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目前国内会展行业的发展趋势
由于其高效性、带动性、综合性、聚集性、科技性、互动性等多重效应,会展业被称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和助推器”,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过去的2015年和2016年,中国会展业信息化水平可谓是有着显著提高。
据《中国会展行业市场前瞻与深度调研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83个城市展览数量和展览面积较2011年均有显著增加,展览数量从2011年的7333场增加到8157场,增长11.2%,展览面积从2011年的8173万平方米增加到10846万平方米,增长32.7%。
“互联网 + 会展经济”提供的不仅是传统展会所具备的服务与线上资源的相加,还提供“智能化”增值服务。可以说,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思维的提出,为展览业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大大推动了展览业的发展。未来AR技术、HTML5、人脸识别、大数据等技术创新也为会展产业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贰』 会展行业的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会展业已发展成为新兴的现代服务型产业,成为衡量一个城市国际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调查显示,进入21世纪,中国会展业搭上经济快速发展的列车,已经确定了在世界上会展大国的地位,并正向会展强国挺进。包括德国、美国等世界前10名的国际展览公司都不同程度地参与了中国市场,中国的展览馆的数量和规模都堪称名列世界前茅。随着经济快速增长,中国内地已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展览市场。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获悉,在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推动下,我国会展业正以20%年增长率迅速发展,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明显标志。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陈泽炎在中国会展行业发展研讨会上说,稳增长在我国经济发展任务中更显突出,会展业与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紧密相连,有出口的展览会、投资洽谈会和各种商业展览会。会展业是现代服务业,涉及整个社会型服务,在调结构过程中也大有可为。
“今年是我国会展旅游业开拓企业中青旅成立会展公司十周年,这也是我国会展业大发展的十年。”陈泽炎说,2001年中国入世,首次提出会展业全面对外开放承诺。国家也把会展业列入“十一五”、“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列入生产性服务业重要门类。
『叁』 中国会展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会展行业作为新兴的服务业,逐渐成为了一个城市国际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中药标准之一。伴随着会展经济的全球扩张,许多国际会展业巨头竞争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市场,国际会展业正在出现重心转移之势。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背景下,中国市场的广大以及中国成为世界新的制造业中心的潜在发展前景,使得来自国外的专业展市场需求空间较大。
中国会展业搭上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列车,一路增长走来,已经确定了在世界上会展大国的地位,并正向会展强国挺进。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会展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前瞻》显示:我国会展行业将会向全球化、多元化发展。
目前,国内大多数会展企业的特点是规模小、专业性不强,因此,有实力的会展企业应采取多样化的资本运营战略,跳出单纯依靠内部积累成长的圈子,实现快速扩张,努力发展成为中国会展业的大型的、名牌企业。为此,中国会展企业应抓住政企关系改革的契机,形成多种所有制并存的行业结构;在市场竞争中,通过资产重组、上市经营、参股控股、兼并收购等方式,进行跨地区、跨部门的战略重组,组建会展企业集团,实现资本扩张。
『肆』 会展业的前景
很适合女性。接触的人多而广。
会展业迅猛发展和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引起了政府、经济学界、新闻媒体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根据国家权威经济研究部门的研究结果,未来的十年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十大产业当中,会展产业位列其中,深入全面分析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和世界经济发展潮流,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的会展业将成为我国服务业当中增长快、发展潜力大、前景十分看好的行业之一,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经济全球化使资本、信息、资源、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优化配置,中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中国经济对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所具有的强大辐射功能,将使中国成为吸引跨国会展集团投资的理想热点。外国资本的进入可以为我们带来国外成熟的办展理念、丰富办展经验、先进的办展技术和知名会展品牌,推动我国会展业国际化、专业化和集团化水平的大幅度提高,这将使我们获得一次利用外国资本品牌项目管理技术追赶会展发达国家的历史机遇,中国可以成为东亚的世界性的会展大国和会展强国。
会展业的发展离不开产业和市场两大因素。我国的机床展、电信展、纺织机械展、印刷展、冶金展、汽车展等一批专业性会展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起来,并且跻身于世界同行业发展的先进行列,依靠的都是我国相关制造业整体提高这一产业背景优势。中国经济持续二十多年快速发展,经济实力大大增强,科技和生产水平大幅度提高,为我国会展业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和强有力的产业背景支持。我国现代制造业迅猛发展和作为全球生产制造中心地位的形成将使更多行业、更多领域的专业会展迅速成长起来。
市场营销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核心,会展活动在帮助企业开拓国内、国外市场和实施“引进来,走出去”发展战略中所发挥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使企业更加重视参加会展,需求将大幅度增加。
近年来,我国会展业蓬勃发展,会展活动在带动相关行业发展,扩大城市就业,提高城市知名度,推动内外贸发展等方面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已经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全国许多城市已将会展业作为地方“以展促贸,以展引资,以展会友,以展兴市以展扬名”的支柱性产业来发展。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申办和上海世博会的成功申办从国家层面提高了社会各界对会展活动的认知度。两项国际盛事的先后举办将吸引更多的国内外资金、技术和人才对会展业的注入,带动我国会展业持续快速发展。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我国会展业目前取得的巨大成绩和未来发展所具有的巨大潜力,但是我们还要清醒的认识到我国会展业发展中目前存在的不足和与发达国家间存在的差距。
我国会展质量和档次参差不齐,整体水平不高,与世界成熟、发达会展业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为此,需要紧紧抓住和充分利用本世纪头20年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进一步提升我国会展业发展水平,推动行业走向成熟。
会展业赖以生存的体制基础是市场经济体制,我们的会展业管理体制和管理的方式方法必须符合市场经济的普遍原则,遵循会展业的发展规律,并适合中国国情。因此改革我国现行会展管理体制,主要涉及以下两个方面。
一、关于管理体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管理是一种公共行政行为,管理的主体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是政府公共行政的执行者;
一个是行业协会,是非政府的公共服务的实施者和提供者。这两个不同层面的管理的内容和手段各不相同,两者有明晰的分工,各自不能缺位,相互间也不越位、错位。
1、以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为主体构建会展宏观调节体系。就会展行业而言,宏观调节的内容十分丰富,大量工作需要开展。
首先,需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将会展业纳入法制轨道。
其次,制定行业发展政策。我国的会展业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发展起来,对促进中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应该得到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的支持。会展场馆建设投资大、周期长,按照国际的通行做法,需要政府在土地使用、税收征管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甚至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
第三,根据会展行业发展所需的环境和配套设施要求,对交通、通讯、旅游、商检、货物通关等项业务和所涉部门进行协调,使会展业与这些部门和行业在互动中共同促进、协调发展。
第四,对会展经营秩序和会展市场进行有效监管。充分发挥工商、税务和公安等政府行政执法部门的作用,对会展经营行为和市场秩序进行有效的监管。
2、以会展行业协会为主体,建立功能完善的、统一的行业协调服务体系,这既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发达国家普遍采取的做法。
根据国外的成功经验,由会展业协会开展的行业协调管理工作主要有:制定会展业的行业规范,对办展单位的资质实行评定,实行行业自律;对办展计划和办展项目进行协调;对展览会的统计数据进行公正审核,推动本行业诚信建设,为国家统计部门、宏观管理部门和经济研究部门提供真实的数据统计等等。
二、关于管理手段和方式方法。目前,我国会展管理手段单一、滞后,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原则和发展要求,迫切需要改革和调整。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政府对会展业应主要通过法律的、经济的、公共财政的方式来进行宏观调节,而会展行业协会则主要是采用协调、自律、服务和市场的手段。按照我国行政审批管理体制改革和即将实施的《行政许可法》的精神和要求,行政审批在会展管理中使用的范围应该受到严格的限制,尽量减少直至彻底取消行政审批环节。
目前,低水平重复办展现象大量存在,类似的问题在西方发达国家也曾出现过,他们采取的方法是用市场经济的手段,通过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来解决这个问题。他们由会展业协会等业界权威机构建立和实行会展统计数据审计,并向社会公布。参展商和观众可以依据权威部门公布的会展数据,选择适合自己的会展项目参展或者参观,不同会展间则依靠会展的质量和服务水平展开公平竞争,从而有效遏制了重复办展现象的发生。
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实行会展统计数据审计,不是依据行政命令和行政审批的方式进行,而是以其公正透明权威性来吸引会展组织者自愿参加。
会展统计数据审计首先受到参展商、观众和高质量、高水平会展活动的组织者的欢迎,会展统计数据经过业界权威部门组织的审计机构的审计并由其向社会公布,逐渐成为会展品牌和信誉的象征。公平有序的会展竞争秩序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这是用市场经济的办法对会展市场进行规范和监督的成功做法。
中国贸促会作为经国务院授权的会展行业管理部门之一,经广泛调研,准备于2004年组织试行会展数据的统计与审计业务,相信对推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会展市场的形成,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http://fair.cbiq.com/showroom/business/show_business.asp?artcle_id=1662
『伍』 中国会展产业的发展前景和机遇
近年来中国会展业取得了飞速发展,会展规模和层次不断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总体来看,中国会展业结构不合理,专业化、市场化水平偏低,国际竞争力不强,仍处于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效益的粗放型发展状态,但这些方面也成为会展业之所以可以有广阔前景与机遇的基础面。
另政策方面,商务部印发了《关于“十二五”期间促进会展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十二五”期间促进会展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是中国会展行业发展的第一个中长期指导性文件。《意见》指出,中国会展业巨大的市场潜力受到国际会展行业的青睐,吸引了一批国际会展企业跻身中国市场,促进了中国会展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陆』 如何进一步促进会展区域经济带上会展产业的发展
答:会展行业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正在迅速发展。它起源于欧洲和北美,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性的产业。中国国际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行业特邀研究员、恒油财智商务服务(北京)中心高级顾问罗百辉指出,每年在世界各国举的各种国际会议多达40万个,会议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超过2800亿美元。国际会展市场的巨大潜能和会展经济的高额回报,加上国内会展的巨大诱惑,使得许多国家的政府及民间机构纷纷加入到会展市场竞争的行列,积极发展本国的会展产业。罗百辉认为,随着入世对中国会展业的带动,中国会展的数量和质量都将有一个大的整合与提升。一、中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入世对中国会展业是“利好”。中国是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是世界最大、最具潜力的消费市场。入世后国内市场的对外开放将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也将对我们更加开放,两个市场的开放必将促使中国的内需外贸和经济活动更趋活跃。入世后,中外展览组织者之间的竞争、国内各展览组织者之间的竞争、展览场馆相互之间的竞争、中国各展览城市之间的竞争以及中国展览会与周边国家及世界其他国家相同展览会之间的竞争会愈演愈烈。目前中国会展业有“三多”:展览数量多、主单位多、行业重复展多。入世后,随着展览市场轶序的逐步规范、竞争的加剧,这“三多”将逐步发展为“三少”:展览会的数量会逐步减少,但展览会规模会越来越大;展单位会越来越少,但有实力、有影响、资金雄厚的展单位会越来越多;重复展现象逐渐减少,但品牌展览会将越来越多。入世将促进中国展馆设施水平更快提高。基础场馆条件的好坏对会展业的发展影响很大。会展业蓬勃发展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使政府和相关企业对投资建设现代化展览中心非常重视,厦门、南京、长春、长沙、西安、青岛、合肥、沈阳、烟台、成都、武汉等市及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等展览设施在近几年内陆续建成。中国国际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行业特邀研究员、恒油财智商务服务(北京)中心高级顾问罗百辉分析认为,中国展会目前的发展水平是与中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的。会展业已经形成一个行业,入世后中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成熟,展览市场本身的发展和需求,中外价格并轨肯定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入世对中国会展业也将产业一些负面影响,据业内人士预测,仅国民待遇一项,就将使展会业收入下降三成以上,展会利润率下降。另外,目前国内举比较成功的大展会一直不同程度地受到同类中小展会组织者的觊觎。随着入世和国外展公司的进入,这些国内中小展公司正在寻找与外国展商合作的机会,有的已经进入合作阶段。这样做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不惜一切代价,挤垮国内大展。当前,虽然中国会展业尚未进入完全开放的程序,但中外会展业已经提前开始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自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展览业就在全球展览业中异军突起,形成了一个新兴的展览业市场。从展览的项目数、规模、总体水平和影响看,中国已成为亚洲的展览大国,并正逐步成为亚洲地区的区域性“展览中心”。我国现在已经拥有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现代化展览场馆,形成了若干具有一定实力的展览集团公司,也培训了一批水平高、影响比较大的名牌展览会。日益繁荣的展览活动不仅对引导有关产业发展,提升制造业水平,促进生产要素流动、优化资源配置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有力地推动、配合了中国企业发挥比较优势、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商品供应链,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二、中国会展业发展特点与世界上会展业发达的国家相比,尽管当代中国会展业的起步比较晚、起点比较低,但发展很快。中国国际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行业特邀研究员、恒油财智商务服务(北京)中心高级顾问罗百辉表示,随着中国会展业的快速发展,展会经济也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亮点,在中国会展业进军中东沙特等新兴市场的同时,境外的许多展览企业也大举进入中国市场。目前,中国会展业与国外主要展览大国相比,有以下五个特点。
『柒』 会展行业有发展的前景吗请分析下,谢谢~~~
答:会展行业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正在迅速发展。它起源于欧洲和北美,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性的产业。中国国际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行业特邀研究员、恒油财智商务服务(北京)中心高级顾问罗百辉指出,每年在世界各国举办的各种国际会议多达40万个,会议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超过2800亿美元。国际会展市场的巨大潜能和会展经济的高额回报,加上国内会展的巨大诱惑,使得许多国家的政府及民间机构纷纷加入到会展市场竞争的行列,积极发展本国的会展产业。罗百辉认为,随着入世对中国会展业的带动,中国会展的数量和质量都将有一个大的整合与提升。 一、中国会展业发展现状 入世对中国会展业是“利好”。中国是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是世界最大、最具潜力的消费市场。入世后国内市场的对外开放将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也将对我们更加开放,两个市场的开放必将促使中国的内需外贸和经济活动更趋活跃。入世后,中外展览组织者之间的竞争、国内各展览组织者之间的竞争、展览场馆相互之间的竞争、中国各展览城市之间的竞争以及中国展览会与周边国家及世界其他国家相同展览会之间的竞争会愈演愈烈。 目前中国会展业有“三多”:展览数量多、主办单位多、行业重复办展多。入世后,随着展览市场轶序的逐步规范、竞争的加剧,这“三多”将逐步发展为“三少”:展览会的数量会逐步减少,但展览会规模会越来越大;办展单位会越来越少,但有实力、有影响、资金雄厚的办展单位会越来越多;重复办展现象逐渐减少,但品牌展览会将越来越多。 入世将促进中国展馆设施水平更快提高。基础场馆条件的好坏对会展业的发展影响很大。会展业蓬勃发展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使政府和相关企业对投资建设现代化展览中心非常重视,厦门、南京、长春、长沙、西安、青岛、合肥、沈阳、烟台、成都、武汉等市及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等展览设施在近几年内陆续建成。中国国际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行业特邀研究员、恒油财智商务服务(北京)中心高级顾问罗百辉分析认为,中国展会目前的发展水平是与中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的。会展业已经形成一个行业,入世后中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成熟,展览市场本身的发展和需求,中外价格并轨肯定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入世对中国会展业也将产业一些负面影响,据业内人士预测,仅国民待遇一项,就将使展会业收入下降三成以上,展会利润率下降。另外,目前国内举办比较成功的大展会一直不同程度地受到同类中小展会组织者的觊觎。随着入世和国外办展公司的进入,这些国内中小办展公司正在寻找与外国展商合作的机会,有的已经进入合作阶段。这样做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不惜一切代价,挤垮国内大展。当前,虽然中国会展业尚未进入完全开放的程序,但中外会展业已经提前开始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自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展览业就在全球展览业中异军突起,形成了一个新兴的展览业市场。从展览的项目数、规模、总体水平和影响看,中国已成为亚洲的展览大国,并正逐步成为亚洲地区的区域性“展览中心”。我国现在已经拥有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现代化展览场馆,形成了若干具有一定实力的展览集团公司,也培训了一批水平高、影响比较大的名牌展览会。日益繁荣的展览活动不仅对引导有关产业发展,提升制造业水平,促进生产要素流动、优化资源配置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有力地推动、配合了中国企业发挥比较优势、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商品供应链,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中国会展业发展特点 与世界上会展业发达的国家相比,尽管当代中国会展业的起步比较晚、起点比较低,但发展很快。中国国际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行业特邀研究员、恒油财智商务服务(北京)中心高级顾问罗百辉表示,随着中国会展业的快速发展,展会经济也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亮点,在中国会展业进军中东沙特等新兴市场的同时,境外的许多展览企业也大举进入中国市场。目前,中国会展业与国外主要展览大国相比,有以下五个特点。
『捌』 会展产业的产业简介
会展产业是新的朝阳产业从效果看, 政府型会展发展模式对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提升城市国内外地位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不了解该模式的运作规律, 盲目性很大, 造成许多基础设施的闲置, 有的大型会展中心的功能都发生了转变。
国外政府主导型会展发展模式的运作特征:
所谓政府主导型会展发展模式, 就是指以国家政府为经营主体的会展产业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强调政府背景下的企业化运作以及对市场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能力。国际上, 以政府主导型为会展发展模式的代表国家有德国、新加坡和韩国。这类国家的做法有以下几个特点:
1.有主导产业的权威组织, 宏观控制能力强, 本国会展市场秩序井然。成立于1907年的德国贸易展览业协会(AUMA) , 是德国展览业的最高协会, 虽然是由参展商、购买者和博览会组织者组成的联合体, 但承担着许多政府的职能, 权威性较强。该协会的主要职责有三个方面: 第一, 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相应的评估指标, 科学甄选德国各个展览城市的展览品种和博览会组织者的选定。第二, 对世界各地的展会进行综合考察, 为德国政府赞助金的派发提供科学依据。第三, 制定长期会展发展战略规划, 审议每一个展览的计划方案, 淘汰不合乎市场变化的展览会。
2.突出政府服务功能, 重视会展目的地的整体形象塑造。成立于1974年的新加坡旅游局展览会议署, 以销售促进、信息提供、协调为其主要职能。具体职责有: 第一, 协助、配合会展公司开展工作, 向国际上介绍新加坡举办国际会展的优越条件, 促销在新加坡举办的各种会展。第二, 制定优惠的政策, 确保展览公司的收益。如, 新加坡展览会议署不向新加坡的会展公司收取任何费用; 无需任何审批手续即可举办展览会。
3.强调政府的扶持和导向功能。会展经济的发展需要先进的基础设施, 政府的先期资金投入力度直接影响城市会展经济发展的速度。同时, 如何利用新兴产业扶持经济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也是走政府主导型会展发展模式国家所考虑的一个问题。这个方面, 韩国经验值得借鉴。韩国光州市所在的全罗南道地区经济落后, 但是, 光州的汽车制造业、光电子产业、食品加工业等产业在国内地位非常高, 为此, 韩国政府决定依托当地优势产业, 大力发展会展产业, 并以此带动当地酒店业、餐饮业、旅游业等服务业的发展, 改善所处地区的经济落后面貌。韩国政府主要实施了两大战略举措: 第一, 由政府直接投资, 修建了现代化的展览中心, 即由以韩国前总统金大中先生命名的会展中心。该中心是韩国7个展览中心中唯一由政府投资的展览中心。第二,依托当地优势产业, 挖掘文化内涵, 打造品牌会展。光州是韩国泡菜的发祥地, 被誉为“美味的故乡”。当地政府通过举办主题为“五千年泡菜之芳香, 从光州走向世界大庆典”的系列节事活动,使光州会展城市形象迅速被市场认可。
『玖』 会展的发展如何
如何发展中国的会展旅游 目前中国会展业的各方面发展远没有旅游业成熟。会展对旅游的推动更多表现在客观方面,而没有象旅游业对会展的推动那样积极主动。但随着会展业的发展,会展旅游就需要更多会展业的政府主管部门去寻找恰当的切入点,积极主动地开展推动旅游的活动。所以,要将中国的会展旅游业发展起来,其关键就是如何去寻找旅游与会展互相推动的切入点,并且更深一层地理解旅游与会展的互动模式,然后采取一套行之有效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方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会展旅游业。 让我们先来看一下北京会展旅游发展的一个案例。政协北京市第九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委员提案答复(第0705号提案的办理报告)中指出,“北京由于是中国的首都,交通便利、信息渠道多,加上外语人才和机场设施等软、硬件条件,相对中国来说较为突出,有开展会展旅游的明显优势,但如果不抓紧,就会放弃这个优势。国外会展专家对北京会展旅游的暗访结论是:北京已经具备接待大型国际会议的条件。正因为会展旅游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北京市旅游局已经把会展旅游作为今后旅游业新的增长点来认真严肃地好……”。这个提案答复清楚地表明了,北京旅游局对于会展将是旅游业发展中新增长点这一点的认识,是比较早并且比较清晰的。 在政策开路的状态下,北京的旅游局在会展与旅游之间架起了通畅的桥梁。除了对申办国际会议的组织机构提供培训服务以及各种旅游宣传光盘、书籍等实物支持外,在每一个国际会展申办成功后,旅游局会免费提供各种信息咨询及其他服务,比如,可以根据主办者要求提供住宿、餐饮、娱乐、旅游等各方面信息,甚至还可以出面对会展活动中的各消费场所进行价格方面的协调,为会展活动主办者做好服务。 北京旅游局的理念和做法,是应当在中国发展会展旅游过程中大力推崇的。然而,在国内绝大多数城市,会展业和旅游业存在着脱节现象,两者之间的关系模式可以用“外推”两个字来概括。所谓外推,单从字面意义上来讲,即指会展活动将参展商、与会者和观展人员推向旅游部门,旅游企业滞后接待、被动受益;旅游部门在整体促销、配套服务等方面都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旅游业对会展活动的支撑效果不明显。在外推的模式下,会产生以下一些弊端: 1.在管理体制上,会展活动既没有归口给旅游部门统一管理与规划,也没有专门的会展管理机构提供指导,会议或展览主办者大都忙于申请审批和具体接待事务,很少考虑到同旅游部门合作; 2.在市场促销上,由于行业多头管理、企业单纯利润导向等局限性,政府在组织会展公司和旅游企业联合开展宣传促销时存在很大困难,更何况没有专业会展管理机构来牵头; 3.在活动内容上,由于缺乏有效引导和相关服务,参展商、与会者及观展人员的主要目的仅限于参加或观看会展,只有很少一部分人会参与游览、购物或文娱活动,而且,即使有这类活动也是小规模的、自发的; 4.在配套服务上,旅游部门提供给参展商及观众的服务主要是住宿和餐饮,文娱表演、购物向导和游览活动组织等服务项目明显不足; 5.在展会效益上,会展活动给旅游企业带来的综合效益不够大,旅游业内部各行业的收益不平衡,住宿、餐饮、交通获利多,游览、购物、娱乐获利少,现有旅游资源尤其是城市及周边地区的景点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但需要说明的是,国内有些会展业起步较早的城市正在积极探索会展活动与旅游业实现有效对接的道路,并已经成功举办了一系列大型会议或展览活动,如1999 年在上海举行的“财富论坛”、’99 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第六届北京国际汽车展、深圳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以及一年一度的广交会等。 会展旅游是否能够得到深度发展,取决于会展业与旅游业之间是否能够保持良好的对接关系状态,而其终极标准就是旅游业是否能够全程参与会展活动。我国会展业和旅游业之间的关系优化必须全力朝这个目标努力,建议可朝以后五个方面着手建设: 1)鉴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和会展业的明显旅游属性,在管理体制上,会展业可纳入旅游部门统一管理、统一促销; 2)在市场营销上,会展部门应和旅游部门协作,开展联合促销,即使是会展企业单独开展促销活动,也应将展会与城市及周边的旅游资源和旅游接待设施结合起来,这一点与第一个方面是吻合的; 3)在客源预测上,会展部门应与旅游部门联合开展调研和预测,以增强展览会对参展商的可信任程度,但两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前者侧重专业观众,后者侧重一般旅游者; 4)在配套服务上,旅游企业应积极为参展商、与会者和观众提供“食、住、行、游、购、娱”等一系列服务,并尽量将丰富多彩的旅游节庆活动与大型会议或展览结合起来; 5)在场馆后续利用上,除会展企业继续开展大型展会以吸引观众外,旅游部门可考虑将具有本城市特色的现代化场馆作为都市观光的一个重要目的地,以提高场馆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