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国外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模式有哪些
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种发展模式:
(1)根植于文化的创意园区发展模式。
(2)依托高校的创意园区发展模式
(3)以城市为核心的创意园区发展模式
(4)打造完整产业链的创意园区发展模式
B. 国际会展文化创意产业有什么意义
文化和经济是相辅相成的。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经济,而经济的发展同样需要文化做支撑。只有将文化与经济融合一起,共同发展,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经济环境下,实现良性长远发展。
“文化产业的融入是临空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的综合体现。随着临空经济和临空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的融入和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已成为提升临空经济层次的重要支撑。”西咸新区空港新城招商一局局长助理邓丽娟表示,近年来,空港新城借助“一带一路”历史机遇,立足历史人文资源和大西安空中门户优势,积极推动与世界先进文化的交流,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国际会展、文化商贸、文化旅游、总部经济、星级酒店等产业,通过打造“国际会展文化创意中心”,实现临空产业经济链的充分融合。
国家对陕西自贸区的定位中,明确提出要“探索内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新模式”。空港新城有这样的条件和优势,让文化产业成为临空经济发展的有力抓手。
在国际会展和文化创意产业的推动下,临空经济产业集群效应不断得到凸显,丝路空中门户和大西安文化会客厅雏形已现。
C. 文创产业发展前景趋势包括哪些
综合政策、市场需求、投资盈利率等因素,文创产品的投资热将专会长期存在。文化产业属是创新和科技含量较高的门类之一,这些也将成为文创产品未来发展的趋势。
除此之外,文创衍生品、非遗产品等都要提高设计水平,同时加强外观性、便利性、实用性、舒适感等,提升产品价值;另一方面,将会用更好的方式营销,结合互联网和大品牌做“文化电商”,同时注重产品营销,如在影视剧中植入文创产品或是与网红结合推出等。
当然,除了结合新技术、新媒体、注重营销方式外,未来还需丰富文化体验形式和文化业态,提升文化资源利用层次,拓展文化产业发展空间。
D. 体验经济时代 文创产业如何变现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文化产业成为了资本竟逐的中心地带。2006年,国家在《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着力重点发展文化产业,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及结构。在互联网浪潮下,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对薄弱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短板,“创意为先”“内容为王”的口号尽管已经喊了多年,但许多公司依旧苦于缺乏高质量创意与内容。
新时代的“尚方宝剑”:创意才是王道
上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率先开始了文化产业的发展,至今规模已达数万亿美元。世界创意产业之父,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霍金斯在《创意经济》一书中指出,全球创意经济每天创造约220亿美元的产值,并且以5%的平均速度递增。在英国及美国,增长速度甚至超过10%。
而近年来,日韩文化的发展也令人侧目。韩国SM公司旗下的EXO组合,仅2013年便为SM公司带来一亿亿韩元(约合83亿人民币)的收入,韩国著名饶舌歌手鸟叔Psy靠单曲《江南Style》在视频网站Youtube上创下23亿点击后,又以单曲《Gentleman》创下4天1亿次点击的记录。而日本少女偶像金属乐队BabyMetal,更是被欧美摇滚音乐人赞不绝口,称其为“无与伦比的创意”。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得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所预言的“地球村”成为了现实,在世界呈现高度扁平化的当下,一切“拿来”“借鉴”的文化内容都将无所遁形。只有具有高度原创性的创意,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
文创产业的“倚天屠龙”:经验积累与专业技能
“笔锋侠”便是专为解决高质量创意紧缺的问题而应运而生的团队。团队创始人在分析了国外文创产业的现状后,意识到,单纯强调互联网时代的“新”,并无太大意义,国外文创产业的高速发展,源于之前数百年传统媒体业及文化业的积累,对于传统行业的经验,采取一概否定的态度是毫无意义的,选择性的加以学习与借鉴,才是正确的行为。
创始人以中国的网络剧为例:热播的《欢乐颂》,背后是曾执导《闯关东》的著名电视剧导演孔笙。在它“爆红”的背后,丰富的经验积累,与过硬的专业技能,都不可或缺。
“独门武艺”称霸武林,“笔锋侠”全线出击
“笔锋侠”最大的优势便在于成员背景上的差异性,都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在大量积累的同时,又具备高度开阔的“互联网”时代视野。成员中有一线广告文案,独立策划人,专栏作家,记者,以及话剧从业人员。
在“创意为先”的当下,一个优秀的创意,很可能就是企业发展的破冰利器。因此,每次讨论,都是一次不同思维模式,与不同专业背景的脑力碰撞,在这种智力的激荡下,高质量的创意源源不断的产生。各不相同的背景下,是同样的专业素养与职业态度,众人集思广益,为客户提供互联网时代的整合营销方案。
E. 什么是跨国文化创意产业
1、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国际文化战略全面竞争的时代。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形成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世界进程的重要力量,已被世界各国高度重视。
2、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愈演愈烈,一些全球性的文化产业集团正在寻求从“规模优势”向“范围优势”的转化。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出现跨国文化企业,文化产品的生产、制作和消费也出现了跨地区、跨国界的合作,一个全新的全球性的文化创意产业生产力时代正在到来。
3、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化的发展特征
(一)国际文化创意产业输出模式正在由单一输出向多元化输出转变
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初期,世界文化创意产业国际贸易以产品输出为主。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深,国际合作范围不断扩大,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化也正在向多元化模式转变。特别是一些大型跨国企业集团,在不断将其文化创意产品推向国际市场的同时,为节约生产经营费用,降低国际交易成本,突破产品打入国外市场过程中所遇到的国家保护主义等各种障碍,企业开始关注资本的扩展、品牌的推广以及管理模式的输出等国际化发展模式。
(二)国际合作是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化的重要途径
国际合作是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合作中处于不同的分工地位。发达国家处于产业链高端环节,掌握着产业关键技术和核心创意,而发展中国家则处于产业链低端环节,主要以加工生产以及部分非关键技术研发为主,大多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另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合作中所采用的合作方式也不同。合作开发是跨国公司广泛采取的一种战略联盟方式,充分利用两个企业的资源优势,共同开发产品,从而实现双赢。产品外包、引进专利生产、品牌代理等方式是发展中国家企业参与国际合作的主要模式,也是跨国公司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的主要途径。
(三)跨国公司是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化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跨国公司更加重视整合国际资源,加快并购重组,利用其技术先发优势和全球经营优势,加强世界范围内的知识产权保护,占据了世界文化创意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成为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化的重要力量。如德国的贝塔斯曼集团是全球媒体业排行第三的超级集团,在全世界拥有数百万会员,通过收购、兼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英语商业图书出版集团。2003年,贝塔斯曼并购北京21世纪锦绣图书连锁有限公司,这是我国图书业第一起外资并购案,2005年又与辽宁出版集团合资成立辽宁贝塔斯曼图书发行有限公司,其业务开始全面进入中国出版物分销市场,给国内出版业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4、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化战略转型
面对全球化的文化创意产业分工格局,我国应积极加强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化研究,找准战略地位,以最适合的方式参与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分工体系的建构。
(一)制定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目标,丰富文化“走出去”战略内涵
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分工体系是一个在发展中不断变动的体系,具有不断增值性特征。因此,在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目标时,要建立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分工体系的这一坐标,也就是说,应把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这一命题放到整个世界的文化创意产业分工体系中来考察,建构与现代世界文化创意产业分工体系相和谐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分工体系,推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与发展。同时,要以积极参与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分工体系为目标,不断丰富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内涵。文化产品的“走出去”,只是整个文化“走出去”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国际文化战略竞争时代的到来,我国要想在未来的国际文化战略竞争中真正获得文化战略竞争优势,就应在文化制度设计上获得战略性创新,这也是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核心与根本。
(二)发挥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国际比较优势,确立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地位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需要许多资源条件,不是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适合发展任何形态的文化创意产业,也不是任何一种文化创意产业形态都适合参与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分工体系的建构。只有那些影响当前国际文化秩序的文化创意产业,才构成当下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分工的重要内容,才是具有战略价值的。这就要求我们把着眼点放在全球,寻找和利用自身的国际比较优势,开发研制具有本土化、民族特色的产品,以谋求产业链的高端位置。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为我们在国际上成功营销自己的创意产品打下了基础,提供了可能性。把中国的优秀创意产品推广到国外去,不仅能够满足国外消费者的精神需求,推动文化产业额的大幅增长,更重要的是,国际文化贸易的繁荣对于传播我国的精神文化内涵进而提升国家综合实力有重大意义。除了传统优势文化产业外,我国还应高度重视现代传媒业的发展。传媒业是最能深刻影响世界运动行为的文化产业,当单一的传媒产业还构不成参与新一轮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分工体系重建所需要的力量的时候,通过建立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合作机制,以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的综合力量参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国际市场竞争,那就有可能借助于国际政治或地缘政治的力量,游戏规则,演绎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分工体系重建所需要的力量形态,获得在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分工体系新一轮的建构过程中的话语权,从而使得新的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分工体系和国际文化新秩序朝着有利于本国、本地区文化利益最大化的方向发展。
参与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分工体系的建构,还要进行制度输出,要想办法建立起国际文化市场规则的中国标准,确立自己的产业标准国际地位。我国拥有参与国际文化创意产业竞争的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但在许多方面还没有形成可供其他国家认可的国际标准,并且在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制度和市场准入制度等方面还没有取得创造性成果。因此,应组织力量对其中涉及国家文化战略竞争性的问题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确立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标准。
F. 文化创意产业如何促进科技发展
由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主办、中关村软件园承办,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协办的“首届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论坛”在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国际软件大厦顺利召开。来自市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单位的主管部门领导和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创新研究院等高校专家学者以及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负责人,文化创意产业中的龙头企业代表,各相关专业研究机构、行业协会代表等200余人参加了大会。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依托和载体,在《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将建设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作为促进产业发展的有力抓手”,计划到2010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到30个。2006年经市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审定通过进行挂牌的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北京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中关村科技园区雍和园、中国(怀柔)影视基地、北京798艺术区、北京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北京潘家园古玩艺术品交易园区、宋庄原创艺术与卡通产业集聚区和中关村软件园等首批10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态势良好,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效应日益明显。据不完全统计。首批挂牌的10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已入驻企业4687家,其中挂牌后新入驻企业1101家。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企业2006年营业收入478.5亿元,利润48.8亿元,上缴税金18.5亿元。 本次论坛上,围绕“集聚、交流、创新、发展”的主题,主管部门领导、专家学者、集聚区负责人、企业代表等各界人士就集聚区应如何为企业服务,集聚区服务体系建设、集聚区特色定位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链与集群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孵化、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及国内外成功经验模式借鉴和推广等问题展开了深层次的讨论和交流,共同探讨如何更好更快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与会的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负责人还就进一步增进交流、加强合作,分享成果、总结经验、共同发展达成了共识。论坛不仅吸引了各集聚区企业的热情参与,更吸引了天津、河南、云南等外地省市政府主管部门领导参会,并得到许多文化创意企业的支持。北京天地正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还向北京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中关村软件园、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赠送了价值100多万的人才测评软件。 据悉,围绕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北京市将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对集聚区规划建设的指导,有序引导各部门、各区县,根据首都城市总体规划和区域功能定位,发展具有自身优势和特色的产业集聚区。二是积极营造良好环境,将北京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落到集聚区内的各个企业。三是引导和用好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用资金和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集聚区内的产业发展,具有带动和支撑作用的重点项目,关键环节和基础配套设计,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建设功能完善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G. 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
(一)缺乏战略层面的全盘设计和整体规划。
(二)缺乏有效统筹和推进合力。
(三)缺乏园区个性培育和产业链打造。
(四)缺乏有力的政策扶持。
(五)缺乏文化创意人才。
(六)缺乏有力的园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