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五大要求是什么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要求是什么?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原则:一是必须坚持把培育和发展农村先进生产力放在优先位置,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发展;二是必须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尊重农民主体地位;三是必须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最急需、最受益的实际问题,让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四是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逐步推进;五是必须坚持发挥各方面积极性,依靠农民辛勤劳动,加大扶持力度,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3、“多予、少取、放活”的含义是什么?答:多予,就是要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少取,就是要在巩固现有税费改革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取消不应由农民承担的税费负担,创造条件最终实现城乡税制的统一;放活,就是要放开农民手脚,搞活农村经济,通过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激发农民自主创业增收的积极性。4、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注意哪些问题?答: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注意的问题有: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商议,不搞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 5、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什么?答: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广大农民群众,广大农民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建设自己的家园,对直接受益的公益设施建设投工投劳。6、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是什么?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具体讲就是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村产业的发展。 7、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政府应在哪几方面发挥引导作用?答: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政府应在以下四个方面发挥引导作用。一是要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建立政府对农业农村增加投入的机制,重点抓公共财政覆盖农村,主要包括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综合服务五大领域。二是党和政府所有的工作部门都要相互协调,形成合力,去推动新农村建设。三是要调动农民积极投身建设自已美好家园,政府给予适当扶助引导,形成“多干多补助,少干少补助,不干不补助”的激励机制。四是要形成一个引导全社会广泛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参与机制。 8、“1860”新农村建设示范工程的主要内容和目标是什么?答:“1860”新农村建设示范工程的主要内容是在全市选择1个县(区)、8个乡镇、60个村为全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以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为龙头,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治理农村 “脏、乱、差、散”为重点,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达到“产业发展形成新格局,农民生活实现新提高,乡风民俗倡导新风尚,乡村面貌呈现新变化,乡村治理健全新机制”的目标,创造典型,以点带面,带动和推进全市新农村建设扎实健康发展。 9、“1860”新农村建设示范工程的建设重点是什么?答:“1860”新农村建设示范工程的建设重点:一是培育特色经济,发展现代农业;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三是推进人居环境建设,改变村容镇貌;四是发展公共事业,培育新型农民;五是加强组织建设,推进民主管理。 10、市领导新农村建设联系点和市直、驻淮单位新农村建设帮扶点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市领导新农村建设联系点和市直、驻淮单位新农村建设帮扶点的主要任务:一是宣传党的农村工作方针、政策,重点宣传新农村建设的意义、目标、任务和要求,使联系帮扶的村镇干部群众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二是指导村镇搞好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选准切入点,组织开展村镇环境整治。三是协助村镇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主导产业,培育龙头企业,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增加农民收入。四是帮助村镇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完善村规民约,成立新农村建设理事会,提高村民自治水平。五是围绕新农村建设,重点在政策、资金、技术、物资、信息等方面,向联系帮扶的村镇倾斜。六是总结新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推广新农村建设先进典型。
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十一五”规划建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生产发展,就是要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促进生产发展。要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经济,培植新的优势,促进农民增收;要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着力培植规模企业、龙头企业和产业特色,注重投资强度,大力招商引资,不断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发展质量。
生活宽裕,就是以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为重点,促进生活宽裕。要调整所有制关系,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机制,提高土地规模效益;要调整劳动关系,完善户籍管理制度,转变农民身份,建立平等的就业准入制度,健全其合法权益;要调整分配关系,帮助农民加大投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积极探索农业保险机制,有效降低农业风险;继续加大农民减负力度,巩固税费改革的成果。
乡风文明,就是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开展文明、环保、卫生的生态村创建。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制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着眼于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提高农民文明素质、农村文明程度,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要深入开展农村形式政策教育,认真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大力普及科学技术知识,积极发展农村群众文化,切实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努力开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为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村容整洁,就是要以利用洁净能源、环境整治、加强管理和保洁为重点,促进村容整洁。要搞好道路硬化,从根本上解决行路难问题;搞好村庄绿化,优化生态环境;搞好街院净化,解决环境脏、乱、差问题。特别是把推广使用新型沼气、改水、改厨和建设养殖小区作为净化农村环境、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广泛宣传培训,积极布点示范。在开展创建活动中,树立和增强统筹发展地观念,努力把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协调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注重建立监管并重机制,通过实施有效管理,全面提升管理水平,确保文明生态村的建成。
管理民主,就是要以提高干部和群众的民主意识为核心,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充分尊重村民的自治权,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精简乡镇机构,严格机构编制,规范干部报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适当调整政策,防止乡村干部运用执行不合理政策的权力向村民寻租;畅通农民投诉地渠道,严肃查处侵犯农民人身权和财产权的案件,绝不能放任乡村干部胡作非为。
㈢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要求是什么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专是全党工作重中之属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㈣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1)建设现代农业。
(2)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既要挖掘农业自身的增收潜力,也要拓展农村内部的增收空间,还要广辟农村外部的增收渠道。
(3)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物质条件)。加强以小型水利设施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重点办好“水、路、电、气”四件大事,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改善人居环境。
(4)培养新型农民。新型农民的有关要求:“有文化”,就是要求农民能说会写、自主自强、崇尚科学、诚信友爱、知法守法;“懂技术”,就是要求农民具有较高的技术素质,至少要熟练掌握一到多项生产技能和技巧;“会经营”,就是要求农民具有一定的经营和管理能力,能合理配置人、财、物和土地等资源,组织生产和参与市场活动,获得高的经济效益。
(5)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切实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进一步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范围,提高补助标准,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
(6)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完善乡村治理机制。
㈤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1、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
生产发展就是产业发展要形成“新格局”。农村经济不发展,建设新农村就失去了物质基础。没有生产的发展,新农村建设是不可能的。
要使生产发展,必须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保障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为农村提供基础设施,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加大支农力度,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2、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
生活宽裕就是农民生活水平要实现“新提高”。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使农民的财富增加,过上相对宽裕的生活。
“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这二条是要建设新农村的物质文明,“生产发展”为建设新农村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建设新农村的具体体现。要使农民的生活宽裕,必须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消费结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3、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
乡风文明就是乡风民俗要展示新风尚。乡风文明是建设新农村的灵魂。在农村,文明之风若不能愉悦人们的身心,腐朽的东西就会侵蚀人们的心灵。由于农村文化工作底子薄,当前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的现象普遍存在,而赌博、腐朽、粗俗、迷信却大兴其道。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造就新型农民,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邻里之间关系和谐,生产上相互帮助,生活上相互关心等,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4、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村容整洁就是乡村面貌要呈现“新变化”。现在很多地方是院内干净,院外脏乱差。垃圾放在房前、屋后、路边,村庄没有排水沟渠。
通过新农村建设,搞好乡村建设规划,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让农民有新鲜的空气,洁净的用水,整洁的村庄,较高的森林覆盖率,这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
5、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
管理民主就是乡村治理要健全“新机制”。新农村毕竟是农民自己的新农村,新农村建设一定要尊重农民自己的意愿,建什么、怎么建,都要由农民自己来决定,要注重运用规划引导、政府扶持的方法,
用好“一事一议”等民主议事的机制,项目决策要经过农民民主讨论,实施过程和结果要接受农民监督,不能包办代替,不能超越农民承受力,更不能强迫命令。
㈥ 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出台了哪些惠民政策
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保护被征地农民利益;
我国以多予为重点加快建立工业反哺农业专机制;
农村属将基本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允许私有资本外资参股乡村社区金融机构;
5年内我国乡镇机构编制只减不增;
进一步采取措施减轻农民教育负担;
我国将强化对农民和农业直接补贴政策。
㈦ 社会主义新农村标准是什么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使农村整体面貌出现较大改观,逐步把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重点是加强村镇建设规划和环境整治,建设新村镇;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培育新农民;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倡导新风尚。
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前提和基本保障。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都要切实向“三农”倾斜。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和领域,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各种限制,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伤事故缺乏保障等突出问题。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加大国家财政对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的投入力度,在农村建立大病、重病统筹机制。建立城乡衔接、公平统一的社会福利制度,探索建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救济制度。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物质基础。总的要求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形成总量平衡、品种多样、安全可靠和营养丰富的农产品生产格局。要加快发展农区和牧区畜牧业,保护和利用好渔业资源,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推广良种良法,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积极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药的节约型农业。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动力支撑。要坚持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进一步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性质,全面落实二轮土地承包政策,依法确权、确地到户,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在此基础上,按照自愿、有偿的原则,建立土地使用权依法流转的机制。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加快推进以乡镇机构为主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乡村债务化解工作。要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整体改革,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发展农村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这是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增加投入,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明显改变农村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增加农民收入,既要从“三农”本身考虑问题、寻找出路,更要跳出“三农”,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思考问题,研究对策。既要大力挖掘农业和农村内部的增收潜力,又要在农业和农村外部寻求增收途径。既要从当前出发采取尽快见效的具体增收措施,又要着眼于长远寻求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治本之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个长期过程,“十一五”期间关键是要开好头、起好步,打好基础,应坚持以下原则:一是规划先行、因地制宜。二是突出重点、示范引路。三是政府支持、农民建设。
㈧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有哪些
这些课本的东西你认为可以再网上能找到吗,要我帮你查阅图书馆吗。
我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帮助你,居然吃力不讨好,自己的功课不做,不好好学习
你的问题是没有答案的,除非你去大量查阅学校图书馆!
还有所有的答案别人给你的只是参考,你要完全标准的答案是没有的!
你的问题为什么这么久没有人回答呢,如果是简单的别人早就给你了。
而且低悬赏分的,是不可能有人跃跃欲试的!
(一)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经济增长、全社会经济结构调整的关系及其政策含义
1.农业增长方式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近些年随着我国农业经济专业化水平的提高,除非农民的耕作或经营规模有所扩大,否则,农民的收入水平没有因为专业化水平变化而提高;引起显著变化的是农民的劳动时间在缩短。所以,农业经济成长是一个加强农民隐性失业的因素。
2.中国特色的城市化过程。解决农村隐性失业要靠城市化。从现实看,中国的劳动要素分配还不是一个符合现代化要求的格局,新农村建设不可能是建造一个居住7亿5千万人口的300万个自然村的“集合体”。这个逻辑要求我们关注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的关系,并提出关于“积极的城市化政策”的建议。
3.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研究。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对国民经济整体发展水平究竟有何影响?这个问题回答清楚了,农业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一核心经济政策才能论证清楚。课题组将从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发展的内在关系入手进行研究,以期在理论上说明农村发展水平对国民经济整体协调发展影响。
(二)新农村建设中国家投入的规模、机制及其相关政策研究
1.更加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依据是什么?
2.国家财政投入农村资金的效益如何保障?2006年,中央财政对农村的投入计划达到3400亿元人民币,但这笔资金的使用效率如何为各有关方面所关注。按我们的初步研究,支农资金使用十分分散,多头管理问题相当突出。这种情形与支农体制很有关系。
3.目前关于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出现了新的约束因素,一是国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使得国家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有所增加,二是建立农村社会保障的压力日益增大。在这种背景下,需要对农村社会保障继续深入研究,以适应国家政策调整的需要。
4.长期以来,农村基础设施研究是一个薄弱环节。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国家在农村投入的重点是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国家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效率维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同方面的关系;农村基础设施的维护机制等。
5.农村政策体系协调性研究。目前,我国农村政策可以分为大约10个方面,总体上看,这些政策对我国农村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政策的不协调问题比较突出,一些政策的实施成本比较大,政策落实的部门扯皮现象比较严重。同一领域的许多农村建设内容也存在政出多门现象。需要对这方面的问题做一个综合性的整理和分析,并提出整改建议。
(三)新农村建设的微观政策研究
1.农产品供求平衡与农村市场体制研究。近年来,我国农村研究领域对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的供求平衡有了深入研究,但这个研究在农产品供求的预测方面还没有显示很好的效力。农村市场特别是粮食市场的改革近年来迈出了较大步伐,但国家对农产品市场的调控政策还存在一些问题。统筹部署农村市场中农产品销售和工业品购进体制的改革还做得不够,问题不少。
2.农村金融发展研究。
3.农村土地关系研究。在农村土地流转方面的研究文献可谓汗牛充栋,但意见很不统一。农村宅基地研究是薄弱环节。对未来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可能走向,必须提出论证严密的研究结论。
(四)新农村建设中社会事业的发展与乡村治理机制研究
1.乡村政治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重点内容:第一,中国共产党在村庄层面上发挥的职能和作用,村委会在村庄发展中的定位和作用,党支部和村委会之间的关系;第二,村庄选举的具体形式、程序、原则和结果,以及其结果对不同地区的村庄发展所起到的不同作用和影响;第三,村庄其他基层组织、宗教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例如宗族、家族)对乡村治理的影响。
2.乡村公共服务和公共财政研究。公共服务和公共财政已经成为目前学术界讨论的重要问题。但以往人们的讨论往往只停留在乡镇或乡镇以上政府的层面上,而缺乏对村庄层面的研究。村级公共财政已成为基层财政研究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但它却直接关系到农民收入和农民负担。在新形势下,我们将结合农村税费改革等政策讨论公共服务和公共财政存在的问题、影响和形式,探索进一步发展的经验。
3.乡村社会事业发展及其管理研究。农村发展差别较大的方面,不仅仅表现在经济上,而且还表现在文化教育和社会福利管理上。由于国家在该方向上没有规定统一的标准,而村庄又是自治单位,因而导致了文化教育和社会福利管理体现在各个村庄上有较大的差异。从这点出发,我们将研究社会福利的层次、差别、原因以及社会保障和社会管理。
4.乡村农民组织发育及其作用研究。农民经济组织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已经得到广泛研究,但从近几年的观察看,农村各类组织已经广泛涉及农村社会活动,并在农村社会进步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关于农民自治组织(包括各类农民协会等)的作用目前还存有争议,需要通过调查和理论研究对相关问题做出回答。
三、课题欲突破的难点及主要创新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需要理论和政策研究回答的问题分为两类,一类问题是原有的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所导致的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另一类是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相应地,为解决问题所进行的政策调整和新政策体系的构建也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宏观经济社会体制方面的政策调整;第二个层面是农村和农业自身政策的调整。从逻辑关系上,研究的路线是实践——政策——理论,在现实经济生活和实际的研究工作中,实践、政策和理论三者是互动的关系,但以政策研究为突破口。研究工作创新的可能性也在这里。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实现政策调整的难点主要集中在下述三个方面,提出政策调整的建议、体现研究工作创新性也表现在下述三个方面。
(一)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滞后,部门既得利益固化的局面没有得到改观,严重影响国家支农效益。整个“十五”时期,国家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投入明显增加。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达11300亿元,年均增长17%,是改革开放以来投入最多、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之一。但第一个问题是口径不清,“三农”支出如何界定?究竟应该包括哪些科目?实际上仍较模糊,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资金并不是直接用于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第二个问题是即使按这种口径,支农资金的比重也在下降。因此必须深化宏观经济体制的改革。
(二)国家财政资源的分配和投放仍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体现在专项资金的投入上。我国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中,专项资金占很大比重,市场配置资源的比重在缩小。专项资金的问题首先不在于比重和数额的大小,而是其分配的方式。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而艰巨的事业,需要整合分散在各部门的资源,集中财力为农民办大事,办实事,但调整国民收入再分配格局,也就意味着调整原有的部门利益格局,剥夺或削弱某些部门或集团的权力,其难度之大不言而喻。
(三)政府职能和管理模式尚未转变,保障社会和谐的乡村治理机制尚未形成。全面取消农业税后,乡镇和村级组织应由统治型转为服务型的管理模式,可是当前在许多地区传统的管理模式和干部考核机制仍占据主导地位。
在力求对上述三个方面问题回答中做出创新性研究的同时,我们拟利用先进的经济分析工具对下述若干技术 性问题着力进行研究,以弥补以往研究的不足。
1.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是生产发展、农民增收,但从我们的初步观察看,如果经营规模不变,农业生产方式的进步并不能直接增加农民收入,而只是节约了农民的劳动时间。对于这个初步的观察结论,要在研究中进一步给出确切的回答。
2.国家财政对农村的投入在规模上和效益上都有一些不大清楚的地方。要勾勒出这方面的清晰现状,需要做大量研究工作。
3.城市化过程综合研究。在现有进城务工农民中,究竟有多少农民愿意放弃土地定居城市?中国村庄的结构性衰落趋势已经发生,这种趋势在未来会有什么表现?中国要不要实行积极的城市化政策?如何实行?回答这些问题很重要,需要认真的调查分析。
4.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研究。我们现在强调水、电、路、气以及文化、医疗等基础设施,而仓储、物流配送中心、信息交换平台等现代基础设则常常被忽视。按照动态的过程(考虑到乡村人口的减少等),所有这些基础设施按照什么标准建设?投资机制如何建立?究竟需要多少资金?目前,我们对这些问题并不清楚,也影响到政策的连续性。
5.农产品供求平衡与农村市场体制研究。近年来,我国农村研究领域对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的供求平衡有了深入研究,但这个研究在农产品供求的预测方面还没有显示很好的效力。我们在这方面还需要更深入研究。
6.乡村两级公共管理机构职能与财源关系研究。这方面相关的研究比较多,但我们遇到的根本问题是责任与权利的对称机制的建立。进一步说,要通过省以下的分税制的完善来解决这个问题,但对这一点的研究工作还很缺乏。
7.关于反映农村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的建立。这方面已经有了一些研究,但这方面的研究需要在认真调查研究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完成。研究工作需要全面考虑我国农村发展的实际以及已经建立技术指标的可行性。
四、课题的研究价值与意义
由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史无前例的伟大历史任务,在落实和执行过程中尚未解决的老问题还将成为发展的制约因素,同时还会遇到许多新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现有的理论储备和现行的政策体系显然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理论创新和政策调整,这是理论工作者和决策者及政策执行者面临的新挑战,能否应对这些挑战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因此,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础理论,研究和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体系,具有重大的学术和理论价值。
党中央明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一方面说明“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说明解决“三农”问题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过去的经验证明,仅仅是在农业和农村领域推行的改革措施,往往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症结不在农业和农村本身,而在于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密切相关的宏观经济体制和政策导向。我们过去强调,解决农业问题,要大力发展非农产业、乡镇企业,促进工业化进程;解决农村问题,要推进城镇化,促进小城镇的建设;解决农民问题,要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鼓励农民进城。当一部分农民转移出去,城镇化进程加速,非农产业发展了,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的这部分农民如何发展?中国的农业如何更具有竞争力,既保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又能使务农劳动者的收入增加?在更加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大背景下,乡村治理结构应如何改革与完善以保证农村的经济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应如何加速农村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和法制建设,使农民的权益更好地得到维护?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因此,创新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密切相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从宏观经济体制和农村发展两个层次相应进行政策调整,有效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必将对农村的经济社会实践活动产生正面影响。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和从中所引申出来的结论,一定意义上可以给中央有关部门进行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涉及到亿万农民的战略决策,是党和政府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从本项研究中所形成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能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建议对于推动这项伟大工作的进展、保证这项事关全局的事业的成功都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