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杏鲍菇、白灵菇栽培袋装袋的松紧度有何要求
在装抄栽培袋时要根据培养料袭的粗细程度来掌握松紧度。一般料较粗时装袋要紧些,料较细时要装的松些。标准的松紧度是以成年人手抓料袋,五指中等用力捏住,袋面呈微凹指印,有木棒状感觉为妥。如果手抓料袋时两端下垂,料断裂,则表明装的太松。
2. 如何根据白灵菇的生物学特点选择栽培时间
白灵菇又称白阿魏菇,是刺芹侧耳的白色变种。菇体肥大洁白,营养丰富,味鲜美,口感特佳,蛋白质含量高达14.7%,含氨基酸达18种,.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及多种矿质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别是白灵菇富含的真菌多糖等活性物质,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调节人体生理平衡的作用。白灵菇还具有生长周期短,生产成本低廉,效益高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是目前具有发展前途的珍稀菌类。为了促进这一菇类推广,更充分利用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增加收入,现将近年来研究与实践中总结出的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栽培季节与场地 白灵菇栽培季节要根据其出菇温度合理安排,白灵菇出菇温度为8~20℃:当地气温降至l5~20℃前40~50天装袋、接种最适宣.一般在8月中旬至9月底为接种适期。11月中下旬至翌年4月为出菇期。若采用温棚栽培.适当控温,也可在12~2月装袋接种,待气温适宜的3—4月出菇。栽培场地应选择在通风良好,水源充足,无污染的地方。闲置的房屋,简易菇棚,蔬菜大棚等都可利用,应尽量满足白灵菇在发菌期和出菇期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
2 品种选择 不同品种对出菇温度的要求有差异,各地应根据当地气候特点选择适宜品种。我们选用的品种是天山1号、天山2号。
3 培养料配方与配制 ①配方:a.棉子壳80kg,麸皮15kg,玉米粉3kg,石灰、石膏各lkg。b.棉子壳60kg,玉米芯25kg,玉米粉5kg,麸皮6kg,石膏粉lkg,石灰粉2kg,过磷酸钙lkg。c.棉子壳40kg,玉米芯20kg,木屑20kg,麸皮8kg,玉米粉5kg,豆饼粉2kg,石灰粉2kg,石膏粉、蔗糖、过磷酸钙各lkg。以上配方料水比均为1:1.2~1.3。②配制方法:将原料按配方比例备好,先将不溶于水的干料混合均匀,再将易溶于水的原料溶于足量水中,与干料充分混合,拌料要做到三匀一充分,即料与料拌匀,料与水拌匀,酸碱度均匀,吸水充分,pH为8~9,料的含水量65%左右。将配好的料堆成梯形,宽1~1.4m、高1.2~1.5m、长度不限,堆好后打通气孔,孔距40cm,孔径6em,打5排孔,堆上盖塑料薄膜,膜离地面40cm以利通气并遮阳,堆后48~72小时,当堆中心料温达65~70C时进行第1次翻堆。全部发酵过程7天左右,共翻堆2~3次。发酵好的料呈棕褐色、不粘、不朽、无酸味。装袋前调料含水量为60%左右,即抓一把料用力紧握,指缝间有水不下滴为适度,调料pH7.5~8.5。
4 装袋灭菌与接种 ①装袋与灭菌:用15cm X 35cm X 0.04cm或17cm X 35cm X 0.04em低压聚乙烯筒料,一端用线绳扎紧,装料时边装边用手轻压,松紧度要适宜,装好后扎紧袋口,及时进行灭菌。一般用常压灭菌,力争3—4小时内达100℃,灶内温度100℃保持8~10小时,然后再闷一夜,待袋温降至30℃以下时,出锅接种。②接种:接种室使用前l周用甲醛熏蒸24小时,1立方米空间用10mL甲醛。利用室内的接种箱接种,先把冷却至30℃以下的料袋、接种用具、酒精灯等物品一起放人接种箱内,打开紫外线灯照射30分钟,或用气雾消毒盒熏蒸,然后开始接种。,接种要严格按无菌操作规程。挖去菌种瓶(袋)内表层2cm厚的老化菌种,平放备用,将料袋直立,打开袋口,从菌种瓶(袋)内挖取红枣大小菌种一块,迅速放人袋内,轻轻压实后扎口,然后倒过料袋用同样的方法接种、扎口。袋口不可扎得太紧,以免因不通气影响发菌。一批料袋应一次接完,中间不要随便开箱门,接种好的袋运出后,清理工具、杂物,打扫卫生,装入下批料,重新消毒后继续接种。
5 发菌期管理 接种后将菌袋单码摆放在经消毒过的干燥室内发菌,低温季节可采用双码摆放,一般摆4~6层,室温要求22~250,湿度70%以下,暗光培养。2周左右进行第1次翻堆检查,挑出污染袋。接种后3~4周菌丝生长快,呼吸旺盛,此时要适当松动一下袋口绳供氧,或用灭菌牙签在袋口周围扎孔增氧.并注意室内通风降温。袋温最好保持在250左右。最高不得超过28℃。以免造成烧菌。5周左右,菌丝基本发满袋。可进行第2次翻堆,将菌丝已长满的和未长满的分开摆放管理。发满的菌袋不会立即出菇,要在袋温15~18℃、相对湿度70%左右、空气新鲜的环境中继续培养30~40天,当菌丝浓白,菌袋坚实,达到生理成熟时进行催蕾出菇。
6 出菇期管理 在菇房内采用层架式出菇,此时室内空气相对湿度提高到80%左右,同时给充足的散射光,控温0~13℃,昼夜保持lO℃以上的温差连续7~10天的刺激,袋口料面菌丝扭结形成子实体原基。此时室内要保持一个较恒定的温、湿度,使其原基顺利分化,当原基呈黄豆大小时,去掉袋口扎绳,原基超过蚕豆大小时,把袋口松开进行疏蕾,每袋保留1—3个健壮菇蕾。幼菇长到乒乓球大时,挽袋口露出原基,向空中、墙壁、地面喷雾化水.湿度提高到90%一95%,温度保持在18℃以下,并加强通风.增强光照。白灵菇从现蕾到成熟需要10~15天。一般只采收一次.采收后因气温升高,很难再出二潮菇,偶尔可收2次。当白灵菇菌盖充分展开,边缘尚保持内卷,而孢子又未弹射,菇体七、八分成熟时,为最佳采收期。用手握子实体菌柄基部轻轻采下。生物学效率50%~60%。采收后的鲜菇,清除柄基部的杂物后,单朵用保鲜纸包扎装箱销售。因其组织致密,含水量低,肉质厚,不易破碎,鲜品可长途运输。又因白灵菇不易变色,适合切片,在50~75℃的烘干箱内烤干,装塑料袋密封保存,也可按常规腌制销售。
3. 白灵菇种植技术 怎样种植白灵菇
白灵菇的栽培技术
(一)栽培工艺
备料——培养料配制——装袋——常压灭菌——接种——菌丝体培养——出菇管理——采收
(二)制袋接种季节
白灵菇子实体在8-15℃发育良好,在人工栽培条件下,子实体8-25℃均可生长,以15-20℃生长较快,当地气温降至15-20℃前60天左右制袋接种最适。冬季制种,如养菌室温度过低,时间应适当提前。同一季节,不同地区气温不同,同一地区,每年气候也有区别,因此要因时因地制宜。夏季制袋接种时日最高气温稳定在30℃以下为最适(菌丝生长24-26℃最适)。一般可于八月下旬开始制袋接种。提前接种,气温高于30℃易染杂菌;在适温期推后接种,低温来临后,对菌丝生长不利,因此在适温期要抓紧接种。
(三)培养料质量控制
1.木屑(棉籽壳):阔叶硬杂木,新鲜无霉变,无结块;
2.麦麸(玉米粉):要求干燥,无霉变和虫蛀;
4.石膏:市场上出售的有块状生石膏和粉状熟石膏,多采用后者较方便;
5.石灰:块状的生石灰用水发好后过筛后立即使用;
6.尿素:是一种有机氮素化学肥料,白色结晶,含氮量42-46%,主要是补充氮源;
7.水:水质要清洁,符合生活饮用卫生标准。
(四)栽培料配方
(1)棉籽壳100公斤,玉米粉(或麸皮)5公斤,石膏1-2公斤,石灰1-3公斤,尿素0.2公斤,含水量60-65%。用于发酵后熟料栽培。
(2)棉籽壳100公斤,麸皮20公斤,石膏1公斤,含水量60-65%。用于熟料栽培。
以上两种配方为南方产棉区普遍采用配方,根据我省情况可采用以下基础(或适当改进)配方进行生产:
(3)木屑100公斤,麦麸15公斤,石膏1公斤,石灰1公斤,含水量60-65%。用于熟料栽培。
(五)装袋与扎口
1.装袋选用低压聚乙烯或高压聚丙烯菌袋,规格为17×33厘米,厚0.025-0.03毫米,要求筒料宽窄均匀一致。
2.装袋机装料装料前先将拌好的料含水量调至60-65%,调整PH7.5-8.5,每袋装湿料0.8-0.9公斤,料高18厘米左右,松紧度适中,用颈圈,棉塞(或无棉盖体)封口。搬袋及操作过程要轻拿轻放。没有装袋机进行少量栽培的,可以人工装袋。
(六)灭菌和冷却
1.将装好的袋运入常压灭菌锅中,灭菌筐之间要留有一定的空隙,以利通气。
2.及时向灶中送入热蒸汽,使灶内的温度在3-4小时内达到100℃,继续将蒸汽送入常压灶灭菌室内,使灭菌温度一直维持在100℃8-10小时。若高压灭菌121℃须保持2小时。常压灭菌培养料中拌入杂菌净可提高成功率。
3.冷却完全达到灭菌时间后,停止通气,使灭菌袋灶内冷却或搬出置冷却室内冷却。当袋温降至30℃时,移入接种室内,抽检含水量及PH值,并检查袋上有无微孔。
(七)接种室、接种帐灭菌及接种操作
1.接种室要保持清洁干燥,使用前一周用甲醛、高锰酸钾熏蒸消毒灭菌一次,每立方米空间用10-15毫升甲醛,加热蒸发,使甲醛蒸汽弥漫空间,要密闭24小时以上。接种室门口置生石灰粉,进出入人员要脚踏石灰消毒。
2.接种帐入袋前要用甲醛熏蒸4-12小时,用量每立方米空间10-15毫升。也可用气雾消毒盒消毒。
3.灭过菌的菌袋、接种工具、菌种、酒精灯等一起搬入接种帐后,再用气雾消毒盒熏蒸半小时以上,接种前40-60分钟用紫外线灯照射30-45分钟。
4.接种操作
(1)接种人员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工作衣帽要经过消毒灭菌,手臂要用新洁而灭1/50倍液浸泡5分钟或用75%酒精棉擦拭消毒;
(2)接种工具必须用75%酒精擦拭和火焰灭菌;
(3)菌种瓶外壁和瓶口要用0.1%高锰酸钾水溶液消毒;
(4)接种帐内置酒精灯,接种时菌种瓶口和菌袋接种口在酒精灯火焰无菌区内,移接菌种块要迅速;
(5)接种量每瓶菌种(450毫升或500毫升装)接30-40袋,菌种块大小以蚕豆大为宜;
(6)接种时动作要迅速,快解口,快接种,快盖口;
(7)每次接种1000袋左右,要在3-4小时内接完,一般3人为一组,配合进行。袋运出后,清理工具、杂物,打扫卫生,紫外灭菌;
(八)发菌期管理
1.接过菌的菌袋运入发菌室或日光温室内发菌。装卸、搬运、摆放菌袋时要轻拿轻放。根据季节和气温高低决定摆放层数,一般4-6层,气温高时层与层之间要留一定空间以利通风降温;
2.菌场所进袋前10天要打扫干净,并进行一次熏蒸消毒用甲醛或气雾消毒盒;
3.菌袋放入发菌场所后,要喷克霉灵水溶液进行空气消毒且以后每周喷雾一次;
4.菌袋菌丝封口后(约10-15天),要进行第一次翻堆,检查菌丝长势和有无杂菌,杂菌多为绿、桔红、黑、黄等颜色,杂菌呈点状或小片状时,可用甲醛、酒精或煤油等擦涂处理;
5.一次翻堆后,要经常检查菌丝长势和有无杂菌发生,至少每隔十天翻堆检查一次,发现杂菌轻则按上述方法处理,污染严重时要拿出发菌场所,集中灭菌后晒干;
6.整个发菌期间要注意调节温度、湿度、空气和光线四大因素,温度在23-25℃之间,空气湿度在70%以下,保持空气新鲜,要避光培养;
7.菌期35-40天,白灵菇菌丝可长满袋。
(九)后熟管理
菌丝满袋后不能立即出菇,此时菌袋松软,菌丝稀疏须在20-25℃进行20-30天左右的后熟,以达到生理成熟。菌丝只有在生理成熟后才能正常出菇。后熟期间,注意培养基含水量,保持水分不要打开袋口,后期培养有一定光照刺激,以促进菌丝扭结。
(十)出菇管理
1.对长满菌丝的袋子要分批进行出菇管理,长100米,宽6米的日光温室可放3.5万个菌袋,一般顺码式堆放,4-6层;
2.日光温室内温度8-20℃,晚上揭开薄膜和苫草以冷刺激;白天给以散射光刺激;
3.发现袋口处料上白灵菇原基呈黄豆大小时,去掉棉塞,解开口;到蚕豆大小时,把袋口薄膜伸开,呈放口;长至乒乓球大小时进行挽口,即把薄膜挽至袋上,露出原基,此时空气湿度应调节为80-90%,并以散射光照射;
4. 现蕾初期不可直接向菌袋喷水,应保持空气湿度,待菇体稍大可少量喷雾状水。采收前停止喷水。
5.日光温室内要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新鲜。白灵菇现蕾时数量较多,但长大后一般一个袋只长1-6个单个大个体。可根据疏密度去小留大,保留1-2个子实体,使其正常发育生长。
(十一)采收
1.冬季低温季节白灵菇从幼菇到采收期约10-15天,当菌盖展开尚未散发孢子,菌盖边缘尚未上翘时,要及时采收。
2.因气温关系一般只采收一茬,生物学效率可达50-80%,二茬菇出菇较少。采收后清理料面和出菇室。菌袋可低温越冬(夏)保存,待气温适宜时还可进行再次出菇。白灵菇下脚料风干后贮存,也可以用来栽培平菇、鸡腿菇等。
3.采收后应将菇体根部的菌料清理干净。白灵菇以鲜销最好,也可以加工成罐头,有时也可以加工成干片贮存。
4. 白灵菇度夏种植技术
白灵菇又称白阿魏菇,是刺芹侧耳的白色变种。菇体肥大洁白,营养丰富,味鲜美,口感特佳,蛋白质含量高达14.7%,含氨基酸达18种,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及多种矿质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别是白灵菇富含的真菌多糖等活性物质,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调节人体生理平衡的作用。白灵菇还具有生长周期短,生产成本低,效益高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是目前具有发展前途的珍稀菌类。
高产栽培
栽培季节与场地
白灵菇栽培季节要根据其出菇温度合理安排,白灵菇出菇温度为8—20℃。当地气温降至15—20℃前40—50天装袋、接种最适宜,一般在8月中下旬至9月底为接种适宜,11月中下旬至翌年4月为出菇期。若采用温棚栽培,适当控温,也可在12月—2月装袋接种,待气温适宜的3—4月出菇。栽培场地应选择在通风良好,水源充足,无污染的地方。闲置的房屋,简易菇棚,蔬菜大棚等都可利用,应尽量满足白灵菇在发菌期和出菇期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
装袋灭菌与接种
①一般用常压灭菌,力争3—4小时内达100℃,灶内温度100℃保持8—10小时,然后再闷一夜,待袋温降至30℃以下时,出锅接种。②接种:利用室内的接种箱接种,先把冷却至30℃以下的料袋、接种用具、酒精灯等物品一起放入接种箱内,打开紫外线灯照射30分钟,或用气雾消毒盒熏蒸,然后开始接种。接种要严格按无菌操作规程。挖去菌种瓶(袋)内表层2厘米厚的老化菌种,平放备用,将料袋直立,打开袋口,从菌种瓶(袋)内挖取红枣大小菌种一块,迅速放入袋内,轻轻压实后扎口,然后倒过料袋用同样的方法接种、扎口。袋口不可扎得太紧,以免因不通气影响发菌。
发菌期管理
接种后将菌袋单码摆放在经消毒过的干燥室内发菌,低温季节可采用双码摆放,一般摆4—6层,室温要求22—25℃,湿度70%以下,暗光培养。2周左右进行第1次翻堆检查,挑出污染袋。接种后3—4周菌丝生长快,呼吸旺盛,此时要适当松动一下袋口绳供氧,或用灭菌牙签在袋口周围扎孔增氧,并注意室内通风降温,袋温最好保持在25℃左右,最高不超过28℃,以免造成烧菌。5周左右菌丝基本发满袋,可进行第2次翻堆,将菌丝已长满和未长满的分开放管理。发满的菌袋不会立即出菇,要在袋温15—18℃、相对湿度70%左右、空气新鲜的环境中继续培养30—40天,当菌丝浓白,菌袋坚实,达到生理成熟时进行催蕾出菇。
出菇期管理
在菇房内采用层架式出菇,此时室内空气相对湿度提高到80%左右,同时给充足的散射光,控温0—13℃,昼夜保持10℃以上的温差连续7—10天的刺激,袋口料面菌丝扭结形成子实体原基。此时室内要保持一个较恒定的温、湿度,使其原基顺利分化,当原基呈黄豆大小时,去掉袋口扎绳,原基超过蚕豆大小时,把袋口松开进行疏蕾,每袋保留1—3个健壮菇蕾。幼菇长到乒乓球大时,挽袋口露出原基,向空中、墙壁、地面喷雾化水,湿度提高到90%—95%,湿度保持在18℃以下,并加强通风,增强光照。白灵菇从现蕾到成熟需要10—15天。一般只采收一次,采收后因气温升高,很难再出二潮菇,偶尔可收两次。
经验之谈
品种选择
目前,白灵菇品种在全国没有统一的命名。同为一个白灵菇品种,每到一处都有一个新的命名。正因为如此混乱的品种,给许多栽培者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如山东、河南、云南等地的栽培者,栽培初始想根据市场需求栽培短菌柄手掌形的,但出菇后发现却是长菌柄的漏斗形,使栽培者哭笑不得。
有关专家认为,品种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栽培成败。目前,栽培者大多以引种为主。引种要根据市场需要为导向,在引种时:
①到比较正规的单位去引菌种;②详细咨询,搞清楚是哪种菇形的白灵菇菌种;③问明是否做过大面积出菇实验;④了解该菌种是第几代菌种,购种后还能转接几代;⑤了解该品种的生物学特性;⑥不要图便宜,购置劣质菌种,否则,会给你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原料处理
合理配制培养料,以防碳、氮比例失调。根据实践经验养菌期的碳氮比以25—40:1为宜,出菇期以70—200:1为宜。氮浓度太高会抑制白灵菇的原基分化。常用白灵菇配方:棉籽皮87%、麸皮8%、玉米粉2%、糖、石膏、石灰各1%,另加0.3%—0.5%的发酵剂(冬季为0.5%,春、夏、秋季为0.3%)。
养菌管理
养菌期主要是温、湿、光、氧的互相调控,目的是给白灵菇袋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养菌期大多在夏末秋初。此时正值高温季节,主要是防止料温过高,出现“烧菌”现象。温度控制在23—28℃,料温不要超过30℃,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70%左右,避光养菌。否则,菌袋易形成厚菌皮,不但影响出菇,而且也消耗培养料的养分。
后熟培养
刚长满菌丝的白灵菌袋不能立即出菇。此时菌袋松软、菌丝稀疏。还要经过大约30天左右的后熟培养,让其菌袋积累更多的营养成分达到生理成熟,这个过程即后熟培养。其间温度控制在18—24℃之间,湿度75%。
低温刺激
经60天左右时间的培养,菌袋已基本生理成熟,但需低温刺激才能出菇,恒温情况下一般不能出菇。这时室外温度已降低,要利用自然温度刺激菌袋。可将日光温室大棚薄膜揭掉,也可搬到棚外低温刺激,但要注意给菌袋遮阴避光。在10—15℃温差的刺激下,需要10—15天左右。其间不要打开菌袋口,以防培养基水分蒸发。
搔菌催菇
菌袋经低温刺激后,要调整好菌墙,以便出菇管理。菌袋进棚或盖棚膜培养3天后,打开菌袋口,用小铁耙子将老化菌种与厚菌皮扒掉。没有厚菌皮者,只扒老化菌种块,其他地方不要动。5天后,用1:300—500倍稀释后的催菇灵喷施,2—3天喷一次,共喷2次。喷后第二天将菌袋口拧扎一下,以防止菌袋口培养基水分蒸发,影响出菇。同时温度保持在14—17℃,湿度85%—90%左右,光线以600Lx较好,大约15天左右即可出菇。
贮运保鲜
白灵菇的贮藏特性
白灵菇采后3—6天菇体内的水分会大量散失,菌褶开始变褐,风味劣变,商品价值下降。因此延长鲜菇的运输和上市天数,解决其采后的保鲜问题,是白灵菇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影响白灵菇采后贮藏保鲜的环境因素主要是温度、湿度、氧气及二氧化碳的含量,利用低温、高湿、低氧气和高二氧化碳环境以及保鲜剂处理可抑制酶和微生物的活动,延缓呼吸作用和生化反应,从而可以有效地延长菇体的保鲜期。白灵菇贮藏的适宜温度为-0.5—0.5℃。高于适温范围的温度会促进菇体内各种生理作用的进行,加快变色和衰老,也有利于各种病原菌的活动,导致腐烂加重、加快。过低的温度又会使白灵菇产生冷害或冻害。相对湿度以95%—100%为宜,相对湿度低于90%即会出现失水褐变。低氧气和高二氧化碳对白灵菇的贮藏保鲜也十分有利。
工艺流程
适时采收→分级修整→保鲜剂处理→装入内衬保鲜袋的箱或筐中→装入0℃冷库充分预冷→扎口→上架或码垛。
技术要点
采收 白灵菇采收应遵循先熟先采。采收太早,子实体未充分发育,品质欠佳,也影响产量;采收太迟,子实体易老化直接影响其贮藏与保鲜。采收时要轻采、轻拿、轻装,尽可能减少机械损伤,并剔除畸形破损和病虫害的菇体。
分级修整 用于保鲜的白灵菇,菌盖完整,菌盖7—15厘米,菇色洁白,菌肉坚实致密,无病虫斑、机械伤、毒柄切削平整,柄长不超过2厘米。
保鲜剂处理 采用0.01%—0.02%山梨酸钾或苯甲酸钠、0.1%—0.5%焦亚硫酸钠漂洗5—6分钟。在进行保鲜剂处理时,必须注意采后及时处理,处理时间越迟,效果越差,而且处理时间不宜过长,以不超过10分钟为宜。但这种方法操作起来比较麻烦,不利于大规模使用。采用生理调节剂调节贮藏环境中的气体成分,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和菇体的生理代谢活动,也能起到很好的保鲜作用。
预冷 采收后,及时修整预冷贮藏,将经过分级修整后的鲜菇放入塑料筐中,及时移入0—1℃的冷库中充分预冷,一般以15—20小时为宜。
包装 塑料袋气调包装法因不需要特殊设备,方法简单、应用较广。将白灵菇放入内衬聚氯乙烯(PVC)蘑菇专用保鲜袋的塑料周转筐或纸箱内,扎紧袋口,双层袋的贮藏效果好于单层袋,每箱以5—10公斤为宜。内放生理调节剂调节贮藏环境中的气体成分,在0℃条件下,贮藏3个月,无开伞、发霉、褐变等现象,风味也无明显变化。由于白灵菇较耐二氧化碳,因此贮藏期间不用换气,这样袋内较高二氧化碳浓度可抑制菌丝体的萌发,较好的保持白灵菇品质。
如果是短期贮藏,将3—4个白灵菇放在一个白色泡沫托盘上,内放1包生理调节剂,采用塑料薄膜热封,可贮藏1个月左右,也可直接入超市或运到市场销售。
冷藏 将经过预冷和各种处理的白灵菇在冷库中码垛或上架,置于0℃下贮藏。贮藏期间保持温度恒定,并定期检查。一般情况下,可贮藏3个月左右。
5. 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的介绍
《新农村建设实用技术丛书》以广大农民为读者群,从现代农业、农村社区、城版镇化等方面入手,权着眼于能够满足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发展生产、乡村建设、生态环境、医疗卫生实际需求。本书是丛书之一,介绍了农产品深加工共性技术、粮油产品深加工、水果蔬菜深加工、禽畜及水产品等。该套丛书通俗易懂,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凝结了一批权威专家、科技骨干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心血和智慧,体现了科技界倾注“三农”,依靠科技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信心和决心,必将为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6. 设施番茄栽培的介绍
《新农村建设系列科技丛书》是落实农村科技工作部署,把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到农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科技支撑的一项重要举措。这套丛书从三个层次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7. 杏鲍菇、白灵菇栽培袋的接菌量是多少
用500毫升的罐头瓶或盐水瓶生产的麦粒菌种,每瓶装干小麦粒0.15~0.2千克,每瓶能接50~60袋,如两端接菌只能接25~30袋。
8. 【求助】白灵菇制种栽培技术可行性报告!!
袖珍菇目前有底温、中温、高温三种适应不同自然温度生长的菌株,故具有适合常回年培育生产的答特点。一般情况下,每批生产周期为四个月,一年可生产培育三批。由于罗源现有一台商公司,可按用户的生产计划专业生产接好菌种的菌筒,以每袋筒0.68-0.70元价格送货上门,提供生产者培育、管理,并可按鲜菇6元/公斤保价回收产品,也允许将鲜菇卖给其他客户的经营方式,这不仅可为栽培者分担生产菌筒所需要的原辅材料,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等堵多事务,同时也减轻产品销路的后顾之忧,较大地适应大部分菇农的栽培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