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农村发展 > 立平村新农村建设

立平村新农村建设

发布时间:2021-02-21 18:54:44

A. 目前新农村建设的情况如何

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与对策初探 %D%A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广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摆在各级党委、政(论文库)府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为此,我们开展了专题调研,在辖区内抽选了100户农村居民以问卷的形式进行专门调查。 一、农村发展现状 (一)农户基本情况 1.劳动力总体素质偏低。从文化水平看,67%的劳动力属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从劳动力年龄结构看,60岁以上的男性和55岁以上的女性占60%左右。 2.挣钱门路不宽,消费压力较大。从挣钱渠道看,靠外出打工挣钱的家庭高达48%,靠出售农产品的家庭占24%,靠做买卖挣钱的占14%,靠其他工资性收入(一些乡、村干部)的占9%,在当地厂矿上班的仅占5%。 调查资料表明,2005年农户全年花销(图1)5000.00-10000.00元及5000.00元以下的各占28%,10000.00-20000.00元的占37%,20000.00元以上的占7%。其中,用于子女上学(图2)500.00-1000.00元以及500.00元以下的各占5%,1000.00-2000.00元的占16%,2000.00元以上的占34%;用于看病支出(图3)500.00元以下的家庭占50%,500.00-1000.00元的占22%,1000.00-2000.00元以及2000.00元以上的各占13%。部分农户仅子女上学以及看病就占用了全年大部分的花销。 图1:2005年各类花销农户结构图 图2:2005年用于子女上学各类支出农户结构图 图3:2005年用于就医各类支出农户结构图 3.身体状况较差,就近医治居多。在接受调查的100户中,所有家庭均有医疗费用支出。表明当前农村留守人员多为老弱妇幼,身体状况较差。从就医的去向(图4)来看:51%的人去乡镇卫生院,34%的人去村卫生所(站),12%的人去县(市)医院,其他地方占3%。 图4:农民就医渠道结构图 4.文娱设施落后,信息获取狭窄。调查资料反映,72%的人表示目前农村最主要的娱乐项目是看电视,13%的人表示是看报纸或书籍,10%的人表示是打牌;73%的人表示获取信息的渠道来源于电视。 (二)农村工作(见下表)有待进一步加强 农民对当前农村工作的评价 单位:% 指标 很好或较好 一般 较差或很差 对本村(镇)现状的评价 68 24 8 对于目前村级路况的评价 52 25 23 对农村民主管理的评价 50 36 14 上表反映,农民对当前的农村工作比较满意,不过有的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 (三)新农村建设深得民心 1.了解新农村建设的占69%,知道一点的占17%,一点不清楚的占14%。 2.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态度:79%的人表示积极参与,12%的人说不清,9%的人表示看情况再定。 3.87%的人认为新农村建设应先试点,再推广。 4.如果政(论文库)府出物资,97%的人表示愿意尽义务出力改造环境。 (四)新农村建设的民意选项 1.在治理环境时,排在前四位的意愿详见下图: 2.新农村建设中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详见下图: 3.对于新农村建设最主要的担忧详见下图: 4.农民目前最大的后顾之忧详见下图: 二、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调查收集的意见或建议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10条: 一是培育新型产业,增加农民就业及创收机会; 二是培训农民的劳动技能(包括外出务工人员),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增加农民的收入; 三是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搞好村级公路建设及环境整治; 四是解决好当前农村存在的上不起学、看不起病、养老无保障的问题; 五是不搞形式主义,不搞形象工程,不搞一阵风,不搞一刀切,因地制宜,让全市所有农村朋友都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参与者、受益者; 六是注意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建设规划、工业园区规划的有机结合,合理使用资金,保持协调发展; 七是建好农村文化娱乐设施,提高农民生活品味; 八是要多宣传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让广大农民积极参与; 九是解决好乡、村及街道的环境污染问题; 十是要搞好领导班子建设,从严查处贪污腐败。 三、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不会一蹴而就,必须开好头、起好步、打好基础。我们切不可脱离实际,违背农民意愿,盲目攀比,而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示范引路,因地制宜,扎实稳步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广泛宣传,科学规划,有序推进 一是搞好宣传发动。通过广泛的宣传动员,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重大战略决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形成广大农民群众踊跃参与、社会各方面鼎力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社会舆论氛围,从而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思路出思路、有办法出办法。 二是编制合理规划。结合各地实际情况,突出各地特色,编制好新农村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村庄建设等规划。各项规划要建立在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让农民参与、使群众得益。 三是认真搞好试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次全新的社会实践,因此需要先试点,认真总结试点经验,在此基础上稳步推进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注意的是:试点的选择必须考虑我市农村经济收入、地域、交通等因素的差异分类进行。 (二)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一是培育壮大特色支柱产业。所谓特色支柱产业是指依托当地农业特色资源和独特生产工艺,通过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而建立起来的区域性主导产业。由于这种产业根植农村、贴近农民,农户参与度高,因而对农民增收具有极高的贡献率和稳定度。特色支柱产业的培育应适应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我市可以围绕畜禽、水产、蔬菜、蚕桑、经果林、旅游、地质等特色资源,按照“一县一特色,一县一两个农业支柱产业”的基本思路,建立起规模化的种养基地,以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为中心,以基地无公害种养和企业标准化生产为重点,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开发绿色食品,创立精品名牌,真正把农业特色支柱产业建设成为促进农民长效增收的强势产业。 二是大力发展打工经济。我市人均耕地在全省排位靠后,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因而具有较大的劳动力输出空间。各级党委政(论文库)府要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各类教育培训资源,不断创新培训方式,大力推行“订单式”、“定向型”、“创业型”等培训模式,加强对外出务工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提升劳务价值,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三)加大农民教育培训力度,培育造就新型农民 建设新农村,最根本、最迫切的是要将更多的农民培育成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让他们成为新农村的中流砥柱。要提高9年义务教育的质量,加快普及高中教育。建立以政(论文库)府投入为主的农民教育培训投入机制,培育和造就一批产业农民和务工农民,着力培养和建立新农村的带头人、农民技术员和农民骨干3支队伍。做到“培训一人,脱贫一户”。 (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鼓励和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向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争3—5年时间,实现乡村主道路的全面硬化。集中建设一批乡村垃圾处理中心,彻底改变农村脏乱差的状况。加快农村义务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步伐,力争农民群众就医“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镇”。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大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覆盖面,力争2010年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 (五)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健全民主管理体制 选一批思想素质好、发展意识强、能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党员充实基层班子力量。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使农村党员走在治穷致富队伍的前列。加强农村各项民主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坚持一事一议。探索在自然村建立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理事会由户主大会民主选举产生,主要由村组干部、致富能人、离退休干部和教师等人组成。理事会的主要作用是发挥好政(论文库)府与农民之间的桥梁作用,一方面为新农村建设献计献策,一方面协调解决政(论文库)府不便插手的问题。 (六)整合各种支农资金和资源,为建设新农村提供保障 1.政策保障。要全面贯彻“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在制定发展规划、安排建设投资、调配政(论文库)府资源等方面更多地向农村倾斜。 2.资金保障。一是加强资金协调整合,集中力量办大事。将新农村建设项目打包,向上争取资金,捆绑好农业、水利、交通、扶贫、民房改造、改水改厕、建沼气池、银行贷款等各项涉农资金用于创建工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二是创新政(论文库)府扶持机制,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建立财政投一点、帮扶单位助一点、受益群众出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政策优惠省一点的“五个一点”资金筹措机制。 3.体制保障。加快政(论文库)府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简化新农村建设的审批程序。总的原则是:村里能办的事,镇里不管,做好服务,激活农村;镇里能办的事,市县坚决支持,把人、财、物权一起下放,放活乡镇。各乡镇要具体研究各自发展的目标和措施,市县各个职能部门要研究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措施。 4.组织保障。切实加强各级党委、政(论文库)府对新农村建设的领导和支持,坚持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新农村建设工作,并把该项工作纳入各级领导的工作考核。

B. 新农村建设怎么了

转载:一、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对全省农民住房全部拆除,合村并点,让农民全部住进盖高楼,建立新型农村社区(俗称万人村),实行城市化管理。自2009——2010已在各市全面推开,农村住房改造规模空前,史无前例。
二、新农村建设的运作方式:各乡镇政府的“合村并点盖楼计划”经上级政府批准后,自行组织实施。乡镇政府在获取批准后,在丈量村民住宅和评估村民房产价值后,在规定时间内拆除农民住房。盖楼即新农村房地产开发权由地方政府授权相关人组织实施。
三、待拆除的农民房产估值一般为每平方300——400元,地方政府组织开发的楼房一般是每平方600——700元或更高一些。农民要想住同样面积的楼房就需要每平方倒贴300——400元或更高。
四、省市级政府对县乡政府的激励措施:1、每从农村农民住房中腾出1亩地,补贴20万元。2、腾出的土地可以流转,招商、拍租,以获取收益。3、农民被集中规划到大型社区后,可以将农民承包的耕地因地制宜地集约经营,即将土地转包给种田大户,规模化经营,失地农民可以到土地承包大户当“农业工人”。
五、农民的真实情况:
1、处于被动消极甚至抵制状态。
2、大部分表示无力承担购买、搬迁、装修楼房费用,必须借贷,不能承受这样的经济压力。
3、大部分认为不符合农村生产生活现实,对大量农民住房强行拆除属于历史上罕见的败家子行为,是对农村农民财产和经济的严重侵犯与剥夺,令人难以容忍。
4、绝大部分新农村建设是扰民劳民伤财的行为,是对农民的敲诈。
5、政府组织开发的楼房属于劣质楼房,其安全和使用年限远没有农民自己盖的房子质量高,寿命长。一旦地震“万人村”就会变成“万人坑”。
6、相当多的基层政府为了政绩和经济利益,在舆论宣传方面弄虚作假,欺下媚上;在操作上则是强迫农民就范。
7、农民人心惶惶,极度不安,产生了很大的焦虑和恐惧心理。极度愤懑而又无可奈何。对未来的生活迷茫而不知所措。

新农村建设的本质探讨:
1、 脱离了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方向,没有认清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在于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切实增加农民收入。错误地认为新农村就是农民住楼,就是搞城市化。
2、 背离了党中央倡导的科学发展观,违背了农村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当前山东农村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农村生产力总体水平并不高,农村经济十分薄弱,物质和精神文化尚处于较低的层次,在这种情况下,搞这样的全体农民住楼运动,违背了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背离了科学发展观。
3、 脱离了实事求是的原则,背民心离民意,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害无益。农民生活还没有达到小康水平,农民生活还很不富裕,经济承受能力非常有限,经不住折腾。在这样的新农村运动中,不仅会使农民返回赤贫状态,而且还会使大部分农民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大大降低农民的经济能力,属于一次性把农民的口袋掏空,是涸泽而渔的行为,最终致使山东农村经济陷于长期滞停状态,釜底抽薪,山东农村经济将彻底伤失可持续发展力。
4、 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埋下社会动荡的根源。假如在合村并点之后,农村土地实行集约经营,意味着大批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不仅进一步削弱农民生存和增收的基本物质条件,而且,集约经营的土地由于机械化作业,大量出现“农民工人”的虚梦将落空,致使大部分农民成为无业流民,从而为中国社会的稳定带来可怕的隐患。凡是稍微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明白,中国农村的稳定是中国社会稳定的支柱。
5、 现阶段的新农村建设之所以被基层政府急不可耐地贯彻执行,让农民住楼、改善居住环境的背后,凸显的是巨大的经济利益,是经济利益的驱动使然。一是从合村并点、拆迁民房中腾每出1亩地,补贴20万元,这里面有巨大的经济利益。二是腾出的土地可以流转,招商、拍租,也可以获取巨大的收益。三是,农民们住楼时缴纳的每平方差额费用将是巨大的经济收入。所以为农民盖楼、让农民住楼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经济利益,这才是问题的本质。关键是政府所追求的经济利益,完全是取之于农民,是与民争利的行为。
由上观之,尽管新农村建设方式也许是出于急于建设新的农村,但有可能在具体操作上存在与民争利、扰民的现象,有操之过急之嫌。在执政观念上还需要进一步领会党中央关于新农村的真正内涵。此举应当因地制宜,在充分尊重民意的基础上进行,切不可一哄而上,严重影响干群关系,影响国家稳定的大局,应当切实从发展生产力的角度维护和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涸泽而渔的方式不可取。

现在村里三、四十岁以下的年轻人没几个,都是五、六十岁以上的老人,都没有很好的经济来源,也没有上万元的存款,用什么来补上旧房换楼房的差价?他们只想安逸平淡地终老,要这偏远的豆腐渣楼房给谁?子女肯定不要!他们都老了,也没有爬楼梯的能力了。在农村,老百姓可以自己种点儿地,自给自足,地里拾一把柴草就可以做饭,到了楼房里光是水电费、物业管理费也交不起!农田被收回,老百姓承包不起大片的土地,只能给“地主”当“长工”,到时候,都是机械化,10个人可以干100个人的活,有90人失去了经济来源,每月一千元的工作,500元都抢着做。十几个人的小厂也全部被强行拆迁,因为他们没有国有土地使用权,属于违法建筑,一律拆除,他们都是投入了全部身家,甚至有些是东凑西借还有贷款,政府根本就给不了多少补贴,规划的新场地动辄几十万、上百万,还要盖厂房,他们根本就用不起,也就倒闭了,大量的农民没了第一职业和第二职业,也没了经济收入。现在像我这样会用电脑的农民又有几个?希望有良知的政府给我们这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农民一条活路吧!!! 不敢留真名!!!

C. 中央十八大关于新农村建设

运用十八大精神,整合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凝聚力。用十八大精神整合思想。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没有思想上的高度统一,就没有行动上的高度一致。各级各部门要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策部署上来,充分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城镇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现实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促进“三农”发展的目标所在。各级党组织要站在战略性、全局性思考部署新农村建设任务,要充分理解把握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深刻内涵,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广泛发动群众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真正做到新农村人民共建、建好新农村人民共享的良好局面。用十八大精神整合资源。拳头要握紧打出去才有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源广、内容多,主要涉及农业、林业、水利、国土、文化、卫生、教育、扶贫、民政等部门,可统筹协调的资源丰富,既有社会资源、人力资源,还有人脉资源。各级组织和新农村工作队员在依靠部门推进工作的同时,还可以争取社会捐赠、社会参与,广泛发动企业、院校、军队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各级组织要特别注重调动新农村工作队员的工作积极性,为新农村工作队员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把队员当做自家人,工作任务一起安排、考核激励一起实施,主动关心关爱工作队员生活、及时解决他们工作中的困难。同时,要加强与派驻单位的沟通联系,建立良好的帮扶机制,争取派驻单位的大力支持帮助,真正形成全社会都来关心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良好氛围。用十八大精神整合项目资金。涓涓溪水终究汇流成河。十八大提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和前提。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单项资金项目相对较少,但各部门支持“三农”建设的资金项目相对较多,虽然资金项目来源不同、渠道不同,但是最终的目的相同。上面千条线、到下一根针。“三农”建设很多项目的实施,他中有我、我中有他,好钢一定要用在刀刃上,资金项目要充分整合后才更有成效。县以下机构要建立三级整合机制,首先由县委新农队办牵头对县级各部门的资金项目初级整合,紧紧围绕支持农业产业发展、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统筹资金项目,着力打造一批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乡镇抓住农民最关心、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和支持产业发展这个重点对县级资金进行二次整合,提出整村推进重点打造具体实施方案;村社进行终极整合,发动群众,让广大农民认识新农村、参与新农村、管理新农村、享受新农村,真正把资金项目转化成造福农民的民心工程。

D.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回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答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工作内容有:(1)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建立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2)加快农业基础建设,提高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3)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强化建设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4)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健全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5)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物流产业;(6)培养新型农民,造就建设现代农业的人才队伍;(7)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创新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8)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确保现代农业建设取得实效。概括来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E.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五大要求是什么

一是发展现代农业;二是增加农民收入;三是改善农村面貌;四是培养新型农民;五是增加农业和农村投入。

F.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家乡带来的变化调查
一、 调查的背景与动机

当前,党中央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提出要培养新型农民,这就对农民的文化水平以及农村的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而在我的家乡,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现状如何呢?对此,我利用寒假返乡时间,对我家乡几个村庄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进行了调查,希望能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建设方面起到一点参考和借鉴作用。在我家乡的农村里,农民的生活情况基本上是相似的,因此这几个村庄是整个地区农村社会的一个缩影,可以代表家乡农村的整体状况。
时间:2007年2月7号至2007年2月27号。

地点: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七里店村及附近几个村庄:沙坡池村,王庄村,毛庄村,孙庄村。

方式:在村委会干部的协助下,我对自己所在的七里店村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查访和统计,而对附近的几个村庄的调查主要是通过对一些亲戚、朋友以及他们的家人进行个别询问来进行。

内容:分别对不同时期(从过去二十年来到现在的变化及一年四季从农忙到农闲的变化);不同年龄人群(老年人,中年人以及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方式和内容进行调查。

二、 总体状况及分析

总的来说,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大,农村的文化建设也在蓬勃地发展和繁荣,农民的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化、多样化。就我调查的范围和人群来说,农民对当前的情况是基本满意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 按时间来说

从近二十年来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状况的变化来看,经历了先慢后快的发展过程。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由于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以及市场经济的逐渐形成,农村的整体面貌有了很大改观,但同时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历史原因所造成的父辈们自身文化素质过低、观念落后,使得他们在受到外来文化冲击时显得犹豫、盲目以及不适应,农村里传统的文化生活方式如:看大戏、听说书、扭秧歌、祭祖等逐渐消失,农村文化阵地明显萎缩,文化建设发展缓慢。

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到现在,这种情况开始逐渐好转。80年左右出生的人开始成为农村家庭的家长,这些人大都受过初中文化教育,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都有了很大提高,他们对各种新鲜事物感兴趣,并且接受很快,于是,一度单调沉闷的农村文化生活逐渐变得丰富多样,听广播、看电视、打扑克、搓麻将、看电影等文化娱乐活动得到广泛接受和普及,发展到现在,在我所调查的农村家庭里,98%都有彩色电视,近40%的农村家庭安装了有线数字电视,30%左右的家庭购买了VCD或DVD。在我们乡镇也有许多文化场所,如:音像制品出租、书报刊出租与零售、网吧等。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很大的丰富和改善,农村的精神文化建设也发展迅速。
三、 当前存在的问题

当前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主要是:

2、 迷信活动

在这次调查中我发现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我调查的村庄几乎全部是汉族,有近10%的家庭信仰基督教,但由于农村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使得基督教在当地农村的传播中,为了吸纳更多的教徒,向文化水平不高的村民宣扬一些迷信思想,比如:“信基督者得病可以不用打针吃药,有主保佑病就能好”等,这已经带有很深的迷信色彩了。

3、 部分农民的参与热情不够

有些农民仍然只注重挣钱,而忽视自身的精神文化生活,对群体文化活动热情不高,参与较少。
对此我提出几点建议:

1、加强硬件建设。就目前的经济情况来看,家乡的农村乡镇有能力来建设一些公共文化场所,如:农家书屋,健身的器材和场地,放映厅等。

2、重视对农民的文化教育。上级部门应多开展一些“送文化下乡”活动,并且应该针对农民需求,丰富“送文化”的形式和内容,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更新他们的思想观念。

G. 国家新农村建设的规定

国家支持新农村建设,对新农村建设做了相关规定:
农村耕地与建设用地征用与交易
2.1 《宪法》精神
按照新修订的《宪法》,我国的征地制度包括征用和征收。国家为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征用或征收农民集体土地,并给予合理补偿。征用是在紧急情况下,国家强制性使用农民集体土地,并给予适当补偿。征用不改变土地所有权,使用结束后应及时恢复土地使用条件并退还原土地所有者。无论是征收还是征用农民集体土地,都应当严格用于不以盈利为目的、为社会公众服务、效益为社会共享的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以及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大经济发展项目。
2.2 我国目前村镇建设用地状况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专家徐雪林日前指出,目前我国村镇建设用地总量是城市建设用地总量的4.6倍,且用地布局散乱、分散无序,粗放利用现象严重。
徐雪林说,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高达16.4万平方公里,接近于河南省的总面积,人均用地185平方米,远远超过国家标准。因此,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集镇村庄发展规划,对农村利用不充分的建设用地进行综合整治,提高土地利用率,对进一步缓解城乡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意义重大。
2.3 建立集体土地征购制度
非公益性项目用地不能启动国家征地权,对于那些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农村建设规划的经营性项目用地,就有必要建立征购制度。所谓征购,就是土地征购主体受权,在符合土地利用规划的范围内,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等价有偿的原则,以市场价格给农民补偿,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变更为国有土地。
征购的范围,主要是农村规划范围内的非公益性项目用地。条件成熟的地区,可以结合撤乡设镇、撤销乡村建制和“农转非”工作,将该地区的土地全部征购。如果该地区的全部土地由于征收、征购变为国有,或可称之为土地的“国有化”。这种“国有化”应完全是农民自愿的,不能带有任何强制性。撤销乡村建制的地方,原来的集体经济组织可以成立集体资产的管理机构,例如改组为农工商集团,负责集体资产的经营,包括土地收益的管理和分配。原有的村委会等村民自治组织则可以改组为街道办事处。
征购的主体应为城市政府,具体可由当地土地储备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实施。政府土地储备机构征购农村集体土地需要巨量的资金,资金来源可以通过投融资体制创新来解决。除了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外,可以考虑发行土地债券和信托基金。应允许农民购买债券和信托基金来参与土地一级开发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2.4 建立农村集体土地一级市场
公益性项目用地国家可以采用征收手段,非公益性用地可以采用征购方式,那么还有一些非公益性的项目用地,如商业、旅游、娱乐、金融等经营性用地,农民集体不愿被征购怎么办呢?因此就有必要建立一个农村集体土地一级市场。实际上,小城镇一直存在着农村集体土地私下出让、出租的现象,这种非法的、地下的市场可称之为黑色、灰色或隐形的农村土地市场。
现行的土地市场模式是土地征收+国有土地一级市场。农村集体土地没有一级市场,农民集体不能将自己土地的使用权出让给用地单位。项目用地只能先由国家征收为国有,再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或租赁给用地单位。这种征收+国有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体制,给一些不法分子寻租创造了可乘之机。
因此,必须打破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的体制,建立与国有土地一级市场相对应的集体土地一级市场,形成“城乡统一的土地一级市场”。在市场中的土地权利主体不仅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农民集体。所谓“城乡统一”,就是要消除城乡壁垒,城镇和农村的经营性用地,一律进入土地市场公开交易。“统一的市场”,主要是指交易政策法规一致、交易程序一致、交易信息互通,而不是说只有一个有形市场。相反,小城镇建设中涉及的农村集体土地由于地域广阔、区域分散、位置不动、区域经济的差异,交易地块小等特性,适宜建立区域分市场。目前各大城市都设有“土地交易市场”,主要从事国有土地使用权交易。可以考虑在适当的时机,在城市的远郊区县设立土地交易分市场,作为农村集体土地交易的主要平台。
农民集体和农户除了可以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非农建设用地范围内,按照城镇建设规划规定的用途,通过土地交易市场出让土地使用权之外,还可以以土地使用权入股、租赁等方式参与经营性建设项目的合作开发,也可以由农民自行开发经营。
2.5产权确认的问题
无论是征地制度改革,还是产权交易制度改革、建立集体土地市场,其前提条件首先是要完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明确集体土地产权代表。为此,需核发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土地使用权证,明确集体土地所有者代表、土地使用者,保护土地所有者、使用者的权益;二是量化土地资产,将土地资产量化到每一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真正体现农民个人的土地产权份额;三是明确农民住房的私有产权,颁发房屋产权证,显化农民对自己宅基地及住宅的财产处置权利和收益分配权利。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在乡村旅游规划、休闲农业设计、新农村建设方面有很深入的研究。

H. 新农村建设有哪些优惠政策

1、在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规划区内,动工兴建住宅楼的农户,可按造价的一定比例,凭乡政府或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证明,到农村信用社申请贷款扶持。 2、在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规划区内,动工兴建住宅楼的农户,其占用非耕地建房的,免收一切税费,占用耕地建房的,其耕地开垦费按规定标准的50%收取。 3、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规划区内住宅楼的规划设计和施工图纸,由乡镇(街道)组织进行,市国土局、市建设局进行指导,并免费向农户提供相关资料、图纸。 4、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规划区内,兴建的住宅楼办房产证只收工本费,免收登记费,测绘费按规定标准的50%收取。 5、在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规划区内兴建的住宅楼,其供电设施、广电设施、电信设施均由供电、广电、电信部门统一总线到点,安装到户,分户安装其入户材料费按现行价格收取,免收安装工资,初装费按规定标准的50%收取。 6、市试点村规划区内结合改厕兴建沼气池的,经验收合格后,由每个补助800元(含实物)。 7、市试点村规划区内的主道路,按最低3.5米宽的标准浇水泥路面的,除交通部门按标准补助外,市财政在通村公路标准补助的基础上,再给予重新补助。 8、水泥路建设由行政村自行组织施工,不对外承包的,税务、工商等部门要给予大力支持,实行零税、零费。 9、上级下拨的新农村建设的项目资金,试点村项目实施完成并经验收合格后,由市财政足额拨付到有关试点村使用,其他部门不得从中代扣任何款项。 10、凡行政村新建村部,市财政按主体工程投资的15%予以补助,乡镇(街道)予以配套补助。 11、凡用于农民新村建设的木材,纳入农民自用材管理,由乡村两级出具有效证明,由当地林业工作站核实用材数量,免收林业规费并给予放行。 12、市委、市政府鼓励改造“空心村”。对利用“空心村”闲置土地建设新村并达到新村建设标准的由市政府将予以适当的补助,并按规定重新核发相关证照。 二、大力发展新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13、凡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确禁入的行业和领域,均允许农民投资进入。 14、积极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在用地、税费、金融等方面给予支持,当地政府全程提供服务,享受客商待遇。 15、鼓励农民创业,对农民初次申办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的,免收登记费。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可以继续保留土地承包经营权,允许其依法有偿转让。可享受原村级集体资产收益分配的权益,同时承担相应义务。农民从事手工业生产项目,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免收工商登记和有关税费。农民兴办的农产品流通企业和独立核算的农村信息服务机构,自开业之日起分别免征所得税1年和2年。 16、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对农民经商办企业银行、信贷部门要积极扶持,努力拓宽农户小额信贷和联保贷款覆盖面。 17、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鼓励企业录用当地农民工,实行定向订单或职业培训,只要培训时间超过3个月并与企业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由市政府再就业办公室按有关规定在促进再就业资金的出资,适当补助企业和培训机构。 18、允许农户将自己没有能力开发的耕地、山地,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下,通过调换、转让、租赁、入股、反租倒包等方式流转给有能力的经营者开发。 19、投资农林牧渔业(含农产品加工企业),除了国家政策法规允许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外,还可以通过出让、租赁等方式优先取得土地使用权,通过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其土地出让金按每平方米10元人民币收取。 20、利用“五荒”资源或在边远贫困山区从事农林牧渔业开发项目,所需集体土地经当地村集体同意,投资者可以采取租赁、承包、合资入股等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国土部门免收报批规费。 21、从事农林牧渔业开发的企业(含农产品加工企业),经营期十年以上,自有收入年度起,新增的所得阁地方所得部门,前十年将50%纳入地方财政建立的企业技改基金和新产品开发基金,用于支持企业扩大规模、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 22、2006年5月起,猪饲养量达到10000头以上的,可按种猪价格一定的比例,经有关部门核实后,凭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证明,到农村信用社申请贷款,由市财政贴息扶持。 23、鼓励农业龙头企业申报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确认为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由市财政市财政分别给予一定的奖励。 24、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建立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发展绿色农产品,对获得国家级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的,由市财政分别一定的奖励。 25、加大对带动农户100户以上、年产值超过100万元的加工型农业龙头企业、流通型农业龙头企业、基地型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市财政安排一定的资金扶持,并给予税收优惠政策。三、加快培育新农民,推进农民知识化工程 26、为鼓励农民积极参加实用农业技术或务工职工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科技致富、市场竞争、自主发展能力,凡农民积极主动参加市级以上农民技术等学校培训的,通过学习考试并获得市级或市级以上专业技术合格证或毕业证的,由市财政将给予一定的奖励。 27、对农民进城务工、办企业,其子女入托、入学,凭房产证、户口册、营业执照或有关部门证明等有关证件,享受本市城镇居民待遇。企业农民工在人才聘用、职称评定、职业技能等级评定,考核评选;工龄计算、劳动用工、医疗卫生、户口迁移、子女就学以及因商务和技术交流需要办理出国(境)手续等方面,享受与国有单位人员同等待遇。

I. 我要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最详细的资料。

新农村建设目录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背景
二、用全新视角看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对社会主义新农村评价标准的建议
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

[编辑本段]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背景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定,提出实施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为内容的新农村建设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基本途径,是缩小城乡差距、扩大农村市场需求的根本出路,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
要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明确任务、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强力推进,用科学规划引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近年已经成为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申论写作的热点之一,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
[编辑本段]二、用全新视角看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重大决策,位列我国未来五年科学规划的十大方略之首,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必须以全新的视角、系统的思维审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背景、新内涵和新特征。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背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一个新概念,上世纪50年代以来曾多次使用过类似提法,但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和更加全面的要求。新农村建设是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后面临的崭新课题,是时代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工业化有了一定发展基础之后都采取了工业支持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战略。目前,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已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非农产业,根据国际经验,我国现在已经跨入工业反哺农业的新阶段。因此,我国新农村建设重大战略性举措的实施正当其时。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内涵
十六届五中全会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描绘出一幅新农村的美好蓝图。这20字方针,既是我国新农村建设长期的奋斗目标,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各个方面相互联系、互为因果,主要包括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构筑新设施、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等方面的丰富内涵。发展新产业,就是要打牢物质基础,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这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着力点。建设新村镇,就是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使农村的发展得到合理规划。构筑新设施,就是要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包括清洁安全饮水、道路交通、电力、信息网络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培育新农民,就是要加强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推进农村科技推广和医疗卫生体系等,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讲文明”的新型农民。树立新风尚,就是要加强和完善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创造和谐的发展环境,倡导新风尚。我们必须全面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新”的内涵,切实做好“新”的文章。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特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具有五个鲜明的特征。一是时代特征。这次新农村概念的提出,是在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三大理念引领下的创新,是新农村最富时代特色的标志。二是综合特征。新农村不仅仅局限于某个生产领域或者某个环节,而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个文明建设有机结合、综合协调的发展。三是联动特征。新农村建设的含义和工作部署,是城乡融为一体、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考虑的,而不是就农村论农村、就农业抓农业。四是渐进特征。新农村的建设决不可能一蹴而就,各地的情况和状况都不一样,新农村建设必须通过科学制定规划来推进永续实施,有效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连续性和持续性。五是动态特征。新农村建设立意十分高远、内容非常丰富,随着时代的发展,还将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和新的内容,还要在实践中不断拓宽新的思路和新的眼界。
[编辑本段]三、对社会主义新农村评价标准的建议
社会主义新农村评价标准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即新型农民、发达的农业、和谐的农村。
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要有新型的农民。
新型农民的特征,一是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农民。二是思想观念不断更新的农民。三是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农民。要鼓励和引导农民加快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四是生活宽裕的农民。必须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不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使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五是就业充分的农民。在就业问题上农民得到与市民相同的“国民待遇”,逐步建立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
其次要有发达的农业。
一是建设现代农业。建设现代农业,就是要实现农业生产手段的机械化、农业生产技术的科学化、农业生产分工的专业化与社会化。二是发展持续农业。在统筹、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实现环境的良性循环与生态平衡,并通过技术变革和体制性变革,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得到满足。三是经营产业一体化农业。通过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形成高效的农业综合生产经营体系。
最后要有和谐的农村。
和谐农村的标志,一是经济上繁荣,农村经济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持续、快速、稳定增长,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通过战略性调整不断优化和升级。二是政治上管理民主,依法推进村民自治建设,落实和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逐步健全以财务公开为重点的村务公开制度,民事民议、民财民理,集思广益搞好农村各项建设。三是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继续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多方面、多层次满足。总之,通过农村社会事业的大力发展,使得农民的生活条件和农村的整体面貌明显改善,社会环境安定样和。四是乡风文明,要形成健康向上的社会新风尚。通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争创文明家庭、农民普遍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生活方式科学健康,农村社会风貌文明向上。五是村容整洁。乡村面貌要呈现新变化,新农村不再是垃圾成堆、蚊蝇乱飞、污水横流、村舍乱建、设施简陋,而应通过搞好乡村建设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农村道路硬化、卫生洁化、家庭美化、设施完备化,营造出整洁、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
[编辑本段]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既是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其总体目标。这20个字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方方面面。
1.“生产发展”——新农村的物质基础
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十一五”时期,农业要加大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在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过程中,一方面协调粮食与其他作物的比例,力保我国的粮食安全;另一方面协调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关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家一户的农民由于生产生活分散,信息不灵,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带领农民致富过程中有很大优势,要鼓励发展各种类型的新经济组织,提升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要达到生产发展的目的,就要激活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劳动力。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把培育新农民作为一项根本措施来抓,通过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为增产增收和改变乡容村貌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首要的是加快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其次,培养新型产业农民和务工农民,大力实施以农村实用技术、务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的“阳光工程”,有针对性地举办相关技术培训。
非农产业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空间,也包含在“生产发展”的要求之中。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拉长产业链,可以使农民在加工增值的过程中增加收入。在非农产业不发达的地区,要进一步加快农村工业化的进程。
城市发展吸纳农村劳动力,也是“生产发展”的渠道之一。要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就要对现行的一些政策措施进行清理,疏通农民进城的渠道。
2.“生活宽裕”——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
要达到生活宽裕的目标,首先要通过开辟各种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从宏观层面来讲,农民增收可以激发广大农村的巨大消费潜力,使农民的需求成为一种有效需求,从而增强消费对国民经济的拉动力。
建设与改善农民生活直接相关的基础设施,是农民生活宽裕的条件之一。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一半的行政村没有通自来水,60%以上的农户还没有用上卫生厕所。水、电、道路、信息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需要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
目前城乡社会保障覆盖率之比高达22∶1,占全国总人口近60%的农村居民仅享用了20%左右的医疗卫生资源,九成左右农民是无保障的自费医疗群体。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农村公共事业滞后的现状。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政府要通过公共财政补贴,帮助农民建立起包括合作医疗、农村养老保障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目前,农村商品市场总量不足,分布不尽合理,同时假冒伪劣产品较多,这给农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专家指出,建立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形成现代流通方式下的农村消费经营网络,是新农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方面。
3.“乡风文明”——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乡风文明本质上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内容包括文化、风俗、法制、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
近年来,虽然一些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较快,但文化生活却单调乏味,同时一些不良文化有所抬头。农村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不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适应,主要问题是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现有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文化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因此,如何使广大农民过上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
移风易俗是乡风文明的表现之一。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城市中出现的人情淡漠等现象,在农村地区已经有出现的苗头;另一方面,传统的陋习在一些农村地区还广泛存在。一些地方攀比修造坟墓,甚至出现豪华的活人墓。这些都与新农村“乡风文明”的要求格格不入,亟待改变。
4.“村容整洁”——改善农民生存状态
新农村建设中“村容整洁”的要求,最主要的是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好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
长期以来,大部分农村地区的人居环境不能令人满意。“露天厕、泥水街、压水井、鸡鸭院”,是对农民生活居住环境的形象描述。农村的房舍、街道建设缺乏规划,浪费大量土地;通行条件差,给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由于缺少硬件设施,加上农民的不良生活习惯,垃圾污染严重。另外,随着一些农村地区非农产业的发展,工业污染问题凸显,亟待改变。因此,在新村镇建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要尊重农民意愿,在国家、社会力量的支持下,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量力而行,避免搞成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二是要根据当地的文化传统等,做一个长期规划,在规划过程中不能搞一刀切。
5.“管理民主”———健全村民自治制度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实行村民自治制度。从全国来看,各地具体情况差别比较大,但基本制度已经确立起来。完善农村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是实现乡村管理民主的关键所在。
2006年我国已全面取消农业税,在“后农业税”时代,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是“管理民主”的要求之一。乡镇政府要为本地经济发展创造条件,要担负起社会管理的职责,为乡村提供公共服务。同时,乡镇政府要对村民自治进行正确引导。另外,农村基层党组织要紧紧围绕服务群众这个中心,切实发挥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干部耗费的精力经常得不到应有的回报,这严重影响了基层干部带动农民致富的积极性,因此,基层民主建设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是新农村建设中一个很大的课题。
五、把握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走出四个误区 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总体要求,走出“四个”误区。
1.拆旧建新的思想认识误区。不能简单地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解为就是村庄建设,那种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造房子建新村,修大路排店面的认识是片面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个系统工程,涵盖到农村的各个领域和诸多方面,规划新村建设必须建立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
2.招商引资急功近利的误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体是农民,而不是外商或企业家。要坚持基层组织民主决策,农民群众自愿的原则,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不能采取招商引资或以小团体组织以盈利为目的的拆旧造房建新,切勿搞企业发财、干部收益、百姓埋单的做法。
3.无资金搞建设慢慢来的误区。财力短缺使新农村建设面临难题,村干部压力加大。存在着“等观望”和“慢慢来”的思想。建设新农村需“破冰”前行,因地制宜,先抓筹划,先易后难,量力而行,稳步推进。目前要着眼于解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农民群众急需且最盼解决的热点问题,一件件地抓好落实。
4.一哄而上搞运动的误区。建设新农村要顺应经济发展规律,尊重农民意愿,不断满足农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讲,建设新农村是与时俱进的,没有具体标准。因此,应避免搞不切实际的大拆大建,一哄而上搞运动。各村要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抓好村建规划,适宜旧村改造的就重点抓旧村改造,适宜新村建设的就抓新村建设,需要环境整治的就从“脏、乱、差”入手。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稳定推进建设新农村。

J. 新的新农村建设8大举措是什么

刘燕华表示,近期,科技部将重点推动八项举措,促进农村和农村科技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建设现代农业。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等粮食专项计划,重点推动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稻现代化生产科技研发、华北平原小麦玉米两熟优质超高产科技研发、东北平原玉米优质高产高效科技研发和国家粮食安全预警系统开发。以863计划、973计划等为依托,发展农业高技术,抢占国际农业高技术领域的制高点。

——培育新兴产业。推进农村资源节约和生态科技开发,培育一批农村资源节约和生态环保产业,提高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跟踪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推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延长农业产业链。以“一县一业、一乡一品、一民一技”为方向,培育一批农村资源型特色产业,促进农村生产经营的专业化。

——发展农村社区。针对我国农村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农村社区为集成平台,统筹城镇建设科技与农村社区科技的发展,大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节水节地节能、住宅建设、信息化等农村社区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为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提供支撑。

——推进城镇化。以提高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实现农村经济良性循环为目标,着力加强城乡统筹规划,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发展城镇绿色节能建筑,建立资源节约型城镇;加强农村建筑与住宅产业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壮大科技型企业。依托技术创新引导工程等,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组建国家工程实验室、行业工程中心或技术创新中心,提高技术研发和行业带动能力,形成一批名牌产品。

——完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以科技特派员制度和农业专家大院模式为重点,推广一批农村科技服务创新模式,把科技智力和科技要素引入农村一线。发展农技110等信息服务模式,推进农村信息化,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以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和农村区域成果转化中心为重点,培育一批农村科技服务中介。

——培养新型农民和优化科技人才队伍。引导开展“百万农民科技培训”,培训5000万人次的农村实用技术人才,造就一批新型农民和种田能手。以农村信息员、农村科技中介机构从业人员、农产品经纪人等为重点,不断提高农村科技服务人员的素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科技服务人员队伍。

——开展试点示范。选择不同区域、不同产业发展水平、不同文化民俗背景等各具特色的农村,有针对性地筛选成熟技术,开展集成技术与典型农村的耦合研究,从乡村、城镇、县域等层次开展示范,引导建设300个科技示范村、200个科技示范乡镇和100个科技示范县。

阅读全文

与立平村新农村建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