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三圣花乡属于成都哪个区
“三圣花乡”坐落于素有“中国花木之乡”之称的四川成都市锦江区三圣街道办事处专,总面积达15000亩,涉及五个村属(红砂村、幸福村、驸马村、万福村、江家堰村),是全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范。如今的“三圣花乡”是一个以观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主题,集休闲度假、观光旅游、餐饮娱乐、商务会议等于一体的城市近郊生态休闲度假胜地。
② 为什么成都和重庆同时成为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通知》,通知要求成都市和重庆市从实际出发,根据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要求,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并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大胆创新,尽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推动全国深化改革,实现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有关人士认为,国务院批准在成渝两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国家推动中西部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国家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意义重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广东深圳、上海浦东、天津滨海三大经济改革试验区都在东部沿海地区,以此带动了东部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中西部地区是中国相对不发达地区,在中西部选择具有重大影响和带动作用的特大中心城市设立国家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对重大政策措施先行试点,突显了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快中西部发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决心。
成都市政府秘书长、市政府新闻发言人毛志雄今天下午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从2003年开始,成都市实施了以推进城乡一体化为核心、以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保障的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开创了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可喜局面。此次设立成都市配套改革试验区,根本目的在于逐步建立较为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形成强化经济发展动力、缩小城乡区域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确保资源环境永续利用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架构、政策设计、体制改革及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综合模式,走出一条适合中西部地区的发展道路。
参考资料:http://news.sina.com.cn/c/2007-06-09/201413191781.shtml
③ 成都三圣乡驸马村1组征地安置情况
三圣乡花卉种植历史源远流长,以花闻名,是成都市政府指定的鲜切花生产基地,被国家版林业局、中国花权卉协会评为“中国花木之乡”。2003年9月28日至10月5日,“四川省首届花卉博览会”在三圣乡红砂村“花乡农居”成功举办,标志着三圣乡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又迈出了新步伐。红砂村“花乡农居”也是四川省唯一一家以川西民居风情与花卉文化为特色的国家从级景区、首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花卉博览会主展馆一一高店子花卉批发市场同时被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卉协会评为“全国重点花卉市场”,是西南地区吞吐量最大的鲜花集散地。 “三圣花乡”坐落于素有“中国花木之乡”之称的四川成都市锦江区三圣街道办事处,总面积达15000亩,涉及红砂村、幸福村、驸马村、万福村、江家堰村五个村,是全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范。 如今的三圣花乡是一个以观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主题,集休闲度假、观光旅游、餐饮娱乐、商务会议等于一体的城市近郊生态休闲度假胜地。花乡农居,罗家花园,王家花园,荷塘月色,幸福梅林五个景点被称为成都“五朵金花”,已经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
④ 查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贪污贿赂案件的情况
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土地征用出让环节贪污贿赂案件的特点、原因及预防建议
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土地征用出让环节
贪污贿赂案件的特点、原因及预防建议
近年来,在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一些乡镇的农村基层干部在土地征用和出让中贪污、受贿、挪用公款,严重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2004年1月至今年6月,全省检察机关共立案查办农村征地出让中发生的贪污贿赂案114余件,涉案金额达1370余万元。对此,省检察院进行了专题调查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案件的主要特点
(一)相互勾结,共同犯罪突出。一些农村基层干部为了谋取个人利益,利用手中职权,相互勾结,结伙作案,在征地出让中实施共同犯罪,侵害国家和农民的利益。所立案查处的114件152人贪污、受贿、挪用公款案件中,二人以上实施共同犯罪的案件32件73人,分别占立案查处案件总数的28.07%和48.02%。
(二)犯罪主体以村支书、村委会主任居多。在立案查处的152人中,村支书、村委会主任有75人(村支书42人,村委会主任33人),占查处案件总人数的49.34%。
(三)贪污犯罪发案率高。在立案查处农村征地出让环节职务犯罪案件中,贪污犯罪多达84件119人,分别占立案查处案件总数的73.68%和78.28%。犯罪嫌疑人主要采用弄虚作假,虚报冒领,做假帐、重复报帐等手段侵吞土地出让金。
(四)影响恶劣,具有较大社会危害性。农村征地出让中发生的职务犯罪案件,直接侵害的是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容易诱发农村群众上访,严重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如西充县凤呜镇人大主席陈树清贪污三峡移民安置资金0.76万元,引发移民安置点群众因强烈不满而集体上访。
二、此类案件发生的主要原因
(一)管理制度不健全,监督制约缺位。农村征地出让工作涉及面具有区域性和分散性的特点,有的地方是由乡(镇)指派工作人员与村社干部组成临时的工作组,而有的地方则由县、乡(镇)设立了临时性的办事机构“拆迁办”,从组织形式上看似乎很完善。但是,由于涉农征地拆迁安置工作大多又受时间限制,其工作的难度显而易见,为了赶时间和完成任务,因此在建立和完善监督制度方面存在较大问题,导致在征地出让中出现了管理漏洞多,监督缺位而无人过问的局面,从客观上给作案人员提供了作案的机会。如成都市青羊区文家乡康河村党支部书记雷久贵于2002年1月,伙同张小平等3名村干部趁修建光华大道占用该村土地之机,采取签定两份补偿协议的手段,在无任何监督的情况下,轻而易举地截留支付给该村土地租金及土地附着物17万余元,用于村干部私分。
(二)法律意识差是诱发犯罪的主观原因。通过对案件的调查和分析发现,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涉案人员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身处农村,没有受过法律教育。这部分人错误地认为自己不是国家工作人员,在征地出让中“吃点、占点、捞点”问题不大。如郫县红光镇独柏村贪污窝案中负责拆迁工作的王某向办案人员谈到:“我认为这事最多是犯个错误,把钱退了就行了,没想到还要坐牢,如果知道是犯罪怎么也不会干”。
(三)村务公开制度流于形式,财务管理混乱。从查处案件涉及的村级组织看,大多数都建立了村务公开制度,但认真落实的并不多,有的村级财务不是按规定时间做帐,而是一个季度做一次帐,或一年做一次帐,有的甚至不做帐,导致村级财务管理混乱,还有的违反财经制度,由一人同时任会计和出纳。如汉源县唐家乡集贤村村支部书记兼会计吴维强利用职务之便,在管理汉源县兴浩机砖厂支付给该村的土地征用费25.98万元的过程中,自己保管其该项资金,并将其中的17余万元挪用于赌博活动。
(四)村级干部待遇偏低,“不捞白不捞”的补偿心理作祟,是驱使其犯罪的主要因素。农村基层干部工作量大,工作条件艰苦,尤其是农村征地出让工作情况复杂,而其收入、待遇又相对较低。据了解,欠发达地区由当地县级财政支付村级干部每月补贴分别为村党支部书记250元,村委会主任240元,村会计及村委会其他干部补贴230元,有的地区对村级干部每月的补贴还更少。因此,一部分村级干部心理失衡,想方设法地利用征地出让中管理和监督漏洞进行贪污、挪用等犯罪。
三、预防建议
(一)完善制度,加强监督。一是完善村务公开制度,坚持村委会集体讨论研究决定的原则,并纳入村务公开制度内容,防止搞暗箱操作。二是完善督促检查制度。建议乡(镇)一级党委政府对村务公开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切实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确保村务活动在“阳光”下规范有序地开展。三是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乡(镇)一级党委政府要指导帮助村级建立规范的财务帐目;村级组织要理顺财务管理关系,防止村支书、村委会主任兼会计、出纳,以及会计、出纳不分等财务管理的混乱局面;涉及农村征地出让经费应统一由村委会帮助村民建立银行帐户,所应得的征地出金直接打入被拆迁户帐户,减少征地出让经费流动的中间环节,切断贪污、挪用犯罪的源头。四是加强监督,堵塞各种漏洞。乡(镇)一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村级组织及干部的监督,重点监督重大村务活动是否经过村委会集体研究讨论决定过程和结果是否公开、财务制度的落实和财务管理是否符合规定等。村党支部和村委会要发挥自身的监督作用,建立本级监督制约机制,既做到分工明确,各施其职,又做到相互支持和配合,充分发挥村民的监督作用,为村民搭建监督平台,畅通、监督渠道,使村民的监督落实到位。
(二)加大法制宣传力度,警示警醒村级干部。建议乡(镇)一级党委政府把加强对村级干部进行法律、政策的宣传教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村级干部法律、法规、政策宣传教育培训制度,采取以会代训、短期专门培训或轮训的方法,认真抓好村级干部的法律、政策宣传和培训工作的落实。结合一些村级干部发生职务犯罪的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做到警钟长鸣,增强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使其真正做到依法行政、依法治村。
(三)建立统一的职务津贴机制,适当提高村级干部待遇。建议制定标准适当地提高村级干部待遇,解决村级干部生活上的困难,减少部分干部因生活困难造成心理失衡而犯罪。
(据省院预防处材料)
⑤ 成都市龙泉驿区的城乡一体化什么时候实施具体有哪些乡镇
城乡一体化科(龙泉驿区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龙泉驿区建设社回会主义新农村工答作领导小组办
负 责 人:张发全 职 务: 科长
办公地址:龙泉驿区政府大院内
办公电话:84853600
⑥ 《成都市青白江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拆院并院”拆迁安置实施意见》(青委办〔2006〕26号)
您好,这边的话,建议您这边找律师协助您
⑦ 成都市十一五规划纲要
成都“十一五”目标 瞄准中西部三最
作者:何晓蓉 陈… 文章来源:成都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2-15
“把成都建设成为中西部地区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竞争力最强的现代特大中心城市。”与2003年8月市十次党代会提出的“三最”目标比较,从“西部”变为“中西部”,从“综合实力”变为“综合竞争力”,总共三字之差,却为成都下一个五年划定了跨越的高度。
昨日闭幕的成都市十届五次全委会审议通过的《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制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了“十一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两处显著的变化,既是成都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成都实践中作出的战略选择,也是成都自加压力、加快发展的决心和信心体现。
《建议》提出,围绕新的奋斗目标,成都必须坚持“立足成都实际、深化改革开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重视人才开发”等五个基本原则,才能使成都在未来五年内发展模式更加科学,发展进程更加协调,发展优势更加突出,发展成效更加显著。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九大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到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000亿元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4200美元。
■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5∶45∶50。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明显成效,经济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民营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60%以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巩固和完善,参与经济合作与竞争的能力明显增强。
■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化率达到65%以上。
■城乡人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稳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5%。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效,环境空气质量、地表水环境质量按环境功能区划达标,工业企业污染物全面达标排放,森林覆盖率达到37%。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五大任务
■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扎实推进“三个集中”,推进配套改革,切实破解“三农”难题,全面贯彻城乡一体化的战略部署;加快推进城镇体系规划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济建设是全市的中心任务,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贯穿于经济建设的全过程,建立并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经济自主增长机制。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要调整优化发展布局,实现工业新跨越,增创服务业新优势,开拓现代农业新局面。节约意识、发展循环经济要贯穿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
■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政治建设是构建和谐成都的政治保障。结合我市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积极稳妥地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机关)建设,推进依法治市工作。
■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推进全市文化建设,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高科技成都,建设西部区域性人才高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推进和谐成都建设。
2006年经济工作七大关键词
2006年是我市“十一五”时期的第一年,也是市委确定的“加快产业发展年”,工作千头万绪,任务十分繁重。为做到早谋划、早安排、早行动,市委十届五次全委会就我市明年经济工作做了全面部署,以确保有序开局,扎实起步。
主要奋斗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同口径增长16%,城市化率同口径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
2006年经济工作七大关键词为:
■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优化投资结构,扩大消费要求,强化调控管理。
■城乡一体化:抓好集约型发展,抓好重点工程,抓好公共服务,抓好配套改革。
■产业发展年:推动工业快速增长,推动服务业明显增长,推动现代农业开拓性发展,推动文化产业突破性发展,以大开放带动产业大发展。
■自主创新: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营造激励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城市管理和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抓紧城市建设,加快重点镇建设。
■群众切身利益:促进充分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发展社会事业,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政府服务:深入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在改革上深化,服务上改进,效率上提高,作风上改变,队伍建设上狠抓。
2020年远景目标
■到202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000美元以上,城镇化率达到70%以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
委员反响
市委常务副书记邓川:“西部”和“中西部”一字之差,体现出成都是自加压力,把目光看得更远,目标定得更高。在中西部,我们的重要竞争对手又增加了,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定不移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坚定不移推进产业发展,同时认真维护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做好保障工作。
副市长冷刚:正确的决策必须正确地理解,然后正确地执行,这样我们的预期目标才可能实现。对于提出的新目标、新思路,各级干部需要认真学习领会其实质内涵,然后立足各地实际具体落实。
青羊区区委书记王忠林:加快产业发展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支撑,也是实现新的奋斗目标的基础。成都市应更加重视民营企业的发展,因为他们是经济发展的主体。同时,我们提出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也离不开民营经济的作用。
市汽车产业推进办公室主任刘志聪:要形成产业聚集效应,成都市还必须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目前挡在投资者面前一个非常重要的障碍,是成都的物流成本太高,以及进而造成零部件厂商难以聚集的“产业生态环境”弱势。
专家观点
决心和气魄来源于实力
成都市社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刘从政:
中共成都市十届五次全委会提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努力构建和谐成都,把成都建设成为中西部地区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竞争力最强的现代特大中心城市”,这样的目标定位,较之于2003年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把成都建设成为中国西部地区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实力最强的现代特大中心城市”的提法,既保持了连续性又有创新性,从中国西部改变为中西部,由综合实力最强改变为综合竞争力最强,这反映了我市在目标定位上已不满足于只在西部领先,更要放在中西部去比较,这样的定位既表达了我市贯彻中央和省委精神的决心和气魄,也是从我市实际情况出发提出的,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奋斗目标。
实现新的“三最”目标,我市已具备了比较充分的条件,一是市委已经有了明确的抓发展的工作思路,这就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工业新跨越、争创服务业新优势、开创农业新局面,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努力构建和谐成都。二是有了相当的经济实力,今年我市GDP将超过2350亿元。三是已经有了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四是有这次全委会总结出来的五条基本经验。
当然,也还存在一些阻碍发展的问题。比如,产业发展水平与特大中心城市发展要求还不相适应,实现跨越式发展后劲还不足,能源、资源瓶颈制约因素依然存在,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矛盾还比较多,一些领导干部发展的素质和能力还不相适应等等。尽管如此,成都向新的“三最”目标奋进,只要认真贯彻落实好五次全委会精神,我们完全有理由发展得更快一些,更好一些。
就业、社保、收入分配、群众健康——
突出解决民生难题推进和谐成都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我们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也是推进的重要保障,《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高度重视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热点和难点问题,并提出要突出抓好四项工作:即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合理调节收入分配,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就业——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发挥市场作用,健全服务体系,完善对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实现城乡比较充分就业。
社保——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
收入分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群众健康——健全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疾病预防和医疗救治体系,深化卫生体制改革,整顿药品生产和流通秩序,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新闻链接
2005年城市竞争力
2005年4月《2005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发布2005年中国200城市竞争力排名,这份报告由中国社科院财贸所倪鹏飞博士牵头,南开、清华、北大等著名高校和地方科研院所近百名专家联合完成,3月17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中国社科院第三次发布城市竞争力报告。城市综合竞争力包括硬竞争力和软竞争力,硬竞争力包括人才、科技,软竞争力包括文化、制度、管理、开放等。据介绍,考虑到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本年度城市竞争力的评估在三方面作了改进:一是严格经济增长率标准,进入报告评估的200个城市,其2003年GDP增长均在8%以上;二是增加了环境资源成本节约的指标,具体包括单位GDP用电量、用水量、环境污染指数三个逆向指标,并进行正向变化处理,因此一些城市竞争力的位序有所涨落;三是综合加权6项表现指标形成综合竞争力。
“2005年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显示,在城市综合竞争力前200名的排名表上,武汉24名,长沙25名,成都28名,南昌30名,重庆34名,西安35名,合肥36名,昆明42名,郑州50名,乌鲁木齐52名,太原63名,兰州83名,贵阳85名,银川100名。
报告同时对最具综合竞争力前50名城市的12个分项竞争力进行计量和分析。其中,中西部城市位居分类前10名的是:人才竞争力,武汉第9名;资本竞争力,成都第7名,武汉第10名。科技竞争力,武汉第3名、西安第7名、成都第9名;结构竞争力,长沙第3名,成都第10名。综合区位竞争力,成都第4名,武汉第6名,重庆第10名;环境竞争力,成都第8名;文化竞争力,排名前10位的城市是:重庆第6名,南昌第9名;制度竞争力,无;政府管理竞争力,南昌第8名;企业管理竞争力,无;开放竞争力,无。
中西部主要城市2004年GDP
中国西部地区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等十二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其土地面积53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56%;目前有人口约2.87亿,占全国人口的22.99%。
中部地区的江西、湖北、湖南、安徽、河南、山西六省共有3亿多人口,面积102.76万平方公里。1980年中部地区人均GDP相当于全国平均数的88%,1990年下降到83%,而到了2003年,中部地区只相当于全国水平的75%。中部与东部的GDP差额比已增加了6倍。
⑧ 成都三圣花乡的位置
从龙舟路口顺着成龙路一直走下去即可,路经大概有15-20分钟的车程。回
五朵金花是五种不同特色答的风景区,他们互相是连在一起的,可以相互游览走动。由近及远分别是:花香农居,幸福梅林,东篱菊园,江家菜地,荷唐月色
⑨ 成都市农村基层干部待遇
算有一小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