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花卉产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花卉产业符合国家战略需求,发展潜力巨大。但在新时期面临着不少挑战,首先,园林绿化苗木总量过剩,结构性矛盾突出。其次,商品花卉良种匮乏,生产效率低。最后,花卉科研积累不足,技术创新能力不强。这三点成为当前制约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相比发达国家,目前我国花卉市场物流交易体系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虽然我国花卉市场物流存在种种问题,但在有关规划中对现代花卉物流配送网络做出了明确的发展规划,提出今后将鼓励花卉生产和物流企业加强保鲜、冷库、运输、查验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和地方政府对花卉冷藏、配送、检测等基础设施建设给予扶持。
加快花卉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支持物流企业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积极培育大型花卉物流企业,支持中小物流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专业化、特色化发展。
⑵ 花卉苗木产业发展规划有哪些图纸
蓝图
⑶ 我国花卉产业发展的现状,优势及各类花卉在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该如何采取有效的战略措施
前瞻产业研究院《2014-2018年 中国花卉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前内瞻》显示,我容国发展花卉业的优势表现在种质资源、气候资源、劳动力资源、市场优势、花文化优势等几个方面。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三大花卉产业中心:以云南、广东为主的鲜切花生产中心,两省的鲜切花供给量占全国鲜切花供给量的一半以上;以广东、江苏、四川、上海为主的盆花生产中心;以上海、江苏、浙江、四川、云南为主的花卉种苗生产中心。
根据国外权威机构测算,人均GDP达到500美元时,花卉消费需求就会明显增加;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花卉消费就会呈现上升趋势。在欧美国家,家庭花卉消费一般占工资收入的千分之三左右,我国还没有达到这个水平。
⑷ 花卉产业前景上海
据报道,目前国际花木市场相当活跃,近几年行业产值(包括鲜切花、盆花、盆景、绿化苗木、草皮等)每年都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在全球闻名的花卉大国荷兰花卉生产与销售在其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每年花卉产业可创造50亿欧元的价值,约占荷兰园艺总产值的一半。目前,荷兰生产的花卉至少有70%用于出口,其花卉插条和种苗遍及世界所有花卉生产国家,并且成为世界花卉交易中心和花卉生产原材料中心。受惠于近30年的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中国花卉业发展势头亦十分强劲。据了解,近10年来,中国花卉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在云南这个花卉业大省95172006年的花卉业总产值接近72亿元,出口创汇65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了30%,花农收入达15亿元。当年,云南省花卉种植总面积增至26万亩,鲜切花产量则从36亿枝增加到41亿枝,连续13年名列全国第一739很显然,花卉业正成为一项被广泛看好的朝阳产业。也许是因此之故,花卉业被不少地方当作发展经济的支柱产业加以大力培育。比如,2007年通过评审的《海南省花卉产业发展规划》确定,海南省花卉产业的中远期目标,即到2010年,全省花卉种植面积达10万亩,年总产值达到15亿元。另据了解,全国已有20多个省份都把花卉作为重点产业或支柱产业,地方政府的花卉建设项目更是呈遍地开花之势。曾经有不少地方广泛看好重化工业,不顾自身条件、一拥而上地立项建设,结果带来重复建设、能耗过大、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不少地方看好花卉业前景而盲目跟风,似有重蹈覆辙之隐忧。有相关统计显示,世界人均鲜切花年消费额为3美元,西欧、北美等发达地区则达到100美元左右。目前中国城镇人口平均消费鲜切花3枝,个人消费人均不到3元,如果人均鲜花消费能力提高到人均5元,仅国内个人消费总值就能增加37亿元以上。不过,花卉业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市场规律,前景好并非意味着一切。目前,中国花卉消费绝大多数是节假日消费、团体消费,日常消费、个人消费尚未成为常态;上海、北京、广州等大中城市则是花卉消费的重点地区如果地处偏远,自身消费能力有限又远离重点市场,显然不宜发展花卉业。与一些花卉大国如荷兰相比,国内花卉业效益还不高。据称,国内花卉栽培面积位居世界第一,但是鲜花总量占国际市场比例约为3%——不少消费者从国内市场上充斥的“洋花”就不难感受到这点。国产鲜花显然尚需大大提高竞争力。此外,开拓市场需要经验积累、规模效应。“云花”能在国内外闯出市场甚至创出品牌,与当地企业、政府多年来努力的经验积累、同心协力营造的规模效应有关95没有规模效应也就没有规模效益。无论如何,花卉业发展不能盲目跟风,一拥而上、遍地开花不是花卉业发展的正常格局。
⑸ 花卉产业发展的政策需求有哪些
前瞻产业研究院《2014-2018年 中国花卉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前瞻》显示,我国发展花卉业的优势表现在种质资源、气候资源、劳动力资源、市场优势、花文化优势等几个方面。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三大花卉产业中心:以云南、广东为主的鲜切花生产中心,两省的鲜切花供给量占全国鲜切花供给量的一半以上;以广东、江苏、四川、上海为主的盆花生产中心;以上海、江苏、浙江、四川、云南为主的花卉种苗生产中心。
根据国外权威机构测算,人均GDP达到500美元时,花卉消费需求就会明显增加;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花卉消费就会呈现上升趋势。在欧美国家,家庭花卉消费一般占工资收入的千分之三左右,我国还没有达到这个水平。
⑹ 当前我国花卉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1.1 育种问题
1.1.1 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 花卉育种上各种新技术的运用是比较广泛的,但中国系统育种起步比较晚,对优良品种的繁育能力差,绝大多数优良品种的种球和种苗仍靠进口中国每年60%以上种苗靠进口,每公顷的产值高达44.8万美元,这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只有培养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仅为1.75万美元,而荷兰的每公顷产值种、新种、民族品牌,才能在花卉产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
1.1.2 科研基金投入不足,人才短缺,难以推广高科技 花卉育种科技含量较高,但我国的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的短缺。花卉科研教育事业发展缓慢,其根源首先在于体制不活,投入不足。我国花卉教学、科研、技术开发与产业发展之间,未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和相应的运行机制,产业发展缺乏专业的人才、科技支撑。据报道我国最高层次的花卉科研机构—中国农科院研究所,每年的研究经费仅有2万元左右。
1.1.3 工厂化制种成产薄弱 工厂化农业是现代化农业的重要标志。中国工厂化生产起步比较完、晚,运行管理机制不完善,缺少现代化大型温室技术,劳动生产率低,环境调控技术差,产量不稳定,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大规模的需求。
1.2 花卉知识产权问题
1.2.1 产权保护不力 我国虽然已有知识产权法,但人们基本上还没树立起产权的观念, 产权法的执行力度也不够。我国野生花卉资源丰富,但是由于在出口花卉方面国家有一定限制,严格控制野生花卉出口,有些允许出口的花卉又受到国内政策的限制,在外一旦发生纠纷, 受损的往往是国内企业,依靠花卉产品出口的企业则会受到无法挽回的损失。由于产权保护不力,外国只卖给我们淘汰品种, 生产出的终端产品根本进不了国际市场。加入WTO 后, 我们将要花大价钱来购买优质种苗的专利使用权, 才能引入先进的品种、先进的生产技术。
1.2.2 研制出的优质品种得不到保护 国际市场向我们设置了森严的产权壁垒,而我们的大门基本是没有多少防范地向外人敞开。这样外国的优质品种不能真正的被带到我国,而且许多外国假以参观为由窃取我国一些商业核心技术并迅速申请产权保护,这就我们的心血付之东流,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1.3 花卉生产管理问题
1.3.1 盲目扩大生产规模,忽视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现如今花卉需求量正在不断的增加,商家为了满足消费需求而不考虑效率问题盲目的扩大生产规模,但单位面积的产量却未曾增加,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1.3.2 专业化、规模程度不高,生产方式落后 我国花卉生产基本是从农户及国有苗圃成产基础上发展来的。花卉生产基地规模偏小, 较为分散。除少数几家大型花木生产基地, 大多数基地面积不大, 分布零散, 生产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合作与互动性差, 信息资源不能充分共享,不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花卉生产技术落后、花卉商品质量不高。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 我国切花、切叶、高档盆花质量等级普遍偏低, 新品种的品质难以保证。
1.4 贮运、营销、及售后服务落后 经过多年的市场建设和运作, 中国已初步形成了以中低档批发市场为主体,花店,集贸市场、企业租摆、街头卖花等多种销售形式相结合的市场体系。目前, 花卉批发市场主要分布在花卉集中产区和主要消费区,斗南花市成都三圣乡花市广州岭南花卉市场等, 基本是以生产基地为依托。这些市场档次低设施简易,基本上是农村集贸市场水平。主要问题:一是花农、花卉企业市场信息不灵, 盲目生产, 缺乏市场意识重生产轻产品开发和市场开发,二是市场建设一哄而起, 缺乏合理规划和布局, 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服务;三是设施不够完善,交易方式陈旧落后, 市场经营单一;四是市场商品交易行为的规范化程度很低;五是缺乏有效的科技和基地作依托。
1.5 花卉生产布局不合理,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 花卉产业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目前受市场利益的驱动,急功近利、一拥而上投资花卉产业的情况十分严重。许多地区都试着种植每一种花卉,百花园式的生产结构十分普遍。如有些地区不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地区消费水平盲目的发展鲜切花生产,造成低水平当的重复投资和盲目建设、花卉生产低,品质差,产品滞销。
1.6 花卉质量差,缺乏国际竞争力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不断的发展,国内花卉消费不断增长,推动了我国花产业不断的发展。然而我国高档花卉消费主要依靠进口,花卉出口始终没有突破性的进展,成为制约我国花卉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1.7 流通渠道不畅,行销网络不完善 花卉的流通远不如其他商品,部分花卉产区仍然存在卖难的局面,大生产和大流通的格局尚未形成,国内外市场开拓不足。据中国花卉协会统计,我国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的流通体系建设较薄弱,不仅大型花卉批发市场少,三个地区的花卉零售店加起来也只占全国的6.2%。从我国花卉交易市场建设情况看,也存在两个方面的突出问题。①重“批发”市场,轻“零售”。在我国,仅香港的鲜花批发商店与零售商店的比例是1:33.3,而1997年内地“批发”市场与“零售”市场的比率仅为1:11.7;②重市场“硬件”,轻市场“软件”建设。我国大部分花卉批发市场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市场的硬件建设方面,而在市场软件建设方面力度却不够,具体表现为缺乏管理,法规不完善,管理人员很少经过从业培训,市场信息网络不畅通,市场服务功能普遍不够完善,许多花市基本形成“有场无市”的状况。此外,在我国花卉交易中,仍一直沿用落后的面对面的议价交易方式(对手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