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业大全 > 省能源产业发展问题

省能源产业发展问题

发布时间:2020-11-24 22:12:34

⑴ 山西省是我国能源资源大省,为进一步发展山西经济,使资源大省转变为经济大省,调整产业结构势在必行。下

1、C
2、D
3、B

⑵ 高中地理:对山西省煤炭区域能源开发和产业发展不利的自然因素有哪些

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内容:①扩大煤炭开采量②提高晋煤外运能力:三条外运铁路主干线(大秦线、神黄线、焦日线)③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建设坑口电站;发展炼焦业。
不利的自然因素有
1、外运能力差;
2、煤炭储存地质复杂:影响煤炭开采量;
3、自然环境得不到保护:煤炭中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煤炭的加工转换必须考虑环境保护问题。

⑶ 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态势

新能源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也是新一轮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都把发展新能源作为顺应科技潮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加之,我国提出区域专业化、产业集聚化的方针,并大力规划、发展新能源产业,相继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使得新能源产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新能源产业园区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问题也随之显现出来。如新能源产业园区地区间分布不均衡;产业发展门类齐全、产业规模参差不齐;专门的新能源产业园区不足,综合性的国家级或省级园区占主导;围绕新能源产业研发、制造及新型材料的发展相对成熟,新能源产业的应用相对较弱等。
新能源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十分迅速。据调查,“十一五”期间,我国新能源呈跳跃式发展, 我国新能源年利用量总计3亿吨标准煤,占当年能源消费总量的9.6%。各种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规模明显增长,体现了我国新能源加速发展的趋势。
“十二五”时期,我国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还将显著上升,新能源将发挥调整能源结构、减排温室气体、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将在做好生态保护和移民安置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充分发挥水电在增加非化石能源供应的作用,按照集中与分散并重的原则,高度重视电网接入和电力市场消纳,继续推进网电规模化发展,提高网电在能源供应中的比重。按照集中开发与分布式利用相结合的原则,积极推动太阳能的多元化利用,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大型光伏电站, 重点支持与推广与建筑结合的分布式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提高太阳能发电的经济性和统筹各类生物能资源,合理选择利用方式,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源。
按照2015年非化石能源达到能源消费11.4%的目标以及培育和发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部署, 我国在“十二五”期间将加快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可再生能源产业。
《上海市战略性新型产业“十二五”规划》指出,目标到2015年,上海要成为我国新能源技术领先、应用率先、产业高端的主要基地,产值达到1200亿元。
如果说“十一五”是新能源发展的起步阶段, 那么,新能源将在“十二五”走向大规模应用,并将更加重视分布式能源的发展。
成思危院士在会上以”新能源与绿色经济“为题做主旨报告,他在报告中透露,目前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居世界第一,新能源投资或将达5万亿人民币。
2014年年报披露进入扫尾,119家新能源上市公司中已经有117家公布2014年年报,虽然相差两家,但是2014年新能源行业中上市公司的净利润水平,明显好于2013年。2014年117家公司共实现465.3亿元净利润,而2013年,这117家公司共实现净利润293.18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58.71%。

⑷ 山西省是我国能源资源大省,为进一步发展山西经济,使资源大省转变为经济大省,调整产业结构势在必行。下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B

⑸ 我国的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国生物质能来源产业经过十余年源的发展已取得显著成绩,但也存在着生物质利用效率低,产业发展规模不大,生产成本过高,工业体系和产业链不完备,研究开发能力弱,技术创新不足等问题。需要制定并实施国家生物质能源发展战略规划,加大对生物质能源发展的政策扶持,加强生物质能源技术研发和产业体系建设,逐步开放市场,加强国际合作等,促进我国生物质能源更好更快发展。

⑹ 新能源有什么发展趋势

2018年新能源行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531”新政利大于弊,未来光伏、风电成长空间巨大

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方针分析

坚持高质量发展的总要求,进一步完善新能源发电项目竞争配置机制,进一步优化风电光伏发电的建设布局,推动风电和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平价上网,支持风电光伏分散式发展,持续强化可再生能源消纳工作。是管理层为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拟定的现行方针。

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稳步扩大,发电装机达到7.06亿千瓦

在即将过去的2018年,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稳步扩大。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在2018年前三季度,我国新增新能源发电装机5596万千瓦,占全部新增电力装机的69%。而截至到2018年9月底,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达到7.06亿千瓦,同比增长12%。这其中,包括水电装机3.48亿千瓦、风电装机1.76亿千瓦、光伏发电装机1.65亿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1691万千瓦。

以风电、光伏为例,在风电方面,今年前三季度,我国风电新增并网容量1261万千瓦,同比增长30%,风电发电量267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从新增并网容量区域分布来看,新增比较多的省份主要是内蒙古(193万千瓦)、江苏(156万千瓦)、山西(117万千瓦)、青海(110万千瓦)、河南(86万千瓦)、湖北(79万千瓦),合计占到全国新增容量的59%。

在此基础上,风电热门市场海上风电也在快速增长,今年前三季度,海上风电新增并网容量102万千瓦,主要集中在江苏(92万千瓦)和福建(9万千瓦)两省,累计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达到305万千瓦,主要集中在江苏(255万千瓦)、上海(30.5万千瓦)、福建(19万千瓦)。

更为值得欣喜的是,今年前三季度,我国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达到1565小时,同比增加了178小时。其中,弃风电量为222亿千瓦时,同比减少74亿千瓦时。全国平均弃风率为7.7%,比去年同期减少了4.7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曾经困扰行业的弃风限电情况,正在全面改善。

在光伏方面,我国光伏发电市场也总体稳健,截止到今年9月份,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达到16474万千瓦(光伏电站11794万千瓦,分布式光伏4680万千瓦)。在此背后,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3454万千瓦,其中光伏电站新增1740万千瓦,同比减少37%,分布式光伏则新增1714万千瓦,同比增长12%。

从新增装机布局看,华东地区新增光伏装机为858万千瓦,占全国的24.8%;华北地区新增光伏装机为842万千瓦,占全国的24.4%;华中地区新增装机为587万千瓦,占全国的17.0%。而与风电一样,全国来看,光伏遭遇弃光的情况也得到了明显缓解,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光伏发电平均利用小时数857小时,同比增加57个小时;弃光电量40亿千瓦时,同比减少11.3亿千瓦时,弃光率为2.9%,同比降低了2.7个百分点。

在业界看来,光伏装机增长重心正在向我国东部,电力市场消纳条件比较好的地区转移。同时,分布式光伏的增长更快,意味着管理层支持风电光伏分散式发展的政策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531”新政长期积极影响大于短期阵痛

今年1月份至4月份,光伏行业密集出台了《关于2019年光伏发电项目价格政策的通知》、《国家能源局、国务院扶贫办关于下达
“十三五”第一批光伏扶贫项目计划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

特别是4月13日,国家能源局对《关于完善光伏发电建设规模管理的通知》及《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办法》两个文件征求意见。彼时,业内普遍认为,这两个文件是对光伏行业进行规范管理的长效机制,管理层对光伏电站和分布式光伏项目的管理办法将会发生重大的变化。

但紧随其后,对于光伏行业影响似乎更为重大的一项政策,业界称为“531”新政的《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颁布。

从“531”新政的内容来看,“暂停普通地面电站指标发放”、“分布式光伏规模受限”、“调低上网电价”等内容,看似是扼住了光伏行业命运的喉咙。按照新政,地面电站、分布式电站和扶贫电站均由国家层面直接安排和管理。其中暂不安排2018年普通光伏电站建设规模,仅安排1000万千瓦左右的分布式光伏建设规模,进一步下调光伏标杆上网电价,降低补贴强度。

这一变化曾令业界哗然,前瞻数据亦显示,2018年前三季度,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3454.4万千瓦,同比下降19.7%。其中,虽然分布式成为“逆”势攀升的典型代表,但光伏电站新增装机却同比减少了37.2%。

此外,“531”新政发布后,在资本市场上,以光伏产业上市公司为代表的一批新能源上市公司股价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光伏组件企业形势尤为严峻,净利润率降至1%以下,部分企业甚至出现亏损。而大部分光伏公司在第三季度的营收、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毛利率、现金流等财务指标上均出现了下滑。

不过,慌乱过后,越来越多的业界人士认为,“531”新政的颁布实为利大于弊。

虽然短期内光伏企业将面临不小的挑战,但在全球气候变化、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共识,为了增强光伏发电的竞争力,尽早实现平价上网,“531”新政的颁布有助于提高行业门槛,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产业结构也将不断优化,具有积极意义。

如今,各界应该看到的是,在“531”新政的引导下,光伏产业正在加速淘汰落后产能,上下游越来越多的企业则更为积极地通过技术的革新,实现降本增效,主动迎合市场需求。

11月中旬,A股光伏板块集体回暖,部分个股甚至呈现大幅上涨。在业界看来,这很大程度上,源于国家能源局组织召开的会议释放了较为明确的光伏“十三五”装机规划上调信号。对于2018全年光伏发电量,业内人士预计可能接近40GW,比“531”刚出台时业内预计的“30GW以内”要好得多。不过,关于“十三五”全国光伏装机规划究竟上调至多少,目前仍是未知。而可期的光伏政策环境迎来边际改善,有效扭转此前“531”新政带来的市场对光伏产业的悲观预期。

目前,业内普遍预计2022年能够实现平价,而现在正是平价上网的“最后一公里”。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相关报告,新政对于光伏企业的压力将逐渐退去,光伏成本和价格仍将处于“快速下降通道”。接下来的光伏市场将呈现无补贴项目与补贴项目共存状态,同时增强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心,待相关政策细化后,其有望重新激发下游应用端的投资热情。随之而来的还有行业信心,业界专家指出,2019年将有新一轮补贴指标,业界千呼万唤的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将正式实施。

风电竞价预示平价上网已经来临

今年,风电行业也迎来了《国家能源局关于2018年度风电建设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下简称《通知》)及《风电项目竞争配置指导方案(试行)》两项新政,《通知》要求,新增核准的集中式陆上风电项目和海上风电项目应全部通过竞争方式配置和确定上网电价。这意味着,风电标杆上网电价时代的告终,风电平价上网已经到来。

目前,我国风电行业实现快速规模化发展,但存在较为严重的弃风限电、非技术成本高等问题。业内专家表示,此次印发的《通知》及《指导方案》,意在解决这两项不必要的成本,为实现风电平价上网扫清了障碍。

在风电新政发布后,有专家表示,风电建设管理办法是地方政府自主确定年度建设规模,并通过行政审批确定具体建设项目,但在具体的指标分配上仍存在标准不统一、不透明、难以公平等问题。这会导致将风电资源配置给不具备技术能力和资金实力的企业;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消纳条件不能得到有效落实,风电项目建成后不能及时并网。还有可能衍生变相向企业收费等问题,从而增加风电开发过程中的非技术成本。

《通知》提出,尚未配置到项目的年度新增集中式陆上风电和未确定投资主体的海上风电项目全部通过竞争方式配置并确定上网电价,各项目申报的上网电价不得高于国家规定的同类资源区标杆上网电价。同时,《指导方案》也将解决弃风限电,消除非技术成本作为项目竞争的前提条件。《通知》及《指导方案》将解决弃风限电,消除非技术成本作为地方政府配置风电开发指标规则和依据,消除不必要的成本,有利于发现风电的真实成本,加速风电平价上网到来。

与“531”新政相似,风电新政从长远来看能够解决我行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但同样,会对行业造成短期的阵痛,《指导方案》对竞争要素提出了要求。包括:对开发企业的能力,包括投资能力、业绩、技术能力、企业诚信履约情况进行评价;对设备先进性,包括风电机组选型、风能利用系数、动态功率曲线保障、风电机组认证情况进行;对技术方案,包括充分利用资源条件、优化技术方案、利用小时测算、智能化控制运行维护、退役及拆除方案、经济合理性等评价。

因此,风电企业要不断提高技术研发能力,具备各环节的优势资源整合能力,包括设备制造能力、EPC总包资质、工程建设优势与项目运营等方面。具备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风电企业将会生存下来,经不住市场竞争考验的企业或将被淘汰。

12月初,广东省能源局印发《广东省能源局关于广东省海上风电项目竞争配置办法(试行)》和《广东省能源局关于广东省陆上风电项目竞争配置办法(试行)》,以促进海上及陆上风电有序规范建设,加快风电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市场化发展。这也是全国首个风电竞价细则。

12月17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宁夏风电基地2018年度风电项目竞争配置评优结果的公示》。共有24家企业32个风电项目参与配置竞争,其中16个项目拟满额配置,4个项目拟减额配置,平均承诺电价为0.4515元/千瓦时。

而这两项地方政策的公布,都预示着未来电价仍有下降空间,风电平价上网正在加速到来。也为未来风电市场以及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新能源消纳有待进一步改善

除上述光伏、风电两项重要政策外,今年年底,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近日联合印发《清洁能源消纳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下称简称《计划》),其中提到,近年来,我国新能源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产业规模和技术装备水平连续跃上新台阶,为缓解能源资源约束和生态环境压力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是,新能源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也日益凸显,特别是新能源消纳问题突出,已严重制约电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为解决风电等清洁能源消纳问题,建立清洁能源消纳的长效机制,《计划》中制定了,优化电源布局,合理控制电源开发节奏;加快电力市场化改革,发挥市场调节功能;加强宏观政策引导,形成有利于清洁能源消纳的体制机制;深挖电源侧调峰潜力,全面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完善电网基础设施,充分发挥电网资源配置平台作用;促进源网荷储互动,积极推进电力消费方式变革;落实责任主体,提高消纳考核及监管水平等相关措施。

同时,《计划》中已经对我国未来光伏和风电的利用率以及弃用率提出了目标。2019年,要确保全国平均风电利用率高于90%(力争达到92%左右),弃风率低于10%(力争控制在8%左右);光伏发电利用率高于95%,弃光率低于5%;全国水能利用率95%以上;全国核电基本实现安全保障性消纳。

2020年,要确保全国平均风电利用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力争达到95%左右),弃风率控制在合理水平(力争控制在5%左右);光伏发电利用率高于95%,弃光率低于5%;全国水能利用率95%以上;全国核电实现安全保障性消纳。

未来,对于光伏和风电行业的发展,有专家指出了以下几点,抓紧制定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政策,分省确定电力消费中可再生能源最低比重指标;严格执行风电投资监测预警和光伏发电市场环境监测评价结果等监测办法,在落实电力送出和消纳前提下有序组织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平价等无补贴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率先在资源条件好、建设成本低、市场消纳条件落实的地区,确定一批无须国家补贴的平价或者低价风电、光伏发电建设;按照《关于积极推进电力市场化交易进一步完善交易机制的通知》开展各种可再生能源电力交易,扩大跨区消纳,进一步加强可再生能源的送出和消纳工作。

风电、光伏未来仍是能源转型主力军

根据有关目标,2020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中的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量比重指标要达到9%,但2017年,作为绝对主力的风电和光伏发电量只占全部发电量的6.5%,距离目标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在此基础上,相关规划显示,2016年至2020年,我国风电新增投产要达到7900万千瓦以上,2020年达到2.1亿千瓦,其中海上风电500万千瓦左右;太阳能发电新增投产6800万千瓦以上,2020年将达到1.1亿千瓦以上。

由此可以看出,未来,国家限制煤电、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不会改变;水电资源总量存在制约,开发成本不断攀升,未来增长空间有限;核电建设受到整体社会氛围制约,发展存在不确定性;生物质、潮汐、地热等发电形式由于资源、成本、技术限制等多方面原因,发展规模也不大;综合各个因素,风电和光伏将是未来低碳发展和能源转型的主力军。

⑺ 企业集团在投资新能源产业方面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鉴于新能源发电是未来趋势,因而大力扶持新能源发展,成为了我国能源产业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在政策引导下,新能源发展迅猛,装机容量节节攀升,但市场消纳能力不足,导致大量设备沦为摆设,制约着新能源产业进一步发展。

事实上,新能源的发展确实令人振奋。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新能源行业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光伏累计装机容量为77.42GW,新增装机容量34.54GW,两项指标均位列全球首位;同期,风电累计装机达1.49亿千瓦,同比增长13.2%。但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市场消纳能力不足瓶颈显现,致使弃光、弃风等问题愈演愈烈,严重阻碍了新能源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在解决新能源消纳难题背景下,新能源技术装备有望迎来新一轮增长。只有当技术瓶颈突破后,才能更好地解决新能源波动和间歇特性危及电网安全的问题,减少弃风弃光弃水现象。

此外,绿色发展是未来主要方向和重点工程,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是必然之举,新能源技术装备有望占据主流。能源结构调整,也给新能源技术装备发展带来市场红利,利于行业进一步升级发展。

总的来说,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趋势不会改变,未来会在生产端、消费端填补传统能源供应缺口,电网、新能源技术装备等都将配合新能源发展。因此,新能源产业维持中高速增长,将带动新能源技术装备壮大变强,前景向好。

⑻ 能源产业发展问题

新能源是核能、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等非化石能源的总称,因其开发使用过程无污染排放,也被称为清洁能源。当前,美国、日本及欧盟各国均把发展新能源作为应对气候变化和经济危机的重要举措。我国能源供给以煤为主,目前新能源加上水能占能源消费的比重不到8%,能源开发使用过程对环境的污染十分突出。我国新能源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市场前景广阔,工程技术可行,具备大规模集约化发展的条件。加快发展新能源,不仅能够优化能源结构,增强能源可持续发展能力,减少污染排放,缓解环保压力,还能够吸纳大量劳动力就业,既是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内需的重要切入点,也是促进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议针对当前新能源发展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促进新能源加快发展,尽快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加快发展核电。我国目前核电装机容量只有910万千瓦,不到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的2%,远低于世界17%的平均水平。核电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可以大规模产业化发展的清洁能源,应当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技术路线、投资体制、燃料保障等问题,在保障安全性的基础上,切实加快发展步伐。一是加快推进AP1000三代核电技术引进消化再创新工作。AP1000是能够充分保障安全性的未来核电主力机型,建议在加快推进示范引进项目的同时,集中核电科研力量和设备制造能力,加快消化吸收再创新工作,尽快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AP1400机型,为核电规模化发展创造条件。二是允许在沿海有条件的地方继续开工建设一批二代加压水堆技术机组,以确保在CAP1400机型未定型时期,核电能够适度快速发展。三是加快核电体制改革。放开核电建设业主领域,让具备条件的电力企业成为核电发展的业主,形成“专业化、多业化”核电发展模式,依托国核技、中核集团和中广核集团发展核电设计工程公司,培育核电设备制造商。四是增强铀资源保障能力。加大铀资源国内勘探开采力度,给予有资质的核电企业核燃料自主采购权,鼓励企业参与海外铀矿投资和开采活动。加快推进铀浓缩等重大核工业项目建设,增强核燃料后处理和再利用能力。五是加强综合协调。国务院应加强核电装备国产化、核电建设、核电生产运营和核电体制改革等方面工作的统一领导。

二、大规模发展风电。我国风电资源非常丰富,资源量估计在10亿千瓦左右。近年来,在国家有关政策鼓励下,全国各地发展风电的积极性很高,风电发展势头很猛。截止2008年年底,我国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221万千瓦,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四的风电大国。当前,风电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接入电网困难、上网优惠电价难落实、电网接入标准不统一等。建议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解决风电发展存在的问题,促进风电健康发展。一是研究解决电网接纳风电的有关问题。建议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就电网容纳风电比例、调峰及调频等问题进行研究,解决大规模风电并网对电网网架、电源结构、工程技术、调度管理等方面的工程问题,出台风电进入大电网的技术标准和容量配额标准。二是完善鼓励风电发展的政策。合理考虑电网配套建设风电接入网的投资需求,提高政府对电网企业风电接网费用补贴标准。建立绿色风电交易机制,完善风电价格形成机制,鼓励国内外组织、单位、个人认购。制定并严格执行风电全面中央所得税和增值税先征后返政策。三是加快风力发电机、叶片关键零部件的科技攻关力度,增强风电设备的自主研发和生产能力,降低风电开发成本。

三、大力开发太阳能。我国2/3国土面积年日照时数在2000小时以上,属于太阳能利用条件较好的地区,理论上每年可以获得17000亿吨标准煤的太阳能,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我国太阳能市场十分广阔,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和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已经成熟,具备大规模推广的条件,建议加快产业化发展步伐。

在太阳能热利用方面。目前我国已成为太阳能热水器第一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截止2008年底,我国太阳能热水器推广面积约1亿多平方米,占世界总量的76%,覆盖数千万家庭,惠及1亿多人。当前,应当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完善政策措施,将太阳能热利用作为启动内需的重要内容来抓,继续推动太阳能热水器下乡。对热能消耗大、占地面积大的政府建筑和商业建筑,要逐步推广安装太阳能热水器,鼓励企业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价格,促进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在太阳能光伏发电方面。我国目前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日益成熟,成本急速下降,具备了大规模产业化发展条件。目前太阳能光伏发电最大的问题,是市场应用严重滞后,光伏发电应用市场和光伏发电产业规模很不相称。2008年我国光伏产品产量达到250万千瓦,占全球总产量的35%,成为全球光伏产品第一制造大国,但95%以上产品出口国外,我国光伏发电规模仅占光伏产品产量的2%。制约光伏发电产业化发展的因素,主要是对光伏发电重视不够,未被提升到战略高度,中长期规划目标定得太低,激励政策没有达到风电的支持力度。当前,应当采取更加优惠的政策,促进光伏发电产业上规模、上档次,切实加快发展步伐。一是明确加快发展目标。建议按照“能发展多快就发展多快”的思路,将光伏发电规划目标调整为,2009—2012新增350万千瓦;到2020年达到5000万千瓦。二是实施重点实验示范项目。尽快启动无电地区光伏发电项目建设,解决我国1000万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启动大规模光伏发电(10万千瓦级以上)试验示范项目建设,启动城市大规模光伏分布式发电(1万千瓦级以上)实验示范项目建设,力争2010年建设投产。启动城市屋顶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示范项目。启动采用光伏发电作为应急电源的试验示范项目。三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实行发电企业、输供电企业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最低限额制度,采取特许权项目等方式培育光伏发电市场。加大财政预算内资金和国债资金对光伏发电项目的投入,加大对光伏发电项目税收优惠力度,降低光伏发电项目资本金比例,优先保证光伏发电项目享受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的优惠政策。四是确保光伏电力接入电网。电网企业应尽快制定光伏电上网的机制、标准和配套措施,为光伏电力顺利上网创造条件。要按照发展规划中光伏电力项目的布局,提前安排电力输送通道的建设,开展规模化电力储能研究,保障光伏电力上网和销售补贴政策落实到位。五是支持企业自主开发,解决大规模多晶硅太阳能发电等技术难题。

四、加快发展沼气利用项目。在广大农村地区利用畜禽粪便发展沼气,既能有效解决农村生活能源问题,又能获得农业生产所需的有机肥料,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具有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同时,利用城市垃圾,也可以大规模开发利用沼气。目前。能够规模化发展的沼气技术是户用沼气技术和大规模沼气发电技术。

在户用沼气方面。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大力支持下,农村户用沼气得到很快发展。截至2007年底,农村户用沼气发展到2650万户,年产沼气102亿立方米,相当于替代1600万吨标准煤,为农户带来直接实惠130亿元。目前,国家还在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进户用沼气加快发展。但是,户用沼气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主要是户用沼气项目后期服务不到位,“管建不管用”,沼渣出渣难,导致许多沼气产气率低、使用周期短,大大影响了户用沼气使用效果。此外,部分农村地区家庭不再畜牧养殖,减少了沼气原料来源,制约了沼气发展。建议在进一步加快户用沼气建设的同时,切实加强沼气后期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广先进实用的户用沼气出渣技术,尽快改变出渣难等问题,提高沼气使用效率。我国企业自主研发的“手动沼渣沼液出料泵”,解决了负压抽料易堵塞的世界难题,去年以来在黑龙江省推广使用,取得了较好效果,有效解决了沼气出渣难等问题,建议尽快在全国推广使用。

在大规模沼气发电方面。大规模沼气发电技术是在欧美国家广泛使用的成熟技术。我国近年来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开发了北京德青源、山东民和牧业等沼气发电项目,目前均已成功入网发电,取得了很好的试验示范效果。随着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和大规模畜牧养殖发展,大规模沼气发电项目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据了解,当前制约大规模沼气发电项目的主要障碍是电网接入困难问题,如北京德青源项目因为电网接入困难延迟了一年才并网发电。同时,国家对大规模沼气发电的支持力度比较弱,没有形成政策合力,沼气发电设备主要依赖进口,也严重制约大规模沼气发电的产业化发展。为此,建议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促进大规模沼气发电产业加快发展。一是解决好沼气发电的上网问题。明确沼气项目接入电网的设施投资由电网企业承担,国家用可再生能源基金对电网企业建设接入网设施给予补助。二是提高上网电价补贴。考虑到沼气发电项目双向清洁功能和运行成本较高的实际情况,建议将沼气发电电价补贴由目前的0.25元/千瓦时提高至0.5元/千瓦时。制定并严格执行沼气发电全免中央所得税和增值税先征后返政策。三是鼓励沼气的高效利用。开展沼气提纯用于车用燃气的试点,启动一批沼气发电上网和高效利用的大型示范工程。四是加强沼气发电科研能力建设。建立国家沼气工程技术中心和产业化基地,加快关键装备研发,加快沼气装备国产化步伐,重点扶持自主创新能力强、有国际竞争力的沼气工程设计、建设和运营企业,促进沼气工程建设综合实力提升,加快沼气发电产业化发展。

五、利用荒山荒地大规模种植油料能源林,大力发展生物柴油。这是目前可规模化实施的石油替代战略。据调查,我国荒山荒地资源有30亿亩以上,利用荒山荒地种植木本油料植物发展生物柴油,工程技术可行、市场需求广阔、经济效益可观、生态功能显著,具有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吸纳就业能力强等特点。据调查测算,种植1亿亩油料能源林和建设配套的炼油装置,3—5年建设期内共需投资800亿元,能带动1250万农民就业,成林后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8.12亿吨,同时每年只需投入400亿运营费,可以获得1000万吨清洁柴油,成为不枯竭的绿色油田,单位生产成本仅为4500元/吨,即使按照目前的柴油批发价6000元/吨计算,也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对广大农村地区来说,更是一个典型的以工代赈扩大就业、脱贫致富的项目,值得大力推进。

建议按照政府投资和吸引社会投资相结合的思路,大力推进油料能源林建设和生物柴油产业化发展,争取在未来五年内建成2亿亩油料能源林,形成2000万吨生物柴油生产能力。一是加强统筹协调。建议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牵头,国家能源局、国家林业局等部门具体负责,制定利用荒山荒地大规模种植油料能源林、促进生物柴油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二是增加政府投入。建议国家财政单列专项资金,从2009年开始5年内投资建设1亿亩油料能源林示范工程,并配套建设1000万吨生物柴油炼油储油装置,项目建成后纳入国家石油储备资金管理,实行滚动发展。三是鼓励各方参与。鼓励中石油等中央企业参与油料能源林建设,形成大批以油料能源林种植、生物柴油生产为主的县,探索建立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生产、产加销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四是强化技术创新。建立油料植物良种培育国家实验室,加快油料植物种子繁育、栽培领域重大问题科技攻关,培育出适应性强、产量高、出油多的优良树种。五是加大政策支持。对生物柴油原料生产、加工、销售和使用的各个环节均予以政策优惠。对生产、使用生物柴油实行中央级财政所得税减免、增值税先征后退等税收优惠政策。建立国家生物柴油收储体系,实行生物柴油原料保护价收购政策机制,保障林农基本权益。

与省能源产业发展问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
© Arrange www.ahjjxxzx.com 2010-2020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