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关于新农村改建的政策
不管啥老宅子,主要还是依照房子的面积来分配的,新旧只是会象征性的给些补偿,专买啥的,至于你属的分到多少平方米的地和耕地补偿的话要看政策的,具体不好说!给你个资料吧,你自己对号去: 关于征地补偿,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 第四十七条 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 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数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单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数量计算。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顷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得超过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十五倍。 征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标准规定。 被征收土地上的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征收城市郊区的菜地,用地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 选我的答案的啊!
B. 新农村改造补偿政策户口不在本地的管不管
新农村房屋
改造政策,
你户口不在
本村那肯定
当地政府不会帮你的。
C. 国家对于新农村改造的政策是什么
国家对农村的政策有:
1.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发展。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示范社建设行动。加强合作社人员培训,各级财政给予经费支持。将合作社纳入税务登记系统,免收税务登记工本费。尽快制定金融支持合作社、有条件的合作社承担国家涉农项目的具体办法。
2.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建立稳定的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尽快形成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
3.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工技能培训。有条件的地方可将失去工作的农民工纳入相关就业政策支持范围。落实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政策,在贷款发放、税费减免、工商登记、信息咨询等方面提供支持。保障返乡农民工的合法土地承包权益,对生活无着的返乡农民工要提供临时救助或纳入农村低保。
4. 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按照着力增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到2012年基本完成改革任务的要求,继续推进乡镇机构改革。推进“乡财县管”改革,加强县乡财政对涉农资金的监管。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逐步建立资金稳定、管理规范、保障有力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
5.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调整财政收入分配格局,增加对县乡财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逐步提高县级财政在省以下财力分配中的比重,探索建立县乡财政基本财力保障制度。
6.积极开拓农村市场。支持流通企业与生产企业合作建立区域性农村商品采购联盟,用现代流通方式建设和改造农村日用消费品流通网络,扩大“农家店”覆盖范围,重点提高配送率和统一结算率,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7.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制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有效衔接办法。实行新的扶贫标准,对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尽快稳定解决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重点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
D. 新农村建设政策
对于来村庄撤并建社区现象,熟悉基源层情况的山东聊城市委党校经济管理教研室副教授夏正智非常关注。“要通过建设中心城市的办法来吸引农村居民进入中心城市居住和生活,而不是以村改居的方式强制农民‘被城市化’。”夏正智认为。
夏正智表示,目前的村改居、建设万人村等行动主要是在新农村建设的名义下,归并和缩减农村住宅建设用地,以获取城镇建设用地指标、补充地方财政收入,其背后的主要推动力量就是国土资源部出台的“城乡建设用地挂钩制度”。
村改居的实施过程中
农民要遭受经济损失
“按照国土资源部出台的‘城乡建设用地挂钩制度’,地方政府新增城镇建设用地不得超过农村退出的宅基用地面积。如果农村不能退出宅基地,也就意味着城镇不能新增建设用地,地方非农产业(包括房地产业)发展就要受到土地制约,同时地方政府也不能通过土地征用和土地出让的价格差额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在此规定的逼迫下,地方政府不得已只能借以新农村建设的名义,强制减少农村宅基地面积,以增加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夏正智一语道破了“村改居”的秘密。
E. 浙江新农村建设具体情况
党的十六大以来,浙江大力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出台一系列统筹城乡兴“三农”的政策,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机制,充分发挥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对“三农”的带动作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效,城乡一体化进程明显加速。 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335元,连续22年居于全国各省区首位;农村全面小康的实现度达到68.1%,也居全国各省区之首。
一、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农业增长方式加快转变
把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主线。做大做强蔬菜、茶叶、果品、畜牧、水产养殖、竹木、花卉苗木、蚕桑、食用菌、中药材等十大优势主导产业。目前,这十大主导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70%以上,亩均收入超过了1500元。今年省委省政府又提出,着力打造特色农业的强县强镇,进一步提升农业的块状经济发展水平。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推动农业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的优化配置。至2006年底,全省共有1000多家农业企业、50多万农户在省外经营种养业,建成各类基地2000万亩左右。积极应对国际贸易壁垒,努力开拓国外市场,加快外向型农业发展,农副产品出口保持持续较快增长的态势。2006年,全省农副产品出口额60.2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103.7%。
把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经济作为建设农业的紧迫任务。率先颁布《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分散农户的市场谈判地位。积极构建“行业协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经营体系,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2006年底,全省共有各类产业化经营组织11066个,带动农户780万户,建成产业化基地1828万亩,其中,农业龙头企业5049家,销售收入1106亿元,28家企业被评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达3915家,带动农户211万户;农产品行业协会500多家。今年上半年,全省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465个;产业化带动农户472.26万户。针对单个合作社服务能力和服务范围的不足,大力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着力构建现代农业服务平台,加快组建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础、供销合作社为依托、农村信用合作社为后盾、政府部门公共服务和管理为保障的服务联合体。今年全省在18个县市开展试点。
把培育现代生产主体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关键环节。积极推进市场化土地流转和企业化规模经营,到2006年底,全省耕地流转面积357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5.0%;实行适度规模经营(面积10亩以上)耕地面积246.3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0.3%,规模经营种养大户23.4万户。引导工商资本投资现代农业,过去五年每年投入农业的工商资本在120亿元以上。加大对农业创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从2006年起对就读大中专院校农业种养专业类学生实行免交学杂费的政策,2007年又扩大到园艺类的花卉、果树、蔬菜等专业,鼓励他们学成后在现代农业领域创业。
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强大支撑。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和服务平台建设,实施农业生物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等十大农业科技专项,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6%以上。启动实施“百万农民信箱”工程,2006年底注册用户达到136万户。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步伐,农业标准化推广面积达到1249.2万亩。针对欠发达地区基层农业科技力量薄弱的问题,从2003年起实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并于2005年向全省推广,实现乡乡都有科技特派员,促进了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建立和完善首席专家、推广教授、科技特派员和责任农技员制度,积极组建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推广组织、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等多方参与的区域性专业性和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的农业科技推广组织。
把完善农业基础设施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有效保障。先后启动实施标准农田建设、千库保安、千万亩十亿方节水、百万亩标准鱼塘改造和标准渔港建设等工程,农业的生产条件和防灾抗灾能力大大增强。全面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补偿标准提高到12元/亩。加快推进土地整理、中低产田改造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累计已经建成标准农田1430万亩,连续10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升。
二、大力发展区域特色块状经济,县域经济竞争力不断增强
做大做强特色块状经济。以县城和中心镇为依托,以特色产业为支撑,把乡镇企业、专业市场、工业园区和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形成了工业化支撑城镇化、城镇化提升工业化的发展格局,特色块状经济为农民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发展机会和就业门路。乡村企业蓬勃发展,经营管理机制日趋规范,技术创新和竞争能力不断提高。2006年,全省共有各类乡村企业113万家,从业人员1300万人,实现增加值7366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47%。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已达到35.28万家,其中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44万家,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涌现出了一批农产品名牌产品和知名商标。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非农产业的收入超过80%。
积极培育“中心镇”。充分发挥中心镇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企业集中和产业集聚,提升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全省共有268个镇进入全国千强镇行列。新城镇成为农民务工经商的广阔天地,这两年每年新增转移农业劳动力50万人,农村劳动力非农化水平达到70%以上,全省城市化率达56.5%。2006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中心镇培育工程,重点培育200个左右有区位优势和特色产业支撑的中心镇,进一步优化城乡人口和生产力的空间布局,使之成为农村经济的增长极、农村人口的集聚点和公共事业服务中心。目前已经启动141个中心镇的建设试点。
积极发展“农家乐”和来料加工等二三产业。顺应城镇消费升级的趋势,发挥农村山水景观、农耕文明、人文历史等优势,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把发展“农家乐”(渔家乐)等乡村休闲旅游业作为新产业,引导农民和村集体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发展农村第三产业。2006年,全省累计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村(点)2084个,经营农户14678户,直接从业人员72557人,营业收入24.6亿元。同时,针对广大农村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农村富余妇女劳动力多的特点,积极发展来料加工业,开辟了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鼓励农民创新创业。全省共有个体工商户接近180万户,从业人员364.8多万人;私营企业40万户。个体私营经济约占GDP的60%。省外、国外经商创业人员400万左右,投资总额已超过1万亿元,其规模相当于2005年浙江全省的GDP总量。这些务工经商人员绝大多数都是农民,他们为浙江经济的快速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三、深入推进“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农民就业增收能力不断提高
2004年,省委、省政府实施“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计划到“十一五”末,全省培训100万现代农民,新增转移就业400万农民,提高500万农民工的就业技能。近年来又根据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要求,转变培训思路、提高培训标准、改进培训方式,推进农民培训由适应性培训向战略性培训转变。到2006年底,全省已培训农村劳动力640.9万人,培训后实现转移就业的178.8万人。今年上半年全省共培训农民59.5万人,转移就业培训资格证书发证率达到74.61%。
围绕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服务业,开展农业剩余劳动力培训、加快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督促企业按职工工资总额的1.5%—2.5%计提培训经费用于农民工培训,提高农民工就业的稳定性。围绕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培训专业大户、农业企业经营者、合作社社长,使他们成为现代农业的生产经营主体。围绕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重点培训“4050”农民,扩大中老年农民就业。采取政府发放培训券、企业订单培训等办法,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加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的覆盖面,对未升入大中专院校的农民子女开展6个月至1年的职业技能培训,使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扶贫助学行动计划”,对低收入家庭子女就读中等职业学校的,免收学杂费。全面实行就业政策、失业登记、劳动力市场、就业服务和劳动用工管理的城乡“五统一”统筹就业制度和农民工无“证卡”就业制度,推动劳动就业服务网络延伸到乡镇,为农民提供有效就业信息中介服务。实施百万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大力培养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计划到“十一五”末,全省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100万人。
四、大力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农村环境面貌和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变
2003年,省委、省政府作出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决策,计划用5年时间整治10000个村,并把其中的1000个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加快建设规划科学、环境整洁、设施配套、服务健全、管理民主、生活舒适的农村新社区。加大各级财政对村庄整治建设的投入,至2006年底,全省累计投入村庄整治建设资金555.61亿元,各级政府投入占到1/3。注意把“万里清水河道”、“千万农民饮用水”、“乡村康庄”、“生态富民家园”、“百万农户生活污水净化沼气”等工程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配套实施,形成了城乡统筹建设和各方协同建设的局面,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五、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覆盖面持续扩大
大力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化。2005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农村中小学食宿改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扩面”、“爱心营养餐”),计划三年内投入资金32亿元,全面提高农村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2006年秋季起,全省城乡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全部免收学杂费,513万名中小学生免交了学杂费;对低收入家庭子女就读中等职业学校的免收学杂费。深入实施“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两年内全省将安排专项财政资金10.2亿元以上。
大力发展农村公共卫生服务。2005年,省委、省政府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服务网络,把乡镇卫生院改造成为社区服务中心,把村卫生室改造成为社区服务站。目前,有1751万名农民享受了免费体检,12项公共卫生服务达标率达到80.6%。建立农村社区责任医生制度,加快培养社区全科医生。实行农民每两年一次的免费健康体检制度。
大力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实施“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工程”,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发展民间自办文化,深入推进文化下乡。2005年起,还开展“双万结对共建文明”活动。今年上半年,各地组织开展种文化百村赛活动,丰富了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培养了一大批不走的农村文化能手。
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保障。在全国率先建立覆盖城乡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6年,全省共有农村低保对象53.98万人,平均低保标准每月149.65元,实现了应保尽保。率先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2005年以来新增的被征地农民实行“即征即保”,至2006年底,全省共有234万名被征地农民纳入保障,其中196万名被征地农民参加了基本生活保障,有88万人已按月领取基本生活保障或养老金。2003年率先开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全省87个有农业人口的县(市、区)全部建立了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达2936万人,参合率达86%,人均筹资水平达到81元。推进职工社会保险向农民工覆盖。2006年底,农民工参加工伤险145万人,参加医疗保险200万人。完善农村“五保”对象和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制度。2006年底,全省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92.4%,年人均集中供养标准5005元。
六、积极创新农村民主形成,农村民主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积极创新农村基层民主形式。推进村务公开的内容、形式和程序“三到位”,全面推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电算化和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全面实行村委会直选,创造村级民主恳谈会、村民议事会等群众广泛参与的民主形式,推行村干部“双述双评”、村务监督委员会等民主监督办法,大力推进村务决策和管理民主化,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积极开展“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大力推广新时期“枫桥经验”,探索依靠农民群众,加强农村社会管理、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有效机制。
大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着力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推进廉政文化进农村。开展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努力提高基层干部的素质。实施集体经济薄弱村办公场所建设,做到全省村村都有活动场所。
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积极探索资源开发、资产管理、资本经营、社区服务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路子。针对城市化推进中城郊村集体资产管理和分配出现的新问题,积极稳妥地推行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保障农民享有的集体资产权益。目前全省700多个村完成了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省财政每年拿出6000万元专项资金,对经济薄弱村村级组织运转和村干部报酬进行补助。
全面建立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从2004年起连续三年从省、市、县、乡镇四级机关抽调机关干部,为全省每个行政村派驻1名农村工作指导员,履行村情民意调研、政策法规宣传、富民强村服务、矛盾纠纷化解、民主制度规范、组织建设督导等六方面职责。积极推进乡镇农村工作指导员专职化,60%的乡镇建立了专职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
七、大力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欠发达地区加速发展
大力推进下山搬迁脱贫。省政府每年都把下山搬迁5万人作为政府承诺的十件实事之一。把下山脱贫与工业化、城市化结合起来,以高山远山区域、重点水库库区、地质灾害隐患区域的整体搬迁为重点,依托县城、中心镇和工业功能区建设下山移民小区,促进下山农民进城落户、转产转业,实现易地致富。推进整村搬迁,加快下山脱贫小区建设,对搬迁村庄的交通、水利、通讯等项目资金应转用于下山脱贫小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探索以小户型、农民公寓、廉租房等方式,降低搬迁成本,促进低收入农户搬迁。2003-2006年,欠发达地区共下山搬迁农户8.2万户、29.71万人。今年上半年全省共完成下山移民3.93万人。
促进低收入农民转移就业。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部门协作、企业参与”的方式,加强对欠发达地区的农民技能培训,促进农民就业致富。2003-2006年,欠发达地区共培训农民244万人次,40.3万农民通过培训实现了转移就业。开展低收入农户普查,建立低收入农户档案,推行“一户一策一干部”的针对性扶贫。鼓励企业定向招收农村低保户劳动力,符合条件的企业享受促进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政策。
大力推进产业化扶贫。充分发挥欠发达地区的比较优势,加大对扶贫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建立科技特派员制度,从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选派科技人员到欠发达乡镇任职,2003-2006年,共到位专项资金3184万元,实施科技项目665项,引进新品种新技术2474个,为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同时,积极利用欠发达地区丰富的人力资源和优美的生态资源,扶持发展来料加工业和休闲旅游业,促进农民增收。仅2006年一年,211乡镇年规模型来料加工企业吸收劳动力7.2万人,发放加工费2.2亿元。
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和结对帮扶的力度。发挥“省管县”的财政体制优势,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和特色产业培育的财政扶持力度。“十五”时期,省级财政用于支持欠发达地区及海岛地区的支出累计达336亿元,年均增长17.7%。深入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加强区域协作,引导发达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组织欠发达地区劳动力向发达地区转移。
八、不断深化城乡配套的体制改革,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机制加快建立
切实加大对“三农”的投入。今年全省2/3的新增财力要用于民生问题。2006年,全省各级财政对“三农”的投入达到373.5亿元,比上年增长19.9%。今年,全省财政预算内“三农”投入预计达417.6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农村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支出成为财政投入的重点。加大对乡镇尤其欠发达乡镇的转移支付,提高基层政权的运转效率和公共服务能力。
率先终结农民“皇粮国税”。按照平等城乡居民税赋的要求,以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为取向,自2001年率先停征欠发达地区农业特产税和屠宰税起,从局部地区到全省范围、从少数税种到全部税费、从“减调改稳”到全面停征,率先迈出免除农业税收的破冰之步,2005年全面停征农业税收,成为全国第一个终结农民“皇粮国税”的省份。
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推进以改革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县乡财政体制和化解乡镇债务、建立村级组织运行机制为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增强乡镇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职能,基本消除农民负担反弹的基础。完善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建立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省财政对欠发达地区的免费义务教育实行全额转移支付。加大对村级组织的财政扶持力度,省财政安排600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扶持经济薄弱村的村级组织运转。
着力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农村新型合作金融体制基本建立,农村信用社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信贷主力军作用。针对农业种养大户投入增多、风险增大的趋势,2005年开展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试点,首创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共保经营模式,2006年12个县开展试点,今年又扩大到32个县市。2006年推行政策性农房保险制度,至2007年2月,全省已有757.1万户农户参保,参保率71.7%。支持和鼓励创新信贷支农产品,推进林权抵押贷款,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等方式,增加农村小额信用贷款供给。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在不断增加公共财政对“三农”投入的同时,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开展万家工商企业与村结对,以经济顾问型、产业带动型、合作开发型、直接参与型、公益捐助型等方式参与新农村。开展万个城镇文明单位与村结对。今年上半年,工商企业和社会各界资助新农村建设金额达到5.3亿元。实现万名科技人才送科技服务到农村,浙江大学、浙江工大、浙江林学院等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纷纷与地方建立共建新农村。大力发展慈善事业,民间慈善组织、企业家纷纷开展扶危济困,弱势群体得到及时救助。
F. 有知道棚户区改造政策和新农村建设政策的请进来
棚户区改造有严格的范围,并不是你是城镇户口,你的房子烂了就可以纳回入棚户区改造。
当然,有一点答可以肯定,你不是所在村的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人,所以你不可能被纳入新农村建设范围,除非村委会有其它的考虑,老百姓又没人告。
G. 新农村改造补偿标准
新农村改造补偿标准:1,草房。每平方1900元。专2,砖瓦房。每属平方2400元。3,捣制或预制砖砼结构房屋。每平方2800元。4,楼房(两层以上)。每平方3300元。农房拆迁补偿的组成。1,房屋补偿。对房子本身的补偿,具体如上。2,院内土地补偿。对宅基地院内的土地补偿。3,院外小菜地补偿。对宅基地院外小菜地的补偿。4,装饰装潢补偿。吊顶、地板、门窗、墙纸、墙砖、吊灯、马桶、灶台等。5,地上(下)附着物补偿。禽舍、水井、地坪、院墙、院内花草树木、空调、水电表移装、铝合金等。6,异地安置补助费。每户2万元,包括宅地、配套设施、租房费等。7,搬家费。搬家产生的车辆费。8,搬迁奖。对积极响应搬迁的农户给予的奖励。
H. 新农村建设
永康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与发展研究
【摘要】本文从永康市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市政府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对永康市新农村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永康 新农村建设 现状分析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全面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实现农村小康的根本举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项系统工程,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五句话有机联系,体现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发展思路。县级政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桥头堡,如何破题、如何规划、如何解决困境、如何真正的把中央的各项精神落到实处,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将就永康市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一、 永康市新农村建设现状分析
永康,古称丽州,中国五金之都,地处浙江中部,俗称“七山一水二分田”。全境1049平方公里,辖五镇四街道一开发区一风景区,置729个行政村,内含61个居(委会)民区,人口55万。从三国东吴赤乌八年(公元245年)置县,至今已有1750多年历史。1992年10月撤县设市。
在十一五规划中,永康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以农村现代产业体系、农村新社区、农民素质、公共服务体系和城乡配套的制度建设”为五个重点,全面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业乡高效生态农业转变、村落向农村新社区转变、农民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转变的目标。永康市新农村建设始于2003年,主要是从四个方面入手:
1、 农业生产发展方面。
提出了“调明区域特色、调大种养殖规模、调高科技含量、调整投资方向”的战略方向。通过增加农业产业投入力度、根据各乡镇特点对永康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从而达到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实现农民增收的目的。同时市政府每年拨出200万元作为农业发展基金,主要用来奖励农业龙头企业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村。
2、 实施村庄整治工程。
从村容村貌、环境卫生、道路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造,以达到溪水净化、道路硬化、路灯量化、环境绿化、卫生洁化的新农村形象。并制定相关的验收标准,目前永康市已有7个村庄被评为浙江省级小康示范村、11个金华市级小康示范村。在村庄整治投入方面,永康市2005年投入了4000万元、2006年预算为8000万元。
3、培养新型农民。
从2003年开始实施了农村劳动力免费培训工程,主要是通过对农民进行培训,增强农民素质、提高农民从业技能,从而达到农村农动力转移的目的。目前,永康市农村劳动力人口为28万,从事非农产业的人数为13.8万,永康市可用耕地面积为24万亩,根据规划市政府希望到2010年能从农业从业人口中转移出10万左右农村劳动力。在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方面,市政府每年投入都在逐步增加,03年投入60万元、04年120万、05年投入500万、06年投入600万元。同时,成立了27个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农民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择学校和专业进行学习。另外,投资10万元建立了永康市农村劳动力数据库,把握永康市农村劳动力的具体动态。每年举办一到两期农村劳动力交流大会,鼓励企业招收本地劳动力,市政府还对招收本地劳动力的企业进行奖励。
4、进行基层组织制度建设。
为了加强村级组织在民主政治建设,2005年在村级组织中实施“三项制度建设”,即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政务公开。通过制度建设达到巩固村级政权、壮大集体经济。
二、永康市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困境分析
在永康市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市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王上店村、高镇村等7个村以通过省里验收,被评为省级小康示范村),但在政策落实、措施实施、村庄整治、农民增收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境。
1、 对新农村建设内涵的理解问题。
在政府管理层面上,乡镇一级特别是驻村干部中,有部分干部对于新农村建设的理解并不到位。他们中很多人对于所驻村的基本情况并不了解,也没有认识到新农村建设对于解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作用,只是停留在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层面上,更有甚者认为新农村建设不过是一场造势运动。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没有具体的认清作为与农民联系最紧密的基层干部应该做的事情,没有从如何增强与农民的联系与感情方面做好工作。认为新农村建设不过是农民自己的问题,搞好了对自己是一种政绩,搞不好就是农民自己的问题。这样导致市政府的一些政策、措施不能落实到位。其次,部分村领导理解上也存在一定的偏差。在我们的调研过程中,有些村长和支书把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政府交代的政治任务,认为新农村建设不过是“建新房、刷大墙、大扫除”,把村容村貌搞好就可以了,认识停留在村庄整治层面上。没有认识到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使农民增产、增收,真正达到提高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另外,部分村民思想观念也存在差距,没有认识到新农村建设是关系他们自身和子孙后代切身利益的问题,在村里实施村庄整治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抵触情绪和不配合行为,导致有些措施没法落实。
2、 新农村建设资金来源问题。
在我们的调研过程中,大多数村庄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都产生了负债。毕竟政府的投入是有限的,有些村集体经济非常薄弱甚至没有,如何对这些村进行建设,如何加大这些村的投入力度,如何筹集必须的建设资金都成了各级管理者的必须思考的问题。
3、 资源制约问题。
永康市各乡镇的产业状态、自然地貌等资源情况各有不同,从而对新农村建设产生了制约。如土地问题,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由于国家对土地的控制政策,有很多村在建办公用房、村民住房、道路硬化工程、绿化工程的时候,都没有土地可用。另外,有些村庄没有什么特色产业、特色农作物,依然依靠传统的农业耕种为主要收入,如何才能使他们真正实现增收?如何解决这些困难成了当前新农村建设迫在眉睫的问题了。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建议
1、加强宣传培训力度,正确理解新农村建设内涵
新农村建设,是中共中央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提出的一个战略目标。所以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刻内涵是开局阶段的首要任务,只有准确把握其内涵才能更好的实施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因此,市委市政府一方面加强宣传发动工作,要在农村深入开展宣传工作。要开展多方式、多渠道、多载体的宣传工作,如通过电视广播、远程教育、组织社会主义新农村宣讲团等到农村对村民、村干部、驻村干部进行宣传。还可以通过对基层干部的培训教育,使他们成为农村新农村建设宣传的主力军,对农民进行宣传,从而把新农村建设的各项精神深入人心,在农民中形成良好的新农村建设氛围。
同时,应加大培训力度。可以通过组织部、市委党校等相关机构,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训机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特别是乡镇一级的驻村人员、村指导员以及村三委的干部。通过传达中央的精神和永康市各项规划与措施,使这些在新农村建设最前沿的人员对新农村建设有一个全面深刻的理解。还可以组织他们到国内外一些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去考察,吸取建设新农村的方法和措施,这样可以对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起到启示作用。
新农村建设宣传发动必须要把握好的几个关键观念,首先新农村建设首要考虑的是农民增产增收, 多予少取, 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其次,不能简单地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在农村盖新楼、起新房,否则只能劳民伤财,费力不讨好。另外,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群众需要不需要为基本出发点。
2、 新农村建设需要进行制度设计
首先,要大力加强村组织建设。村三委是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施行者,是第一线的指挥员,新农村建设成败与否,很多时候由他们所决定。因此,要进一步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增强村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使这些组织能真正帮助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农村“三项制度”建设,保障农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健全村民自治机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
其次,建设新农村一定要从当地的实际出发,制定好科学的规划。在规划过程中,要追求实效,不要搞形式主义;要从自己的实际承受能力出发,不要盲目攀比;要因地制宜,不能盲目地照搬照用其他地方的经验;要和农民进行充分协商,不能靠强迫命令;要引导和扶持,不要包办代替。永康市已在今年上半年基本完成了各村改造的规划图纸,但有些仍需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另外,要制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责任制度。各级组织要根据永康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明确责任、细化工作、分工合作,以项目为载体,落实项目、资金人力、技术等要素,按目标任务限期完成。
3、扩大新农村建设资金来源渠道
新农村建设资金问题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瓶颈。在我们的调研中,王上店、儒家等建设资金,主要是通过村民自愿捐赠、市相关单位捐助、村里集体经济收入等。但是这些资金远远不够,如何扩大资金的来源渠道,各级政府应多想办法。其实在永康,农村集体财产出租和土地流转依然是村集体最大的收入,政府可以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让村集体可以拿部分土地到参加市场拍卖,所获资金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来,这也不失为解决问题的一个办法。同时,还应鼓励商业银行特别是农村信用合作社加大对农村的扶持力度,增加贷款规模、给予更优惠的贷款政策等,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资金。总之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不要搞负债工程,增加农民的负担。
4、采取非均衡策略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
永康市5个乡镇、4个街道、一个风景区、一个开发区,各个辖区的经济规模、工业发展、农业状态各有不同。要充分认识各地区、各行业发展的不平衡性,坚持从实际出发开展新农村建设, 允许起点有差别、过程有快慢、水平有高低, 提倡多样化,不搞一刀切。要立足乡村特点,突出行业特色,尊重各地的传统、习惯和风俗,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在农业产业化上,目前永康市农业产业规划中已经初步形成石柱发展粮食和毛芋、芝英发展有机大米、唐先发展葡萄和蔬菜、花街发展小水果、市区发展第三产业的基本格局。但市政府仍需加大对农民的引导,对特色农产品的扶持力度,对农产品的科研投入。在村庄整治上各乡镇经济发展不一,各村的经济能力也不一样,所以应根据各自资源特点,允许一部分乡村通过逐步、逐项、逐年的解决关于绿化、洁化、道路硬化的问题,而不实行统一标准、统一的整治期限,不搞“千村一面”运动。而在劳动力转移培训上,还可以加大对工业不发达乡镇的倾斜力度,促使这些地方的农村劳动力得到更多的转移,以改善地方的经济状况。另外,市里应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为各村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长期规划和短期目标,形成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使得新农村建设工作有可持续性,而不会因村班子的换届等原因而导致不能延续。
5、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但目前农村农民普遍文化程度较低,各项技术技能等相对较弱。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急需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这是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最为迫切的要求。要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开展农民培训,加快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永康市最近几年在逐步实施农村劳动力免费培训工程,投入力度也逐年加大。但是还要继续加强资金和人力投入,组织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和农村基层负责人培训计划,造就一大批种养能手、经营能人和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带头人,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村能人带领乡亲建设家乡;尤其要培养一大批忠诚于家乡事业、懂经营会管理、能够驾驭全局、为人正直办事公道的村干部。进一步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的实施力度,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不断提高农民进入非农产业和城市就业的能力和竞争力。真正实现向新型农民、现代化农民的转变。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全民参与的工程,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艰苦奋斗才能实现。经过3年多的建设,永康市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切实的改善,得到了真正的实惠。虽然还存在一些问题,但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全体永康人民的努力下,通过“梯度推进、逐步实施、点面结合”的措施下,永康市新农村建设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真正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美好图景。
参考文献:
[1]永康市统计局 2005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6.4.
[2]永康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4. [3]仇保兴.村庄整治是新农村建设长期的任务.城乡建设,2005.12.
[4]全国村庄整治工作会议报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验.小城镇建设,2005.12.
更多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题材参看博客:http://my.icxo.com/416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