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文化艺术管理和文化产业管理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文化艺术管理在年前被称为文化管理,其研究内容包括:“当代中国文艺体制改革研究、文化法制建设研究、文化市场研究、文化经济政策和文化产业研究、文化艺术信息化建设研究、社会文化建设研究、文化人才管理与开发研究、中国图书馆建设研究、外国演出、展览市场研究、网络文化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十个部分。
全国艺术科学“十一五”规划2007年度课题指南中对文化管理进行了拓展和重新界定,文化管理演进成文化艺术管理,其研究内容包括:“文化理论学科体系研究;我国文化艺术产业、文化艺术市场与文化经济政策研究;我国文化安全及其政策法规研究;公共文化艺术服务体系研究;中外文化艺术交流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文化艺术信息化建设研究;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创新研究;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标准体系研究;公共文化机构评估系统和绩效考评机制研究;网络文化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文化娱乐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音像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文化艺术产品出口政策研究;国际传媒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外国艺术法规译介与研究”十五个部分。
文化产业管理:培养具有纵贯古今的文化视野和现代产业理念及经营技能的复合型文化管理人才,为国家文化资源的有效管理、文化市场的科学运营和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提供高层次的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大致可分为六类:(一)文化基础与文化资源类课程,如文化资源学、文化传播学、美学、艺术基础、宗教文化、中外文学艺术、中国传统艺术、应用民俗学等;(二)一般管理类及文化产业管理类课程,如文化产业学、管理学、文化经济学、文化投资学、文化贸易学、文化产业管理等;(三)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文化产业经营管理案例、人文自然遗产保护与开发、传媒经营管理等;(四)政策法规类课程,如经济法学、文化法规学、知识产权与文化产业、中外文化体制与产业政策比较、文化法规案例分析等;(五)语言类课程,如专业外语、西方文化原著选讲等;(六)信息技术应用与管理类课程,如信息技术与文化产业、网络设计与管理等。
就业去向:学生毕业后,既能从事文化产业管理方面的理论研究,也能在宣传文化系统、文化管理部门和文化产业各个行业(如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旅游、艺术演出、文化贸易与投资、文博事业等)的综合管理层中,从事相关的实际工作,也能到海关、银行等部门从事国际文化贸易管理及文化投资咨询等工作。
㈡ 文化艺术培训属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的哪个行业
国民经济行业。
文化艺术培训主要内容包括四部分,分别是: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有关概念和原则,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检索目录,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调整说明。
附录(包括2002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序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新旧结构对照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新旧类目对照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国际标准产业分类》对照表等五个附录)。
新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规定了全社会经济活动的分类与代码,适用于在统计、计划、财政、税收、工商等国家宏观管理中,对经济活动的分类,并用于信息处理和信息交换。
该标准采用线分类法和分层次编码方法,将国民经济行业划分为门类、大类、中类和小类四级。代码由一位拉丁字母和四位阿拉伯数字组成。
门类代码用一位拉丁字母表示,即用字母A、B、C……依次代表不同门类;大类代码用两位阿拉伯数字表示,打破门类界限,从01开始按顺序编码。
㈢ 企业教育培训是文化产业吗
大部分企业培训公司营业执照是咨询业的设置,其实还真属于咨询行业,属于帮客户公司解决员工各种问题,提高公司团队活力之类
㈣ 艺术培训行业该去哪儿
一、中国艺术培训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市场规模
截至2013年底,我国艺术培训行业的产值已达330亿元的规模,并且正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迅速增长。未来五至十年,艺术教育市场将发展到上千亿元的规模。2008-2013年中国艺术培训行业规模情况请见下图。(数据都是正规有执照登记在案,且税收后的,所以这个数字离实际的产值还有很大的距离,大家懂的。)
(二)各培训项目市场规模分析
音乐、舞蹈、美术是艺术培训行业的主力军。以2012年市场规模为例,舞蹈培训市场规模达到79.3亿元,占到了中国艺术培训行业规模的29%,音乐培训市场规模达到76.3亿元,占到了中国艺术培训行业规模的28%,美术培训市场规模达到74.3亿元,占到了中国艺术培训行业规模的27.5%。(舞蹈美术音乐的市场份额比重几乎差不多。但是学音乐投入较大,舞蹈和美术不需要买乐器,相对投入小,所以随着家庭条件的上升,音乐市场的比重也一定是上升的)
(三)重点城市分析
以2012年为例,北京、上海、成都的艺术培训市场规模分别以15.4亿元,11.6亿元和6.9亿元位列中国艺术培训行业的前三甲。紧随其后的是广州(6.6亿元)、南京(5.8亿元)、武汉(5.6亿元)和深圳(5.2亿元)。(以上数据依然是登记在案的数据)下面是中国艺术培训行业重点城市分布状况示意图。
(四)市场消费者需求特征分析
1. 艺术培训项目偏好调查
调查显示,在众多艺术培训项目中,家长最希望孩子接受的是乐器、舞蹈、美术类培训,分别占30.59%、26.91%、21.81%,在全部培训项目中占到近八成。
2. 艺术培训机构偏好调查
在众多繁杂的社会艺术类培训机构中,少年宫或行业协会开办的培训机构是家长们最希望把孩子们送往的培训机构,占33.23%;选择离家近的培训中心占24.84%;个人家教式的培训占21.74%;著名艺术家开办或具有知名品牌的培训机构占13.35%;其他一般培训中心占6.83%。
3. 艺术培训机构选择渠道调查
调查显示,有51.6%的学生家长通过亲戚、朋友、同事等熟人介绍为孩子寻找合适的培训机构或教师,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络广告寻找的占10.50%,通过宣传活动介绍的占15.45%,通过传单广告DM和其他渠道寻找的占22.45%。
4. 艺术培训花费调查
从调查统计的数据中可以看出,每年花费在一个孩子艺术培训上的费用2000元以下的占19.20%,2000-3000元的占30.43%,3000-5000元的占29.71%,5000-8000元的占11.59%,8000元以上的占9.06%。
(五)中国艺术培训行业存在的问题
1.培训机构众多、产业集中度低
培训机构众多。中国艺术培训市场目前仍处于产业发展的成长期,培训需求巨大,商机无限,利润空间十分可观,所以吸引了众多的机构和组织投身于市场,推进了培训行业的发展。但培训机构的普遍现状是:数量多、规模小,“大市场,小作坊”的现象突出,大大小小的机构鱼龙混杂地在市场里穿梭,因争夺利润空间,竞争十分激烈。
产业集中度低。培训机构众多、规模偏小,难以迅速占领市场,反而形成了万箭齐发、千帆争先的局面,导致了市场集中度偏低。
2.市场竞争秩序混乱
近几年来,艺术培训业发展迅猛,其中艺考类培训尤为火爆,以帮助学员通过考试为办学目标的急功近利的培训机构越来越多,学校招生混乱,各校间竞争无序,严重有悖文化艺术传播与培养艺术人才的初衷。众多机构为了获取利润和争夺生存空间,采取了一系列的恶性竞争手段。如:乱办班、乱收费、乱宣传。
3. 培训质量、人员素质不高
许多培训学校无任何证照,缺乏监督管理。培训学校的经营者大多是艺术专业出身,有艺术创业梦想,但是缺乏管理与实战经营经验。师资水平层次不齐,以周边各高等院校的教师为主,含外地老师、自由职业者以及学校尚未毕业的学生。为数众多的培训教师没有相关资质认证,教学水平和成果无法鉴定,教学质量令人怀疑。
4. 品牌弱势、竞争能力不强
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领军艺术培训机构还很少。中国的自主品牌正在逐渐建立,但比较弱势。艺术培训行业中还没有规模达到像新东方、北大青鸟这样具有较强实力和一定的品牌影响力的培训机构。一些没有品牌或品牌信度不高的中小机构,没有规范的管理,缺乏研发力量和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没有能力引进高水平教师,从而极其缺乏竞争力。
二、中国艺术培训行业发展机会与风险优劣势研究
(一)中国艺术培训行业发展优势分析
1. 政策优势
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将文化产业定位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一重要部署使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得到不断强化,为文化产业大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出,为艺术培训行业提供了发展空间。文化艺术培训业属于文化产业中“九大产业”之一,它的发展关系到文化事业的繁荣与文化产业的发展。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教育部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会议精神,2014年1月底发布的《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提高了艺术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意见提出: 2015年开始对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行艺术素质测评。艺术素质测评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以及教育现代化和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并将测评结果记入学生成长档案,作为综合评价学生发展状况的内容之一,以及学生中考和高考录取的参考依据。可以预见,这一教育政策的实施将为艺术培训行业赢得一个全新的市场。
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已经把艺术教育纳入国民义务教育体系中。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朝阳区小学生从一年级起在音乐课上学习乐器,至六年级毕业时,每人至少会弹奏一种乐器。目前,朝阳区158所小学全部实现“班班器乐进课堂”。
据了解,朝阳区自2005年开始推进“班班器乐进课堂”,目前,全区158所小学根据各自师资特点和教学资源,分别选取了适合在小学生中推广和普及的乐器,包括钢琴、柳琴、古筝、二胡、长笛、打击乐等在内共28种。经过8年推广,很多学校形成了自己的乐器特色,像安慧里小学的竖笛、左家庄二小的手风琴、花家地实验小学的阮、楼梓庄小学的马林巴等。朝阳区教研中心小学音乐教研员蔡萍表示,器乐进课堂不仅丰富了音乐课的形式,也为学生开辟了一种学习音乐的渠道,一些不适合唱歌的学生在学习乐器的过程中找到了自信。
2. 市场优势
2010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世界21个国家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排名世界倒数第一,创造能力排名世界倒数第五。从这个清晰真实的数据中可以得知,我们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但也是想象力创造力较匮乏的人。右脑属于形象思维脑,而从小培养打开孩子的右脑智慧,培养孩子的思维悟性、艺术悟性、智慧和智商,这比学习技术更重要。
早在2009年,城市居民人均教育培训支出已达1012.85元,以7.4%的比例高居家庭消费支出的第一位。令据中外媒体调查数据表明,中国的儿童教育事业2.3亿多的儿童市场基数、2200万的每年新生数量,是托起有儿童教育市场价值的基础。儿童教育市场每年蕴藏着1000亿元巨大消费。在这个市场中,城市家庭教育占家庭消费的65.5%,56.5%的家庭把孩子教育投资放在首位,城市家庭每个月的儿童教育平均费用为500—800元,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具有无法用数字去评估的商业价值和市场潜力。
包括二胎的政策放开,都是对未来艺术培训行业增长市场最直接有利的影响,因为对培训机构来说,生源是最最重要的。
(二)中国艺术培训行业发展机会分析
1.国家“扩大内需”政策为艺术教育培训行业注入发展动力
目前政府把扩大内需摆到了未来众多要解决事务的第一位。国家“扩大内需”的总体思路中,“推动城市居民消费升级,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改善消费环境”是重要的思路之一。中国人均GDP已超过2000美元,消费升级将给相关的产品和服务行业提供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包括教育服务业在内的服务业顺应了现代消费需求和消费方式的发展趋势,不断开辟新的教育消费领域,提供新的产品和服务,无疑会在这场消费升级热潮中占尽先机。
2. 资本市场的支持
随着国内的资本市场对民营企业的逐渐开放,有实力、有发展前途、管理比较规范的艺术培训机构能够取得上市机会,通过融资,得到大量的资金,为进一步的发展奠定基础。
3.行业需求前景良好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逐步提高,民众对于艺术素质教育的意识也逐渐提升,需求结构不断扩大,需求前景广阔。艺术培训既是文化艺术消费,更是文化艺术再生产,不断推动文化市场发展,为市场发展提供大批高素质生产力。
这一系列的利好消息都释放出一个信号——艺术培训市场是一个诱人的蛋糕,是21世纪最有前途的发展行业之一!
(三)中国艺术培训行业发展风险分析
1. 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由于艺术培训行业发展空间非常大,会吸引新的企业加入,同时现有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会采用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技术水平,降低利润率等竞争办法,这必将加剧整个行业的竞争水平,对行业内所有企业都将造成影响。
2. 政策风险
艺术培训行业对政策的依赖性很强。针对艺术培训行业,国家对各个细分艺术培训行业规定了各种各样的措施来鼓励或者限制行业的发展。不排除将来政府的政策发生重大变化或是有重要的举措、法规出台,引起市场的波动,从而给艺术培训行业的经营者带来的风险。
三、中国艺术培训行业前景预测
(一)中国艺术培训市场规模预测
(二)中国艺术培训市场竞争趋势分析
艺术教育培训市场利润丰厚,而进入的技术壁垒和资金壁垒却比较低,已被公认为是“朝阳产业”和最具“钱景”的市场之一。就业压力、传统教育体系的理论与实践脱节、资格认证制度的实施、办学政策的放宽等等因素为培训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机会。
艺术教育培训业将迎来新一轮的洗牌阶段,大机构将出现综合化、多元化发展,专业教育机构将突出差异化,进行连锁经营,融资后的教育机构为了扩张,将继续收购全国地方大型教育机构;小机构为了生存必须进行改革创新寻求教育蓝海战略,打造发展初期的核心竞争力。中小机构发展面临着危机,主要是人才缺乏、教学科研力量薄弱,抵御风险能力低下,在行业“大洗牌”中步履维艰。
在艺术教育培训市场竞争化的时代,核心竞争力的打造与品牌化的趋势成为必然。利用品牌优势在各个领域进行扩张,不但是教育培训细分行业的必行之路,也是艺术教育培训的发展趋势。艺术教育培训市场也将如此,通过某个优势品牌对领域教育资源的整合,进行全国扩张。
未来五至十年,中国教育培训业的品牌化格局将会形成定局的局面,最终将形成像家电业和IT业,大品牌割据市场的格局,各个大品牌在自己的领域内不断圈地扩大,将标准化和专业化的运营模式向全国推广,这也将是中国艺术教育培训行业的未来发展格局。
(三)艺术培训市场盈利水平预测
四、 艺术培训机构战略规划建议
通过以上对中国艺术培训行业的现状分析和前景预测,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艺术培训业作为蓬勃发展的一个文化产业行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未来必定大有作为。然而,另一方面,相对于其它已经逐渐走向扩张和整合的培训领域,艺术培训行业还显得落后稚嫩很多,呈现缺少品牌、缺乏规模的特点。如果要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当前我国艺术培训业现状的话,“群龙无首”再合适不过,原因在于提起艺术培训,无论在综合性培训企业中,还是在专业培训机构里,都很难找到一家众所周知的“领导”型企业。对于艺术培训领域的众多机构而言,很多机构面临管理水平低、发展模式不清晰、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
我们对众多艺术培训机构发展的战略规划建议是:
1.找准细分市场
中国艺术培训行业尚处于成长期,对于艺术培训企业来说,这是一个无比自由的竞争阶段,每个企业都有机会成为行业领导者,树立行业的标杆;也因为处于成长期,企业很容易被优秀企业吞并,要想在这样的环境里胜出,每家培训企业都需要有自己的独家“武器”,才可确保自己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从目前的现实情况看,整个教育培训市场的需求富有弹性而且呈现高、中、低不同层次,不同的机构都可以在不同的层次生存。很多培训机构失败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市场定位不准,没有找准适合自己的细分市场,并制定合适的推广策略。
2. 打造品牌优势
这个时代,有谁还能忽略品牌的力量,其倒闭之日不远。
教育培训市场走过了办班招生的草莽时期、加盟招商的黑铁时代、融资扩张的青铜年代,正迈入品牌经营的白银时期,这一时期,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将决定着谁能成功跨入资本运营与品牌经营共舞的黄金时代。艺术教育培训市场竞争化的时代,品牌优势是竞争的一个核心。利用品牌优势在各个领域进行扩张,不但是教育培训其他细分行业的必走之路,也是艺术教育培训的发展趋势。
3. 吸引优质人才
企业一旦发展到成熟阶段,人才资源以及管理能力将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如新东方、环球雅思、 巨人教育、学大教育等这一类的教育培训企业,已经有了成型的商业模式和充足的资金,他们未来的竞争就是执行力的竞争,谁拥有足够的人才,谁就拥有强大的执行力,谁就能够在残酷的竞争中胜出。
从内部管理上说,艺术培训机构是在做人的生意,关键是有什么样的团队,人才对于艺术培训来说更为重要。随着艺术培训行业整合与同业竞争的加剧,人才与管理的竞争将更为激烈。拥有了优质人才,就拥有了未来。
㈤ 文化传媒属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哪一类
文化创意包含传媒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括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雕塑、环境艺术、广告装潢、服装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方面的创意群体。
中国近几年在文化艺术市场蓬勃、公共展演场地加大建设(如国家大剧院、798艺术区)等,除在既有制造业的优势下寻找出路外,也开始重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创意产业自英国首倡,其后许多国家和地区也纷纷提出相关概念。主要包括版权产业、文化产业、休闲产业、体验经济、注意力经济等概念。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对创意产业的理解分为三种:以美国为代表的“版权型”,以英国为代表的“创意性”,以中、韩为代表的“文化型”。
我国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形态和业态进行了界定,明确提出了国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任务,标志着国家已经将文化创意产业放在文化创新的高度进行了整体布局。
㈥ 教育属于文化行业么|
1、在于学制不同,专科三年,本科一般四年。。
2、毕业颁发的毕业证不同,专科发的专科文凭,本科发的是本科文凭。
学前教育(preschool ecation)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
学前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前教育是指从出生到6周岁或7周岁的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狭义的学前教育是指对3~6周岁或7周岁的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
学前教育是就业率排名最高的专业之一,几乎是供不应求,很多幼儿园都需要提前下“定单”。因为社会不是缺少幼儿教师,而是缺少高文化高素质的幼儿教师。这样的教师,不仅要拥有一定的艺术实践能力,还要拥有广博的文化素养和识物察人的智慧,以及敏锐的科研意识以及良好的科研能力。幼儿时期是形成性格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学前教育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幼师行业紧缺人才,可能很多人想立志成为一名幼师,付出自己的努力。但却发现幼师这个专业比较难找,很多学校都没有开设,其实幼师也称为学前教育;学前教育不但包含了幼师,所学范围要比幼师要广一些。所以,这个专业的学生不一定要去作幼师;还可以去一些亲子机构,早教中心发展,另外还可以自主创业。
同时男幼师也是比较稀少的,同时很多幼儿园需要男性来教学,所以男幼师可能会容易找到工作。
㈦ 艺术产业 和文化产业是怎样界定的
文化产业是生产和销售与人们精神消费商品相关的产业。包括影视、广播、音乐、音像制品、动画、游戏(包括网络游戏、移动平台的游戏、纸质游戏,传统游戏)、出版、印刷、传媒、广告、娱乐、演艺,艺术设计和艺术品、图片和摄影、经纪代理、会展、体育(具观赏性)和教育的培训部分,休闲和主题公园、旅游等涉及的内容。
文化产业是以创意为根本手段,以文化内容、创意成果为核心价值,以知识产权实现或消费为交易特征,为社会创造财富、提供就业并促进城市文化底蕴和居民综合素质提升的产业。
艺术产业属于文化产业,是文化产业的一部份,偏向于演绎娱乐。
相关定义引用于齐鲁文化产业园网站
㈧ 教育培训行业是否属于文化服务业
属于哦,现在教育行业还是很不错的
㈨ 1.教育培训属于文化类产业么 2.国家对文化产业有什么相关的优惠政策么请列出文件条例的名称~~谢谢啦
属于吧,文化产业相关政策法规
17.3.1 文化市场行政执法管理办法
17.3.2 出版管理条例
17.3.3 电影管理条例
17.3.4 音像制品管理条例
17.3.5 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办法
㈩ 艺术和艺术教育的关系问题
中国美术教育面临的问题一直是一个难解的谜团。美术教育的传统一直面临冲击,新的美术生活自现代主义艺术在八十年代以来广泛流行之后就产生了和美术教育之间的断裂。美术教育和美术评价标准的断裂也非常明显。人们在教学中习惯的东西,在学生接受的美术话语和美术展览和评价的机制中已经变成了一种相当次要的东西。传统的美术训练体系曾经行之有效的教学法和完全统一的评价标准都已经面临现实的美术生活的挑战。
十几年来,这种困扰一直是美术教育无法解决的问题。一方面,美术院校入学考试的标准仍然是传统的,美术学院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传统的。这种传统随着美术学院的“扩招”进一步得到了强化。另一方面,这种传统东西的市场也在美术的现实中萎缩。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从架上到装置和行为艺术的转移和变化已经使得美术界的运行极度的多元化。这种多元化根本难于变成统一的标准。于是,学生在入学考试和学院教学中接触的一切,在现实的美术生活中仅仅是非常小的一部分,属于一个不大的群落和一种“特殊的”评判标准。而其它大量不同的选择几乎是被漏掉了。学生就难免面临着彻底“脱节”的环境。一方面是他所学习的东西仅仅是现实的美术市场中很小的部分,这样的市场完全不足以支撑这样大量的学生就业和美术品的生产。学生在学习中认为是市场的全部和统一的标准的东西其实仅仅是市场里的一个不大、而且正在萎缩的部分。如我们一直在教学中支持的“写实”绘画,虽然至今仍然是教学中的主流,但在美术运行中仅仅是在由国家支持的若干展出和评奖的有限的空间中具有某种支配地位。这样,学生并不可能依靠写实性绘画的学习寻找到合适的艺术市场。同时,学生可能发现另外有一个异常复杂而多样的艺术展出和评审机制存在,一种以架上的现代主义或后现代主义绘画为中心的市场也存在并活跃着,一个以装置等新的材料和行为艺术为中心的市场也存在并活跃着。在这里,标准暧昧难明,评价机制灵活多样,它的流行趋向和价值判断往往是由一个全球性的前卫艺术的庞大市场所支配的。这里的微妙之处在于如何进行运作难于在学院的教学中得到相应的反应。于是,我们发现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实美术学院的学习仅仅是赋予了美术家一个就业的许可证或市场准入证,表明他有在此从业的资格。美术学院的学习仅仅是美术家简历的关键部分,没有这个学习的经历,人们不可能将任意的个人视为艺术家。由于当代艺术的标准已经完全多元化了,“什么都行”好像就是艺术的标准,人们根本难于划定艺术家和一个莫名其妙的个人之间的差别。于是,美术学院的资格反而变得格外有价值。上过美术学院,可以说是一个艺术家区别于骗子和胡思乱想的人的重要的分水岭,但他的艺术作品却完全和学院的学习没有任何联系。无论是表现方式还是运作方式都和学院完全“脱节”,特别是非架上的装置和行为艺术很难在学院中找到任何存在的理由和依据。我们面对的情境是具有极大的讽刺性的: 一方面,美术学院的资格对于艺术家具有前所未有的重要意义。过去的美术家可以通过自己在统一的美术标准中的表现得到评价,美术学院的资格并不如今天这样重要,许多文化宫和文化馆都可以培养画家。而今天艺术家只有通过自己上过美术学院才可能证明自己。但另一方面,美术学院的教学对于艺术家又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没有意义。那些教学所传授的东西对于学生面对的美术生活来说很难有现实意义和价值。这说明美术学院的学习对于艺术家前所未有的重要,又前所未有的次要。这似乎是美术学院的情境的戏剧性之所在。
这种情况的出现乃是一个美术的全球化和市场化的新的情境所决定的。在中国的经典的计划经济的美术体制中,国家对美术进行了全面的支持和管理,具有统一的审美标准、教学法、展览安排和批评机制,一切美术的生产要素都由国家加以配置。一个以美术学院为教学单位,各地画院和美协为“高端”生产单位,以各地文化馆、群艺馆和文化艺术单位的“美工”等为基层“低端”生产单位和群众组织的完整的美术生产体系一直运行。但八十年代以来,特别是九十年代的“后新时期”直到新世纪之后的当下。这个传统的“现代性”的以国家为前提的美术生产机制面临着另外一个庞大的美术全球市场的冲击。八十年代以来一部分传统的有写实基础的画家在全球市场取得了成功,如陈逸飞等在海外和杨飞云、朝戈等在国内和海外市场的成功。但这种写实绘画的全球化仅仅是局部性的,国际市场根本不可能吸纳中国庞大的写实绘画的生产能力。而国家在市场化进程中日趋退出美术市场和基层的“低端”的文化馆群艺馆之类组织的萎缩,使得写实绘画的国内市场也在萎缩。只有一些“高端”组织仍然活跃,而美术学院照样培养学生并甚至扩招学生。显然这个“高端”根本无法支撑写实绘画的源源不断培养的大量美术学院毕业生。但这里一个新的全球市场与中国民间市场开始活跃,这个以前卫为艺术概念,以装置和行为艺术以及一部分前卫架上绘画为表现方式的艺术体制在生产和消费方面都显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一方面是国际展览层出不穷,以威尼斯双年展为中心的国际展出体系给予中国新兴前卫艺术的产地相当的重视。另一方面,这个全球化的体制又促进了中国内部的民间资本进入,国内的前卫艺术的展览也相当活跃。特别是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大都市推展“国际都市”的文化形象,与国际接轨,倡导前卫艺术变成了地方政府的国际公共关系的重要部分。于是,地方政府为推手的前卫艺术展览也在上海广州等大都市出现,几乎绕过或改造了原有的计划经济的国家美术体制。大量的艺术家的就业机会在前卫艺术领域出现,而前卫艺术又几乎难有统一的标准。这是造成美术学院的资格的重要性和教学的无足轻重的矛盾的关键所在。
于是,在美术学院的教学和发展中如何进行必要的探索,以适应当下的美术生产的格局,就是一个关键的问题。这里的挑战是多方面的,关键在于我们不能仅仅将美术视为一种单纯的艺术,它同时也是巨大的文化产业,如何找到美术学院在全球化和市场化中的新的“位置”应该是思考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