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业大全 > 粮油产业发展规划

粮油产业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20-11-25 02:22:28

㈠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发展历程

粮食及农业组织的成立先于联合国本身。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经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倡议,45个国家的代表于1943年5月18日至 6月3日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的温泉城举行了同盟国粮食和农业会议。会议决定建立一个粮食和农业方面的永久性国际组织,并起草了《粮食及农业组织章程》。1945年10月16日,粮食及农业组织第1届大会在加拿大的魁北克城召开,45个国家的代表与会,并确定这天为该组织的成立之日。至11月1日第1届大会结束时,42个国家成为创始成员国。1946年12月16日与联合国签署协定,从而正式成为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截至1985年底,共有158个成员国。中国是该组织的创始成员国之一。197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该组织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并从同年召开的第17届大会起一直为理事国。
该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为大会,每两年召开1次。常设机构为理事会,由大会推选产生理事会独立主席和理事国。至1985年底,理事会下已设有计划、财政、章程及法律事务、商品、渔业、林业、农业、世界粮食安全、植物遗传资源等 9个办事机构。该组织的执行机构为秘书处,其行政首脑为总干事。秘书处下设总干事办公室和 7个经济技术事务部。总部自1951年起迁往意大利罗马,此外还在非洲、亚洲和太平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近东和欧洲等5个地区设有区域办事处,在北美(美国华盛顿)和联合国(美国纽约和瑞士日内瓦)分别设有联络处。
粮农组织的宗旨是:保障各国人民的温饱和生活水准;提高所有粮农产品的生产和分配效率;改善农村人口的生活状况,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并最终消除饥饿和贫困。
粮农组织现有191个成员国和1个成员组织(欧盟)。各成员国政府通过大会、理事会行使其权力。两年一度的大会是成员国行使决策权的最高权力机构。大会的主要职责是选举总干事、接纳新成员、批准工作计划和预算、选举理事国、修改章程和规则,并就其它重大问题作出决定,交由秘书处贯彻执行。
大会休会期间,由49个成员国组成的理事会在大会赋予的权力范围内处理和决定有关问题。理事会下设8个委员会:计划、财政、章法、农业、渔业、林业、商品问题和世界粮食安全委员会。自1973年恢复我在粮农组织的合法席位后,中国就一直是该组织的理事国。
粮农组织在总干事领导下,由秘书处负责执行大会和理事会决议,并负责处理日常工作。粮农组织在全世界共有4300名职员,其中总部2300人。粮农组织1998-1999两年度预算为6.5亿美元。 粮农组织在亚太、非洲、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近东、欧洲等设有5个区域办事处,在华盛顿、纽约、布鲁塞尔、东京分别设有驻北美、联合国、欧盟、日本等4个联络处,还设有南部与东部非洲、太平洋岛、加勒比、北美、中欧与东欧等5个分区域办事处。此外,粮农组织还设有74个国家代表处,负责处理与100多个国家的日常事务。

㈡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工作重点

粮农组织早期着重粮农生产和贸易的情报信息工作。以后逐渐将工作重点转向帮助发展中国家制定农业发展政策和战略以及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援助。
1. 加强世界粮食安全。针对七十年代初期国际市场上粮食供应紧张、价格猛涨的情况,粮农组织在1973年的第17届大会上提出以建立国际粮食储备为中心内容、确保粮食供应的世界粮食安全政策。接着,在1974年的世界粮食大会上通过了《关于世界粮食安全的国际约定》,得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支持。粮农组织成立了世界粮食安全委员会,每年召开一次会议回顾世界粮食安全状况,并讨论改善世界粮食安全的政策和措施。迪乌夫先生1994年上任后,决定将粮农组织的工作重点转向帮助低收入缺粮国家提高农业产量,加强粮食安全。粮农组织于1994年设立了帮助低收入缺粮国改善粮食安全的特别行动计划。为了加快实现全球粮食安全,粮农组织于1996年召开了世界粮食首脑会议,各国承诺到2015年将世界8亿饥饿和营养不良人口减少一半。
2. 促进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随着人口增长压力的加大,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和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农业资源和环境所受到的压力将越来越大。如何既保护环境又加强粮食安全是一个日益引起各国政府重视的问题。因此,粮农组织把加强资源与环境保护,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作为今后的工作重点。
3. 推动农业技术合作。从l976年起,粮农组织建立了技术合作计划,从其正常预算中拨出14%,以后要求增至17%作为技术合作基金,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小额、急需的技术援助。这种援助的规模虽较小(一般不超过25万美元),但手续简便,见效较快,受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欢迎。此外,粮农组织还设立了发展中国家间技术合作计划,以重点加强发展中国家间的农业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其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㈢ “十三五”规划什么时候正式发布

2016年3月16日,“十三五”规划出台。

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2016-202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五年规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属长期计划。主要是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

(3)粮油产业发展规划扩展阅读:

一、农业机械“十三五”规划

2017年1月5日,农业部印发了《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第十三个五年发展规划》,提出在“十三五”期间,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要达到70%,其中三大主粮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稳定到80%以上。

二、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2016年12月30日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出通知,公布了《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下称《规划》)。值得注意的是,《规划》提出,到2020年,力争实现我国煤炭生产开发进一步向大型煤炭基地集中,大型煤炭基地产量占95%以上。

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煤炭企业数量3000家以内,5000万吨级以上大型企业产量占60%以上。

三、粮油加工业“十三五”规划

2016年12月26日,国家粮食局公布《粮油加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出,十三五期间,粮油加工行业将鼓励引导企业采用股份合作制、混合所有制等形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产权制度,到2020年形成30家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过100亿元人民币的骨干粮油企业。

主食工业化率提高到25%左右。粮油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保持9%年均增速,工业增加值保持年均7%以上增速。

㈣ 国家对于农业农民的未来怎么计划

国家对于农业农民的未来的计划:
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
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加速推进现代化,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农村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国情,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才能不断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力度扶持“三农”的能力和条件。
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
(5)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基地和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在机构设置、人员聘任和投资建设等方面实行新的运行机制。鼓励企业建立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国家在财税、金融和技术改造等方面给予扶持。改善农业技术创新的投资环境,发展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加强农业高技术研究,继续实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尽快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农业科技成果。针对农业生产的迫切需要,加快农作物和畜禽良种繁育、动植物疫病防控、节约资源和防治污染技术的研发、推广。把农业科研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优先位置,提高农业科技在国家科技投入中的比重。继续安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和国外先进农业技术引进资金。加强种质资源和知识产权保护。要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积极探索对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服务实行分类管理的办法,完善农技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机制。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扩大重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专项补贴规模。鼓励各类农科教机构和社会力量参与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加强气象为农业服务,保障农业生产和农民生命财产安全。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生产环节和粮食主产区的机械化作业水平。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必须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持续增加种粮收益,不断提高生产能力,适度利用国际市场,积极保持供求平衡。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基本农田,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继续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和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加快建设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粮食产业带,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不断提高粮食单产、品质和生产效益。坚持和完善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保持合理的粮价水平,加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调控,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继续执行对粮食主产县的奖励政策,增加中央财政对粮食主产县的奖励资金。
三、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积极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推进“一村一品”,实现增值增效。要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不断增加农民的务工收入。鼓励和支持符合产业政策的乡镇企业发展,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和服务业。着力发展县城和在建制的重点镇,从财政、金融、税收和公共品投入等方面为小城镇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外来人口较多的城镇要从实际出发,完善社会管理职能。要着眼兴县富民,着力培育产业支撑,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引导企业和要素集聚,改善金融服务,增强县级管理能力,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保障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清理和取消各种针对务工农民流动和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建立健全城乡就业公共服务网络,为外出务工农民免费提供法律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建立工资保障金等制度,切实解决务工农民工资偏低和拖欠问题。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加强务工农民的职业安全卫生保护。逐步建立务工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依法将务工农民全部纳入工伤保险范围,探索适合务工农民特点的大病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险办法。认真解决务工农民的子女上学问题。
四、稳定、完善、强化对农业和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要加强国家对农业和农民的支持保护体系。对农民实行的“三减免、三补贴”和退耕还林补贴等政策,深受欢迎,效果明显,要继续稳定、完善和强化。2006年,粮食主产区要将种粮直接补贴的资金规模提高到粮食风险基金的50%以上,其他地区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大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力度。增加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适应农业生产和市场变化的需要,建立和完善对种粮农民的支持保护制度。
加强扶贫开发工作。要因地制宜地实行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方式,加大力度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抓好贫困地区劳动力的转移培训,扶持龙头企业带动贫困地区调整结构,拓宽贫困农户增收渠道。对缺乏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易地扶贫。继续增加扶贫投入,完善管理机制,提高使用效益。继续动员中央和国家机关、沿海发达地区和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事业。切实做好贫困缺粮地区的粮食供应工作。

㈤ 中央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的发展规划

中央储备粮是国家复调控粮食市场的制重要物质手段,是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中储粮总公司要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树立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会议精神,不断推进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认真执行国家粮食政策,与中央各有关部门及各地粮食部门加强协作,不断提高中央储备粮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为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贡献力量。

㈥ 粮食储备工作的发展规划

今年也将是个丰收年,实现粮食生产连续3年丰收。不过,虽然目前粮
食供需矛盾有所缓解,但产不足需的态势依然存在,国家粮食安全仍存在隐忧:一是
人均耕地资源不足。最新资料显示,2005年耕地保有量人均仅1.4亩,为世界
平均水平的40%;人均水资源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农业用水每年缺口达30
0亿立方米;二是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地区间差异较大,农户平均耕地仅7.3亩,
只相当于美国的1/400,日本的1/10;三是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国,粮
食进口量的细微变化就可能引起国际市场价格的波动。近年来,国际粮食贸易基本趋
于稳定,年均贸易量大体保持在4800亿斤,约为我国粮食年度总产量的50%左
右。我国粮食进口国内需求量的1%,就相当于国际粮食贸易量的2%.

基于这些因素的考虑,农业部组织编制了《规划》,目的就是要加强对粮食生产
的指导,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粮食流通“北粮南运”、“中粮西运”

记者:粮食供求关系变化是大家都很关注的敏感问题,《规划》如何看待今后我
国粮食供求格局的变化?

张宝文:今后,我国粮食供求格局变化将表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国内粮食供需关
系偏紧的态势将长期存在。目前我国的产需自给率大体在97%左右。但从分品种看
,玉米(1604,-5,-0.31%)产需基本平衡,小麦(1735,-12
,-0.69%)、水稻供求偏紧,大豆(2814,-21,-0.74%)存在
较大缺口,薯类生产增长较快。从消费用途看,口粮消费有所下降,饲料用粮、工业
用粮明显增加。从长远看,粮食生产受资源、气候、技术、市场制约和种粮比较效益
影响,产量大幅度增长的难度很大。而随着人口增长,畜牧业和粮食加工业的快速发
展,粮食消费量继续增加的趋势不可逆转。因而紧平衡将是中长期我国粮食供求的常
态。

二是供求结构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趋于增强。近20年来,品种间、区域性的
粮食供求结构失衡已成为粮食供求矛盾的主要特征。在品种上往往反映在稻谷供求变
化和价格波动方面;在区域上则主要反映在粮食主销区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从消费
结构看,我国口粮消费比重较高的农民群体,人口基数庞大,农村口粮消费在较长时
期内仍会占较大比重,对于我国粮食供求平衡的影响依然较大。

三是粮食生产重心正在发生新的变化。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东南沿海省份播
种面积大量减少,从粮食盈余或基本自给状态逐渐变为粮食大量调入区;长江中下游
地区虽然仍是我国粮食的主产区之一,但其盈余量也在逐年减少;黄淮海地区保持着
商品小麦的主体供给地位;东北地区已成为重要的粳稻、玉米等商品粮源供应地;西
部地区随着退耕还林还草等工程的实施,粮食生产能力降幅虽然不大,但退耕户的细
粮消费量明显上升,小麦、水稻的需求量增加。

总体来看,我国粮食流通格局正呈现出“北粮南运”、“中粮西运”的态势,粮
食生产地域重心发生了由南向北、由东向中的逐渐转移。

粮食生产划分四大功能区

记者:您提到了《规划》要科学谋划粮食生产力布局,对此,《规划》有何具体
设想?

张宝文:《规划》将全国粮食生产区域划分为了四个功能区。一是优势主产区,
主要覆盖水稻、小麦、玉米、大豆4大粮食作物9个优势区域,以及优势区域以外的
大多数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场)。二是潜力提升区,覆盖部分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
(场),以及大多数省级商品粮基地县(场)。三是稳固发展区,覆盖优势主产区和
潜力提升区以外具备粮食生产能力的所有县(场),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郊区、东部
沿海发达地区、西部生态建设区等。四是战略储备区,《规划》提出优先谋划新疆的
伊犁河流域、额尔齐斯河流域和塔里木河流域。重点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积极
筹划重大水利工程以及粮食生产配套设施建设,推进抗逆品种培育和旱作节水技术的
研发与储备,为适时开发创造条件。

链接

5举措提升粮食综合产能

按照《规划》确定的目标和分区战略,近中期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的重点将有
五个重点:

一是强化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扩大灌溉面积和稳产高产农田比重;二是加强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立“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
人”的农技推广新机制;三是增强良种供给和生物灾害防控能力;四是加快推进粮食
作物全程机械化,鼓励新型农机研发;五是发展粮食替代产业,合理开发非耕地资源
,加速发展节粮型养殖业。

相关新闻

国家粮食局:完全保证市场供应

“今年我国粮食又获丰收,当年产需基本平衡,目前国家粮食库存充裕,完全可
以保证市场供应。”国家粮食局局长聂振邦15日表示。

聂振邦在北京锦绣大地玉泉路粮油批发市场调研时说,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
粮油市场监测,密切关注粮油购销和价格变化情况,做好粮源组织和供应工作,确保
粮油市场稳定。

锦绣大地玉泉路粮油批发市场是北京最大的现货粮油批发市场。商户反映,近日
东北大米、富强粉和散装一级豆油(6586,-57,-0.86%)平均批发价
格分别为每公斤2.9元、2.16元和7.7元,比12月初略有回落。

此前,国家粮食局召开“做好粮油供应工作稳定粮食市场座谈会”指出,目前粮
食市场价格上升是恢复性的,价格水平处于合理范围之内。要认真做好各项调控准备
工作,落实好必要的调控粮源,当前要重点落实好成品粮储备和小包装粮油货源,保
证随时能投放市场。

同时,要切实抓好粮食收购工作,加强产销衔接,促进粮食合理顺畅流通。国家
统计局数据显示,11月份,我国粮价同比上涨4.7%.

SFDA:紧急复查粮油安全隐患

昨天,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级食品安全综合监管部门
加大协调力度,加强对食品,特别是粮油食品安全信息的管理,正确引导舆论,防止
炒作误导人民群众心理预期,并及时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出关于做好粮油供应工作稳定粮食市场的通知,要求各地加
强市场监管,坚决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维护正常的市场
流通秩序,切实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确保广大人民群众饮食安全。

为此,国家食药监管局要求,各地须结合2006年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
的具体要求,加大复查力度,针对当前突出的食品安全隐患,采取联合行动,进行集
中治理。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行为,尤其要加大对“陈化粮”、“地沟
油”、“工业盐”等非食用原料的监管力度。

㈦ 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以“两个基地”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1、加快农业区域布局调整。按照国家制定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和河南省优势农产品区域项目建设规划、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优化我省农业区域布局,引导优势农产品、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尽快形成我省优质专用小麦、专用玉米、棉花、双低油菜、苹果等优势农产品、特色农产品产业带。省级财政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农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支持以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为重点的项目建设。

2、加快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积极稳妥地扩大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发展优质专用玉米、优质水稻、优质大豆、脱毒红薯等粮食作物,提高市场占有率,有效替代进口,强力拓展出口。发展豫中北部强筋小麦,扩大豫南弱筋小麦种植面积。积极发展沿黄优质水稻生产。加强粮食非农用途研究,抓好粮食加工转化和综合利用,延长粮食产业链,拓宽粮食增值空间,发展粮食经济。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构建我省农产品加工体系,逐步实现农产品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由传统加工工艺向采用先进适用技术转变。经过5-10年发展,形成与我省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相适应的加工布局,建成一批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使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3、加快优质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重点实施黄河滩区绿色奶业示范带、中原肉牛肉羊产业带、京广沿线瘦肉型猪、豫北肉鸡、豫南水禽和人工种草养畜示范区等优势区域开发,加快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建设。重点扶持畜产品生产和加工骨干企业,走“品牌+规模经营”之路,努力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建立健全畜禽防疫检疫体系,实施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程。积极推进水产品无公害养殖和特色养殖。

4、加快特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大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和特色农业。充分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建设优质温棚蔬菜瓜果生产区、花生和芝麻生产区、食用菌生产区、中药材生产区、花卉苗木生产区等。逐步使各种特色农产品全面实现区域化布局和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进一步提高加工水平,创出一大批有市场竞争力的河南特色农产品品牌。

5、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步伐。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建设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用材林、名特优经济林、生态林。优先发展以纸浆材、人造板材为主的速生工业用材林,加快林纸、林板一体化进程。继续加快苹果、大枣、板栗、核桃等名特优干鲜果品和山萸肉、辛夷、杜仲等木本药材生产加工基地建设步伐,积极发展苗木花卉和森林旅游业。

㈧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农业建设的首位,不断增强综合生产能力。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

(1)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吃饭问题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农业建设的首位。(2)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要重视内因的作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也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要加强粮食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3)坚持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国家采取多种措施,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体现了联系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4)发挥正确意识的指导作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既要落实好粮食生产的扶持政策和建设规划,又要提高全社会的节粮意识。

㈨ 移动式粮食烘干机商业计划书怎么写

粮食烘干机商业计划书目录
第一章 摘要
一、项目背景
二、项目简介
三、项目竞争优势

第二章 项目公司介绍
一、公司概况
二、公司股权结构
三、公司组织架构
四、公司管理团队
五、公司近三年经营业绩

第三章 粮食烘干机行业及市场分析
行业历史与前景,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行业竞争对手及本公司竞争优势,未来市场销售预测
一、粮食烘干机市场现状及趋势
二、粮食烘干机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粮食烘干机市场规模增长趋势
三、粮食烘干机目标市场分析
四、粮食烘干机行业投资前景分析
五、市场分析小结

第四章 产品介绍
一、产品介绍
二、产品特性
三、产品的竞争优势

第五章 研究与开发
一、已有的技术成果及技术水平
二、公司研发能力
三、未来研发计划

第六章 产品制造
一、产能规划
二、关键技术
三、工艺流程
四、生产设备
五、生产质量指标

第七章 发展规划
一、发展目标
二、发展策略
三、业务发展计划
四、实施步骤

第八章 市场营销
一、营销战略
1、营销战略目标
2、4PS营销组合

3、4C营销组合

二、粮食烘干机市场推广方式

第九章 融资说明
一、资金需求
二、资金使用规划
三、投资者权利
四、投资退出设想
五、公司价格评估

第十章 项目财务评价
一、基本财务数据假设
二、销售收入预测与成本费用估算

附表三:总成本费用表(单位:万元)

项目 年份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外购原材料

外购燃料及动力

工资及福利

维修费

折旧费

摊销费

利息支出

其他费用

销售费用

其他制造费用

其他管理费用

总成本费用

经营成本

三、盈利能力分析
1、损益和利润分配表

利润预测表(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 年份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1

营业收入

2

营业税金及附加

3

总成本费用

4

利润总额

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应纳税所得额

5

所得税

6

税后利润

7

可供分配利润

8

盈余公积金

9

应付利润

10

未分配利润

11

累计未分配利润

2、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 年份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1

现金流入

1

营业收入

1

回收资产折残值

1

回收流动资金

1

其他现金流入

2

现金流出

2

固定资产投资支出

2

流动资金

2

经营成本

2

营业税金及附加

3

所得税

3

其他现金流出

3

净现金流量

4

累计净现金流量

5

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

6

税前累计净现金流量

3、计算相关财务指标(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
四、财务评价结论

第十一章 投资风险与控制
一、资源(原材料/供应商)风险
二、粮食烘干机市场不确定性风险
三、粮食烘干机研发风险
四、粮食烘干机生产不确定性风险
五、粮食烘干机成本控制风险
六、竞争风险
七、政策风险
八、财政风险(应收账款/坏账)
九、管理风险(含人事/人员流动/关键雇员依赖)
十、破产风险

㈩ 粮食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的第九章 增强粮食科技创新能力

加大储藏、物流、加工、检测等关键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力度,增强粮食科技创新能力。以高新技术为着力点,以节能环保技术为切入点,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提高现代化水平。粮食行业国家科研经费投入明显增加。 发展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现代粮食流通体系,在重点区域开展粮食物流信息采集、追溯技术、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应用示范,实现粮食物流的信息资源共享。加大信息化手段在粮食宏观调控中的应用,利用专用传感器等技术,逐步实现对粮食库存信息的智能化监控。
在粮食收购品质检测、储粮环境控制、库存品质监管、有害物质防控等方面,加大信息、生物等高新技术研发。开展生态环境温湿度与粮食品质关系研究,实现对粮食霉菌、害虫等的实时监测。 加快节能减排技术应用,研发储藏、干燥等方面的绿色、节能、降耗新技术。推动生物技术应用,研究绿色储粮技术体系。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开发替代化学物的高效菌株、酶制剂。研制粮油食品卫生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和仪器。
推动先进制造技术应用,开发装备智能控制和在线监测技术。开展绿色储粮、仓储信息化技术和装备的集成示范。开发全自动散粮成套接卸输送装备。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提高粮食加工装备设计和制造水平。 强化国家、省、企业三级创新能力。发挥科研院所、大学、企业优势和技术特长,坚持产学研相结合,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应用开发和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技术推广体系。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设完善国家粮食科技创新平台,加强基础研究,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加强粮食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完善机制,引进高层次人才,培养复合型人才。发挥地方粮食科研院所在区域粮食产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
专栏7 粮食科技创新重点项目(略)

与粮油产业发展规划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
© Arrange www.ahjjxxzx.com 2010-2020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