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业大全 > 媒介产业的发展

媒介产业的发展

发布时间:2020-11-25 04:44:32

㈠ 如何正确认识媒介产业的属性和特点

中国传媒业由单一事业属性向兼有产业属性的双重属性之转变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一方面它是转型期中国传媒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它也是转型期中国实行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一些私营报业曾经作为企业经营,有过一段引人注目的经营发展史。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像《申报》、《大公报》和成舍我的《世界报》系列这样有影响的报业经营实体,积累过一些有益的报业经营与管理经验。
新中国成立后,一开始,国家承认报纸的这种企业属性,实行允许守法的私营报业存在的政策,而且对公营报业也鼓励开展经营,以谋求自身发展。在国家政策的推动和扶持下,全国报业经营工作取得明显进展,据有关资料显示,到1951年,全国省级以上报纸已基本实现自给自养。
但随后,政府便开始将私营报纸进行公私合营,后来又完全实行公有制,取消了所有的私营报纸。当时虽然私营报纸被取消,但一些公营报纸还在进行有限的经营活动。然而到了60年代中期,随着国家政治形势的变化,报纸的意识形态属性被过分强化,传媒的经营活动就此完全中断。
我国传媒业等到重新启动企业化经营的车轮,已是20多年后的事情了。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带来了国家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在1978年底,便出现了人民日报社等首都8家报社联名向财政部要求试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经营方针的报告。这个报告成了中国传媒业由单一的事业性属性向兼有事业性和产业性双重属性转变的标志性事件。
报告的核心内容在于希望政府能够允许传媒按照企业的运作方式,实行企业式的经营和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强调传媒业作为事业单位的性质不变,但可以从事一定的经营活动。
财政部很快对报告做出了批复。财政部的批复,不仅为这几家报纸启动了开始企业经营的车轮,而且实际上是向全国打开了媒介企业化经营的一道门缝。
但是,中国传媒业的经营实现真正意义的企业化,从而获得快速发展,则是从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定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才逐步开始的。1996年6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第三产业的决定》中,把报刊经营管理列入第三产业,成为我国报刊进入产业化改革阶段的一个标志。传媒业企业化管理、市场化经营和产业化运作的大门就此敞开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原先计划经济体制下事业经费由政府统一划拨,新闻产品(报纸、杂志)也由党政部门统一派订的事业管理方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需要。政府的拨款逐年减少,最终“断奶”的时间已给出期限,这就等于逼得传媒业不得不面向市场,考虑如何顺应市场去求得生存和发展的问题。中国传媒业的产业属性及特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的。
转型期中国传媒业的产业属性的形成,同社会转型后传媒社会功能的转变也有着直接的关系。
从历史上看,中国的传媒业一直有着明显的意识形态属性和特征。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媒业从诞生起就是作为一种“思想武器”存在的,毛泽东称之为拿笔的“文化军队”。在这种理念和指导思想下,传媒业始终把自己看作是党和政府实现其政治理想、历史使命和当前任务的舆论工具,强调其思想宣传和舆论导向功能。这也正是转型前中国传媒业始终是单一的事业性属性的根本原因。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经济要发展,社会要进步,使传媒业必须考虑如何充分满足社会与公众的各种信息需求,如何实现自己作为信息媒介的生存价值,发挥自己的社会功能,开始重视发挥自己在信息传播、文化娱乐,以及经济与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功能。
中国传媒业在社会功能上的这些变化,逐渐衍生出了传媒业的产业属性。因为正是这些多样化功能的形成,使得传媒业有了适应市场需要,作为产业经营,实现社会化生产,追求经济效益的价值与条件。
中国传媒业事业性和产业性这两个属性之间是一种互为补充、相互制约的关系。事业属性决定着传媒业基本的存在形式、行为方式和根本的利益方向、工作原则,产业属性决定着新闻事业长远的生存基础和发展潜力。它们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综合体系,各自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又制约着对方的存在方式和发展状况。我们要注意全面和正确地体现这两个属性所内涵的积极功能,发挥它们的有效作用,以使新闻事业能够健康、全面的发展。
媒介的产业化运作程度将越来越高,媒介的产业属性也将被更加重视。
媒介产业的运作。媒介的产业属性及其“利益组织”的特点,集中表现在媒介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取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获取利润以保持媒介的生产与扩大再生产。媒介产业化使每一个媒介无可避免地面对着媒介市场问题。媒介市场,实际就是媒介、媒介的受众和媒介的广告商所有关系的总和。媒介的产业化运作程度将越来越高,媒介的产业属性也将被更加重视。
“事业性质,企业化运作”是传媒业双重属性的具体运作模式。虽然这一模式造就了中国传媒业的10年繁荣,目前它却深深地困扰着中国的传媒业。
传媒业作为事业单位,却得不到政府财政拨款,少数媒体有一点财政支持,也是象征性的,媒体必须自己去打拼市场,自己养活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传媒业作为事业单位,却得不到政府财政拨款,少数媒体有一点财政支持,也是象征性的,媒体必须自己去打拼市场,自己养活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作为企业,中国传媒必须自负盈亏,依法纳税(营业税、所得税一项都不少)。为此全国近万家媒体(约2000家报纸,约2000家电台,约3000家电视台,约3000家生活时尚、新闻财经类杂志)都齐步走向市场,以广告收入作为主要收入来源。其中电台、电视台95%以上收入来自广告,报刊除发行收入外,98%收入来自广告。广告市场僧多粥少,竞争之激烈近乎残酷。
但是,传媒业却享受不到企业的任何权利,不能自主经营、自主决策;它们的发展除了自我积累、银行借贷之外,不允许有业外资本注入。中国的传媒是产业却不允许产业化,是独立法人却不能独立行事,实行企业化管理却不能企业化。中国的传媒业就处在这样一个只有义务,没有权利的尴尬境地。

㈡ 简述媒介产业的本质特征

1媒介存在于传播活动之中是传播的过程产生了‚传者‛、‚受者‛这样不同的身份角色‚媒介‛则作为中介和渠道得以存在从这一意义上说‚媒介‛是个抽象名词。而谈到某类具体媒介我们指的不仅仅是它作为一种传播物质载体的单独存在而是涵纳了与此物质载体相关的技术、人员、组织、社会资源以及一整套与之相关的流程机制等。
2媒介不是一个静态的存在它‚处于传播过程的每个环节并与整个传播过程融合在一起‛其作用的发挥具备动态性、过程性。媒介的意义与价值
就在于它在此过程中为传播授受者所构建的传受关系以及基于这种传受关系所生发出来的后续效应。
3历史的发展已经推进到一个‚泛媒介‛时代。泛媒介时代‛表征的绝不仅仅是路牌广告、灯箱广告、车载媒体、楼宇媒体这些新的媒介载体形态而是一种深层的媒介理念变更(传统的5W传播模式遭遇空前挑战、媒介的碎片化拼贴及其带来的传播内容与传播环境的割裂、电子媒介
在使得社会地点和物质地点相分离后社会场景的重新配臵对人们行为方式和身份观念的影、时空分离导致的社会关系的脱域disembedding和再植入reembedding的可能连同社会关系的反思性定序和再定序、个人作为多种媒介复合传播的接受主体、商业利益对于媒介拟态环境的渗透、由此带来的媒介和社会新景观及其对传媒经济的影响。
4. 不同媒介之间的关联性、延展性和互动性都不断增强传媒运营必须基于这种视野和思路去开展活动。

㈢ 中国传播媒介的发展史

中国近代报业在竞争发展的历史嬗变过程中,无不与国际传播的大背景密切相关。“所谓国际传播,表现更多的是利用大众传播的交流,即特 定的社会集团通过印刷传播(报纸、书刊)或者电子传播(广播、电影、电视)面向受众的社会范围最广的传播。”[1] 而信息的国际传播交流地位,往往与一国的国力兴衰有关。近代的中国,被动接受的是殖民化的媒介话语,西方传教士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面纱,携媒介经营理念以虚伪面孔出现,但内质却是赤裸裸的文化渗透;19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外国媒介资本规模及其强势话语霸权的冲击,我国近代报业幡然醒悟,改良派与革命资产阶级报业纷纷出笼,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运作模式与近代国际接轨。而国际传播并非现代媒介外部生存环境的专有词,它和近代的“西学东渐”一脉相承,在中国报纸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它一直为媒介提供了丰富的时代背景,也深刻影响着中国近代报业汇入世界传媒潮流的进程。

中国近代报业时间范畴界定

中国近代报刊的时间范畴,一般认为是从1815年(《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在马六甲出版)到1915年(《新青年》杂志在上海出版)。[1]我国国人独立创办报刊,最先是艾小梅于1873年在汉口创办《昭文新报》,但此报存在时间很短。随后,1874年1月,由我国第一个报刊政论家王韬在香港主持创办《循环日报》,同一时期,报人容闳在上海创办中国大陆第一份由中国人主办的中文报纸《汇报》。对此,关于中国近代报刊产生的时间颇有争议。倪延年、吴强先生在其编著的《中国现代报刊发展史》中提到:“虽然,从19世纪初就有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大陆创办了中文报刊,但毕竟不是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报刊,称之为中国近代报刊似乎稍失严密。而以艾小梅、容闳、王韬等人为首创办的第一批中文报刊,则不是势单力薄就是远离大陆,故难以从中国近代报刊的社会作用角度来认识。我们认为:中国近代报刊产生的实质性标志应是康有为等人于1895年在北京创办的中国大陆最早的政论性杂志《中外纪闻》。当然,这一标志的出现不是突发性的和偶然的,而是先人们(包括外国人和中国人)创办报刊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自19世纪50年代起在香港、广州、上海、汉口、福州等地由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批中文报刊,可以看作是中国近代报刊的开端,同时也是中国资产阶级报刊的萌芽。”[3]

倪、吴两位学者的观点表面上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深究其观点却存在三个方面值得商榷:一是关于中国近代报刊产生时间的表述前后矛盾和含糊,既认为19世纪90年代是产生的实质性标志,又认为19世纪50年代是中国近代报业的开端,同时在该书的第9页提到“中国近代报刊的发展历史基本上与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历程相一致,即当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具有积极进步意义的前期阶段时,中国近代报刊也处于上升时期”;二是在理解“中国近代报刊”时,把“中国(人)”作为创办者主体,而从客观历史来看应把“中国(人)”做作为地域性主体,这样就不会割断报业发展流程中的历史联系,毕竟“中国近代报刊”与“近代中国报刊”的内涵不同,如果是后者,则倪、吴观点姑且可以自圆其说,但这样会有悖报业历史发展事实;三是在外国传教士创办报刊过程中,其报纸形式和内容逐渐趋向中国化,且有的报纸吸收中国报人参与合作,如王韬在英国人麦都思主持的墨海书馆从事十三年,为他后来办报提供了借鉴。有的报刊后来被中国人接手主持,如史量才接办《申报》。因此,按照方汉奇先生的观点,把中国近代报刊产生时间界定为1815年传教士创办第一批中文报刊开始,既符合报业发展的历史,也便于问题的讨论。

渗透与移植——近代西方报业的东渐

关于中国近代报刊产生和发展的背景,通过考察其历史,归纳起来有两大方面:一是内因。一方面由于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与发展,为报业提供了物质条件。另一方面,社会形势的急剧变化,特别是鸦片战争前后,人们渴求对动荡社会信息的需求,这促进各种报刊不断涌现;二是外因。主要因素是西方报业产业的发展和文化扩张,促使西学东渐,本文主要从后者即以国际传播为背景进行历史性考察与分析。中国近代的报刊业源于鸦片战争前西方传教士的传教活动,传教士在南洋和东南沿海一带共办有6家中文报刊11家外文报刊。鸦片战争后的半个世纪里,传教士创办的中外文报刊近170种,约占同期中国报刊总数的95%。正是这些报刊在内容编辑、印刷、发行等方面都带动了中国近代民族报刊的诞生。清政府在鸦片战争前实行严厉的闭关锁国政策和禁教政策,外国传教士及其所创办的报刊大都只能在南洋一带出版,然后寻找机会传入大陆。由于这些报刊的创办者们很多来自工业生产比较发达?兽祱栮浴?????????、科学技术比较先进、报业体系日益完善和发达的西方国家,他们在采编印发等业务和技能上比中国京报和官报具有明显的现代性。19世纪以来,随着西方传教士的东进,中国近代报刊应运而生。外报传入中国后,一些知识分子积极投身报界,引进“西学”,自办报刊。从传教士在1815年8月办第一张中文报纸《察世俗每月统记传》起,“无论是外国人办的,还是中国人办的报纸,均多少不等地承担起了推动中国卷入文化全球化潮流的使命,只不过这些报纸因办报人的不同而各自的出发点和目的不同罢了,但最终殊途同归,缓慢地汇成向文化全球化潮流推聚的合力。”[4] 但中国近代报纸的发展,不管是它的宣传效应,还是它的产业模式,无不深深打上西方传播观念或媒介资本运营理念的烙印。

一是理论层面:西方传媒文化与意识的渗透。鸦片战争前,传教士报刊重点集中在沿海,而且主要是以中国话语阐述西方基督教义和文化观念。鸦片战争后,他们的办报活动向内地深入,上海成为近代报业的中心。从19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以教会或传教士个人名义创办的中外文报刊多达170种,约占同时期我国报刊总数的95%,几乎垄断了我国的新闻事业。这时期外国人创办的中文报刊主要有:《遐迩贯珍》《六合丛谈》《中外新报》《中国教会新报》《中西闻见录》《益闻录》等,这类刊物一方面传播了在当时还不失为进步的新学问,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对中国内政的干涉。在这些刊物中,尤其以《万国公报》影响最大,它于1868年9月5日创刊于上海,长期担任主笔的是林乐知和李提摩太。该刊采取了将基督教教义、西方文化和中外时政融于一体的宣传策略,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动荡的局势中合法干预中国的内政,并且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渗透。正如近代新闻学者戈公振在论述外报对中国外交方面所起的作用时说:“初外报对于中国,尚知尊重,不敢妄加评论。及经几度战事,窘象毕露,言论乃肆无忌惮。挑衅饰非,淆乱听闻,无恶不作矣。”[5] 在外报的刺激和影响下,一些接触西方文化的知识分子开始在航运发达的香港创办近代中文报刊。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王韬于1874年1月5日创办的《循环日报》,而这也得益于王韬在欧洲濡染了西方政治、科学、文化以及先进的传播观念,同时形成了他的独特的办报思想和经营理念。如王韬在他的第一篇公开谈论现代报纸的文章《论日报渐行于中土》中,对《泰晤士报》政治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英国之泰晤士,人仰之几如泰山北斗,国家有大事,皆视其所言以为准则,盖主笔之所持衡,人心之所趋向也。”对此,激进的梁启超有不同的认识和看法:“怀才抱德之士,有昨为主笔而今作执政者;亦有朝罢枢府而夕进报馆者。其主张国事,每与政府通声气,如俄土之争战,德奥意之联盟,五洲之人,莫不仰首企足以观泰晤士之议论”(见《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不过,综观两人观点,他们过分夸大了《泰晤士报》的政治作用。西方人鄙视政治与新闻业结盟,国人却趋之若骛。

尽管如此,但中西传播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影响,促进了中国新闻学的创立和发展,这同时也归功于新闻学的创立者们,他们对西方现代新闻学的学习与传播尽了很大努力。如我国第一位在西方学习过新闻学的留学生徐宝璜,曾在日本新闻学会听过课的任白涛、邵飘萍,以及当时虽没有出国却是中国全面掌握世界新闻学研究现状的戈公振。他们当中的邵飘萍和戈公振分别是著名的北京《京报》和上海《时报》的主编,在新闻从业过程中,实现了西方新闻学基本理论与中国当时最高水平的新闻实践相结合,构建了有特色的近代中国新闻学,融会了英、德、日、中四大语种著作提供的各种观念、经验和研究方法。其中,戈公振所著的《中国报学史》表现尤为典型,这本书的绪论部分,实际上是新闻理论,虽然只有一万多字,提及的英文、德文和日文参考书籍和文献达二十二种。而整个绪论的思维结构和论证方式,基本上是中国文论的传统模式。可以看出,创立时期的中国新闻学处于世界新闻学研究的比较前沿的地位。正如熟悉英文新闻学著作的徐宝璜在《新闻学》自序里所说:“本书所言,取材于西籍者不少,然西籍中亦无完善之书,或为历史之记述,或为一方之研究。至能令人读之而窥全豹者,尚未一见也。……自信所言,颇多为西方学者所未言及者。”后来,蔡元培为徐宝璜书序中对中国新闻学地位作了准确的评价,他说:“我国新闻之发起(昔之邸报与新闻性质不同),不过数十年,至今而始有新闻学之端倪,未为晚也。”[6] 所有这些传播意识和理论,对中国近代报刊实践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是实业层面:西方媒介资本和经营理念的移植。中国近代报刊主要包括宗教性报刊、政论性报刊、商业性报刊、专业性报刊、娱乐性报刊等几类,但真正代表中国报纸产业的要数外国人创办的以赢利为目的的综合性商业大报,当时全国商业中心——上海也成为大报竞争的中心。

1872年4月30日,由英国人美查等人集资创办《申报》,打破了于1861年11月创刊的《上海新报》独家经营的格局。美查以商人的眼光来看待他所从事的报业,从报纸的内容、发行和价?兽祱栮浴?????????格三方面与《上海新报》展开竞争。美查认为,“这报是给华人看的,文字应从华人方面着想。”因此在内容上尽量适合中国读者口味,并且从创刊起就确立了“新闻、评论、文艺(副刊)和广告”的办报模式。大幅度降低报价,积极拓宽发行渠道。所以,对手《上海新报》不得不于1872年12月30日自动停刊。《申报》成为上海独家经营的中文报纸。此前创办于1861年的《上海新报》,被誉为“上海中文报纸的第一颗新星”,但是该报的主编都是传教士,报纸的宗教气息很浓,不能适应商业发展需要。《申报》一创刊就呈现出近代报纸比较完备的形态,有消息、广告、京报全录、副刊、经济新闻、社会新闻、言论等体裁。在报道方式上值得借鉴,如在报道重大社会新闻时,经常采用连续报道或集中报道的方法。最为典型的是关于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的报道。此案发生于1873年浙江余杭县,当时《申报》在杭州有一个分销处,杨案发生5个月后,《申报》在1874年1月16日首先刊登了题目为《记禹航生因奸谋命事细情》的报道,把杨乃武名字写成“禹航生”并报道他如何风流放荡而导致犯罪。4月18日又登载了《记禹航生略》一文,报道了该案县审时已判二人死罪,杨姐不服判决,上京控告,因病半途而折回,以及该案在省中复审的全过程。此后一段时期,陆续发表了关于杨案的报道,直到1877年4月《刑部审余杭案》为止,连续报道达四年之久,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也提高了《申报》的知名度和发行量。在1899年11月4日,美国人福开森买下了由英国人丹福士于1893年创办的《新闻报》,由汪汉溪担任总经理,从此,上海报业又是两军对峙——《申报》与《新闻报》。《新闻报》的竞争手段有三:(1)迅速介绍商情,以经济新闻为重点;(2)运用东借西还的资金周转方式,不断添置新式印刷设备;(3)不惜巨资,建立无线电收报台,直接收听外国电讯,赢得新闻出版时间。到1929年,两大报业并驾齐驱。

“外报的畸形繁荣,是外国资本输入的一种表现。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旨在攫取巨大利润,并往往与西方文化渗透并进而互为表里。”[7] 民族资产阶级报刊是中国近代报刊的主流,主要有两类:一是商业报刊,它晚于传教士创办的宗教文化报刊,大多是脱胎于外国人创办的报刊,但比较注重经营管理;另一类是资产阶级政党报刊。从文化底蕴上看,西方宗教文化无法与具有深厚传统的中国文化匹敌,所以随着历史的推移,这些外国人办的商业报纸逐渐转移到中国民族资本手中。在中国创办中文报纸的外国资本,为了沟通语言、迎合习俗、拓展业务,他们纷纷雇佣中国人参与报业采编出版等业务。后来华人资本的壮大以及其从业经验的丰富,逐步控股外国报业资本,《申报》的发展就是这样一个典型。

《申报》和《新闻报》作为英、美报纸,主要是为帝国主义在华的经济活动提供讲坛,为推销他们的商品做广告宣传。但是,他们以赢利竞争为动力在新闻业务和生产工具的不断变革,他们的报业资本以及先进经营理念的渗入,对后来中国本土报业的发展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如1874年创办的《循环日报》,在版式上基本仿效外国中文报纸,广告占报纸版面3/4左右。同时,它以印刷业为依托,进行各种文化事业经营,例如在1880年11月24日《循环日报》上所刊的“中华印务局告白”称:“启者:本局设在港中环百步梯,除发行《循环日报》外,兼印售月份牌、黄遵宪《日本杂事诗》、王韬《蘅华馆诗集》,代售《米利坚志》、《法兰西志》等书籍。”又如《时务报》本是一家政论性很强的报刊,但又兼顾新闻性和娱乐性,以此吸引读者。尤其是时务报馆除定期出报外,还推行许多新式文化事业和实业活动,凸现报纸的综合社会功能。如出版中外时务书籍,代售书报,协办学堂,兼办实业等等。它作为一份绅士办的报纸,完全自筹资金,经营上自负盈亏。尽管没有像《申报》《新闻报》那样走企业化大报的道路,但其运作尤其是它的销售发行具有明显的产业特色,《时务报》的发行主要是通过报馆在各地建立的代售点,18个省内达138处,就连日本和新加坡也设有海外销售点。当然,在这一阶段,商业报纸的运作开始采用企业化模式,但还没有形成报业集团。而到了在20世纪30年代,著名报人成舍我考察西方报业集团,回国后在中国搞报业托拉斯,成立新闻公司,目标是办成包括十家大报以及通讯社、新闻研究中心、定期新闻研究刊物、新闻画报等的报业集团。这是中国现代新闻史上有意识、有组织地组建报业集团的萌芽,也是西方报业经营理念东渐的结果。

三是技术层面:西方报业印刷技术的引进。这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印刷术的传入。首先以铅活字印刷术为首的近代印刷术在西方国家出现,并且逐渐传入中国。1807年,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奉到达中国,随即展开了广泛的翻译、出版活动。从1815年起,澳门东印度公司印刷所陆续出版了马礼逊编写的中、英文大型工具书《中国语文词典》,这部书是含有中英文两种文字的工具书,如用中国传统的雕刻版,则大量细小的英文字无法雕刻,从当时的技术工艺来看,雕版既无法与铅活字拼接?兽祱栮浴?????????,也不能采用机械印刷。因此,要出版这部书只有采用中文铅活字排印。为此,澳门东印度公司印刷所制造出了世界上最早的一批中文铅活字。当时还没有发明中文字模,无法大批量生产中文铅字,于是采用古老的办法,用刀在一枚枚的铅合金上刻制。这样一项浩繁的工作,决非一人或几人能完成,于是雇佣大量中国人参与其事,包括刻制、排字、审稿、校对、印刷等,才得以顺利完成。1815年,传教士米怜奉马礼逊之命带领中国刻工梁发在马六甲建立了印刷所,这个印刷所早期使用雕版刷印,他创办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就是采用雕版刷印。19世纪初,西方近代印刷术与印刷油墨同时传入中国。到1913年,国人自办的第一家专业油墨制造厂上海中国油墨厂成为我国制造现代印刷油墨的开端,产品分为印书油墨和印报油墨,印刷上海《申报》、《时事新报》、北京《国民公报》、《大国民报》等。另外,通过西方传教士,石印术也传入中国,1833年广州出版了石印中文月刊《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继之有石印中文月刊《各国消息》的出版。1874年,石印技术传入上海,最有代表性的是1876年点石斋石印书局成立。

第二,印刷设备的引进。由于动力的采用、卷筒纸轮转铅印机以及自动铸排机等的发明使用,近代印刷术在19世纪至20世纪初的百余年时间里进入了成熟阶段。19世纪欧洲主要国家及美国已建立起近代工业体系,动力、冶金、机械、化学、造纸等工业的发展,为印刷技术的进步提供了有利条件,在这一进程中,印刷生产摆脱了传统的手工业模式,实现了工业化生产,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到19世纪70年代,上海、广州、天津、汉口等地的出版社(商)的印刷设备一直来自外国。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上海申报馆购置欧式手摇轮转机,每小时可印几百份报纸。1906年,由英国人发明的电气马达作动力的单滚筒机进入中国,开始新闻纸两面印刷。1912年申报馆购置双轮转机,每小时可印2000张。1916年,申报馆购置法式滚筒纸印刷机,每小时可印8000张。1925年上海时报馆购置德国的彩色滚筒印刷机,是当时先进的凸版印刷机械。在中日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期间,印刷机械开始作为民族工业出现,如1895年上海李涌昌机器厂创建,至1912年先后又有6家规模大体相似的印刷机械厂建立,这些印刷机械厂以维修为主,兼生产一些小型印刷设备。印刷术及设备的引进,积极推动了中国近代报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① 张桂珍《国际传播与国际关系》见刘继南主编的国际传播:现代传播文集[C]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7页

② 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M]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页

③ 倪延年、吴强《中国现代报刊发展史》[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6页

④ 蒋晓丽《全球化语境下的华文传媒言述方式的嬗变》西南民族学院学报[J]2000(10)第104页

⑤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M]三联书店1955年版第110页

⑥ 徐宝璜《新闻学》自序[M],见《新闻文存》第281页,中国新闻出版社1987年版。

⑦ 胡太春《中国报业经营管理史》[M]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6页

㈣ 传媒行业发展前景好吗

传媒产业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由于传媒产业涵盖了文字、图形、语言、影像声音等形式,因此我们平日生活中接触到的游戏、电影、文学作品等也都属于是传媒产业的范畴。由此可见,传媒产业的体量庞大。与发达国家传媒产业链上的公司相比,我国企业在营收规模以市值上还有很大不足。
总体来看,传媒产业市场规模依旧不可小觑,预计到2020年将会超过2万亿。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分析,当下我国传媒产业的发展方向已经聚集在在线视频、泛娱乐化、付费内容这几个领域。
如今传媒产业最具发展前景的网络传媒,由于具有机动性、灵活性、便捷性等特点,正日渐成为未来传媒产业的主流平台。而诸如报纸、音像制品等传媒手段已经日渐没落。

㈤ 媒体行业未来会是怎样的发展趋势

传媒产业中,数字营销是近年来崛起的新生力量。当人们关注广告的途径从报纸、杂志、电视转移到各类数码产品的时候,数字营销就以专注数码媒体的特质,迅速占领了广告、娱乐新闻的每一个角落。毕竟,眼下广告行业也需要从传统的渠道,向互联网领域转型,而想要实现转型,就离不开数字营销参与者的推动。
据《中国传媒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的分析,当下我国数字营销正在逐渐挤压传统渠道的市场份额,这也说明数字营销行业的崛起,是大势所趋。
目前我国传统媒体以及一些广告代理商都处于转型阶段,在向数字营销领域渗透的过程中,其传统的企业运作模式需要变革。不过这一过程是漫长的,这一时期,市场上的广告业务将会由谁来承接?无疑,数字营销企业将会充分填补这一市场空白。

㈥ 对于国内传媒产业的发展现状有哪些基本的了解你认为传媒产业在未来的发展趋势是

国内的传媒产业一直都是比较吃香的,我的意思是,目前,信息网络空前发展,传媒作为一个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在当今是不可缺少的。但是,从另一方面讲,正是因为,大家都比较看好这一领域,所以在这一领域的竞争压力也是极大的,首先就是就业,想想中国有多少个传媒大学?就算有些学校不是传媒大学,但其专业中也有影视传媒方面的,这样的话每年就有多少大学生毕业!! 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进高企的……

㈦ 为什么大力发展传媒产业

一、2010年中国传媒业发展情况概览
自2004年至今,中国传媒产业产值实现了翻番。而移动传媒与互联网发展快速,正在逐步成为传媒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和动力,而相较于此,报业、期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尽管保持一定比例的增长,但在总体产业格局中的比重正在下降,整个中国传媒产业结构也正发生着改变。

1、报纸

我国目前共出版报纸1937种,平均期印数20837.15万份,总印数439.11亿份,总印张1969.4亿印张。与前一年相比,种数下降0.31%,平均期印数下降1.5%,总印数下降0.86%,总印张增长2.01%。

近几年,我国报纸广告整体呈现上扬态势,尽管前两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有所下降,而伴随经济形势的好转,广告市场也逐渐回温。根据中国政法大学传媒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报业广告实收平均增长率仅为2.75%。这一数据在2010年前三个季度分别达到了23.53%、19.46%和13.78%。根据慧聪邓白氏的调研数据,2009年,我国报纸媒体的全年广告投放额突破900亿,达到了911亿元。截至2010年8月,报纸媒体的广告额已经达到了637.6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达到18.2%。

在广告经营增长的同时,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报业广告市场并未与整体广告市场同步增长,二是广告结构恶化。2010年我国报业广告一个明显的变化是支柱行业的广告集中度下降,房地产、IT等优质的广告资源比重下降。如央视CTR的调研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报业广告刊登额比2009年同期增长21.9%,其中,零售业增长35.7%,汽车大增50.9%,而作为报业第一大广告行业的房地产广告仅增长1.6%,其在报纸媒体的广告投放份额已经从2008年的30%下降到2010年的24%。这些情况会影响到报业广告的进一步回升和增长。

2、期刊

2009年全国共出版期刊9851种,平均期印数16457万册,总印数31.53亿册,总印张166.24亿印张,定价总金额202.35亿元。与上一年相比,种数增长3.16%,平均期印数下降1.85%,总印数增长1.53%,总印张增长5.23%,定价总金额增长7.96%。定价总金额较"十一五"第一年的152亿多元增长了近33%,总印数增长近11%,总印张增长超过21%。

但与此同时,期刊业的广告经营额与发行收入出现下降趋势,2009年期刊广告经营总额为30.37亿元,较上年的31.02亿元下降2.1%,发行收入为166.3亿元,较上年的167.1亿元下降了4.8%。此外,我国期刊业年总产值和年广告总收入在我国整个新闻出版行业10000亿元的年产值中,占比不到4%。同时,期刊结构目前无法适应市场的需要。在9800多种期刊中,科技期刊有4900多种,大学学报2000多种,行业期刊有1000多种,这意味着超过三分之二的期刊不面向市场,而真正面向市场的消费类期刊不到1000种,这与发达国家的期刊结构差距较大,我国的期刊结构亟待转型。

3、广播电台

根据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广播综合覆盖人口率达到96%以上。2009年,中国广播电台整体广告收入为81.46亿,增长12.79%。其中,实现自营广告收入71.87亿元,同比增长低于整体增速,同比增速下降(08年同比增速为8.79%);在全国广告收入中占比由上一年的3.60%下降至2009年的3.52%。

尽管传统媒体广告正在逐渐被分流,但就广播电台来说,随着私家车数量的迅猛增长,逐渐受到了广告商的青睐,甚至获取了电视广告的部分分流,其增速领跑其他传统媒体。不少广播电台获得了新的发展,如浙江电台交通之声今年广告额破亿,成为浙江首个广播亿元频道。

2010年,中国广播业的一大进步是顺应媒介融合的发展方向,进行积极地探索,尤其是在媒介内容产品的生产、数字化发展、跨媒体经营等方面不断尝试。在全媒体应用方面不断升级,逐步由内容生产者和制作者向信息集纳者转变。北京广播电台先期已经开播了DBA视频频道并上线手机WAP网站,2010年3月,北京广播电台又开通了问城网,并在实现北京全境广播数字化的基础上,推出推送式广播服务,使终端产品大大丰富。

4、电视台

据国家广电总局初步统计,2010年1-10月全国广播电视广告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0%。目前虽然电视广告播出时间缩短,但是我国电视业经济效益却保持增长态势,2011年中央电视台黄金资源广告招标额超过127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5%,创17年来的新高。据预测,2010年我国广播电视收入将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行业内外对后金融危机时期广电产业发展预期普遍看好,电视广告收入还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2010年,我国三网融合正式启动,今年试点实行了"不对称进入"格局,以广电为主,政策全力支持广电进入电信,广电获得了先期发展权,传统广电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正在提速。

5、互联网媒体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4.2亿,较2009年底增加了360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1.8%。中国成为世界上互联网使用人口最多的国家,互联网普及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手机网民成为拉动中国总体网民规模攀升的主要动力,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管理局的统计数据,截至2010年9月底,我国手机网民的规模达到了2.92亿,在互联网用户总数占比超过一半以上。网民的快速增长带动了我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2009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达到207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0%,预计2010年该数字有望达到300亿元。随着3G网络的普及和技术环境的进一步优化,互联网和移动传媒正呈现出爆炸式的发展态势。目前互联网使用终端多样化的程度越来越深,我国互联网媒体的产业化进程加剧。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的不断融合,带动了我国整个传媒产业的发展。

二、2010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一)传媒单位文化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

将经营性媒体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并支持媒体企业发展,是近年来和今后一段时期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主题之一,其目的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重塑市场主体,解放和发展媒体生产力。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特别是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为深入推进传媒体制改革,发展传媒产业指明了方向。

不可否认,只有新的体制和机制才能顺应新的时代要求,激发生产活力。我国是传媒产业大国,但要成为传媒产业强国还需要在深化体制改革上做文章,以往事业身份的传媒机构通过改制重组,引入现代企业运营管理理念和机制,才能彻底摆脱旧有体制的束缚。

在出版领域,我国出版社机构陆续完成转制任务。此外,49家党报党刊集团也实现了宣传编辑和经营业务的分离,经营部分正在转企改制。目前,中国已组建了29家出版集团公司、24家国有新华发行集团公司、3家期刊经营集团、49家报业经营集团,市场主体更加明确,有效开辟了市场化融资渠道。《中国文化报》作为全国第一家部委主管整体转制的报纸,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公司建立了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包括董事会、经营班子、监事会,一开始就明确了转制后的企业与主管单位和出资人之间的责、权、利关系。2010年10月,辽宁日报集团所属辽沈晚报社获中宣部批准,成为全国都市报作为非时政类媒体整体转制的试点单位;这一举措也拉开了我国非时政类媒体转制的大幕。

广电领域的改制主要以"制播分离"为切入点,将广播电视频率频道资源、编播管理、新闻采编、播出总控等保留事业体制,作为政府出资主办的事业单位,履行广播电视运营的管控职责;将广播、电视中市场属性较强的节目制作(除新闻外)、推广发行、广告经营和衍生业务及其他经营性业务,从事业体制中剥离出来,转制为企业。2010年,央视提出"破中心、立频道"的战略思路,节目的制作与管理将更加直接,频道制会更加科学化;2009年末,国家广电总局正式批准原辽宁电视台、辽宁人民广播电台和辽宁教育电视台合并为辽宁广播电视台,同时开始全面实施制播分离、产业延伸的广播电视体制的全面改革;此外,湖南广电集团借鉴上海文广"一分为二"式的制播分离理念,引入社会资本发展多元产业,并积极谋划上市融资。

2010年,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东方网、北方网、千龙网、大众网、浙江在线、四川在线和华声在线等10家新闻网站完成转企改制,成为首批选定登陆A股的新闻网站上市对象。

截至2010年10月底,国内A股市场共有40多家传媒类上市公司,累计融资金额达到300多亿元。这40多家上市公司中有8家是通过借壳上市进入资本市场,与此同时,上报IPO的文化企业已达上百家,其中绝大部分为传媒企业。无法回避的是,转型同时也伴随着"阵痛"。目前,绝大多数媒体改制的难点还在于员工对过去"事业"身份的留恋。只有积极主动地适应并创造性地改革内部人事机制,在维护转制员工合法权益的同时突出激励性管理,才能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人事制度和人力资源保障。

(二)媒体数字化转型迈出新步伐

随着印刷成本和发行成本的日益提升,国内媒体也深刻的认识到,向下一代数字媒介终端整合已不仅仅是发展的要务,而是未来生存的保障。传统媒体与数字化终端和移动网络的融合,成为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总体来看,中国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战略,基本是从编辑制作手段的数字化起步,向终端平台的数字化发展。其具体途径为:一是利用网络和数字技术来改造传统媒体,使其更加适应数字时代受众阅读和视听需要;二是主动向数字媒介终端延伸,开辟新的媒介"蓝海":

2009年12月28日,CCTV的中国国家网络电视台正式上线,并于2010年正式取代央视网成为网络传媒产业的一支航母级新军;而作为首家登陆iPad的中国媒体,《中国日报》也开启了中国媒体新一轮数字化转型的热潮。此后,国内众多媒体纷纷针对ipad推出应用程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借助三网融合的东风,集成手机电视集成播控平台,对传统广播内容进行可视化开发,开拓视频新天地;《光明日报》着眼于切实提高新媒体的驾驭能力,自主研发移动新媒体"光明云媒",国内首次在手机等移动终端上实现了传统纸媒的版面设计;在出版领域,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与江苏移动合作、开发电子书项目,通过打造数字化管理、数字化信息服务、数字化内容出版三大平台,并以数字化资源建设为基础,借助数字化战略形成了竞争新优势,推进传统出版的数字化转型;新华社借助新的媒介技术,开播了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英语电视台,大大提升了中国新闻的海外影响力,它借着数字化战略转型的机会,向全媒体华丽进军。

(三)资本运作和多元化经营取得新业绩

通过资本市场的资金融通、体制培育和资产重组三大功能,借助资本运营的手段可以使传媒业尽快实现市场化和规模化经营,同时使我国传媒企业的经营运作逐步进入科学化的轨道。而多元化投资作为一种增加企业收益机会、分散经营风险的有效市场策略也正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传媒机构所运用。

报业方面,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秉承"传媒控制资本,资本壮大媒体"的发展理念,依托传媒主业,首创了"一媒体一公司"的运营模式,做强主业。"以报为本,多元发展"培育了资本经营,房地产和高新技术三大重点多元业务,收获颇丰;2010年8月,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分拆采编和经营,以42亿报刊经营业务资产整体注入粤传媒,至此广州日报社传媒类主营业务的整体上市;2010年,河南日报集团总收入中的报刊经营收入比重由以前的90%以下降至50%左右,在优化产业结构方面走在全国报业集团前列。

㈧ 媒介产业

媒介产业在工具书中的解释:
适应传播活动的需要所形成的庞大的知识产业系统,它包括传统的知识传媒产业和电子媒介产业。后者由于电子媒介的应用与普及,使传播事业迅猛发展,媒介产业规模日趋庞大,主要包括:信息制造机构——报刊、书籍、广播、电影、电视等。

媒介产业" 在学术文献中的解释
所谓媒介产业,主要是指由传播媒介等信息传播行业所组成的产业群,它主要包括印刷媒介的报纸、期刊、图书和电子媒介的广播、电影、电视、电信、卫生以及其它传播媒介部门 。

㈨ 行业媒体推动产业发展

潘沐闲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大众媒体传播已经不能满足行业和企业的宣传需要,一种专业的以服务行业和企业为己任的媒体——行业媒体出现在公众面前,成为行业和企业宣传的重要载体,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

随着珠宝首饰行业的快速发展,珠宝行业媒体也应运而生,它们是珠宝圈内信息交流的平台。行业媒体的信息及时、准确、专业、有深度,是珠宝首饰企业在建立分销网络、树立企业品牌形象和知名度的最佳选择。对行业信息的传递起到了很好的沟通交流作用,为行业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1.珠宝行业媒体的发展阶段

1.1雏形和兴起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珠宝行业迅猛发展,珠宝首饰企业在生产、销售和产品市场上有很多信息需要沟通,急需专业媒体来引导宣传行业,这就催生了建立在珠宝首饰行业基础之上的媒体。媒体只立足珠宝首饰行业,专门报道这个行业的生产发展、新工艺、新设计、新产品、销售价格、市场需求等信息,形成早期的珠宝行业媒体。如《中国宝玉石》、《中国黄金报》、《中国宝石》、《宝玉石周刊》就是在这情况下出现的,它们为推动珠宝首饰行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1.2专业化发展阶段

20世纪90年代末到2006年之间,珠宝行业发展到另一个高峰期,这样导致从生产商到经销商之间,从经销商到消费者之间,都有庞大的信息需要传递,现有的媒体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和行业机构宣传的需要了。这就促使《凤凰珠宝》、《深圳珠宝》、《时尚珠宝》、《财富珠宝》、21世纪珠宝网、中国黄金资讯网等兴起。这些媒体增加了一些行业新闻和产品信息,专业性、技术性更强;行业媒体开始了网络信息化的资讯平台的建设,都开始注重打造自己的优势地位。

1.3纵深多元化发展阶段

2006年后至今,一方面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纸质报刊杂志成本高,而且发行覆盖面总是有局限性。加上其他方面资本的不断涌入,仅仅靠广告收入来维持经营变得艰难,这就促使各行业媒体不断地向多方面发展。

有些资深的广告媒体公司注重行业数据库的建立和积累,注重广告信息发布的平台效应,并且开始建立珠宝网站平台,为行业客户提供新的服务方式,公司媒体形成了,如中港珠宝网、国际珠宝网、中国玉石网等,还有一些珠宝公司,如七彩云南、东方晓鸣、海润珍珠等都办起了企业刊物,这对宣扬企业文化、树立企业形象具有非常重大的作用。

这个时候具有行业特色的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网、深圳珠宝网、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网及各省市珠宝协会网站等协会机构网络平台纷纷建立,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的珠宝通讯、省级珠宝协会主办的相应的珠宝杂志等应运而生,它们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行业信息交流的最主要的平台。

为了突破受众狭窄、发行量低、满足大众消费者的市场经济需求,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和中国最具实力的时尚传媒集团共同创办了《芭莎珠宝》,作为中国杂志市场第一本国际化高级珠宝时尚杂志,它将珠宝与时尚、服装相结合,创造了珠宝的时尚风潮,它开启了珠宝的行业媒体新时代。

2.珠宝行业媒体在行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行业媒体和行业的关系,是一个相辅相成、互相影响和促进的关系。行业媒体依附于行业而发展,行业发展有赖于行业媒体的传播和启蒙功能,行业发展催化着行业媒体的作用。到现在为止,珠宝专业媒体、时尚媒体、协会媒体、公司媒体的多元化发展为行业的全面发展、信息的及时沟通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它们为推动中国珠宝首饰行业的发展,促进国内外交流,引导珠宝首饰的消费,繁荣中国珠宝市场都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2.1直击珠宝行业问题,平衡报道

针对行业内所发生的问题进行平衡报道,具有准确把握行业舆论,正确引导消费者的作用。

2.2重大事件背景下的专业化报道

作为以珠宝首饰行业为报道中心的行业媒体,有一项重要职责,就是要凸显珠宝首饰行业价值,促进珠宝首饰行业的健康、良性发展;对珠宝行业每年所发生重大事件,如珠宝首饰展览会、珠宝专业论坛、首饰设计大赛等进行专业化的全方位的报道。

2.3为珠宝首饰行业发展积极谏言

通过新闻评论为珠宝首饰行业发展谏言,从而起到促进行业发展甚至影响相关决策的作用。

2.4为企业提供广告的平台

珠宝行业媒体在珠宝产品向珠宝文化产品的转型当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珠宝企业在行业媒体打广告,是为了树立企业形象,在行业能有好的形象,就会降低对外合作、人才集纳成本。另外,珠宝企业在行业内的形象与影响力,是其树立大众形象和影响力的基础。

3.珠宝行业媒体存在的问题

3.1杂志本末倒置,内容反而变成了其次

对于靠版面费和广告费生存的行业媒体来说,采写新闻和访问变为一个可有可无的东西。广告页面越来越多,深度报道越来越少。

3.2遵循单一的版面模式:“广告——论文——广告”的版面模式

偶尔登篇新闻,距离真实发布日期大概已经半个多月了,新闻也成了旧闻。厂商的平面广告拼命地在触犯广告法的边缘,拐弯抹角地标榜自己是“行业第一”。内容版面创新不足,可读性不强。

3.3定位模糊

某些珠宝杂志并没有完全找清楚自己的定位,在专业和时尚之间徘徊,让专业人士觉得轻浮,消费者觉得缺少时尚。更有杂志为了完成广告任务,将其他行业的广告也牵强附会地排在珠宝杂志里面。

3.4缺少专业的采编队伍

中国是珠宝产业大国,每年珠宝首饰出口数量非常大。但是,中国境内的珠宝英文媒体却很少。

4.珠宝行业媒体的发展前景,要突出特色,打造行业媒体的权威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珠宝企业应对媒体已经理性化、成熟化。珠宝行业媒体能否指导、服务好行业和企业,需要看其是否有全方位的指导、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素养,能否真正成为行业的喉舌。在创新中增强引导力,在竞争中把握先机,在策划中彰显个性,对行业媒体提升价值、扩大影响、打造权威性至关重要。

一要站在珠宝首饰行业的高度和广度去挖掘报道行业,即要站得高、看得远。在当前激烈的媒体竞争中,要想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每个媒体都应该有自己的特点,没有差异化的媒体,肯定举步维艰。在宣传报道上,要以世界的角度、以国际眼光看问题,注重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局部市场与市场全局的联系、不同行业产业部门之间的联系,从而在联系比较中来观察、判断问题,才能把握世界珠宝首饰行业的发展趋势。

二要建设一支具有相当水准的采编队伍。媒体没有高水准的采编队伍,就如同打仗没有精良的部队一样。要培养记者对珠宝首饰行业的敏感度,快速、准确地捕捉国家政策和行业发展动向。

三要重视服务,为珠宝首饰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媒体要有全新的宣传机制和运作方式,努力使媒体成为政策和信息上传下达的渠道。

四要打造行业媒体优势,提升珠宝首饰行业形象。举例说,以“打造第一本国际化高级珠宝时尚杂志”为宗旨的《芭莎珠宝》,立足高端、品牌、品位、思想、文化、奢华、高贵、时尚,通过一年的酝酿创新,办出了自己的特色。专注于经营管理、营销技巧、研究理论等的《中国宝石》,也为许多业内人士所喜爱。《21世纪珠宝网》、《中国黄金报》则建立起信息、资讯平台,发挥着自身的优势。作为行业信息化快速平台的《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网》、《中国黄金资讯网》等行业主流网站,发挥着平面媒体所发挥不到的作用。

五要不断创新,在管理机制、用人机制上不断创新,把业务范围拓展得更广、更稳健,全面打造行业媒体优势,把媒体办得生机勃勃、富有活力,争取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六要在扩大受众量方面多做一些改进,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服务。只有吸引住更多的受众群体,赢得消费者的欢迎,媒体才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行业的生存状态和发展模式,也强化着行业媒体和行业之间的关系。作为珠宝行业媒体,从某种程度上代表着珠宝首饰行业的形象,展示着整个行业的精神。

行业和行业媒体的发展是互动的,行业的发展需要良好的环境,行业舆论引导正确,行业的发展就有一定的保证。反过来,舆论环境不宽松,甚至出现误导,行业发展就会受到明显的影响。行业的发展是媒体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源泉,行业媒体只有从行业发展中吸取营养,强身健体,积极为行业发展服务,才能体现出行业媒体的真正价值。

图7-2-3 2009年珠宝行业宣传工作研讨会

㈩ 我国媒介产业经营的历程是什么 简答题

可以去中国经济信息网产业研究中心去找找报告

阅读全文

与媒介产业的发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