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农村建房需要经过哪些部门审批
目前大部分农村建房不需要什么部门审批的。最多是向村委说明土地是他自己的现在建房使用。什么都不需要审批。喜欢怎么建就怎么建。
2. 农村建房需要报建吗
农村建房需要报建的,要依法经过批准,取得宅基地使用证,才能建房 。
(一)农村居民申请宅基地的条件
农村居民申请宅基地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是农村居民年龄必须年满十八周岁且符合分家条件;二是农村居民建房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及村镇建设规划;三是农村居民建房限额标准,使用原有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的限额面积为180平方米,使用农用地的限额面积为140平方米;四是农村居民建房必须“一户一基”;五是农村村民在出租,出卖原有的宅基地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六是严禁非农户和其他人员在本村购买宅基地。
(二)农民建房应当遵循的原则
农村居民建房应当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能够利用劣地的不得占用好地,能够占用荒地的不得占用耕地,使用国有土地的必须办理出让手续。
(三)农民建房申请宅基地的审批程序新
1、农村村民建住宅,首先向集体经济组织提出申请;
2、村集体经济组织对申请建房户在醒目的地方进行张榜公示(15个工作日以上);
3、国土资源管理所及镇社会事务办公室到实地对申请人是否符合条件,拟用地是否符合规划等进行初审;
4、公布期满无异议后,将符合“一户一基”条件的用地户按规定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后,报县人民政府审批(占用农用地的按规定报市政府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
5、宅基地批准后,国土资源所及镇社会事务办公室到实地批放宅基地,并发放选址意见书,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一书两证”)。
6、村民住宅建成后,国土资源所到实地检查是否按批准面积和要求使用土地,对符合要求的建房户核发集体土地使用证书。
7、村民凭土地使用证及规划许可证申请办理房屋所有权证。
3. 在农村想盖房子需要那些部门批准
一般经过要先通知【村民委员会】,然后通知【国土管理所】和【政府城建办】工作人员到现场定点,若符合规划就到【国土所】领取申请表格,并提供产权证、继承公正手续、户口本等要件,到【村社】加注意见,到【国土所】加注意见,到【城建办】办理规划许可证,到【国土所】办理用地手续。
具体涉及部门如下:
一、《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在乡、村庄规划区内进行乡镇企业、乡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由乡、镇人民政府报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在乡、村庄规划区内使用原有宅基地进行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的规划管理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
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在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后,方可办理用地审批手续。
二、《建设用地许可证》:
按照《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第三款和第四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
1、向村委会申请,村委会对村民拟占用土地的情况作出书面说明(有的地方可能要求超过一定比例的生产队成员签字同意)
2、直接向乡镇人民政府提出农用地转用申请。
3、乡镇人民政府(国土资源所或分局)初审后签署意见,再报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审查。
4、国土资源部门审查合格后报县级人民政府审批。
5、县级人民政府审批。
(3)农村建房需要审批吗扩展阅读:
不予批准自建的情况:
1、建房地界不清楚、难以划分的;
2、该宅地基存有争议的;
3、该地附近有地质有滑坡现象的,为了安全起见,最好是不要用于住房;
4、国家规定的禁建区;
5、国家界定为基本农田范围内;
六是位于国家规划区内的地方。
4. 农村建房,需要申请吗
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有一处宅基地,农村建房(申请宅基地),应当向常住户口所在地的村民委员会或村集体经济组织提出书面申请。那么农村建房需要哪些手续和证件?具体详情如下。
(一)农村居民申请建房条件
1.属于本村居民,只有一处住宅,户籍所在村是中心村,确实有建设房屋必要的农户。
2.无房居住,需建房的村民;
3.因地质灾害造成房屋垮塌或存在安全隐患,需搬迁;
4.多子女家庭、儿女长大结婚后,需分户居住的;
5.持乡(镇)、村、社证明,申请建房户所住房屋确属危房,需改、扩建的;
6.国家、省、市、县地质灾害避让搬迁和移民搬迁需使用集体土地的;
7.国家公益建设需搬迁农民住房的。
以上条件满足其一即可。
(二)申请建房办理的手续
农村建房也是需要办理房产证的,办理的手续按照以下顺序逐一进行:
1.由建房户提出申请,填写《农村个人建房申请、审核表》;
2.所在村民委员会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
3.镇政府进行初审,并负责调地工作;
(1)镇村建办意见;
(2)镇土地分所意见。
4.镇政府分村定期定点张榜公布初审意见;
5.报县级机关联合审批;
(1)县规划局审核,确定规划选址意见,发批准文件;
(2)县国土资源局审核,并办理用地审批手续,发批准文件。
6.县国土资源局收取建房保证费用,核发《农村个人建房建设工程许可证》;
7.建房户开工前报告镇政府,镇政府现场查验,敲桩定位,并实行建设全程管理;
8.建房竣工后,建房户应向镇政府申请竣工验收;
9.镇政府会同县有关部门派人现场查验,按规定核发建房竣工验收合格证,退还建房同地保证金;
10.建房户凭验收合格证,向国土登记部门申请房地产权利登记。
11.建房户领取房屋产权证。
建房需要提供的证明材料
1.建房登记申请书;
2.农村居民建房用地申报表;
3.申请人身份证明(户口簿、身份证);
4.宅基地使用权证明或者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证明;
5.申请登记房屋符合城乡规划的证明;
6.其他必备材料。
5. 农村盖房真的需要17部门审批吗
半月谈微信公号消息,想给贫困户盖些房子,得先走10多道审批手续;想好好修缮一下祖宅,得先交危房鉴定费和设计费;想在村里办个桃花节,得先看镇里允许不允许……
当前许多农村地区发展意愿强烈,但普遍面临审批限制过多、机制不畅、收费不尽合理、政府服务不足等困难。在力倡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让“放管服”改革红利惠及基层末梢,时不我待。
一个部门的项目,被另一个部门处罚
福建中部一山村有片民房长期受山体滑坡威胁。2016年,村里申请国土部门的滑坡应急处理项目进行山体清理整治,结果林业部门认为该项目破坏山体上的林地,要处罚村“两委”。村支书说:“每次下雨,政府就打电话告诉村民要小心,但雨季过后,就没了动静。现在我们要自救,怎么还被处罚?”
不少乡村干部告诉半月谈,近年来中央惠农支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农村迎来大发展时期。但由于职能部门之间,以及部门与农村之间沟通不畅等原因,一些村子在加快建设步伐的同时,也遇到不少阻碍。
“一些村干部认为用集体的地做一些建设没关系,但如果没有审批手续,农村几乎挖一锄头就违法。”某县国土局局长告诉半月谈,现在国家严管农村未批先建、边批边建的现象,但基层对农村建设缺少新的统一指导和规划,导致不少村要么停止建设,要么违规建设。
半月谈调研发现,东部某贫困村2015年起开始铆足劲儿发展,却因为修建各种基础设施被罚了9次,其中有些是一个部门的项目被另一个部门处罚,如交通部门批准的大桥,被水利部门要求停建;省体育局修建的篮球场,被国土部门没收……
一些农企也认为部分基层政府部门主动服务少、效率低,导致农村发展环境较差。河南省一家农业企业总经理说:“有的地区,上面领导不发话,基层部门就不办事。比如前两年,有个审批手续卡在基层部门快两年都没办完,最后找县领导一说,没两天就办完了。这让我们很头疼。”
半月谈调查发现,一些基层干部担心项目失败会被问责,所以选择扶持对象的标准也并非“有利于农村农业发展”,而是“确保项目不失败”,造成涉农资金“多是锦上添花,少有雪中送炭”。如某村最初需要资金扶持的时候没拿到一个项目,只能依靠返乡村民自己筹资建大棚、修路、建沼气池等,等到产业发展起来了,农业、畜牧等多个部门的项目都主动找上门来。
受访村干部认为,基层政府是否真正重视乡村振兴,不能只看项目建了多少,还得看老百姓的反馈。“现在考核干部都是自上而下的,以后能不能也让老百姓来打打分?基层干部服务好不好,到村里办了什么事,让老百姓也有机会说一说。”一位村干部建议。
6. 农村盖房申请需要什么手续 盖自建房必知步骤流程
农村宅基地建房办理手续条件及程序如下:
一、宅基地所处位置符合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可建房,具体是否符合当地规划,可咨询当地政府或乡镇国土所。
二、符合一户一宅的政策要求。
三、建房须履行审批手续,即向所在村委会提出宅基地使用申请,经村委会同意后,向当地乡镇政府提出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参考):
1、申请人身份证明材料;
2、申请人户籍登记家庭成员身份证明材料;
3、申请人所属村委会同意使用宅基地的意见;
4、拟使用宅基地的位置、面积及界址范围的材料;
5、市、县(区)规定的应当提供的其他材料。
五、符合条件的,由当地乡镇政府提出审核意见,报区人民政府批准。
(6)农村建房需要审批吗扩展阅读:
2018年农村自建房占地面积规定:
1、2018年农村新建房屋、扩建或翻新重建,每户宅基地的标准面积为80-120平方米,各地的村委再根据村里规划和本村的实际用地情况统一确定本村的宅基地面积标准;
2、农村自建房不得超过三层,每户的建筑总面积不得超过360平方米;
3、农村联排别墅不得超过四层,每户建筑总面积不得超过450平方米; 各村应根据本村的风俗、民情研究确定固定的一种住宅建筑方案,形成统一风格,采用坡屋顶建筑形式。
7. 现在农村盖房子要什么手续怎审批的
一般经过要先通知【村民委员会】,然后通知【国土管理所】和【政府城建办】工作人员到现场定点,若符合规划就到【国土所】领取申请表格,并提供产权证、继承公正手续、户口本等要件,到【村社】加注意见,到【国土所】加注意见,到【城建办】办理规划许可证,到【国土所】办理用地手续。
具体涉及部门如下:
一、《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在乡、村庄规划区内进行乡镇企业、乡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由乡、镇人民政府报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在乡、村庄规划区内使用原有宅基地进行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的规划管理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
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在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后,方可办理用地审批手续。
二、《建设用地许可证》:
按照《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第三款和第四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
1、向村委会申请,村委会对村民拟占用土地的情况作出书面说明(有的地方可能要求超过一定比例的生产队成员签字同意)
2、直接向乡镇人民政府提出农用地转用申请。
3、乡镇人民政府(国土资源所或分局)初审后签署意见,再报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审查。
4、国土资源部门审查合格后报县级人民政府审批。
5、县级人民政府审批。
(7)农村建房需要审批吗扩展阅读:
不予批准自建的情况:
1、建房地界不清楚、难以划分的;
2、该宅地基存有争议的;
3、该地附近有地质有滑坡现象的,为了安全起见,最好是不要用于住房;
4、国家规定的禁建区;
5、国家界定为基本农田范围内;
六是位于国家规划区内的地方。
8. 国家规定农村建房需要报建手续吗
一、农村自建房报建申请流程
1、农村自建房报建简易流程
申请→审核→报备→勘察→划线→出图→填表→审批→通知→建房
福居库认为,农村自建房报建程序虽没有商品房报建程序那般繁琐复杂,但也不简单,其中涉及到的部门便有2~3个,步骤手续就达到9个之多。
2、农村自建房报建详细流程
根据《土地管理法》及《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农村自建房应按照下列程序步骤合法申请办理建房手续。
①由建房户提交书面申请,填写《农村个人建房申请、审核表》。
②所在村民委员会签署并加盖公章(部分地区为村委会初审)。
③镇政府进行初审,并负责调地工作。(部分地区由村民代表会议决议,通过并公示)
A、镇村建办给出初审意见
B、镇土地分所给出初审意见
④镇政府分村定期、定点张榜公布初审。
⑤报市(县)级主管部门联合审批:
A、市(县)规划局审核,确定规划选址,发批准文件;
B、市(县)土地局审核,并办理用地审批手续,发批准文件。
⑥镇政府收取建房费用,核发《农村个人建房建设工程许可证》。
⑦建房户开工前报告镇政府,镇政府现场查验,敲桩定位,并实行建设全程管理。
⑧建房竣工后,建房户应向镇政府申请竣工验收。
⑨镇政府会同县有关部门派人现场查验,按规定核发建房竣工验收合格证,退还建房用地保证金。
⑩建房户凭脸收合格证,向房地产登记部门申请房地产权利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