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业大全 > 鲁西黄牛产业发展

鲁西黄牛产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1-03-12 17:38:49

A. 济宁以发展什么为主

济宁最近一个时期仍然会依靠煤矿以及其周边的产业进行发展,同时发展农业,并且加大工业方面的投入。从近期政府的消息可以看到,济宁现在正在加大商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加快中心城市的建设,加强县域经济发展,加速组群城市发展。

B. 鲁西黄牛肉多少钱一斤

鲁西黄牛肉多少钱一斤近年来肉牛价格不断上涨,其根本原因在于牛肉需求变大、繁殖母牛减少、牛犊供给不足。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目前的牛肉批发价格在每斤35元左右,与年初相比涨幅达35%。而牛肉价格的持续上涨也并非今年独有。活牛价格连涨11年,其背后的原因除了供不应求之外,更为深层的是我国肉牛产业遭遇发展困局。“贷款难”“用地审批难”成为制约因素。专家建议国家应尽快出台肉牛产业扶持政策,加大对肉牛养殖业特别是能繁母牛养殖场的扶持力度,在政策、资金、用地上予以倾斜,为肉牛业生产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专家预测在未来十年内肉牛的价格仍然是只涨不跌的,想投资养牛的朋友可以大胆的操作,养殖肉牛的春天已经到来!

C. 万善乡的产业结构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特色农业和绿色生态农业。目前,瓜果、蔬菜生产形成了产业化、基地化;西瓜种植面积6000亩,西瓜有“瓜大、皮薄、瓤沙、甘甜爽口”的特点;大樱桃种植面积2000多亩,建立了大樱桃示范基地;苹果、草莓、葡萄、灵芝、双孢菇、花生等年年获得大丰收。畜牧业发达,全乡以大约克猪、鲁西黄牛、波尔山羊、鸡、珍稀动物等养殖园区51个。
万善乡鼓励农民积极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该乡元坊村是西瓜种植专业村,以前村民将西瓜下脚料全部扔在地头上,不仅影响了村容村貌,还容易滋生蚊虫。对此,该村引导村民将废弃的下脚料经过简单处理制成鲜饲料,发展猪、羊、鸡养殖,同时将养殖猪、羊、鸡产生的粪便沤制成绿色肥料,再用来种植瓜果。现在,该村已利用这种循环模式发展无公害西瓜500多亩,发展养殖户100多户,每年可为村民增加收入80多万元。

D. 鲁南经济带的产业体系

抓住国内外产业转移、繁荣发展服务业和打造制造业强省的机遇,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施骨干企业带动、工业园区带动、技术创新带动和外向经济带动战略,突出发展支柱产业、优势企业和品牌产品,以建设六大产业基地为重点,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一)加快建设六大产业基地。
1.食品及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充分发挥物种资源丰富等优势,围绕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着力点,通过调整生产结构、推动科技进步、完善经营方式,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水平,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集中培植优势产业,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建设一批优势产区与加工企业集中配套的农产品基地,形成布局合理、产加销一体化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粮食。突出抓好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和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扩大优质专用粮食生产规模,搞好以精制食品、淀粉、白酒和饲料类产品为主的粮食转化和精深加工,形成以菏泽、济宁、临沂、枣庄为主的优质商品粮生产加工基地。
油料。围绕花生、大豆加工为主的精制食品和食用油系列,加快发展高油、高蛋白等优质专用花生品种生产,建设油料生产加工基地。
蔬菜。推进生产、保鲜、储运、加工一体化经营,以常规瓜菜和大棚反季节瓜菜为重点,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培育形成以长江三角洲及豫皖地区为主要市场的鲁南瓜菜基地。
林果。突出山地丘陵林业特色,大力发展名特优新经济林,形成以银杏、板栗、核桃为主的优质干杂果品出口加工生产基地。结合林纸一体化、人造板产业群、桐杨木系列制品、条柳编系列产品的加工,在黄河故道、黄河沿线等平原地区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形成以毛白杨、桐木、杞柳为主的林木生产加工基地。
畜牧。重点突破良种繁育、规模养殖、皮革加工三个关键环节,重点搞好鲁西黄牛、小尾寒羊、青山羊、微山麻鸭等名特优品种的繁育、推广,促进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重点培植兖州绿源食品公司、金锣集团、华盛江泉集团、盈泰集团、日照福源食品有限公司、菏泽富士达食品有限公司、山东神州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等畜禽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搞好以畜禽屠宰加工为主的肉类和皮革产品系列,形成全省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水产。济宁、枣庄、菏泽积极发展高效生态品牌渔业,加大涝洼地、塌陷地、废旧窑坑和水塘、滩区的开发利用,搞好沿湖、沿运、沿黄地区鱼、藕、苇、蒲综合开发;临沂大力发展标准化生态养殖,借助华东水产批发市场的辐射带动作用,努力扩大淡水鱼的对外出口;日照大力发展名特优水产品的健康养殖,加大渔业资源修复力度。建设名优海产品生产基地、优势品种繁育基地和加工出口基地。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严格控制近海捕捞,大力发展远洋渔业。
绿茶。发挥气候、土壤等优势,以无公害绿茶、有机绿茶为发展重点,着力提高制茶加工工艺和技术水平,培育全国知名品牌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形成以日照绿茶为重点的全国高档绿茶生产加工基地。
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努力扩大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各项投入。各级财政用于“三农”投入的增量要逐年提高,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抓紧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各级政府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要向农村倾斜,重点加强农村道路、农田水利、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等设施建设,搞好村庄规划编制。二是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式。加强产业化经营内部的专业化分工与合作,通过龙头企业之间,产品的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兼并联合、协作重组等方式,推进产业布局区域化、生产经营规模化、龙头企业集群化。三是引导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切实加强农村供销社、信用社、专业合作社和邮政物流四大载体建设,大力培育和扶持社区服务组织、农民自办的各种专业协会及专业性购销合作社,为农户提供承贷承还、贷款担保、技术信息等各类服务。四是培植壮大龙头企业。进一步加大在资金、人才、技术和市场开拓等方面的扶持力度,提高龙头企业的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加强新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努力培育知名品牌,尽快形成一批规模大、优势突出、市场竞争能力和农户带动能力强的大型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五是完善农业科技、标准体系。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重点加强生态农业技术和农产品储藏保鲜、深度加工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整合科研院所、高校科技资源,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实施农业良种产业化工程,搞好各类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搞好100项农业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严格推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鼓励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使产业化经营的各个环节都有标准可依、有规范可循。
2.能源及煤化工基地。立足鲁南丰富的煤炭资源,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有效保护,加强资源勘探,开发建设济宁矿区、巨野矿区等煤炭基地。优化生产布局,调整产业结构,着力延伸煤炭工业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和资源利用率。以煤电二次能源转化为重点,按照上大压小、节能减排的要求,推行煤炭脱硫、洁净煤技术,积极开展节能技术创新,大力发展超临界、超超临界大容量机组,努力降低供电煤耗。推广和应用低氮燃烧、煤炭气化液化、洁净煤燃烧、水煤浆、空冷、特高压输电等新技术,努力提高能源转化效率。优化发展高效燃煤火电,推进煤热电一体化经营,鼓励发展风能、生物质能、潮汐能和太阳能,规范发展热电和综合利用电厂,严禁发展纯凝小火电,将鲁南打造成山东省重要的电源基地。到2010年原煤产量达到1.2亿吨,占全省的比例提高到80%,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000万千瓦左右。
鲁南地区是国家规划的七大煤化工产业区之一,拥有国家水煤浆气化及煤化工工程研究中心,煤炭间接液化、新型水煤浆气化、洁净煤气发电与甲醇联产等一批关键技术及新型水煤浆气化炉等核心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要发挥煤炭、水资源丰富及技术领先优势,围绕煤炭资源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完善产业配套,促进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形成区域集成优势,积极促进煤化工产业集聚。依托兖矿鲁南化肥厂、国泰化工、海化薛焦、滕州凤凰化肥、盛源宏达化工、柴里焦化、国宏化工、国际焦化、久泰化工、山东铁雄新沙集团、肥城矿业集团、金沂蒙集团化工、日照焦化等支柱企业,以煤气化、煤焦化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合成氨、清洁能源、碳一化工、煤基烯烃与新型合成材料四大产业链,形成以化肥、甲醇、甲醛、醋酸、清洁燃料等为主的煤化工产业体系,将鲁南建成国家级的煤化工基地。到2010年主要煤化工产品年新增生产规模,合成氨150万吨,焦炭1050万吨,甲醇400万吨,煤制烯烃60万吨,醋酸100万吨,二甲醚25万吨,粗苯精制25万吨,煤焦油综合加工85万吨。
煤化工重点发展领域:
煤气化。消化吸收先进工艺技术,延伸碳一化学系列产品,重点发展甲醇、二甲醚、甲醛、聚甲醛以及醋酸、酸酐、醋酸纤维系列及延伸产品,以煤基烯烃高新技术为龙头,甲醇为纽带,发展乙烯、丙烯及下游衍生产业。鼓励氨醇联产,大力发展尿素、复合肥、控释肥等产品。
煤焦化。按照行业准入标准,实行科学布点、集中加工,重点发展焦油加工及苯、萘、蒽、酚等系列产品,开发改质沥青、针状焦、UHP高功率电极等产品。
3.精品钢铁基地。通过加快全省钢铁工业布局调整,整合现有资源,淘汰落后产能,推进省内钢铁企业的兼并联合重组,提高钢铁产业集中度,规划建设大型临港精品钢铁基地。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按期淘汰小钢铁企业和落后生产能力。以此为契机,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原则,立足国际先进水平,在日照规划建设2000万吨规模的大型钢铁基地,其中新建精品钢铁1500万吨,主要生产国内和省内短缺的高档热轧薄板、宽厚板、大无缝钢管、冷轧板、不锈钢、硬质合金钢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到2010年建成一期钢铁项目1500万吨,“十二五”初期全部建成。
4.优质建材基地。以生产企业集团化、基地化为方向,以产权为纽带,依托大型骨干企业,加快现有企业重组、兼并、联合,组建区域大型企业集团或联合体,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促进建材产业适度集中,形成枣庄、临沂、济宁和日照四大建材中心,建设我省乃至华东地区的优质建材生产基地。一是依托枣庄中连鲁南等优势企业,做大做强鲁宏、榴园、申丰、沃丰等品牌,大力发展新型干法旋窑水泥、浮法玻璃、高档装饰材料、新型墙体材料和石膏深加工产品,提升建材行业的整体水平,形成以水泥、平板玻璃、墙体材料为主体的枣庄建材中心。二是以促进产品品种、规格多样化,产品质量、档次高档化为方向,建设以水泥、花岗石板材、墙地砖、耐火材料制品为主体的临沂建材中心。三是依托金塔王、大宇水泥、中材里能、兖矿科澳铝业等骨干企业,形成以水泥、玻璃纤维、金属门窗、各类砖制品、铝材等为主导产品的济宁建材中心。四是利用临港优势和石灰石资源,重点推进莒县水泥熟料生产基地和山水水泥、大宇水泥等粉磨站建设,鼓励发展规模化石材加工,大力发展墙体材料及轻型建材,扩大对东南亚、南非、欧洲市场的建材产品出口,形成以出口为主导的日照建材中心。
水泥。主要是调整结构,上大压小,大力发展新型干法旋窑水泥,加快淘汰落后立窑水泥生产能力。研究开发可利用废渣的超细粉磨等节能环保新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开发新的特种水泥。到2010年,水泥产量达到70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所占比重由45%提高到80%以上。
玻璃及制品。重点发展优质浮法玻璃,开发超薄、超厚及大规格产品和着色玻璃、热反射玻璃、低辐射玻璃等,形成建筑玻璃、日用玻璃、工艺玻璃、特种玻璃为主的玻璃及深加工系列产品;抓好硅质原料开发,实现玻璃硅质原料的标准化供应。突出金州玻璃、太平洋玻璃的带动作用,抓好菏泽华鹏玻璃、巨野华尔润浮法玻璃等项目,提高建筑玻璃、日用玻璃、工艺玻璃和特种玻璃的深加工水平。
建筑卫生陶瓷。发展大规格、多花色、多品种以及防潮、抗冻、抗菌和高强度产品;改善燃料结构,鼓励采用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煤气等洁净燃料,逐步淘汰以煤和重油为燃料的工艺。
新型建材。大力发展节土、节能、利废、环保、多功能墙体材料,逐步实现生产和应用的集约化、系列化、标准化。积极开发长寿耐材、精炼用耐材特别是不锈钢精炼炉耐材,大力拓展建材、化工等其他领域耐材。大力发展煤矸石烧结砖、粉煤灰砌块、河泥制砖等建筑节能材料,扩大轻钢结构型材、铝塑型材等产品生产。
5.机械制造业基地。以工程机械、加工机械、汽车发动机及零配件、变压器、造船等为重点,推进关键技术创新,促进加工、生产、服务向智能化、个性化方向发展,着力提高行业研发设计、加工制造和系统集成的整体水平,努力打造鲁南机械制造业基地。大力发展履带式推土机、挖掘机、大吨位系列装载机、压路机、叉车等工程机械和矿山机械整机产品;积极发展数控机床、中小机床、加工中心、数控专用机床及汽车维修检测系列设备,形成集铸造、机械加工、铂金、模具、电机、配套件等为一体的机电产业链;突出大型化、多功能,形成以大中马力拖拉机、高效联合收割机等为主的系列农用机械;大力发展汽车发动机、轮胎、车轮、轴承、冲压件和电子自动控制系统等汽车零部件,实现整车、零部件、汽车贸易“三位一体”以及引进、研发、生产同步发展;提高船舶制造产业集中度,向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重点开发高性能内河运输船舶、旅游船和新型游艇、内河集装箱船,建成国内先进的内河船舶设计开发制造基地。充分利用日照港口和岸线优势,建设大型造船企业集团。重点建设10万吨级以上的修造船坞,优先发展集装箱船、油船、散货船、冷藏船、远洋捕捞船、游艇、赛艇等产品。逐步形成以造船为主、修船为辅、配套能力较强的产业体系,着力打造沿海重要的船舶修造基地。
6.商贸物流基地。按照“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统一开放、规范有序”的原则,集中发展大物流、大批发、大商贸,采取政府扶持、政策引导和多方共建的方式,在港口、交通要道、大宗工业品和农副产品主产区,规划建设一批大型现代物流中心、物流园区、批发市场,着力打造以临沂为中心的商贸流通中心,以日照为龙头的港口物流中心,以济宁、枣庄为重点的运河物流中心,以菏泽内陆口岸为主的商贸物流中心,努力形成连接南北、辐射周边的区域性商贸物流基地。到2010年,形成商品交易额超过100亿元的专业批发市场1家、过50亿元的5家、过10亿元的45家;营业额过1000万元的物流企业达到50家。
商贸流通中心。临沂市作为鲁南商贸重镇,要进一步强化商贸龙头地位。加快改造提升现有商贸市场,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在巩固提高传统交易方式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电子商务、商务代理等新型物流业态,着力培育集商流、物流、信息流于一体,以网络化、信息化、规模化为标志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加快建设以临沂公路运输枢纽荣庆物流中心、临沂交运沂蒙物流中心等为主体的辐射全国的综合性现代物流园区,以鲁信国际会展物流项目、立晨物流保税仓库为龙头的国际性、专业化现代物流园区。推广莒南县“十百千工程”经验,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便民超市为重点,优化网点布局,推进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形成覆盖城市乡村、延伸周边地区的商贸流通网络。
港口物流中心。主动顺应现代港口从“运输中心”经“配送中心”向“综合性物流中心”发展的新趋势,充分发挥港口集疏快捷、水陆交通便利、腹地深广的区位优势,以国际物流和区域物流为重点,以市域配送物流为补充,大力发展现代港口物流业。一是加快建设重点物流园区。依托日照港石臼港区功能,建设以煤炭、矿石、粮油、浆纸、钢铁等大宗货物为主的物流园区;依托岚山港区功能,建设以木材、化工产品、矿石等为主的物流园区;依托日东高速公路入口,建设以建材、特色农产品等为主的物流园区。依托日照、岚山两港疏港通道交汇处,建设以矿石、煤炭、木材、集装箱等为主的连通港口与腹地之间的日照市综合物流园区。二是进一步畅通港口集疏运系统,扩大内陆辐射范围,尽快形成以港口为端点、以内陆为集散点、与国际接轨的综合物流中心。三是不断完善现代物流支撑系统,加强物流信息系统建设,推进“绿色物流”的发展,大力打造现代化物流基地。
枣庄城市新名片“江北水乡,运河古城”开始渐入人心。这张新名片与运河结缘,吃水不忘挖井人,人们自然会怀念开挖枣庄泇运河的功臣--舒应龙、刘东星、李化龙三公。清代在运河北岸的峄城区古邵镇万年闸村修建了“三公祠”,彰其事迹。古邵镇也将拟复原“三公祠”,通过文化底蕴为全镇古运荷乡建设涂抹一层文化亮色。

E. 山东聊城是怎样一个城市其经济发展主要靠什么

基本概况
聊城市地处经济发达的山东省,居鲁西,临河南、河北,位于华东、华北、华中三大行政区交界处。代表中国商业文明的京杭大运河和代表农业文明的黄河在此交汇,贯穿中国南北的京九铁路和连接祖国东西的胶济邯铁路及高速公路在此相交形成“黄金大十字”。聊城不仅起着辐射和带动鲁西经济发展的中心作用,而且也是与山西、河北等内陆省份进行经济、技术、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聊城既可利用东部沿海的先进技术,还可利用东部省份的丰富资源,是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能源基地、内陆口岸和辐射冀鲁豫交界地区的中心城市。
聊城市位于北纬35°47’~37°02’和东经115°16’~116°32’之间,南北直距138公里,东西直距114公里。总面积8715平方公里,总人口557.52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40人。其中,少数民族38个,约有6.73万人。市境地处黄河冲击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耕地面积553183公顷,人均耕地面积1.49亩。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半干燥大陆性气候。气候适宜,光照充足,全年光照时数在2463~2741小时之间,无霜期200天左右。聊城市辖冠县、莘县、阳谷、东阿、茌平、高唐、东昌府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代管省辖市临清市,下辖126个乡、镇、办事处,6516个村委会。2001年末,全市企业单位1219个,事业单位1481个,机关单位1010个,全部单位在岗职工人数为325020人。
聊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早在原始社会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从事农业生产。市境发现了距今约六七千年的8座龙山文化城,它们是迄今为止全国发现的最大的龙山文化城。可见,古济水西岸是当时一个极其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夏商周时期,聊城经济和社会发展较快,农业和手工业比较发达;春秋时期,聊城为齐国西部重要城邑;战国时期,聊城为诸侯争战之地;秦汉时期,经济文化得到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有改善,铜、铁、铝是主要生产工具,利用水井解决饮水和灌溉问题,豪富之家乘车马出行,铜镜、熏炉成为必需品,能制作工艺水平较高的陶器,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较快,培养了不少名士武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自然灾害较多,其间局部统一的时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文化事业有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隋大业4年(公元608年),隋炀帝开凿京杭大运河,使市境交通、水利便利,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当时临清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唐代是市境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时期,尤其是教育事业发达,造就了许多名人;明清两代是聊城历史上的辉煌时期,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到明永乐九年(1411)间曾数次兴工开复会通河,纵贯中国南北的大运河为聊城的发展繁荣带来勃勃生机,临清、聊城(今之东昌府区)成为沿运九大商埠之一。聊城“廛市烟火之相望,不下十万户”、商贾云集、百业兴隆、帆樯如林、舳舻相接、车马络绎、货积如山。外籍商人会馆傍河而立,有崇楼高阁、殿宇名刹,清康熙帝4次来聊,乾隆帝9次驻跸聊城。市境商贸昌盛,农业、纺织业、印刷业、笔业、工艺品生产业、砖窑业、食品业、造船业、漕运业发达。民国建立之前,市境有同盟会会员秘密组织民众进行革新。民国时期,聊城是鲁西政治、文化、中心。民国初,有棉业研究所、讲习所、实验厂,修建了公路,成立了汽车运输公司、电灯公司、银行、织布厂、医院、官立中学堂、师范学校等。民国中后期,由于军阀混战、日军入侵,农工商各业遭受极大破坏。1937年“七七事变”后,聊城成为抗日的前沿。抗日武装6万余人,与日军作战80余次,保卫收复了大片国土,聊城人民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解放战争时期,聊城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后方基地,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强渡黄河之际,市境有3.7万人参军入伍;在淮海战役、渡江南下作战中,境内民众组织运输队、担架队全力支援解放军作战,为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聊城人民继承优秀历史传统,艰苦奋斗、锐意进取,各行各业都取得了重大成就。
聊城资源丰富、交通便利、通讯发达、旅游业成为新兴产业。聊城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优质棉、蔬菜、果品、畜禽生产基地和农副产品深加工和出口基地。其中高蛋白小麦、鸭梨、圆铃大枣、香瓜、小尾寒羊、鲁西黄牛等名优稀特产品驰名中外,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食用菌栽培面积居全国首位,久负盛名的冠县鸭梨种植面积达60万亩,为全国之最,肉牛年出栏100多万头,肉鸡年出栏500多万只。水利资源充足,境内有徒骇河、马颊河、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加之位于黄河位山灌区上游,水利条件十分优越。市境可利用地表水资源多年平均总量为454.86亿立方米,过境黄河水资源420.3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9.51亿立方米。煤、石油、天然气、石灰石、石膏、铁等地下矿藏丰富。地热资源尚待开发。生物资源种类繁多,粮食作物品种500多个,经济作物品种107个,蔬菜品种600多个,药材品种61个,林木果树品种225个,花卉品种146个,饲养动物品种95个。聊城是山东省交通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京九铁路、邯济铁路、济馆高速公路在此交汇,是连接东西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聊城铁路编组站是京九线上的4大编组站之一。从聊城出发,1小时到达济南空港,4小时到达青岛海港,4个半小时即可到达北京。 信息产业发展迅速,实现了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网络立体化的现代化电信网络。聊城还开通了计算机互联网和多媒体通讯网络。“聊城信息港”是中国公众多媒体信息网的一部分,它与国外信息网相连,实现了与世界资源共享。 聊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然资源与人文景观相互交融形成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名胜古迹2700多处,有旅游开发价值的景观有470多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重点保护单位15处,特别是聊城城区独具“江北水城”特色,素有“中国北方的威尼斯”之称。
聊城经济发展迅速、百业俱兴。2007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39.45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138.8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91.9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08.66亿元,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为29.5∶43.5∶27.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5312元。 工农业总产值573.47亿元。 实有耕地面积553183公顷,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1.84亩,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3.01亿元,粮食产量423.87万吨,棉花产量8.47万吨,油料产量27.70万吨,水果产量34.99万吨,蔬菜产量743.66万吨,肉类总产量39.20万吨,禽蛋产量30.10万吨,大生畜年末存栏150.55万头,水产品产量39.08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2353元,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492元。 全部工业总产值453.45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93.40亿元。全市工业企业1301个,大中型工业企业102个(国有工业企业53个),小型企业260个。国有工业企业87个、总产值965123万元,集体工业企业57个、总产值299471万元,股份合作工业企业12个、总产值114154万元,股份制工业企业84个、总产值1026504万元。外商及港澳台工业企业16个、总产值130033万元,中央工业企业1个、总产值9577万元,省属工业企业2个、总产值52438万元。 出口总额1262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8.1%,进口总额4527万美元、比上年减少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3.37亿元、比上年增长19.9%; 实际利用外资额366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5.3%。公路客运量1779万人,公路货运量881万吨,电信业务总量126862万元,邮政业务总量15218万元。
聊城交通便利,通讯快捷,科学教育蓬勃发展,文学艺术异彩纷呈;城市环境整洁清新,是山东省卫生城市;接待条件日渐完善,拥有一批高档宾馆、酒店;陆路口岸、海关、商检等涉外机构健全。随着以提高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和市区集中供暖、供气、以及东昌湖和古运河、徒骇河等工程项目的相继建成,聊城的城市建设已经有了质的飞跃。随着4×60万千瓦山东中华聊城发电厂一期工程的完工,全部投产后,聊城将成为中国东部地区最大的能源基地之一。“江北水城”将以她独特的风韵,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宾客。
编辑本段神话传说
聊城也称“凤凰城”,因为聊城古城池位置和布局状若凤凰,故素有“凤凰城”之称。对此,还有一个传说:
传说,聊城一带原是一片梧桐林,住着一对凤凰,统率着林中百鸟,过着幸福的生活。有一年发大水,东海一条恶龙来到此地,驱走了凤凰,使这一带变成了一片汪洋,人们叫它东州湖。地方官见湖波荡漾,周围林茂花繁、景色优美,便想在湖边建城,但工匠们感到工程艰难,均不敢承担。这时,来了两个人,一个叫王东,一个叫王昌,他们自告奋勇,愿意承建。原来这两人就是被恶龙赶走的那对凤凰所生的儿子。王东、王昌建城,凤凰率百鸟送来木石用料,不长时间,一座雄伟的湖城建成了。人们为了纪念凤凰在建城中的功绩,便将该城起名为凤凰城。后来,东海恶龙又兴风作浪,企图摧毁新城。此时,王东、王昌即力战恶龙。恶龙逃往东海,扒出一条水道,引海水来灌城。为救凤凰城的百姓,王东、王昌兄弟二人钻入水下,用身子堵住了水道。人们为感谢两兄弟献身保城救众的高尚品德,便将凤凰城又改名叫东昌城。
编辑本段自然地理
境内地形较为平缓,除东阿县沿黄河一带有10座剥蚀的残山外,皆为黄河冲积平原。地势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倾斜,莘县西南部最高,海拔49米;高唐县的东北部最低,海拔27.5米。由于历史上黄河多次在聊城改道泛滥,形成了高坡、洼地相间的微地形起伏地貌。
构造
全市地质构造属华北地台(Ⅰ)的一部分,聊考断裂带又将全市分为2个二级构造单元,其西部为辽冀台向斜(Ⅱ1),东部为鲁西台背斜(Ⅱ2)。辽冀台向斜中有2个三级构造单元,即临清坳断区(Ⅲ1)和内黄隆断区(Ⅲ2);鲁西台背斜中有1个三级构造单元,即茌平坳断区(Ⅲ3)。其次,自西向东又分7个四级构造单元:馆陶凸起区(Ⅳ1)、临清凹陷区(Ⅳ2)、新集凸起区(Ⅳ3)、莘县凹陷区(Ⅳ4)、桑阿凸起区(Ⅳ5)、阳谷凸起区(Ⅳ6)、东阿凹陷区(Ⅳ7)。区内分布许多断裂,其走向一般呈北东向。较大的断裂为聊考大断裂,其次有冠广断裂、冠县断裂、堂邑断裂、聊城断裂、茌平断裂、东阿断裂、馆陶断裂、马陵断裂,另外还有许多小断裂。聊考断裂,北自茌平,南至河南兰考,全长270公里,市内长度110公里,是市内辽冀台向斜与鲁西台背斜的分界线,同时控制着市内第三系的发育及构造形态的发展。冠广断裂,西自冠县,穿过聊考大断裂,东至广饶,全长290公里,市内长度约100公里。该断裂北盘下降,南盘上升。冠县断裂,北自临清石槽,南至冠县梁堂,与冠广断裂相交,全长约60公里,其北端是临清凹陷与新集凸起的分界线,南端是临清凹陷与桑阿凸起的分界线。堂邑断裂,自莘县董杜庄向西北延伸,经过堂邑,至博平与聊考大断裂相交,全长约73公里,其南盘为下降盘。聊城断裂,其东北在聊城交于聊考大断裂,西南在莘县河店交于堂邑断裂,全长约40公里,是北盘为下降盘的断裂。茌平断裂,为东盘下降的断裂。其北自茌平王老,南至阳谷七级,全市约55公里。东阿断裂,位于市内最东部,是西盘下降的断裂。其北自东阿高集,南至阳谷张秋,全长约50公里。馆陶断裂,位于市内最西部,该断裂将北馆陶构造一分为二,使断裂带两侧孔店组地层与奥陶纪灰岩接触。马陵断裂呈北西走向,全长约15公里,北东为下降盘。该断裂带是临清凹陷与河南内黄隆起的分界线。
地层
自晚第三纪以来普遍接受了上第三系和第四系的沉积,主要为黄河泛滥冲击物和洪积物,除东阿沿黄河一带不足50米高的10座孤山有古生界奥陶系灰岩出露处,其余均为新生界第四系所覆盖。第四系厚度一般为30~270米,以临清、莘县、高唐一带厚度较大。第四系包括全新统和更新统,更新统又分上、中、下更新统。全新统主要为冲积物和洪积物,沉积厚度7~25米,广泛分布于全市;更新统主要为河湖相沉积,厚30~260米。第四系以下有上第三系明化镇组、冠陶组;下第三系东营组、沙河街组、孔店组;古生界石炭二迭系、奥陶系、寒武系,还有古生界变质岩等。
聊城“江北水城”是长江以北一座独具魅力的北方水城。聊城城市建成区43平方公里,湖河水域面积多达13平方公里,占整个城市建成区的1/3。全市流域面积在3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23条,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3条。中华母亲河--黄河在聊城市境内蜿蜒130多公里;马颊河、徒骇河、渭河、赵王河等市内主要河流纵横交错,形成了独特的水系。市区内有我国北方最大的城市湖泊--东昌湖,水面总面积近5平方公里;著名的京杭大运河自南向北穿越而过,形成“城在水中,水在城中,城中有湖、湖中有城、城河湖一体”的独特城市风貌,被誉为“江北水城”。
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半干燥大陆性气候。气候适宜,光照充足,全年光照时数在2463.0--2741.8小时之间,全市平均气温12.8--13.4℃,全年降水量为567.7--637.3毫米,年均相对湿度为56--68%,无霜期200天左右,多南风和偏南风。
土地资源
据1985年土壤普查统计,全市总面积为1297.03万亩,其中耕地面积953.94万亩,占总面积的73.69%,人均占有耕地面积高于全省和全国。
土地利用
市内土地可利用面积大,开发利用率高。据1985年土壤普查统计,全市总面积1297.03万亩,利用土地面积1251.16万亩,占总面积的96.5%。其中,耕地953.94万亩,占利用地面积的76.2%;园林18.02万亩,占利用地面积的1.4%;林地27.7万亩,占利用地面积的2.1%;居民、工厂、机关用地153.6万亩,占利用地面积的11.9%;交通用地35.43万亩,占利用地面积的2.7%;水域42.44万亩,占利用地面积的4.8%。未利用土地45.87万亩,占总面积的3.5%,主要是沙荒和盐碱荒地。
土地生产力
据1985年土壤普查,按全国土地生产力分级标准,市内没有一级地;二级地有253.3万亩,占可利用土地总面积的24.2%;三级地478.2万亩,占45.5%四级地234.5l万亩,占22.3%;五级地84.19万亩,占8%。各县市之间有较大差异。二级地面积最多的是茌平78.65万亩,占全县面积的57.4%:三级地面积最多的是冠县102.22万亩,占总面积的69.3%,四级地面积最多的是阳谷59.47万亩,占总面积的37.8%;五级地面积最多的是阳谷29.76万亩,占总面积的18.99%;东阿县划出六级地0.88万亩,占全县面积的0.99%。
水资源
市内水资源分布不平衡,东部和东南部沿黄河一带较多,西部和西北部高亢地区匮乏。
地表水资源
据全市14个代表雨量站1956~1996年实测,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66.7毫米,产水总量为48.7亿立方米。其中形成地表径流3.69亿立方米,通过各级河沟泄入徒骇河、马颊河、卫运河或被截留在河渠闸前,入渗补给地下水9.81亿立方米,其余大部分转化为土壤水,为自然蒸发所消耗。过境水资源比较丰富,黄河、金堤河、卫运河诸河道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66.22亿立方米,其中黄河349.58亿立方米,占沿境河道径流量的95.45%。其它入境水资源很少,徒骇河、马颊河多年平均径流量0.32亿立方米,仅在汛期入境。
地下水资源
市内浅层地下水的水文地质条件较好。除淡水广泛分布外,还有微咸水与淡水相间分布,构成水化学垂直分带的咸——淡、淡——咸——淡及全淡型结构,淡水分布面积占总面积的93.1%。其中,适宜开发利用的浅层淡水占总面积的81.9%。中层和深层地下水亦有较好的开发利用条件。据全市1990年评估,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总量为221.98亿立方米,其中浅层地下水为219.74亿立方米,中深和深层地下水为2.24亿立方米,分别占98.9%和1.1%。在浅层地下水资源中,因补给困难,更新缓慢,不得轻易开采的净储量为206,40亿立方米,参与大自然循环,逐年更新综合补给量为13.34亿立方米。
水资源可利用量
根据市内水利工程设施、调蓄能力及地下水补给条件,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22.97亿立方米,其中当地水资源为7.72亿立方米(地表水径流0.26亿立方米,地下水7.46亿立方米),沿境河道水资源可利用量为15.25亿立方米(国家每年分配引黄水量13.65亿立方米,金堤河、卫运河仅1.6亿立方米左右),其它徒骇河、马颊河等入境水,因以拦蓄力低,可利用量很少。
矿产资源
境内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气、石膏、石灰石、饮用矿泉水和温泉水等。
煤 炭
阳谷——茌平煤田 沿黄河北呈西南东北展向,分布在莘县南端、阳谷大部、聊城东部、东阿西部及茌平南部,地理坐标为东径115°34’~116°30’,北纬35°54’~36°40’,面积2297.6平方公里,预测储量(E+F级)217亿吨。该矿田—1000米以浅煤层分布范围广,煤层层数多、厚度大,储量丰富,煤质优良,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被评为全国一般矿种重大突破项目之一。
聊城煤矿区 位于聊城市东部和茌平县南部,地理坐标为东径115。31’57”~116。12125”,北纬36。5’38”~36·31`57”。该矿区为典型的华北石炭——二迭系煤田。矿区可采煤层8层,稳定可采煤层4层,大部可采煤层4层,局部可采煤层3层。按—1100米以浅煤层计算储量,C级3.44亿吨,D级9.42亿吨。
旦镇煤矿区 位于东阿县境北部高集乡旦镇一带。呈西南东北走向,东西长8公里,南北宽4公里,面积32平方公里。该矿含煤地层为石炭——二叠系太阳组,表土层厚度300米,总见煤厚度约一500米。共含煤14层,平均厚度6.85米。煤质为气煤、肥煤、天然焦、无烟煤等。探明此矿储量1.39亿吨。
冠县——堂邑煤炭预测区 该区沿马颊河呈西南东北向条带展布,位于冠县与莘县、聊城与冠县、临清与高唐交界区域,长92公里,宽5~16公里,面积700平方公里。含煤矿体为石炭二迭系沉积物,含煤7层,总厚度8.7米,见煤深度—1600~—2600米,预测储量14亿吨。
石油和天然气
据勘察,油、气储集地段分布在莘县、高唐大部,聊城、临清中部,茌平西部和冠县东部。
中原油田三部油区 该区位于东濮凹陷北沿,分布在莘县西南部古云、大张两乡,南北长30公里,东西宽13公里,面积约390平方公里,生油岩体厚度约700~800米。探明石油储量3000万吨,天然气储量1万亿立方米。中原油田三厂设于此区,有生产油井330眼、天然气井2眼,年产原油100万吨左右,伴生气1亿立方米。
莘县凹陷生油区 位于徒骇河与马颊河之间,分布在莘县北部、聊城中部、茌平西部和高唐大部,呈带状展向,南北长约130公里,东西宽约20公里,面积约2600平方公里,生油岩体约4333亿立方米,顶板埋深1118~1439米,生油岩体厚度1389~1771米以上。
冠县凹陷生油区 位于马颊河以西,呈带状分布在冠县大部、临清中部和聊城市北端,南北长约75公里,东西宽约15公里,面积约1100平方公里,顶板埋深1688米,生油岩体厚度2000米左右,体积2117亿立方米。1989年胜利油田钻井队还在聊城市梁水镇梁闸村附近打出贾2号探井,在此井—2400米处发现7米厚油气层,在—2674~—2689米处发现15米厚的质地良好的油气层。

F. 董口镇的经济

董口镇是山东省商品粮生产先进镇,杨树丰产林发展先进镇,青山羊、小尾寒羊、鲁西黄牛饲养先进镇。有前元、军屯两个回民村,长年从事牛羊的饲养及肉食加工销售。全镇林业、畜牧、蔬菜、中药材四个支柱产业初具规模,逐步向区域化、产业化、集约化方面发展,为农副产品深加工提供了充足的资源。
畜牧业按照“重规模、求实效”的原则建立规模养殖场,实行规模饲养。2008年全镇发展专业村8个,新建规模养殖场12个,出现了徐瑞明、李克柱、张丙强等千余户饲养大户,全镇基本形成了“有规模、有群体”的畜牧发展格局,全镇大牲畜存栏1.4万头,羊8万只,鸡160万只,畜牧产值可达6200万元,人均可增收290元。立足本镇畜牧业和林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肉食、皮毛和木材加工业,在全镇基本形成了以传统的肉食、皮毛和木业加工为主,多层次、多元化发展民营经济的局面。 董口镇现有年销售收入过千万,纳税过百万的企业三家,一般纳税人23人,其中裘革制品公司16家,毛发制品公司3家,蔬菜仪器加工有限公司一处;冷库三座,小型旋皮厂、木材和加工厂星罗棋布。裘革制品、毛发加工、木材加工、 肉食品加工四大产业初具规模,镇政府规划了济董公路,沿黄公路两大经济发展带;规划了“前园回民工业园”、“镇东工业园”两处。董口镇充足的水利资源、林木资源、畜牧资源,劳动力资源;充沛的电力、稳定的投资环境,有利的地理交通条件,为承接“东企西进”、中外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进军中国大西北作好了准备。
2008年,全镇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主要有菏泽华通阀门管件制造有限公司、新丽丝发制品有限公司、民生纺织、穆林清真冷藏厂、伊绿园清真食品有限公司、新华毛发、万顺毛条等30余个,投资1.2亿元的山东阳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也已投产运营。
2008年,全镇有各类加工户1200余家,从业人员达5000余人,专业村10余个,形成了以军屯、前元为中心的肉食加工、皮毛加工专业区,以董口、刘庄为中心的大豆运输专业区,以花园、路屯为中心的倒链维修专业区,以张桥、奋李庄为中心木材加工专业区,以邢屯、任庄为中心的雏鸡孵化、芝麻糖加工专业区,以张海为中心的扫帚加工专业区等,民营经济的发展成为增加群众收入的重要来源。

G. 和牛的产业发展

日本和牛在我国的发展

体细胞克隆技术获取名牛后代 2001年,我国首例和第二例健康成活的体细胞克隆牛“康康”和“双双”在山东省莱阳农学院诞生,这两头牛是日本名牛“P黑156谷秀的女儿和P黑125热富士的女儿”皮肤细胞克隆的产物,体细胞克隆技术让我国拥有名贵牛种。
体细胞克隆牛繁殖性能检测及胚胎移植试验 18个月的体细胞克隆牛“康康”和“双双”接受了雌激素FSH超数排卵处理,获得了非常好的超排效果,将获得的胚胎进行玻璃化冷冻处理解冻后移植受体母 牛,获得国际首例体细胞克隆牛玻璃化冷冻胚胎移植犊牛“蓓蓓”。之后,体细胞克隆牛自体繁育后代“健健”和“壮壮”相继出生,为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克隆牛产业基地建立 2004年,建立了克隆牛产业化基地,通过三种途径与农户合作,一是胚胎移植一头犊牛出生1个月,2000元回收;二是人工授精改良本地黄牛(鲁利 F1),出生6个月回收,高于市场价10%;三是委托育肥,与大企业合作,扩大产业营销力度,抢抓先机打开我国肉牛高端市场。
山东优质肉牛新种质培育国内领先 2009年7月29日,由山东布莱凯特牧业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的“优质肉牛新种质培育及产品开发”课题鉴定验收会及布莱凯特高档优质肉牛品牌推介会在山东省 高青县举行。课题通过了专家鉴定委员会的评审和技术鉴定,专家组一致认为,该研究整体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将进一步推动我国高档肉牛新种质的培育,大大 提高我国牛肉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该课题通过动物胚胎生物技术的创新研究与开发进行高档优质肉牛新种质培育、核心群繁育、委托育肥、产学研结合和畜 牧产业化发展等一系列推广计划,形成了“公司+小区+农户”的产业化肉牛养殖模式,建成了集繁育、育肥、屠宰加工于一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肉牛新种质产 业化开发基地,达到了年繁育肉牛1万头、育肥出栏5000头的规模,为我国高档优质肉牛的产业化推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农业部牛品种审 定委员会主任张沅说:“这一成果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用到了许多高新技术,比如说胚胎工程技术、分子生物技术,体现了它的研究水平,该项目对于国家和对山东省 肉牛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山东省畜牧兽医局副局长张洪本说:“这个新种质使山东又增加了一个新的肉牛种质,新种质的出现将会进一步推进山东肉 牛的改良工作,提高牛肉产品的质量,推进山东肉牛业的发展。”在随后举行的布莱凯特高档优质肉牛品牌推介会上,张沅教授、中国农科院畜牧所许尚忠研究员等 肉牛专家对产品和肉质进行了鉴定,一致认为,布莱凯特牧业公司出产的牛肉已达到国际牛肉A3级等级标准,为带动当地的肉牛产业和改善当地的肉牛品质必将起 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一成果将扭转我国高档牛肉依赖进口的局面。
日本和牛冷冻精液在我国遍地开花
大连雪龙为日本和牛在我国的牛业产业化先行一步,利用和牛精液改良本地牛获得F1代进行日式育肥法育肥,获得A3级以上的高档牛肉在高端市场出售,为我国 高档肉牛市场营销开了个好头。长白山天一冈山和牛养殖有限公司利用和牛精液改良草原红牛获得75%高档肉,比饲养普通本地牛犊增收1300元~1500元,当地农户繁殖饲养长白山黑牛实现纯收入 2400多万元,比养殖同龄普通黄牛增收900多万元。还有更多的企业追随和牛昂贵的价格,在寻求机遇饲养日本和牛杂交种。
采用和牛饲养技术饲养鲁西黄牛
新快红花牛项目为日本新快集团在山东青岛投资,由日本著名和牛饲育、兽医专家松本大策博士领衔的中日专家组对中国优质肉牛品种———鲁西黄牛采用日本和牛 的饲养、育肥技术,经不断改良,培养出的国产最高级别的肉牛品种。鲁西黄牛为我国传统优质肉牛品种,具备优秀的基因条件。自2005年初新快青岛牧场成立 以来,在中日专家组经过两年多的实验培育,新一代经饲育改良的鲁西黄牛终于出栏并投放市场。专家组一致认为,“红花牛各项屠宰数据及肉质指标表明,产品无 论在感观、嫩度、香度、口感、肌间脂肪沉积等方面都已经远远超过目前国内鲁西黄牛的最高水平,绝大部分指标已经接近或达到日本和牛的水准”。

H. 山东聊城经济发展 如何

基本概况
聊城市地处经济发达的山东省,居鲁西,临河南、河北,位于华东、华北、华中三大行政区交界处。代表中国商业文明的京杭大运河和代表农业文明的黄河在此交汇,贯穿中国南北的京九铁路和连接祖国东西的胶济邯铁路及高速公路在此相交形成“黄金大十字”。聊城不仅起着辐射和带动鲁西经济发展的中心作用,而且也是与山西、河北等内陆省份进行经济、技术、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聊城既可利用东部沿海的先进技术,还可利用东部省份的丰富资源,是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能源基地、内陆口岸和辐射冀鲁豫交界地区的中心城市。
聊城市位于北纬35°47’~37°02’和东经115°16’~116°32’之间,南北直距138公里,东西直距114公里。总面积8715平方公里,总人口557.52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40人。其中,少数民族38个,约有6.73万人。市境地处黄河冲击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耕地面积553183公顷,人均耕地面积1.49亩。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半干燥大陆性气候。气候适宜,光照充足,全年光照时数在2463~2741小时之间,无霜期200天左右。聊城市辖冠县、莘县、阳谷、东阿、茌平、高唐、东昌府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代管省辖市临清市,下辖126个乡、镇、办事处,6516个村委会。2001年末,全市企业单位1219个,事业单位1481个,机关单位1010个,全部单位在岗职工人数为325020人。
聊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早在原始社会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从事农业生产。市境发现了距今约六七千年的8座龙山文化城,它们是迄今为止全国发现的最大的龙山文化城。可见,古济水西岸是当时一个极其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夏商周时期,聊城经济和社会发展较快,农业和手工业比较发达;春秋时期,聊城为齐国西部重要城邑;战国时期,聊城为诸侯争战之地;秦汉时期,经济文化得到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有改善,铜、铁、铝是主要生产工具,利用水井解决饮水和灌溉问题,豪富之家乘车马出行,铜镜、熏炉成为必需品,能制作工艺水平较高的陶器,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较快,培养了不少名士武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自然灾害较多,其间局部统一的时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文化事业有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隋大业4年(公元608年),隋炀帝开凿京杭大运河,使市境交通、水利便利,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当时临清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唐代是市境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时期,尤其是教育事业发达,造就了许多名人;明清两代是聊城历史上的辉煌时期,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到明永乐九年(1411)间曾数次兴工开复会通河,纵贯中国南北的大运河为聊城的发展繁荣带来勃勃生机,临清、聊城(今之东昌府区)成为沿运九大商埠之一。聊城“廛市烟火之相望,不下十万户”、商贾云集、百业兴隆、帆樯如林、舳舻相接、车马络绎、货积如山。外籍商人会馆傍河而立,有崇楼高阁、殿宇名刹,清康熙帝4次来聊,乾隆帝9次驻跸聊城。市境商贸昌盛,农业、纺织业、印刷业、笔业、工艺品生产业、砖窑业、食品业、造船业、漕运业发达。民国建立之前,市境有同盟会会员秘密组织民众进行革新。民国时期,聊城是鲁西政治、文化、中心。民国初,有棉业研究所、讲习所、实验厂,修建了公路,成立了汽车运输公司、电灯公司、银行、织布厂、医院、官立中学堂、师范学校等。民国中后期,由于军阀混战、日军入侵,农工商各业遭受极大破坏。1937年“七七事变”后,聊城成为抗日的前沿。抗日武装6万余人,与日军作战80余次,保卫收复了大片国土,聊城人民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解放战争时期,聊城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后方基地,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强渡黄河之际,市境有3.7万人参军入伍;在淮海战役、渡江南下作战中,境内民众组织运输队、担架队全力支援解放军作战,为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聊城人民继承优秀历史传统,艰苦奋斗、锐意进取,各行各业都取得了重大成就。
聊城资源丰富、交通便利、通讯发达、旅游业成为新兴产业。聊城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优质棉、蔬菜、果品、畜禽生产基地和农副产品深加工和出口基地。其中高蛋白小麦、鸭梨、圆铃大枣、香瓜、小尾寒羊、鲁西黄牛等名优稀特产品驰名中外,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食用菌栽培面积居全国首位,久负盛名的冠县鸭梨种植面积达60万亩,为全国之最,肉牛年出栏100多万头,肉鸡年出栏500多万只。水利资源充足,境内有徒骇河、马颊河、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加之位于黄河位山灌区上游,水利条件十分优越。市境可利用地表水资源多年平均总量为454.86亿立方米,过境黄河水资源420.3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9.51亿立方米。煤、石油、天然气、石灰石、石膏、铁等地下矿藏丰富。地热资源尚待开发。生物资源种类繁多,粮食作物品种500多个,经济作物品种107个,蔬菜品种600多个,药材品种61个,林木果树品种225个,花卉品种146个,饲养动物品种95个。聊城是山东省交通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京九铁路、邯济铁路、济馆高速公路在此交汇,是连接东西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聊城铁路编组站是京九线上的4大编组站之一。从聊城出发,1小时到达济南空港,4小时到达青岛海港,4个半小时即可到达北京。 信息产业发展迅速,实现了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网络立体化的现代化电信网络。聊城还开通了计算机互联网和多媒体通讯网络。“聊城信息港”是中国公众多媒体信息网的一部分,它与国外信息网相连,实现了与世界资源共享。 聊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然资源与人文景观相互交融形成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名胜古迹2700多处,有旅游开发价值的景观有470多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重点保护单位15处,特别是聊城城区独具“江北水城”特色,素有“中国北方的威尼斯”之称。
聊城经济发展迅速、百业俱兴。2007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39.45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138.8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91.9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08.66亿元,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为29.5∶43.5∶27.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5312元。 工农业总产值573.47亿元。 实有耕地面积553183公顷,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1.84亩,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3.01亿元,粮食产量423.87万吨,棉花产量8.47万吨,油料产量27.70万吨,水果产量34.99万吨,蔬菜产量743.66万吨,肉类总产量39.20万吨,禽蛋产量30.10万吨,大生畜年末存栏150.55万头,水产品产量39.08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2353元,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492元。 全部工业总产值453.45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93.40亿元。全市工业企业1301个,大中型工业企业102个(国有工业企业53个),小型企业260个。国有工业企业87个、总产值965123万元,集体工业企业57个、总产值299471万元,股份合作工业企业12个、总产值114154万元,股份制工业企业84个、总产值1026504万元。外商及港澳台工业企业16个、总产值130033万元,中央工业企业1个、总产值9577万元,省属工业企业2个、总产值52438万元。 出口总额1262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8.1%,进口总额4527万美元、比上年减少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3.37亿元、比上年增长19.9%; 实际利用外资额366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5.3%。公路客运量1779万人,公路货运量881万吨,电信业务总量126862万元,邮政业务总量15218万元。

I. 肉牛都有什么知识点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能力显著提高,也促进了很多产业的发展进步,现在牛肉市场价格稳定,利润较高,因此很多人都想养殖肉牛。那么肉牛养殖有什么要注意的?下面亲农网为你带来肉牛养殖注意事项。
肉牛养殖的注意事项
1、牛舍建设

牛舍是肉牛成长的地方,从牛犊到出栏一直生活在这里,所以牛舍的建设至关重要。首先牛舍要结实耐用,肉牛的体型都比较大,如果牛舍不结实,很容易被撞坏。牛舍最好建设在背风向阳、水源充足、交通方便的地方,这样有利于肉牛的饮水饮食以及运输。另外牛舍还要保持通风透光良好,排水性要好,还要保证冬暖夏凉,防雨防雪。
肉牛养殖的注意事项
2、品种选择

在养殖前首先就要了解肉牛的种类,哪些肉牛体质好、长得快、抗病力强,适合什么样环境养殖,这些问题都需要考虑。现在我国养殖品种有:鲁西黄牛、利木赞牛、夏洛莱牛、西门塔尔牛,这些品种本来是外国品种,引入我国后,和我国本土黄牛杂交培育后,适合我国环境养殖,出栏体重都能达上千斤,抗病力较强,现在在我国广泛养殖。
肉牛养殖的注意事项
3、消毒防病

肉牛得病传染极快、死亡率高,而且不易治愈,所以做好消毒防病措施什么重要,要定期对牛舍进行大规模的消毒,阻止病菌的产生。杜绝一定带有病原的人和物进入养殖产地,任何进入养殖产地的人和物都需进行消毒处理。此外要及时注射疫苗,疫苗的成本较低,但却能很好的防治很多疾病,千万不要因为不重视,而不注射疫苗,一旦疾病传染开来,后果什么严重。
肉牛养殖的注意事项
4、饲料搭配

肉牛养殖饲料配方十分关键,很多养殖户刚开始接触这个行业,饲养经验较少,对于饲料的配方也不了解,有些因为混乱添加饲料,导致饲料成本过高,而有些应搭配不均,导致肉牛营养不良,越来越瘦弱。那么怎么才算是搭配合理,肉牛饲料饲料分为粗料和细料,每个养殖场的饲料搭配皆不同,要根据肉牛月龄,体重,品种以及当地的饲料来搭配,还要定期根据体重对饲料配方进行微调。
肉牛养殖的注意事项
以上是带来的肉牛养殖的注意事项,在决定养殖肉牛前,一定要学好专业的基础知识,掌握好的养殖技术,这样才能将风险降到最低,提高利润。

阅读全文

与鲁西黄牛产业发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