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生态”、“四平台”、“特色产业布局”发展思路,
退耕林工程着眼修复区域态经济系统我涉及面广、规模、投入、政策性强、与农民关系密切态建设工程我退耕林工程建设县域单位实施所投入劳物化劳依靠自产力必增殖相应物资源形区域资源态经济比较优势促农林主导产业形与发展退耕区县域经济主体农村、农业农民资源优势转化市场优势解决三农问题切入点县域经济发展基础退耕林效于资源态经济内涵发资源态经济认资源态经济系统着自身态经济阈值—规模阈(物再能力限制阈、环境容量限制阈、资源发利用规模阈等)配比阈(植物资源间态经济功能配比阈、区域内外市场容量间配比阈等)资源发利用要同资源态经济系统阈值相协调[依] 依析背景 依.依四川第轮退耕林四川省第轮退耕林工程经历试点示范、全面启、调整适应巩固等四阶段[贰]涉及贰依市(州)依漆吧县(市、区)陆00余万农户完退耕造林吧9.09万hm贰、荒山造林9三.三三万hm贰、产业专项造林吧.漆三万hm贰至贰0依贰退耕实现经济收益面积陆四.0贰万hm贰贰00依杨西岳[三]、李贤伟[四]进行退耕林与产业结构调整相互关联问题思考均提发展特色产业思路贰00陆帅克等[5]退耕林续产业角度系统析四川省退耕林主要发展模式机制功经验与存问题贰009张洪明等[陆]四川退耕林种植类型(三0余种)、经营模式(9种)经营机制(陆种)进行综述认初步形既数量质量、既规模效益覆盖第、二、三产业退耕林续产业体系贰0依依杜万全[漆]提退耕林工程建设培育量林产品资源随着间推移经营管理加强各种林产品资源断增必增强产业发展劲 依.贰续产业与县域经济家要态、要发展、农民要增收退、稳住、反弹形象表达退耕林建设农户、政府与央政府博弈关系[吧]王龙[9]指由于退耕林私承包难保证工程实施具稳定激励相容性农户自利行至少三种场合偏离社态利益目标即种经济林、间种或复耕、少投入使退耕林政策偏离社优刘东等比较发展家与发达家退耕林政策认由经济增催态改善需求(退耕林)终要靠经济增满足何家理等[依依]通秦巴山区实证调查研究认应发挥自区域单元资源优势克服退耕林工程态效益外显与经济效益内隐现象崔绍芳[依贰]展商品型态农业与退耕林工程系统相互耦合研究认退耕林工程实施及效巩固定程度受商品型态农业发展期影响刘耀森[依三]认退耕林必须确认识处理四核关系:退耕林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关系;二退耕林与续产业发展关系;三退耕林与农民增收关系;四退耕林与城镇建设关系杨明等认必须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市场调节相结合式引导农民积极发展续产业积累产业发展基金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发展产业带构建合理产业链等问题研究促进续产业健康发展退耕林带土产格局改变承接着物基础自再产社经济再产程退耕区县域经济县城、乡镇纽带、农村腹农业经济拥基本产资源要素包括自资源、理位置、气候条件、初级劳力等县域经济发展既需要促进内部资源、产要素市场优化配置要突破县级行政区划约束充利用县域外部各种资源、产要素市场郑循刚四川退耕林区县域经济发展基本特点进行SWOT析总结四川退耕林区县域经济发展组织运行模式、区域模式产业模式赵志远简阳市作协调型县域发展模式代表即具乡镇单位农工商、产供销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特点该模型形程般发展商品性农业基础兴办农产品加工业起家再拓展农产品加工链包括纵向产业链(农产品由粗加工发展深加工、精细加工)横向产业链(农产品加工业配套包装工业、销售业、运输业其服务业)综所述笔者认四川第轮退耕林形产业资源存量已重要农林产业资源应县域经济发挥应价值资源理布社经济基础差异性物种性与同构性影响着存量资源产业价值发挥需要展存量资源(物种规模)县域间产业基础优势比析与研究 依.三析按家退耕林续产业调查口径确定产业基物种收集四川省贰0依贰退耕林续产业调查统计数据贰0依三四川省林业产业报统计数据假定市州范围内同物种预期收益(较)值作区域该物种基产业化条件第产单位面积公允价值规避物种价值实现序性、理布社经济差异性并基于贰0依三报林业产业基(含退耕林)规模计算相关物种基第产潜价值用贰0依三林业产业报第产产值与同四川统计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计算各县农林协调系数借用区域经济区位商析展产业物种、原料基农村经济发展区位优势析若LQij>依则认i物种(原料林)j县(市州)农村经济发展具比较优势且值越表示比较优势越或产业专业化、或特色化水平越高;若LQij≤依则县域内自给性商品产 贰结与析 贰.依原料基区位析 贰.依.依基林存量析四川省至贰0依三底林业产业基规模达吧三依.0万hm贰基类型基本结构受退耕林工程影响较仅两类变幅超依%说明退耕林物种选用存产业禀赋路径依赖路径依赖使退耕林形资源自融入该区域既产业基退耕林除未参加贰00漆起珍稀用材林基建设外均各类基规模做较贡献其特色经济林、笋用竹产业贡献率表明退耕林林业产业着丰富与完善作用(参见表依) 贰.依.贰基林县域区位优势原料基产经营属林业第产业具资源密集、劳密集特点县域农村经济重要组部基产值区位商衡量着相关产业发展基础优势种优势相农村经济发展言根据前述假定条件我测算四川省(含非退耕林般用材林)林业产业基潜力产值依漆依陆.0贰亿元具经营发展优势县域拥相关潜力产值依三陆漆.5三亿元优势县域相关原料基潜产值占全省相应产值陆9.9%~9吧.5%占比作产业基域聚集度指标则物质能源林>食用油林>森林蔬菜>笋用竹>药材林>特色经济林>饮料林>调香林>珍稀用材林>材用竹>工业原料林>干林>桑树及其>般用材林>水林见聚集度越高则基域特色内涵越潜产值与县域区位优势力乘积作产业发展优势表贰列各原料林类型产业发展优势前依0名相关县 贰.依.三二产结构析根据产业结构理论经济发展程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断升级程二产产业升级推力贰0依三四川省林产加工企业陆陆5吧家规模企业仅三9依家亿元产值龙企业依贰四家表现:般性加工比重高附加值产品比重低技术更新改造技术进步没取进展产业结构升级缓慢林业第、第二、第三产业产值构比三漆.9∶三四.9∶贰漆.贰[依漆]产业尚提供原材料物资产品主属于较低层产业结构基于林业产业资源密集性四川产业资源底蕴我认较间内、二产间联变化明显利用贰0依三各县林业、二产比值关系估算各产业基类型二产潜产值加工能力假定现规模企业实现设计产能据析二产结构状态规模企业代表着行业现代化水平高低其贡献二产升级根本析表三看四川林业产业资源具依四99.漆贰亿元潜二产产值其现规模企业贡献率四漆%实木类加工产能较满足游市场需求;纤维板代表工业化加工产能剩受制于游原料市场;竹材制浆代表材用竹工业化加工产能足制约着原料存量产利用;高附加值产品向经济林加工规模尚处较低起步区间四川林业二产结构升级于竹材加工产能幅度提升(资金密集)经济林高附加值产品创新研发(技术密集)突破 贰.贰产业物种区位析 贰.贰.依物种区位优势析退耕林工程栽植树种涉及依00余种[陆]纳入产业资源统计物种(类)四依种经济林直退耕林关注重点物(品)种选择跃四川贰5种具产业禀赋经济林物种布广核桃窄橄榄相关区位析表明具区位优势县域物种梨优势县域数表达物种自理属性发展区位优势足三0县物种具较明显区域特色橄榄、芒利用物种优势县数与布县数比值做发展策略比值≥漆5%发展区域特色经济林比值50%-漆5%进行专业化发展比值<50%进行般性发展进入县域内发展优势物种(类)排序前三名收敛条件析单物种发展产业基优势县域规模花椒、梨、核桃、柑橘位居前三物种潜产值与县域区位优势力乘积作产业发展优势发展优势排位与实际情况相吻合程度较高 贰.贰.贰物种产业市场析四川林业产业资源涉及依漆漆县、四依物种(类)县域物种组合达贰陆吧四种借用二产企业规模产值标准别县域、物种进行归类通表5看论否具备区位商优势各产值规模均县域(物种)布具备区位商优势且较产值规模似乎相悖事实区位商更表达县域内所发展物种间农村经济贡献比较优势产值规模与区位优势力结合才较表达物种全省产业发展优势物种县域产值同资源价值实现市场着眼点同A级拥参与省际、际交流资源规模已或具备县域支柱产业按照全产业区专业化工基本格局培植或加入区域产业集群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参与区域与家乃至际经济循环柠檬、核桃、柑橘B级具形县域主导产业或优势产业资源规模培植龙企业实现(市)区域资源聚集区域产业链间产品或特色产品参与省内市场流通用材树种、笋用竹、油橄榄C级存输域外资源量加扶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根植性企业原产品、或农副初加工产品供给市域市场适宜各类水D级基本保持满足需求资源量属于传统农业产应原产品参与域内农贸市场交易 三问题与讨论 (依)退耕区县域经济农业经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民增收致富需要发展县域经济视角重视评估退耕林代表林业资源产业禀赋县域经济五统筹直接操作平台影响区域竞争力关键经济发展社稳定重要基础县域经济发展于充利用区位资源优势选择培育主导产业发挥主导产业关联效应扩散效应带整县域经济协调发展(贰)散家庭、并中国基形象描述退耕林代表林业产业资源经营格局弱质农户产农经营形式主自我集累、自我发展能力较弱农林产业要跨越传统经济位须并中国资源实现产业化利用并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工作重点建立包含农业龙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经营户内产业化经营体系适应退耕区社经济发展前应重视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户自组织程度展产品初加工带给农户规模经济效益农产品加工增值效益作用发挥(三)贰0依四我启新轮退耕林建设工程满足态治理需求基础农户拥高度物种选择权本文析表明少物种具传统经营价值产业化利用高度看则具备发展优势其原二:、区域内加工产能滞带资源市场限;二、同等区域发展其物种农村经济价值优势更二者均需要新轮退耕林加规避防止资源剩或采用短视物种(四)区域经济区位商析属于理经济范畴作植物资源析评价应该加植物理相关析本文尽管较析四川省现林业产业资源区位优势数据局限使用潜产值概念值商
2. 我国信息化产业的发展思路是
我国“十二五”信息化发展的基本思路及目标、重点
(一)“十二五”信息化发展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两化融合”为切入点,重点解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对信息化的重大需求,从三个层次全面、协调地推进信息化进程,实现我国经济、技术和社会的跨越发展。
推进信息化的三个层次为:
重大产业化层面;
重大应用层面;
重大核心技术研发层面。
(二)“十二五”信息化发展目标和重点
《国家信息化的战略目标(2006-2020)》明确制定了我国到2020年应该达到的一系列重要目标,包括:
综合信息基础设施基本普及;
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信息产业结构全面优化;
国家信息安全保障水平大幅提高;
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取得明显成效;
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初步确立;
国家信息化发展的制度环境和政策体系基本完善;
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显著提高;
为迈向信息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3. 江门市三大产业发展状况
新会作为珠江口西岸重要地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但也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例如产业发展的导向性不强,产业布局分散,产业集聚不明显,产业综合竞争力不强等。2008年底,国家发布了《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明确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地位,赋予珠三角发展更大的自主权。同时,2008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仍低位运行,新会的经济运行困难加大,一些处于产业链低端的行业受到很大的冲击,新会产业发展方面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进一步显现。编制《新会区产业发展规划(2010-2020年)》对于更好地贯彻落实《规划纲要》的精神,明确新会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抢抓机遇,先行先试,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推动全区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规划是指导新会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是推进新会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和编制相关专项规划的依据。
(一)工业
1、重点发展三大主导产业
--临港装备制造产业
发展现状:新会具备发展临港装备工业基础,银洲湖其中船舶产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机械装备及电子设备制造业已初见规模。新会船舶产业发展迅猛,是中国船舶拆解基地,在双水、古井、沙堆南部地区已形成造船、修船、拆船以及船务配套的上下游完整产业链,全区已引入造船项目19个,拥有全省最大民营造船企业南洋船舶。2009年新会船舶产业实现规模以工业总产值67.73亿元。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方面,新会中集具有年产干货箱15万TEU、集装箱用木地板15万立方的生产能力,2009年产值达17.54亿人民币。机械装备及电子设备制造业在江裕集团、日本松下、新会ABB、福斯特惠勒等龙头企业影响下,产业集聚日益明显,产业规模日益壮大。临港装备制造产业2009年产值208.55亿元,增长24.25%,占我区工业总产值22.19%,规模以上企业135家。当前我区装备制造专业人才和专业技术方面较为缺乏,是装备制造业发展需要突破的制约因素。而新会拥有银洲湖的水域优势,并处于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交汇处,西部沿海高速铁路也规划在新会设站,加上广珠铁路、港珠澳大桥的动工建设,交通区域优势日益明显,机车、船舶等装备制造业在我区的发展前景良好。
发展目标:2012年产值达360亿元,年均增长20%;2015年目标产值570亿元,年均增长17%;2020年产值1050亿元,年均增长13%。到2015年新会南车项目产值超100亿元。
发展区域:主要集中在会城、经济开发区、古井、沙堆、双水、大鳌。依托铁路、轻轨以及银洲湖航运优势,重点打造临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主要包括:机车修造产业区(会城东部)、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开发区)、船舶修造产业带(双水、古井、沙堆南部地区)。
发展思路:充分发挥港口优势,打造临港先进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与维修业、船舶产业、和机械装备及电子设备制造业。全力推进中国南车新会基地建设,打造南车集团城际动车组最大的生产基地、南车集团的出口基地,全球城际动车组的重要生产基地。争取与中国南车配套项目落户,推动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以金太阳项目为龙头,大力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以建设广东中小型船舶基地为突破口,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为原则,以健全产业链体系为着力点,统筹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综合运用市场配置和政府引导等多种手段,增强造船能力和配套能力,发展中小型船舶集群、船舶配套集群、游艇集群,建设船舶及海洋工程制造区、船舶配套工业园、中高档游艇产业园、船舶修拆基地,把新会船舶产业建成为我国华南地区最具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之一。围绕新会中集,发展集装箱配套产业,打造集装箱专业基地,开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特种箱、折叠箱、开顶箱、房屋箱等产品,逐渐形成以特种箱为主打产品、其他产品乘势推进的经营格局。以福斯特惠勒为龙头,重点发展重大技术装备本地化和高技术化,积极承接装备制造产业转移。
--精细化工产业
发展现状: 2009年新会精细化工产业工业总产值62.06亿元,下降7.2%,占全区工业总产值6.6%,规模以上企业47家。我区化工产业发展较晚,目前区内多为仓储企业,缺乏生产性企业,产业链比较短缺。同时,发展石油化工所需的大宗原料、燃料等都必须外购,资源相对贫乏。
发展目标:2012年产值达130亿元,年均增长25%;2015年实现产值230亿元,年均增长23%;2020年产值实现650亿元,年均增长23%。
发展区域:主要集中在古井、三江、沙堆。充分发挥古井和沙堆作为江门市危化专区的定位优势,重点打造总规划面积16.8平方公里,位于古井北部和三江南部的石化产业基地。
发展思路:以宏川化工项目为切入点,高起点加快建设精细化工基地,大力发展中下游低污染、高技术石化产品、精细化工以及危险化学品的仓储和物流产业。要利用银洲湖港口优势,建立长期稳定的原料供应渠道,缓解外购基础原料造成的成本压力。结合广东省大炼油、大乙烯项目的延伸,充分利用茂名等石化基地的产业辐射作用,吸引生产性项目落户,利用其原料资源深加工一批国内市场短缺精细化工产品。
--纸及纸制品产业
发展现状:2009年纸及纸制品产业产值65.01亿元,增长19.41%,占全区工业总产值6.92%。位于双水的广东银洲湖纸业基地以双水电厂为中心,是广东省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园区内规划年产1040万吨纸和纸板能力,计划总投资981亿元。基地发展势头良好,目前引进企业11家,汇集了振隆造纸、维达纸业、中顺纸业、华泰纸业等国内外知名造纸企业,全部达产后产能累计达297万吨。2009年银洲湖纸业基地实现产值19.73亿元,增长23.5%。当前节能减排任务非常重,纸及纸制品产业对SO2和COD排放量的需求量较大,环保指标的硬性约束对纸及纸制品产业的发展影响尤为明显。
发展目标:2012年产值达110亿元,年均增长20%;2015年实现产值210亿元,年均增长25%;2020年产值达到650亿元,年均增长25%。到2015年维达纸业产值达50亿元。
发展区域:主要集中在双水。主要是做大做强广东省银洲湖纸业基地。银洲湖纸业基地规划面积24平方公里,已开发1.3平方公里。
发展思路:进一步完善纸业基地的基础设施配套工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产业基地循环链,完善公用工程岛建设,由公用工程岛向纸业基地集中供热、供电、供冷、供水和集中治污、废弃物综合利用,形成能源系统的循环经济链。重点发展附加值高、税收贡献大的纸类品种和终端产品,提高产业效益和资源利用率,促进华泰纸业、亚太纸业等已引进项目早日投产,争取将银洲湖纸业基地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品牌。
2、优化提升四大传统产业
--食品产业
发展现状:2009年食品产业产值97.83亿元,增长40.32%,占全区工业总产值10.41%,规模以上企业30家,新会是中国食品工业生产基地,会城也是广东省食品专业镇。我区的食品产业呈现李锦记集团一枝独秀的局面,其他食品加工企业还没有形成具规模的产业集群,食品工业生产基地的品牌效应还不明显。
发展目标:2012年产值达200亿元,年均增长25%;2015年目标产值320亿元,年均增长17%;2020年产值目标500亿元,年均增长10%。到2015年李锦记集团产值达200亿元。
发展区域:主要集中在会城七堡。以新会被评定为中国食品工业生产基地为契机,发挥李锦记集团作为食品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不断丰富和延伸食品产业链,在会城七堡打造全国食品产业基地。
发展思路:以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确保质量安全为目标,加强会城作为省食品专业镇建设,加快壮大产业规模,抓好招商引资,吸引更多项目落户。加快编制食品产业规划和七堡片区控制性规划。重点扶持李锦记集团增资扩产,加快李锦记集团亚洲最大调味品和保健品生产基地建设。
--金属制品产业
发展现状:新会是中国不锈钢制品生产基地,司前镇是广东省五金不锈钢专业镇。2009年,全区金属制品产业工业总产值174.21亿元,增长6.87%,占全区工业总产值18.54%,规模以上企业190家,是新会产值比重最大、规模以上企业数最多的产业。目前我区金属制品产业的生产以定制加工模式为主,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产业附加值不高,企业经营受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较大。
发展目标:2012年产值达270亿元,年均增长10%;2015年实现产值350亿元,年均增长9%;2020年产值500亿元,年均增长8%。到2015年日新不锈钢产值超40亿元。
发展区域:主要集中在大泽、司前、睦洲、崖门。西部:建立大泽的中小企业创业园区,打造紧固件生产基地;壮大司前的不锈钢制品生产基地。东部:紧紧抓住新中公路复工的机遇,构建东部产业转移园,主动承接中山、珠海等地的金属制品产业转移。同时,在崖门建立电镀基地,配套延伸金属制品产业链。
发展思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产业升级改造,积极应用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五金不锈钢产业,通过创新创优,摆脱定制加工模式,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打造自主品牌,促进现有企业扩大规模。准确定位特色产业园,加强创利来工业园、前锋民营科技园和新沙工业园等工业园区建设,发挥园区集聚能力,提高产业承接转移能力。充分发挥交通和区位优势,利用现有工业园区,积极承接珠三角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主要承接室内装修材料产业转移,以华恒灯饰等龙头企业为示范,通过以商引商、产业招商,主动承接中山灯饰产业的扩张转移,聚集家具、灯饰、家居建材等相关配套产业,延伸产业链,重点扶持室内装修材料产品深加工和物流等配套产业的发展,与中山灯饰产业形成网络,互相联动。整合现有电镀企业、提高电镀工艺技术,创建统一治理、集约发展的生态型电镀工业园区,承接金属电镀及后加工等产业转移,规划面积2000亩,力争到2020年产值超过50亿元以上,打造成广东省西部沿海地区重要的电镀产业基地。
--纺织服装产业
发展现状:纺织服装是新会的传统优势产业,新会被命名为“中国化纤产业名城”,罗坑镇是广东省纺织专业镇。2009年,纺织服装产业工业总产值101.52亿元,增长4.28%,占全区工业总产值10.8%,规模以上企业91家。我区纺织服装业中,大部分企业长期以来研发投入少,品牌的发展基础薄弱,在产业链中处于低端,而且受国家出口关税、汇率等宏观政策影响较大,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发展目标:2012年产值达150亿元,年均增长11%;2015年实现产值190亿元,年均增长8%;2020年产值达270亿元,年均增长7%。到2015年,冠华针织产值达100亿元,美达锦纶产值达80亿元,彩艳集团产值达20亿元。
发展区域:主要集中在会城、罗坑。充分发挥会城地区在纺织服装方面的产业基础和人才资源的优势,逐步打造高新技术化纤服装生产基地。罗坑以冠华集团为龙头,带动形成纺织制衣产业集聚,壮大广东省纺织专业镇的规模。
发展思路:实施改造提升、名牌带动、以质取胜、转型升级战略,提高产业集中度,提升产品质量,增强整体竞争力。打造纺织工业区域特色经济和品牌优势,下大力气打造国际知名品牌,增长方式从数量主导型向品牌效益型转变,实现从产品优势向品牌优势的升级,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在全球范围内实现销售、研发、生产各个环节的优化配置,提高纺织工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积极引导、支持纺织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进行深层次的产学研合作,对行业关键技术、共性技术进行攻关,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技术创新优势。引导企业科研项目积极争取资金扶持,推进纺织服装产品的开发升级。
--建筑材料产业
发展现状:建筑材料产业2009年产值115.84亿元,下降0.01%,占我区工业总产值12.33%,规模以上企业家62家。建筑材料产业涉及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产品,被国家确定为产能过剩、重复建设调控的重点,建筑材料产业要继续壮大发展面临着产业政策的制约。
发展目标:2012年产值达180亿元,年均增长7%;2015年实现产值220亿元,年均增长7%;2020年产值280亿元,年均增长5%。到2015年华冠钢铁产值达100亿元。
发展区域:主要集中在古井、崖门。依托现有建筑材料产业的基础,建成辐射力强的建材生产基地。
发展思路:以海螺水泥、裕大管桩、中交四航预构件、耀皮玻璃为龙头,加快发展新型建筑材料。以质量、效益、节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重点,抓紧淘汰我区落后产能,提高能源消耗、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准入门槛,走高效低耗优质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服务业
--现代物流业
发展现状:2009年物流业增加值54亿元,增长2.5%,占GDP比重14.3%。货运周转量11.51亿吨公里,港口货物吞吐量1711万吨。我区近年现代物流业发展亮点较多,但港口运输建设滞后,增加物流业的经营成本。水果、厨具、摩托车等专业市场初具规模,但从功能、模式、分布、信息化等指标来衡量,我区物流业专业市场的设施还比较落后。物流企业实力不强,缺乏提供全球性物流服务网络的龙头企业。
发展目标:2012年物流业增加达8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2015物流业增加值达到130亿元,年均增长18%以上,占GDP比重达到17%;2020年物流业增加值目标280亿元,年均增长16%,占GDP比重达到21%以上。
发展区域:重点发展银洲湖现代物流基地和江会路商贸中心。
发展思路:借助港口、铁路、轻轨、高速公路等区域优势,重点打造水道物流、轨道物流和通道物流。水道物流方面。完善天马港区配套,加快二期万吨级泊位建设;加快纸业基地万吨级码头建设,形成东西响应的格局;启动古井深水港区的立项前期工作,配套石化基地建设,实现江海联运,使银洲湖成为珠三角西部乃至广西部分地区的物流配送发展重地。推动崖门乘潮5万吨级出海航道整治工程,将银洲湖出海航道的等级提高到全潮3万吨、乘潮5万吨。轨道物流板块。依托广珠轻轨和广珠铁路,及早研究制定控制规划,为今后的发展预留发展空间。规划好广珠铁路站场与新会港各港区的交通对接,形成海铁联运货物集聚区。通道物流方面。以构建江会路商贸轴为抓手,完善水果食品、古典家具、机电五金、汽贸等专业市场建设,打造充满人流、物流、资金流的商贸走廊,建成江门市产品展示中心。
--旅游业
发展现状:被评为中国最具影响力旅游名城,2009年全区旅游总收入27亿元,增长15.1%;接待游客550万人次,增长15%。目前我区尚未充分挖掘圭峰山等自然景区的潜力,景区建设规模和水平普通不高,制约了我区旅游业的发展。
发展目标:2012年旅游总收入45亿元,年均增长18%;2015年实现旅游总收入70亿元,年均增长17%;2020年旅游总收入160亿元,年均增长18%。
发展区域:以圭峰为主的名胜风景区,以小鸟天堂为主的生态旅游区,以银湖湾、古兜温泉度假村为主的休闲度假区。
发展思路:建立以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为主体,具有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娱乐健身、美食购物等多功能的旅游目的地,建成内涵丰富、人文荟萃、设施一流的区域旅游中心。以侨乡风情文化为主题,充分挖掘文化旅游资源。走生态保护和旅游业协调发展道路,在空间上重点构建三大旅游休闲区。北部以构建圭峰路生态轴为抓手,创建AAAAA级圭峰山国家森林公园,建设集观光游览、森林生态、宗教文化为一体的综合名胜风景区;中部整合小鸟天堂、梁启超故居、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南坦葵林等资源,实现以鹭鸟和榕树生态环境为主体的综合大型赏鸟乐园和历史名人文化游览区;南部以古兜温泉度假村和银湖湾游艇休闲度假区为龙头,发展滨海休闲度假旅游和会议休闲经济,整合古兜温泉、银湖湾湿地公园、崖门炮台、崖门古战场、崖门大桥、桥梁博物馆、蔡李佛始祖馆、张将军家庙等自然历史资源,建成集“山、水、泉、林、文、古”于一身的旅游胜地。
--房地产业
发展现状:2009年,全区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2.68亿元,增长32.75%;全区房地产开发企业95家,其中三级企业5家,四级企业73家(其中中外合资合作企业10家),暂定资质企业(项目开发)17家。我区现有的房地产住宅小区规划建设质量不高,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教育、卫生、文化等生活配套设施十分滞后,影响我区的房地产项目的规模及档次。
发展目标:2010年完成投资开发21亿元,年均增长20%;2015年完成投资开发35亿元,年均增长20%;2020年完成投资开发70亿元,年均增长15%。
发展区域:以江会路复线沿线区域、南新区作为房地产重点发展区域,提供优质的生活居住和服务配套功能。
发展思路: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完善城市功能。大力发展园林住宅小区,有计划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提高住房整体水平,促进房地产发展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建设功能完善的宜居、宜业、宜游城镇体系。
继续实施“东连、南进”方针。加快城市“东连”步伐,以构建江会路复线宜居轴为抓手,整合周边地块,搬迁现有建筑物和单位,引进有实力的房地产开发商,连片开发,将该区域打造成新会乃至江门规模最大、环境最好、档次最高的房地产小区,带动周边土地升值;加快“南进”进程,重点推进南新区的开发建设,将南新区建设成为集商业、居住、文化为一体的具有时代性、标志性的现代化综合性生态新区。
加快“三旧”改造的步伐和速度,促进城乡面貌改善,优化土地资源配置。进一步拓展旧城空间、降低密度、提高品位、提升形象,切实改变旧城区人口密度高、住房拥挤、绿地不足、环境偏差等问题。适度推进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缓解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推进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居民居住条件。
(三)农业
--现代农业
发展现状:2009年农业总产值45.62亿元,增长3.74%。其中,海洋产业总产值40亿元,增长14.3%。粮经面积比例调整到57.3:42.7。水稻、蔬菜、水果良种覆盖率96%以上。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市级8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2个、产地认定24个、绿色食品认证6个及有机食品认证1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0家。近年我区在农业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农田基本建设滞后,农产品加工水平不高,农产品流通渠道还比较缺乏等问题。
发展目标: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服务支撑体系得到完善,由农业发展大区成为农业强区。
发展区域:一是沙堆、古井、睦洲、大鳌一带的淡水养殖产业带和加工区;二是崖门、双水丘陵地区禽鸟养殖区;三是会城、大泽、三江、双水以蔬菜、花卉、观赏鱼为主的休闲农业产业区;四是三江和银湖湾的观光农业产业区。
发展思路:突出区域特点,科学合理安排生产,立足新会现有生产特色,确定主导品种和发展目标,推进优势产业区域化集聚发展。逐步扩大陈皮、南美白对虾、珍禽等生产规模,促进特色优势农产品、水产品上规模。大力发展水果、蔬菜、花卉、珍贵苗木等园艺产业,逐步形成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特色化的生产新格局。大力发展冬种生产,提高农业复种水平和生产效益。积极争取将我区香蕉种植列入国家重点产业发展带。加快林产工业发展,建设高效商品林基地,增加木材及林产品的有效供给。加大崖门渔港建设力度,将崖门渔港建设成为国家一级渔港,鼓励有条件的海洋捕捞从业者向远洋发展。
加快发展生态农业。切实抓好沿海防护林、绿色通道、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涵养林、红树林、人工渔噍、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建设农业生态园区,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监督与管理,切实解决农业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加快农村沼气等可再生能源建设,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推进旅游农业发展。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通过科学设计开辟活动场所,为游客提供观光、采果、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间情趣等活动,并提供住宿、度假、游乐等服务,以发挥农业与农村休闲旅游功能,建设新型生态旅游业。
4. 金江镇的发展思路
金江镇十一五规划的发展思路是:基础先行、调整结构、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创新特色、提高效益、协调发展。 全面规划。即全面制定金江镇“农村新型农业发展规划”、“农村小城镇建设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社会协调发展规划”、“文化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以规划为依据,促进粮食、经济林果、中药材、蔬菜、畜牧养殖、蚕桑产业、矿产业、水电业、旅游业等产业的共同发展。
突出重点。即突出生物产业发展、矿电产业发展、文化产业、生态旅游业发展等四大产业。
创新特色。即努力开发具有金沙江流域山河随季节变化的如诗如画的景色,利用红军渡、特区旧址、崖壁画等,培育金沙江红色旅游及金江苗寨特色,着力打造原生态的民俗旅游及金江大龙潭原生态旅游度假村。另外,根据金江已申报认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的机遇条件,快速培育江边特色无公害农产品加工企业,构建畅通的农产品转换通道。
协调发展。即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城市与乡村、乡村与乡村之间协调发展、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协调发展、对内结合与对外开放协调发展。
发展定位。结合金江镇自然、区位、气候,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充分挖掘和发挥丰富的资源优势,通过大力培育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全镇的农业产业化和小城镇化建设,努力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全镇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把金江镇建设成为全州金沙江沿线最好的乡镇。
5. 针对当前本地产业发展规划,有什么思路和想法
1、收入弹性原则(所得弹性标准),即每增加一个单位收入与增加对某商品需求量之比。如果由于收入扩大而增加的需求能转化为收入弹性高的商品,出口增长率则可随之提高,对整体经济增长则较为理想;
2、生产率上升率原则(生产率上升原则)。为了使收入弹性高的商品能够出口,必须具备充分的国际竞争能力,因而最佳选择是把生产上升率高的产业或技术发展可能性大的产业作为重点;
3、技术、安全、群体原则,即从长远观点看,经济发展的动力是技术革新,从而对于能成为将来技术革新核心部门的产业,目前虽然处于比较劣势地位,也不能轻易放弃;为了一国经济的稳定发展,事实上要求有某种程度的国家安全保障或能够保障国家威望的产业;为了产业部门之间的平衡发展,必须形成范围较广的产业群体。符合上述三条标准的产业结构状态,就可称之为一定时期一国产业结构的最适状态,同时也就表明该国阶段上产业结构高度化达到水准状况。
6. 甘肃地勘单位主导产业的发展思路
乔志钢
(甘肃有色地质勘查局一〇六队,甘肃兰州,730046)
主导产业是指对单位的生存和发展起至关重要作用,能为单位提供主要经济利益来源的各种生产事业。甘肃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在国家已累计发现的171种矿产中,甘肃占据2/3,是我国矿产资源的“聚宝盆”。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地勘单位的优势是拥有一批专业性的地质找矿人员和一批适用技术,以及几十年来在各自的勘查登记区取得的地质成果。甘肃地勘单位应抓住西部大开发带来的机遇,充分利用处于矿产资源丰富地区这一比较优势,积极寻找国家经济建设以及西部大开发急需的矿产资源,满足社会发展和国家经济建设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促进甘肃地勘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搞好矿业开发和矿权运作
1.矿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矿业大国。矿业提供了全球能量供应的90%,制造业原材料的70%;提供了中国能量的93%,制造业原材料的80%。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人类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源泉,是一个社会取得繁荣、一个国家得以富强的先决条件之一,与人民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息息相关。矿产资源又是一种性质独特、极其珍贵的自然资源,它的储量有限,采后消失不能再生,具有有限性和非再生性。因此,合理开采和利用矿产资源是我国目前一项非常迫切的任务。
2.让矿业开发成为甘肃地勘单位的主导产业
甘肃地勘单位在地质找矿中,要充分利用《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赋予的探矿权人优先取得勘查作业区内矿产资源的采矿权这一优势,按照国家有关法规和产业政策积极投入,组织单位剩余劳动力,从事矿业开发,在远景较好的成矿带进行采矿生产,多方位筹集资金,建立集采矿、选矿和冶炼于一体的矿业生产流程。从过去单一的地质找矿,向矿业开发转轨。这样,既可以分流剩余的劳动力,又可以在地勘单位整体“转企”之前,创建以开发矿业为主导的产业。以开发促找矿,以找矿促发展,形成良性互动,从而找到地勘单位可持续发展的立足点,并逐步向科学化、规模化发展,最后形成具有一定实力和规模的矿业集团。通过矿业开发完成原始积累,发展地勘经济,使地勘单位向企业化过渡,投身于西部大开发和繁荣地方经济的建设中。
3.通过探矿权有偿转让,发展地勘经济
探矿权是指在依法取得的勘查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内,勘查矿产资源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第3条明确规定:“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由国务院行使国家对矿产资源的所有权。地表或者地下的矿产资源的国家所有权,不因其所依附的土地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不同而改变。”为了体现国家享有矿产资源的所有权,国家实行探矿权、采矿权有偿取得的制度。我国每年投入大量国拨地勘费用于矿产资源的地质勘查,对于国家出资勘查的,受委托的地质勘查单位为探矿权人,以明确国家和勘查单位的权利义务关系,有利于加快地质勘查单位企业化改革的进程。地勘单位作为探矿权人,在完成规定的最低勘查投入后,按照《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的规定,经依法批准可以将探矿权转让他人。
甘肃地勘单位通过几十年的工作,拥有大量的探矿权。这些探矿权对于开发丰富的矿产资源是一笔潜在的财富。目前,探矿权转让市场尚不完善,应在国土资源厅的指导下成立“矿权交易中心”,为探矿权的供需双方提供公平、公正、公开、合法的交易场所。因为只有把探矿权融入市场,才能发挥它的潜在价值。通过探矿权的有偿转让,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使从事矿业生产的企业有了资源保障,同时使地勘单位在探矿权转让中获利。这样,既满足了市场对探矿权的需求,又实现了地质成果的价值,使地勘经济得以发展。
甘肃有色地质勘查局一〇六队,于1999年9月与甘肃省成县小厂坝铅锌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甘肃省成县小厂坝铅锌矿床探矿权转让合同”,在15年的合同期内,为一〇六队补偿铅锌原矿15万吨;于2000年3月同甘肃省白银公司签订了“李家沟铅锌矿矿业权重叠及补偿合同”,在15年的合同期内,为一〇六队补偿铅锌原矿45万吨。两个探矿权转让合同价值人民币1.5亿元。这在我国尚属首例。两个探矿权的成功转让,维护了探矿权人的合法权益,使甘肃有色地质勘查局一〇六队的经济上了一个新台阶,也为地勘单位在探矿权的运作上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从而使探矿权有偿转让成为西部地勘单位新的经济增长点。
4.以矿业权参股,试走股份经营之路
通过大量的地质工作,地勘单位找到了不少可供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很多矿点尚未进入开发阶段,有的矿点虽然已经进入了开发阶段,由于缺乏资金,开发的速度极为缓慢。为了能使这些埋藏在地下的矿产资源早日发挥经济效益,地勘单位应积极将探矿权融入市场,通过矿业权参股的形式,与开发商走联合开发之路。这样,既加快了矿产资源的开发速度,又规避了投资风险。通过股份经营,可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完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单位和职工参股,能充分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通过矿产资源的联合开发,为地勘单位整体股份制奠定基础,为未来的企业化经营积累经验。
二、立足于地质勘查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地质勘查工作的需求增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地质勘查工作的需求大幅度增长。而当前的地质勘查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矿产品进出口从顺差转为逆差,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污染严重,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矿业,近20年来开发量成倍增长,增长速度远远大于矿产勘查新增加储量的增长速度,导致大多数矿产资源出现危机。一些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建设的矿山企业因资源枯竭而面临闭坑。即使是近年来取得重大勘查成果的石油、天然气、金、银、铜等矿产资源,与国民经济需求的差距也在加大。
2.做好地质成果资料的分析和研究工作
地质成果资料是指通过地质勘查工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提供的各种阶段性或最终的矿产储量和地质资料,是一种信息产品。有效的地质勘查成果可以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是地质勘查成果的使用价值。地质成果中的各种地质资料对于国民经济各部门来讲具有现实的使用价值,而探明的矿产储量则是一种潜在的使用价值。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甘肃地勘单位在各自的勘查登记区做了大量的投入,进行了各种手段的地质找矿工作,取得了许多地质成果。有的地质成果资料已上报省储量委员会,有的已移交矿山开采单位,有的仍留在地勘单位做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这些地质成果资料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对矿产资源能否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认识的深化以及地质成矿理论的不断提高,甘肃地勘单位应充分利用这笔宝贵遗产,组织有经验的专业地质人员对已取得的地质成果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总结找矿经验,提高成矿理论的认识。这些地质成果资料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特别是为服务经济建设具有广阔的前景,是地勘单位的潜在财富,同时为发现和寻找新矿种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为下一阶段的地质找矿提供依据。
3.地质工作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随着社会的发展,地勘单位对地质工作中的设备配置、工作环境等方面进行了必要的投入与更新。野外项目组配置了笔记本电脑,方便地质资料的整理和汇总;配置了生产和生活用车,实现了地质工作中以车代步;改造了室内办公条件,购置台式计算机及成图软件,提高了制图的准确性。这些地质工作硬件设施的投入,改善了地质工程技术人员的办公环境,提高了工作效率。新时期地质工作,仅仅对硬件设施的改善是不够的。近年来,地质专业工程技术人员严重不足,40岁以下的中青年出现断档。地质人员的找矿积极性、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对地质工作的热情、事业心与老一辈地质工作者相比,有很大差距,这些思想意识上的衰落,构成地质工作软件设施的欠缺。如何提高思想意识,使地质工作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笔者认为应积极培养和引进一批有奉献精神、热爱地质事业的适用人才,完善现行的分配制度,制定地质工作激励制度,充分调动地质技术人员的找矿积极性。应站在地质工作者的立场上了解地质工作现状,设身处地为地质工作着想,而不应该从自己的观点出发看问题,避免激励过分与激励不足。做好地质项目的验收工作,加强地质工作的质量监督,激励与监督相结合,为寻找和发现可供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产地创造条件,为发展地勘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奠定基础。
4.争取国家地质调查项目
国家地质调查项目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统一管理。甘肃地勘单位应在以地质找矿为中心的同时,抓好队伍的自身建设,积极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培养一批人员精干并相对稳定、装备精良,以高新技术为支撑,地质勘查与综合研究相结合,能担当重大战略任务,善于攻坚打硬仗的高素质、专业化队伍。通过投标的形式,争取中国地质调查局的地质调查项目,取得国土资源调查经费,以参与地质调查项目的竞争拓宽地质市场。通过竞争的地质调查项目,扩大地质找矿的领域。
5.扩大商业性地质项目的服务领域
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地质成果的需求不断增大。老矿山资源的枯竭,新矿点地质找矿的投入,这些从事矿产资源开发的企业对地质工作的需求越来越多。地勘单位应认真领悟需求等于市场的内涵,积极扩大商业性地质项目的服务领域,在利用商业性地质工作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同时,扩大市场份额,增加商业性地质项目的创收能力,培养一支从事商业性地质工作的队伍,使之不断发展和壮大。
社会发展为地勘单位提供广泛的地质市场。随着我国人口增加,社会经济活动增多,地下水资源紧缺以及土地沙漠化、耕地盐碱化等问题日益突出。我国地质灾害频繁发生,造成的死亡人数超过了因洪涝灾害死亡的人数,年均经济损失高达270多亿元,占全国自然灾害损失的1/4。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即将开工的“兰渝”铁路等基础建设工程,为甘肃地勘单位提供了广阔的工程地质市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地质灾害预警工程成为地勘单位产业发展的新领域。地勘单位应抓住这个市场机遇,组织专业地质人员,通过学习新工艺、新技术提升单位资质认证,扩大业务领域,提高市场份额。
随着地质找矿阶段性地发展,岩心钻探业务量逐渐增多,大有东山再起之势。我们应该抓住这一机遇,抢占岩心钻探市场,发挥地勘单位在岩心钻探施工中的优势作用。对岩心钻探市场的发展空间进行准确预测,做好市场调查,把握市场动态,组织专业人员进行专业化施工,在抢占市场的同时,注意掌握投资的时机和投资的规模,规避和降低投资风险。使那些曾经为地质找矿作出贡献,响彻在大山深处的岩心钻机进入地质市场经济发展的舞台。
三、建立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企业管理机制
1.适应市场竞争,转变经营理念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企业管理的中心是财务管理,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加速资金周转。在地勘单位几十年的风雨历程中,大多数时间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走过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地勘行业也加入了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任何经营问题,在最后的分析中,既是由人引起,又必须由人来解决。所以,在合适的时机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是企业成长的一把钥匙。用人之长,人人是人才;用人之短,人人不可用。引入竞争机制,建立监督和激励相结合的现代管理制度,引用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用人机制,培养一批适应市场竞争的管理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在财务管理中要以成本为中心做好事前预测,完善事中控制和做好事后分析,注重单位在一定期间现金流量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努力增加收入,降低成本支出,促使企业价值最大化。
2.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企业文化
今天的文化就是明天的经济,明天的经济就是今天的文化,文化和经济是一架车上的两个轮子,离开文化谈经济,离开经济谈文化,都是荒唐的。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战略之一,其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因此,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将符合地勘单位发展的企业文化予以贯彻。
加强单位内部相互间的能力传递与知识共享,开展互动式培训和业务交流。此外,建立与完善内部知识管理系统,并予以适时的更新。打造学习型组织,注重职工能力提升和知识完善。结合地勘单位不同的发展时期制定综合性考核指标,完善并制定短期、中期、长期的激励机制。将业绩导向和过程控制有机地结合起来,切实做好绩效管理的规划、发展、评估、激励与支持。
切实做好企业文化从上到下的推广与执行工作,加强单位内部的沟通与交流。地勘单位的战略目标应结合企业化进程做适时的调整,包括人员能力结构的提升,企业文化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与变革,做到与时俱进,遵循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优胜劣汰的用人原则。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德,品德决定命运。企业文化的制定、执行、创新与变革,决定着企业是否能有所成就,决定着企业是否能基业长青,决定着企业是否会在新的竞争环境下从优秀走向卓越。
甘肃地勘单位主导产业的发展需要一个艰苦的历程,只有发挥比较优势,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发展。同时,甘肃地勘单位主导产业的发展受所在区域自然资源和社会环境的限制与制约,影响地勘单位主导产业发展的因素也很多。以上仅是个人对甘肃地勘单位主导产业发展的一些思路。
作者简介
乔志钢,甘肃有色地质勘查局一〇六队。
7. 怎么发展本村谈思路和想法
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对于中国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学习十九大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对于乡村振兴发展我有以下几点粗浅的建议:
一、必须要解决人的问题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不论是工业振兴还是乡村振兴,都需要一支具有战斗力的人才队伍。目前,辽宁省乡镇人员编制“编多人少”,一些干部身兼数职,疲于应付,有时需要牺牲节假日加班才能完成工作,还有些乡镇干部基本工资难以保障。另外,村干部岗位吸引力不够强,村干部面临后备不足、无人愿意干的窘困局面。优秀人才不愿回乡、不能回乡,使得乡村发展缺少活力和后劲。
建议:一是借省机构改革之机,进一步充实乡镇干部队伍,提高乡镇干部服务水平,激发乡镇干部工作激情。二是完善乡村治理体系,通过设立特聘岗位等方式,推进村支书和村民委员会主任职业化管理。三是省委、省政府应出台更多更好的政策优惠,吸引从乡村走出去的企业家、公务员和知识分子返乡,利用他们的知识、资源、情怀,充分发挥新乡贤作用。新生代农民返乡将对乡村振兴战略起到积极的作用,他们吸收了现代城市文明的一些精华,并且有着一定的专业技能与创业意识,而且他们相比父辈更加具有环保与生态以及绿色发展意识,只要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具有足够吸引力,且当地农村具备了良好的创业环境与人居环境,那么这些年轻的农民很有可能返回故土,重振乡村,为现代化农业与农村的发展作出一番贡献。
二、必须要解决规划的问题
由于没有专门制定村庄规划,如今大部分村级发展规划不合理,大都依靠老经验、老办法,推一步走一步,村庄无序建设,土地利用粗放,或者“一刀切”禁止任何建设,导致村庄功能难以完善,严重阻碍了农村的快速持续发展进程。
建议:一是由县级统筹制定乡村规划,与城镇规划相衔接,推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全面覆盖农村,并突出农业生产、农村居住、生态环境保护和农耕文明传承等功能。二是加大乡村“双违”治理宣传引导力度。应推动“双违”治理宣传工作重心向乡村倾斜,采取公益广告、标语横幅和宣传册等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大力普及城乡规划建设法规和整治“双违”工作政策措施,增强群众遵法守法意识,打造全民自觉参与、合力推进整治的局面,从而达到宜居乡村建设的目的。
三、必须要解决农村基础设施问题
近年来,农村的水、电、路、讯、房和环保等基础设施整体上有了很大改善,但仍有薄弱地方亟待改进,其中水、电问题尤为突出。例如,部分农村还存在因夏季或春节等用水高峰期供水不足、饮用水质不达标问题,夏季用电高峰时段出现电器无法使用、电灯照明出现红丝等现象。如果满足基本生活的水电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农村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就无从谈起,城镇居民也没有人愿意带着资金和技术到农村发展。
建议:一是加大农村饮用水管网的铺设和改造及电网改造升级力度,确保农村居民用水、用电无忧;二是建议在大水厂供水充足的情况下,提倡大片区供水,关闭一些分散的、设施落后的小型水厂,确保用水安全。
四、必须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
乡村的振兴发展,首先应以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为基本遵循,大力发展乡村经济。而乡村振兴首先需要产业振兴,对于乡村产业发展,一般普遍期望通过吸引大型招商项目落地来实现,而忽视根据各村实际,培育村庄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建议:一是加大对特色农产品品牌的宣传力度,通过精心的销售策划,扩大其知名度。二是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对产业条件成熟的村先行项目策划和实施,做到成熟一批发展一批。三是通过农业产业的发展壮大,吸引当地一些外出务工青年回家乡企业务工。通过农村青年返乡,减少农村“三留守”人员数量,促使长期驻守农村的老人、妇女、儿童能够得到家人的长期关爱,从而提升农村居民的幸福指数。
五、必须解决资金的问题
乡镇和村处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线,但实际可支配财力明显不足。村级的财政转移支付保障不足,乡村建设只能挤压村级资金。财政保障的工资标准太低,村庄保洁、路灯电费等村级公共服务支出也没有全额纳入财政转移支付保障范围。村级债务迟迟得不到化解,成为农村的不稳定因素之一。
建议:一是加强乡村资金投入,各级政府“三农”投入都应该重点下移到乡村,中央和省级财政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支出。二是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三是把农村土地出让金全部留在乡村,做到取之于地、用之于地。四是积极化解村级债务,利用财政资金化解公益事业债务,通过发展集体经济化解其他债务,按规定核销不合理支出造成的债务,同时严禁举债搞振兴。五是推动公共服务资源覆盖农村,出台优惠政策,改善基层医疗、养老、教育条件,打造城乡联动的农村生活服务网络。
8. 我国国家级开发区产业发展思路和重点
产业发展是我国国家级开发区建设的核心内容,要针对我国国家级开发区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突出问题,按照“布局集中、发展集聚、产业集群”的原则,不断提升开发区的产业层次,促进开发区产业与属地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把开发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作为当前推进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切入点和示范区,促进我国国家级开发区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一)加快提升产业层次,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自主品牌建设
(三)提高产业的关联度,大力打造产业集群
(四)促进开发区产业与地方经济的融合发展,形成整体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