷入一窝蜂、跟风的状态,有时候发展文化产业成为地方施政的噱头,而这个噱头很容易引起关注,也有助于地方官员的政绩提升,这也是很多地方发展文化产业的内在心理冲动。

⑨ 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文化代表国家形象,现在推行文化立国
文化产业带动地区和国家经济的发展,拉动相应产业如旅游、食品、影视、玩具、服饰等的发展,对经济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⑩ 目前中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我们有哪些优势和不足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推进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这次全会进一步强调了文化的重要性,明确了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第一次将文化产业列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加以推动,为我们制定了发展文化产业的宏伟目标。
1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现实需要
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做出了精辟的论述,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文化产业相对于一般产业所独有的特点和优势,使其成为最符合科学发展观内在要求的产业之一,发展文化产业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文化产业以创意为动力、以内容为核心,其发展主要依靠精神成果、智力和科技投入,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低,是典型的绿色产业、低碳产业,具有很好的可持续发展特性。同时,文化产业属于高附加值、高回报产业,一个故事、一个人物形象可以转化为出版物、影视作品、动漫游戏、舞台演出等系列衍生品,只要消费者认可,就能在经济收益上产生叠加效应,实现一次投入、多次转化、持续回报。
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和朝阳产业,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升级、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当前文化经济一体化的趋势非常明显,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相互渗透与融合日益加深,普通的物质产品融入特色的文化元素,其内在价值就会得到显著提升。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世界经济出现一个重大变化,即商品的文化价值、符号价值逐渐超过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而成为主导价值,人们购买一件商品不仅要得到它的使用价值,而且要得到艺术、文化价值,得到精神享受。文化产业中创意设计等领域与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的结合尤为密切,对传统产业文化内涵和内在品质的提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文化产业涉及近百个行业,跨度很大,这些行业对资金、技术、人力资源的要求各不相同,差异也很大,因而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适合各种类型的企业、人群和资本的进入,既可以发展拥有高新技术装备的现代化大型企业集团,也可以接纳个体式的工作室或家庭式的生产作坊,既可以吸纳掌握高新科技的高端人才,也能满足具有一技之长的普通劳动者的就业要求。在经济结构调整时期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对于吸纳劳动力、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维护我国文化安全、提升综合国力的紧迫需要
按照世界银行的评估准则,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是指政治、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整体水平。当今世界向多极化格局发展,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迎接的挑战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更重要的是政治上的、文化上的。世贸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划分的12类服务项目中,有4类与文化产业相关。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文化传播优势,将大量精神文化产品、社会政治理念、价值观念等输入我国,并力图占领我们的文化市场。以美国为例,从电影、运动服装、饮食等传统的文化载体,到电脑软件、网络、卫星传送等高科技的文化载体,他们的文化标志无处不在,人们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无不感到美国文化的存在,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文化渗透主要是通过文化产业这个渠道来实现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提高综合国力必不可少的发展因素,因此要保持中国文化主权的独立,抵御外来文化的消极影响,特别是消除腐朽文化的侵蚀,就必须大力发展我们自己的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文化市场进一步开放,外国的文化资本和文化产品会越来越多地进入我国,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更加活跃,不同文化的相互渗透和碰撞更加激烈,我们的传统文化面临着严峻挑战。我们在看到中国文化巨大优势的同时,还需适应时代潮流,通过发展文化产业搭建我们的文化“防火墙”,让社会主义价值观牢牢占领思想文化阵地。因此文化产业的发展担负着维护中华民族文化独立和安全的历史使命。
从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来看,我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与我国国际地位不相适应,与我国五千年文明积淀的丰厚文化资源不相适应。据有关资料介绍,美国生产全世界75%的电视节目、60%的广告节目,发展中国家75%以上的文化产品来自美国,而美国市场上的外来文化产品只占1%—2%,这种强大的文化实力是美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必须加快文化发展步伐,使我国尽快从文化资源大国转变为文化发展强国,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文化产业的发展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提供了有效的平台和渠道,我们要把中国丰富的、独特的、珍贵的文化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具有中国文化内涵、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符合国际审美需求和欣赏习惯的优秀文化产品,推动中国文化产品顺利、持续地进入国际主流市场,让境外受众在消费过程中加深对中国文化内涵的理解,客观公正地看待中国的崛起,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阅读全文

与着力培育文化产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