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业大全 > 五年产业转型发展

五年产业转型发展

发布时间:2020-11-25 06:03:42

1. 如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转型升级的根本在于从价值链低端转向中高端,在于提高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而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根本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在于创新要素质量的全面提升和结构优化。
首先,要全面推动劳动力要素的升级和结构优化。与过去的劳动力结构相比较,我国现在每年700多万的大学毕业生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坚实人才基础。未来一段时期,要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把精英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加强职业技能教育体系,培养一批高水平技术工人。
其次,要推动资本要素的升级和结构优化。对于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来说,资本也有好坏之分,简单地说,就是政府投资不能形成对社会投资的“替代效应”,金融发展不能形成对实体经济的“攫取效应”。从财政资金看,要改革科技投入和评价体系,进一步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提高全社会研发资金使用效率。从金融体系看,要发展“创新友好型”的金融体系,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以资本要素引导创新创业和产业转型升级。
最后,要坚持推进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要破除行政垄断、行业垄断和地方垄断,强化竞争和统一市场,使土地、矿产等稀缺的公共资源能够成为产业升级的杠杆,而不是利益输送的手段。

2. 上海今后五年发展如何

上海今后五年全市生产总值预期年均增长6.5%左右

上海强力推动实体经济发展

强力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上海经济的重大支撑,要率先走出制造业高端发展、创新发展、转型发展之路。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引导企业加大创新和技改投入,大力发展共享经济、智能制造等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推进华大半导体、华为无线通讯、蔚来电动汽车、海尔智谷等引领性强、带动性大、成长性好的重大产业项目,集聚更多的“隐形冠军”和“独角兽”企业,加快培育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装备、生物医药与高端医疗器械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3. 产业转型升级是无奈之举还是必由之路产业转型升级的实际成效如何是败笔,还是开端

产业转型升级是必由之路。产业转型升级的实际成效要分两方面看,有版成功有失败,不权是所有的产业转型都能成功,但不进行产业转型的必然最后只有死路一条。不能应为产业升级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就逃避产业升级,低端产业永远是没有出路的。看看日本的电子产业和韩国的电子产业发展就是最好的例子,昔日世界闻名的日本电子产业,因为没能及时转型升级,现在面临淘汰,全行业亏损,相反,韩国三星原来名不见经传,但近年来抓住产业升级的机遇,发展成了世界最大的电子公司。

4. 产业转型升级包括哪些内容

  1.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的“转型”,其核心是转变经济增长的“类型”,即把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转为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高质量、高效益,把粗放型转为集约型,而不是单纯的转行业。

  2. 转行业与转型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转了行业未必就能转型,要转型未必就要转行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的“升级”,既包括产业之间的升级,如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由第一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第二、第三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也包括产业内的升级,即某一产业内部的加工和再加工程度逐步向纵深化发展,实现技术集约化,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只有正确理解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这些内涵,才能在实践中避免出现偏差。

5. 产业结构如何转型升级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着眼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许多地方都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这是十分必要的。但一些地方对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存在认识误区,由此带来行动上的偏差。这就要求我们科学认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以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为代表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依靠承接国际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加工制造业转移,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在工业化起步阶段,这种承接无疑是一种合理选择。但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这种产业结构除了利润率不高,还存在物质资源消耗大、对生态环境影响大等问题。因此,在我国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强化的背景下,无论是从成本效益的角度还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都需要及时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从这个意义上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我国一些地方来说已是迫在眉睫,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 目前,我国许多地方都在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并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也存在一些误区,如一些地方认为转型升级就是淘汰传统产业尤其是一些夕阳产业转而发展新兴产业, 因而一哄而上去追逐新兴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当然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在这个问题上,各地应按照中央精神和自身条件,合理规划、量力而行。否则,一哄而上的结果只能是各地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严重,低水平竞争加剧。其实,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夕阳产业,只有夕阳技术或夕阳思维。同样是制作服装,欧洲一些企业的获利能力就强于许多高科技产业;而许多看似风光的高科技产业,却因为产能膨胀转瞬间堆积起大量不良资产。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不一定要喜新厌旧、弃旧从新。传统产业只要能在技术和管理上进行升级,仍可变成现代产业。而如果没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没有很好的科研成果商业化链条和服务,虽然从事的是新兴产业,但拿到的可能还是利润的“边角料”。 再如,为了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一些地方搞“一刀切”,要求区域内所有城市都必须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超过第二产业增加值。这其实也不尽合理。第三产业增加值超过第二产业增加值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表现,但并不是对所有区域、所有城市的统一要求。相对而言,特大城市更适合于发展第三产业。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就明确指出,“推动特大城市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比如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第三产业的中心从战略安排和选择上是上海市。上海市第三产业发达,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分担了周围其他城市的服务业功能。如果长江三角洲地区每个城市的第三产业增加值都超过第二产业增加值,那反而不合理了。因此,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其他城市不能简单地以服务业占比来衡量自己的转型升级成效。 事实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的“转型”,其核心是转变经济增长的“类型”,即把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转为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高质量、高效益,把粗放型转为集约型,而不是单纯的转行业。转行业与转型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转了行业未必就能转型,要转型未必就要转行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的“升级”,既包括产业之间的升级,如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由第一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第二、第三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也包括产业内的升级,即某一产业内部的加工和再加工程度逐步向纵深化发展,实现技术集约化,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只有正确理解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这些内涵,才能在实践中避免出现偏差。 “学习连线”栏目旨在为广大读者学习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搭建平台、开辟园地。

6. 如何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是技术进步,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并加以研究版、改进权和创新,建立属于自己的技术体系。产业转型升级必须依赖于政府行政法规的指导以及资金、政策支持,需要把产业转型升级与职工培训、再就业结合起来。具体步骤如下:
一、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
二、加快企业技术改造
三、鼓励企业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兼并重组
四、进一步发展壮大服务业
五、大力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

7. 什么是产业转型升级, 它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产业转型升级,定义为产业结构高级化,即向更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发展。

真正含义:产业转型升级,从低附加值转向高附加值升级,从高能耗高污染转向低能耗低污染升级,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升级。

产业转型升级有技术升级、市场升级、管理升级等多个途径。大部分的人员认为的关键是技术进步,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并加以研究、改进和创新,建立属于自己的技术体系。

但仅是技术升级,没有市场的升级,就没有围绕顾客消费痛点的技术升级的路径研究,所以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先是市场升级,找到“好卖的产品”,接下来才是企业价值链的升级。

(7)五年产业转型发展扩展阅读: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的“转型”,其核心是转变经济增长的“类型”,即把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转为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高质量、高效益,把粗放型转为集约型,而不是单纯的转行业。转行业与转型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转了行业未必就能转型,要转型未必就要转行业。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的“升级”,既包括产业之间的升级,如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由第一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第二、第三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也包括产业内的升级,即某一产业内部的加工和再加工程度逐步向纵深化发展,实现技术集约化,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只有正确理解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这些内涵,才能在实践中避免出现偏差。

8. 中国产业转型

中国实施四抄项引智工程袭支持产业转型升级2012年01月29日14:07 京报网 京报网近日发布的《国家引进国外智力“十二五”规划》提出,中国将围绕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实施一批有影响的引智项目。
这些引智项目包括: 农业引智项目。引进国外先进种植养殖技术和生产经营方式,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农产品安全生产、检测和农作物种子领域的引智力度,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工业引智项目。以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引进2000名高技术外国专家,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服务业引智项目。在金融、保险、物流信息、证券等现代服务业和高技术服务业、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综合交通枢纽有关领域,引进1000名高水平有管理经验的外国专家,带动服务业人才培养。
鼓励软件与集成电路引智项目。重点建设5个国家软件与集成电路人才国际培训基地,鼓励引进高端人才和团队,通过出国培训、国际联合研究与办学等方式开展国际合作,将基地建设成为国家信息产业发展的人才高地。(来源国际在线专稿)

9. 产业转型的产业转型成功案例

滕头案例
城市最佳实践区是世博园区中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材料的集中示范基地,将成为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街区改造范例。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总策划师唐子来说:“上海世博会宁波滕头案馆所展示的恰恰是世界产业转型的一种模式。”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农村的,滕头正好是在城乡结合部,它适应发达地区、大都市郊区的农村发展,因为区位优势明显”。大都市外围才有可能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在山区就要有另外的发展模式。滕头发展的资源就是生态,故滕头发展生态农业具有主动性,是一种较新型的新农村发展模式。
滕头村现在发展并不是为了生产粮食了,而是发展创汇、精品、高效、生态和旅游观光为主的现代化农业。滕头村全村直接从事农业劳动力总数已隆至8%,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
以发展出口创汇农业为例,滕头村村与日本大和种子种苗株式会社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创办优质蔬瓜种子种苗基地,开展优良品种杂交试种,并全部出口到日本,开创了宁波市种子种苗出口之先河。另外滕头村还有其他农业公司,种植高标准、高品质的大葱、小辣椒等出口到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地区和国家。
发展精品农业,滕头村与浙江大学植物研究所、浙江省农科院联姻,办创“滕头植物组织培养中心”,通过对植物快速繁殖、转基因导入、脱毒培养等一系列高科技农业研究、示范,培育国内外优质、名贵花卉苗木。
在发展高效农业方面,滕头村充分发挥30多年的花卉苗木栽培技术优势,分别在省内外租凭土地,发展花卉苗木产业。至今,全村拥有花卉苗圃基地3万多亩,各类品种数已达1000多种。
借着现代化农业和生态资源,滕头投入巨资实施“蓝天、碧水、绿地”三大工程,搞起了观光旅游和体验农业。1998年,滕头村成为全国最早收门票的村庄之一。滕头建成了江南情园、农家乐、农民公园、盆景园等20多处生态景观,营造了“花香日丽四季春,碧水涟涟胜桃源”的江南田园美景。滕头村智慧地将农业和服务业结合起来,例如,滕头引进种植了一种体型较大的南瓜,而这种南瓜并不是用来当粮食的,而是具有多种造型,是一种艺术南瓜。除了南瓜,城市人还能在滕头还能体验到草莓、葡萄、黄花梨、小青瓜、水果玉米、玫瑰花等的采摘。唐子来说:“这种由农业转型为服务业了的发展模式,也是滕头被选进世博案例展示的原因。”

10. 产业转型升级包括什么

目前,我国许多地方都在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并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也存在一些误区,如一些地方认为转型升级就是淘汰传统产业尤其是一些夕阳产业转而发展新兴产业,因而一哄而上去追逐新兴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当然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
再如,为了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一些地方搞“一刀切”,要求区域内所有城市都必须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超过第二产业增加值。这其实也不尽合理。第三产业增加值超过第二产业增加值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表现,但并不是对所有区域、所有城市的统一要求。相对而言,特大城市更适合于发展第三产业。
事实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的“转型”,其核心是转变经济增长的“类型”,即把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转为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高质量、高效益,把粗放型转为集约型,而不是单纯的转行业。转行业与转型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转了行业未必就能转型,要转型未必就要转行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的“升级”,既包括产业之间的升级,如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由第一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第二、第三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也包括产业内的升级,即某一产业内部的加工和再加工程度逐步向纵深化发展,实现技术集约化,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只有正确理解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这些内涵,才能在实践中避免出现偏差。

阅读全文

与五年产业转型发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