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村级工作计划
2012年是贯彻落实党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解放思想,践行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行柘塘经验的关键一年,我村将按照“十一五”规划的发展思路,采取强有力的工作措施,强势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全面完成新农村建设规划
要按照衡阳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发展要求,在我们柘塘村的示范带动下,以“青山绿水,美丽乡村”为主题,对我们村完善新农村建设进行总体规划,从而全面完成村级规划工作。要继续扎实推进“生态文明村”、“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开展旧村落改造和农村“三清五改”工作,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全面美化村容村貌。
二、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
要立足资源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生态农业。要继续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提高农产品质量档次和增强市场竞争力。继续积极开展劳动技能培训,组织劳务输出,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要加大宣传发动力度,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要着力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培养新型农民,走劳务道路。组织群众学习党的有关理论、方针、政策及相关的技术培训,使群众不仅思想认识提高,同时掌握1—2种技能,认识、了解、掌握社会主义市场规律,成为有知识、懂技术和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结合劳务工作,使群众立足于自身实际,科学合理给自己定发展致富坐标,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事务,推动村全面发展,使群众过上富裕生活。
三、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要立足柘塘村实际,继续落实好各项惠农、支农政策,着力解决好民计民生问题,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一是要继续解决好农村“一保五难”问题;二是要强化农村土地管理;三是要切实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四是要大力倡导和树立农村新风尚。要大力开展“爱国、守法、明礼、诚信”现代公民教育活动,掀起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热潮,净化社会风气,营造和谐文明新风尚。
四、调整村经济结构
1、继续调整养殖业结构,鼓励引导群众利用小额贷款养殖鸡鸭、羊、猪等扩大规模,形成产业链,提升养殖业规格,增加群众收入。
2、宣传科学科技生产力。对于传统种植,与湖南现行新品种相结合,切合村土质,推广玉米、小麦新品种,提高传统种植物的抗旱、抗倒、抗病能力,提高亩产。利用农机补助政策,鼓励群众购获农机,推行新耕种方法(“免耕勉种”,“秸杆还田”),提高农业生产力,减少耕、种、收成本,增加群众收入。
3、招商引资。利用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源项目。对于我们柘塘村的优势项目,柘塘凉席大市场进行二期开发。扩大市场的生产规模,以及影响力度,为凉席市场的更快更好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开发荒山、植树造林。开发荒山、荒沟,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发展林业,鼓励相关养殖产业建设,形成产业链。
五、精神文明建设。
1、组建村腰鼓队,在柘塘村委会,闲时娱乐,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同时推进群众关系。
3、优先发展教育,继续解决学校困难,“再穷不穷教育”,还孩子们一个美好童年,从而带动村素质教育的提高。
4、村两委开展各项评比活动,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移风易俗,促进村文明建设。
2. 辽宁省海城市新农村建设工作计划
今年,县试点工作都放在xx镇开展,经过镇党委、政府的认真组织实施,试点工作取得圆满成果,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其他各项新农村建设工作也顺利开展。明年xx将主要通过以下四个方面继续做好新农村建设: 一、加大示范村、整治村建设工作力度。 (一)我们以在xx村开展新民居示范村建设试点为契机,按照“科学规划、集约利用、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的原则,来整治村庄环境、改善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建设特色民居、加强生态保护,并积极探索出一条适应x县实际的新民居建设道路,为全县铺开新民居示范村工程建设积累经验、提供借鉴。以此来推动我县新民居建设、土地集约利用和新村建设形成亮点、创出特色、走在前列,成为新民居建设的典范。 (二)我们明年拟顺利完成xx二村整治工作。xx村XX年已投资3万元,完成村规划修编,土地政策处理、屋基安排都已落实完毕。明年内拆除所有露天粪坑;投资12万元建造公共厕所4座;投资60万元硬化两支横路XX米。xx村已投资5万元,完成村规划修编;明年内拆除所有露天粪坑、建造公共厕所;投资10万元,完成4000米排污管道铺设;自筹5元,完成村内供电线路改造。 二、加强环境整治,完善垃圾处理体系。 今年5月中旬,xx镇顺利展开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试点工作。经过2个多月的努力,已实现了垃圾定点收集、定期清理,农户垃圾集中处理率达到90%以上,工业垃圾处理率达100%,人居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较好地转变了农村群众的卫生观念,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工作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课题,是广大农民改变生活方式的一次历史性革命。目前我们就碰到以下四个主要问题: 1、分捡不到位,垃圾量(不可降解)大; 2、垃圾降解速度慢; 3、管理机制不完善; 4、工资报酬落实不到位。 我们明年将继续完善试点经验,积极破解分拣场卫生、运作、标准等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积极性,通过走市场化与公益化相结合的道路,建立健全管理体系;注重实际效果,坚持长期运作,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及时推广,创造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工作经验,推动农村卫生综合化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运作道路。 三、有力实施农业特色产业“三强工程”。 xx镇今年上报了1400亩的xx村蛏苗养殖基地,明年拟上报xx村水产养殖、xx村柑桔基地。其中xx村xx路从村中通过,交通便捷,村两委决定明年在稳定现有养殖面积的基础上,追加投资30万元,发展虾塘120亩,滩涂200亩,产值100万元,增加科技含量和养殖效益,还发展示范户5户,从而有效带动广大养殖户的积极性,切实提高农民收入。而xx村柑桔皮薄肉甜,每年采摘时都引来大批xx人争相来收桔。柑桔是该村的龙头产业,居xx镇之首,同时也是该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各农户都有自己的柑桔园,现在广大村民实行科学管理经济效益成倍提高。明年该村将投资14万元,发展种植规模,增加产值,发展示范户3户,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我镇明年重点发展养殖业,希望通过农业特色产业“三强工程”的实施为养殖产业强镇打下扎实基础 四、做强农家乐休闲旅游产业。我镇09年将进一步完善“农家乐”发展协调机构,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由农办牵头,其他部门联动,统一规划,加强协调,合理部署,有序开发,使“农家乐”真正成为促进xx农渔民转业转产、脱贫致富、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产业。我们结合xx当地资源和优势,在发展农家乐中真正做到“一点一品、一村一特色”,不仅不类同其他地方、模式,而且做到其他地方、模式无法模仿我们,始终维护“特色、创新”这条生命线。
3. 2015年农村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计划
快了, 也就这几天啦。 耐心等等吧
4. 2015年全国新农村建设工作重点是哪些
你好,请参考: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的决策部署,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措施,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一)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切实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取消了农业税,实施了“四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政策,着力夯实农业基础,现代农业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粮食生产实现历史性的“十一连增”,2014年全国粮食总产达到12142亿斤,连续4年超过11000亿斤,标志着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跃上新台阶。同时,棉油糖、肉蛋奶、果菜茶、水产品等其他主要农产品全面增产,市场供应丰富。农业设施装备水平稳步提升,2013年底全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952亿亩,比2005年增加1.27亿亩;农机总动力超过10亿千瓦,比2005年增加3.5亿千瓦。农业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动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2013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9.5%,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2%,标志着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已由千百年来以人力畜力为主转入以机械作业为主,农业发展已从过去主要依靠增加资源要素投入转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的新阶段。传统农业加快向现代农业转型跨越,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不断夯实。
(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增产增收、优质增收、务工增收、补贴增收。2013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896元,农民收入增长实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首次“十连快”,增速连续四年超过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09年的3.33∶1缩小到2013年的3.03∶1。今年前三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8527元,同比实际增长9.7%,增幅比城镇居民高2.8个百分点。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12年每百户农户拥有彩色电视机117台、电冰箱67台、移动电话198部、计算机21台,分别比2005年增长28%、70%、75%、92%,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从2005年的45.5%下降到2013年的37.7%。新时期农村扶贫开发稳步推进,全国贫困人口由2011年底的1.22亿人减少到2013年底的8249万人,平均每年减少近2000万人。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改善,有力促进了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农村面貌逐步改善。坚持把农村饮水、道路、电力、住房、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十一五”以来,中央累计投入7000多亿元,着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农村交通条件明显改善,全国农村公路总里程达378万公里,乡镇基本实现通公路和沥青(水泥)路,99.7%的建制村通公路,89%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农村供水质量明显改善,4.7亿农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全国农村集中供水人口受益比例达到78%。农村电力基础设施持续改善,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27个省份实现了城乡用电同网同价,2011—2013年共解决了255万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农民住房条件不断改善,改造农村(含国有农林场)危房近1300万户,定居游牧民38.8万户,安居渔民5.5万户,上千万农牧户已逐步告别危房、土坯房、毡房,住上了结构牢靠的安全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稳步推进。农村环境逐步改善,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治理村庄4.6万个,惠及农村居民8700万人。开展农村生态乡镇、生态村、美丽乡村创建,加强传统村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发展休闲观光农业,4500多个乡镇、9万多个村庄受益。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实现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广播电视基本全覆盖。农村市场流通体系加快发展,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成日用品、农资经营连锁农家店73万个,覆盖了100%的县域、97%的乡镇和82%的行政村。农村基础设施条件的不断改善,使村庄更明亮、饮水更干净、生活更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