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业大全 > 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发展问题

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发展问题

发布时间:2021-03-16 20:04:24

1. 河套平原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

河套平原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土壤盐碱化和土地荒漠化。河套平原气候干旱,发展农业生产需要灌溉,大水漫灌造成土壤盐碱化,植被破坏造成土地荒漠化

2. 内蒙古产业结构

内蒙古的产业机构是以第三产业为主,第一、二产业为辅。

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103.2亿元。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47.2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6408.6亿元,增长1.5%;第三产业增加值8047.4亿元,增长6.1%;三次产业比例为10.2:39.8:50.0。第一、二、三产业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0.3%、14.8%和74.9%。

1、第一产业(农业):

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798.3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8%。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牧业年度牲畜存栏头数达12614.8万头(只),比上年下降7.2%;牲畜总增头数7148.6万头(只),总增率达52.6%。

2、第二产业(工业):

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全部工业增加值5109.0亿元,比上年增长3.6%。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增长13.7%;实现利润增长1.2倍。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8.2%,产成品库存额增长8.8%。

3、第三产业(服务业):

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新开工项目17404个,下降11.5%;在建项目投资总规模39027.9亿元,增长5.6%。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邮电业务总量516.9亿元,比上年增长86.7%。截至2017年底,内蒙古自治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2952.8亿元,比上年增长8.4%。

(2)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发展问题扩展阅读

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4404.6亿元,比上年下降6.9%。其中,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219.3亿元,下降7.0%。从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单位投资6647.5亿元,集体单位投资92.6亿元,个体投资225.5亿元,其他经济类型单位投资7439.0亿元。

从三次产业投资看,第一产业投资891.1亿元,增长15.0%;第二产业投资5617.6亿元,下降13.4%;第三产业投资7895.9亿元,增长11.6%。按项目隶属关系分,地方项目完成投资13746.6亿元,中央项目完成投资657.9亿元。

3. 内蒙古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最强的原因

1、地域宽广
2、牧场资源丰富
3、传统畜牧业基础良好
4、综合企业链较成熟
5、对少数民族的政策扶持
6、气候适宜

4. 制约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C.水源条件 内蒙古地处内陆降水稀少

5. 改善内蒙古农业的两条具体建议

(1)植树造林,扩大绿化面积 (2)工厂废气要经过处理再排放(只要合理就行)

6. 影响内蒙古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

第一因素,而且是绝对因素,就是缺水。
如果水解决了,其它都不是问题。

过度灌溉,从技术上说会引发土地盐碱化。此外,如果利用抽取地下水的方式灌溉,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表植物死亡,加剧水土流失,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内蒙古地区缺水的根本原因是年降水量少,这不是人类在短期内可以改变的。目前,只能靠发展节水、高效的灌溉方式,来解决天然缺水与发展农业之间的矛盾,例如:滴灌。

7. 内蒙古经济发展概况

一)农牧民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一产业收入仍占绝对比重。2005年呼、包、鄂、巴四市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4631元、4667元、4601元、4265元,均超过当年全区农牧民纯收入水平(2989元),也超过当年全国农民纯收入水平(3225元),比2001年分别增加2070元、2109元、2343元、1686元,年均增长15.9%、16.2%、19.5%、13.4%,比全国平均增速8.3%高出7.6个百分点、7.9个百分点、11.2个百分点和5.1个百分点。从收入来源情况看,收入结构比较单一,一产业收入占纯收入比重分别达到62%、56%、57%和81%。

(二)非农收入贡献加大,但地区间差异明显。2005年呼、包、鄂、巴四市农牧民非农收入(包括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分别达到1750元、2042元、1981元、829元,比2001年增加了580元、1125元、1268元、565元,对五年农牧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8%、43.5%、54%、33%,比“九五”时期都有较大增长,但和全国平均水平(65%以上)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另外,从四市非农经济发展来看,呈现不平衡状态。2005年呼、包、鄂、巴四市非农收入占纯收入比重分别为37.8%、43%、43.7%、19.4%,与2001年相比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包头市增加了11个百分点、10个百分点和7.9个百分点,呼和浩特市下降7.9个百分点。

(三)工资性收入是非农收入增加的主要来源,农村牧区二三产业发展十分薄弱。2005年呼、包、鄂、巴四市农牧民工资性收入为1047元、1018元、1365元、463元,比2001年增加378元、590元、883元、243元,除巴盟外其他三市农牧民得到的工资性收入均超过全区平均水平,鄂尔多斯市农牧民工资性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工资性收入占非农收入比例都达到了50%以上,鄂尔多斯市达到60%以上,工资性收入是非农收入增加的主要来源。与此同时,二三产业收入占非农收入比例均在15%以下,对农牧民收入增长的贡献微弱。

可以看出,目前内蒙古西部非农经济发展,主要是以输出人力资源获取劳务收入为主,真正经营性非农收入很少,非农经济发展仍处于较低水平状态。

二、影响内蒙古非农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

(一)产业结构严重农牧化。内蒙古人均耕地8.3亩,是全国的人均耕地的3倍;人均草牧场122亩,位居全国首位。农牧业资源具有比较优势,一产业具有较高的比较效益。调研所及的四个市第一产业收入都占绝对优势,非农牧收入只占19%到43%。巴彦淖尔市第一产业的收入比重虽然逐年下降,但2005年仍高达81%,收入的主要来源仍然是第一产业尤其是种植业。即使工业化较快的鄂尔多斯市目前农牧民仍有近六成收入来自第一产业,非农收入比重较全国平均水平还低16个百分点。呼市近年由于奶牛养殖业的迅猛发展,一产业占农牧民收入的比重还有较大幅度上升。严重农化的产业结构,说明了内蒙古农村非农行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思想观念相对滞后。农牧业资源丰富带来另一个问题是农牧民小富即安的思想根深蒂固。在推进非农业产业经营过程中,部分基层领导就农业抓农业,对于二、三产业的发展在思想上认识不够,一些地区农牧民外出打工的积极性不高。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白银脑包镇新兴村农民刘金牛认为现在生活“猪肉不误吃,烧酒不误喝,日子过得顺溜”, “儿子出去不省心、女儿出去不放心”,不如留在身边。

(三)农村二三产业发展融资困难。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较慢,对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带动作用十分有限。包头固阳县域内缺乏马铃薯加工企业,商品薯全部以鲜薯外运,该县金山镇红崖湾村农民仅鲜薯运费一项就比在当地销售多支出90多万元。同时,农村牧区二三产业发展受融资难等问题的困扰,不仅发展壮大困难,有的生存也成了问题。鄂尔多斯东胜区的移民村和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白银脑包镇有创业计划的农牧民都反映贷不到款,贷款没有渠道;国家设立的创业贷款只给城市下岗职工,而农牧民就地兴办二三产业或进城创业都不能享受该项贷款。此外,对合法经营的农村牧区流动性小商小贩,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免于工商登记和收取有关税费等优惠政策没有完全落实,有的地方仍在收取管理费。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基础工作落后,外出打工组织化程度低,进城务工环境仍有待改善。农牧民务工的组织领导系统、信息系统、维权系统未完全建立,农牧民打工70%靠自发,政府组织职能不到位。农牧民工子女上学,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仍未纳入打工城市统筹范围。呼市赛罕区的双树村村民说,划归市区后,所交养老保险费与原城市居民一样多,但领取养老保险金少200多元,原城市居民是每月650元,他们只能领到418元。赛罕区大台什乌盟籍打工村民子女上学不能享受到教育“两免一补”。为城市盖楼房的乌盟人,打工十几年也买不到当地一套住房,只能租南房居住。在北京等外地城市打工的农牧民再到其他城市或返乡时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公积金帐户不能跟着转移,社保基金管理有待进一步改善。

(五)农村牧区职业技术教育培训滞后。全区职业技术学校很多已并入普通学校,现有的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办学条件差,缺乏与专业相适应的教师、实验室、实训场地、教学仪器设备,办学成本较高,难以满足教学要求。鄂尔多斯市旗县区前些年教育改革把职业技校都并入普通高中,致使各旗县区没有一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而工业化步伐的加快使鄂尔多斯技工用工缺口大大增加,其他三市也不同程度存在类似情况。四市农村牧区相当一部分中、高考落榜生重新回到农村牧区务农,增加了农牧民的数量,需要社会高度关注,加强就业培训,但目前除鄂尔多斯市外,对这部分新增农牧民的职业技术教育培训还没有做出有效安排。

目前国家对农牧民转移培训的补贴量小、标准低,难以满足对农牧民进行有效培训的需要。由于农牧民自筹能力弱,而大多数旗县区又没有安排转移培训的配套资金,每人300元的补助资金只是杯水车薪,只能开展一些引导性和简单工种培训,难以根据市场需求组织开展订单、技能性要求高的培训,导致培训质量不高,效益不明显。据呼市教育局测算,2006年市教育局直属的6所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中住校的农村学生每年每人支付的学费、生活费约3900元,而2006年国家和自治区资助中等职业学校贫困家庭学生助学金最高每生1000元。“阳光工程”只有国家补贴300元,时间是15天到3个月,根本满足不了掌握就业本领的需要。四市都有召不到生源的现象,有的十五天的培训,时间过半、人走一半,培训质量大打折扣。

另外培训资源分散,有关农牧民的培训工程分散在科技、教育、劳动就业、扶贫、农牧业等多个部门,四市呼吁整合农牧民培训资源。

三、有效增加非农收入的对策建议

继续坚持自治区七届、八届党代会以来形成的战略思路,解决农牧业问题在非农牧产业上下功夫、解决农村牧区问题在加快推进城镇化上下功夫、解决农牧民问题在减少农牧业人口和转移农牧民上下功夫。充分运用第二次农业普查的成果,在此基础上制定发展规划,做出科学决策。彻底摸清内蒙古农村牧区劳动力就业结构、产业结构和农牧民收入结构、投资意向等家底。从调查情况看,有效增加内蒙古农牧民非农牧收入。

(一)继续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三化”互动战略,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

一是加快推进农村牧区工业化进程。把推进农村牧区工业化作为今后五年的重点工作,努力提高二三产业中农村牧区劳动力就业的比重、提高二三产业在农村牧区经济中的比重、提高二三产业收入在农牧民收入中的比重,加快推进农村牧区工业化进程。重点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制定综合配套政策措施,使农村牧区二三产业发展有规划、有目标、有重点、有措施、有检查、有考核,并列入各级政府农村牧区工作的考核指标。

二是以发展县域经济为重点,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把带动农牧民收入增长最直接最就近的县域经济作为最重要的载体和平台布局谋划农村牧区经济。将非农牧产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点。着眼于农村牧区劳动力的转移和增收,围绕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加强农牧民转移培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农村牧区人口的转移创造条件。合理区划农牧业资源,实施禁止开发区内的农村牧区人口转移工作。

三是大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巴彦淖尔市和呼和浩特市的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实践证明,龙头企业带动下的一产业有旺盛的生命力。巴彦淖尔市2005年一产业给农牧民带来的收入就超过了全国农民平均收入的水平,达到3400元左右;呼和浩特市一产业给农牧民带来的收入也达到近3000元,功在产业化。要通过发展农村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带动关联产业群的发展,将产业优势和产品优势化为农民的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

(二)大力改善进城务工农牧民就业环境,维护农牧民工合法权益,拓宽劳动就业渠道,发展劳务经济,有效增加农牧民务工收入。要制定农村牧区人口转移的具体优惠政策,使转移后的农村牧区人口降低进城后的生存成本,在生活、就业、住房、社会保障、子女入学入托等所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综合出台加强部门协调的意见,责成农牧民工办出台政策,并牵头监督现行农牧民工工作政策执行情况:由自治区劳动保障厅执行的《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5号)等18个政策文件及配套措施、由自治区发改委执行的《关于进一步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跨地区就业和进城务工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的通知》(发改价格[2004]1405号)等2个政策文件及配套措施、自治区教育厅执行的《关于教育系统贯彻<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教职成[2006]6号)等2个政策文件及配套措施、自治区科技厅执行的《关于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中有关科技培训和产业发展工作要求的通知》(国科办农社字[2006]26号)等3个政策文件及配套措施、自治区司法厅执行的《关于为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问题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的通知》(司发通[2004]159号)等2个政策文件及配套措施、由财政厅执行的《关于将农民工管理等有关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支出范围有关问题的通知》(财预[2003]561号)等5个政策文件及配套措施、自治区农牧业厅执行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管理办法》(农科教[2004]4号)等3个政策文件及配套措施、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执行的《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有关问题的通知》(国资厅发法规[2006]28号)等2个政策文件及配套措施、中国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执行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改进和加强对农民工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银发 [2006]287号)等2个政策文件及配套措施、自治区工商局执行的《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工商个字[2006]75号)等政策文件及配套措施、自治区安全生产监督局执行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令第三号)等4个政策文件及配套措施、自治区团委执行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等等政策文件及配套措施。对实施状况进行评估、完善配套衔接、营造农牧民工务工的整体良好氛围。

教育厅和财政厅要研究解决教育“两免一补”覆盖到进城农牧民与在村农牧民同享的政策办法及加大教育资源投资力度,让农牧民工子女能上得起学的问题。社保局和财政厅要研究解决稳定就业的农牧民工纳入所在城镇的社保范围,同时允许保留和参加户籍所在地农村牧区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的政策措施。建设厅和发改委、财政厅要研究解决为农牧民建设适用住房问题。农牧民工办和农牧业厅要依法保障进城务工农牧民工土地承包经营权。积极发展劳务经济,有效增加农牧民务工收入。

(三)加强农牧民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培养新型农牧民。

要抓好农村牧区职业教育,变以追求升学为主要目标为追求就业为主要目标。扩大职业教育规模,设置实用的专业课程,使学生能系统地掌握实用技术,毕业后能尽快就业。

增加农牧民职业技术教育投入,提高职业教育补助标准。建议将户籍在农村牧区、参加中高考的初高中落榜生全部送到职业技术学校上学,使其将来具备进入城镇从事二三产业的技能,其学费由政府买单。据自治区扶贫办多次调研结果,培训一名市场认可、能够就业的技术工人,最起码需要1000―1500元的投入。鄂尔多斯在国家补贴300元的基础上,将阳光工程的补贴由市、旗县两级扩大补贴600元,达到每人900元。建议自治区再增加补贴300元,使有条件的地方,转移培训的补贴达到每人1200元。

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将民营学校纳入国民教育;将现有分散在各部门的针对农牧民培训的资源整合使用,产生合力,要建立农牧民工培训的联席会议制度,使农牧民工培训有组织、有机构、有经费、有场所、有保障。

(四)深化农村牧区经营体制改革,发展现代农牧业,充分挖掘农牧产业内部增收潜力。内蒙古农牧民人均占有耕地草牧场等农牧业资源有较大的相对优势,即使实现超过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平均水平,在国家惠农政策的支持下,第一产业仍然是今后相当长时间内蒙古农牧民增收的主渠道和最现实的选择。要在稳定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依法推进土地草牧场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农牧业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牧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积极推进农牧业科技进步,提高科技贡献率,努力提高农牧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农牧业生产效率。充分挖掘内蒙古农牧业资源优势和农牧产业内部增收潜力,发展现代农牧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

(五)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国家的各项惠农政策,加大政策扶持和财政支农支牧力度;切实解决农牧民兴办二三产业融资难的问题;加快转变县乡政府职能改革,为提高农牧民非农牧收入创造良好环境。要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征用土地对农牧民的补偿政策,加大退耕还林补贴、粮食补贴、购买农机具补贴和良种补贴,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幅度,规范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严防农牧民的负担反弹,使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不留死角,增加农牧民政策性和财产性收入。

自治区财政要拿出一定数量资金对农牧民兴办二三产业,农村牧区农畜产品加工、流通中小企业进行贴息贷款,促其发展壮大,为农牧民增加非农收入拓展渠道。

县乡财政改革后,核心任务就是转变政府职能,乡政府不再承担税收任务,而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为农牧民增收致富提供服务上,为提高农牧民非农牧收入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8. 内蒙古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内蒙古经济在三次产业持续加快发展和内外需求强劲拉动下,特别是在推动工业化进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快服务业发展等方面将会有新的突破和出现新的亮点,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步伐将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在国家宏观调控各项措施和国民经济在各方面有利因素综合作用下,我们测算全年经济将保持15%的增长速度。上述判断主要基于:
有利因素
一是市场活力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将会进一步增强。目前,全区经济增长已经从过去的政府主导型发展阶段,逐渐转入了市场配置资源增强与政府调节更加积极有效共同推动增长的新阶段,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活力成分有加大的趋势。同时,随着投资环境的改善、投融资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以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民间投资增长速度会进一步加快,社会稳定和经济增长都将会吸引更多的外商前来投资。
二是从产业发展看,预计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较高,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三次产业在2008年共同拉动的基础上,2009年将会继续起到共同拉动整体经济增长的作用。第一产业由于2008年农牧业生产获得丰收,主要农畜产品价格上涨,将会影响到2009年。在加强农业生产的各项政策的作用下,以及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导向作用,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加快,结构调整的稳步推进,粮食生产能力继续保持稳定,畜牧生产将呈现较快增长,畜牧业比重会继续上升,农业生产形势明显趋好。第二产业仍是今后一段时期支撑内蒙古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2008年和2009年全区相继建成或将要投产一大批重点工业项目,这些重点项目将为2005年工业较快增长发挥积极作用。第三产业加快发展的因素较多。2008年自治区出台了加快发展第三产业若干政策和发展规划,国家将安排服务业引导资金支持建设一批服务业重点项目,第三产业的发展环境会得到不断优化;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陆续建成投入使用,交通运输能力、邮电通信能力、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和小城镇带动作用将进一步提高。
三是从需求角度看,投资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增速有所减缓,但由于国家产业政策对包括煤炭、电力、石油、交通等基础产业支持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因而有利于促进我区相关产业的加快发展。同时,2005年"十五"计划内一批重点建设项目进入收尾阶段。特别是近几年来,内蒙古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经济的自主增长机制正在形成。2004年1-10月份,全区建设资金来源中自筹资金占全部到位资金的比重为65.4%,来自国内贷款的资金仅占全部到位资金的16.3%。前三季度我区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因此投资需求的拉动作用仍然占主导地位。当然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住房、汽车、家庭装饰和旅游等的消费需求不断升温,表现为第三产业增长速度明显加快,预示着消费需求有可能进入新一轮的扩张期,对经济增长拉动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四是经济增长的体制环境进一步改善。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在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上的创新,摒弃某些限制经济发展的理念、打破落后体制对经济发展的束缚,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全区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同时也会有利于改善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刺激市场力量和民营经济的加快发展。
五是国际经济环境进一步趋好,世界经济复苏迹象明朗,国际环境向好。世行预测2005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2%,其中美国、日本、欧盟均呈现加快的态势。同时我国周边的俄罗斯、印度、东南亚以及中国香港地区经济增长也在加快。全球制造业正加速向中国转移,为我国和全区出口的较快增长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
六是区域合作渐趋加强,有利于全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近年来,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区域分工合作不断加强,环渤海地区的区域合作酝酿提速,呼-包-银-集通线经济带规划也在加紧进行中。
不利因素
当然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如城乡就业压力增大、"三农"问题仍然突出、煤电运紧张状况依然存在、信贷规模扩大的压力增大、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等。在经济运行中,存在着通货膨胀的压力。央行九年之后首次调息。虽然国家目的在于改善宏观,限制部分投资相对过热的行业,但是,调息一方面有可能使国民经济发展保持平衡健康的轨道,另一方面,对于刚刚持续升温的消费需求,也会有一定负面影响,有可能对个人供求消费增加成本负担,预期消费有可能延缓。同时,国际石油价格居高不下,预计2005年的世界石油平均价格将比2003年每桶高出8美元,这一增幅使世界经济增速放慢0.5个百分点。从外贸形势来看,进出口需求的前景不容乐观,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对世界组织的承诺,进口关税将进一步下调,入世对国内经济的影响会逐步显现,同时,受降低出口退税率以及国际贸易摩擦加剧等因素影响,2005年出口预期增长幅度将不会高于上年。通过对2005年内蒙古经济增长的各种条件和环境分析,我们预测生产总值预计增速将比上年有所回落,但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

对策建议

2005年是全区全面完成"十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争取全年经济保持一个较快的增长速度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应切实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认真处理好地区发展与保持全国平稳较快发展的关系,我们提出以下调控建议:
1.正确处理好宏观调控与适度经济增长的关系,力争保持内蒙古经济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方面,要把握好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和关键,及时消除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保持好、发挥好广大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积极性。近年来内蒙古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难得历史机遇,特别是近年来,全区上下迸发出前所未有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004年全区经济增长率创改革开放以来最高水平。尽管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一些变化,党中央、国务院针对部分行业过热、投资需求过旺、信贷投放过快等问题,及时果断地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利于促进全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运行质量的提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另一方面,由于全区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大背景没有改变,国际环境对我国发展总体有利的大格局没有改变,新一轮产业分工调整重组的大趋势没有改变,特别是国际资本和产业仍在加速向内地转移,这对内蒙古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重大机遇,极为难得,不容错失。目前内蒙古整体经济运行处于一个重要关口,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珍惜进一步发展的大好形势,及时消除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因素,促进国民经济既快又好地稳步向前发展,既要防止部分行业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又要重视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防止经济大起大落。
2.正确处理好速度与效益的关系,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还是要发展。只有加快发展步伐,增强经济活力,才能有效地解决目前经济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必须明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点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当前应以宏观调控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机遇,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发展的重点放到既有市场效益又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行业及项目上来,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技术企业,降低经济增长的能耗、物耗水平,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速度与效益并重、规模与质量并举,做到符合产业政策和宏观调控方向的投入不减少,有质量有效益的速度不减慢,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看好的项目不放松,在发展中调整。依靠科技进步,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不断增强综合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3.保持合理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拉动全区经济快速发展
内蒙古经济总量还不够大,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还比较低,其根本原因应就在于内蒙古工业化进程缓慢,而投入不足又是内蒙古工业化进程相对滞后的重要因素。合理加大工业投资力度,符合全区经济发展战略要求。一是要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用足国家信贷政策,保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市场准入条件、有竞争力、经济效益看好的工业项目建设资金需求,不搞简单化的"一刀切",从而不断扩大工业投资的乘数效应。二是要依靠大开放来引进大企业,加快自治区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和重点行业的技术改造,使其尽快建成投产发挥效益。三是要发挥内蒙古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重点发展能源、冶金、稀土应用、化工、电子、重型汽车、机械制造和农畜产品加工等行业的基地建设,积极推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大工业的科技投入,提高资本利润率,进行生产要素、科技要素的整合和配置。要把"提倡创新重在引进"作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政策,努力改善投资环境;要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减少行政性审批事项,切实降低市场准入门坎和市场主体的创业成本;努力改善发展的软、硬条件,依靠资源和环境从国内外市场上吸引更多的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
4.继续抓好农村牧区经济工作,促进农牧民增收
一是抓好各项防灾抗灾工作,争取农牧业生产获得较好收成。针对目前部分地区灾情较重的状况,进一步落实救灾的各项措施,抓好生产自救,努力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和损失。二是积极做好农畜产品收购,落实好收购资金和其他配套措施。三是大力实施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加强龙头企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牧区二、三产业,提高辐射带动能力。四是继续加快生态和水利等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五是积极引导、加快转移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特别是加强外出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积极提供就业信息服务,实现稳定的多渠道的增加农牧民收入。

5.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增强经济增长的活力
要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重点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政府工作目标管理,并在以下几方面抓好落实:一要简化审批手续,进一步放宽非公有制经济的准入领域和准入条件,为非公有制经济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二要深化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人才向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流动,积极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做大做强;三要制定优惠政策,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在国企改革中的重要作用,积极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以收购、兼并、控股、参股、租赁、承包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四要深化金融改革,完善财税政策,拓宽融资渠道,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强力的金融、财税支持;五要摒弃不合理的制度规定,严格依法行政,切实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益,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6、认真贯彻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步伐
积极贯彻落实内蒙古出台的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的60条优惠政策,切实放宽准入、真正落实税费减免政策;要加快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把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与增加就业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改善消费环境,进一步取消各项限制消费的不合理规定,积极引导居民扩大服务性消费。
7、进一步抓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重视解决城镇就业问题
要进一步处理好发展、改革和稳定的关系,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各项社会保险费的按时足额收缴和发放。全面落实"两个确保"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网络体系,建设好基层劳动和社会保障平台,落实好国家和自治区的各项优惠政策。要进一步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依法规范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阅读全文

与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发展问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