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业大全 > 攻坚产业发展

攻坚产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0-11-25 03:27:53

㈠ 如何发展绿色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的发言稿

在这个社会中,有层出不穷的好人好事,我们也时刻不忘雷锋叔叔出差一千里,好事一火车。自小受到优良教育的我们将来会发扬雷锋精神,争做最美嘉兴人。
感人事迹
平时大家出门在外,有许多事需要别人帮助,点滴关怀,如阳光直入心间。有一次我走在兴趣班放学的路上,看见很多老人在排队,走近一瞧原来一家名叫“阿松理发店”在做公益活动,我发现凡是年岁已高或行动不便的老人来理发,他们一律免费,每一位老人的脸上都挂着欣慰感激的微笑 。理发店的店员全员出动,有的为老人洗头,有的为老人围脖子,有的则根据老人的想法帮他们修整着发型,还有的在拿着吹风机为老人吹干头发,忙得不亦乐乎,那些干完活的员工一有空腾出手来为他们捏肩捶背,还和排队等侯的老人一起说说笑笑,谈天论地,仿佛是老人的儿孙一般。 没有一个人嫌弃老人。我还看见一位老人站得累了,他们马上搬来椅子端来茶水,看来老人们对这家理发店的手艺十分满意,看着镜子中的自己笑不拢嘴。店里温馨的气氛引来了不少路人的目光,每一位老人都带着笑容归去。有几位老人还议论着,对面小区有一位腿脚不便的李奶奶,理发店的店长了解她的状况后,定期上门为她服务,风雨无阻,听完后,我颇为感动。一股朴实的暖流让我对这群忙碌的哥哥姐姐产生了敬意。
点滴奉献
其实他们并不是纯商业的赚钱,而是在用自己的善心帮助那些老人,抽出几天时间 回报给社会,教我们如何学会关爱老人,多点爱心洒向人间。小小的举动,小小的免费服务,老人们会心生温暖,享受着儿孙般的亲昵。现如今现实生活中应该多立爱心的标杆,所谓的商家都应该深思。在获得利的基础上,是不是都应该毫无怨言为社会,为我们的明天奉献点滴的爱。
美德感悟
如今的社会有不少大爱让人潸然泪下,做一件善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善事,雷锋叔叔淳朴的微笑不散,他的英雄事迹我们永不忘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口号从每个人嘴里喊出,在别人有困难时,我们伸出援助之手拉他一把,别人就不会忘记你当日之恩。
最美,这个词有着一定的分量,善良就是一个平凡的举动,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我们将簇拥再温馨的花蕊中。大爱与共,善意长存。

㈡ 作为大学生如何在脱贫攻坚和新兴产业发展中寻找自己的就业和创业机

作为大学生在脱贫攻坚和新兴产业发展中找到自己的上级。

㈢ 如何推进和深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攻坚克难工作

张国辉在工作报告中全面回顾总结了2009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分析了当前安全生产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对2010年各项工作进行了安排和部署。他强调,做好2010年以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安全生产工作,必须正确处理和把握“五个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安全生产必须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参与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二是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既要集中力量开展好专项整治、打击非法违法和重大隐患治理,坚决遏制恶性事故发生,也要不断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三是正确处理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与政府监管的关系。保持政府监管高压态势,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对自觉履行责任的企业,要在监管中搞好服务,促使企业安全发展;四是正确处理事前监管与事后查处的关系,始终坚持预防为主,强化事前防范措施,防患于未然;五是正确处理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通过重点问题的突破,促进整体工作的推进。张国辉指出,2010年全省安全生产工作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把安全生产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围绕安全河南创建、安全发展行动计划这条主线,以遏制重特大事故为核心任务,全力打好打击非法违法、重大隐患治理和煤矿兼并重组三大攻坚战,着力实施安全素质提升、安全科技支撑、城乡安全发展三大保障工程,着力推进责任激励、监管监察、效能建设三大机制创新,全面深化和巩固安全生产年“三项行动”和“三项建设”成果,努力实现全民安全素质、从业人员安全技能、监管监察人员执法水平三个全面提升;努力实现事故起数、死亡人数、重特大事故三个明显下降,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保障。重点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围绕遏制重特大事故,坚决打好打击查处非法违法、重大隐患治理和煤矿兼并重组三大攻坚战,全面深化和巩固安全生产治理整顿成果;二是围绕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好转,以执法监察行动、安全标准化和安全诚信文化建设为重点,全面深化和巩固安全生产执法行动成果;三是围绕抓基层打基础要求,以实施安全素质提升、科技支撑和法制体制机制三大保障工程为重点,全面深化和巩固安全生产宣教行动和“三项建设”成果;四是围绕提升安全发展保障水平,以推进产业安全规划、城乡安全发展和重大项目安全保障为重点,全力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五是围绕提高履职能力,以创建为民、务实、清廉的监管监察机构和开展争当“安全发展忠诚卫士”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全面加强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队伍建设。

㈣ 四大攻坚战是什么

2017年,河南省省长陈润儿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做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河南省将打响四项攻坚战任务:

1.农村脱贫攻坚战

2.国企改革攻坚战

3.环境治理攻坚战(包括大气污染治理和水污染治理)

4.发展转型攻坚战。

㈤ 扶贫的重要性和意义

扶贫是为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开发经济、发展生产、摆脱贫困的一种社会工作,旨在扶助贫困户或贫困地区发展生产,改变穷困面貌。
中国由于历史的和自然的原因,各地区之间和地区内部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东部和中、西部经济技术水平平有很大差别,特别是贫困地区的生产力发展十分缓慢。采取积极扶持措施,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户致富,加快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对加强社会安定团结,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发扬革命传统,巩固国防都有重要的作用。扶贫在构架和谐社会,增进城乡居民亲情等方面的作用和意义更为突出。
许多贫困地区的地下矿产资源和地表生物资源都比较丰富,有些还是国家经济建设重要的急需的资源,有计划地开发这些地方的经济,可以带动社区的发展;从全国整体考虑,开发这些地区可为将来国家经济建设战略重点转移,有计划地大规模地建设大西北、大西南打下基础。

㈥ 脱贫攻坚经验三结合是哪三个

1、思想扶贫与产业扶贫相结合;

2、配套措施与易地搬迁扶贫相结合;

3、跟踪服务与教育扶贫相结合。

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11月29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发布。2019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发布的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10月,国家脱贫攻坚普查领导小组成立 。

(6)攻坚产业发展扩展阅读: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经过改革开放37年来的努力,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中国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

“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的目标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同时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

参考资料:网络-脱贫攻坚战

㈦ 决胜脱贫攻坚面临的需要长期逐步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1、深度贫困问题依然突出

截至2018年9月,全国仍有670多个贫困县没有摘帽,其中有23个地市州贫困人口超过30万,5个地市州超过50万,特别是西藏、四省藏区、南疆四地州和四川凉山州、云南怒江州、甘肃临夏州“三区三州”贫困发生率高达14.6%。

2、剩下的贫困人口脱贫难度较大

截至2017年年底,因病、因残致贫人口分别占贫困人口总数的42.3%、14.4%,65岁以上贫困老人占17.5%,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96.6%。

(7)攻坚产业发展扩展阅读

扶贫工作中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屡禁不止,频繁填表报数和层层评估检查加重了基层负担。脱贫进度和脱贫标准把握不准,急躁情绪与消极拖延现象都有,盲目提高标准和随意降低标准并存,弄虚作假、数字脱贫问题在一些地方比较突出。

贯彻精准方略存在偏差,有的发钱发物“一发了之”,有的统一入股分红“一股了之”,有的低保兜底“一兜了之”,而激发内生动力不够。扶贫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问题仍然存在,乡村两级“微腐败”多发,资金闲置浪费和使用不精准、效益不高问题突出,还有个别地方打着脱贫攻坚旗号过度举债。

㈧ 如何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助推脱贫攻坚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能力扶贫强基础,产业扶贫增后劲,民生扶贫兜底线,生态扶贫添收益,大幅度增加对贫困地区农林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支持贫困地区、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为完成脱贫攻坚战略目标、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突出重点,整合资源。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时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支持贫困地区以脱贫攻坚规划和行业发展规划为统领,加强对涉农领域资金的统筹使用,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突出精准,确保成效。坚持问题导向,按照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的要求,围绕贫困地区发展需求和贫困人口实际需要,加大支持力度,因人因地施策,确保实现贫困人口脱贫增收。
——突出服务,上下联动。加强中央预算内投资精细化管理,加快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下达进度,优化计划编报下达流程,强化投资项目全过程管理。加强各级发展改革部门的上下联动,以及与同级行业管理部门的横向协同,提高工作成效。
——突出监管,公开透明。深入推行涉农资金分配和项目安排公告公示制度,建立健全投资项目民主决策机制和群众监督机制。逐级落实监管责任,构建政府监督、群众参与、社会协同、法制保障的综合监管格局。
(三)主要目标。“十三五”时期,中央预算内农林水利建设投资用于贫困地区的比重达到40%左右,地方同步加大投入,并视情况进一步增大倾斜支持力度,力争贫困地区农林水利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得到明显加强,特色农业和农村二三产业得到加快发展。
二、提高贫困地区发展能力,夯实发展基础
(四)提高贫困地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12.700, -0.04, -0.31%)生产能力。强基础、补短板,着力加快贫困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根据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和糖料主产区生产发展规划,“十三五”时期,对纳入范围的165个贫困县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需求予以优先保障,安排投资计划时予以倾斜支持,确保在贫困县新建高标准农田3000万亩以上,力争率先完成贫困县高产稳产粮田和糖料蔗基地建设任务。
(五)加快推进贫困地区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以加快国务院确定的172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为统领,优先启动实施贫困地区重大水利工程项目,不断巩固和提升贫困地区的防洪抗旱减灾能力和水资源保障水平。全面加快吉林松原灌区、黑龙江尼尔基水库引嫩扩建骨干一期、湖北鄂北水资源配置、湖南莽山水库、贵州夹岩水利枢纽及黔西北调水、西藏拉洛水利枢纽、甘肃引洮供水二期、云南德厚水库、黄河下游防洪等在建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新开工引江济淮、云南滇中引水、内蒙古引绰济辽、四川向家坝灌区、新疆大石峡、广西驮英水库及灌区、青海引大济湟西干渠等一批重大工程,推动各项在建工程尽快建成发挥效益。按照“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的原则,在具备开发条件的地区再筹划论证一批重大水利工程。
三、推进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增强发展后劲
(六)推进贫困地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启动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百县千乡万村”试点示范工程,将贫困县优先纳入实施范围,指导贫困县编好做实试点示范实施方案。继续加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专项建设基金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探索实行基金安排额度与带动农民增收程度、实现脱贫解困户数挂钩机制。构建政银企社多方合作机制,着力打造一批产业链条长、市场效益好、商业模式新、较好带动农民就业创业和致富增收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产业扶贫模式。研究设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投资基金,统筹加大对贫困地区子基金或优质项目的支持力度。
(七)探索小水电产业扶贫模式。支持贫困地区合理开发小水电,重点选取部分水能资源丰富的贫困县,研究采取“国家引导、市场运作、贫困户持股并持续受益”的扶贫模式,建立贫困户直接受益机制。选择在部分地区部分项目开展试点,在受益范围如何确定、贫困户的认定与退出机制、分红标准与模式等方面开展探索,及时总结试点经验,视情况决定下一步支持方式。
(八)因地制宜实施农村沼气扶贫工程。在畜禽粪便、秸秆等农业农村废弃物资源丰富的贫困地区,建设一批规模化大型沼气工程、规模化生物天然气工程。工程所产沼气优先向相对集中居住的农户供气,其余沼气通过提纯后并入城镇天然气管网、沼气发电、养殖场自用等方式充分利用。沼渣沼液加工有机肥,生产绿色、有机农产品,促进农牧结合、种养循环。通过工程建设,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解决农民用能用肥问题,增加秸秆销售等收入,带动农民增收节支。
(九)支持贫困地区林业特色产业发展。加大对贫困地区林业特色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结合退耕还林等工程建设,重点支持用材林、木本油料等发展,着力打造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的产业基地,提高产业发展的质量效益。推行以企业带动、农民合作组织联动的机制,把投入到基地的建设资金折股量化到村到户,提高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参与度和收益度。
四、改善贫困地区民生条件,共享发展成果
(十)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按照巩固成果、稳步提升的原则,结合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和脱贫攻坚等工作部署,有针对性地加强贫困地区已建农村供水工程水源保护、水厂改造、配套延伸、水质检测和运行管护,进一步提高农村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水质达标率和供水保证率,促进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十一)完善贫困地区农业防灾减灾体系。抓紧实施牧区草原防灾减灾工程规划,对于纳入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范围的124个牧区半牧区县予以倾斜支持,提高草原雪灾、火灾、生物灾害防控能力,优先支持建档立卡贫困牧民建设牲畜暖棚,保障牲畜安全过冬,避免牧民因灾致贫返贫。
(十二)加快贫困地区水库移民脱贫解困步伐。加快修订中央水库移民扶持基金使用管理办法,实现资金分配向贫困群体倾斜。推动各地相应完善地方水库移民扶持基金使用管理办法,集中部分资金继续推进特困移民避险解困工作,对居住在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等地区的特困移民,加快实施移民搬迁,并通过产业扶持、教育培训等措施,实现特困移民有业可就、稳定脱贫。要加强与扶贫部门的沟通衔接,将符合条件的贫困移民村、贫困移民户、贫困移民人口纳入当地建档立卡范围,抓紧编制贫困移民脱贫攻坚工作方案,纳入当地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十三五”规划,并加强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与扶贫资金的整合,发挥政策叠加效应,确保2020年实现水库移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五、加强贫困地区生态保护和建设,保护青山绿水
(十三)着力加强贫困县石漠化治理。以136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县、1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为重点,加大石漠化综合治理力度。坚持“治石与治贫”相结合,强化生态经济林、木竹原料林、林下经济、草食畜牧业、生态旅游业等发展,培育绿色增长点,改善石漠化地区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带动和促进贫困人口就业增收,加快石漠化区域扶贫脱贫步伐。
(十四)加大贫困地区生态建设力度。加大对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和贫困县天然林资源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农牧交错带已垦草原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支持力度。各地在分解中央下达的投资计划时,贫困县的生态建设投资规模和增幅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5%以上,新增退耕还林还草任务优先向贫困县倾斜。积极创新工程建设方式,鼓励工程区范围内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投工投劳,提高贫困人口参与度和受益水平。
六、保障措施
(十五)加大投入支持力度。综合考虑物价水平和地方自筹能力等因素,逐步提高贫困地区生态建设等项目的中央投资补助标准。对于在贫困地区安排的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农村饮水、灌区配套改造、灌排泵站更新改造、中小河流治理、生态建设等公益性建设项目,取消县以下(含县)以及西部连片特困地区地市级配套资金。
(十六)创新资金安排方式。逐步增加直接扶持到户资金规模,采取多种方式,使扶贫对象得到直接有效扶持。中央投资支持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确保扶贫对象优先受益,产业扶贫项目要建立健全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的利益联接机制。鼓励贫困地区以县为平台,统筹各类涉农资金和社会帮扶资源,既要避免同领域资金的重复投入,也要加强相近领域资金的协同配合。
(十七)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坚持省负总责、县抓落实、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各地要及时总结支持贫困地区农林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扶贫攻坚的主要做法、经验和存在问题,定期向我委报告。我委将建立农口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与扶贫工作挂钩机制,将脱贫工作成效作为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和项目的重要依据。对工作成效好的省(区、市),适当增加下一年度农林水利投资规模。对工作重视不够的省(区、市),适当调减下一年度投资规模。

㈨ 运用发展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分析如何打好扶贫攻坚战

贫困地区绝大多数位于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落后的地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基础设施尤其薄弱,既是全国交通运输发展的“短板”,也是国家扶贫攻坚的重点和难点,严重制约了其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改革开放以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以铁路、公路、民航机场、邮政线路为骨架的综合运输网络正在形成,为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边疆巩固、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历史、自然、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交通运输发展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需求相比,还有不少差距。对外通道不畅,高速公路“断头路”较多;国省干线规模偏小,技术等级偏低;农村公路水平不高,防灾抗灾能力薄弱;客货运输发展滞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亟待提高。
交通运输的基础性、先导性、服务性作用,决定了扶贫攻坚必须交通先行。把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交通扶贫的主战场,加快构建立体化、现代化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有利于尽快改变滞后面貌,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引导其改善空间布局、调整产业结构、扎实推进城镇化进程;有利于增强其承接国内和国际产业转移的能力,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为破解发展困局、释放发展潜力、发挥后发优势奠定基础;有利于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和改善民生,让贫困人口共享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为尽快改变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交通运输发展落后面貌,交通运输部按照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的部署,充分考虑片区的自然条件、发展能力、环境承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坚持实事求是、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因地制宜确定片区交通运输发展目标,研究编制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交通建设扶贫规划纲要(2011—2020年)》和11个片区专项规划,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涉及的19个省(区、市)人民政府分别签署了共建协议,推动交通扶贫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创新发展。
到2020年,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将初步形成以干线铁路、高速公路、国省干线、民航机场、邮政线路为骨架的综合运输网络,国家高速公路基本建成,具备条件的县城通二级及以上公路,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以沥青、水泥路为主)、通班车,基本建立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城乡客货运输服务效率明显改善,农村公路服务水平和防灾抗灾能力明显提高,交通安全和应急保障能力显著增强,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
二、完善网络提升能力
以解决制约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交通运输发展瓶颈为契机,推进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构建“外通内联、通村畅乡、班车到村、安全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着力提升运输体系的服务能力和水平,让特困地区人民共享交通运输改革发展成果。
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农村公路是许多贫困地区最基础甚至是唯一的交通方式,也是最重要的生产生活服务设施。把农村公路作为交通建设的重中之重,显著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脱贫致富打下坚实基础。“十二五”期间分别建设通乡镇、通建制村沥青(水泥)路1.07万公里和22.2万公里,解决400多个乡镇、3.9万个建制村的通畅问题;以加强县乡连通、促进资源和旅游开发为重点,加快县乡公路改造,建设一批对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的县际出口路、旅游路、资源开发路,建设规模为1.7万公里。“十三五”期间,继续推进剩余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建设,加大县乡道建设改造的支持力度。

㈩ 脱贫攻坚中,各地应该如何发展特色产业

脱贫攻坚是一项非常困难的任务,我国对于脱贫攻坚已经持续很多年了。在各单位各群众的不断努力下,脱贫攻坚,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每个地区都有当地的美食特色,以及每个地区的民族文化。以及每个地区特有的地质特征。在当今互联网发展的时代。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的形式,通过一些社交平台。专门组织一些人员发布当地的美食以及民族文化。或者是当地的地质特征。

现如今大棚产业发展的比较好,有的地区土质特别的优良。种出来的蔬菜水果特别的香甜。因此当地政府应该配合土管局的人,一起调查当地土地资源,看看当地的土质如何,适合种什么样的水果,或者是蔬菜。有的地区做得比较好,在政府的鼓励下,农民种起了草莓,樱桃,猕猴桃等多种水果。这些水果都是人们爱吃的。所以当这些水果成熟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慕名而去。这些都是能给当地带来很好的发展。

阅读全文

与攻坚产业发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