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业大全 > 乡镇农业产业发展部署

乡镇农业产业发展部署

发布时间:2021-03-15 10:53:19

『壹』 乡镇产业发展规划如何写

镇产业发展规划
为加快我镇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合理配置空间资源,优化产业布局,提高产业竞争力,引导农业商业化,加速我镇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进我镇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确保农民增收致富,特制定2011-2020年全镇产业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全镇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坚持大力度、全方位扶持龙威、阳光等面粉加工企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坚持多思路、多渠道培养发展商贸流通业、文化旅游业、生态旅游业等第三产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完善服务体系为保障、创新机制为动力、增效增收为目标,应对市场调结构、依靠科技兴产业、发挥优势创品牌、夯实基础增动力,加快全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二)总体目标。通过产业布局的引导调整,实现全镇粮食稳定增产,全镇农产品商品率提高,农业增加值持续增长,第二产业比重明显提高,旅游、商贸流通等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迅速崛起,建立分工恰当、布局合理、特色突出、资源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生态环境和谐的产业支撑体系,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迈出新步伐。
主要指标:至2020年,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占比40%,全镇粮食稳定增产,全镇农产品商品率达提高,农业增加值持续增长,其中粮食、畜禽、蔬菜产值分别占农业总产值的50%、30%、20%;第二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0%;商贸流通、旅游等服务业占比3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000元以上。
二、产业总体布局
按照布局区域化、生产规模化的要求,因地制宜编制我区农村产业发展区域规划:
1、商贸流通业:我镇是河南进入河北的南大门,漳河生态园区规划建设高速路入口,我镇借此可在两小时内到达郑州、石家庄,同时经此可转兰青线到达山西、陕西,向东可到山东。经讲岳线往东可达山西,四省通衢,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四通发达,可借107国道、京广线、京珠高速、中华路、讲岳线为依托,争取在五到十年时间内在讲武城车站至漳河生态园区之间形成仓储物流企业群。
2、文化旅游业:我镇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可打造以前港天子冢、刘庄兰陵王、北朝墓文化、漳河生态园三国影视城为依托的精品文化旅游线路。
3、面粉加工业:讲武城镇是农业大镇,粮食主要生产小麦,玉米等。在我镇辖区内有龙威面业、阳光面业等大型面粉加工企业,年加工面粉均在10万吨以上。另有许多小型面粉加工企业,可引导这些企业拉长产业加工链,向深加工发展,增加产值。
4、畜牧养殖业:目前讲武城镇辖区内有养猪场十多个,养牛场3个,养鸡场十多个,主要是高录、大冢营、朝冠、西陈、北白道几个村。努力促使我镇养殖企业扩规上档。
5、粮食种植业:我镇是农业大镇,是国家商品粮基地。粮食种植主要分布在京广线以东的村庄。我镇要加大优良品种的推广,提高机械化水平,大力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确保粮食增产增收。
6蔬菜种植业:我镇紧邻古邺蔬菜批发市场,种植蔬菜的村主要是三高录、小寨、东、西陈南、北白道。目前有李明生育苗基地等具有规模的瓜果、大棚蔬菜基地,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争取在五到十年时间内建成省级蔬菜瓜果生产基地。
7、生态旅游业:又指观光农业,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具有保护环境、生态美化环境和观光旅游等功能的农业,是将农村的空间和农产品等农业资源作为观光资源加以开发和充分利用,以期产生除农业生产之外新价值、与观光相适应的一种农业形态,具有观光、采摘、休闲、教育等功能,能提供相应观光服务设施的单位,包括观光、采摘、垂钓等。结合漳河生态园得相关规划,在我镇民有北干渠以南大力培育出具有我镇特色的生态旅游业。
镇人民政府
二〇 年 月 日

『贰』 如何推动农业改革 加快镇域经济发展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建好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促进镇域经济发展,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总体要求

按照“统筹兼顾,差异发展,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发镇域经济发展活力,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镇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农民增收。

到2016年,力争镇域GDP年均增速达到12%,地方税收收入年均增速达到13%以上,工业产值年均增长20%,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年均增加18%,农业规模化生产组织产销对接率6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

二、功能布局

在严格遵循全区城乡总体规划、区域生态空间管控规划、水资源规划、环境保护等规划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做到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调整和优化产业布局,不断完善功能配套,积极打造镇域特色经济板块。

工业园区配套板块:大安、陈食、卫星湖发展凤凰湖工业园区配套产业;松溉、朱沱发展港桥工业园区配套产业;三教、板桥发展三教工业园区配套产业,板桥重点建设农副产品及食品加工基地。

道口经济板块:高速路道口涉及的三教、双石、临江、五间、何埂以及青峰、红炉等镇重点发展建材、现代商贸物流以及工业园区配套产业,改造升级传统产业。

中心城区板块:中山路、胜利路、南大街主要发展传统商贸业、现代服务业及房地产业。

农业园区板块:五间、何埂、仙龙、吉安、来苏、金龙、永荣、宝峰以市级现代农业园区或特色效益农业示范园区为依托,重点发展特色效益农业。

乡村旅游板块:茶山竹海、黄瓜山、石笋山、卫星湖、十里荷香、松溉古镇相关的镇街重点发展生态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业。

三、改革发展重点

1、培育新型工业支撑体系。根据各镇街产业发展现状,结合镇街总体规划,选择一批具备条件的镇街打造特色产业园,编制特色产业园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各产业园的支柱产业。围绕支柱产业发展,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拉长延伸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壮大镇街特色产业。打造镇街产业发展平台。做大做强现有8个市级“中小企业创业基地”。鼓励盘活闲置资产,重点支持电子产品加工、机械制造加工、卫生洁具、家具制造、农副产品深加工、服装服饰、包装印刷等产业发展。

2、引导镇街工业转型升级。改造提升资源型传统产业,变矿石、煤炭开采为矿产品精深加工,鼓励企业加快淘汰落后技术、工艺和装备,支持企业技改扩建,通过收购、兼并、重组、联营和产业转移等获得新的发展机会。实施“微小企业上规模”、“规模企业上台阶”工程,促进镇街工业快速发展。建立镇街与工业园区合作机制,发展配套加工制造业、电子信息外包产业及生产性服务业。

3、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创新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方式,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农业企业为主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家庭农场发展规模标准及扶持范围,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利益联结创新试点,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支持龙头企业持股农民合作社,与农户采取保底分红等方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探索建立区域性专业化服务机构,探索农业生产种子、育苗、农资、耕种收全程代办社会化有偿服务试点。完善重要农产品基地安全生产可追溯体系,加强产地准出和农产品批发市场检测工作,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机制。

4、探索鼓励城市资本下乡投资经营机制。引导城市工商资本投资农业,积极创办、领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延伸农业产业化链条,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产品增值和农民增收。建立城市资本下乡投资引导项目库。推进涉农建设性资金整合试验,探索土地承包权、经营权分离办证试点,开展农(林)业生产、管理附属设施地权与房屋产权分离办证试点。推行土地经营权流转风险保证金制度,依法保护农民利益。

5、开展集体资产清产核资与量化确权。对全区镇街、村、组集体经济组织,以及代行村、组集体经济组织职能的村(居)民委员会、村(居)民小组的全部资金、资产、资源进行清产核资,明晰产权,分类指导开展资产量化确权改革试点工作。将适合量化确股的资产,按认定价值和股份数量量化到人,建立相应的产权管理法人主体,探索集体资产经营有效实现形式,盘活集体资产资源,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6、建立财政支农资金农民持股机制。对财政资金扶持农业经营主体100万元以上(含100万元)的补助项目(土地整治、基础设施建设、贷款贴息补助项目除外),项目补助金额的50%作为涉及土地流转的农民和企业项目所在地集体经济组织持股,其中,农民持股60%,集体经济组织持股40%。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所持股份,不参与经营管理,不享有退股权,只按持股金额7%的标准实行固定分红。分红时间从项目竣工验收时起,以整年度计算。分红时限为项目存续期。

7、深化水利、林业和供销合作社改革。开展农村水价改革和农村供水社会化服务试点。探索开展集体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离”和集体公益林管理经营机制。加强基层供销社平台建设,推行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

8、构筑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加快城区农产品批发市场、“放心”农产品直销店以及来苏、大安、朱沱、三教等镇的农产品交易配送中心建设进度,依托“吉之汇”农贸城建设,打造面向全国的农产品电商平台,健全和拓展农产品购销服务网络。支持有条件的农户、村组集体经济组织和其他投资主体在农村建设农产品营销网点。支持举办各类特色农产品节会促销活动。

9、培育多元化市场流通主体。加快培育农村经纪人、农产品运销专业户和农村各类流通中介组织。鼓励各类工商企业通过收购、兼并、参股和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农村市场建设和农产品、农资经营,培育一批经营农产品的商贸企业和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发挥供销合作社、邮政等传统流通渠道作用,拓展为农服务领域。

10、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加快发展特色农业观光旅游、餐饮、物流服务、劳务输出、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构建城乡一体化商业服务网络,不断提高服务业的档次和水平。加快建设“万村千乡市场”、“农产品网上交易”等工程,大力发展农村连锁经营、电子商务、便利店等新型流通业态。引导和支持流通企业、涉农企业和农民合作组织开设网店,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11、完善农村建设用地复垦管理工作机制。严格复垦条件,不搞大拆大建。强化复垦验收,建立国土、农业部门联合验收复垦项目制度,严格验收程序、验收标准,落实验收主体责任。每年实施土地整理50000亩,新增耕地4000亩,保障“占补平衡”,每年实施复垦项目500亩,保障“挂钩”指标。加强耕地后期管护利用,防止耕地撂荒。探索建立市场化、社会化的复垦新机制。严格复垦入库、复垦验收、价款拨付公示制度。农村建设用地和宅基地复垦腾退的建设用地指标优先用于农村和小城镇。防止借美丽乡村建设等名义搞违规建设,坚决查处变相“小产权房”等违法建设行为并追究责任。适时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和农房转让试点。

12、构建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服务体系。积极稳妥推进农村综合产权流转交易,按照监督管理、交易规则、信息发布、交易鉴证“四统一”原则,构建农村综合产权流转交易平台。积极推进农村承包地经营权、林权、集体资产、集体经济组织股权、“三权”抵押物处置、养殖水面经营权、农村“四荒地”使用权、农业设施装备、农业知识产权、林木及林产品等流转交易。

13、完善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机制。引导产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支持农业发展。拓展农村产权融资范围,将抵押物由过去的“三权”逐步扩大到大中型农机具、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库、塘、堰)、集体资产股份、农村经营性集体建设用地、农业产业化工程资产、涉农补贴、涉农保险保单、鲜活资产等,逐步推广农村土地收益权保证贷款。

14、加大金融支持“三农”力度。建立风险补偿基金,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贷款,放宽担保抵押要求。创新“三农”保险品种,扩大保险覆盖面,探索粮食、生猪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不断提高农业保险理赔服务水平。

15、畅通农业转移人口进城镇落户通道。建立城乡统一的居民户口登记制度。放开进城区、场镇落户准入条件,在城区、场镇务工经商且具有合法稳定住所的、购买商品住房的、在城镇投资兴办实业的农民工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直系亲属,在农村未成年子女投靠父母、年老父母投靠子女均可申请在城区、场镇落户。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处置农业转移人口的农村土地。保护农业转移人口的宅基地、承包地、林地以及集体财产收益分配权等权益。对自愿退出宅基地的,通过复垦推动宅基地财产权变现。以市场化方式妥善处置夹心房、连体房复耕难等问题。

16、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按照就近入学原则接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随迁子女入学;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完善用工激励政策,鼓励企业吸纳农业转移人口就业;有序推进公租房建设,采取信贷优先、税费减免等措施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购房帮助。完善并落实社会保险接续办法,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机制。

四、政策措施

1、统筹编制全区区域生态空间管控规划、城镇建设规划、重点区域形态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规划,负责场镇建设规划的技术指导、方案审查和衔接协调工作。适时修编镇街用地规划。

2、支持镇街盘活学校、医院、场镇危旧房等国有闲置存量土地。

3、镇街符合规划的工业用地指标,由区政府统筹解决。

4、 每年安排300亩左右的土地指标,主要用于镇街发展工业和商贸流通项目,其次是场镇房地产开发。指标分配不搞平均主义,对“小产权房”等违法建设行为问题严重且不整改的,不予分配指标。

5、镇街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增减挂钩指标和地票解决。原则上复垦项目所在镇街产生的增减挂钩用地指标的50%留所在镇街使用。

6、选择2个镇开展土地综合改革试点,支持镇街逐步扩大镇域“缩小征地范围改革试点”。

7、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设施农用地建设。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盘活集体建设用地,对外开展合资合作,发展股份制企业,办理集体土地房地产证。

8、按区级现代农业园区政策,整合支农项目资金支持镇街特色效益农业示范园发展。

9、采取“1+X”(一个工业园区带动几个镇街)的方式,在园区内规划一定的地块,用于镇街发展与园区主导产业相配套的产业集群,享受工业园区同等政策。

10、支持在工业园区以外有工业用地的镇街建立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发展以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为主的中小型企业、小微企业。对建标准厂房超过5000平方米的按10元/平方米的标准一次性补贴镇街。

11、镇街建设专业市场、冷链物流项目按成本价供地;对引导限上商贸企业到镇街新开设直营连锁店的镇街,每个补助1万元。积极推动中心镇商业集中发展,对新建1万平方米以上商业综合体的镇街,每个补助资金20万元。

12、鼓励发展乡村旅游。支持有条件的农户、村组集体经济组织利用现有房屋兴办“山里人家”;支持社会资本与村组集体经济组织合作,利用符合规划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新建“山里人家”。

13、调整完善区对镇街财政管理体制,不断提高镇街财政保障能力。主城3个办事处城市规划区以外和其他20个镇街的建设项目,城市建设配套费和土地出让收入相关规费计提的永川区级留成部分全额返还相应镇街。

14、全区征收的社会抚养费全额安排给镇街。

15、镇街在区外招商引资实现的永川级新增税收,给予100%的体制分成比例。

16、镇街招商引资落户工业园区的企业实现的税收永川留成部分,镇街分成50%;按到位资金的50%计入镇街招商引资任务;项目实现的增加值按40%的比例计入镇域GDP。

17、区财政统筹安排一定资金,给予承担园区、城区征地拆迁任务的镇街用于镇域经济发展。

18、城乡建设增减挂钩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按2万元/亩给予工作经费补助到镇街。

19、适当提高农村公路建设补助标准,硬(油)化路路基宽度为4.5米的,每公里补助45万元;路基宽度为5.5米的,每公里补助60万元;路基宽度为6.5米及以上的,每公里补助70万元。

20、区政府设立的产业发展基金向镇街倾斜。对区级中心镇给予与市级中心镇同等的区级配套补助政策,区级每年给予各镇街一定专项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21、完善区领导、部门联系镇街工作制度。

五、组织保障

明确责任分工。成立以区长为组长,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统筹城乡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实行部门分工负责制,层层分解目标任务。各镇街要充分发挥在统筹城乡改革促进镇域经济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加强调查研究,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具体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努力发展壮大镇域特色经济。区级相关部门,对中央、市级拟出台的新政策要加强衔接,及时跟进,齐心协力推进改革与发展工作。

严格督查考核。把统筹城乡改革促进镇域经济发展工作任务纳入区委、区政府对各镇街、区级部门的年度目标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中,区委、区政府督查室要开展阶段性工作督导检查和跟踪评估,对政策不落实、服务不到位、工作不得力的镇街和部门要追究责任,确保各项改革工作顺利推进。

『叁』 乡镇政府该如何抓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当前,农村经济出现有效需求不足,农村市场疲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更加突出,等等。现实提出了农业结构调整是势在必行的。只有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农农业和农村才有出路,才能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才能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对农业的要求和挑战,才能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成为了基层乡镇政府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笔者就乡镇政府如何抓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谈一些粗浅认识。一、制定规划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对农业和农村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是党中央、国务院全面分析农业和农村形势作出的重大决策。这个调整,不仅要解决当前农产品卖难和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而且要立足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不仅要考虑农业和农村自身的发展,而且要考虑国民经济的全局,是要进行一次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性调整。为顺利落实中央的战略部署,作为乡镇政府必须深刻领会中央精神,更新观念,统筹兼顾,科学决策,做好规划。规划主要是包括结构调整计划、方针和政策,资源开发、技术改进和智力开发等方案,重点建设项目特别是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制定规划要按照适应市场、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的原则,同时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把中央精神和当地实际结合起来,防止生搬硬套,盲目蛮干。就三都县而言,各乡镇就该围绕县委、政府提出的“1+1”产业结构的抓好调整,可以采取“竹业+优质果蔬”、“竹业+辣椒”方式等等,依据乡镇的实际情况来作好规划。农业生产结构必须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全面优化农作物品种,压缩不适销品种,扩大优质农产品生产,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就优化农业生产布局而言,要因地制宜,发挥区域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在调整中既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切实保护和稳步提高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又要全面发展一、二、三产业,优化农业的产业结构。这一切,都需要乡镇政府着眼全局,着眼长远,着眼发展,科学规划,组织实施,指导结构调整向深度和广度推进。二、市场为中心,加强宣传引导作为乡镇政府,要懂得用市场的方法来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要彻底改变一切由政府包揽计划和行政命令调整的习惯做法,要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农民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主体。农民这个主体在结构调整中既是实施者,也是市场风险承担者,调什么、怎么调的最终决定权应当掌握在农民手中,由农民自己作主,政府职能部门和干部不能搞一刀切、瞎指挥,更不能强迫命令,层层压指标,强迫农民种这个不种那个。这是进行结构调整所需要遵循的原则,切不可背离。但是,强调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不等于说政府部门可以无所作为,甩手不管。相反,政府职能部门和干部在结构调整中的责任重大,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做好政策宣传引导工作,让广大农民自觉参与到经济结构调整中来,从党的各项政策和工作中得到实惠,使广大农民能充分发挥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这既是农村改革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农村工作中一条不可违反的原则。乡镇政府要不断加强和改善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贯彻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同时要制定支持和推动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政策的威力,组织、引导农民进行结构调整。当前,应加强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政策引导。1、保护粮食生产能力粮食是农业的基础,也是结构调整的基础,在结构调整中一定要切实保护和稳步提高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认真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实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严禁乱占耕地;贯彻执行中央关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各项政策,切实保护好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实行粮食收购优惠优价政策,进一步拉开品种、质量差价,促进粮食品种结构调整。2、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发展农产品加工,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而且可以有力地带动农业结构调整。乡镇政府应当搞好规划,制定政策,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一是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形成合理的区域布局和规模结构,在多层次加工转化中着重发展精深加工,努力开发新产品,积极发展优质名牌产品;二是要调整各项农业建设资金的投资方向和建设重点,加大扶持优质、高产、高效农产品加工和转化的力度,金融机构应合理贷款结构,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支持;三是实行优惠的税收政策,降低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增值税率,提高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农产品进项抵扣率,并对企业进口农产品加工设备和引进先进技术,在关税和增值税上给予优惠;四是要重点扶持有基础、有优势、有特色、有前景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基础建设、原料采购、设备引进和产品出口等方面给予具体的帮助和支持,培育具有市场开拓能力、能进行农产品深度加工、为农民提供服务和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从而有效地解决千家万户的农民进入市场、运用现代科技和扩大经营规模等问题,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3、加强农产品市场的建设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进行结构调整,必须加强农产品市场的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对结构调整的带动作用。首先,加快发展产地批发市场。产地批发市场是农民接受市场信息和出售大宗农产品最便捷的渠道,要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增加投入,重点扶持,加快建设,完善设施,规范发展。其次,坚持和完善多渠道流通形式。要坚持国有、集体、个体一起上的方针,在发挥国有商业的主渠道作用的同时,注意发挥农民购销队伍等渠道的重要作用,积极扶持各类农产品流通的中介组织,发挥它们搞活农产品流通、推动农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再者,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发动和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市场建设,用优惠政策鼓励和宽松的环境条件吸纳更多的市场经营者。同时,要健全市场法规,维护市场秩序,反对封锁和垄断,使参与农副产品交易的各方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利可得,公平竞争,尽快形成统一、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从而保证农副产品能够有序、合理的流通。4、促进农业科技进步科学技术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中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必须加强农业科研和推广,将农业发展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当前,应主要实行以下倾斜政策:第一,支持农业科技工作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农业效益、改善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重点开发和推广优质高产高效技术、加工保鲜储运技术和农业降耗增效技术,发挥科技对结构调整的作用。第二,加大扶持力度,搞好现有先进适用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在推广优良品种、普及新技术、提高质量上下功夫,满足结构调整的需要。第三,严格执行《农业技术推广法》,稳定农技推广队伍,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以增强其推广服务功能。建立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普及的利益机制,把科技推广服务与实际利益结合起来。第四,加大科学技术知识的培训力度,尤其是利用各种办学条件来加大对农民群众的生产劳动技能的培训,如各种高产栽培技术等,努力提高农民的劳动素质。5、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当前要着重抓好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植树种草、水土保持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以公路、电网、供水、通讯为重点的农村生产生活设施建设,以优质高产粮食生产基地、饲料作物生产基地为重点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稳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根本途径,也是顺利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保证,政府应高度重视,多向上争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大投入,加强建设。协调农村信用社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同时,改善金融服务,增加对农业的信贷投入产,对农户的种养业和小额信贷扶贫项目适当放宽抵押、担保条件。要引导农民个人和集体增加农业投入。并鼓励社会资金投向农业,多渠道引进外资。6、发展小城镇和乡镇企业发展小城镇和乡镇企业,可以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促进农村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乡镇政府要认真制定政策,发挥扶持引导作用,发展小城镇要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方针,合理布局,科学规划。要研究制定鼓励农民进入小城镇的政策和社会各方面投资建设小城镇的政策,走出一条在政府引导下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建设小城镇的路子。要切实搞好规划,制定有力措施,把农村市场建设、发展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三、开展信息服务,帮助农民走向市场农民对变化的市场还感到茫然和无所适从,导致种植结构调整的盲目性多,大多数地方缺乏这种条件,不是很重视信息服务,时而发生滞销,造成的农产品积压甚至毁掉的现象,农民利益直接受损。市场信息已成为产品销售好坏的一个最重要因素。进行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既要从当地资源优势出发,又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要花大力气搞好调查研究,在充分占有信息的基础由搞好市场预测,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主要包括向农民提供价格、生产、库存、气象等信息,提供中、长期市场预测,帮助农民按照市场需求安排好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政府要把信息服务作为引导农业进行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发挥政府部门信息灵通的优势,建立起“农经网”等权威的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地向农民提供市场信息。同时,要注重组建本乡镇和村的专业营销队伍,保证产、供、销各个环节的畅通。目前,农业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农业信息管理水平低,农业信息体系不健全,信息服务跟不上农业发展新阶段的需要。政府要增加投入,加快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规范信息管理,改善信息处理和传播手段,提高信息工作人员技术素质,完善信息发布制度,切实做好农民调整结构的信息服务工作。四、搞好技术示范,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要解决的不只是当前农产品难卖、价格下跌的问题,而是要全面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农村经济和效益,整体推进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要适应这个要求,必须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把结构调整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下,提高对先进农业科技成果的吸纳能力,发展质量型农业。实践证明,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农业技术人员通过转包农民土地,创办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一方面搞试验、示范,一方面向农民出售良种,提供技术服务,使科技对结构调整的作用得到很好发挥。政府要制定措施,狠抓落实,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提高服务水平。努力向上争取项目,使上级财政拨出专项经费,作为启动资金,支持各地以现有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为基础,有计划、有重点地创办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场,使之成为农业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优良种苗繁育基地、实用技术培训基地,在结构调整中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更多信息请查看文秘知识

『肆』 乡镇如何做好产业兴旺

提出了构建农业三个体系、完善支持保护制度、健全服务体系,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三个体系就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其实,我感觉这三个体系的建立不仅仅是农业这个第一产业,还包涵了乡村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所以,前瞻产业研究院建议还是提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为好。乡村主要是以发展第一产业的农业为主,但也要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和为农业需要的装备制造业的第二产业,更要发展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和为全民服务的第三产业。

阅读全文

与乡镇农业产业发展部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