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简单总结下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现状
一、国际分工格局的演进及意义
国际分工格局事关一个国家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定位,其演进趋势自然会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已有不少文献对国际分工的深化及变动做出了分析。事实上,当代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分工体系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1.传统的垂直型分工正向混合型分工转变,呈现出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与产品内分工并存的多层次的崭新格局产业间分工。国际分工在不同产业间进行,主要特征是发展中国家从事资源类初级产品的生产,发达国家从事制成品的生产;或者是发展中国家从事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如玩具、鞋帽等,属于制造业的低端产品;发达国家从事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如机械、电子等,属于制造业的高端产品。在这种分工格局中,产业边界是清晰的,形成以垂直分工为特征的国际分工合作体系。
产业内分工。国际分工依据同一产业内部产业链条的不同环节来进行,具体而言,产业链条可以分为三大环节:一是技术环节,包括研究与开发、创意设计、生产及加工技术的提高和技术培训等分环节;二是生产环节,包括后勤采购、母板生产、系统生产、终端加工、测试、质量控制、包装和库存管理等分环节;三是营销环节,包括分销物流、批发及零售、广告、品牌管理及售后服务等分环节。经历了多年的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发达国家逐渐着力于研发和品牌营销,控制核心技术和经营技巧,而把加工制造环节转移出去,生产结构呈现出典型的“哑铃”型;而发展中国家则在全球价值链条中,寻求自己的发展空间,明确自己的发展定位,承接着这种产业环节转移,着力于加工制造环节。如耐克公司是一个典型的微观案例。耐克公司掌握产品设计、关键技术,授权越南、中国等国外生产厂商按其产品规格、技术标准生产产品,自己则在全球建立营销网络,进行产品的广告宣传与销售及提供售后服务。
产品内分工。国际分工按照同一产品的不同工序或零部件的不同技术含量进行,技能含量高的工序、附加值高的部件一般由发达国家来完成,发展中国家承担的大多是低附加值的初级零部件生产,或者是主要部件依靠进口、承担最后加工装配的工序,其结果是“万国牌”产品的大量出现。例如我国的上海、西安、成都和沈阳四大飞机制造公司就承担了波音737的水平尾翼、垂直尾翼和CFM 航空发动机的制造。
在这种多层次的产业分工格局中,分工不仅表现为传统意义上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之间的垂直分工,还表现为同一产业、同一产品价值链上不同环节之间的水平分工。迄今,由于仍有一些发展中国家未能从初级产品中脱身,他们仍以垂直分工的方式参与国际分工,因而垂直分工仍在发挥着作用。但应该说,水平分工更适应了生产全球化的大背景,正日益显示出它在国际分工中的重要地位,使得世界各国的生产活动不再孤立地进行,而是成为全球生产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商品价值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2.在新型国际分工格局下,传统的国际间产业转移正相应地演进为产业链条、产品工序的分解与全球化配置如在东亚地区,传统的分工格局是日本将国内进入衰退阶段的劳动密集型产业(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纺织、服装,80年代的家用电器等)先后转移到亚洲“四小龙”和东盟,然后再转移到中国沿海地区,呈现出产业梯度转移的特征。日本、亚洲“四小龙”、东盟、中国的经济、产业各处不同的发展阶段,形成以日本为“领头雁”的雁行发展格局和产业分工格局。但随着国际分工格局的演进,国际分工的边界正从产业层次转换为价值链层次,一国的竞争优势也随之不再体现在某个特定产业或某项特定产品上,而是体现为在产业链条中所占据的环节或工序上,因为从产业链细分的角度看,技术密集型产业有它的劳动密集型环节(如高科技产品的加工装配环节),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它的知识技术密集环节(如服装产业的服装设计环节)。在价值链分解的基础上,每一个企业只能根据自己的核心能力和优势资源,收缩自己的业务领域,从事价值链上的某一环节或某一工序。任何企业,也只有融入某一价值链并在价值链中准确定位才能获得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对发达国家而言,在生产全球化的背景下,伴随着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寻求资源的最佳配置,它们必然寻求在成本最低的国家或地区去组织生产,由于劳动成本方面较大的区位差异,不仅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且包括高新技术产业的劳动密集型环节在内的海外转移是势所必然,从而为发展中国家介入新兴产业、全方位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提供了新的机会和条件。
3.在新型国际分工格局下,一个国家或地区国际分工地位的提升将主要表现为产业链条或产品工序所处地位及增值能力的提升上在新型的国际分工体系中,一个国家或地区国际分工地位的提升,不仅表现为产业层次的高度化,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递进,还表现为在产业链条或产品工序所处地位及增值能力的提升上。因为伴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国际分工的产业边界在弱化,产业链条或产品工序的作用在提升。具体而言,在产业链条层次,由生产制造环节向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环节的转移是增值能力和分工地位提升的显著标志;而生产环节又可细分为上游生产(关键零部件的生产,像电脑中的芯片、微波炉的磁控管等)和下游生产(终端的加工组装),越接近于上游的生产其技术含量越高,附加值越大;越接近于下游的生产其知识技能的要求越低,附加值也越小。所以在生产环节中,由下游生产向上游生产的递进也一样意味着分工地位和增值能力的提升。
二、新型国际分工格局下中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分析
影响一国制造业比较优势的因素很多,包括资源禀赋、技术条件、管理制度等,但它最终要体现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所以一国出口商品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该国的比较优势。本文将采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 )来评估20世纪90年代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优势所在及其变迁,并以此对我国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做出实证分析。
RCA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指数是指一国总出口中某类商品所占份额相对于该商品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比例的大小。其公式为:RCA :(X[,ij]/X[,i])/(X[,wj]/X[,w])
其中,RCA 代表某类商品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X[,ij]代表i ,国/j类商品的出口额,X[,i]代表i 国所有商品的出口总额,X[,wj]代表j 类商品的世界出口总额,X[,w]代表所有商品的世界出口总额。如果RCA 值大于1,表示该国在该类商品的出口上相对集中,在这类商品上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与此相关的另一分析指标是Cr,即显性比较优势变动指数,其内涵为一个时段内的RCA 指数与前一时段RCA 指数之比,它能较好地反映出一国比较优势的调整与变迁。如果Cr值大于1,表明该国在该类商品上的比较优势在提升;反之,如果Cr值小于1,表明其比较优势在弱化。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公布的《贸易与发展报告》(2002)及其他相关资料,表1提供了1997—1998年我国主要出口商品(出口份额达到全国1%以上的商品)的RCA 指标数据,并与1992—1993年相对比得出了比较优势变动指数Cr的数据。
注:在产品类别中,A=初级产品,B=劳动密集型或资源密集型产品,C=低技术产品,D=中级技术产品,E=高级技术产品,F=未被分类的产品。资料来源;UNCTAD:Trade And DevelopmentReport,2002.(1)在标准国际贸易分类体系下(SITC),我国主要的出口商品集中在第8、7和6类商品上,第8类产品主要是服装、鞋类、玩具、旅行用品等,第7类主要为机械、电子产品,绝大多数的信息技术产品都包含在这个产品类别中,第6类产品主要包括各种金属制品、部分纺织品等,多为初级加工原材料产品。
(2)在这三大类产品中,从比较优势指标来看,1997—1998年,劳动密集型产品具有最高的RCA 值,旅游用品、服装及服饰、玩具及体育用品列前三名,RCA 值均在7以上,分别达到8.9、7.5和7.0,显示出很强的国际市场竞争优势;同时某些高技术产品也显示出了较强的出口竞争优势,数据处理设备、通信设备及零部件的RCA 值也超过了1.(3)从动态比较优势指标Cr来看,1997—1998年与1992—1993年相比,高技术产品具有最高的Cr值,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变动指数普遍不高,尤其是纺织类产品,除去人造纤维织物的Cr值大于1外,其余6个项目的Cr值均小于1,表明部分劳动/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市场扩张空间有限,有些产品的比较优势正在不断弱化,换言之,它们或许正面临着崛起于成本更低国家、有更强竞争力的供货厂商的挑战。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正与之相反,虽然RCA 值不是很高,但增速明显,显示出良好的成长性,数据处理设备、晶体管及半导体的Cr值高达5.2和2.0,分列前两名,表明部分机电产品的国际竞争优势正在快速提升。
(4)在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比较优势不断提升的背后,是中间品及零部件进口的迅速增加。当把RCA 指标用于进口产品的分析时,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数据,在我国进口产品RCA 值居前10位的产品中,有7种产品属于中间品或零部件产品,占到进口总额的27%。这一方面表明我国在加工装配业务上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也说明在高技术产品的出口中,我国参与的只是这些产品的加工装配环节,虽然我国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方面的比较优势得以提升,但并不能完全表明我国的企业在这方面已经具备相应的竞争优势和竞争实力。
以上分析表明,伴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我国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不仅在于劳动密集型产品,还在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加工装配环节。由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且需求的收入弹性不大,市场进一步扩张的空间有限,而技术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则日趋活跃,这就更凸显出后一优势的发展前景和现实意义。因此,在新型国际分工格局下,我们必须把握好我们的发展定位,不仅需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参与世界分工体系中的垂直分工,还应顺应国际分工的新趋势,积极参与水平分工,承接跨国公司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加工制造环节的海外转移,在跨国公司产业链条的分解与全球化配置中把握机遇,寻求新型发展空间。
三、相关问题的进一步探讨
1.劳动力成本优势问题
在中国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方面,劳动力成本低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对于吸引成本驱动型的国外投资,承接国外公司加工制造环节的海外转移,它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参数。但客观地说,人们对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优势有高估之嫌。表2提供了中国制造业平均工资水平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对比情况,数据表明,中国的工资水平要低于选取的所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地区)的水平,但是由于中国总体的劳动生产率水平低,使得单位产品的劳动力成本要明显高于某些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如墨西哥、菲律宾、韩国、印尼等),导致的结果是,尽管这些国家的工资水平要高出中国,但单位产品的劳动力成本却低于中国。
但进一步分析,这一问题具有一定程度的“二元”特征,即外商投资企业的较高劳动生产率与国有企业较低的劳动生产率并存(要知道,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0%以上,但它们所吸纳的就业人数尚不到全部劳动力的1%),劳动生产率低主要源自国有企业。进而可以推演出,中国的劳动生产率低并不是绝对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在制度层面得到解释。即国有企业由于缺乏用工自主权,尚不能按照员工的边际生产率来决定其去留,其结果必然是冗员对劳动生产率的稀释。因此说,只要企业改革到位,赋予它们应有的用工自主权,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会得到更好的发挥。
2.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合成谬误”与过度竞争问题
当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纷纷仿效当初日本及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的出口导向战略,一起同时推动劳动密集型制成品的出口时,结果便引发了经济学意义上的“合成谬误”问题:少数国家的成功之路,扩展到全体发展中国家,这一路径就不那么现实,至少是来得没那么容易了。加之近年来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放缓,从而放慢了夕阳工业的关闭速度,同时不少中等收入国家没能顺利实现产业的转型与升级,仍旧从事着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更加剧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竞争压力。它所形成的结果,一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的过量供给,导致产品价格下跌,有迹象表明,与工业化国家的同类产品相比,发展中国家制成品出口价格近年来不断下降。二是形成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同质化竞争,产生大量的经济摩擦。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专家测算,以1997—1998年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50种出口产品为参照,我们与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出口结构具有很高的趋同性,与斯里兰卡、巴西、巴基斯坦、越南、印度尼西亚的出口结构相似系数都在0.5以上(S.M.Shafaeddin,2001),这是贸易条件不稳定、经济摩擦不断的重要根源。对此我们需要认真思量,多做准备,参与国际竞争时,就不仅要考虑供给还要考虑市场需求,考虑市场容量和市场的可接受程度,并最终通过适时的产业转型与升级摆脱过度竞争局面。
3.加工制造环节的增值能力问题
在当代国际贸易中,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大为扩张,但事实上,此种产品只是表面上由发展中国家出口,但实际上这些国家从事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加工组装环节,大部分技术和技能包含在进口的零部件中。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公布的《贸易与发展报告》(2002)中的数据,尽管发达国家在世界制成品出口的份额现在有所下降,从1980年的82.3%下降为1997年的70.9%,但它们在世界制成品增加值中的份额,却从1980年的64.5%上升为73.3%;而发展中国家却与此相反,虽然在世界制成品出口的份额大幅度增加,从1980年的10.6%上升为1997年的26.5%,但并没有以相应的幅度提高在世界制成品增加值中的份额,只是从16.6%略升为23.8%(见表3)。惟一的解释是,发展中国家所承接的加工制造环节在整个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较低层次,增值能力有限,附加值较低。例如,在国际分工体系中最为活跃的电子产品生产中,第一层次是美国,他们生产的是高附加值的芯片和软件,在全世界电子行业中所获取的利润要占60%左右;第二层次是类似日本、韩国这样的国家,他们生产关键性的电子器件,其利润要占到20%左右;第三层次是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只是进行终端产品的加工组装或者一般性零部件的生产,所获利润只有10%左右。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讲,对这一问题必须要有一个全面而清醒的认识。一方面,我们不能由于加工制造环节的附加值低而否认参与新型国际分工、承接发达国家加工制造环节转移的经济合理性,因为加工制造环节是我们的现实优势,是我们融入跨国公司产业链条的切入点。这对于我们实现与国外的产业对接,吸收、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意义重大,同时也是我们实现产业转型与升级的必要途径。考察韩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产业成长历程,也都是从加工组装起步切入全球化的生产体系,而后再逐步从低附加值的产业环节向较高层次递进的,这一点对我们应该有所启迪。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满足于这样一个下游生产商的角色,而是要在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的基础上,提高核心零部件的本土化生产水平,由下游生产商向上游生产商推进,强化生产环节与技术研发的相关性,并适时向产业链条的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环节渗透,从而逐步提升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与加工增值能力。
㈡ 发展中国家发展过程中面临哪些主要的政治与经济问题
经济发展本身可以是一问学科,叫发展经济学,很多大学的经济类专业在本科阶段都会有这么一门课程。由于您的问题相对宽泛,在此我简单答一下:
第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到一段时期内会遇到瓶颈,即经济增长率很难保持高位。经济发展的核心是经济总量的增长,在最初阶段,高增长率可以维持,但达到一定水平后,这一增速很难保持。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基数变化的问题,从100到200,仅仅是增加100,而从10000到20000,却是要增加10000;二是资源限制的问题,发展中国家最初的低经济总量,主要是因为其对资源的利用不足,对资源利用率提高后,会有快速增长,但资源终归是有上限的。
第二,经济发展涉及到了社会结构的变化,从而引发社会矛盾。经济总体增长,但其内部结构却会有优有劣,产业结构、收入结构、技术结构等,都会出现较大变化。同样是增长,某一产业会比其他产业要快,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会迅速拉开层次,造就一部分贫富差距,同时,新的技术和产品也会产生冲击……这些变化虽然只是经济层面的,但必然会对社会形成较大影响,如价值观变化,各类政治势力为自身利益而出现冲突等。
第三,经济发展过程中涉及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因而可能出现环境污染、生态文明破坏等问题。
第四,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国际社会,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可能会对其他发达国家产生一定的冲击,甚至威胁其某一领域的领先地位,从而出现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打压、排挤等情况。
㈢ 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以什么为主
一般来讲,发展中国家以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为主!希望帮到你
㈣ 发展中国家如何发展经济
这个问题有点大了。
不是一两句就能说明白的。
发展中国家当然只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经济发展方式比较低端的国家。在这些国家有的以农业作为支柱产业,有的虽然三大产业都有所发展,但是基本上处于低端水平上。
低端水平体现在产业发展方式粗放,以资源和要素驱动为发展核心。它的具体体现就是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制造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对的劳动成本要求较高,同时对资源过度依赖,产业内部有很多代工企业。第三产业发展处于萌芽上升期。
那么如何发展经济。
显然,需要政府部门的科学和合理的规划引导,提供政策红利,引导经济发展。大前提是政策红利,不论是市场准入、财政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都要给企业单位长远发展定基调,定空间。
另外,经济发展是政治、社会、文化的统一体,所以经济发展还需要考虑到发展的方方面面。
所以,再提三个点:
重视科技,技术创新。
重视教育,提供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端人才和管理。重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动力。
重视金融,金融是经济发展的后盾。
等等。
㈤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是什么
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格局国际分工的低端从事资源类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 的生产。
国际分工格局事关一个国家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定位,其演进趋势自然会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已有不少文献对国际分工的深化及变动做出了分析。事实上,当代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分工体系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1.传统的垂直型分工正向混合型分工转变,呈现出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与产品内分工并存的多层次的崭新格局产业间分工。国际分工在不同产业间进行,主要特征是发展中国家从事资源类初级产品的生产,发达国家从事制成品的生产;或者是发展中国家从事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如玩具、鞋帽等,属于制造业的低端产品;发达国家从事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如机械、电子等,属于制造业的高端产品。在这种分工格局中,产业边界是清晰的,形成以垂直分工为特征的国际分工合作体系。
产业内分工。国际分工依据同一产业内部产业链条的不同环节来进行,具体而言,产业链条可以分为三大环节:一是技术环节,包括研究与开发、创意设计、生产及加工技术的提高和技术培训等分环节;二是生产环节,包括后勤采购、母板生产、系统生产、终端加工、测试、质量控制、包装和库存管理等分环节;三是营销环节,包括分销物流、批发及零售、广告、品牌管理及售后服务等分环节。经历了多年的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发达国家逐渐着力于研发和品牌营销,控制核心技术和经营技巧,而把加工制造环节转移出去,生产结构呈现出典型的“哑铃”型;而发展中国家则在全球价值链条中,寻求自己的发展空间,明确自己的发展定位,承接着这种产业环节转移,着力于加工制造环节。如耐克公司是一个典型的微观案例。耐克公司掌握产品设计、关键技术,授权越南、中国等国外生产厂商按其产品规格、技术标准生产产品,自己则在全球建立营销网络,进行产品的广告宣传与销售及提供售后服务。
㈥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什么区别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异 :
发达国家的工农业都很发达,经济实力雄厚,经济发展水平高。
而发展中国家在历史上,长期沦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二次大战后,纷纷独立,发展自己的民族工业,但实际上与发达国家相比,在经济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目前,这些国家仍面临着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共同任务。
总的来说,有两点差异:
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生活水平、生产力、进出口商品、对外贸易额等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2、发展中国家相互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悬殊,但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速度都较快,如中国。
第三世界是指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在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中地位比较低的国家和地区。在地域上大多处于发达国家的南边。第三世界国家也称为发展中国家,南方国家。
拓展资料:
目前,一般公认的工农业生产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发达国家,有北美洲的美国和 加拿大,亚洲的日本,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欧洲的大多数国家。
世界银行把一国的年人均收入在6000美元以上的国家,称为高收入国家,即发达国家,1988年有25个。
亚、非、拉美的国家,绝大多数都是发展中国家,中国也是发展中国家。
网络-发达国家
㈦ 发展中国家是否应该发展第三产业
21世纪初,世界平均城市化水平是50%,发达国家是75 %,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多高达70%以上,比如阿根廷城为86%、墨西哥、巴西等城市化水平分别为80%和81.4%;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大概38%左右;非洲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低于25%(南非除外)。从城市功能及其发展来看,第三产业与城市化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因为城市化是第三产业发展的需求基础,只有生产要素和人口聚集到相当规模,产生对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强大的市场需求,才足以支撑服务行业的不断产生和独立化。二者彼此依存,也相互促进彼此的发展。鉴于城市化38%与80%的对比,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里的龙头大哥被南美洲的弟兄在第三产业的发展上赶超上去就不奇怪了。
虽说欧洲和拉美都有高度的城市化,可是两者的形成又是不一样的:在发达国家里,农业为工业化的发动提供了较大的积累,工业是在较发达的农业的基础上发展的,此外,发达国家还可以通过战争和殖民掠夺来实现工业资本的原始积累。因此工业化成为城市化的强大动力,属于同步城市化,即城市化的进程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水平趋于一致,这样发展起来的城市营养足够,成长茁壮;(英国是全球第一个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达国家,15世纪末的圈地运动开始到19世纪中叶,英国大约用了三个世纪时间完成城市化;法国和美国大致用了一百多年时间来完成人口转移。)
而发展中国家因农业起点低,不能为工业提供更多的积累,又不能通过战争和殖民掠夺来聚集资源,工业化受资源约束进展缓慢,使得城市化主要不是由工业化而是由其他的因素所推动。比如,殖民地的历史原因、政府行政行为和国家基础建设的拉动。形成了超前城市化,即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甚至是无工业化的城市化,城市不能为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和必要的生活条件,农村人口迁移之后没有实现相应的职业转换,造成严重的“城市病”。 (巴西仅用了四十年时间就将城市人口比例从30%提高到70%。)在这些臃肿的超级城市里,逐渐形成了一种特有现象--贫民窟包围着城市并不断蔓延。在1976年第三世界国家(中国除外)67个大城市里,贫民窟人口的比例高达44%。" 当然,中国要的并不是这样的城市化!
英美发达国家里的经济学家们并没有在其创造的经典理论里遇见到发展中国家可能遇到的更困难、复杂、多样的环境,如此一来造成了发展中国家三次产业的发展并没有沿着传统产业理论说的那样,为一个逐步优化升级的过程:即第一产业逐步下降,第二、三产业依次逐步上升的趋势, 相应地形成第一次产业为主的“金字塔”结构,逐步向以第二次产业为主的“鼓型”产业结构转变,再向以第三次产业为主的“倒金字塔”结构演进。而是有时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有时则是从第一产业直接转到第三产业。
对于第三产业,我们要认清,它是个行业涵盖范围大、技术层面广的产业,既包括传统个体手工服务业,也包括现代的金融信息等产业;既有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也有资金、技术密集型的行业。只要具备一定的人口聚集与市场需求条件,就会有与之相适应的某一层次的第三产业发展起来。在广大发展中国家里,第三产业的主体是传统第三产业,如零售、餐饮、贸易;而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主要是现代交通、通讯、金融、信息等生产服务业等。但肯定、一定以及确定,后者才是中国第三产业发展的目标。
目前的中国,与拉美国家正好相反,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城市化长期滞后于工业化(滞后城市化),第三产业与城市化之间形成一种低水平的相互制约关系。第三产业发展与城市化较低的相关性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不良影响:城市化程度较低从需求方面限制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它限制了传统第三产业的发展、以一定人口规模为基础的新服务行业的出现、第三产业外部效应的扩散、服务需求与就业。而第三产业的滞后,又影响城市功能的发挥和农村城市化进程。
于是政府要提出逐步拆除城乡樊篱,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通过调整城市规模结构,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快城市第三产业改革和开放的进程等措施…… 请政府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把握好速度和规模,吸取拉美发展中国家给我们的充分启示
㈧ 发展中国家引进产业进入的原因
引进已经成熟的技术和产业,它的风险就低,它的成本也就低。这个就是在经济发版展上面所讲的后发权优势。发展中国家可以靠这种引进技术、引进产业的方式,来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由于它的成本低、风险小,所以它技术进步的速度可以比发达国家快,虽然发明比发达国家小,但是实际上在生产中,实体经济当中,继续进行产业升级,可以比发达国家快。
㈨ 国际产业转移的内容及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在以主权国家为主要国际行为主体的国际社会,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国家主权这一象征或体现各个国家独立存在和发展的最高利益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尤其是对在世界竞争中处于劣势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如何迎接这一挑战,做出正确的战略抉择,直接关系到21世纪发展中国家的命运。本文试对这一问题做初步探讨。
一、 当代发展中国家国家主权的敏感性和脆弱性
国家主权是国家区别于其它社会集团的最重要的属性,指一个国家在不破坏其它国家权利及国际法原则和规定的情况下处理本国的对内对外事务的最高权力。现代意义上的国家主权形成于近代资本主义产生、资产阶级民族国家出现时期。早期的主权理论主要解决的是国家内部的权力关系问题,随着民族国家间交往的日益增多,对外主权具有了更加重要的意义,资产阶级思想家开始把主权与民族国家密切地联系起来,国家对外主权理论得到了发展。近代国际关系史上最早承认民族国家主权原则的国际条约是1648年的《威斯特伐尼亚和约》。
直到二战后,国家主权原则才逐渐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成为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和现代国际法的基本原则的基石。《联合国宪章》明确规定了"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和"不干涉任何国家内政"的原则。然而,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新老殖民主义仍然存在,它们不断以"维护人权""人道主义干涉"为借口,侵犯别国主权,干涉它国内政。
发展中国家自独立之日起就在为维护国家主权而斗争。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国家主权表现出如下显著特点:一是敏感性,二是脆弱性。
发展中国家国家主权敏感的历史原因在于发展中国家被奴役、受剥削、受压迫的殖民历史。
发展中国家国家主权的敏感还在于发展中国家为争取国家主权独立的民族解放斗争既艰难又曲折,其主权独立来之不易,并且独立后发展中国家经济上的贫困、落后和依附地位使政治上的独立常常受到威胁,主权完整常常遭到破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新老殖民主义者常常通过各种手段不断干涉发展中国家的内政。
发展中国家国家主权的脆弱性来自内部制度的缺陷、体制的弊端、经济的不发达,同时也来自对外部的依附性。当今世界的发展中国家绝大多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这种资本主义虽然也受到资本主义普遍规律的支配,但与西方正统的、原生的资本主义相比,具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混杂、国家垄断性与官僚性相交织、依附性与民族性共存的特点。也就是说,它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发育不全的基础上产生的,它与封建土地关系、部落经济关系等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混杂在一起,社会经济结构极为复杂。它从一开始就实行国家垄断,由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调节和干预,通过国家政权扶植民族私人资本的发展,因而具有较强的官僚性。发展中国家的私人垄断组织多与本国当权集团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社会监督机制不健全,法律不完善,人民参政水平低下,极易产生贪污腐化、任人唯亲的不良后果。独立后,发展中国家为加快经济发展又必须与西方发达国家发展经济关系,吸取它们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而西方发达国家一方面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把它们拉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另一方面又害怕发展中国家真正强大,丧失自己的既得利益,所以千方百计地加以控制。而事实上,在不平等、不公平的国际经济旧秩序中,发展中国家很难摆脱被剥削的地位。发展中国家资本主义的这些特点,造成了其经济上的依附性和国家主权的脆弱性。
发展中国家国家主权的繁感性和脆弱性增加了维护国家主权的难度。可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在国家主权问题上又面临着新的挑战。
二、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国家主权的挑战
(一) 经济全球化是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化推动的结果,科技革命改变着国家主权行使的范围和空间。信息技术的发展"赋予主权国家一道看不见但又客观存在,同时又难以捍卫的’’信息边疆’’。随着遥感技术、卫星通讯、网络技术、多媒体等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将成为’’以改造和分配信息为基础的经济社会’’,信息将是左右国家经济发展、政治命脉、军力强弱的关键因素,对跨国信息流动的内容和方式的控制将成为国家主权的重要内容"。然而,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则限制了其行使主权的范围和空间,它们无力控制跨国信息流动的内容和方式,其国家主权的行使范围难免受到限制。更为严重的是在科技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发达国家可以通过信息网络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政治宣传、文化渗透和文化侵略,传播西方的价值观念;对那些它们不"满意"的发展中国家发动心理战,挑起这些国家的反政府情绪,影响该国政府的决策甚至促使政府倒台。
(二)经济全球化改变了过去那种国家在内政、外交、军事上享有至高无上的主权的观念,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制约着国家的经济主权。对发展中国,特别是那些处在对发达国家单纯依附关系中的发展中国家来讲,国家主权受到牵制和制约的程度更甚。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需要,产生了国家间的经济联合,导致区域集团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在区域集团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国家需要让渡一些经济主权的行使权,建立超国家的机构,实现经济上的共同发展,这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趋势对于发展中国来讲,产生了两种区域集团,一是成员国都是发展中国家的区域集团,另一是既有发展中国家,也有发达国家的区域集团。对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经济政策趋同的发展中国来说,在主权平等的基础上通过制定共同的行为准则、让渡部分经济主权的行使来实现共同的经济利益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的;对于与发达国家处在同一区域集团中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在主权平等的基础上让渡经济主权的行使权,实现发展中国家自己的经济利益,则是一大难题。
(三)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日益尖锐,能源问题、环境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粮食问题、债务问题、贸易保护主义问题、极地深海和太空开发中出现的问题、人口问题、难民问题、毒品问题、核扩散问题、国际恐怖主义问题等等早已越出国界向各处扩散,并在不断地恶化,成为影响全球发展的重大问题。它们的解决已经不是一国或几国的能力所能为,必须依靠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相互协作、通力合作才能解决。如国家对疆域内的自然界及其资源有着当然的主权,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完全属于主权范围之内的事务,然而,环境污染的扩散性和跨疆域性则侵蚀了他国的环境;又如一些发达国家在保护本国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时,利用资金优势滥用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再如发达国家将污染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或将污染物(工业垃圾、核废料)有偿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去掩埋,破坏这些国家的环境。这些全球性问题突破了主权国家疆界的限制,模糊了内外事务的界限。
(四) 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经济组织对发展中国家主权的侵蚀。由于发展中国家的资金短缺,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融入世界经济体系,这些国家不得不向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请求援助。这些组织提供给发展中国家的援助不是无条件的,而是附加了种种条件。这些条件直接干预着这些国家的经济主权,甚至是政治主权。
(五) 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国家主权的制约。目前世界上至少有些3.5万家跨国公司,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占全球跨国公司的绝大部分,并主导着全球化的发展进程。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利用自己强大的经济实力,通过对资金和技术的垄断,控制着发展中国家的许多经济部门,甚至控制着这些国家的经济命脉,从而侵蚀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不仅如此,凭借着强大的经济实力,它们通过贿选、资助反政府活动和政变、制造经济混乱等手段,干涉发展中国家的内政;它们还以投资建厂、提供贷款、提供技术为条件,提出种种要求,践踏发展中国家的主权。以发展中国家为母国的跨国公司,同样以其经济实力为后盾,影响着本国政府政策的制定,左右着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
三、 发展中国家维护国家主权的对策
(一) 发展中国家必须主动参与全球化过程,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好处是实现了世界资源的最优配置,为各国最大限度地摆脱资源和市场的束缚提供了条件。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国际分工的发展、产业的转移和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这对于发展中国家弥补本国资本、生产要素的缺口,利用几乎是不付费的后发优势以及迅速实现产业演进,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和经济发展都是非常有利的。发展中国家只有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才能充分享有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好处。
(二) 更新观念,研究对策,掌握理论武器,为适应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发展趋势,采取灵活、切实可行的方式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利益。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的主权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挑战,国家的独立性、自主性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对内对外事务的最高行使权难免遭到侵蚀。但是这种挑战、制约和侵蚀并不意味着"国家主权过时了",更不意味着发达国家可以无端地干涉和侵犯发展中国家的国家主权。发展中国家必须清楚地认识什么是全球化带来的客观必然的侵蚀和限制,什么是发达国家人为的干涉和侵犯,以求得合理地解决有关在国家主权问题上面对的种种难题;必须加强对国家主权问题的研究,树立国家主权有多种实现形式的新观念,采取不同的主权实现形式,从而维护发展中国家的主权独立和完整;在参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主权让与对等原则,共享是让与的前提,没有共享就不能有让与。
(三) 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依然是发展中国家维护主权独立和平等的首要任务。在全球化发展进程中,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依然是发展中国家主权独立、完整和平等的最大威胁。20世纪发展中国家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斗争经验昭示人们:只有经过斗争,新秩序的规则才能得以确立并逐步实现。
(四) 加强南南合作,坚持发展中国家集体自力更生,采取有效形式实现地区集团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发展中国家的明智选择。20世纪西欧发达国家经济一体化的经验值得借鉴。为了在与美国结盟的同时增加西欧各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的竞争的能力,西欧国家联合起来,开始了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从欧共体到欧盟,从关税同盟、共同的农业政策到经济一体化,西欧国家曾经在国家主权行使权的让与问题上作出过痛苦的抉择。然而,它们的联合增强了国际竞争的能力,增强了在国际事务中的独立自主性,并将成为未来多极世界中强大的一极。发展中国家也有这样的经验,如果当初东南亚五国不联合起来,它们的经济不可能发展得那么快。今天的东盟10国如果不依托东盟这个载体,它们在亚太地区所起的作用也不会像今天这样大。
(五) 加强与发达国家的合作,借鉴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努力提高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增强维护国家主权的实力。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南北关系既有对立和斗争的一面,也有依存与合作的一面。南北关系的发展将在21世纪初形成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地中海自由贸易区、亚太自由贸易区和环印度洋自由贸易区等四大经济板块。每一个板块中既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全球性的南北关系将变成区域内部或集团内部的南北关系,这标志着南北关系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区域性南北关系将继续朝着对话与合作的方向发展。发展中国家应该抓住这个机遇,发展自己,逐步改变与发达国家的那种依附或单方面的依赖关系,逐步改变发展中国家在与发达国家合作中的主权不平等地位。
应该指出的是,发展中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过程中,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根据本国实际情况制定政策,切不可不顾国情,盲目冒进。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世界经济竞争中站稳脚跟,稳步发展,保持特色,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国家主权的独立、完整和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