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新农村规划要注意什么
新农村规划设计,应注意集约利用资源。
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村民对住宅建设的要求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由过去的遮风挡雨住房,改变为现代化的小楼房建筑,不仅要求“三通”到位(即通电、通自来水、通电话),还向“五通”方向发展(另增通有线电视、通公交车),因此新建住房大多沿路成线。农村的自建住房大多沿袭几千年来的自拆自建杂乱无章,缺乏规划设计,占地面积大,造成大量的土地资源浪费。所以,农民自建住宅的科学合理规划设计,是构建和谐的节约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科学规划既能使农民住宅美观便捷和生活环境美化,又能节约大量的土地资源和减轻农民对附属设施的投资。沿路成片规划中心村。
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的原则,整合有利发展农业生产的各种资源,坚持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坚持对农村电、路、水、绿化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中心村的规划应该以路为轴心,便利交通为目的,合理利用资源,减轻农民负担。沿路纵向划出长25米,宽10米的一宅一院型标准住宅,另外,配以农户生活生产所必须的畜、禽圈舍等。前楼后院间隔7米通道,楼房结构统一设计外型美观大方,合理实用。中心村规模应在三百户以上。为便利农民生活需要,同时规划还要配备卫生室、学校、日用品商店、休闲活动绿地等设施,让农民过上城市式的乡村生活。彻底改变雨天一脚泥,晴天一身灰的乡土生活。密集型规划中心村。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以农民住宅较集中的村庄为中心村,按标准化进行农村住宅规划设计和整合改造,因地制宜,各具特色。不能脱离实际、追求一蹴而就,防止大拆大建一阵风、不尊重农民意愿、不考虑农民生活习惯、强拆强建、增加农民负担等问题的出现,应该与中央的初衷保持一致。
密集型规划也就是规划好住宅,(即统一朝向,统一格式,统一楼层,统一前后村庄平直间距。)让零散农户向中心村集中靠拢,搬出大地,退宅还田,补充原村庄空缺住宅,让村庄整齐化,也便于配套设施的整改,减少为零散住户修路通电等造成的不必要资源浪费。做到想农民所想,设身处地地为减轻农民负担,建设美好家园而做点实事,彻底改变农村布局混乱,建房不见村,建村不建路的恶劣环境。同时,对畜、禽圈舍的规划改造也应到位,畜、禽所排废水流入封闭式的下水道,改变过去那种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的穷乡恶土面貌。农村住宅规划设计的意义。
加强农村住宅的科学合理规划设计,有利于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推动全社会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有利于体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
首先,集中规划便于实现道路硬化、亮化、水源净化、村庄绿化等整体美化。大大缩短了村村通公交的进程,改变零散住户出行难的局面,同时也减少了通电、通水、通有线电视等对物质资源的浪费。有益集中完善附属配套设施建设。其次,集中规划便于村组管理,学习科学知识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有益于村民对搞好村务、财务、党务的监督。第三,集中规划体现了农村住宅的整齐化,美化了村民生活环境。
总之农村住宅的科学规划,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是统筹城乡发展基本工作。
『贰』 新农村建设户型设计图 两点设计说明
新农村建设户型设计总体布局全面贯彻“高容积、低密度、大空间”的思路,充分利用地形,结合城市设计的要求,争取住宅有良好的朝向与景观。小区高层住宅以塔式、短板式为主,体现优美的城市滨水建筑天际线;为了使小区住户滨水景观获得面最大以及沿河城市开阔空间不至于太压抑,小区住宅总体上南高北低,南板北点,景观相互渗透;同时规划整体而富有变化,保证开发的灵活性,通过住宅区内的景观轴线和建筑层次创造出丰富的立体景框。
新农村建设户型设计图
新农村建设户型设计两点设计说明
1、设计住宅就是设计生活
现实生活的人,至少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是在家中度过,作为人生四大要素(衣食住行)之一的住宅,与人类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条件之一,也是人类关心的永恒话题。住宅即生活。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生活;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住宅。住宅作人类日常生活的物质载体,为生活提供了必要的客观环境,与千家万户息息相关。住宅的设计直接影响到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2、新农村住宅设计,规划先行
建设部提出农村整治的主要目标是:“道路硬化、统一供水、房屋整洁、人畜分离,水冲厕所、沼气入户、环境优美、林果成荫、文明和睦。”新农村住宅区规划应该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展开。村镇规划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总目标,以体制创新为动力,以提高中心镇和试点村规划建设水平,整治农村环境脏乱差为重点,以建立健全村镇规划编制实施机制为突破口,加强政策引导和经验交流,全面推进村镇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于新农村建设户型设计图和设计说明小编就先介绍到这里了,新农村建设户型设计也是应该“以人为本”的设计构思,根据小区所处的地理环境特征,充分结合地形及现状条件,以社会化市场经济理论为指导,力求做到布局合理,用地经济,设施完善,配套齐全,生活方便,环境优雅,美观超前,品位高雅、可持续发展社区。
『叁』 某个村的新农村建设规划怎么写急求!!!
太城,枯杨树是一定要搬迁的
走进河北滦平金山岭长城脚下的村村落落,错落有致的乡村民居,宽敞洁净的户户通街道,主题鲜明的文化墙无不展示着塞北山城乡村独特的魅力
『肆』 新农村建设规划
看大家!大家都按兵不动那你还在进攻那你不是傻大个
『伍』 新农村规划怎样进行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农村发展的新阶段,是实现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必由之路。新农村建设要实现既定目标,就必须发动多方面的力量,采取综合措施,从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科学的规划,整体的协调,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 结合远景设计研究院多年新农村规划建设经验,新农村规划可按以下几点进行:
1、先规划后行动
新农村建设要求加强规划管理,杜绝违规建设。只有进行合理的农村建设规划,才能较好的控制农村的规模和发展方向,保证农村整洁、文明,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从实际情况出发,有的地方自然条件好,有的地方工业基础好,有的地方交通便利,有的地方文化底蕴深,有的地方经济比较发达,因此,要因地制宜,结合自身的发展优势,积极探索,确定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进行分类指导,动态管理。
3、利用自然人文资源,突出地域特色
根据村庄的整体风格、农民的生活习惯、传统文化、地形、地貌特点,确定具体的布局形式和建筑风格。利用能够反映地域特色的地方材料,保存并维护村庄中具有一定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的传统建筑。
『陆』 新农村规划
枫林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规划
新农村建设要紧紧围绕中央“二十字”方针和县新农村建设“五新一创”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增强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以农村综合改革为动力,坚持以试点示范,产业推动,环境整治为突破口,巩固试点成果,积极示范引导,努力提升全镇新农村建设整体水平,促进农村和谐发展。
一、强化示范引导,促进以点带面
1、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村庄环境卫生长效保洁机制和管理机制,巩固现有示范点建设成果。要继续组织评审修订和跟踪监督村庄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坚持科学规划,并按规划建设。
2、抓好试点扩面工作。按照“尊重民意、公开择优、动态管理”的原则,采取自然村集体申请,村同意,管委会初选,新村办考评,领导组审批的方式,新增一个综合示范自然村,以村庄环境整治为突破口,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
二、加强环境整治,改变镇村面貌。
综合示范自然村:要全面开展“三保四清”工作。三保:建立健全到路交通清洁、森林资源、“金盆湖”要有专人管护措施,确保专人保护;“四清”:积极引导农民围绕“垃圾入桶、柴垛入院、道路清障、河塘清淤”,大力开展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开展村庄绿化,做到各个自然弯都有垃圾池,有专人保洁管护,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0%以上,实现村庄洁化、硬化、美化目标。实施旱厕改洁,加快卫生厕所建设步伐。要加强综合配套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地建设农民休闲健身场所和文化宣传场所,丰富百姓业余生活。加强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建设,提高卫生保健水平。积极开展文明村户创建活动,提高农村的文明程度。
环境整治自然村:要全面开展“三清”工作,清垃圾:清除房前屋后杂草,污泥,农户家庭内部、庭院做到每日清扫,自然村至少设立一个垃圾堆放点,户集村收,常年保持村庄环境卫生;清污泥:房前屋后要建设排水沟,排水沟要做到每日清理一次。房前屋后和公共场所得污泥清理干净;清路障:农具、柴草等物件不占道堆放。无乱搭乱建的违章建筑和有碍村容村貌的残垣断壁。
交通沿线要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新建建筑必须体现徽派建筑风格,要切实落实“清河道、清门前废弃物、清路障、清违章搭建,清乱停乱摆乱晒,清废品收购站”六清工作,建立有责任领导、有制度、有专职保洁人员,有专项经费,有清扫保洁和垃圾处理设施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
三、加强党建工作,推进民主管理
1、巩固和发展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围绕“三级联创”和深化农。村“小学教”活动成果,深入开展“联村帮教”、“双培双带”先锋工程等行之有效的活动。建立和健全保持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深入开展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规范年活动,推进村干部的廉洁自律工作,切实解决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组织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素质提升工程”,提高村干部创新的能力、发展经济的能力、民主管理依法办事的能力和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
2、健全村级民主管理。进一步加强新农村建设理事会规范化建设,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加强乡镇全程代理服务中心和村级代理点规范化建设,切实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
3、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按照“一个转变、三个建立、一个改进”的要求,以转变职能强化服务为重点。进一步创新农技推广体制建设,加快兽医管理体制、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进程,建立和完善农民负担监督长效机制,构建为农服务与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新机制;同时,加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吸引人才到农村创业的机制。通过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快建立农村工作新机制。
五、倡导乡风文明,发展社会事业
1、广泛开展农村道德建设和文明创建。引导农民开展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竞赛评比活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农民文化生活,规范农民日常行为,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新风尚,推进村风文明建设。
2、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建设。加快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乡村文化场所、农民休闲健身广场、农民夜校等阵地建设,力争60%以上的试点村建立文化活动和休闲健身场所,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建设工程,村党支部、村委会要深刻认识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树立长期奋斗的思想、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职责,紧密配合,形成齐抓共建的工作合力,不断开创村新农村建设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