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环保压力常态化,农药行业如何发展
农药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新型环保农药将快速增长
农药定义与分类
农药,是指农业上用于防治病虫害及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剂。广泛用于农林牧业生产、环境和家庭卫生除害防疫、工业品防霉与防蛀等。农药品种很多,按用途主要可分为杀虫剂、杀螨剂、杀鼠剂、杀线虫剂、杀软体动物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按原料来源可分为矿物源农药(无机农药)、生物源农药(天然有机物、微生物、抗生素等)及化学合成农药;按化学结构分,主要有有机氯、有机磷、有机氮、有机硫、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酰胺类化合物、脲类化合物、醚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苯氧羧酸类、脒类、三唑类、杂环类、苯甲酸类、有机金属化合物类等,它们都是有机合成农药;
根据加工剂型可分为粉剂、可湿性粉剂、乳剂、乳油、乳膏、糊剂、胶体剂、熏蒸剂、熏烟剂、烟雾剂、颗粒剂、微粒剂及油剂等。
农药行业产业链分析
农业农药产业链主要由以石油产品的下游产品:苯、烯烃、醇、酯类等为上游有机原料,通过合成加工成为中游的农药中间体、农药原药和制剂,最终应用于下游的农林牧业等领域。原油对于农业产业链的影响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第一,作为农药的直接原料,原油价格上升直接推动了农药成本上涨;第二,原油价格抬升促进了生物能源的使用,推高生物能源的原料农作物产品价格的提升;第三,原油价格提升提高了农机的使用成本,变相增加了农作物的成本,影响到农作物价格。
中国农药产量统计分析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农药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6月中国化学农药原药(折纯)产量为20.7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2.3%,1-6月全国化学农药原药产量为126.6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0.6%。
我国农药进出口数量统计分析
2017年我国农药进出口金额达到71.71亿美元,同比增长18.6%;进出口量为150.84万吨,同比增长6.9%。贸易顺差63.5亿美元,同比增长22.4%。农药进出口结束持续两年的下降态势,不但实现进出口数量和金额的双增长,而且呈现了进出口额增长速度明显高于进出口数量增长速度的良好态势。作为农药生产大国,我国农药出口呈现回暖迹象可以从侧面证明全球农药市场在逐步回暖。
农药品种逐步丰富,结构逐步优化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农药工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截止2015年末,我国规模以上农药制造企业达到829家,农药品种大幅增加,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目前,我国可生产500多种原药,常年生产300种,可生产农药剂型120多种,制剂超过3000
种。从农药生产情况看,
2016年我国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的产量分别为177.3万吨、51.8吨和18.2万吨,我国农药产品结构正不断优化调整,与国际农药产品结构,特别是除草剂逐步趋于一致,进一步提高了对于农业生产需求的满足度。
兼并重组持续,行业整合有序进行
与全球农药行业的高度集中不同,我国农药生产企业众多,规模普遍偏小,呈现多而分散、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特点。2016年我国前10大农药行业企业销售额合计约为319.92亿元,占农药行业销售收入的约
9.67%,与六大跨国公司占据了全球农药市场超过
60%的份额相比产业集中度亟待提升。在大力推进农药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引导农药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指引下,国内农药行业兼并重组有序推进,
2013年生产资质合并企业共12家,2014年共19家,
2015年共有21家农药制剂企业在相关企业的帮扶下自愿放弃生产资质,同时,行业内领先企业也抓住市场机会通过并购重组实现进一步发展。
新型环保农药将快速增长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模式的转变,全社会的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意识不断加强,使得环保治理要求和力度日益提高。我国积极响应全球对于高毒、高风险农药的禁用、限用管理措施,农业部等相关主管部门历年来陆续发布了多项关于禁止和限制使用农药的公告,加快淘汰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随着农药使用及管理政策日趋严格,传统的高毒、低效农药将加快淘汰,
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型环保农药成为行业研发重点和主流趋势,农药剂型向水基化、无尘化、控制释放等高效、安全的方向发展,水分散粒剂、悬浮剂、水乳剂、缓控释剂等新剂型加快研发和推广。高效、安全、经济、环境友好的农药新产品的推广将有效促进我国农药产品结构的优化调整,
在满足农业生产需求的同时降低对于环境的影响。
洁生产技术与工艺进一步推广
农药行业作为精细化工行业中的细分行业,受生产工艺等因素影响,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三废”排放。在我国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农药行业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技术与工艺,节能降耗、减排增效,已成为保证农药企业及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和发展方向。通过加大技术改造和环保投入力度,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全面研发和推广先进适用的清洁生产工艺和“三废”处理技术,不但能大幅降低污染物排放量,而且能够降低原料消耗量,同时结合“三废”资源化利用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此外,清洁生产技术与工艺的推广也是实现我国污染控制重点由末端治理向生产过程控制转变的重要措施,是农药行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环保产业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
研发投入增加,自主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
虽然我国已成为农药生产大国,但目前绝大部分农药品种仍为仿制品种。为提升我国农药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近年来,
在国家、地方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充分发挥产学研结合的协同作用,应用组合化学等高新技术方法,相关企业成功创制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药新品种并取得了国内外专利,
30 个创制品种进入了国内外市场,累计推广面积 3 亿亩以上,部分产品的销售额超过 2亿元,“十二五”期间累计收入达到 10
亿元以上。此外,主导品种和中间体绿色生产工艺开发、生产装备的集成化和大型化、工艺控制自动化、水基型剂型加工技术等共性关键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农药工业化生产,促进了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未来随着我国农药行业集中度的提升,我国农药企业的研发投入将进一步提高,有利于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完善自主创新体系,使我国农药行业向新药创制和生产中高端产品的方向转移,切实增加农药产品的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带动我国农药行业的技术进步,提升行业竞争力。
『贰』 宏观规划是加快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总引擎
“十二五”期间,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速要达到15%以上,2015年总产值达到4.5万亿元,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
加快技术创新步伐,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提升技术装备和产品的供给能力。
加快实施节能、循环经济和环境保护重点工程,释放节能环保产品、设备、服务的消费和投资需求,形成对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有力拉动。 健全节能环保法规和标准,形成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用改革的办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针对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瓶颈制约,有效发挥政府规划引导、政策激励和调控作用。
『叁』 中国如何发展绿色环保产业
进入21世纪,全球环保产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逐渐成为支撑产业经济效益增长的重要力量,并正在成为许多国家革新和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目标和关键。美国、日本和欧盟的环保产业成为全球环保市场的主要力量。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市进程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增加,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国家对环保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十五”期间,由于国家加大了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有力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市场需求,环保产业总体规模迅速扩大,产业领域不断拓展,产业结构逐步调整,产业水平明显提升。
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下,从2007年开始,环保支出科目被正式纳入国家财政预算,政府对环保工作提出了新思路、新对策,受益于此,中国环保行业持续高速增长,且增速进一步提高。
2007年,中国采取综合措施推进污染减排,全国装备脱硫设施的燃煤机组占全部火电机组的比例由2005年的12%提高到48%,城镇污水处理率由52%提高到60%,全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383.3万吨,比2006年下降3.14%;二氧化硫排放量2468.1万吨,比2006年下降4.66%,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实现双下降,首次出现了“拐点”,污染防治由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防控,环保历史性转变迈出坚实步伐。
2008年国家要求关停1300万千瓦小火电,淘汰600万吨炼钢、5000万吨水泥、1400万吨炼铁等一大批落后产能,削减二氧化硫排放量60万吨,削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40万吨。环保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进一步扩大。2008年上半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674.2万吨,同比下降2.48%;二氧化硫排放总量1213.3万吨,同比下降3.96%,新增城市污水处理能力678万吨/日。2008年下半年,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中国为扩大内需,大规模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对环保产业的投资也进一步加大。
中国环保产业总体规模相对还很小,其边界和内涵仍在不断延伸和丰富。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国环保产业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将由小变大,逐渐成为改善经济运行质量、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经济技术档次的产业。产业内涵扩展的方向将主要集中在洁净技术、洁净产品、环境服务等方面,中国环保产业的概念也将演变为:“环境产业”或“绿色产业”。
“十一五”期间,中国环保产业可望保持年均15%-17%的增长速度,环保投资的重点领域主要包括水环境、大气环境、固体废物、生态环境、核安全及辐射环境保护建设以及环境能力建设。2010年环保产业的年收入总值将达8800-10000亿元左右,其中资源综合利用产值6600亿元,环保装备产值1200亿元,环境服务产值1000亿元。
『肆』 我国政府为什么要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节能环保产业涉及产业链长,与其他产业关联度大,吸纳就业能力强,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
08年经济危机之后,国家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怎么转,只能靠政策支持某些朝阳产业、有带动力的产业来拉动国家内需
低碳环保是全世界已达成共识的发展理念,发达国家节能环保方面技术、经济投入很大,像中国这种粗放型的工业发展,急需要节能环保方面技术创新,和经济投入
所以,大致意思就是,节能环保产业既能使国家经济发展不后退,而且还能在发展经济的时候,使环境变好,这样肯定是需要加快发展啊
新一届政府上台之后,对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非常重视,总理已经说节能环保产业在中国是一个大市场,是拉动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希望能对你的问题有所帮助
『伍』 “十三五”节能环保产业规划要求坚持怎样的发展原则
坚持创新引领。以节能环保领域科技创新为核心,强化产学研用结合,打造协同创新平台,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加快技术更新换代。推动商业、服务、管理模式创新,满足多元化、个性化市场需求。促进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脱颖而出,提升节能环保产业供给质量和水平。
坚持市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节能环保产业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规范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平等准入、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强政策扶持,打破隐形壁垒,强化监督管理。
坚持重点突破。以系统节能、水气土环境污染治理、尾矿资源化及工业废渣利用等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为重点,有针对性的加强关键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品的研发攻关,提升节能环保产业对解决重大资源环境问题的支撑能力。
坚持开放共赢。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鼓励外商投资,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结合“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绿色对外援助等,支持我国节能环保企业参与全球生态环境保护事业。
『陆』 谈谈促进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战略建议
促进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落实顶层设计,完善产业政策
(二)简政放权的同时加强市场监管,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三)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
(四)完善PPP、第三方治理、排污权交易等市场化机制,吸引社会资本
(五)加强技术创新驱动,完善环境技术评估和转化政策
(六)做大做强企业和产业集聚区,促进产业集约化、集群化发展
(七)注重节能与环保的协同效应,推动与信息产业的融合
(八)加快出台产业“走出去”战略的配套措施,推动产业国际化
『柒』 我国各省如何加快推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
而节能环保产业位列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四大支柱性产业之一,是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平衡持续发展的共同要求。为此,各省纷纷采取措施,加快推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
上海:积极培育先导产业节能环保产业
《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上海市大力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的新装备和产品,发展节能环保服务业。到2015年,上海要成为节能环保重点产品研发优势明显、服务链条完善的地区,节能环保产业产值达到500亿元,推进节能环保产品和设备企业在闵行、宝山、松江、青浦、奉贤等区县发展,节能环保服务业在浦东、闵行、徐汇、杨浦和虹口等区县发展,重点聚焦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一是发展高效节能电机及拖动系统、工业变频设备、余热余压利用设备等新技术和新产品,加强推广应用。二是加大技术创新和集成应用力度,发展水污染防治、碳捕捉、烟气除尘和脱硫脱硝、垃圾处理处置等技术和装备。三是加快资源循环利用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发展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等。四是大力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发展环境服务业,推进市场化节能环保服务体系建设。
大力发展节能低碳产业与技术
十二五上海市将大力发展节能服务产业和节能低碳装备制造业,进一步加大节能低碳技术攻关和产品推广力度,努力把节能低碳产业打造成本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一是促进节能低碳服务产业发展。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优化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环境,培育发展低碳服务业。二是发展节能低碳装备制造与技术。大力发展先进节能装备制造业,推进关键技术攻关,培育一批骨干企业,加快成熟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江苏:建设成为领先全国节能环保产业强省
《江苏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江苏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一是产业规模迅速扩大。至2012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5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至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成为新兴支柱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800亿元,产业规模继续保持国内领先地位,将江苏省打造成产业布局合理、领军企业带动、品牌效应明显、充满创新活力的世界节能环保产业重要基地。二是产业布局更加优化。重点建设6大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区,至2012年,建成主营业务收入超500亿元的基地2个。推动产业集聚和企业集群发展,努力形成优势明显、各具特色的区域分工发展格局。三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至2012年,建成20个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30个以上技术创新和公共服务平台,重点攻克20项关键共性技术及装备并实现转化应用,节能、环保装备和产品总体技术水平保持国内领先,部分节能及水、大气污染防治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四是竞争实力大幅提升。重点发展6大产品集群,加强节能和环保服务支撑体系建设,培育60家拥有自主技术和自主品牌的骨干企业。至2012年,创成25个中国名牌产品、15个中国驰名商标,形成主营业务收入超50亿元企业2家、超30亿元企业4家、超10亿元企业10家。
重点任务:一是着力攻克一批关键共性技术。重点攻克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及装备,推动先进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加快关键装备国产化进程,形成产业发展新优势。二是着力发展高端化产品。重点发展节能装备产品、水污染防治装备、大气污染防治装备、固体废弃物处理和资源综合利用装备、环境监测仪器、环保材料和药剂等产品集群。至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1800亿元。三是着力培育特色产业基地。重点推进五区一园建设,形成产业特色鲜明、集聚效应明显、创新活力勃发的产业发展高地。至2012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2300亿元。四是着力推进节能和环保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工程承包、设施运营、技术咨询和信息服务、合同能源管理、成果转化、物流配送和人才培训,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节能环保制造业与服务业互动发展。
广东:加快环保产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广东省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快环保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15年,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总产值达到5000亿元,培育10家以上环保企业上市,建立20家省级以上环保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及工程技术中心,形成100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环保骨干企业。
广东确定了四大重点发展领域:一是绿色低碳发展领域。在低碳领域重点发展可再生能源无碳技术与装备;在循环经济领域重点发展符合3R(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资源利用效率高、污染物产生和排放量少的生产工艺技术与装备。二是污染防治技术与装备领域。在水污染防治领域重点发展制革、印染、线路板、电镀、化工、畜禽养殖等重污染行业废水处理与再生循环回用技术与装备;在大气污染防治领域重点发展烟气脱硫脱硝、高效除尘、工业有机废气治理等技术与装备;在固体废物处理处置领域重点发展城镇生活垃圾、危险废物、废五金、废塑料等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综合利用技术与装备。三是环境监测与环保材料领域。在环境监测领域重点发展污染源在线监测及重金属快速检测技术与装备;在新型环保材料领域重点发展水处理絮凝剂、混凝剂、生物膜吸附材料及填料等高性能的环保药剂和材料。四是环境服务业领域。在环保工程领域重点发展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市场化、专业化和社会化服务;在环保技术咨询服务领域重点发展环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审核、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等咨询服务。
浙江:加快推进环保产业发展
《浙江省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提出发展环保产业,要以环保装备和产品生产、环保工程、环保服务业、资源再生与综合利用为重点,加快培育一批环保产业龙头骨干企业。浙江省《关于加快推进环保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15年,环保产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一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力争2015年实现环保产业营业收入48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0%左右,形成100家左右综合竞争力较强、市场占有率较高的龙头骨干企业,总体产业规模继续位居全国前列。二是技术水平明显提升。培育建设20家左右国家级、省级环保科技研发机构和创新服务平台,力争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处置、环境监测仪器制造等领域的若干核心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三是结构布局更趋合理。环保装备和产品、环保工程、环保服务占全省环保产业的比重大幅提高,形成一批环保产业集聚区和发展基地,建成一批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产业集聚度明显提高,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四是产业体系更加完善。建立比较完善的富有竞争力的环保产业生产运营体系、研发创新体系、管理服务体系和政策标准体系,环保产业在国内市场的优势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并力争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浙江省环境保护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分析了发展环保产业对环境科技的需求。十二五期间,浙江省将进一步推动先进技术产业化,切实扩大环保产业规模,大幅提升环保产业技术水平及竞争实力,努力形成产业发展的技术优势。要重点加强各类污染防治技术和循环经济技术的研发,着力攻克并推广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加强技术示范和推广,推进关键装备国产化,提高环保技术装备水平,带动全省环保产业的发展。
浙江环保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一是环保装备和产品生产。主要包括水污染防治与再生利用装备生产、大气污染治理装备生产、固体废物处置及资源综合利用装备生产、环境监测仪器和自动监控装置生产、环保药剂与功能材料生产。二是环保工程。重点发展城镇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和填埋场渗滤液、畜禽养殖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工程,火电、热电、水泥、钢铁等行业烟气除尘和脱硫脱硝工程,医药化工、喷涂、印染、人造革等行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城镇生活垃圾、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污水处理厂污泥、河道淤泥等处理处置工程,生态修复、湿地保护等工程。三是环保服务业。包括环保技术开发、环保咨询、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环境监测服务。四是资源再生与综合利用。着力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和固体废物综合利用。
『捌』 如何推动环保产业发展
自2018年环保税正式开征以后,伴随着常态化的环保督查动作,以及从环境部到内地方省市的容各级制度体系和相关治污措施的纷纷出台,环保领域的执法监管手段已经变得立体化、多样化。
针对我国当前在污染防治方面的投入,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表示,近几年,我国环境治理投资占GDP的比重在1.7%至2.0%左右。在全国范围内,该数值存在很大的区域差异,部分经济发展滞后地区尤其薄弱。“要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对一些环境污染重、历史欠账多的地区来说更是如此”。来源:央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