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动漫行业发展
中国动漫的发展起步较早,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制作动画,前后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1922年-1975年的萌芽和初步发展阶段,1976年-1999年的快速发展阶段,以及进入2000年以后的原创发展期。
尽管我国本土本土动漫产品占比在整个国内动漫内容消费市场构成上来看仍然较低,但可以看出国内本体原创动漫在逐步的形成规模,加上21世纪以来,国家出台政策对中国动漫产业大力扶植,原创动画逐步发展起来,而且发展空间十分巨大,原创动漫产业重新兴盛起来,并持续快速发展,中国动漫产业已经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动漫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前瞻》显示:截止到2014年2月,我国已经建设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制作影响力的动画公司和基地,初步形成较为完整的创意文化产业链,动漫动画专业的发展前景乐观。
㈡ 日本动漫产业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只要你稍微留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日本动画与漫画已经人侵我们的生活。且不提孩子们喜爱的《灌篮高手)}、《宠物小精灵》,就连受追捧的日剧《东京爱情故事})和《流星花园》,都是先以漫画或游戏的形式诞生并火起来的。而2001年风靡一时的一部名为《最终幻想})的纯电脑动画生成的电影,则是一个著名系列游戏的品牌。在这里我们把动画片、电子游戏与漫画并列,是因为在日本,这三者经常被视为一个经济整体:AGC(anime,game,comic)。
而最近十年间,可有让你印象深刻的国产动画片?依然以拨款形式为生存基础的国内动画制作商,的确试图进行市场化操作。他们借鉴国外的经验,并在量上超越了国际上的多数同行,甚至某动画机构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其实力“已经超过迪斯尼”,但由此产生的动画质量如何呢? 以号称“世界第一长篇动画”、多次获得中国最佳动画奖项的《蓝猫淘气3000问》为例:一只线条简单、色块乌涂的蓝猫呆立于屏幕中央,面无表情地进行枯燥无味的科普教育。相比起1961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大闹天宫)},甚至1926年万氏兄弟制作的《铁扇公主}),用“退回起点”这一词来形容中国动画今天的处境并不过分。如果早年的动画从形式到内容还带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话,那么今天的《蓝猫淘气3000问》最“本土化”的一点就是会像中国其他电视节目一样,积极进行有奖电话竞猜。
国产动画片里肯定不会出现暴力与早恋一一十在种谴责通常出现在国人对日本动漫的评论中。在中国人制作“蓝猫”的同期,日本动画业的领军人物宫崎骏的一部《千与千寻的神隐》恰好是以教育青少年勤劳、善良为主题的,2002年获得了柏林电影节金熊奖。该片不仅在日本市场获得3亿美元的收人,还杀到好莱坞的老巢,在北美市场取得超过2亿美元的佳绩。
这只是冰山一角:2001年日本动画产业市场规模高达1860亿日圆(约为130亿人民币),而日本动漫总资产则是6000兆亿日元。如果按各行业为GDP所做贡献算,动画业可以被列为产值最大的日本六大支柱产业之一。这实在令人艳羡,毕竟进人WTO之后的未来数年,收编灰色产业以及服务业的增长将是中国经济的新重点,恰好动漫产业正处于两者交集之中。
如果把时间倒退40年,你会发现中日两国在动漫产业的起点是一样的。1963
年,一部叫做《铁臂原子})的黑白动画片在富士电视台上映,成为日本动画产业的发端;它就是后来中国人熟悉的《铁臂阿童木)}。而1961年,中国动画业也诞生了一部里程碑作品:《大闹天宫》,这部制作精致的影片不仅深得中国观众人。L,且获得了多个国际奖项,几乎代表了当时迪斯尼外的国际动画制作的最高水平。
什么导致了两者间的差距?未来我们的动漫产业可还有机会?
比起美国带有强势文化色彩、以精品为基础、在全球范围内富有进攻性的动漫产业,日本走了一条以低成本进行市场高度开发的道路,而其背后的文化底蕴是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从头审视日本AGC业的历史及机制,如果这不是我们
所能走的最佳路线,至少也是能够借鉴颇多的一条路。
B本动漫的“修罗场”
虽然日本动画业也许永远也不会做出~个类似于蓝猫的3000集的超长篇,但日本动画作为一个产业,其生命力远远超越了中国的同行。相关统计显示,2002年6月日本每周有62部动画同时放映,这一数字到当年 8月提高到 80部,到高峰期的 11月则有100部动画在竞争。电视台以动画片作为竞争品,甚至出现了只播动画片的电视台。但如果想一想每部动画片可以通过价值链上、下游的漫画、电子游戏、玩具、录像带、DVD甚至电影和电视剧等方式转化为更大价值的话,把一部成功的动画片理解为一座金矿也不为过。
淘金的过程却让人深刻领悟到“残酷”二字。日本少年漫画三大周刊——讲
谈社的《少年杂志》、小学馆的《少年星期天)}和集英社的《少年跳跃)}——在几十年来的此起彼伏就鲜活地展示了竞争的残酷。
1959年,《少年杂志》和《少年星期天》先后创刊。当时的日本和今天的中国类似,漫画行业属于新兴产业,动画业则尚未被开垦,投身于漫画行业的也是一群社会边缘人。当年一起在一个名叫“常磐庄”的公寓居住过的年轻人组成了一个小团体,创作《铁臂阿童木}}的手家治虫和创作《机器猫})的藤子不二雄等人就是这一团体的领袖,他们的工作很快确立了《少年星期天》的市场龙头地位。
无法得到“常磐庄”作品的《少年杂志})为了改善局面,只好开创一种“编辑核。0制度”,并沿用了几十年:编辑不再是一个招集画家与编辑杂志的工作,还要把最大精力投人于呛作”中。编辑相当于电影的制片人,作品的形态与走向由编辑决定,必要时聘请文字作家编写剧本,再寻找画风相称的漫画家执笔创作。这种集团作业方式不再要求每个人都是全才,降低了对画家的要求。
为了能贴近市场,《少年杂志》充分使用了有奖请者调查弃晶片时一洲因盲
表上有70多个问题:“你喜欢看什么类型的漫画?”“如果是某题材的作品,你希望看到什么风格的画风?”“你希望看到同一个题材深人延续下去,还是每周不停更换新主题?”…··在这种地毯式轰炸问题的指引下,杂志很快能推出相应的漫画,或者将正在连载的漫画的风格完全改变——这可以算得上工业漫画的萌芽状态了。
在两强夹缝中诞生于 1968年的《少年跳跃)}是如何生存下来的呢?答案是更加贴近市场。经过市场调查,《少年跳跃})把自己的主题定位于“努力、友情、胜利”这六个字,其连载的所有漫画都必须充分体现甚至夸大这三大主题。另外,既不像《少年星期天)}一样只采用名家作品,也不像《少年杂志》一样只把画家当作流水线上的工具,《少年跳跃}}给新人以充分空间,只要作品得到读者认同,任何人都可以立即成为刊物主捧的明星。
《少年跳跃》最为极致的做法是每周进行读者调查,让读者对漫画进行排行,连续三周排行末尾的漫画将立刻被叫停。因此有人称这种编辑制度下的杂志为“修罗场”。虽然无情,但这的确保证了杂志的质量,以至于每期连载的20多种漫画中有大量精品被沉淀下来。
日本漫画业由此保持了30年的高增长:《少年跳跃})在90年代前期有过单周销售653万册的奇迹,而另外两本杂志也有500万左右的销量,仅按每本杂志含税川日元计算,每周光三本杂志需要上缴的营业税就有十多亿日元之巨。虽然近年因日本经济不景气而有所衰落,但三家的风格也逐渐相互融合,让竟争更为苛刻。
虽然在日本漫画界占据了统治地位,但三大周刊也只是市场的一部分。整个漫画市场是由百余本漫画周刊、月刊、季刊,按照幼儿、少年、少女、青年乃¥中年等细分的方式瓜分的,仅从这一角度看,也可看出其市场的高度成熟。
日本漫画市场为何能在几十年间达到如此成熟呢?除了一直充分遵循市场规则运行,其历史基础也值得我们费些笔墨:二战结束后,战败国日本无论从经济上还是从文化上都陷入低谷,美国的统治则导致了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但日本没有就此沦为殖民文化的附属,新旧观念和体制的冲击寻求一个突破口,这一时期产生的三岛由纪夫、黑泽明等大家都是包容中西文化的产物。
由于人们生活普遍乏味,一种在交换生活必需品的集市上悄悄流传的小画书成为大众的娱乐。因其多以红色纸做封面,所以俗称“红皮书”,这便是最早的漫画单行本雏形。其主要内容是鼓舞人心但不失幽默的杜撰故事。这种看似鄙俗的作品成为很多日本人的心灵鸡汤,也让很多怀揣救国梦想的年轻人走上了画家之路。
其中一个最为天才、影响最大的年轻人叫手家治虫。如果说中国当前的动漫业最需要什么,那也许就是一个手家治虫样的旗手。
“一亿人的手第治虫”
如果历史往往因其传奇性而被记住,那日本动漫产业的历史可以从这一刻开
始——一
1951年 5月,迪斯尼的动画片《小鹿班比》在东京一家叫做“昂座”的影院上映,一天七场。放映第一天就来了一个古怪的观众,一个人买了七张票,在影院里一坐就是一整天。第二天,他又出现在影院,又买了七张票。这个戴着厚眼镜的20多岁的年轻人,就这样在昂座坐了两周,看全了80场《小鹿班比})。他像做研究一样分析每一个镜头:这一段为何引人发笑,另一段又是如何感动观众的……第二轮放映时,他又整整看了50场。
他就是手家治虫,专业是医学,在33岁时获得医学博士学位。但由于小时候被迪斯尼动画和中国《铁扇公主)}所震撼,决意以此为终生事业。18岁起,他开始绘制漫画。1947年一部名叫《新宝岛》的红皮书在日本销售了40 H本,就是他19岁的作品。
当时对漫画的定义,除去单幅和四格,就是像中国的小人书一样的概念,图
片配旁白,画与画之间的关系靠文字联系。但手家试着将电影拍摄手法引人漫画
(如同景别的多角度拍摄),用类似分镜的方法决定画面分配,将大小不同的画格并列,造成类似镜头推移的效果。
他对日本动业有开创之功。1961年他设立“虫动画工作室”时,日本的动画
制作根本无法与迪斯尼相比,一部长篇需要三年左右的制作期。手家破除了迪斯尼动画体系中口型与说话保持一致的原则,尝试使用眨眼三栋,动口三帧的模式,大大降低了成本,将30分钟动画的制作周期保证在一周之内。他把动画片未来的赌注押于电视媒体之上。这两个创举为日本动画业日后的发展独辟蹈径。
手家一生绘画总共 400卷 15万页,是成果最丰的漫画家。最忙碌时,他同时执笔13部作品,每天睡眠不足4小时,也曾三天三夜连续绘画。死前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给我铅笔”1 日本人称他是“一亿人的手家治虫”,指全日本人都是他的漫画读者,日本“动漫之父”的美誉他当之无愧。
但手续对动漫产业的最大贡献在于,他不断拓宽动漫的维度与深度。他以及他同时期的漫画家藤子不二雄、松本零土等人从不以暴力、色情作卖点,而把个人对于人生、社会、未来的思辩作为基础,广泛设计科幻、历史、体育、情感等题材。
1956年,日本许多家长对漫画充斥儿童读物市场大为不满,认为这影响学生成绩,发生了“漫画驱逐运动”,甚至有小学焚烧漫画。就此,手家治虫发表了激烈的回应:“小孩子阅读能力低下并不是漫画风潮的错……现在的儿童文学作品,以温吞的手法来描写一些日常生活的事,对小孩子而言,这些千篇一律的东西他们已经厌烦了……我认为现在儿童文学并没有所谓梦想这样的东西……现在的小孩,正是缺乏伸展悠然的幻想,无限广阔的梦想,我就是为了这个理由,才不断地画着漫画。”——这一战斗的檄书,多么适合今天中国动漫市场!
手家治虫,他代表着动漫产业的努力与真诚,亦给漫画定下了基本格调:他本人正是后来分野的少年漫画和少女漫画两种漫形式的鼻祖,前者强调对梦想、友情、胜利的无止境的追求,后者强调对真善美的求索。虽然在市场的压力下出现了很多形式粗鄙、内容做作的作品,但直到今天,手家的精神依然指引着多数漫画家的工作。
产业链下的“皮卡丘奇迹”
如果回顾过去10年,日本动漫产业最大的奇迹属于一只金色的老鼠“皮卡
丘”。这个名字对于中国、美国等日本海外市场的儿童同样是亲切的。粗略统计,这部由掌上机游戏发展为动画片又不断衍创下的经济规模已近1万亿日元。可以说,日本整个动漫市场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都因此获益。通过它,我们可以稍微领略日本的AGC产业链是怎样连动的。 对于《宠物小精灵})的游戏,任天堂公司早于1989年4月就有了初步构想,这是基于当时推出的具有连线对战功能的新款掌上游戏机(Game Boy)策划的,但正式推出则在七年后。玩家在游戏中战胜或者捕捉到宠物小精灵,就可以将其收人图鉴,收集全部图鉴就是游戏的日的。由于每只宠物小精灵的外貌及特点并不相同,还有一定的成长性,让游戏者颇有成就感。
但这款游戏最成功之处仍然在于其连线对战功能:两个宠物小精灵玩家,可以借此进行对战或交换资料。这从本质卜改变了以往游戏机缺乏交流的特点,使其成为小学生的一种交流系统。
《宠物小精灵)}之所以成功,更为重要的是任天堂恰当将动漫整个产业链条调动起来取得台力,使“宠物小精灵”这一概念无人不知。
开拓市场之时,任天堂长期在影响力最大的幼儿漫画杂志 ((GoroGo Conlid}上开展强大的宣传攻势。在游戏推出三个月后,也就是 1996年的 5月号杂志上,任天堂推出了“绝对找不到的第151只宠物小精灵‘梦’,20名大赠送”的广告,反响热烈。两个月之后,义借新款掌上游戏机发售再推一轮公关,10月,游戏周边产品(玩具、文具、日用品)开始销售时,《GoroGoro Comid)已经开始了相关的漫画连载。
后来动画片在电视上的放映,更是为此推波助澜,它不仅让游戏玩家备感亲
切,还将幼儿玩家的幻想具体化。不仅如此,这一系列动画其本身的制作精良同样是吸引观众的原因:极快的镜头语言对成年人而言可能并不适应,但对于低幼龄观众则别有快感。
有了这样的市场基础,任天堂对市场的盘剥可以说丝毫不留情面。最初游戏分为红、绿两块游戏卡,由于所包罗的宠物小精灵不同,所以必须将两块卡买全才能找齐全部150张卡。1997年初任天堂又推出了青色游戏卡,仅仅改变了游戏的图案与宠物小精灵的分市地点和出现机率,立刻狂售近62万套。后来又推出了专门为彩色掌上机的游戏卡,这块卡的最大特点是皮卡秋将始终跟随玩家行动,并在不同的惰况下有不同的表情,销量仅在 1998年就超过百万,此时游戏中的宠物小精灵已经超过250种。到今天,《宠物小精灵》已经超过历史上最畅销的游戏《勇者斗恶龙》和《超级玛莉)}。
用类似的方式,任天堂也打开了美国市场。美国儿童对于这种“养成兼对战”的模式同样认同,1999年6月《宠物小精灵)}动画片上映时,一举打破美国电视动画片的收视历史纪录,到7月份全美已经超过150家电视台播映这部动画,场面蔚为壮观。当年N月《宠物小精灵)}电影《超梦的逆袭》上映时,仅一天就日进1000万美元,刷新了美国影史上动画片的票房纪录。
中国市场:爆发还是灭亡?
今天中国的动漫市场到了一个已经成熟,但不足以爆发的阶段。各种日本漫
画与动画(主要是盗版)的洗礼已经让这个市场可以接受各种成熟产品。有数据
称,仅京、沪、穗三地每年14~川岁人群花在卡通相关的消费额就超过13亿元
人民币,这一独生子女群体恰恰是最缺乏“梦想”、“友谊”、“努力”的教育的。但当前的中国既缺乏手家治虫这样的艺术家,也没有成熟的动漫市场运行机制,更逞论完整的产业链。
尽管步履缓慢,但国产动画业已经开始体会市场之手的力量。曾经出品过大
量动画精品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近年也开始转型,把观众群设定从低幼龄调整到 14岁左右的青少年,用《宝莲灯b、《我) 歌狂》、《封神榜传奇》等带有美、日动授 特点的产品试水市场化运做。今年他们) 苦心经营一部《隋唐英雄传》。而央视过 在制作一部名为《梦里人)}的动画,改纺 自姚非拉在国内小有名气的作品。而制仍 《蓝猫淘气3000问》的湖南三辰公司正经 力向高盛、摩根士丹利等金融大亨融资丙 亿港元,扩大制作实力。
但看看投入产出的现状,就会了解这 一行业前景之双 目前的行情是一部20分钟的国产动画片,制作成本高达30万元左右,而在电视台播出一次只有100元的版权收人。即便是被视为新经典的《宝莲灯)},收人也只有投资成本的20%。而4国据说近百人的漫画家队伍中,能用创作养活自己的不过寥寥,多数人画一页纸只有百元的收人。
落后更多的并非资金。年过60的宫崎骏可以为每秒24 tA的动画把手画伤,
中国的动画人几乎懒惰到20分钟的动画仅使用寥寥无几的前景或背景。有人在网
络上指责当年根据京剧脸谱创造出《大闹天宫)}形象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为何会在《宝莲灯》中把孙悟空的脸涂成紫色?这恐怕是谁也无法正面回答的一个问题。
难道要中国的动漫行业完全向国外投降?至多以外包的形式为日、美做廉价劳动力?
想改变这一窘境,恐怕依然先要在政策上大力扶助。这一扶助并非对个别动画公司的拨款,或者官方批准几本漫画刊物,而是给整个市场更大的自由。一个例子是,一度略有起色的漫画引进因为管理部门对日本漫画的内容不能接受而完全搁置,这也堵住了更多健康作品流人中国但“不健康”的作品却改换途径,以盗版的形式流传,这未免偏离了管理部门的本意。如果管理部门能够在此领域抱着去粗取精的心态打开方便之门,想必对市场有极大的良好示范作用。
中国动漫产业不乏生命力,只是这一力量依然集于民间。他们或散落在为日
本动画绘制外包的小型工作室里,或者闪现于网络上的动漫论坛。只有当业内大资本有足够实力和决心将他们网罗起来,这一力量才有可能真正勃发。
㈢ 动漫产业在中国有发展前景吗
中国动漫的发展起步较早,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制作动画,前后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1922年-1975年的萌芽和初步发展阶段,1976年-1999年的快速发展阶段,以及进入2000年以后的原创发展期。
1926年万氏兄弟拍摄的第一部无声动画片《大闹画室》和1941年的亚洲第一部动漫长篇《铁扇公主》对我国早期的动漫电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后由于文革十年的停滞以及改革开放后受到国外动画作品的冲击,中国原创动画走向衰落。
尽管我国本土本土动漫产品占比在整个国内动漫内容消费市场构成上来看仍然较低,但可以看出国内本体原创动漫在逐步的形成规模,加上21世纪以来,国家出台政策对中国动漫产业大力扶植,原创动画逐步发展起来,而且发展空间十分巨大,原创动漫产业重新兴盛起来,并持续快速发展,中国动漫产业已经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动漫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前瞻》显示:截止到2014年2月,我国已经建设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制作影响力的动画公司和基地,初步形成较为完整的创意文化产业链,动漫动画专业的发展前景乐观。
㈣ 动漫产业的状况分析
一、当前国内动漫产业生态当中,发展相对比较成熟的主要是研发和终端两个环节,但风险也相对比较高:
1、研发环节:
(1)长期以来的代工模式和同人志的发展,使得对于动漫形象的应用层面具有比较广泛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但具体形式比较局限;
(2)原创程度不高,主要停留在动漫形象的基础应用层面,偏重于对成功模式的模仿,缺乏具有竞争力的技术创新和形式创新。
2、终端环节:
(1)从市场覆盖率的角度来说,具有相对的全方位立体化特征,基本可以涵盖人们衣食住用行的各个领域,但市场的细分化程度不高,缺乏对细分市场的针对性运作;
(2)终端环节的控制力度不强,主要依赖辅助产业和相关产业的运营获取商业利润,相对来说表现为一定的被动性。
二、当前国内动漫产业生态当中,商业运营的主要关注点仍然放在处于传统产业运作模式当中的产品和营销环节,而相对来说在服务、管理、推广和流通环节的定位主要是辅助作用,或通过资源整合的方式借助其他产业执行运作,只把握住了自身的专业优势,而主动放弃了核心竞争力的职业优势。
1、传统产业的产品→营销模式:
(1)以物质层面的供需关系为基础,要求产品自身的功能定位非常明确,营销方式偏重于价格策略和市场覆盖率;
(2)重点对于动漫形象的直接应用,而无法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品牌,传统产业营销模式在新形势的要求下,对推广的依赖度较高,需要大量投入且无法避免侵权盗版的行为对自身商业利润的冲击。
2、创意产业以产品为载体,以服务为核心:
(1)以服务为核心,偏重于对市场的适用性和针对性,与经济环境中需求契合度较高,能有效整合产业内各方资源,实现主动推广,赢取商业收益;
(2)以产品为载体,使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流通及销售环节能在以服务为核心的标准下得到有效的监管和评估,从而为品牌的树立和推广奠定基础,打造自身的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
3、国内动漫产业运营始终围绕的是将动漫形象应用于产品并通过传统营销渠道流通至终端销售的线性模式;
产品研发主要表现为对动漫形象的直接使用;
动漫产业内部管理和服务层面相对缺失;
营销以对动漫形象和产品的硬性推广为基础;
推广对终端销售的直接影响力较小;
终端市场对产品研发和形象塑造的反馈作用不强。
传统营销模式下,动漫公司担当的是原料供应商的角色,处于整个价值链当中的最低位置,要想获取整体利润的提升必须通过营销推广开发尽可能多的新的价值链。 发展困局 内因 外因 研发 1.研发的原创性不高,大多采用沿袭或抄袭套路;
2.以动漫形象的直接应用为主,技术含量不高。 传统运营模式注重价值链的量化积累;
线性价值链的主要收益来源于市场占有率。 社会经济环境对动漫产业认知和设定局限;
终端市场偏重于国外引进知名动漫形象应用套路。 产品 1.产品的品类繁杂,不成体系,普遍质量不高;
2.产品偏重于动漫形象的实体化,缺乏功能特色。 追求市场占有率盲目拓展,设计人员缺乏对品牌战略的整体把握,无法把产品与市场对接;
传统上动漫产业的知识体系,缺乏技术层面的创新和支撑。 国内生产商多为加工型企业,缺乏对自主知识产权应用;
国内生产商追求批量化生产,以规模效应降低成本。 服务 1.以动漫形象作为附加值,依附于其他产业提供相应的服务;
2.缺乏品牌化的价值传递和行为标准,难以与市场需求进行直效对接。 长期以产品销售为核心,缺乏对服务的价值认知;
品牌运作止步于形象识别。 国内市场格局仍处于垄断与混战的低端竞争态势;
强势品牌的排他性和兼容性。 管理 1.沿用原有代工体制,实行工厂化的流程管理;
2.缺乏以品牌价值为核心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以商业利润为目标的商业化运营模式。 产品生命周期过短,导致动漫企业陷于不断开发产品的循环;
短线作战特征明显,急于快速积累资本,缺乏长期战略考虑。 扶植政策的驱动下导致资本的盲目进入,催生市场泡沫效应;
国外强势动漫品牌的迅速扩散压缩本土动漫市场培育周期。 营销 1.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版权交易作为营销基础,间接获取市场规模的判断,缺乏对自身品牌价值的理性评估;
2.以周边产品的销售为主要内容的营销方式,对于市场的把握由产品经销环节控制,禁锢商业扩张。 动漫形象的产业渗透能力不强,无法形成核心竞争优势;
动漫企业自身缺乏产品线的规划和生产能力。 国外强势动漫品牌的市场反应激发周边产业的跟风热潮;
大生产模式下,多数企业追求批量产品的短期变现能力。 推广 1.对推广的依赖程度过高,被动推广需要大量资本投入,硬性传播承担过大的市场风险;
2.推广方式依赖线上推广,对资源稳定性要求过高。 动漫企业缺乏系统的品牌营销思维,仅依靠推广打开知名度;
动漫企业强调形象传播,线下推广的形式和内涵不足。 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目标消费族群的媒体接触习惯;
整体社会价值趋向简单直白和娱乐化,缺乏体验性。 流通 1.由运营商控制市场流通和进销存的量化管理。 动漫企业自身不掌握行销通路。 行业分工的过度精细化。 终端 1.由经销商掌握销售的主动权,形成对动漫产业自身的反向选择,导致动漫企业无法掌握市场布局;
2.长期依赖授权开发,导致市场铺货混乱,盗版侵权常态化。 动漫企业核心创作团队,具有明显的市场细分特性;
动漫企业自身品牌核心竞争力的塑造缺乏市场适应性。 销售和应用终端的市场化属性以市场收益为导向;
国内知识产权保护不力,蚕食正品市场业绩。 人员配置失衡:重设计,轻创意;重角色,轻故事;重形象,轻技术;重制作,轻营销;重形象,轻品牌;重产品,轻服务;重数量,轻品质……
价值分配失衡:投资成本高,利润回报低;推广周期长,市场周期短;铺货范围广,版权收益低;产品类型多,消费体验少…… 从对国内动漫产业发展困局及其成因的分析,进一步明确了作为动漫产业核心的动漫企业在片面追求动漫形象的识别性、动漫剧集的制作发行和动漫周边产品的开发的同时,能够更加关注对于市场需求的了解和把握;
动漫产业发展的瓶颈究其内因主要在于人员配置的失衡和产业价值链的不完善,与其期待外在环境的改变,不如从自身的管理运营模式、品牌价值管理和业务类型拓展方面突破原有的产业局限,整合产业内部资源,进一步向市场渗透,向终端渗透;
动漫产业的核心是创意产业当中的内容产业,因此,动漫企业的发展方向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既有的形式和套路,而应该真正发挥内容产业的价值优势,有效进行产业延伸。
管理集成: 从组织架构到管理体系 明确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确定企业组织架构的侧重性; 以实效为前提实行企业内部的精细化分工合作; 注重人力资源的合理化配置。 品牌集成: 从动漫形象到动漫品牌 以动漫形象为基础发展动漫品牌; 从单纯的角色设定到品牌概念的挖掘整理; 从系列形象到品牌体系的设定。 业务集成: 从授权产品到平台运营 从动漫形象的授权到ODM型的产品开发和销售; 从线性业务模式到复合式平台化运营业务的展开。
㈤ 动漫产业的不足与前景
总的来说参差不齐,潜力还是有的,但是缺少一套流程,无法形成闭环;比较浮躁,重量不重质
㈥ 如何发展动漫产业
从世界范围来看,无论是美漫还是日漫市场,下游衍生品都给市场带来了巨额利润,承担了非常重要的变现功能。以迪斯尼为例,衍生品、主题公园等业务占据IP驱动业务的80%以上,其中盈利最高的就是衍生品的销售业务。中国的动漫衍生品市场规模近几年呈现递增趋势,2015年市场规模达到380亿元,近五年复合增长率达14.23%。
前瞻产业研究院规划师指出,动漫游戏结合布局,周边IP开发促产业经济发展,《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到青少年热血动画《镇魂街》《斗破苍穹》《从前有座灵剑山》都是很成功的案例。
进行海外发行,布局海外动画市场,发展漫画手办等相关产业,将动漫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创新结合。
㈦ 动漫产业在中国的如何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商业大潮的涌动,由动画而引发的巨大的产业“追星”已经在世界各国竞相展开。特别是日本,已经形成了产业一体化的经营格局,成为日本重要的支柱产业。如今日本动画产业的年产值已经超过钢铁业。韩国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短短几年的努力,也已成为亚洲动画业界新的翻海蛟龙。
与农业、工业、矿业、交通通讯等基础产业不同,动画业能够成为启动快、扩张力强、发展空间巨大的新兴产业,其内在动力在于它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且投资回报率高。调研结果表明,动画产品的投资回报率为2至50倍。正是动画业的高回报率,才有了今天的迪斯尼那谜一般的辉煌。
我国的动画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潜在市场,挑战与机遇共存,如何发展和振兴中国动画行业,成为很多有识之士谈论的焦点。而且大凡论者必称中国动画曾经的辉煌,言者必及美国的迪斯尼和日本的动漫业,二者成为了现今中国动画业的鞭策与镜鉴。
说起中国动画的辉煌,我们可以从尘封的竹筒中倒出一连串的金豆子:《骄傲的将军》、《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哪叱闹海》、《三个和尚》……遍数家珍,我们可以捧出几十个国际艺术大奖,国际动画艺术界因此称誉我国民族动画片为“中国动画学派”。但仔细想想,这只是外国动画艺术家们对中国动画艺术家们艺术上的肯定和美誉,这其中也包含着对中国动画艺术种类繁多的称道——动画片、水墨动画片、剪纸片、拉毛动画片、贴纸动画片、木偶片、泥塑木偶片……我们应有尽有。中国老一辈动画艺术家们为民族动画争得了荣誉,同时也把中国动画带进了阳春白雪的象牙塔。塔虽玲珑,却是有价无市;塔虽辉煌,却难免束之高阁。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电视传媒大发展,观众特别需要动画片的时候,我们的动画艺术家们创作的动画片却从生产车间直接飞向国际电影节,“载誉回国”后直接藏进了中影公司的资料片库。其结果是,当国家投资越来越不能满足客观市场需求时,当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我们的国产动画这部高档豪华列车却出了轨。
面对出了轨的这部高档豪华列车,如何让其步入正轨,暨如何发展和振兴中国动画行业,众多有识之士纷纷献计献策。有的说“需要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有的说,“动画行业需要产业化”;产业化就需要大量的资本注入,钱由谁出?有的说,“由产业链中受益最多的行业投资生产”。当前我国还处于动漫产业的摸索与发展阶段,很多企业并未认识到动漫产业的巨大商机,同时动漫产业投资成本过高,受益最多的企业也未必敢投,于是有人大呼“动漫行业缺钱”,中国动漫产业是缺钱的问题吗?其实未必是仅仅缺钱的问题,在一个不完备的市场环境里,一个没能形成循环链条的产业投的钱再多,都血本无归,市场没有回报,谁还敢再投?纵观发达国家的动漫产业,他们普遍的特征是具有一个完善的、健全的、积极的产业链条。按照国际动漫产业的惯例,动漫产业一般由动画前期市场调研和策划、动画片生产、动画片营销(发行)、动画片播放、动画片衍生产品营销五个部分组成环环相扣的产业链条,在这个链条中每一个环节的运作质量都直接影响到下一个环节的成败,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交叉又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而这其中的每个环节又牵扯众多行业(如策划公司、动画制作公司、广电业、出版业、玩具业、服装业等20多个行业)。目前在我国动画业中,动画的产业链根本没有建立起来,往往是动画节目制作后,除了完成播放这一环节之外,其他环节则基本处于被动停滞状态,好一点的有图书与音像进行出版发行,而玩具和形象授权更是凤毛麟角。动画片光靠播出根本无法得到相应的资金回报,必须通过衍生产品的开发才能实现盈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动画要走出低谷,实现高质量、多精品和持久稳定的发展,产业是惟一的出路。要想产业化必须建立完整的产业链条和完全市场化的营销模式。
一、建立完整的产业链条,采用先进的市场营销模式
动画产业发展的先决条件,是建立空间广阔、配套完善的市场环境及完整的产业链条。与其他产业不同的是,动画产业存在着两个阶段,两种不同的传播形式的市场。一是动画片在影视系统的播出市场;另一个是动画衍生产品售卖的营销市场(包括图书、音像、玩具、鞋帽等市场)。这两个市场是相互依存、互为动力的关系。动画片在播出市场表现突出,不仅能够通过播出费回收成本,获取利润,而且在影视系统广泛传播的同时,也会自然而然地起到促进衍生产品市场销售的作用。衍生产品的丰厚利润反过来投入到动画片的制作中,从而形成投入-产出-收益-再投入的良性循环,有效地提高了动画片的数量和质量,而数量和质量又是保证动画片在播出平台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这样就形成了动画产业链进行良性循环的健康互动关系。而目前,中国的动漫产业还处在一个缺环断链、尚未完全市场化的怪圈里。
我们说的“缺环”是指中国动画业目前缺少前期市场调研及动画片营销这两个环节,这是个能够将动画制作与播出平台和衍生产品市场联系起来的中间环节。“断链”是指产业链中涉及的各个行业之间,缺乏合作基础,他们主要还是受计划经济时代残留的条块分割思想的影响,致使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根本没有将彼此视作一个整体,往往各打各的算盘,缺乏内部交流和合作的愿望。表现在:制片单位等播出机构给了钱订了合同才生产制作,电视台则是迫于政策的压力才播出国产动画片,他们关注的是收视率以及能否给台里带来广告效益,至于动画片衍生产品市场的开发以及制作单位的利益,则与电视台无关;由于前面环节不畅通,衍生产品开发无利可图,企业自然失去了投资的积极性,而由于动画衍生产品市场难以创造出利润,当然也就没有人愿意为动画片投资了,这必然要造成动画片的数量和质量低。为提高电视台的积极性,除了动画制片努力提高动画片的质量为电视台赢得良好的收视率,还可以考虑通过分割给电视台一定的版权,使之参与到动画产业链中,并能够在获利最大环节——动画衍生产品市场有利可图。
外界一直惊叹于迪斯尼的制作技术与创意能力,认为充裕的资金是支配他们成功进行产业化、市场化运作的前提条件。其实这些震撼世界的动画大片,偏偏都是在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加工生产的。他们的成功,来源于他们周密细致的市场化运作机制,从题材选择、剧情安排、角色道具设定、动画制作、特效处理、后期合成,再到节目发行、品牌建设、产品开发、品牌授权等产业链各个环节都做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商业计划目标、方向和战略战术,包括资金规划、人才规划、制作计划、发行计划、渠道建设规划等。
相比之下,国内的动画制作企业很多都是有制作部,没有市场部;有故事大纲,没有公司简介;有动画片制作方案,没有商业计划书;有制作资金计划,没有市场运作资金安排;公司组织结构图流于形式。成立之初,公司投资人既当创作者又是经营者,公司“一把手”要么是投资人、要么是创作总监兼任,制作与市场“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往往是,预期的目标大打折扣,甚至“竹篮打水一场空”。
可以说,在中国动漫产业发展进程中,最大的遗憾就是缺乏市场意识以及支配动漫产业链各环节市场化的运作机制。企业管理思维和经营行为“重制作轻市场”,导致“市场先行”成了一句空话。
中国的动漫市场,不缺故事,不缺形象,更不缺原创动画片;缺的是好的创意策划,缺的是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核心管理团队和创作团队;缺的是经过科学的市场调查分析后制定的系统的制片计划、发行计划、产品开发计划、资金人才规划等。只有项目,没有具体的市场规划或计划支撑的一套庞大的商业系统,投资机构当然不会轻易出钱投资。缺乏产业化运作的系统理念,缺乏延伸产品开发经营的成熟环境和专业队伍。众多原创卡通企业无法获得来自产业市场的资金回报,国产卡通一直难以形成产业链内部的良性循环
二、打通动画业与漫画出版业的行业壁垒
动画产品和一般产品的回报区别很大,一般性的产品只能销售一次,而动画产品则可以立体交叉,循环反复地销售,得到多次、多地域、主产品和衍生产品的综合性永久回报。著名动画片《米老鼠和唐老鸭》在获得长达80年丰厚回报的今天,依然经久不衰。其衍生产品发展是不容置疑的。动画制作是一项投资较大的商业活动,一旦作品投放市场后得不到观众的认可,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而漫画可在动画制作之前预测其是否成败的可能。漫画杂志和图书是成本较低的媒体投资,只有动画片的1/200到1/300,因此我们创作剧本,可以通过漫画的形式传播出去,进行市场测验,鉴定故事情节、人物设定及选项是否符合定位读者的审美情趣和消费趋向,是否具有生命力和震撼力。不过可惜的是在我国的动画制作与漫画创作之间,至今还极少出现交叉情况。产生这种情况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中国动画和漫画的发行分属两大媒体——电视台和出版社,而这两大媒体又分属不同的上级主管部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广电总局,各有各的行业规则,版权利益难以分配。二是我国的漫画市场极不成熟,首先是没有成熟的读者群,其次是没有成熟的市场。据统计,目前在日本、韩国成功的动画片大约70%来源于漫画,这就是说成功的动画片在拍摄之前,其形象和故事大都已经拥有了广泛的知名度和众多的热爱者,如《机器猫》、《铁臂阿童木》等等。
三、打造以“播出平台”为核心的产业链
很多人认为,动画片是依靠衍生产品的开发来回收成本和盈利的,而动画片的播出仅仅是衍生产品的广告而已。事实上,这种看法是极为片面的。从日本、美国和欧洲成熟动画市场来看,绝大多数动画片制作还是为了在电视台播出,以赚取播出费为目的,但在国内电视台的动画片的播出费用是非常低的,10~1000元/分钟,平均在50元/分钟,电视台处于强势的“垄断地位”,似有店大欺客之嫌,一面是1万至1.5万元人民币/分钟的制作成本,一面是50元/分钟的播出费用,实在是太悬殊,难道电视台真是“店大欺客”吗?纠其原因有两点:
首先中国播出市场受到从国外引进动画片的冲击。近十几年来美国、日本等国的动画片大多由我国玩具商、广告商引进,这些引进的动画片大部分是美国、日本上世纪60~70年代的产品,早已经回收成本并赚取了巨大经济效益,它们在电视台播出基本是免费的,目的在于敲开中国电视台和衍生产品市场的大门。然而,正是这些“免费的午餐”,不但造成了我国动画播出市场的极大混乱,而且也成为国产动画片播出费长期处于不合理现状的重要原因。
其次是由我国电视台的运营机制决定的。虽然电视台属于国有资源,但在经济上都是自负盈亏,广告收入几乎是各级电视台惟一的经济涞源,而广告收入的多少又取决于电视台节目的收视率。一般来说黄金时段(晚7:00~10:00)播出的节目收视率高。收视率高的节目中插播的广告,其收费也就高。电视台为了适应孩子们的作息时间,动画片一般都放在下午4:00~6:30播出,收看的人群也只是没有主动消费能力的儿童,自然难以招来商家出高价播出广告,从而致使电视台利益受损。如果不得于政策的压力,电视台根本不愿意播放国产动画片!所以更不肯出高价购买动画片了。
如何改变这样的现实呢?首先电视台应该重新审视自身的定位,在发展扩大传统盈利模式(以广告收费为主)的同时,积极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其次是互动短信,付费电视、电视剧等产业,但这些产业远远不及动画产业的瞬间爆发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如果能搭上动画产业这列快车,必会大大增加电视台的创收空间,对电视台来讲也应该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契机。
电视媒体应实现与动画产业的互通,由单纯的播出媒体转变为引领庞大动画产业群的排头兵,成为动画产业运转的核心,而把收益的重点从传统的广告转移到通过建设产业链,从产业链中获得更大的收益。从动画版权和产业开发这两大块上,电视台获取的巨大收益就将是单纯广告收益所难以相比的。动画产业成长的速度十分惊人,一般产业要获得100亿元的销售非常困难,而且周期很长,但动画产业却具有很强的爆发性收益。日本三大卡通偶像之一的“皮卡丘”,其衍生产品在国内外共有112家公司制造销售,短短4年,利润就超过7000亿日元。此外,还可以根据综合性频道和专业性动画频道收看人群的不同,生产出或购买适合不同人群收看的动画片,也就是生产分级动画。
美国迪斯尼公司早就为我们树立了榜样。1983年公司在美国开通了第一迪斯尼频道,开始了由媒体带动制作的转型,截至2003年迪斯尼在63个国家拥有110个频道。通过这些频道的播出,迪斯尼动画片流布全世界,紧跟其后的便是滚滚而来的迪斯尼产品。
迪斯尼公司的经验告诉我们,电视媒体不应该只是旁观者和被动播出平台,而应该积极参与到产业运营中来,自觉地将电视台播出所能够产生的影响最大化,以便电视台媒体将跟随整个动画产业的繁荣而获得更大的效益。 毕竟广告费收入已不能满足电视媒体的利润增长速度,电视台需要更多的经济增长点。
㈧ 国内外动漫产业发展状况及政策
要承担起弘扬中华文化的重任,需要创作一批具有历史文化内涵、体现民族传统、凝聚时代精神的动漫精品。”孙寿山说。
又是这上纲上线的说辞,真是听得烦了都,郭德纲有一相声叫《论中国相声五十年》吧 大家应该去听听,我觉得中国的动漫产业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动不动就要“你这要有教育意义啊。你这故事的构架要反映人们善良的一面啊....” 那来的那么多教育意义啊 ,再说了 教育意义是在说故事的同时所潜移默化的表现出来的,不一定什么的要那么表象吧
这些坐在权利高端的人,考虑的恐怕只是自己的政绩好不好,动漫真正的发展了没有他们不关心,也不知道,我们知道也关心,可没有能力喊口号谁都会,可是“说道不如做到”要想真正的看到我们中国动漫的成功,恐怕还需要我们动漫迷的爱心与支持啊,
在下觉得,首先是投资单位要做好市场的调查,看看究竟什么样的动漫是适合中国市场的,也就是说我们的FANS们喜欢看什么样的动漫,这样拍出来的东西才会有人看,有人看才会有利益嘛
其次是,制作的质量一定要有保证,每次都是大跌眼镜的结局,任谁都会绝望的啊,现在的中国动漫就是声势大,质量低,老是高不高低不低的,想要拍成美国三维的那种效果,结果却是像环游动画一样,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不说还没人欣赏,还有二维的就更不用说了,不知道有没有人知道中国的一位漫画家叫 姚非拉的 他的梦里人一度是我很喜欢的作品 里面有非常多的风景画,人物和风景搭在一起,再加上那不算成熟的故事,不是故事 更像是散文诗,还有偶尔的搞笑感觉特别的美,在听说它要被动画化以后我激动不已,在这期间相关杂志还做过多次的报道,吹的可神了,可当我看到动画的时候.. 哭死啊 比业余做FLASH的人还不如。最近在央视少儿播的 中华小子 是叫这名吧 还是让在下很欣慰的虽然有些中国版 《降世神通》的痕迹,可我能看得下去故事了 还有那个三维的《猪猪侠》也很好 起码态度很好,我做不了那种像真人一样的动画,调不了那么细致的动作,或者是由于资金啊设备啊的局限做不出美国那样的东西,无所谓,我用有趣的故事,可爱的形象,认真的态度来弥补,做出来的东西也很好啊,我们不能说是非常喜欢,但还是会鼓励支持,这怎么说也能让我们看到一点希望啊,其实啊每个动漫迷也都不是傻子,你有没有努力大家都会看得出来,... ...
不小心说了这么多,完了完了 失礼了
㈨ 动漫产业的发展现状
随着中国“动漫产业的不断繁荣,动漫市场多元化发展步伐急剧加速,因中国动漫人才实战经验不足,且一些高端人才没有形成合力,导致动漫人才的匮乏和人才培养机制的滞后已成为制约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巨大瓶颈。相关专家认为,提高中国动漫行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挖掘动漫创意文化产业的灵魂,从而推动中国经济转型软着陆,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是推动中国动漫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的源动力。 到2013年,不仅国内公司纷纷高薪抢聘动漫人才,很多国外公司也不惜重金在中国寻觅专业人才。由于动漫为新兴的产业,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人如凤毛麟角,企业要招到有经验人员的可能性寥寥无几。根据国内权威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机构,麦克斯公司公布的2013年就业前景最好的十大专业,动画专业位列第一,同时薪资待遇普遍高于其他行业薪资。
另据国内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青少年最喜爱的动漫作品中,日本动漫占60%,欧美动漫占29%,中国内地和港台地区原创动漫的比例仅有11%。对于动漫市场来说,成功的根本还是取决于动漫产品的质量。虽然中国动漫产业发展速度非常快、产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一,但是国内动漫产业由于精英人才的缺乏而处于行业分散、自主研发能力不足的阶段。对此,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鼓励各类职业院校大力培育动漫游戏人才,从而解决动漫人才“荒”这样难题。
国内动漫游戏产业在不断探索和发展当中,其广阔的市场前景不仅拥有无法预计的潜在市场,动漫游戏设计职业必将成为今后最火爆的职业之一,如果广大求学者能够选一所品牌大、师资力量雄厚的动漫游戏学院进行专业系统的学习,那么,他们的职业生涯必将是一条充满鲜花和掌声的成功之路! 动漫游戏产业属于动漫产业的一种衍生产业,因其具有低能耗、低污染、高产业价值、多就业机会等特点与优势,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近几年,随着市场形势的发展,动漫游戏产业越来越受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面对动漫游戏产业诱人的市场前景,政府出台各种扶持政策,不断加大对该产业的投入力度,由此催生了一大批动漫游戏人才培训机构。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动漫游戏行业员工薪资逐渐增长,而高端专业人才却依然供不应求。反馈一:岗位薪资过万现象很普遍中华英才网最新游戏职场十大人气排行榜发布,3D/2D开发设计师成为最大需求量职位,而位列第三、四位的游戏开发和策划人员仍是游戏企业最急需的人才。游戏行业平均月薪已经突破5000元,中高级人才更是“吃香”,月薪近万元都是很普遍的现象,更有甚者年薪最高可达30万元。为了能够吸引和留住更多人才,各大游戏公司都在大幅度给员工加薪,其中大型游戏公司员工的平均薪资上涨幅度超过20%。
反馈二:岗位发展空间大可成金领,中国动漫游戏行业的人才缺口巨大。有调查显示,许多高薪职位,像游戏动漫设计总监,年薪可达30万元左右,但还是有价无“货”。从中不难看出国内动漫游戏人才培养的速度远远不能满足游戏动漫产业迅猛的发展速度。高级动漫游戏人才的需求量依然持续增长,预计未来3—5年,中国游戏人才缺口将高达60万人。例如,网络游戏设计岗位的平均薪资要比普通行业的平均薪资高出20%—25%左右。游戏美术设计师、角色动画设计师、高级动漫游戏造型设计师、3D多媒体设计师等职位发展空间广阔,成为令人羡慕的金领职位。反馈三:高端专业人才依然吃紧动漫游戏作为一个拥有巨大潜力的新兴产业,受到投资者青睐和政府的重视,正所谓“21世纪,最贵的是人才”。面对中国动漫产业产值每年50%的高增长率,中国不足万人的研发队伍显得过于单薄,高端专业人才的不足已经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国内游戏产业在人才需求与职业教育之间的脱节问题依然突出,因此导致动漫游戏高端专业人才市场供不应求,市场需求依然吃紧。
反馈四:知名机构招生仍然火爆,全国已有500多所高校开设了动漫相关专业,但企业对动漫游戏人才的需求仍然难以得到满足。业内人士表示,导致这一矛盾的根本原因是教育与产业的脱节。“高校应届生往往是理论知识强,动手能力差,而企业需要的是真正有实力的人才。”
㈩ 动漫产业的产业发展
1907~1937年是开创阶段。
1907年,第一部动画片《一张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态》由美国人布莱克顿拍摄完成,美国动画片史正式开始。这一时期的动画影片只有短短的5分钟左右,用于正式电影前的加演,制作比较简单粗糙。这个时期的动画先驱还有温莎·麦克凯、派特·苏立文、弗莱舍兄弟等。麦克凯是美国商业动画电影的奠基人,他的代表作品有《恐龙》《露斯坦尼亚号的沉没》等。苏立文刨作了美国动画片史第一个有个性魅力的动画人物“菲力斯猫”。弗莱舍兄弟的作品有<蓓蒂·波普〉<大力水手>等。华特·迪斯尼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崛起,1928年他推出了第一部有声动画片<汽船威利号〉,1932年推出了第一部彩色动画片《花与树》。
中国动漫产业起步较早,开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产生于当年的水墨动画是当时一绝,以及后来的布塑动画。但遗憾的是国内未能对这一行业领域给于足够的重视,自然也就无法使这一新兴的艺术门类一直保持优势并不断创新,最终导致技术停滞不前以致于远远落后于国外的制作水平。 2004年,全球数字内容产业产值达2228亿美元,与游戏、动画相关的衍生产品产值超过5000亿美元。从全球来看,动漫产业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
日本是动漫产业的第一大国,发展动漫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二战时期,现代日本动漫素材多样,种类丰富。日本人具有创新精神,在动漫上也有体现;日本人也有坚韧品质,日本动漫做工很好,深受各国人民的欢迎。日本政府对动漫产业极为支持,甚至将其用于国家的形象宣传。截止2012年底,日本动漫占据全球份额的70%以上,欧美国家也在其电视节目中播出最新的日本动漫(中国引进的日本动漫都是上世纪70、80年代的作品。
2004年中国动漫产业总产值117亿元人民币,2005年动漫产业总产值达到180亿元人民币,并且中国动漫市场还有1000亿元人民币的产值空间等待开发。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商机和文化影响力,为了推动民族动画产业奋起直追,国家相继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动画产业振兴发展的政策措施。中国动画产业正面临着政策有力推动、市场强力拉动、“互动效应”十分突出的形式。中国动画业所面临
的现实是危机和机遇同时存在,而发展则正在挑战停滞与跨越的阻隔。 在宏观政策和一系列鼓励扶持动漫产业发展的专项政策支持下,中国动漫产业快速发展,经历了从小到大、由少到多、由代工走向原创的转变,在推动文化产业结构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动漫产业发展空间巨大。因此,国内优秀的动漫生产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企业发展环境和客户需求趋势变化的深入研究。正因为如此,一大批国内优秀的动漫产业品牌迅速崛起,逐渐成为动漫产业中的领军力量!
中国大力推进动漫产业发展。北京市正式启动央视动画·世纪金榜“钢仔动漫产业联盟”仪式。
“钢仔动漫产业联盟”是央视动画首次发起成立的动漫产业联盟,由央视动画有限公司联合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和沈阳博士兔动漫制作有限公司等共同发起打造的跨动漫、图书、教育、文具、游戏等领域的产业开发跨界平台。
本次产业联盟是一次跨界经营的新努力,它将全面打通动画片策划、动画制片、动画片销售、动画片播放、动画衍生品营销各环节,提升动画片选题创意、形象造型和市场营销水平,实现合作共赢。
联盟通过强强合作,以动漫内容为核心,将传统行业和渠道整合,同时注入体验、游戏等新元素,让少年儿童直接参与和制作动漫,创造出更多有生命力的优秀国产动画作品和动画品牌。 中国动漫产业具有巨大的投资潜力和广阔的未来前景,也存在着产业发展定位不明确、产业链条发展不完整、产业资金投入不充分、专业人才供需不平衡、市场发展环境不健
全等问题。 而最大的问题则在于国内的政策问题,很多日本动漫都有中国公司的参与,也就是说中国公司有能力做出精美的画面,但是碍于各种规定,很多优秀作品胎死腹中,国内的动漫爱好者众多,而基本看的都是美日作品,如何放宽规定脱离狭隘主题是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