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具体是什么时候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
(2005)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很关键的新的政策提出
新农村建设的内容是什么呢?它的内容是十分清晰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它既包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又包含了农民收入、生活质量的提高;既包含了农村整体面貌、环境的变化,又包含了农民素质的提升,还包含了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等,是一个全面而完整的系统工程。
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好比修建一幢大厦,经济就是这幢大厦的基础。如果基础不牢固,大厦就无从建起。如果经济不发展,再美好的蓝图也无法变成现实。
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只有农民收入上去了,衣食住行改善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新农村建设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只有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形成家庭和睦、民风淳朴、互助合作、稳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新农村建设才是全面的、完整的。
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应该是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民安居乐业的景象。这是新农村建设最直观的体现。
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只有进一步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真正让农民群众当家做主,才能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真正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资料:http://www.jsgc.gov.cn/bbs6/dispbbs.asp?boardid=12&id=32612
B.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什么时候提出的
十六大。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为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而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把解决“三农”问题提升到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
“重中之重”的思想是党中央从当前“三农”工作的实际出发,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审时度势提出来的。这是新世纪新时期我们党对“三农”问题认识的深化、升华和飞跃,是解决“三农”问题方针政策的创新、发展与完善。
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之所以突出强调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意义,主要在于它既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又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更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目标的实现。
(2)新农村建设哪年提出扩展阅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
1、将解决“三农”问题提升到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是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意义的准确把握。
2、统筹城乡发展,逐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方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在不断加快,但城乡之间、工农之间、区域之间不协调的矛盾也越显突出。如果这种局面得不到改善,势必影响到整个国家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和谐。
3、深化改革开放,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劲动力。
伴随着从实行家庭联系承包制到村民自治,从税费改革到免除农民农业税等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农村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改变“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的现状仍然任重道远。
C. 新农村建设最先提出是什么时候
2005年10月8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十六届五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
口号:1、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 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D. 中国的新农村建设的说法从哪一年 哪次会议提出的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重大的历史任务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也就是2005年10月11日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时提出来的。但需要指出的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概念,不是一个新概念。建国以来,在党的有关农业农村的文件中、领导同志的讲话中,曾经多次提出过。所以说这是再次提出。和建国50多年以来的历史相比较,比较集中的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历史上有两次,之所以讲比较集中、比较明确,是因为一般性地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一个长远的发展目标,作为引导农民的一种未来的憧憬,这个提法在文件中是多次出现的。但内容指向比较明确的有过两次。
第一次是在1956年,全国人大一届三次会议通过了一个重要的法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这个章程通过之后,中央明确指出,认为《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部重要法规。这是在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二次是在1960年4月,全国人大二届二次会议通过了一部重要的法规《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是毛泽东同志在1955年开始亲自主持起草的,历时四年多时间。在交人大审议之前,曾经在人民日报也公开发表过,征求党内外各方面的意见。它既然是发展纲要,就有个规划期,是从1956年-1967年,跨越了三个五年计划的阶段。纲要内容本身是非常丰富的,共40条内容,老农业同志也概括为“农业纲要40条”。
2005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这个建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至少是大的第三次提出。大家都很清楚,这次提出绝对不是简单地对前两次提出的重复,而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赋予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的科学内涵。
E. 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行动是什么时候开始提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法由来
中新网2005年11月21日电 最新一期《了望》周刊载文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位列中共中央对未来五年科学发展的十大方略之首。对这个在毛泽东时代就多次出现在中央文件中的名词,许多人在似曾相识之感中确信,尽管是同一提法,但其内涵已大大丰富了。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胡锦涛用这短短20个字概括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国内外观察家对此评论说,这不仅勾勒出一幅令人向往的现代化的美丽图景,也契合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乡村社会的想象。
文章中指出,这一思路的形成,发韧于中共十六大。国家发改委产业研究所所长马晓河对《了望新闻周刊》说,十六大上,中央提出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将统筹城乡放在了“五个统筹”之首;一年后,胡锦涛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著名的“两个趋向”论断,指出中国已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阶段;在五中全会上,则正式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马晓河说,在“统筹城乡”、“两个趋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三者之间,有非常明晰的逻辑关系。统筹城乡是战略思路,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是战略取向,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战略的具体化。
他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不是“三农”政策的一个方面,更不是像一些人理解的那样,仅仅是搞“新村建设”,让农民住进小区。而是当前“三农”工作的一个抓手,是“十一五”乃至更长时间中国农村发展的总目标、总思路。
文章还援引权威人士的话透露,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法酝酿过程中,中央曾派考察团到拉美考察城市化问题,到韩国考察“新村运动”。拉美一些国家由于城乡差距过大在城市中形成大量贫民窟的现象,显然是中国必须设法避免的,十一五“建议”中特别强调城镇化必须“健康”发展,即含此意。
韩国“新村运动”的实践,则让中国的高级智囊们形成了一种认识,在工业化和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同时是可以避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城乡发展差距拉大的。
有统计资料显示,2004年韩国的人均GDP达到14000美元,城乡居民收入是1∶0.94,而从上世纪70年代到现在,韩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始终是1∶0.8~0.9。以支持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内容的“新村运动”,是带来城乡和谐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文章称,据权威人士透露,赴韩国考察“新村运动”的专家们回来后形成了“关于韩国‘新村运动’的考察报告”和“关于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建议”两份报告,为中央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F. 新农村建设二十四字方针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
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是在2005年10月8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新农村20字总体要求,讲到了整个经济的发展,讲到了农民收入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提高,讲到了农村整体面貌、环境的变化,讲到了农民素质的提高,也讲到了农村的管理、民主政治的推进问题。
(6)新农村建设哪年提出扩展阅读:
认真审议好涉及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事项,发挥好引导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的、浩繁的工程,地方人大要充分履行好依法决定重大事项这一职权,把那些带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的新农村建设重大事项以及对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受益的热点难点问题,适时做出决定或决议,把党委的主张、人民的意愿通过法定的程序变成国家的意志,以此凝聚人心、增添力量。
在这一点上要突出抓好两方面工作:
一要审议好本行政区域的新农村建设规划。要切忌走过场,目的是通过审议,确保规划科学、合理、可行,符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指导思想明确、工作思路清晰、方法措施得当、保障手段有力的基础上得到顺利推进。
二要依法审查好新农村重大建设项目。通过听取审计汇报和重大建设项目汇报等方式,坚决防止搞脱离实际、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确保新农村建设真正为民、利民。
G.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 谁提出的 具体含义是什么 那可以找到相关的资料 谢谢了
在去年(2005)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很关键的新的政策提出
新农村建设的内容是什么呢?它的内容是十分清晰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它既包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又包含了农民收入、生活质量的提高;既包含了农村整体面貌、环境的变化,又包含了农民素质的提升,还包含了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等,是一个全面而完整的系统工程。
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好比修建一幢大厦,经济就是这幢大厦的基础。如果基础不牢固,大厦就无从建起。如果经济不发展,再美好的蓝图也无法变成现实。
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只有农民收入上去了,衣食住行改善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新农村建设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只有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形成家庭和睦、民风淳朴、互助合作、稳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新农村建设才是全面的、完整的。
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应该是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民安居乐业的景象。这是新农村建设最直观的体现。
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只有进一步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真正让农民群众当家做主,才能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真正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H. “三农”和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分别是哪年什么会议上提出的
“三农问来题”最早由经源济管理学博士温铁军于1996年正式提出。中国共产党于2003年正式将“三农问题”引入正式工作报告,并随之迅速成为中国政府需要解决的头号问题。 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
三农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产业出现的几个重要问题:农民、农村、农业问题。这三个问题的统称即为三农问题。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既是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其总体目标。这20个字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方面。
I. 新农村建设什么时候开始
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版"生山东省权巨野县龙堌镇新农村风光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J. 中共中央哪一年、哪次会议首次提出“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是我国现属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基本途径,是缩小城乡差距、扩大农村市场需求的根本出路,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二十字方针: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既是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其总体目标。这20个字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