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业大全 > 产业推动城市发展

产业推动城市发展

发布时间:2020-11-25 06:45:04

Ⅰ 什么产业是城市发展的新增长点,又是推动转型发展的新动力

文创产业既是城市发展的新增长点,又是推动转型发展的新动力。当今世界已进入文化全球化时代,城市的竞争高度往往由城市文化的创造力传播力决定

Ⅱ “会议产业”对“城市发展”有哪些积极意义

城市发展会议产业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主要有:
首先,发展会议产业与国家高度重视旅游业的指导思想是一致的。目前,国务院把旅游业推到了“战略性支柱产业”的高度,号召各界大力发展旅游业,推动旅游业向高端方向发展。在这种背景下,作为旅游业高端市场核心组成部分的商务旅游(会议、展览旅游又是商务旅游的主要组成部分),必然成了业界关注的重点。
其次,能够满足会议产业链各方的实际需求:
1、会议组织者。各类会议组织者希望各个城市都能够高度重视会议产业,能为他们在该城市举办国际、国内会议提供必要的协调、扶持。
2、会议中心、会议酒店及各类会议服务机构。政府部门加强会议接待场所、各类会议服务机构的管理、协调等,有利于其相互间展开良性竞争,进而促进区域会议产业健康发展。
其三,除了具有较高的利润额之外,会议产业具有很强的经济拉动性。会议产业与旅游业、展览业一样,同样具有很强的经济拉动作用。虽然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会议对区域经济的拉动系数有所不同,国内外专家普遍认为,会议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一般可以达到1:5以上。

Ⅲ 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贡献是不是最明显的

城市化(urbanization/urbanisation)也称为城镇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1)产业结构
世界城市化的历史表明,产业结构调整是推动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城市化的实质是由生产力变革引起的人口和其他经济要素从农村向城市转变的过程。而它表现在生产方式上,就是产业结构的大规模调整,即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各非农产业部门的转移。因此,产业结构的变动必然体现为城市化的变动,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主要是靠第二、三产业比重的上升,二者几乎同步进行,即工业、服务业就业比重每上升1%,城市化水平也提高1%。如果第一产业比重低,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比重则比较高,则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反之亦反。
长期以来,西部由于受到观念、制度、资金、技术等因素的制约,产业结构调整十分缓慢。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直接导致了不合理的就业结构。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使西部地区大量劳动力滞留于农村,影响了农业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变,是西部城市化水平落后的主要原因。
(2)经济增长
从各国城市化发展的历史来看,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间存在很强的正相关关系。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步伐。由于经济发展使经济收入增加,人们的需求也随之提高,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生理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更高层次的需求会随之产生,但不同层次的需求收入弹性是不同的。在众多商品中,农作物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较低,人们对该类产品的实际需求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相对减少;相反,制造业产品和服务业的需求收入弹性较高,收入增长导致对它们的需求更快的增长。因此经济增长会带来需求结构的变动也必然带动投入结构(资本与劳动的投入)和产出结构相应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大规模转移,导致资本与人口在空间的高度集聚,并因此加快城市化步伐。
(3)资金状况
城市化实际上是经济发展的结构转换与升级过程,这一过程的核心问题是区域的工业化过程,这个过程导致对资金的强烈需求。一方面,工业化特别是农村工业化需要足够的资金积累用于发展制造业及相关的资金密集、周转时间长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城市化要为农村人口的转移提供足够的城市基础设施,城市要成为现代化经济发展的中心就需要建设现代化设施,发展现代服务业,这些都需要足够的资金投入。
(4)区位因素
世界上的各种资源不是均衡分布的,因此城市总是在那些地理、气候、图纸、矿藏条件和原有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区产生和发展;并不断吸引人口与资本向其中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更好的城市聚集,从而体现出不同的效益差别来。所以,滨海的良港、河流的两岸、铁路的沿线,不仅城市数量多,而且规模大、发展快、效益好;相反,“穷乡”则往往处于“僻壤”。地理位置沿海、沿江的城市或临近已有大城市的地区总是能得到更快的发展。又因为自然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衡,造成了资源供给的地区价格差异,从而影响城市的分布和工业布局。自然资源匮乏或长期难以利用的地区,其城市化水平总是落后于资源丰富、或利用条件较好的地区。 (5)基础设施状况
随着经济发展,各种资源要素,包括人力资本、医疗卫生状况、通讯交通设施等在特定区位形成了大量集聚,这些因素在城市化进程中也发挥着积极的决定作用。根据集聚经济理论,城市经济具有规模递增的特点,具有一定规模的城市可以提供较好的基础设施、较完善的生产、金融、信息、技术、医疗卫生等服务以及较集中、有规模的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因而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城市吸引力,所以又会进一步推进城市化的发展。 交通状况的改善有助于增加地区的可通达性,缩短城市与农村的空间距离感,从而推进城市化进程。西部资金匮乏,技术落后,且地形复杂,进行交通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难度极大,使西部交通建设十分落后。2001年全国铁路总里程为58,655公也与东部存在十分明显的差距。交通通讯条件的落后,进一步阻断了西部地区城乡之间的联系,加大了西部地区推进城市化的难度。
(6)政策支持
客观上说,中国东西部地区城市的非均衡发展,既是历史过程的沉淀和延续,又是政策战略导向作用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使国家在东部投入大量资金,修建各种基础设施;给予东部企业种种优惠;在沿海地区设立特区、开放城市、保税区等,极大地推动了东部地区城市化的进程。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深圳从80年代初的小渔村迅速成长为国际性的现代化都市。而西部地区,国家没有采取这一系列措施,长期以来作为东部地区资源的提供地、产品的销售市场,城市化进程自然缓慢。
(7)外向化程度
区域的开放程度也是影响城市化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言,区域的开放度越高,则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越迅速,工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强,从而有助于推进城市化进程。
进口替代内向度高,城市的开放性小,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滞缓,城镇的动力机制较弱,因而吸收劳动力的能力较低。据统计,发展中国家在进口替代阶段,工业吸收劳动力的速度一般只有2.5%—3%,与人口增长差不多;而出口导向则外响度高,城市的开放性大,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频繁而量大,城镇的动力机制较强,因而吸收劳动力的能力较高。发展中国家在此阶段,工业吸收劳动力的速度普遍达到5%—6%,几乎是进口替代阶段的两倍。韩国和台湾就是以出口导向发展战略来加速工业化,并推动城市化。
(8)科教水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和成果的普遍推广和应用,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加速经济增长;同时深刻的改变产业结构、劳动组织结构和物质空间结构,影响城市化进程。科技的推广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会大大提高人口素质,促进城乡文明的融合;同时深刻改变就业结构、劳动组织结构和物质空间结构,推进城市化进程。而西部在科技进步和教育水平上长期落后于东部地区。2000年西部文盲率和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高于东部,而具有初中教育程度、高中及中专教育程度、大专以上教育程度的人口比重则远远低于东部,也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科教水平的落后进一步影响了西部经济的活力加深了城乡文明的隔阂,加大了西部推进城市化的困难。
(9)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农业及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中国城市化获得了新的动力。实际上,不论是在发达的西欧工业国还是新兴的亚洲工业国,在城市化早期阶段,农村及农业的发展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对于城市化的促进作用显得更为重要。
农业及农村的发展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因各国国情的差异而有不同的体现。就亚洲国家来看,则体现在一是无论农业的发深度开发还是农村地区工业化的加快,都提高了农村地区对人口容纳能力;二是农村经济的发展缩小了托达罗所谓的农村与城市之间预期收入的差距,同样起到了缓解人口向城市迁移压力的作用;三是农业及农村的发展扩大的城市工业及服务业发展的市场及需求。四是建立在农村发展基础上的小城镇的发展有利于合理的城镇体系的形成,从而促进城镇化的持续发展。
(10)人口密度
根据一般经验,在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相应的城市化水平较高。人口密度较高,人均耕地面积少,农村人口不能依赖土地生存,或者说有限的土地不能提供足够的生活资料,他们有更强的压力和动力从事工业生产和服务业,工业和服务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能提供较多的就业,而且城市发达的工业和第三产业,给城市居民提供了较高的收入,收入差距吸引更多的农业劳动者进入城市;城市优越的生活居住条件,也对乡村居民产生和大的吸引力。这促使乡村人口大规模的向城市转移。我国东部地区的人口密度远高于西部地区,相应的,东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也远大于西部地区。

Ⅳ 产业专业化能促进城市经济增长吗

资源型城市是指随自然资源开发而兴起,并以资源开发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在计划经济时期,资源型城市曾为国家提供了主要生产资料和巨额利税,创造过历史的辉煌。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伴随着资源开采,一些地区资源萎缩而逐渐枯竭,而替代产业尚未形成,从而使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严重困难。然而,地区资源枯竭,并不等于地区经济衰退,关键在于能否搞好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因此,有必要加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研究,为这类地区的转型工作提供参考,并为其它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一、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特点作为资源型城市,由于它的特殊情况,形成了自身明显的发展特点。1、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增长过分依赖自然资源。首先,资源开采企业具有很强的专业性,除进行自然资源的生产、加工外,很难进行相关产品生产。其次,围绕资源开采企业,形成了一系列为之服务的内向型企业。当资源开采企业资源枯竭时,服务企业也会立即陷入困境。此时,如替代产业没有跟上,地区经济就会随之衰退。2、产业层次低,自我发展能力不强。资源型城市产品结构中的初级产品占绝对优势,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更高级产业不断向下延伸,形成资源产业层次低级化的发展趋势,其利润向下游产业转移,使之积累能力不断下降,缺少自我发展能力。由于产业结构低级,管理方式、开拓能力也不能提升,表现为技术进步速度慢,对外界变化反应迟钝,对内部成本控制松懈等。3、分散、落后的城市布局。城市布局与建设受城市产业发展及城市建设政策的影响。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结构使其城市布局呈现过于分散、落后的特征,并对城市建设和改造造成很大困难,城市布局迫切需要进一步更新和优化组合。4、地区科技开发能力相对较弱。其原因有三:一是由于资源城市产业专业化倾向过重,造成了人才结构单一,相对资源以外的人才较少;二是由于产业层次低,致使高级人才缺乏;三是由于资源开采地区多处于边远、落后地区,导致该地区在吸引人才方面不具有优势。当地区内资源开采企业效益下降以后,高级人才流失较多,而相应人员流入较少。5、社会文化观念落后。由于资源型城市的特殊历史,形成了此类地区的高度依赖性,计划经济下的人财物、产供销的公有国控,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手脚,抑制了开拓进取精神的形成,造成了人们的封闭落后、僵化保守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适应市场经济的新思想、新观念以及新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尚未在地区文化中占据主导和支配地位。通过以上的特征分析,可以看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并非易事,制约因素还很多,需要做长期大量的、艰苦细致的工作。二、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尽管资源枯竭型城市曾有过辉煌的历史,但毕竟已成过去。随着资源的逐渐枯竭,这些地区普遍遇到了经济和社会问题,走上了“源竭城衰”之路,经济转型迫在眉睫。1、自然资源逐渐萎缩,像抚顺、本溪、阜新、朝阳的煤炭生产,经过几十年的开采,已进入衰退时期。随着一批批矿井关闭、破产,生产能力下降,劳动人数急剧缩减,产业经济效益大幅度下滑。在剩下的可采煤量中,煤层过深,条件复杂,采掘成本过高,经济可采煤量减少。2、地方工业基础薄弱,结构性矛盾突出,经济总量小。由于长期只注重发展资源产业,形成孤军奋进局面,替代产业没有形成。仅以阜新市为例,2000年末,全市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4.6%,但GDP仅占全省的1.4%。1996——2000年5年间,GDP平均增长只有2.7%,比中国西部地区还低。3、地方财政困难。资源产业萎缩后,历史包袱逐年沉重,经济效益开始急剧下降,对城市及地区的社会贡献率也开始降低。矿山由富矿变为穷矿,城市变成真正的穷城穷市,财政入不敷出。如阜新市2000年财政收入只有4.4亿元,而财政支出达11.7亿元,是十足的“赤字财政”,靠国家补贴来维持低水平的的财政运转。4、就业问题突出,职工生活困难。资源产业萎缩,必然导致劳动人数缩减,下岗、失业人员增加。截至2001年6月底,阜新市实有下岗、失业人员15.55万人,到2005年,全市下岗、失业人员将达到17.6万人。同时,由于产业经济效益下降,在岗人员的收入也处于低水平。由此造成大量职工处于贫困状态。2000年,阜新市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4122元,比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分别低1236元和2158元。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156元的特困居民有19.8万人,占市区人口的25.6%。5、社会矛盾突出。矿山关闭、企业破产,职工下岗失业,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如刑事案件上升,职工上访增多,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等。由此可见,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确是当务之急,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三、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战略选择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是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上下各方形成共识,通力合作。在目前,应确立这样的指导思想,即:从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特点出发,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开放、创新为动力,以解决城市下岗职工就业为突破口,实现从单一资源开发向多元资源开发的转变,从低水平、低技术资源开发向高水平、高技术资源开发的转变,努力培育替代产业,逐步实现经济转型的目标。(一)经济转型应把握的几项原则1、立足市情、发挥优势的原则。推进经济转型,不能从理想、理论模式出发,而要从市情出发,扬长避短,寻找、创造、发挥优势,防止重复建设、经济同构现象,走出独具特色的转型之路。2、依靠科技、高位起步原则。要把转型的基点打在依靠科技上,尤其是高科技。做到高起点、高标准、高技术、高速度、高效益,实现后发优势。3、市场运作、全面开放原则。要从计划经济的思路中解放出来,坚持用市场机制、市场模式运作;打破自我封闭的思维方式,在全面开放中寻求项目、资金、市场、技术和人才。

Ⅳ 怎样通过文旅产业的发展带动城市更新进程

城市更新不一定是拆旧建新,也可以是利用城市中的一些现有的资源,让它重新释放版和发权挥出它的新价值。我们在做这些与时俱进的改变时,要依据现代人的审美观而变化。这其中就有一座城市文化积累的元素。文旅产品的内容如果能和原有的建筑,跟现代人的审美,包括对未来的前瞻思考能融合在一起,它就能引起人们的共鸣,从而焕发新生。
来源:仲量联行《新文旅时代:消费升级与去地产化趋势下的产业创新发展》研究报告

Ⅵ 什么产业能引领城市的发展

旅游

Ⅶ 产业化与城市化相互促进的关键是什么

最近,一些地方政府在制定新的投资扩张战略时有了“产业化与城市化相互促进”这一新提法。对此,我举双手赞成。
应当说,产业化与城市化原本就是相互促进的。或许有人会因此讥笑这算不上是“新提法”。其实不然。首先,过去廿年国内非农产业的发展与城市化在进程上是极不对称的,其中非农产业GDP由1990年的1.36万亿增长到42.39万亿,累计增幅为30倍,但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累计增幅不到1倍,而按照国际经验,工业化进程中二者的正常数据关系应当是15:1,这也就是说到2011年国内城市人口比重应当达到65%,但公布数据仅为50%。其次,严格地讲,所谓城市化,不仅是指城市人口比重,更重要的是享受城市生活便利的人口比重。然而,国内城市建成区面积仅占城市面积的10%(北京市不到8%),生活在建成区的人口不到城市总人口的30%。这意味着公布数据当中的50%城市人口比重不能作为单一的衡量城市化的指标,实际情况是仍有65%左右国内人口的生活尚未真正达到城市化的水平。
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国内城市人口比重不能与非农产业协同发展的原因是过小的建成区面积严重制约了城市吸纳外来人口的能力,并形成越来越严重的交通拥堵、空气污染、噪声污染、土壤污染以及房价上涨,大大提升了城市运行成本,尤其是外来人口的城市生活成本,其中部分外来低收入人口的生活水平已低于人道水平,当然也大大降低了城市效率。说到底,就是城市建设发展过于缓慢。
第一,要解放思想,反对保守主义。毋庸讳言,当今国内的主流经济思潮是保守主义,认为解决各种结构性问题的关键在于把经济增长速度降下来。诸如抑制通胀必须抑制增长,降低污染必须约束投资扩张,降低房价必须限购限贷,缓解交通拥堵必须限制私车增长,以及诸如此类的政策。这就好比说,要想回避成年人的烦恼,最好别长大。老年人可以通过减少食量防止疾病,但人还年轻,吃少了生的病更多。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国民收入排在世界120位之后,绝对贫困人口还有1.5亿人(按收入计算)到2.3亿人(按消费支出计算)。想想看,既然通胀所反映的是供不应求的经济总量关系,那么,抑制通胀的根本出路当然是增加供给,也就是促进经济增长。要想治理工业污染同时又要满足不断增长的人民生活需求,不加快投资扩大先进产能怎么行。要想抑制房价(包括房租)又不错伤刚性的有效需求,不增加楼市供给如何见效。要想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不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不增加道路总里程,不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所有的努力都是暂时的,最终是无效的。
第二,要将持久地大幅提升非农就业比例作为基本国策。世界上衡量国富国穷的最基本指标是非农就业比例,即第二、三产业就业占全部就业人口的比重。发达国家的农业就业比重在2%左右,许多中等收入国家也在5%左右,而中国目前的水平高达35%。中国为什么严格地讲还是一个穷国,原因就在于35%的就业人口从事着世界上效率最低的农业生产劳动。只有将中国的农业就业比例降到10%以内,也就是将非农就业比例提升到90%以上,中国才能真正变得强大起来,包括国防、环境、人口老化等难题才能得到有效解决。仅从这一点看,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还很大。
第三,要彻底消除出身歧视,真正实现城市的公平正义。提高非农就业比例与加快城市化可以是两张皮,过去廿年国内工业化与城市化不匹配的标志性问题之一就在于非农就业增加速度远快于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其中,最关键的原因不仅仅是户籍制度,而是出身歧视。只要你出身于农民,就算实现了非农就业,你还是农民,顶多是“农民工”,城市生活基本上与你没关系。这毫无公平正义可言,也是中国当今社会进步的耻辱。政府当局必须明白,只有平等地对待农业转移人口,所谓产业化与城市化才可能是相互促进的。
第四,要敢于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绿色高效非农产业。这方面的道理毋庸多言,既然建成区面积过少严重阻碍了城市吸纳外来人口,甚至连首善之区的北京都无法从容应对暴雨灾害,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就是促进产业化与城市化协同发展的重中之重。

Ⅷ 什么产业既是城市发展的新增长点,又是推动转型发展的新动力

文创产业既是城市发展的新增长点,又是推动转型发展的新动力。

Ⅸ 什么产业既是城市发展的新增长点又是推动转型发展的新动力

第三产业,在三大产业中,第三产业占比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Ⅹ 简述社会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的主要体现

我国城镇化进程持续快速推进,取得了巨大成就。
10年来,我国城镇常住人口数量快速增长,城市化率显著提高。2011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达到6.91亿,城镇化率达到51.27%,较2002年提高12.26个百分点。城镇常住人口增加了1.89亿人,除印度、美国、印尼、巴西几个国家以外,我国增加的城镇常住人口规模超过了其他每个国家的人口总量。城镇常住人口的增加,一方面大大扩展了城市市场需求规模,2011年与2002年相比,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4万多亿元增长到15.9万亿元,增长了近3倍,其中既有城镇居民收入提高的因素,也有城镇常住人口总量扩大的因素。这就为制造业、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城镇常住人口的增加,也为城镇制造业、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劳动力供给。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1年城镇就业人员达到3.59亿人,比2002年增加了1.07亿人,增长了43%。
10年来,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城市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高,户籍制度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
2002年以来,城市建成区面积由2.6万平方公里左右,扩大到4万多平方公里,扩大了50%以上。到2011年底,全国共有657个设市城市,建制镇增加至19683个。全国有30个城市的常住人口超过800万人,其中13个城市超过1000万人。初步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的多层次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教育、卫生、基本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持续较快发展,覆盖范围不断扩大。2002年至2010年,城市千人卫生技术人员由5.15人增加到7.62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由196万张增加到207万张。全国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由9400万人增加到22066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由11128万人增加到28392万人。全国城市绿化覆盖率由29.5%增加到38.62%,城市人均拥有公园绿地面积由7.73平方米增加到11.18平方米。到2011年末,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2.6%,提高42.6个百分点。地级及以下城市放开了户籍管理,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大城市,在农民工劳动条件,保障生产安全,扩大农民工工伤、医疗、养老保险覆盖面,放开义务教育、保障房等方面,不断推出新举措,随着城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提高,城镇户籍制度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阻碍城镇化发展的制度藩篱逐步打破。
城镇化与工业化关系更加密切,制造业、服务业与城镇发展相互促进。2002年以来,农村乡镇企业离土不离乡的发展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制造业、服务业日益向城镇集中,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到2010年,地级以上城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56%。县域经济也出现非农产业日益向城镇集中的趋势。这一发展为城镇就业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持,为人口和劳动力持续向城镇转移提供了重要条件。人力资源的集中、城镇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又为制造业、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硬件设施、劳动力供给、市场需求等重要条件。
随着城镇规模扩大、水平提高,城镇居民住行水平不断改善,以住行为主的消费结构升级活动持续推进。2002年至2011年,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汽车保有量由不足1辆增加到18.6辆,人均住房面积由24.5平方米增加到31.6平方米(住户调查数据,不包括集体户,建筑面积)。消费结构升级持续扩大了汽车、住房市场,带动了汽车工业、房地产建筑业持续快速发展,带动了广泛的关联产业发展,进而有力地加快了工业化进程。另一方面,住行为主的消费结构升级活动,也不断扩大了对城市住房、交通及其他配套基础设施、市场环境的要求,推动着城市建设发展,加快了城镇化步伐。

阅读全文

与产业推动城市发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