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农村发展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内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内涵

发布时间:2021-03-06 18:12:46

A.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工作内容有:(1)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建立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2)加快农业基础建设,提高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3)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强化建设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4)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健全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5)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物流产业;(6)培养新型农民,造就建设现代农业的人才队伍;(7)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创新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8)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确保现代农业建设取得实效。概括来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B.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回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答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工作内容有:(1)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建立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2)加快农业基础建设,提高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3)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强化建设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4)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健全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5)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物流产业;(6)培养新型农民,造就建设现代农业的人才队伍;(7)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创新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8)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确保现代农业建设取得实效。概括来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C. 怎样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的内涵

党中央多次来强调要把解决好“自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这五句话20个字,内涵丰富,不仅勾画出了现代化农村的美好图景,而且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系统思路。

D.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多次强调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版之重,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权义新农村的总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这五句话20个字,内涵丰富,不仅勾画出了现代化农村的美好图景,而且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系统思路。

E.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内容

2007年《中共中抄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袭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工作内容有:(1)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建立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2)加快农业基础建设,提高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3)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强化建设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4)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健全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5)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物流产业;(6)培养新型农民,造就建设现代农业的人才队伍;(7)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创新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8)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确保现代农业建设取得实效。概括来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F.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007年《中共中央国来务院关于积极发展源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工作内容有:(1)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建立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2)加快农业基础建设,提高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3)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强化建设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4)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健全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5)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物流产业;(6)培养新型农民,造就建设现代农业的人才队伍;(7)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创新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8)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确保现代农业建设取得实效。概括来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G.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与基本特征是什么A

第一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2005年10月8日至11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
2008年10月9日至12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分析了形势与任务,系统回顾总结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明确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提出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
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历史背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不是最近提出来的,20世纪50年代就曾用过这一提法。改革开放以来,至少在1984年中央1号文件、1987年中央5号文件和1991年中央21号文件即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决定》中出现过这一提法。但这次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背景和含义与以前有很大不同。
“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要树立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概念。要跳出“就三农抓三农”的传统定势,打破城乡分割的体制障碍,把农业发展放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大格局中,把农村进步放到整个社会的进步中,把农民增收放到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中,进而统筹规划政策、公共资源、基础设施及产业布局。
首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难点和关键在农村。从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举步维艰,农民收入增长困难重重,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任务艰巨,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如果这些问题和矛盾不根治、不解决,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就很难赢得主动,并容易出现波折。
其次,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3万亿元,第二、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5%以上,财政收入达2.6万亿元,这对于建设新农村非常有利。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大对“三农”发展的支持力度,否则尽快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就会落空。
再次,巩固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有利于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加快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发展,不仅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是全社会的普遍共识,而且是应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挑战和参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客观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继续通过改革找出路、通过创新促发展,积极建立起既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又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体制机制,使农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最后,缓解农村发展的资源、市场、体制三大制约,缩小日渐拉大的城乡差距,可以加速实现共同富裕。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明显提升,工业化、城镇化速度加快,土地、资金等要素大量向城市集中,耕地在过去7年中减少了1亿亩,人均下降到1.2亩,相当于世界平均值的1/3,而农村人口却没有减少多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2.57 ∶1扩大到3.23 ∶1,农村积累下来的种种矛盾已经向国民经济发出了强烈的预警信号。因此,中央审时度势地提出了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所谓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以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为基础,通过协调推进经济与社会、文化、政治、环境和党的建设,从而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新的农村社会状态。首先,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一种新的农村社会状态,这里的关键在于“新”。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要达到一个新状态,实现经济繁荣;农民生活水平要达到一个新状态,实现生活富裕;农村环境要达到一个新状态,实现村容整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达到一个新状态,实现乡风文明和谐;农村社会管理要达到一个新状态,实现管理民主。如何达到这种新的农村社会状态,要以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为基础,而农业与农村发展的途径和手段是要通过协调推进经济与社会、文化、政治、环境和党的建设。在新农村之前加上社会主义,一是要强调我国的新农村建设是在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进行的;二是指我国新农村的最终目标要实现共同富裕。
进一步分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体现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共同发展,体现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环境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统一的发展要求。这些建设内容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统一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和系统,是多元一体化的综合建设和全面发展。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在科学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阶段性发展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和战略决策;是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扩大内需、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更是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必然选择;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共同富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3.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与时俱进提出来的一个概念,具有内涵与建设背景上的时代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虽然在战略思想上与我们党改革开放以来提出的农村改革发展目标是一脉相承的,但却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科学发展观在中国农村大地上的具体实践;建设新农村的宏伟目标,集中代表了亿万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具有极大的动员性和鼓舞性,将高度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将指引亿万农民走上一条全面发展的幸福大道。
5.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动态的建设过程,具有时间上的长期性。一方面,农村落后是历史形成的,彻底改变农村面貌,建成繁荣、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是一个长期的目标;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即使在实现了全面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之后,“三农”问题依然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必须坚持长期作战的思想,坚持不懈地做好“三农”工作。

H.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与基本特征是什么

社会主义新农村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社会主义”,一个是“新”。从“社会主义”这个关键词而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逐步缩小农村内部的贫富差距,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建设共同富裕的新农村;从“新”这个关键词而言,其内涵非常丰富,如新的理念、新的设施、新的环境、新的房舍、新的公共服务、新的社会保障系统、新的社会风貌等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包括“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素质、塑造农村新风尚、建设和谐农村”,涉及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经济上,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为支撑,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比较完善;农业科技水平、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显著提高;农村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基本实现工业化;农村人口的比重大幅度降低;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就业比较充分;农户家庭财产普遍增加,农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第二,在政治上,在党的领导下,农村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明显进步,基层民主进一步扩大和健全,广大农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村民自治更加完善,形成在村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干群关系密切,社会秩序良好,农民安居乐业。

第三,在文化上,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明显加强,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农村教育事业有较大的发展,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教育体系,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农村卫生、文化等设施比较完备,农民享有较好的卫生保健和较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第四,在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方面,表现为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人与自然更加和谐、更加相容。

阅读全文

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内涵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