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农村建房与邻居房屋之间的距离有没有规定
没有确切的法律规定。
一、法律规地:
1、《民法通则》有规定:邻里建筑,应以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为原则。后建者的就不得影响先建者的正常利用。
2、可以看出,关于农村盖房,前后邻居之间的房屋高度是没有相关的具体规定的。但是建房还是要考虑邻里的房屋,不影响彼此的生活,避免造成邻里不和睦。
二、建房规定:
1、在原有宅基地上建房
这种情况就是翻盖旧房子或是在已经批下来的宅基地上建房。根据规定,建房的村民需要向村委会提出建房申请,并通过村民会议。之后拿着原有宅基地的使用证明、户籍证明、要盖房子的施工图或方案图、村民委员会的书面意见等材料去乡(镇)政府审批,拿到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就能安心的盖房了。
2、重新申请宅基地建房
申请流程与上面基本一致,不同的是乡镇政府初审通过后,还要报县(市、区)住房城乡规划建设主管部门审查,合格后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另外材料准备方面,除了户籍证明等三项,需占用农用地的,要提供村民委员会出具的拟占用农用地的情况说明。
3、建造3层及以上楼房
2017年1月27日开始施行的《四川省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农村建筑施工人员个人不得承揽3层及以上、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及以上或者跨度6米及以上的农村住房建设。并要求凡是达到以上条件之一的,应当委托建筑施工企业、劳务分包企业承担施工,并向乡(镇)人民政府申报,纳入工程质量监督。
4、宅基地有偿使用、有偿退出
目前很多省份正在探索农村宅基地的有偿使用、有偿退出和农民自主管理。主要是针对宅基地超面积使用,对超出标准但是已经开始建设的农村宅基地,对确认超占的面积进行有偿使用。
对符合申请宅基地建房条件,自愿放弃建房资格或是自愿退出宅基地的给予补偿和奖励。
⑵ 农村集中建房政策
你说的这个问题,我个人的看法是这样——
首先,应当看看这个建中建房是否有当地县乡两级政府的文件、相关部门的审批文件,如果有,可以考虑;如果没有,那就是在胡闹。毕竟集中建房是一个涉及民生的重大事项,岂可儿戏??
其次,应当有所属地的村民或者村民代表大会的讨论和表决记录文件,也就是说,应当有村民的共识。好的政策不能搞成单相思、一头热。
再者,集中建房政策的落实要以绝大多数的村民能够接受为基本前提,不能变成对百姓的变相掠夺。一套100平方的房子补差价8万,一个种地的百姓家庭大约需要4-5年时间才能取得这样的收入;这个我以为还是有点点高了;
还有,集中建房,要允许有政策缓冲时间,不能搞一刀切;断水断电必然搞成强买强卖模式,必然是荒腔走板。
⑶ 为什么在一些农村里,村民会到处拼命建房呢
相信我们所有人对于房子来说都是有一定的偏爱程度,有很多人都是希望自己能够住在宽敞明亮的大房子里面,因为这样的话往往会让别人感觉到自己的颜面,也能够让自己生活得更加舒适,同时我们也知道,从古时候开始,我们就有置业的习惯,也正是由于这样的习惯,导致了现在房价可以说是始终不会跌下来,同时,不仅仅是在商品房方面,在农村有很多人都是在十分努力地建房,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农民一点在不断的建房呢?
第三点的话,我们要知道,在很多时候,一栋新房子往往会成为自己的儿子结婚的一个要求,如果没有一栋新房子的话,往往女方是不会答应和男方进行结婚的,那么也是由于这样的一个要求,导致了农村建房子很多时候都不会停止。
最后一点的话,就是关于拆迁改造的问题了,有很多时候,农村都会面临到拆迁改造,而加大范围的建房的话,在侧拆迁改造的时候也是能够获取更大的利益。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农村一直在加紧不断地建房,是有着很多的原因的,这些原因都导致他们在不断地进行修建房屋,对于现在来说,国家对于这种情况也是有一定的调控,在很多地方都实行了农村的房屋也必须办理房屋产权证明的政策,并且对于宅基地的审批也是变得严格了。
⑷ 农村新建房有什么要求
1、《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第十八条规定“农村村民在村庄、集镇规划区内建住宅的,应当先向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提出建房申请,经村民会议讨论通过后,按照下列审批程序办理:使用原有宅基地、村内空闲地和其他土地的,由乡级人民政府根据村庄、集镇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批准。”
2、《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中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
3、根据《关于农村超高超大建房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农村住房建设技术政策有以下规定:
(1)房屋布局
农村房屋布局分为垂直分户(主要是指建筑层数2到3层)和水平分户(建筑面积4到5层)。
(2)高度规定
这两种类型的房屋每层的高度是不得超过3.3米的,这也就意味着在农村建房,如果是建两层的,不能超过6.6米,如果是三层的,不能超过9.9米。
(4)农村集聚建房扩展阅读:
农民建房申请宅基地的审批程序新:
1、农村村民建住宅,首先向集体经济组织提出申请或城管部门提出申请;
2、村集体经济组织对申请建房户在醒目的地方进行张榜公示(15个工作日以上);
3、国土资源管理所及镇社会事务办公室到实地对申请人是否符合条件,拟用地是否符合规划等进行初审;
4、公布期满无异议后,将符合“一户一基”条件的用地户按规定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后,报县人民政府审批(占用农用地的按规定报市政府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
5、宅基地批准后,国土资源所及镇社会事务办公室到实地批放宅基地,并发放选址意见书,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一书两证”)。
6、村民住宅建成后,国土资源所到实地检查是否按批准面积和要求使用土地,对符合要求的建房户核发集体土地使用证书。
7、村民凭土地使用证及规划许可证申请办理房屋所有权证。
⑸ 农村集体土地建房有何规定怎样做才合法
农村集体土地建房应该符合《土地管理法》的规定,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
农村村民建住宅,应当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尽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
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由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占用农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农村村民出卖、出租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⑹ 农村集体土地建房
一、农村的房子能办理房产证吗?
虽然在农村很多房子都没有办房产证,但其实,农村房子跟城里房子一样,都是可以办理房产证的。(PS:自2015年3月1日起,不动产登记正式施行,实现了土地证和房产证的双证合一,现在办理的是不动产权证。)
《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四十条、四十一条、四十二条对宅基地使用权及房屋所有权登记事宜有详细介绍。
《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四十条规定,依法取得宅基地使用权,可以单独申请宅基地使用权登记。依法利用宅基地建造住房及其附属设施的,可以申请宅基地使用权及房屋所有权登记。
第四十一条申请宅基地使用权及房屋所有权首次登记的,应当根据不同情况,提交下列材料:(一)申请人身份证和户口簿;(二)不动产权属证书或者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用地的文件等权属来源材料;(三)房屋符合规划或者建设的相关材料;(四)权籍调查表、宗地图、房屋平面图以及宗地界址点坐标等有关不动产界址、面积等材料;(五)其他必要材料。
第四十二条因依法继承、分家析产、集体经济组织内部互换房屋等导致宅基地使用权及房屋所有权发生转移申请登记的,申请人应当根据不同情况,提交下列材料:(一)不动产权属证书或者其他权属来源材料;(二)依法继承的材料;(三)分家析产的协议或者材料:(四)集体经济组织内部互换房屋的协议;(五)其他必要材料。
二、买了别人的房子,怎么证明房子归我?拆迁费归谁?
买了别人的房子应及时去当地不动产登记中心办理宅基地使用权及房屋所有权变更登记。《物权法》第九条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依法属于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所有权可以不登记。”也就是说,不动产权证书上写的谁的名字,房子就归谁。
如果没变更登记,那所买房屋的所有权还是归原主人,那么,拆迁赔偿款也是赔给原主人;如果变更了登记,买房方拿到了不动产权证书,那说明房子归买房方所有了,拆迁赔偿款自然就归买房方。
⑺ 现在国家最新规定农村宅基地一户最多能建房多少个平方
农村宅基地建来房标准是小源户:即三人以下,申请建房面积不得超过75平方,中户:即四至五人,申请建房面积不得超过110平方,大户:即六人以上,申请建房面积不得超过125平方。
农村宅基地是仅限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符合规定的成员,按照法律法规规定标准享受使用,用于建造自己居住房屋的农村土地。
农民对宅基地只有使用权,土地则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法律依据是土地管理法、国土资源部的行政法规、以及各省的宅基地管理办法,在实践中,主要是依据各省的宅基地管理条例来进行申请的。
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坚决贯彻“一户一宅”的法律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面积不得超过省(区、市)规定的标准。这个标准要根据各省自己的规定来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