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哪些部门监管农村信用社
农村信用社受抄人民银行代管。
农村信用合作社(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是指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由社员入股组成、实行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提供金融服务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农村信用社是独立的企业法人,以其全部资产对农村信用社的债务承担责任,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其财产、合法权益和依法开展的业务活动受国家法律保护。
2. 银监会出台《关于高风险农村信用社并购重组的指导意见》(银发[2010]71号)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
自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以来,通过加大产权改革力度,实施分类差别监管,农村信用社风险逐步缓解,整体状况明显改善,多数农村信用社已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农村信用社仍然是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部分机构特别是监管评级为六级的农村信用社风险仍然很高,严重影响了农村信用社整体健康度,抑制了支农水平的提高。这些机构依靠自身努力短期内难以走出困境,也难以通过市场手段实施股份制改革,成为风险化解的重点和难点。
近两年来,部分地区在消化历史包袱、化解经营风险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银监会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本着少关闭、多兼并重组、减少市场振荡、防止出现农村金融服务空白和弱化“三农”服务的原则,起草印发了《指导意见》,旨在指导各地在地方政府扶持的同时,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通过并购重组化解高风险农村信用社风险,进一步提高农村金融体系的稳健性,提升“三农”和小企业金融服务水平。
3. 什么样情形下的农村信用社属于高风险农村信用社
这个问题有点大,,见意你去查询一下中国银行会对农村信用社的监管评级标准,一般四类以下的都是风险比较高的。
4. 《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内容是什么
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商业银行风险的识别、评价和预警,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第二条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中资商业银行。第三条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是对商业银行实施风险监管的基准,是评价、监测和预警商业银行风险的参照体系。第四条商业银行应按照规定口径同时计算并表的和未并表的风险监管核心指标。第五条银监会对商业银行的各项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进行水平分析、同组比较分析及检查监督,并根据具体情况有选择地采取监管措施。第二章核心指标第六条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分为三个层次,即风险水平、风险迁徙和风险抵补。第七条风险水平类指标包括流动性风险指标、信用风险指标、市场风险指标和操作风险指标,以时点数据为基础,属于静态指标。第八条流动性风险指标衡量商业银行流动性状况及其波动性,包括流动性比例、核心负债比例和流动性缺口率,按照本币和外币分别计算。(一)流动性比例为流动性资产余额与流动性负债余额之比,衡量商业银行流动性的总体水平,不应低于25%。(二)核心负债比例为核心负债与负债总额之比,不应低于60%。(三)流动性缺口率为90天内表内外流动性缺口与90天内到期表内外流动性资产之比,不应低于-10%。第九条信用风险指标包括不良资产率、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全部关联度三类指标。(一)不良资产率为不良资产与资产总额之比,不应高于4%。该项指标为一级指标,包括不良贷款率一个二级指标;不良贷款率为不良贷款与贷款总额之比,不应高于5%。(二)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为最大一家集团客户授信总额与资本净额之比,不应高于15%。该项指标为一级指标,包括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一个二级指标;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为最大一家客户贷款总额与资本净额之比,不应高于10%。(三)全部关联度为全部关联授信与资本净额之比,不应高于50%。第十条市场风险指标衡量商业银行因汇率和利率变化而面临的风险,包括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例和利率风险敏感度。(一)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例为累计外汇敞口头寸与资本净额之比,不应高于20%。具备条件的商业银行可同时采用其他方法(比如在险价值法和基本点现值法)计量外汇风险。(二)利率风险敏感度为利率上升200个基点对银行净值的影响与资本净额之比,指标值将在相关政策出台后根据风险监管实际需要另行制定。第十一条操作风险指标衡量由于内部程序不完善、操作人员差错或舞弊以及外部事件造成的风险,表示为操作风险损失率,即操作造成的损失与前三期净利息收入加上非利息收入平均值之比。银监会将在相关政策出台后另行确定有关操作风险的指标值。第十二条风险迁徙类指标衡量商业银行风险变化的程度,表示为资产质量从前期到本期变化的比率,属于动态指标。风险迁徙类指标包括正常贷款迁徙率和不良贷款迁徙率。(一)正常贷款迁徙率为正常贷款中变为不良贷款的金额与正常贷款之比,正常贷款包括正常类和关注类贷款。该项指标为一级指标,包括正常类贷款迁徙率和关注类贷款迁徙率两个二级指标。正常类贷款迁徙率为正常类贷款中变为后四类贷款的金额与正常类贷款之比,关注类贷款迁徙率为关注类贷款中变为不良贷款的金额与关注类贷款之比。(二)不良贷款迁徙率包括次级类贷款迁徙率和可疑类贷款迁徙率。次级类贷款迁徙率为次级类贷款中变为可疑类贷款和损失类贷款的金额与次级类贷款之比,可疑类贷款迁徙率为可疑类贷款中变为损失类贷款的金额与可疑类贷款之比。第十三条风险抵补类指标衡量商业银行抵补风险损失的能力,包括盈利能力、准备金充足程度和资本充足程度三个方面。(一)盈利能力指标包括成本收入比、资产利润率和资本利润率。成本收入比为营业费用加折旧与营业收入之比,不应高于45%;资产利润率为税后净利润与平均资产总额之比,不应低于0.6%;资本利润率为税后净利润与平均净资产之比,不应低于11%。(二)准备金充足程度指标包括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和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为一级指标,为信用风险资产实际计提准备与应提准备之比,不应低于100%;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为贷款实际计提准备与应提准备之比,不应低于100%,属二级指标。(三)资本充足程度指标包括核心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为核心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之比,不应低于4%;资本充足率为核心资本加附属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之比,不应低于8%。(相关资料: 相关论文1篇)第三章检查监督第十四条商业银行应建立与本办法相适应的统计与信息系统,准确反映风险水平、风险迁徙和风险抵补能力。第十五条商业银行应参照《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将非信贷资产分为正常类资产和不良资产,计量非信贷资产风险,评估非信贷资产质量。第十六条商业银行应将各项指标体现在日常风险管理中,完善风险管理方法。第十七条商业银行董事会应定期审查各项指标的实际值,并督促管理层采取纠正措施。第十八条银监会将通过非现场监管系统定期采集有关数据,分析商业银行各项监管指标,及时评价和预警其风险水平、风险迁徙和风险抵补。第十九条银监会将组织现场检查核实数据的真实性,根据核心指标实际值有针对性地检查商业银行主要风险点,并进行诫勉谈话和风险提示。第四章附则第二十条农村合作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外资独资银行和中外合资银行参照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第二十一条除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另有规定外,本核心指标不作为行政处罚的直接依据。第二十二条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由银监会负责解释。第二十三条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自2006年1月1日起试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监控、监测指标和考核办法》(银发〔1996〕450号)同时废止。附件:一、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一览表二、《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口径说明
5. 农村信用社相关数据
2003年4月巴塞尔委员会发布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框架确立了国际金融界的监管和风险管理的新框架。如果说1988年的巴塞尔资本协议是国际金融界的“神圣公约”的话,那么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可以说是新版的“神圣公约”。这也标志着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出现了一个显著变化,就是由以前单纯的信贷风险管理模式转向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并举,信贷资金与非信贷资金并举,组织流程再造与技术手段创新并举的全面风险管理模式。目前,农村信用社正处于全面改革中,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为农村信用社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同时也给我们的改革带来了新的压力和动力。
一、风险管理现状及差距
近几年来,我市农村信用社不断学习借鉴国有商业银行以及其他兄弟信用社的先进经验,制定包括授权授信、审贷分离、审计稽核、岗位轮换等大量的内部控制制度,在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上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我国加入WTO后五年的过渡期即将结束,中国将面临着全面的金融开放,从长远发展来看,农村信用社的风险管理必须按照新资本协议要求,加快改革创新,构建全面的风险管理模式,提高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但就目前我市农村信用社实际而言,与全面风险管理模式相比,无论是在观念、技术、方法、体系还是外部环境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
1、缺乏全面风险管理意识。一是不能正确处理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的关系。如我们的主营业务贷款业务,部分员工在考虑业务发展时,往往忽视了风险管理;在强调风险管理和控制时,又放松了市场营销和业务拓展,甚至认为少发展业务就可以控制风险,通过少发展业务来逃避承担风险,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惧贷”、“惜贷”现象;二是缺乏全面风险管理观念。绝大部分员工在风险管理意识上仍是以信用风险管理为主,对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操作性风险等重视不够;三是风险管理意识还没有贯穿到每一位员工,还没有贯穿到业务拓展、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往往把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看作是信贷、稽核等部门的事情。
2、风险管理方法比较落后。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在风险管理方面表现出突出的传统风险管理模式的特征:即比较重视定性分析,主观性成分占比较重。如在我们的贷款调查环节上,大多局限于对客户本身的个人信用、资金实力的了解,量化分析手段欠缺,主观性较强;在信用风险管理中重视贷款投向合规性、贷款运行安全性等的分析,但在风险识别、度量、监测、预警等方面客观性、科学性不够突出,风险管理方法显得比较落后。
3、风险管理的外部环境急待完善。信用社向客户提供的不仅是一件产品,也是一种信用。因此,外部信用环境对于农村信用社的发展至关重要。当前我国的信用环境还没有得到根本好转,针对企业和个人的诚信中介服务还没有普及,这便使得信用社对客户进行信用审查的成本极高,而且也造成社会普遍缺乏信用意识和信用道德规范,直接给风险管理带来了难度。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强调了信息披露的重要性,但我们目前的信息披露还很不规范和完备,外部监管和市场约束的作用还远远没能充分发挥,因此营建良好的外部信用环境是信用社得以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二、提高风险管理能力的建议及对策
新余农村合作银行正在积极筹建之中。从长远发展来看,不管是农村信用社还是农村合作银行都必须加快创新步伐,提高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要提高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能力,关键在于加强改革创新步伐,围绕风险管理的文化、体系、机制、技术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1、培育先进的、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风险管理文化决定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风险管理观念和行为模式,它渗透到农村信用社业务的各个环节。省联社成立以后非常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提出了以“勤奋、忠诚、严谨、开拓”作为江西省农村信用社的企业精神,这也是农村信用社形成凝聚力、创造力的真正源泉。因为只有先进的企业文化尤其是风险管理文化才能使我们制定的规章制度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提高和培育风险管理文化,强化全员风险管理意识是农村信用社治理不良资产、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和基础。
2、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随着金融业的发展和金融工具的创新以及利率逐步走向市场化等因素,农村信用社所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因此农村信用社急需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既要加强对信贷风险的管理,同时也应将市场风险、利率风险、财务风险等多方面的风险纳入风险管理的范畴,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风险管理体系。在风险管理的重点上,应由传统的强调审贷分离向构建全面风险体系转变;在技术上,由定性分析向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转变。从技术上来讲,内部评级法是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核心内容之一,我们在学习这些先进的风险管理计量方法的同时,更要深刻认识到学习和掌握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的重要性。要以改革为契机,创新管理技术,建立全面风险管理系统,为农村信用社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做好准备。
信社扎根农村,服务“三农”,是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主力。农村信用社的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三农问题的顺利解决,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2004年8月2~5日,笔者在湖南省邵阳市的邵阳县就县域金融服务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邵阳县位于资水上游,毗邻邵阳市区,总面积1996.88平方公里,耕地70.39万亩,其中水田面积49.93万亩;林地101万亩。县辖22个乡(镇)、3个农林场,人口92.41万,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在传统农业地区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调查发现:当前农村信用社经营已出现转机;如果能够妥善处理一些深层次矛盾,农村信用社将能够走上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一、农村信用社经营已出现转机
2000年以来,在人民银行的指导下,农村信用社以小额信贷为突破口,转变经营观念,调整经营思路,严格内部控制制度,强化风险防范,经过广大员工的共同努力,其经营终于走出了低谷,呈现出良性发展的势头。
2004年1-5月,全县农村信用社存款余额达到7.98亿元;比年初净增9329万元,完成市办分配邵阳县存款任务的97.2%;累放贷款2.8亿元;不良贷款余额1.95亿元,占全部贷款的31.4%,比年初压缩1996万元,下降了13.8%;清收维权贷款本息60.1万元,维护信用社权益案件8起,金额66万元.另外,信用社为确保支农资金需要,及时投放贷款。1-5月累计投放支农贷款15486万元。
邵阳县农信社根据实际情况,从改善服务入手,大力组织资金以增强信用社的资金实力,由此也办出了很多“特色业务”。一是抓住劳务收入是该县农民现金收入主要来源的特征,加强与劳务人员的感情联络,利用春节大量外出务工人员回乡过年的有利时机发动其存款;二是针对信用社对公存款薄弱的特点,联社及各信用社将工作情况向当地党政汇报,争取地方党政对信用社工作的重视。三是抓住邮政储蓄新增转存款利率降低的机遇,抢占邮政储蓄的市场份额;四是积极开展业余揽储活动,搞好上门服务;五是通过悬挂横幅,标语,点歌,发新年贺卡等方式,来提升信用社的行业形象,提高知名度,积极稳住老客户,拓展新客户。
为了提高资产质量,信用社狠抓贷款质量管理。一是对客户进行分类,对现有客户逐户摸底,设立档案,凡信贷客户中的奉贤客户。劣质客户和劣质项目予以限制和淘汰,使之从信贷客户市场退出;二是积极推行市办拟定的“优良客户管理办法”和“信贷奉贤客户管理办法”;三是加强了信贷基础工作建设。贷款管理电子化;四是对新放贷款实行跟踪管理。新放贷款的收回率要达96%,不良贷款控制在4%以内,未达要求的,不得提审贷款,只能清收旧贷;五是落实贷款的“三包”责任制。贷款的投放做到“包放,包收,包效益”;六是建立贷款风险责任追究制。七是取消了代办员的放款权。代办员只能主抓存款,清收贷款,对农户小额贷款也要求全部到信用社柜台办理。加上监管力度的加强,邵阳联社不仅扭亏为盈,而且实现了连续三年盈利。
二、困扰农村信用社发展的深层次矛盾
农村信用社经营出现转机,决不意味着其未来的发展道路就是平坦的。当前,尚有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在困扰着农村信用社的进一步发展,这些矛盾主要是:
(一)不良贷款比率偏高、历史包袱沉重。据统计,到2004年5月,邵阳县内农村信用社共有不良贷款1.95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31.4%。这一比例不仅远远超过国际银行界通行的标准,也大大高于国有商业银行的水平。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有:与农业银行脱离代管关系时,农业银行有意识地转嫁风险贷款;城市信用社、农村基金会并入信用社时,也把部分不良资产带入了农村信用社;90年代初“上项目热”和“开发区热”时,农村信用社受地方行政干预,为了配合“大局”而发放贷款;企业恶意逃废、悬空信用社贷款;以及经营不善等。不仅如此,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国家曾规定要对居民储蓄存款实行保值补贴,但贷款利率却没有相应提高。“国家出政策、金融机构买单”的结果,就是保值补贴成了农村信用社的沉重包袱,据统计,仅保值储蓄一项,农村信用社就多增加利息支出7,198万元。在不良资产和政策性包袱的重压下,农村信用社长期处在严重资不抵债的艰难境地。由于不能获得投资回报,广大农民不愿意向农村信用社投资入股。再加上地方政府受财力所限,难以大量投入,农村信用社的资本金得不到补充,法人治理结构得不到改善、科学的管理体制不能建立起来,真正的经济核算更是难以得到贯彻。
(二)自主经营受到压抑。对农村信用社而言,人民银行目前承担着监管者和托管者的双重角色。但这两种职能是相互冲突的。为了减轻监管方面的压力,人民银行就具有了抑制农村信用社活力的倾向。
(三)县域资金大量外流,经营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国有商业银行的退出,为农村信用社开展经营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但也带来了资金大量流出的问题。由于收缩放款,国有商业银行的县级分支机构只得把大量闲置资金上存,再加上邮政储蓄的吸存,就形成了县域经济资金大量外流的局面。
(四)少数农业贷款期限结构不合理,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农户贷款半数以上用于农业生产。
(五)管理水平低,员工素质难以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信用社的许多领导一谈到人才问题都感触良深。他们都觉得现在制约农信社发展的最大问题其实是人才的缺乏。人才也是资产,是第一资产,而目前农村信用社人才匮乏,员工文化程度低,专业技术水平低,业务能力差,人员素质远低于商业银行,这些已不适应农信社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以人为本善用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吸引人才,是农村信用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十分重要而又迫切的任务。
(五)规模小,创新能力差,服务水平落后。
三、对策性建议
当前,伴随着金融组织结构和经营战略的大调整,农村信用社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但只有解决了上述深层次矛盾,农村信用社才能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三农”、服务于社员。
(一)明确农村信用社的商业化发展方向,适时推进对农村信用社的股份制改造。(1)从资本金构成看,由于农村信用社存在大量不良资产,农民和经济实体并不愿意入股信用社,农村信用社的资本金多来自政府投资和职工入股;(2)从监管角度看,农村信用社所适用的,也是商业银行的监管标准(3)从历史经验看,产生巨额不良资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忽视了经济核算的极端重要性;(4)从国际经验看,财务上的可持续性是小额信贷机构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之一。
(二)采取措施,解除农村信用社沉重的历史包袱。前面已经提到,农村信用社的历史包袱和不良资产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对于国有银行因政策、体制原因而形成的历史包袱,国家已采取了剥离措施。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政府对农村信用社的政策性、体制性不良资产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要求其自行消化,就会人为形成一个对农村信用社极不公平的外部环境。进一步讲,完全靠扩大存贷款利差、用信用社的盈利消化这些历史负担,不仅需要较长时日(甚至还会出现信用社的微薄利润不足以偿付不良资产的巨额利息,最终导致历史欠账越滚越大的现象),而且其实质是把农村信用社的历史包袱转嫁到农民头上,这和中央“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是直接相悖的。
(三)为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1)适当放宽对贷款利率上浮的限制。(2)多渠道拓宽信用社的资金来源。(3)优惠的财政税收政策,适当减免农村信用社的营业税和所得税,放宽对核销贷款损失的限制等;(4)适当增加农村信用社的经营自主权。在强化管理、严控风险的前提下,适当增加农村信用社在用人、网点设置方面的自主权;增加其在利率、贷款期限的自主权。
(四)成立省(市)级的行业协会,切实加强对农村信用社的业务指导,提升农村信用社的业务水平。新的行业协会将承担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社的业务指导职能,具体负责全省(市)范围内农村信用社(或小型金融机构)的人员培训和提高、与省(市)外乃至国外同行的交流、推广新技术和新的管理方法、制定行业经营管理规范、政策调研和业务指导等事项。
(五)进一步净化农村信用环境。要加快社会征信体系建设;加快建立贷款担保机构;加大打击逃废债务行为的力度,在全社会营造“守信光荣、欠贷可耻”的良好社会氛围
6. 农村信用社监管评级为三级 可以购买理财产品吗
1解决银行存款与贷款期限错配的问题2管理与降低信用风险
7. 农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是什么
农村信用社是互为独立的金融企业法人,各法人机构间具有历史延续下来的系统性和关联性,其单体机构的改革是整体推进这类机构改革的基础。有效推动单体机构改革,关键是要破除以“合作制”名义长期运行造成的体制机制障碍,消化长期累积的历史包袱。
在前期艰难探索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受农村经济制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农村信用社历史发展路径影响,农村信用社早已不是合作制。无论是要实现这类机构的重生再造,还是推进创新农村金融体系,都要求必须按照股份制原则重建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制度。为此,银监会正式确立了农村信用社的股份制改革方向,其重大意义在于澄清并认可了农村信用社不是合作制的历史和现实,也为未来发展真正意义的农村合作制金融企业留下了空间。从2010年起,银监会陆续制定实施相关制度办法,推动资格股向投资股转化,支持组建农村商业银行 或股份制的农村信用社,同时指导农村信用社引进新的优质合格股东,优化产权结构,改善公司治理。目前,全国农村信用社资格股占比已降到30%以下,已组建农村商业银行155家、农村合作银行210家,农村银行机构资产总额占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41.4%。另外,还有1424家农村信用社已经达到或基本达到农村商业银行组建条件。2010年,有17家农村商业银行进入英国《银行家》杂志评选的2009年全球银行业1000强,占我国入榜商业银行的20%;重庆农村商业银行成功在香港上市 。通过改革,农村信用社治理模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长期存在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机构自身已经形成了深入推进深层次体制机制改革的内生动力。
历史包袱的重压是改革前农村信用社举步维艰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特别是受中西部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和前些年体制性因素导致经营不审慎的影响,全国因历史包袱过重形成的监管评级6级及以下的机构还有146家。对这个问题,我们的工作思路是,统筹发挥政府和市场两方面作用,大力消化存量,严格控制增量。一方面,银监会积极协调各有关部门落实财政、税收、货币政策等各项扶持政策,指导各级地方政府拿出“真金白银”置换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对农村信用社清收盘活不良贷款给予支持帮助。同时,鼓励引导各地农村信用社实施股份制改革和增资扩股,通过股东购买方式化解不良资产,有效利用市场力量,加快历史包袱的化解进度。对于高风险农村信用社以及经营管理水平较差的机构,鼓励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和优质企业对实施兼并重组,允许民间资本阶段性控股。另一方面,切实强化金融监管,督促加强和改进贷款管理,着力推进全面风险管理机制建设,试点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强化监管窗口指导和风险提示,加大对违法违规问题的查处力度,促使农村信用社风险管控能力大幅提升,增量风险保持在较低水平。通过各方面共同努力,农村信用社目前整体经营状况平稳健康,已经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与改革前相比,农村信用社资产负债和存贷款规模均增加了5倍以上,2004年实现统算盈利后,连续7年利润保持大幅增长;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等主要监管指标持续改善,系统性风险高企的局面彻底扭转。从市场表现看,各类社会投资者对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状况是充分认可与肯定的。目前农村信用社增资改制时都得到高倍数的超额认购,吸引了包括国内外先进银行等大量战略投资者。大多数投资者在以面值购买股权的同时,都自愿支付50%或以上比例的对价帮助消化存量包袱。
8. 烟台农商行信用评级遭降级,农商类银行是否风险相对较大
关于此次事件农商信用评级被降级一事,一定是影响到了农商类银行的信誉,关于是否影响存款,贷款人的相关利益,对目前来讲那是有一定的影响的。而且因为此次信用评级遭降级也一定会波及到其他相关类的银行产业,会使农商类银行在人们心中比重下降。并且可能会加大投资农商类银行的风险。
关于银行方面,很重要的就是自身的信誉了。人们资金存入银行本身就是为了资金的安全保险着想,如果银行都出现了信誉危机那么可想而知,这将会是一个很大的麻烦。这也将会是银行面临着倒闭,破产,甚至负债累累的巨大风险。
9. 监管部门每年对农村信用社进行监督评级、主要考察机构几方面能力指标
五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