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好人好事有哪些
章钦炳:全国劳动模范、汕头市东华村党支部书记
走进汕头市陇田镇东华村,眼前是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阡陌纵横,绿树成阴,新居幢幢,巷道洁净……是什么力量使昔日的穷村僻壤变成了全国文明村?东华村人说:能过上今天的好日子,多亏了老支书章钦炳。
百姓拥护就有战斗力
东华村地处练江下游南岸,既无地理优势又无资源优势,强村富民的出路在哪?章钦炳在苦苦地探索。
东华村的优势在农业,发展农业靠科技。很快,他带领全村群众统一品种、统一规划、统一机耕、统一排灌、统一除虫灭病,搞起了集约化生产经营;接着,与汕头市、潮南区科委挂钩,组建农业技术协会,请技术人员给村民传授新科技;全村“三高”农业种植全面开花……
目前,东华村已形成四个“三高”农业基地。今年,又建立了优质果试验区50亩,并引进新品种鱼苗九万尾,混合养殖面积50亩。去年该村工农业总产值2560万元,集体收入6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4000元,全村九成以上村民盖上新房。
公开透明廉洁就高效
东华村党支部连续20多年都是“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集体”,靠的是什么?章钦炳说:“干部民主了,廉洁了,公正了,办事透明了,百姓就拥护你,党支部就有战斗力!”章钦炳在实践中探索出一套合理、公正、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并编印成《东华村村务管理制度汇编》小册子,印发到各家各户;还建立健全了党员活动日、村务公开、财务上墙等制度。
“要想管住别人,先得管住自己。”小到砌石篱筑池堤,大到办电站建学校,章钦炳一直坚持集体决策,就是土地、鱼池、种植基地的承包,也是公开发包,从不含糊。
在章钦炳的带动下,村里还形成了党员帮扶机制,全村除老弱病残的党员外,其余每人都联系了三四户农户,共联系群众175户。
筹一千万书记大手笔
老章是个“抠门儿”当家人,他出差总住最便宜的旅馆,吃最便宜的饭菜。领导前来参观,也有规定:一律在村食堂以炒饭加蔬菜招待。但对村里发展,章钦炳却舍得大手笔投入,几年来先后筹资近1000万元,对各项村政设施进行了全面规划建设,完成了水改、电改工程,新建校舍、老年人活动中心、花园、肉菜市场等,全村基本实现了校舍楼房化,垃圾废物处理、卫生管理城市化,乡村道路水泥化,排污水沟硬底化……
章钦炳不懈的追求,赢得了群众的赞誉,连续十几年被原潮阳市委、汕头市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被广东省委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省级“劳动模范”,当选省九届、十届人大代表,2005年当选为“全国劳动模范”。
三年不改变村貌我就辞职
倪土金:茂名市高山镇文秀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去年,茂名市高山镇文秀村集体纯收入30万元,是三年前的10倍,农民人均纯收入5780元,比三年前增加1060元。文秀村从一个贫穷落后之地,变为茂南区有名的“致富奔康模范村”,这一切,村党支部书记倪土金和他的领导班子功不可没。
倪土金,2004年任村党支部书记,2005年以97.5%的得票率高票连任村委会主任。
干部团结,文秀一定有希望
倪土金上任的第一天,就向全村群众立下军令状:“三年不改变村里落后面貌,我辞职!”
要想干成事,一个团结的班子最重要。为了搞好班子团结,村中大事都由集体研究,并交村民代表会议表决。村级大小账目由村理财小组审查后及时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工作中大家互相支持,共同面对困难。
倪屋村老党员、村民小组长柯肖珍患有癌症,倪土金组织全体党员、村民小组捐款并到医院探望。柯肖珍临死时说:“有这么好的书记,有这么团结的党员干部,文秀村一定有希望!”
工农并举,发展城郊型经济
文秀村地处城郊接合部,“三高”农业零零星星。经过深入调研,倪土金理顺了思路:工农并举,发展城郊型经济。他第一手抓的是集体经济,带领班子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建起商业走廊1000平方米,每年增加收入5.5万元;另一手抓“都市型”农业,村委会把1000多亩低洼低产田改造为鱼塘,规划水稻种植区1000多亩,蔬菜种植区800多亩,发展养鱼、养鸡、养鸭、养猪专业户100多户。引导农民种玉豆,目前有1000多亩,每户年均增收5000元以上。
他还有一手,就是招商引资,进行“工业革命”。倪土金把闲置的低洼地填平,规划建设文秀工业园区。农民以土地入股,已经引来了香港新雅仕制衣有限公司、茂名市南腾新型装饰材料厂等四家企业,总投资8000多万元。
情系民生,铺路建校秀环境
倪土金最上心的,是解决村民的热点难点问题。村里孩子读书难,他就积极筹集资金280万元,建起了一栋2800多平方米、可容纳1000多名学生上课的新浴德学校教学大楼,教学设备日趋完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2004年该校被评为“茂名市一级学校”。
群众行路难,倪土金就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投入20万元建设了新村、转位、上长三条村1.2公里水泥硬底化村道。目前,全村九条自然村已有八条自然村建起了水泥硬底化道路,总投资达200万元。在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倪土金积极发动党员群众捐资、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共筹集了40多万元,修通了一条宽6米、长1000多米的排水道,解决了近100年来水浸屋的问题。
如今的文秀村,景致秀丽,物产丰殷,民风淳朴,群众安居乐业,经济欣欣向荣,社会安康稳定。被茂名市委确定为固本强基工程建设的示范点,2004年、2005年被评为“茂名市红旗基层党组织”和“茂南区模范村”称号。
一定要让乡亲过上好日子
薛昌:陆丰市东海镇乌坎村党支部书记、广东省人大代表
陆丰市东海镇乌坎村,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村党支部却在1996年被中组部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村委在1993年至2001年连续五次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文明单位”,1999年又被中央文明委评为“全国文明村镇先进单位”,2004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1.3亿元,村集体经济纯收入285万元,人均收入6418元。
看到这些成绩,村民们首先就会想起薛昌。依港兴村
乌坎村过去是个贫困的小渔村,村民依靠出海捕鱼和几分薄田谋生。薛昌当上村支部书记后,就下定决心要让群众过上好日子!
根据乌坎实际,薛昌提出了“依港兴村”的发展思路,创办了“乌坎港实业开发公司”,通过开发海水和滩涂养殖,发展养蚝基地900多亩,养虾基地2400多亩,并推广棚架吊养法和网箱养鱼,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利益。利用港区荒地沙滩搞开发,办实业,以良好环境、优惠政策、优质服务吸引外商投资创业,现在已有12家企业落户乌坎。
此外,乌坎村还开辟了海滨美食街贸易市场、渡海旅游观光等服务行业。目前,在广州等地由乌坎人经营的服装店有300多间,年营业额达3亿元,这不但解决了村里1500多名闲散劳力就业,还开辟了致富的路。如今的乌坎村,村民都住上了新房、装上电话,有百多户建起了小洋楼,有的还购置了小汽车。帮贫扶困
几十年来,村里哪一家遇到困难薛昌都了如指掌,并主动上门帮贫扶困。村民钟桂的儿子出海捕捞不幸丧生,家庭经济失去了依靠,他便拿出资金,找来织网能手教这家老小手艺,还亲自联系销路,帮助钟桂一家渡过难关。去年,村民杨某在外谋生时误染毒瘾,三进戒毒所都难除毒瘾,得知此事,他与村里的治保主任登门做杨某的思想教育工作,反复多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使杨某痛下决心,戒掉了毒瘾。他还介绍杨某到深圳打工,现在杨某已经是有十几万元资本的小老板了。
薛昌懂得骨科医术,一些患者家庭困难,他不但不收医药费,还倒贴饭菜车费;一些车祸患者前来医治,他还给事故双方做调解,凭他的威望,解决了很多纠纷。以身作则
作为支部书记,薛昌始终认为,共产党员应该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模范带头人。在土地承包、土地款支付、发展项目的确定等方面,他都坚持公正公开原则,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村里的公布栏上都定期公布财务收支、计生情况。村里修路公开投标,他用最低的价格创造了最大的价值。
目前,乌坎村形成了26项制度,成为一套具有约束力的机制,调动了党员群众当家作主的积极性,保证了乌坎村各项工作的有效进行。
要带领村民走向富裕文明
莫欢良:珠海市三灶镇鱼月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珠海市三灶镇鱼月村名气不小,去年11月4日,全省党员先进性教育工作现场会在这里召开,学习该村党员先进性教育工作的经验。“作为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我只有一个想法,就是带领村民走向富裕,走向文明!”刚上任时说的这句话,成了鱼月村党支部书记莫欢良一直在履行的诺言。
去年,鱼月村集体总收入达821万元,人均纯收入达7199元。连年来,该村被评为“广东省文明村”、“珠海市文明村”等,村党支部被省委评为“广东省‘五个好’村党支部”。走工业兴村之路
去年初,莫欢良被选为三灶镇鱼月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刚一上任,他便迫不及待地走街串户,和党员群众探讨村集体经济,并组织支部一班人到深圳、东莞等地考察,摸索适合本村的强村之路。上任不到一个月,就制定了符合鱼月村实际的《鱼月村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引导村民将水稻田改造成专业养殖围,推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教育群众摒弃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树立市场观念。
他利用本村的独特地理优势,走工业兴村之路。在他的带领下,鱼月村“筑巢引凤”,仅一年多时间,鱼月村建设厂房面积3.8万平方米,商铺面积7040平方米,综合楼建设面积12800平方米。去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2.35亿元,比上年增长15%。村组两级集体总收入达821万元,人均纯收入达7199元。目前村集体资产已发展到4000多万元。构建和谐新农村
在莫欢良的带领下,村“两委”班子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他们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学校教学设施,同时对教师给予固定或浮动的奖金,几年来全村共投入教育资金80多万元。
他们关心青少年成长,对吸毒、赌博、不愿参加工作的青年进行跟踪帮教,利用各种纪念节日,积极组织村民举办各种群众性文明活动,培养村民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村里还投资十多万元建立了文化室,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莫欢良还重视村委的治安网络建设,积极配合派出所开展清理整治,为加强治安队伍建设,公开招聘了综治队员20人,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自筹资金投入十多万元,建成五个治安亭,就是为了使农民“坐在家里安心,走在街上放心,玩在外面开心”。优化生存的环境
为了改善村容村貌,鱼月村投资200多万元铺筑了5.5公里长的水泥村道,实现各村民小组的主村道水泥硬底化目标;还投资100多万元改善供水、供电、绿化等基础设施,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在推行农村合作医疗时,莫欢良大胆创新,坚持民办公助的原则,以广大农民自愿互助为基础,各级政府及集体加以扶持建立的新型医疗保障制度。目前,鱼月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村民达98%,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参保率达90%以上。
该村还积极实行村主干道全日保洁制度,塑造了优美、整洁、有序、文明的农村新形象。2004年全村就有305户被评为镇“卫生之家”,占全村住户总数70%,鱼月村也获得了省卫生村的称号。
集体的钱要花在村民身上
刘焕棠:全国劳模、韶关市西河镇塘湾村党支书、村委会主任
1992年的塘湾管理区集体年收入才三万多元,村容村貌破烂不堪。在“全国劳动模范”刘焕棠担任村主任之后,该村经济迅速发展,到2004年村集体经济达45万元。如今,塘湾村党风正,民风淳朴,全村有90%的村民被区委、区政府评为文明户。远近闻名的大好人刘焕棠是个远近闻名的大好人。他自己办鱼场先富了,便主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1996年春,粤北遇上严重的倒春寒天气,许多鱼苗死了,刘焕棠便及时低价向村民提供,部分养鱼户暂时没钱,他照样赊销。此外,他还当上农民群众的义务技术员,向村民传授经验。村民的猪、鱼出现病变问题,不论是谁找上门,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他都随叫随到。有一个叫陈志的养鱼专业户,1990年前承包了五亩鱼塘,单一养鱼,几乎年年亏本。刘焕棠指导他建猪栏养猪,调整养殖品种结构,并借给他五万元,使他的生产规模逐步扩大,效益逐年提高,承包鱼塘已发展到20多亩,一年养猪300头,年纯收入达6万多元。
刘焕棠不仅帮助勤劳的村民,也帮助村中的后进者。村里有个青年李某成天游手好闲,刘焕棠劝其走正道,并支持一万元给他做生意。李某受到感化,后来成了煤老板。
“破烂村主任”也要当
1993年,正当刘焕棠准备大力发展个人养殖业时,乡镇领导请他当塘湾管理区主任。一个朋友听说后笑了:“你发傻啊,放着钱不赚,跑去当这个破烂村主任。”但是在众多村民的鼓励和支持下,他毅然担起了这副重担。为了集中精力,他还主动退出三个养殖场的股份。他一上任,就大办村集体企业。请上级农技部门下乡举办农技培训班,引导村民“粮改菜”,发展种养业。
十多年来,塘湾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一班人在刘焕棠带领下,先后建起了塘湾烧烤场、引进资金开发如意山庄、发展大棚蔬菜和养殖业,鼓励大家积极种果树、种竹笋,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实现了村集体和村民收入的“双赢”。
1999年,他在撤区设村的村民选举中,以98%得票率当选为村委主任;2002年,他再次以98%的票数连任,并在村党支部选举中当选为书记;去年,在村“两委”换届选举中,他又以高票数连任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主任。清廉公心就为村民
为发展村集体经济,上任之初他主动提出三年不领工资,如今塘湾村集体年收入40多万元,但他和村干部的工资每月却不到1000元。刘焕棠说:“钱是集体的,每一分钱都应该花在村民身上。”现在,塘湾村男60岁、女55岁以上的老人,村委每月都发给60元的生活费。
近年来,近郊一些比较富裕的村都买了公车,许多村民劝他也买,他却没有这样做,而是自己花钱买了一辆。现在的塘湾村,不是公车私用,而是私车公用。他经常开自己的车到市里、区里,为集体和群众办事。
② 新农村建设中展现农村新貌的是
1、收入提高。
2、居住条件改善和提高。
3、生活水平提高。
“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这二条是要建设新农村的物质文明,“生产发展”为建设新农村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建设新农村的具体体现。要使农民的生活宽裕,必须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消费结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2)新农村建设榜样扩展阅读:
中心思想:
管理民主新农村毕竟是农民自己的新农村,新农村建设一定要尊重农民自己的意愿,建什么、怎么建,都要由农民自己来决定,要注重运用规划引导、政府扶持的方法,
用好“一事一议”等民主议事的机制,项目决策要经过农民民主讨论,实施过程和结果要接受农民监督,不能包办代替,不能超越农民承受力,更不能强迫命令。
③ 第三届全国新农村建设先进模范事迹人物,详情
由中国东北亚国际技术经济合作促进会、环球智库研究院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第三内届全国社会主义容新农村建设先进模范人物事迹征集活动表彰大会日前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来自湖南、广东、山西、河南、北京、河北、山东的蒋模华、王井义等长年工作在基层的“三农”干部获得新农村建设十大先进人物奖。何俊峰、刘文涛、何国庭、彭清慧、抱雪等作者获得优秀作品奖。
④ 我眼中的新农村建设演讲稿
十一放假回家,回到了自己的出生于生长的家乡,更确切的是回家,但是,这次回家,多少对家乡有了新的认识,感觉离乡好多年了,感觉对家乡的熟悉与陌生了。
熟悉的还是那个家乡,陌生的是感觉随着岁月的流逝,家乡逐渐变得没落,这个本是一个正常的岁月,正常的历史变迁的一个过程,但是,想象现在的新农村建设,特别是这个收获但是很悲凉的秋天,我还是感觉有些悲凉!
新农村建设,应该是万象更新,一派欣欣向荣的感觉,但是我还是看到了现在的悲观情绪,也许生活本该如此,但是联想到现在和我小的时候,感觉还是有些悲凉的感觉!
新农村建设,我们村虽然不是重点村落,但是也是往前发展的,也是应该享受到政策的,其实也享受到了政策,但是我还是看到了不足!!
小时候,我们村子的路是整洁的,宽阔的,路边都是修的很方正的,还有排水的沟渠,和遮阴的林木,但是现在,我发现,虽然水泥路修上了,不管是不是豆腐渣工程,水泥路确实好走了很多,但是发现水泥路变窄了,不像以前那样宽阔了,现在错个车都很费劲,那时候,车没那么多,但是都很宽敞!路窄了,但是也变得脏乱了,到处是垃圾,到处是没有人修的乱够,有一种破败的感觉,根本想象不到是现代的新农村,想象不到的是现在的二十一世纪的农村,路两边要么都是庄家,要么都是荒草,不管这个地方是在村内还是村外,宽敞的路变成了小路,变成了庄家地,变成了没人搭理的荒草的,一点村容村貌都没有了,不知道这个是不是现在所提倡的新农村建设,是不是我们要的,是不是组织提出的新农村概念!但是,人们变得懒了,不再在乎门面的问题了,家里都很破破烂烂了,更别提公共的村落了!
更为可气的是现在的养老关系,我们村子竟会有人跟自己的儿子戏言,我就是王老面,就是你手中的一块面,想咱捏就砸捏,想咋办就咋办!这就是现在的孔乙己,但是这个至少是乐观的,能够将这种关系看的恨透,看的很轻,不会太在乎儿子对自己的态度!但是,这个也是出于一种无奈,出于一种对社会的悲哀,明明自己干活了,还要被自己的亲生儿子说成你都干啥了,要知道,那是自己的亲生的儿子呀,不是别人呀,明明自己没有钱,但是也给孙子买吃的了,可是很生气的是还说没有给买东西吃的,真是让人不可理喻。也许就是这个社会,小子结婚,就意味着老子要成为孙子,成为小子的努力,更确切说连奴隶都不如,简直是没有了亲情,多少老人都变得很无奈,多少老人屋显示着这种凄凉,不知道这个是社会的进步还是社会的退步,小时候我感到我们都很好的兄弟姐妹都变得这么个程度了,真不知道社会到底怎么了?人家小时候都夸的小孩子,也都使这个样子了,也许我没有结婚,但是也不能这么个状态呀,这就是这个社会的悲哀,是老人的悲哀,同时也是那些小年轻们的一个悲哀!
我们的时代发展了,但是我们的时代也落后了,我们人的素质,人之为人的那种道德没了,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哀,我们对待外人也许能够好一些,但是往往对待我们的家人确实那样子的悲哀,真不知道这个时代到底是什么时代,要说外来人可能我们还能很热情呢,但是对自己的父母却别说热情了,就是连最近本的亲情都没有了,取之的是冷漠的表情,恨不得远离但是还得干活的一个连动物可能都不行的一种状态了呢,希望我们这个只是改革过程的一个过渡的阶段,不是我们要的永久阶段,希望我们的社会能够进步,至少国家能够做到老有所养,只有这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否则等待我们的下一代,估计是不可能了!!
⑤ 关于建设新农村
浙江省温州市龙港镇,是我们建设新农村的根据地,我们在中央的领导下,应当积极开展建设,使我镇经济腾飞,人民生活水品有所提高。
结合我镇的实际情况,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我们无疑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逐步建立起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但是,我们决不能仅仅把农民看作是城市帮扶的对象、工业反哺的客体。我们应从思想认识上和在工作中把农民作为建设新农村的主体,着眼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广大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也就是说,建设新农村伊始,我们就要注意防止可能出现的“见物不见人”的倾向。
在我们龙港镇,建设新农村一定要把农民作为主体,这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即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我们决不能仅仅简单地把农民作为政府关爱、扶持的对象。把以人为本落实到建设新农村中去就是以农民为本,其最基本的内涵就是要以农民为主体,即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基本依*力量。只有这样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农民为主体,这也是由我们建设新农村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所决定的。面向未来,今天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但要清醒地看到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还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农村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因此,建设新农村任重道远。我们只有使亿万农民认识到建设新农村是他们自己的事业,他们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才能充分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发挥出他们的聪明才智。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的,“广大农民群众是推动生产力发展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败的关键。”
切实提高广大农民的素质
我们说广大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是基本依*力量,决不意味着农民就不必提高自身的素质了。恰恰相反,建设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和要把以人为本落到实处,迫切要求把提高亿万农民的素质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根据建设新农村的总要求,我们要从根本上转变农民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价值观念,引导农民通过投身建设新农村的实践,转变传统观念,提高文化水平,陶冶精神情操,在走向富裕迈向文明和建设新农村过程中使自己真正成为这个伟大事业的价值主体和创造主体。这无疑对农民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在我国,人口多、劳动力多,特别是农村劳动力多且整体文化素质低,缺乏职业技能是我们的基本国情。目前我国农村还有上亿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但是这些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水平低,缺乏职业技能培训。如果为数众多的农村劳动力的素质能得到提高,那么我们就可以变人口压力为劳动力资源优势。因此,我们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在有意识地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业产业和城镇转移的同时,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使广大农民适应建设新农村的要求,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而政府在其中起着其他社会组织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如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的,要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制定了具体措施加快培养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中央政府已决定在2005-2010年安排100亿元资金,实施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1000所县级职教中心,形成一批能满足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适应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需要的职业教育骨干基地。不少地方政府也作出决定,拨出可观的款项专门用于对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进行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在这个问题上要发挥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总之,建设新农村要求我们千方百计切切实实地提高农民的素质。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的,“亿万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证。”为此,我们要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入,重点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和技能培训。要着力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
在龙港镇,我们应当使广大基层干部成为建设新农村的带头人
毛泽东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目前,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政方针已经明确。建设新农村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关键取决于农村基层干部对上述方针政策措施的贯彻和落实,尤其是取决于他们创造性的工作。
我们党对各级领导干部是有最基本的要求和标准的,如德才兼备。但这些基本要求和标准体现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领导干部上,又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迫切要求广大农村基层干部能够成为带领农民勤劳致富、合法致富的好带头人。
20多年来,在我国农村改革和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已涌现出不少这样的致富带头人。但是,目前的数量远远不够。这些带头人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极为重要和难以取代的。这些农村带头人一般说来,思路开阔、文化素质较高,市场意识、捕捉信息和自主能力强。在发展农业经济中具有前瞻性的眼光。他们起着外接广阔市场,内联千家万户的桥梁作用。
总之,农村好带头人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有利于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有利于加快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这些好带头人在建设新农村中起着榜样、示范和教育的效应。因此,不少地方的农民都有这种体会:给钱,给物,不如选个好的村干部。
在农村落实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任务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任务。党中央提出的这个任务的重要性和前瞻性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然性和重要性是由我们所从事的全新事业的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正如邓小平指出的,“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十六大以来,全面学习、终身学习已蔚然成风。建设学习型社会也取得了明显进展。涌现出一批批学习型城市、学习型企业、学习型机关、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乡镇等。而当前,我们要把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任务落实到农村。这是与建设新农村的根本要求相适应的。建设新农村关键在人。只有让农民了解建设新农村的方针政策和措施,使他们认识到建设新农村是关系到他们当前切身利益和未来美好生活的事业,才能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无疑需要学习;只有让农民认识到,他们的自身素质,还不能适应完成建设新农村这个重大历史任务的要求,因此需要通过各种途径主要是学习这个途径来提高素质,完善自己。至于要使我们的农村基层干部不负历史使命的要求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期望,成为建设新农村的好带头人,也只能通过不断的学习即向知识和实践学习才能实现。目前中央政府已明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尤其是基础产业和公共服务部门,要更多地关注和支持农村,把工作重心逐步地转向农村,把掌握的资源更多地投向农村,把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转向农村。因此,把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任务落实到农村既是适应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需要,又具备了较好的时机和条件。
⑥ 全国各地新农村建设举例
-----“新农村建设”以超低价入市国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近年来安徽发展新农村建设多元化产业项目纷纷向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频抛“绣球”。安徽金泰投资集团早在5年前就提出把围绕安徽“两山一湖”区域的新农村综合开发和誉为“朝阳产业”的旅游业地产开发作为公司的两大发展战略。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的巢湖柘皋金泰新城是安徽金泰集团新农村建设的首个示范点,现已完工15万平方米,省市有关领导曾多次对该项目的建设进行调研,并予以了高度评价;阜阳颍上张洋社区占地300余亩,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已建成6万平方米;巢湖炀金泰新城占地110亩,预计投资3亿元开发建设综合商业中心;已开工的颍上嘉铭花园正在规划建设中。金泰集团在项目开发建设中结合各个项目地域特征、民族风情、人文传统和历史文化进行规划设计及理念创新,找准适合自己发展的基准点,不仅提高了新农村建设项目的品质,也找准了项目多元化发展的方向。超低价入市 快速启动 “板式多层,南北通透,户户朝阳;全明结构,合理布局,地下商业街;屋顶花园,楼前绿地,地中海风情……绿域桃园、精致自然的理想境界尽显其中” 单看这些硬指标,有些人还以为这是每平方米4000元以上的高价楼盘。安徽金泰投资集团近来推出的几大“新农村建设”项目均以1200元/平方米的超低价推向市场,刚一启动,立即引发前所未有的销售热潮。金泰集团一直秉承低价入市,快速启动的宗旨来开发各大项目,每个项目刚开盘时都比市场价低很多,这就为顾客置业投产上升值提供了有力保障。今年,前来购房的顾客95%以上均是看中金泰楼盘的超低价、质量好、升值大的优势。超低价入市给楼盘带来了不俗的销售契机。由于项目销售采取了“高贵不贵”的理念,突出产品的性价比,在同等价格下能买到更有价值的产品,因此极具升值潜力,置业前景被合巢两地准买家看好。是什么原因使金泰“新农村建设”项目能做到如此低价格呢,柘皋金泰新城项目总负责人如是说:新农村建设项目是我公司响应国家政策号召,积极投入农村开发建设的大浪潮中的一种表现,其目的在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使相对不够发达的乡村早日现实“城镇化”。加上各个项目都是经过周密的实地考察,请专业的建筑设计公司设计,社区规划、布局合理,风格浪漫新潮,在形成一个“经济圈”的规模下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这意味着在低价格的同时绝对保证了项目产品品质,另外作为巢湖开发多年房地产项目的知名开发公司安徽金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此次推出“新农村建设”项目除了对多年来对金泰支持的新老客户表示感谢给予反馈,同时更希望在房价飞涨的今天给购房者带来春意盎然般的一抹新绿。 窗体顶端无理由退房承诺是金泰实力表现金泰投资集团诚信经营,公开对外承诺一年内如果购房者觉得所升值不够理想,可以无理由退房。金泰如是说,也是如是做。这就好比给了置业者一粒定心丸,客户改变“持观望态度”,而是大胆放心的在合同书上签字,生怕稍一犹豫,房价上涨后悔莫及。超低房价销售,惊人升值空间,5亿固定资产等无一不为无理由退房这一承诺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这是金泰集团实力和中庙双岛旅游度假区、金泰新城等几大品牌积累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金泰集团总裁钱太金表示,无理由退房是金泰对市场和产品有绝对的信心的前提下,在市场品牌高度认可的基础上推出的营销策略。此外,也正是因为金泰集团对安徽“新农村建设”项目前景的看好,面对诸多积极条件针对市场给予购房者的承诺。业内专家认为,金泰各楼盘推出无理由退房显示了金泰集团企业发展实力、产品质量和市场升值前景。该营销策略对安徽房地产市场的置业标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引来国内众多多家知名企业来金泰探讨取经。
⑦ 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是什么
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是什么?
指导思想、发展思路等方面,要彻底改变重城市轻农村、重工业轻农业、重市民轻农民的观念和行为,牢固确立新型的工农和城乡关系,努力推动城乡和谐发展、共同进步。
二、建设新农村的现实意义
建设新农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物质技术装备条件较差,经营管理也较粗放。加快建设新农村,发展农业生产力,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改良土壤,兴修水利,推广良种良法,发展农业机械化,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既是现代农业建设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建设新农村,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增加农民收入,首先必须挖掘农业内部的潜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实现增产增效、提质增效和节本增效;必须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农村二、三产业,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拓宽农民的就业空间和增收渠道。
建设新农村,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是建设新农村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首先建设和谐村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改善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设施条件,逐步改变目前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
建设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的重大举措。必须用新农村建设来统领“十一五”时期的农村工作,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道路,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公共财政范围,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努力消除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促进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建立城乡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让广大农民能够像市民一样拥有洁净方便的自来水、清洁的燃料、整洁的厨房、舒适方便的卫生条件和平坦的道路。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路上,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只有让农民了解建设新农村的方针政策和措施,使他们认识到建设新农村是关系到他们当前切身利益和未来美好生活的事业,才能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提高农民的素质放在首位,摆在突出的位置,大力实施农民知识化、技能化、专业化工程,加强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努力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当前,我国已初步具备了建设新农村的条件。一方面,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有了支持保护农业、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近年来,在起点较高的基础上,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出台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农村“六小工程”(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水电、农村沼气、草场围栏等)建设进展顺利,成效显著,为新农村建设积累了有益的经验。我们有理由相信社会主义新农村将迎来一个崭新的发展机遇,九亿农民的日子也会越过越宽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