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中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发展蓝皮书(2016)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作者), 全国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作者)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是事业单位,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是国家机关;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是做研究的,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是做管理的;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归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领导。
3. 氢能源以后发展趋势如何
氢是二次能源,不可能自己存在,必须用分离的方法。目前使用最多的方法就是电解水,此外,还有一些生物制备方法也可以作为产氢的方案。风能、潮汐能、核能和太阳能等都要先转化成电能然后再通过电解的方法分解出氢。氢能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储存,而电能则无法储存。同时,氢很轻,1立方米的液氢只有约70千克,但是能量密度很高。当今世界开发新能源迫在眉睫,原因是目前所用的能源如石油、天然气、煤,均属不可再生资源,地球上存量有限,而人类生存又时刻离不开能源,所以必须寻找新的能源。氢作为能源有许多优越性。水通过光分解可制得氢,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原料,又十分低廉,地球的表面是水,储量很大。氢燃料燃烧后又生成水,是一种燃烧无害、十分清洁的能源。氢在储存、输送上比电力损失小,而且氢燃烧热值高1kg氢燃烧产生的热量相当于3kg汽油和4.5 kg焦炭的发热量。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氢的存储与运输,以及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取氢,一直是制约氢能发展的问题,时至今日,氢能的利用已有长足进步。自从1965年美国开始研制液氢发动机以来,相继研制成功了各种类型的喷气式和火箭式发动机。美国的航天飞机已成功使用液氢做燃料。我国长征2号、3号也使用液氢做燃料。利用液氢代替柴油,用于铁路机车或一般汽车的研制也十分活跃。氢汽车靠氢燃料、氢燃料电池运行也是沟通电力系统和氢能体系的重要手段。目前,世界各国正在研究如何能大量而廉价的生产氢。利用太阳能来分解水是一个主要研究方向,在光的作用下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关键在于找到一种合适的催化剂。如今世界上有50多个实验室在进行研究,至今尚未有重大突破,但它蕴育着广阔的前景
4. 中国首个氢能研发中心要推动什么产业发展
6月6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中国首个军民融合氢能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已在该集团组建成立。据介绍,该中心将依托中国在航天氢氧火箭发动机和氢的生产、储运和供应等技术领域的积累,不但可以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等产业发展,还有助于依靠军民用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加快推进200吨级液氢液氧重型火箭发动机研制。
该院在氢燃烧技术领域掌握了高可靠氢点火技术、氢/空与氢/氧高效稳定燃烧控制技术、氢气阻火技术、燃料供应及低温液氢泵送和流动控制技术。在燃料电池技术领域,拥有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动力应用、可再生能源储能应用及泵阀关键部件技术,具备了百千瓦级氢氧/氢空及再生燃料电池系统研制能力,第一次实现再生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模拟临近空间环境试验验证,完成国内第一台车用高压燃料电池发动机装车运行,通过两千公里全路况模拟实验考核。
来源:凤凰网
5. 氢能源汽车带来的产业地产商项目机会
2019年氢能源汽车在纯电动汽车的高光下潜行,依据工信部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指出,未来15年内,计划使纯电动汽车成为主流,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应用。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1月8日对外表示,纯电动汽车与燃料电池汽车同等重要,将长期共存,在科技创新中互相补充、循序发展。
而就在近日,宝马汽车研发负责人克劳斯·弗罗利希(KlausFroehlich)对外公布氢能源燃料电池的开发进度称,与丰田合作开发的第二代燃料电池有望近期应用于X6车型进行试生产并开始推广。
基于国内汽车整体市场环境来看,2019年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最终数据无法达到110万辆,低于此前150万的市场预期。在纯电汽车遭遇消费市场冷处理的背景下,氢能源产业机会将是重要的产业抓手。此前接触的地产商中,很多苦于找不到合适产业,抓不住产业地产机遇,编辑推荐以下几家拥有氢能源领域核心技术的机构,目前尚无产业化推进,供大家抱大腿!
南京大学昆山创新研究院
发明名称:氢能发电机
发明公开了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氢能源燃料电池,包括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内部底端侧壁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一端侧壁固定焊接有承重板,防护壳靠近承重板的侧壁设置有辅助杆,辅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电池本体的内部,电池本体的一端侧壁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内插有进氧管,电池本体靠近进氧管的侧壁插有出气管,出气管的一端法兰连接有热流管,热流管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喷气管,且喷气管的一端延伸至第一连接壳的内部,使燃料电池内的温度达到一个平衡状态,使燃料电池处于相对稳定的反应环境,提高了燃料电池的反应效率,也提高了燃料电池工作的环境的安全性能,保证了燃料电池的使用寿命。
氢能源正从概念逐步走向应用落地,区域基础设置配套有待建设,一批氢能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始进入,其中不乏潍柴动力、大洋电机、宇通客车等上市企业,更有相关服务企业在寻找机会,未来市场值得期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 氢能的行业发展
氢能被视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人类对氢能应用自200年前就产生了兴趣,到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就广泛开展了氢能研究。
早在1970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技术研究中心就提出了“氢经济”的概念。1976年美国斯坦福研究院就开展了氢经济的可行性研究。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多种因素的汇合增加了氢能经济的吸引力。这些因素包括:持久的城市空气污染、对较低或零废气排放的交通工具的需求、减少对外国石油进口的需要、CO2排放和全球气候变化、储存可再生电能供应的需求等。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新能源,被视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是人类的战略能源发展方向。世界各国如冰岛、中国、德国、日本和美国等不同的国家之间在氢能交通工具的商业化的方面已经出现了激烈的竞争。虽然其它利用形式是可能的(例如取暖、烹饪、发电、航行器、机车),但氢能在小汽车、卡车、公共汽车、出租车、摩托车和商业船上的应用已经成为焦点。
中国对氢能的研究与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科学家为发展本国的航天事业,对作为火箭燃料的液氢的生产、H2/O2燃料电池的研制与开发进行了大量而有效的工作。将氢作为能源载体和新的能源系统进行开发,则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现在,为进一步开发氢能,推动氢能利用的发展,氢能技术已被列入《科技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规划(能源领域)》。
氢燃料电池技术,一直被认为是利用氢能,解决未来人类能源危机的终极方案。上海一直是中国氢燃料电池研发和应用的重要基地,包括上汽、上海神力、同济大学等企业、高校,也一直在从事研发氢燃料电池和氢能车辆。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工业已经成为中国的支柱产业之一。2007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和第二大汽车市场。与此同时,汽车燃油消耗也达到8000万吨,约占中国石油总需求量的1/4。在能源供应日益紧张的今天,发展新能源汽车已迫在眉睫。用氢能作为汽车的燃料无疑是最佳选择。
虽然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关键技术基本已经被突破,但是还需要更进一步对燃料电池产业化技术进行改进、提升,使产业化技术成熟。这个阶段需要政府加大研发力度的投入,以保证中国在燃料电池发动机关键技术方面的水平和领先优势。这包括对掌握燃料电池关键技术的企业在资金、融资能力等方面予以支持。除此之外,国家还应加快对燃料电池关键原材料、零部件国产化、批量化生产的支持,不断整合燃料电池各方面优势,带动燃料电池产业链的延伸。同时政府还应给予相关的示范应用配套设施,并且支持对燃料电池相关产业链予以培育等,以加快燃料电池车示范运营相关的法规、标准的制定和加氢站等配套设施的建设,推动燃料电池汽车的载客示范运营。有政府的大力支持,氢能汽车一定能成为朝阳产业。
7. 国外对氢能的研究有哪些
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安全且可持续的能源,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近年来,有关氢能的开发和利用成了能源学家研究的重点课题。如何能在这场能源赛事中胜出,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各国氢能研究的重中之重。
其实,远在200多年前,人类对氢能应用就已经产生了兴趣。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便广泛开展了氢能研究。
早在1970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技术研究中心就提出了“氢经济”的概念。1976年美国斯坦福研究院开展了氢经济的可行性研究。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多种因素的汇合大大增强了氢能经济的吸引力,比如城市空气污染的加重、对较低或零废气排放的交通工具的需求、减少对外国石油进口的依赖、CO2排放的增多和全球气候的变化以及储存可再生能源等。
众所周知,化石能源是当前的主要能源,但化石能源诸多弊端的日益凸显,就注定了氢能成为人类的战略能源发展方向。我们知道,汽车和飞机是燃烧石油的主要用户,也是空气污染的罪魁祸首。世界各国如冰岛、德国、日本、美国及中国等诸多国家在氢能交通工具的商业化的方面已经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各国的能源专家热切希望氢能在汽车和飞机上大量应用。
1984年,日本川崎重工业公司第一个成功地利用金属氢化物制造出世界上最大的储氢容器,储氢容量达到175标准立方米,相当于25个有150个大气压的高压氢气罐的容量。储氢容器是由富含镧的混合稀土加入镍铝合金形成的储氢合金制造的。并于1985年将储氢合金容器成功地用在丰田汽车的四冲程发动机上,在公路上行驶了200千米。
1990年,日本武藏工业大学制造了一台用液氢作燃料的汽车发动机,取名为“武藏8型”,装在日产汽车公司的一辆“美女Z型”的车身内,可使汽车时速达125千米。这台液氢发动机的特点是点火性能好。而以前的氢气发动机点火困难,必须在燃烧室安装一个900℃~1000℃的电热加热体,耗电量大,电热体寿命也短,因此汽车启动后的连续行驶里程不长。
新的液氢发动机点火容易,火花塞的使用寿命有了一定的增加,耗电量也有所减少。灌一次液氢可来连续行驶300千米,每升液氢可使汽车行驶3千米。这辆车车身重量为1645千克,发动机的功率为73.5千瓦。这辆车于1990年7月26日在美国夏威夷召开的第八次国际氢能会议上展出,吸引了许多科学家和工程师的眼球,因为它是氢燃料汽车向实用化迈出的重要的一步。
美国和俄罗斯在研制氢能汽车上虽然慢了一步,但并不甘心落后。它们把重点放在研制氢能飞机上,试图在氢能飞机上夺取冠军。1988年4月15日,在苏联的一个机场上空,高速飞行着一架图-155型飞机。这架飞机有些怪异,所有的供给发动机燃料的管道都不是安在机身内,而是安在了机身的表面上。原来这是由著名的阿·图波列夫设计局设计的一架以氢气作为燃料的飞机,液氢储存在飞机尾部。为了保证安全和防止液氢意外泄漏发生危险,供给氢的管道全部由机身内改装在机身外,并且还安装有监视氢气泄漏的特殊传感器和信号报警装置,一旦发生氢气泄漏,飞行员便会马上收到报警信号,然后可立即强行通风,吹散危险的氢气。这架飞机满载液氢燃料后,在高空试飞21分钟并安全着陆,谱写了世界飞机发动机燃料史上新的篇章。
图-155型氢能飞机的试飞成功,大大激发了参加1988年9月在莫斯科召开的第六次国际氢能会议代表们的兴趣。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美国航空航天局研制一种比音速快20倍的超音速飞机,也是用液氢作燃料。当时预计它从地球的一边飞到地球的另一边仅需要3.5小时。
此外,2002年在底特律举办的国际车展上,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自主魔力”氢动力概念车首次亮相,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
据美国氢气协会分析,2007年全球年生产氢气超过5000万吨,氢燃料汽车正在加快推向商业化。但由于目前制氢成本为汽油成本的2~4倍,且氢气的大量生产需要能源和基础设施,要想成为主导燃料仍存在许多问题。因此,专家们普遍认为,氢能的大量利用将在10多年后。未来随着制氢规模的扩大,预计在2015—2020年期间,制氢成本将与汽油成本相当,这将主要取决于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和使用。如果投入批量化生产,预计到2015年燃料电池汽车的生产成本将仅比传统汽车高20%。
总而言之,世界各国都在加快氢能的开发和利用。国外氢能的发展不再单纯停留在技术领域上,已产生了“氢能经济”新经济模式的理念。如美国对氢能技术十分重视,尽管目前尚处于示范阶段,但其氢能研究的技术条件已经成熟。有关专家预测,美国燃料电池汽车、氢能生产及加氢基础设施的商业化有望在2015年之前实现。按照美国氢能技术路线图,到2040年美国将走进“氢能经济”时代。那时,氢能将最终取代石化能源而成为市场上使用最广泛的终端能源。
8. 氢能源化工技术的研究进展论文
关键词
关键词是标示文献关键主题内容,但未经规范处理的主题词。它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要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一篇论文可选取3~8个词作为关键词。
正文
一般来说,学术论文主题的内容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事实根据(通过本人实际考察所得到的语言、文化、文学、教育、社会、思想等事例或现象)。提出的事实根据要客观、真实,必要时要注明出处;2.前人的相关论述(包括前人的考察方法、考察过程、所得结论等)。理论分析中,应将他人的意见、观点与本人的意见、观点明确区分。无论是直接引用还是间接引用他人的成果,都应该注明出处;3.本人的分析、论述和结论等。做到使事实根据、前人的成果和本人的分析论述有机地结合,注意其间的逻辑关系。
结论
结论应是毕业论文的最终的、总体的结论,换句话说,结论应是整篇论文的结局、是整篇论文的归宿,而不是某一局部问题或某一分支问题的结论,也不是正文中各段的小结的简单重复。结论是该论文结论应当体现作者更深层的认识,且是从全篇论文的全部材料出发,经过推理、判断、归纳等逻辑分析过程而得到的新的学术总观念、总见解。结论可采“结论”等字样,要求精炼、准确地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或新的见解及其意义和作用,还可提出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和建议。结论应该准确、完整、明确、精练。
该部分的写作内容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本文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对前人有关的看法作了哪些修正、补充、发展、证实或否定。
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或遗留未予解决的问题,以及对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的关键点和方向。
参考文献
在学术论文后一般应列出参考文献(表),其目的有三,即:
为了能反映出真实的科学依据;
为了体现严肃的科学态度,分清是自己的观点或成果还是别人的观点或成果;
为了对前人的科学成果表示尊重,同时也是为了指明引用资料出处,便于检索。
毕业论文的撰写应本着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凡有引用他人成果之处,均应按论文中所出现的先后次序列于参考文献中,并且只列出正文中以标注形式引用或参考的有关著作和论文,参考文献应按正文中出现的顺序列出直接引用的主要参考文献。
9. 氢能源的中国氢能行业发展分析
氢能源被视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人类对氢能源应用自200年前就产生了兴趣,到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就广泛开展了氢能源研究。
氢燃料电池技术,一直被认为是利用氢能,解决未来人类能源危机的终极方案。上海一直是中国氢燃料电池研发和应用的重要基地,包括上汽、上海神力、同济大学等企业、高校,也一直在从事研发氢燃料电池和氢能车辆。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工业已经成为中国的支柱产业之一。2007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和第二大汽车市场。与此同时,汽车燃油消耗也达到8000万吨,约占中国石油总需求量的1/4。在能源供应日益紧张的今天,发展新能源汽车已迫在眉睫。用氢能作为汽车的燃料无疑是最佳选择。
虽然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关键技术基本已经被突破,但是还需要更进一步对燃料电池产业化技术进行改进、提升,使产业化技术成熟。这个阶段需要政府加大研发力度的投入,以保证中国在燃料电池发动机关键技术方面的水平和领先优势。这包括对掌握燃料电池关键技术的企业在资金、融资能力等方面予以支持。除此之外,国家还应加快对燃料电池关键原材料、零部件国产化、批量化生产的支持,不断整合燃料电池各方面优势,带动燃料电池产业链的延伸。同时政府还应给予相关的示范应用配套设施,并且支持对燃料电池相关产业链予以培育等,以加快燃料电池车示范运营相关的法规、标准的制定和加氢站等配套设施的建设,推动燃料电池汽车的载客示范运营。有政府的大力支持,氢能汽车一定能成为朝阳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