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为什么说中国传统文化是农业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之农业
姚 珍
中国是世界上农业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黄河,长江流域为我国农业文化的摇篮,与尼罗河,底格里斯河和幼法拉底河,恒河流域同为世界四大古文明中心地。农业起源于没有文字记载的远古时代,它发生于原始采集狩猎经济的母体之中。在我国的古史传说中有所谓"神农氏"。他为此遍尝百草,备历艰辛,终于选择出可供人们食用的谷物。接着又观察天时地利,创制斧斤耒耜,教导人们种植谷物。于是农业出现了,人们还掌握了制陶和纺织的技术。从岭南到漠北、从东海之滨到青藏高原的辽阔大地上,尤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都遍布了原始农业的遗址。著名的有距今七八千年的河南新郑裴李岗和河北武安磁山以种粟为主的农业聚落,距今七千年左右的浙江余姚河姆渡以种稻为主的农业聚落,以及稍后的陕西西安半坡遗址等。近年又在湖南澧县彭头山、道县玉蟾岩、江西万年仙人洞和吊桶岩等地发现距今上万年的栽培稻遗存。由此可见, 中国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农业文化的发展不仅为历代亿万人民提供了物质生活资料,也为科学和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 农业文化的内容和特点
综观我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它的规律。例如都是从使用木石工具、实行刀耕火种和撂荒制的原始农业开始的,进入阶级社会以后,逐步使用和推广了金属农具,农业动力是人畜力,并以牛耕铁犁为其典型形态,形成了一套建立在直观经验基础上的农业技术,由撂荒制逐步过渡到轮作制,小农经营为主等等。其显著的特点,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 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主导形式和发展方向。二、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结构的主导形式是以种植业为中心、农牧结合、综合经营的经济,形成了广大的农区,同时又是游牧为主的广大牧区的存在为其补充。三、我国古代各地区和各民族农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中国农业的悠久历史证明了农业文化的丰富内涵和鲜明的特点。其内容包括了历代的政治思想、经济、土地的所有制制度、农业科学技术和经验知识。
1 政治思想
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由于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民之生计和国家的兴衰存亡,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把发展农业当作大事来抓,努力督促和组织农业生产。随着农业在社会经济中越来越占重要的地位,我国古代的重农思想也日益发展起来,到西汉时期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
统治者认为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安定民生,从而有利于稳定和巩固其统治地位。(其规律为:农业发展→农民生产安定生活水平提高→社会矛盾缓和→稳固统治;或者:农业发展→治民→治国。)也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和市场。农业是国家富强.实力雄厚的源泉,又是国富力强的标志。农业也为战争提供了物质基础。如西汉武帝用兵匈奴,如没有西汉前期农业的发展,钱粮的充足是不可想象的。特点一:重农抑商 商王非常重视农业,企求神灵河伯海神降雨以获得丰收。 如,李俚认为“尽地力之教”要求“治田勤谨”加强农业生产。商鞅的“农战政策”的重农抑商的思想,重农思想到西汉初,已经达到顶峰。特点二;重农抑奢。历代政治家思想家在论述重农思想及政策时,都会涉及抑奢问题。重农思想的另一内容是孝弟力田论。它是在重农抑奢的基础上形成的。特点三,耕读结合的思想。
2 经济
在中国传统的农耕自然经济的基础上,所产生、发展和连续传承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中国的生产经济文化,又称农业文明,是农业经济发展的补充。特点一、自己自主的小农经济及以农耕生产为主的自然经济农业,是以种植农作物为基础的生产型经济。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由农作物的栽培驯化,导致了人类的定居生活和人口的稳定增长。新石器时期,在中国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早在公元前四、五千年的仰韶文化时期,就已出现了农耕业的萌芽。到了公元前两千年左右的夏商时期,中国的农耕生产已达到了新的水平。《左传.宣公三年》说:“ 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到了殷商,已制订出了测查岁时的纪年法、纪季法、纪旬法、纪日法和纪时法。进入周代以后,农耕生产继续受到重视。特点二:与农耕自然经济结合发展的经济形式是手工业和伴随农产品的商品化所形成的市商贸易。它们是促进农业经济文化发展的活跃因素。在中国漫长的农业社会中,官营和民营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都已具有很大的规模,并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特点三,农业文化与游牧文化的密切联系。在我国历史上,游牧民族在养马、骑马和使用马拉车的技术上,有许多领先之处,他们常年迁徙,还往往起到沟通不同文化的作用。此外,他们对异文化的不断吸收与共享,还造成了多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我国发达的农业文化在许多方面是受到了游牧民族文化的优秀成分的影响的。
3 土地所有制制度
土地所有制制度是经济关系的基础。我国历史上出现过三种土地所有制。土地国有,地主所有,自耕农土地所有制。原始的公产主义不可能从农业生产中积累私有财产。但到了周代,就已有了“公田”和“私田”之分。到了秦汉时期就形成了地主土地所有制;。战国后期,随着政治制度的转变,国有土地向私有土地地同时,出现了大量的自耕农。李俚所说的“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就是指自耕农。与之相来的就是土地剥削制。地租和赋税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经济剥削形式。其发展是劳役地租、实物地租、货币地租。
4 农业科学技术和经验知识
内容包括:从生产力角度考察农业生产所作的分期。从生产工具和动力;土地和水的利用方式以及耕作制度;劳动者的经验和技术;作物构成和牲畜构成等方面分析时期的特点。
第一阶段:原始农业时期
从距今一万年左右农业发明开始,至距今四千年前阶级社会形成为止,相当于中国原始社会后期。农业工具以石器为主,并广泛使用木竹器、骨角器和蚌器。石斧、石锛一类砍伐工具的应用是原始农业的特点之一,与之并存的是播种用的竹木棒和收获用的石刀、石镰。锄、铲一类翻土工具是稍后出现的,在我国尤以耒耜的使用最具特色,完全靠手工操作。实行撂荒耕作制,最初是生荒耕作制,继之是熟荒耕作制。这一时期耕作技术的特点是刀耕火种,把野生植物和动物培养、驯化是这一时期农业生产的最大成就。以种植业为主,农、牧、采(采集)、猎(渔猎)相结合的经济面貌。在北方的某些地区逐步出现以畜牧为主的趋势。
第二阶段:沟洫农业时期本期 是由原始农业到精耕细作传统农业的过渡时期,在生产工具、生产结构等方面保留了原始农业时期的某些痕迹,但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亦已在孕育之中。由于与耒耜、耦耕、井田制密切相连的沟洫农业是这一时期农业的主要特征。这一时期木石工具仍在广泛使用,但青铜工具已占主导地位。耒耜和锄钁无疑是当时的主要农具。沟洫农业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大禹治水,“尽力乎沟洫”,标志着它的确立。沟洫的作用在于排而不在于灌。沟洫农业是旱地农业而不是灌溉农业。此时,撂荒制基本上已被休闲制所代替。在南方的水田则实行比较粗放的火耕水耨法。畜牧业也有较大规模,水产养殖、人工植树、专业园艺相继出现。
第三阶段:精耕细作农业的成型期
从战国开始,中经秦、汉、魏、晋以迄南北朝,这是我国封建地主经济制度形成和向上发展的时期。铁犁和牛耕的推广是这一时期农业生产工具和动力的主要特点。铁农具获得普遍使用,不但有铁锸铁钁,而且有铁铧犁、耙、耱、耧车等各种工具,农业动力则由人力发展到畜力以至水力和风力。农业工具和动力的这种变化使整个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为方改观。水利建设高潮的出现,一批大规模的水利灌溉工程相继兴建。耕作制度则由休闲制转为连作制,是农业生产的主要耕作制度。并创造了轮作倒茬方式。农业技术有了很大发展,最突出的是形成了以抗旱保墒为中心的耕—耙—耢—整套耕作措施。人工施肥和选种技术有了较大进步,培育出众多的作物品种。孕育出象《齐民要术》这样代表当时世界农学最高水平的名著。这标志着我国精耕细作农业技术体纱已经成型。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作物构成和牲畜构成比起前段均无根本改变豆类和冬麦在作物构成中的地位提高了。
第四阶段:精耕细作农业的扩展时期
包括隋、唐、宋、辽、夏、金、元诸代,这是我国封建地主经济制度走向成熟的时期。这一时期农业工具继续有重大的发展。曲辕犁、铁搭、耖、耘荡、龙骨车、秧马和联合作业的高效农具如粪耧、推镰、水转连磨等。旱地、水田农具均已配套齐全,在传统农业范围内,已达到接近完善的地步了。“梯田”圩田、涂田、沙田、架田等土地利用方式发展起来。这一时期水利灌溉工程建设又以小型水利工程为主。在耕作制度方面南方以稻麦复种为主的一年两熟制普遍。农业技术最重大的成就是南方水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形成。在土壤耕作方面形成了耕—耙—耖等一套完整的措施。
第五阶段:精耕细作农业持续发展时期
包括明代和鸦片战争以前的清代。农业生产工具没有重大的发展。多熟种植的迅速发展成了这一时期农业生产的突出标志。双季稻开始推广,一年三熟的种植制度出现。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又获得发展。深耕被进一步强调,耕法更为细致,为了弥补耕具的不足,出现了套耕、转耕等方法。肥料的种类、酿造、施用继续有长足的进步,接近传统农业所能达到的极限。作物品种的选育有很大发展,地方品种大量涌现。各种作物的栽培方法也有不少新创造。作物构成的变化也是显著的,影响最为深远的是新大陆作物的引进。在作物构成的总体上,高产的水稻的优势进一步加强。相比之下,牲畜结构的变化是不大的。这些都是中国传统农业文化的内容和特点。
二 中国传统农业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悠久的中国农业历史,给广大的中国人民带来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从农具到水利,从种植制度到驯养、栽培动植物,我们今天各个农业学科,政治制度,文化、商业都受着传统农业的影响,是我们应该借鉴发展的。
第一,在农业科学中的影响
这主要体现在土壤学,耕作栽培学、育种学:1、土壤学 很早就对土壤作出了分类。同时保持土壤肥力,中国商朝就有在土壤中施肥的记载,除了黄土高原的特殊性之外,其他地区地力一直保持肥沃,未尝疲惫。而我们知道,现代化肥的思想也在于将土壤中取走的养分以等量的方式返还给土壤。重视土壤灌溉和洗盐。在此基础上中国发明了井渠技术,也就是坎尔井。最后开挖渠道的技术传入西域,促进西域绿洲农业的繁盛。2、耕作栽培学 西汉汉武帝时期赵过发明代田法。以耕地垄背垄沟逐年互相更换,以休闲土壤地力。他还发明原始的播种机:耧。西汉汜胜发明区田法,集中水肥,取得高产。重视深耕、复种 至少在汉朝就已经有复种的记载,特别是隋朝之后,复种的面积非常之大。在宋朝的时候,南方基本上一年两季。3育种学 重视改良品种,有专门的种子田,各朝逐渐积累,选育了大量的品种,可惜在目前的急功近利之下,许多宝贵的种质资源已经消失。
第二、传统农业文化对我们的启示
实现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必须继承和发扬我国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这是因为精耕细作符合我国的国情,有它存在的现实依据,因此,它仍然是有生命力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愿为转移的。我国传统农业技术体系和生产结构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和那时相比,现在社会经济制度变了,民族关系改观了,但自然条件基本没有改变,人多地少的状况有增无已,那时形成的技术体系和生产结构许多方面并未过时,尤其是人口众多、耕地相对不足,是现今我国国情的基本特点之一。在不存在大规模扩大耕地面积的可能性的情况下,依靠精耕细作提高单产成了解决问题的基本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农业现代化必须与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相结合。
在我国的传统农业中,有许多值得学习和继承的东西,概括起来,主要是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高度用地与积极养地相结合。尽量提高土地利用率,是我国古代农业的基本要求和发展方向,一整套农业技术是围绕着这个基本点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连作制基础上,我国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轮作复种和间套作的形式,这不但在相当程度上解决了土地不足的困难,而且在对太阳光热的利用上也是比较充分和合理的。我们今天还要坚持多熟种植和合理的间套作。这样做会给农业机械化带来一定困难;但如果贪图机械化的方便而取消多熟种植和间套种,只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我国古代人民对土地利用很充分,但并不是掠夺性的,他们很注重补充和培肥地力。主要方法一是施肥(主要是各种有机肥),二是耕作(改善土壤的物理结构),三是生物措施(主要是合理的轮作换茬)。在这些方面都达到了世界古代农艺的高峰,所以中国耕地种了几千年而没有种坏(从基本方面说),被外国人视为奇迹。
二、合理利用自然界和农业本身的物质循环,开展多种经营。在这方面,我国古代农民有许多出色的创造。例如利用秸秆、糠麸等农副产品作为牲畜饲料,同时又充分利用牲畜粪便肥田,农牧结合、互相促进。中国古代农民还十分重视对农副产品的综合加工利用。这些做法符合自然界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规律,因而比单一经营能更有效更合理更充分地利用自然资源。我国农业能在有限土地上养活众多的人口,也是与此有关的。我国古代农业是以种植业为主、农牧结合、多种经营的综合经济。同样而积的土地种粮比放牧能养活更多的人是显而易见的。况且我国古代农民还在种植业的基础上发展多种经营。使自然资源获得充分的利用。因此,这种生产结构是有其经济上的合理性的。游牧民族我次入侵中原而不能改变这种生产结构,证明它是符合我国社会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在我国这块土地上深深扎根的。我国农牧分区也是基本上符合我国具体的,后来发生了一些偏颇,农牧关系出现了某种不协调。解决的办法不是实行“以牧为主”。在农区,应该在继续发展种植业的基础上,利用可能的条件加速畜牧业的发展。在牧区,我不赞成不顾具体的自然条件盲目地把牧场改为农田。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游牧经济或单一的畜牧业是一种不稳定的脆弱的经济。在牧区有条件的地方应该发展为畜牧业服务的种植业,使畜牧业建立在更稳固的基础上,同时应以适当的方式建立农区和牧区之间合理的经济联系。
三、克服不利自然条件的抗逆措施。我国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和不利的自然条件斗争中掌握了客观规律的结果。其中一整套因时因地制宜进行耕作和栽培的措施,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我国自然条件的深刻认识,是极其珍贵的传家宝。例如北方旱地以抗旱保墒为核心的耕作技术体系就很值得我们总结和继承。旱、涝、病虫害和冷害等自然灾害的防逆措施,不止是耕作,还包括作物种类和品种的安排、种子处理、施肥、灌溉等生物和物理措施;利用害虫的天敌进行生物防治;我国在改良和利用盐碱地等低产田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第三、辨证看我国传统农业
在肯定我国传统农业精耕细作优良传统的同时,应该明确我国传统农业有许多不足的地方,有落后的地区和落后的环节,甚至有封建迷信的成分。小农经营狭隘性和盲目性,难以在更大规模上合理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建立农林牧副渔协调发展的关系。我国传统农业在其发展中出现过农牧比例失调和森林资源受到破坏的情况。作为农业发展的一种历史形态,正象原始农业必然为传统农业所取代一样,传统农业也必然为现代农业所取代。
通过学习中国传统农业文化,总的启示是:(1)农业经济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人民的辛勤劳动(2)稳定的政治局面,是经济发展的保障;(3)只有三大产业结构合理协调发展,农业经济才有长足发展,所以要把发展农业放在整个国民经济三大产业的大结构下思考;(4)发展农业发展经济要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甚至可以说要以生态环境的保护为前提,只有如此才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⑵ 农业跨界理论如何利用到农村文化产业中去
利用到农业文化的最直接方式就是发展生态旅游。
农业跨界理论:农业不再是纯农业,早就跨过了工、商、文、体的界限。
现在名人开始做农业、代言农产品,标志着我国农产品开始走向品牌化道路。IT、金融业大佬转战现在农业,主要是看好未来农业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空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消费水平提升,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将日益增长,也愿意为其高品质付出较高的成本,生态农产品的市场需求旺盛,发展空间较大。其次,涉足现代农业能够享受的政策优惠,同时农业属性有利于其分散自身行业经营风险,拓展新的盈利点。
农村文化产业的生长呈现出三个趋势性特征:
一是市场化运作。
二是产业化经营。
三是特色化发展。
这三个鲜明特征赋予农村文化产业极强的生命力。
⑶ 为什么说中国文化是农业文化
这样说是相对于西方的工业文明来说的
经济方面,我国解放前一直是小农经济,即自给自足的经营模式,农业(第一产业)比重较大.
历史地理方面,我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社会君主大多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鼓励农业限制工商业,因此我国农业发达.
⑷ 开发农业的文化传承功能具有什么战略意义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多种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按照以防为主、防治并举的原则,采取综合措施,进一步防范和减轻农业风险,既有利于建立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的长效机制,也有利于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还有利于保护城乡广大农产品消费者的利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一)自然灾害对农业和农民的影响 农业是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的产业,外部自然环境条件的好坏及其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不可预测性,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农业生产经营者的收益。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自然灾害发生较为频繁的国家。由于我国农业基础薄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差,各种自然灾害经常给农业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 为抗御自然灾害,长期以来我国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物力,建设了一批防御自然灾害的工程,为粮食等农作物生产能力的持续提高,起到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农业目前还属于“靠天吃饭”的产业。每年都有大量的农田受到旱灾、涝灾、洪灾、风灾、雹灾、火灾、病虫害、鼠害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以2006年为例,农业受灾面积达到4109.1万公顷,占全国总播种面积的26.2%,其中旱灾2073.8万公顷,洪涝灾800.3万公顷,造成农作物绝收面积近500万公顷。另外还有大量农作物种植面积和草原,遭受了病虫害、鼠害等灾害的影响。 (二)采取综合措施防范和减轻自然灾害 1、工程措施 针对我国目前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的特点,今后要把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作为出发点和归宿,进一步提高农业设施装备水平,重点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要进一步加强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排涝泵站等工程建设,提高抗旱排涝能力和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要加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力度,提高防洪和供水能力。要重视江河堤防加固和蓄洪区安全建设,提高江河防洪标准。要加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减轻水土流失。在水资源比较丰富的流域和地区,要建设一批新的水库和灌区,扩大灌溉面积。在水资源短缺的流域和地区,要搞好节水增效工程建设,在水资源利用上,要防止过度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免对下游生态和地下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二是加快耕地质量建设。通过实施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工程、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农业综合开发工程、沃土工程等项目,在多方面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通过实施有机肥积造和水肥一体化设施建设,改善水、肥、气、热等要素在农田的耦合条件。积极推广保护性耕作,鼓励农民实施秸秆还田和增施有机肥,提高耕地质量。 三是积极发展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在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防御自然灾害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今后,要走符合国情、符合各地实际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不断提高机耕、机播、机管、机收、机运水平。为适应规模化生产的发展,要重点发展大中型拖拉机、多功能运用型高效联合收割机及各种专用农机产品。同时,要加快农机行业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适应节水节肥、水稻插秧、土地深松、化肥深施、秸秆粉碎还田和气化等新技术的农业机械。 四是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当前要重点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主要是巩固成果)、京津风沙源治理、防护林体系、湿地保护与修复、石漠化地区综合治理、三江源和青海湖生态等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同时,要加强草原生态治理工程建设。 五是提高动植物病虫害防治水平。积极实施植保工程、动物防疫体系等工程建设,加快完善动植物病虫害监测预警、检验监督、控制扑灭、技术支撑以及物资保障系统。积极有效防控蝗虫、稻飞虱、小麦条锈病等病虫害,以及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畜禽疫病和人畜共患病。也要控制重大水生动植物病害。同时还要有效阻止和控制外来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和蔓延。 2、农业保险 由于农业面临的风险种类多、发生频率高,一些自然灾害损失程度严重,以及农户居住分散、生产规模小、多为野外作业等原因,使得农业保险的承保、定损、理赔难度大,而且农业保险的风险和成本相对较高,如果没有必要的政府支持,仅靠市场机制难以较快发展保险业务。 农业保险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农业保险使生产风险减少,有利于农户扩大生产规模和增加农作物产量。发展和完善农业保险,对于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促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乃至经济安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国务院颁布的《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23号)中指出,逐步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与财政补助相结合的农业风险防范与救助机制,探索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农户投保给予补贴的方式、品种和比例,对保险公司经营的政策性农业保险适当给予经营管理费补贴。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积极发展农业保险,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的原则,建立完善农业保险体系。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范围,各级财政对农户参加农业保险给予保费补贴,完善农业巨灾风险转移分摊机制,探索建立中央、地方财政支持的农业再保险体系。鼓励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帮助农户参加农业保险”。 近几年来,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正稳步推进,2006年为农业、农村、农民提供风险保障700多亿元,同比增长一倍多。2007年,国家进一步加强了支持力度,一些地方也积极试点,探索经验,比如:财政部下发了《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试点管理办法》,并于今年首度安排约10亿元支农资金,用于补贴农民购买保险,采取“自主自愿、市场运作、共同负担、稳步推进”原则,在内蒙古、吉林、江苏、湖南、新疆和四川六省区试点。四川省成都市,在8个区(市)县开展水稻保险试点工作,首批参加水稻保险试点的种植面积约2万亩,成都市、县两级政府给予了6.2元/亩的保费补贴,农民自己只需要出1元/亩的保费,这种水稻保险的实施,对防范风险、促进生产、保障种粮农民的利益,非常有利。为有效降低能繁母猪养殖风险,鼓励能繁母猪生产,2007年7月,国家决定建立能繁母猪保险制度,保费由政府负担大头,养殖户(场)负担小头。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给予差额补贴。今后要在总结能繁母猪保险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开展生猪保险,并建立保险与补贴相结合的制度。为有效保障奶牛养殖安全,2007年9月,国家又决定建立奶牛政策性保险制度。政府对参保奶农给予一定的保费补贴,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给予补助。 3、科技创新 新的时期,我国农业正逐渐向着生产规模化、品种专业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的方向发展。生物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已取得重大进展,为种质创新、生态保护、农业灾害防治等创造了新的条件。3S技术、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的使用,为农业生产向“精准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进一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将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水平,降低农业生产风险。 当前,以育种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生物信息技术等现代生物技术为支撑的现代生物农业发展很快。一些技术已进入大规模产业化阶段,如全球转基因农作物种植面积10年间增长了50倍,2005年达到9000万公顷。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又好又快地发展生物农业。根据《生物质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十一五”期间,要紧紧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产品结构调整,加速生物农业技术的研发及广泛应用,提升农业生产效益。要重点加强农业良种、林业新品种、绿色农用生物产品以及海洋生物资源等方面的科技研发与应用。 4、加强农业气象工作 农业与气象关联度高。要坚持把气象资源作为基础性自然资源、战略性经济资源和公共性社会资源来利用,不断完善服务内容,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 第一,积极开展农业气象服务工作。在天气和气候预测预报、粮食产量评估和预报等方面,近年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应该总结经验,完善设施,提高水平。同时,在做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气象监测预测实时服务,利用卫星遥感和相关技术开展旱情监测和预测预报等方面,也很有必要和大有潜力,应该进一步提高设施和服务水平。开展气候变化研究,积极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农业生产带来的危害,既是当务之急,也是战略性任务,在与其他业务结合的同时,要根据需要和可能,充实、完善设施和创新机制。为科学指导农业生产,还应进一步加强对地区农业气候资源网格的细化工作。 第二,积极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在干旱缺水地区,要积极开展飞机、火箭和高炮增雨作业,大力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同时,要进一步完善防雹作业布局,加强人工防雹工作。在遇到森林草原火灾等重大突发事件时,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天气条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应急作业
⑸ 阐述开发农业的文化传承功能具有什么战略意义
发展休闲农业主要具有3个方面的意义:
一是可以充分开发利用农村旅游资源,调整专和优化农业结构,属拓宽农业功能,延长农业产业链,发展农村旅游服务业,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较好的经济基础;
二是可以促进城乡统筹,增加城乡之间互动,城里游客把现代化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等信息辐射到农村,使农民不用外出就能接受现代化意识观念和生活习俗,提高农民素质;
三是可以挖掘、保护和传承农村文化,并且进一步发展和提升农村文化,形成新的文明乡风。
远景设计院多年探索与实践,结合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规划经验,比如清见开发示范园、贵州白泥坝现代农业示范园等,可参考。
⑹ 耕地可不可以建农业文化产业园
严格来说是不允许的就看能不能项目立项、能不能报批而已最为关键。
⑺ 什么是农业跨界理论如何应用到农村文化产业中
农业跨界一方面可以理解循环利用,将农业产生的粪便可以发电--------我也曾经憧憬过,后来没结果。
⑻ 农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结合有哪些方式
农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结合方式有:
将传统的农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有机结合,借助文化创意思维逻辑,将文化、科技与农业要素相融合, 这就是——文化创意农业。我国农业的转型升级势在必行,而发展文化创意农业不失为一种较为理想的发展模式,市场前景广阔。
专业型文化创意项目
1、农产品农场 文化创意农产品农场,指的是单纯以文化创意农产品的开发与种植的农场,它以文化创意农产品的种植为主要功能,通过批发文化创意农产品作为盈利手段。它的规模可大可小,主要目的为提高传统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为文化创意农产品消费者提供丰富的消费产品。
2、农艺工坊 文化创意农艺工坊,是以文化创意农产品包装、农业工艺品、农业装饰品等设计、创作与生产为主,以销售此类商品为主要盈利途径的一种农业项目开发模式。
3、农品专营店 此种开发模式,主要结合城市或者旅游服务区,为消费者提供文化创意农产品、农业工艺品、农业装饰品等销售服务,以此来获得盈利的一种农业项目开发模式。 以上项目规模较小,项目主题较强,因此盈利模式相对单一。
综合型文化创意项目
1、主题农庄 主题农庄模式,是以一个特色鲜明的主题贯穿,以农业要素为主体和题材,辅以花园、果园、田园、菜园、树园、牧园等农业生态环境,主要以为游客提供农事活动体验、农业文化欣赏、居住、游乐、养生等功能服务为主要目的的一种休闲农业开发模式。于其中,可以增加文化创意农业景观,品尝、购买文化创意农产品、工艺品,体验文化创意农业节事活动等农业项目。
2、亲子农园 亲子农园模式,是以生态农业景观、农作物、畜禽动物、农事活动等为主要元素,供亲子家庭游乐、体验的一种农业乐园。可以将文化创意农业景观、农产品、工艺品、农业技术展示、文化创意农业节事活动体验融入其中,从而提升亲子农园的品位与价值。
3、休闲农牧场 休闲农牧场,其实是休闲农场与休闲牧场的统称,也有两种结合的情况。此类开发模式主要是以农场或者牧场为经营主体,以农业种植、牧场养殖为主要目的,并辅以休闲、游乐体验服务功能的一种开发模式。同样,文化创意农业的融入,能为其增添更多乐趣与价值。
4、酒庄 酒庄,一般为红酒庄园。它主要以酿酒葡萄种植、葡萄酒生产为主,并辅以红酒文化体验、展览、销售、休闲度假功能的一种开发模式。同样,文化创意农业的加入与运用,可以为其增添更丰富的产品和更高的价值,增强其发展竞争力。
5、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主要以生态农业、高效农业的现代农业生产为主,并辅以参观、体验等休闲度假服务。同样,于其中并入文化创意农业,可以更好地发挥其示范和游览作用与价值。
⑼ 农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结合有哪些方式,农业
这种创意与方式样式太多。也很难细讲清楚,农家乐,观光农业,原生态保护……不计其数。最要紧的是互联网+农业。
⑽ 农业是否属于文化创意产业
传统农业不属于,但某些现代农业属于创意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