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农村建设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
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经济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建设,主要指在全面发展农村生产的基础上,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民的富裕,努力缩小城乡差距。
政治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建设,主要指在加强农民民主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切实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和农村法制建设,引导农民依法实行自己的民主权利。
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主要指在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体现农村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社会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社会建设,主要指在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公共事业投入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农村的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以期实现农村幼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愿望。
新世纪以来,新农村建设有了新的社会内容。其中“三农问题”反复被党中央列为工作重点。2007年之后又先后出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免除农业税”等社会热点话题,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寻求新的问题切入点、新的解决方案是党给我们交出的新的答卷。
法制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法制建设,主要指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同时大力做好法律宣传工作,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念完善我国的法律制度。进一步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提高农民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依法行使自己的合法权利的觉悟和能力,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整体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依法进行,因此把保障农民利益和维护农民权利的相关制度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是依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尽管宪法和法律对公民的权利和利益作了许多规定,但是在具体的法律制度方面,尤其是涉及农民切身利益法律制度方面还多有不完善之处而仍需大力加强,所以国家高度重视农村的法制教育与宣传工作,努力提高广大农民的法律认知。
2. 中国农业改造道路和经验对当前的新农村建设和农业发展有何借鉴意义
随着美国学者布朗先生十年前发表“谁来养活中国人?”一文发表后,近年来还发表了一些文章和言论,中国的粮食问题,中国的农业问题,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目前都成了世界上关注的问题。他最近忠告,中国的发展状况已经和世界紧密相连,难以割舍,中国将敦促世界重新思考全球经济的前途。我们认为这句话要一分为二,不光有他主观判断的消极一面,但事实上还应该有客观存在的和正在发展的积极一面。
这是因为,中国用世界上7%的耕地养育着世界上20%的人口,这是举世瞩目的成就。2005年中国农产品出口总值达到272亿美元,比建国初期的5亿美元,增长53.4倍。目前,农产品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额的3.6%,占农业增加值的9.6%。世界贸易组织统计显示,2004年中国农产品出口居世界第五位,占世界农产品贸易的比重为3.2%。2006年前四月,中国谷物出口同比增长12%以上,进口大幅下降56%,从去年同期的净进口变为净出口格局。这标志着中国正由一个农业生产大国向农产品贸易大国迈进。中国的农业确实要对全球经济生产很大的影响。
我们认为与其反驳布朗的预言,不如总结和介绍出中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成功经验给世界人民,看中国是如何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在短短的50年左右,实现了快速发展,让世界上农业人口最多的国家,10亿多农民,占总人口的80%,如何实现了粮食自给自足,并发展了国民经济。中国不但养活了自己众多的人口,还养活了少数其他国家的人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中国的农业发展成功经验影响世界农业的发展,特别是带动不发达贫困地区和国家的农业进行良性发展,并进一步影响全球经济的发展。例如,中国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就可能对俄罗斯、印度、非洲等农业发展缓慢地区的国家生产重要影响。总结中国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我们认为有以下15条,可以供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借鉴和学习。
1.解放生产力,让耕者有其田,调动农民积极性
中国解放以前,土地主要集中在少数地主和富农手里,广大农民没有土地,就无法满足自己的粮食生产需求。中国解放后(1950-1960),就打土豪分田地,让耕者有其田,调动农民投入农业的积极性。这样大大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后来学习国际共产主义,建立人民公社,实现土地集体化,使中国农业从1960-1980年基本没有太大发展,走了许多弯路,也出现过粮食短缺的现象。在1980年以后进行了农村改革,实行了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又再一次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粮食生产得到了明显恢复,直到今天中国粮食基本得到自给。
2.引进国内外农业先进经验,特别是动植物优良品种
在建国初期,农业力量还很薄弱的时期,采用引进农业技术,是带动国内农业生产发展最好的动力。日本等国家也走过了先学习国外技术,进行模仿和改进的技术研究,然后再进行创新和理论基础研究的过程。这些经验是世界许多国家发展的共同经验,在农业方面也是如此。中国农业在上世纪50年代,主要是从国内外引进大量动植物特别是作物品种,然后进行驯化和筛选适合当地的优良品种,特别是在小麦、水稻、棉花等作物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为这样最快和最省钱,见效快,效益在相当长时间能够稳定发挥,同时还为以后的品种改良打下了良好的种质(基因)资源基础。实践证明,利用地理远缘的品种进行杂交,更容易出现表现优良,具有多种综合优良性状和新性状,产生更大的生产和社会及经济效益,极大地促进和加快了中国农作物和动植物品种资源的改良。
3.大力发展水利,保证部分地区粮食高产稳产,增强农业持续增产能力
中国有句古话,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水是农业生产的第一限制因子。建国初期,毛泽东主席就讲“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没有水的旱地农业是低产而且不稳产的生产状况,只有发展水利灌溉,才能使低产旱地变成旱涝保收的高产田,保证粮食持续稳定高产。当时因为没有很好的经济实力,主要是利用低成本的简单实用技术土法上马,利用丰富的人力资源,发动人民战争,利用人力手工进行水利建设,修建了许多大型水利工程,发展灌溉农业是中国的特色。例如,在太行山修建的红旗渠,就是极端困难条件下,利用简单设备形成的大型水利工程,成为人类水利史上的壮举,是不少非洲领导和来华客人的“必修课”,令非洲国家受到鼓舞的是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白手起家的自强精神,也为非洲等工业不发达国家发展水利事业提供了样板。中国经过近20年的努力,到上世纪70年代中国的灌溉面积就达50%。这为中国农业发展中国粮食生产发挥了很大的关键作用。
4.重视教育和农业科研
解放初期,我国政府就重视教育和农业科研。一方面在全国普遍建立从小学到中学到中等专业和专科、大学的各类学校和高等院校。另一方面在农村开展了扫除文盲的运动,开办农民夜校等,消除文盲,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在上世纪70-80年代我国在全国范围内还推广了农民广播学校,广播电视大学等,大大地提高了农民和农业科技人员的知识水平。虽然我国的高等教育在文化大革命的10年间有所间断和发展缓慢,走了些弯路,但改革开放的后的8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一个产业。
在农业科研方面,我国政府长期重视,就是在文化大革命的10年期间,也没有放松,甚至还在某些方面得到了一定的加强。一方面在国家和省市地区县级建立各种农业科研和推广院所和机构,同时还在农村建立农业科学研究站,直到80年代初期分田到户以前还基本存在。目前我国农业推广技术体系网络已经不如从前。农业技术推广目前主要靠市场经济调节,但效益明显提高。
邓小平同志在上世纪80年代有一个英明论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点,在近些年粮食生产上表现得非常突出。仅杂交水稻、杂交玉米和杂交油菜良种繁育技术的推广应用,就可以使单位面积产量实现翻了5-10倍。可以说,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并不低,作物栽培、遗传育种、培肥地力、水土保持、防治荒漠化等等领域都有可观成果。但是农业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率并不高,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
5.控制人口发展
我国解放初期还鼓励人口生育,但到上世纪60年代就发现问题,一方面是人口快速增加,另一方面是农业基础薄弱,承受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加上1960-1962年三年自然灾害,粮食生产明显不足,出现了粮食严重短缺的问题。因此,我国政府在70年代就开始将计划生育控制人口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到上世纪80年代就基本初见成效,粮食在政策和科技的支持下快速增长,人口得到控制,到了90年代,我国已经基本进入人口老龄化国家。目前人口和粮食和经济基本得到协调发展。但目前由于我国长期没有科学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环境污染和破坏比较严重,走了许多先开发后治理的弯路,特别是在80年代改革开放的初期。目前我国已经注意到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谐发展型社会。
6.改良低洼易涝的盐碱地,变不毛之地为吨粮田
上世纪60-80年代,中国农业科学家开展了黄淮海农业治理。这些地区水分不是问题,光温资源也很好,但是因为低洼易涝,盐碱严重,不能种植庄稼。中国科学家通过井灌井排和渠排,降低了地下水位1-3米,没有了农田淹渍,将表层土壤的盐份洗压了下去。由原来的“春天白茫茫,秋天水汪汪”的盐碱不毛之地,变成高产田和稳产田,在黄淮流域的山东省、河南省、河北省等许多地方已经变成旱涝保收的吨粮田,成为中国农业发展最有潜力的地区之一。目前这些地区的小麦高产潜力已经达到500-700公斤/亩,玉米高产潜力达到600-800公斤/亩。
7.增施肥料
我国自古有农谚:“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无论在旱地和灌溉地区,肥料的增产作用都是非常重要。解放以前,中国化肥工业不发达,主要靠种植豆科绿肥来轮作倒茬和施用数量不多的农家肥。在1980年农业改革开放后,化肥制造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化肥施用量有了快速提高,为中国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和持续稳产起了决定作用。同时还起到了以肥调水,水肥耦合增产增效的良好效果。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化肥用量最大的国家,许多地方化肥过量施用,已经造成了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目前发展对环境影响较小的控释性肥料和复合肥以及专用肥料,并进行平衡施肥,已经成为化肥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化肥在中国粮食产量提高和自给中的贡献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也是中国粮食持续高产的保障。
8.多种经营,发展农村经济
在上世纪1980-1984年短短的5年间,由于农村土地实行了家庭责任承包制,农民投入农业的积极性空前的提高,肥料投入急剧增加,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中国粮食基本实现了自给。但在粮食得到满足之后,农民经济状况并没有得到好转,有粮没钱。我国政府及时提出发展多种经营的农业政策,让农民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发展烟草、西瓜、蔬菜、水果和花卉等经济作物为代表的种植业。目前我国的部分粮食如玉米、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有一定的出口,蔬菜、水果、花卉等经济作物有大量的出口,这就是上世纪80-90年代改革开放,进行多种经营,扩大种植业生产的硕果。
9.重视地膜和温室栽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在上纪80年代,中国大地进行了一场白色革命,利用塑料薄膜进行地膜和温室栽培,大大提高了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克服了低温对农作物生产的限制因子,同时提高了水分和光温利用效率,使作物可以在秋冬春三个低温季节进行反季节生产和提前上市,特别是在蔬菜、水果和花卉等经济作物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高寒山区,在城市郊区,地膜和温室栽培成为一道现代农业的风景。后来利用温室在秋冬春三个低温季节进行家畜和家禽养殖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对我国的粮食、蔬菜和动物商品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经验可以在俄罗斯等气候寒冷地区的国家进行借鉴和学习。
10.发展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
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粮食基本就有剩余,许多地方出现了卖粮难的现象,这时中国政府提出,利用余粮发展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扩大了规模化的养殖业发展,特别是在笼养鸡、催肥养牛、规模化养猪、水产养殖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我国的粮食生产加工和农副产品加工得到了快速发展,大大丰富了我国农业经济和农村市场,特别是肉蛋奶人均水平的快速提高,对提高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畜牧和水产品在出口方面占有很大的比例。对提高我国农业经济起到了很大的贡献。目前我国利用余粮和陈粮、作物秸秆等进行深加工,发展酒精等生物新能源,对促进环境改善和发展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
11.重视旱地农业,发展节水农业
中国是个旱地农业悠久的国家,在旱地农业方面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和技术。但长期依靠旱地农业,一是没有充分高效利用已有的水资源,二是难以很快改变农业及经济和社会面貌。在从1950-1980年利用群众集体力量,大力发展水利灌溉农业后,为中国在上世纪80年代取得粮食突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经过30多年的灌溉农业发展,随着水资源的短缺和干旱的日益加重,中国在上世纪80年代,又提出了水路不通走旱路,旱地农业和节水农业受到了极大的重视。
在旱地农业方面以最大限度充分储蓄和保持土壤水分,再高效利用的旱地农业增产体系得到了建立,主要措施是平整土地,减少水土流失,利用深耕耙耱保墒,增施化肥,利用地膜和秸秆等覆盖技术增温保墒提高产量。到90年代,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节水农业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在旱地农业方面,主要是通过利用窑窖等中小型集流雨水的工程,改变有限降水的时空利用效率,首先是满足干旱半干旱地区群众生活和牲畜用水,部分用于发展有限灌溉农业,大大地改善了干旱半干旱地区群众生活状况和农村面貌。
在灌溉农业地区,改变大水慢灌的落后灌溉方式,主要是发展和采用小畦灌,隔沟灌、管灌、喷灌、滴灌等农艺和工程节水灌溉措施。
目前节水农业也包括旱地农业,特别是以农艺节水:抗旱保墒等,工程节水:集流雨水,防止渗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等,生物节水:培育抗旱高水分利用效率品种,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和气候变化进行精确灌溉,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及经济和社会效益等为体系的水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型的新型中国节水农业体系已经基本建立。这些应该成为非洲等其他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国家学习的榜样。
12.重视农业生物技术,有效防治农业病虫害
农业病虫害对农业的严重影响仅次于干旱的危害,我国政府在80年代以前除了重视农药化学防治病虫害危害外,还重视了生物防治技术的发展。例如,例如用白僵菌防治树木的天牛虫害等等,我国目前发展绿色环保生物农药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同时非常重视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例如,利用组织培养,进行果树、花卉、蔬菜、马铃薯等脱毒苗的培养繁殖,目前我国转基因抗虫棉花就取得了世界一流的成绩。特别是中国政府统一组织,在防治蝗虫、小麦锈病等大型病虫害方面取得了很显著的成绩。近30年来,中国没有出现大范围的农作物病虫害,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粮食的稳产和增产。
13.重视农业机械化,发展农业现代化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因此在中国农业早期的发展过程中,因为中国工业基础不发达,主要是靠密集型的手工和人力资源进行农业工程建设和农业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工业快速的发展,中国农业机械化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补贴,统一组织引导下,中国的农业机械从小型到中型化再到大型化快速发展。我国许多大型农场和农民,特别是东北地区,近年来还从美国等国家进口了大型农业机械。我国近10年来统一组织全国的联合跨区小麦机械化收割就取得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一方面大大地解放了劳动力,让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同时提高了收获质量,减少了损失;三是推广了秸秆还田,起到覆盖保墒和增加土壤有机肥料、减少杂草等多重效果;四在推广了小麦留茬玉米直接播种技术,扩大了玉米等其他夏播作物面积,对粮食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在玉米、大豆等主要作物都实现了机械化收割和秸秆粉碎还田,推广了少耕和免耕技术、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
在群众经济条件比较薄弱的情况下,推广政府补贴,群众集资等方式投资农业机械,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减轻农民负担,解放生产力,都有重要作用,这些都是非洲地区国家应该学习的重要经验之一。
14.重视三农问题,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虽然我国改革开放后农业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但由于工业等发展更快,工农业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贫富差距都明显拉开。由于农村面积大,人口多,基础薄弱,因此许多工业和城市发展相对缓慢,出现了农村面貌变化较慢、农民经济收入相对很低,农业发展缓慢的三农现象。目前我国政府已经注意到这一问题,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业反脯农业,减免农业费,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等新方针,这将大大加快农业发展。
15.因地因时制宜,发展多种农村经济制度
虽然我国大部分地区进行了分田到户的改革,但在一些地区还保留了农村集体经济,并没有进行一刀切的改革,而是采取相对灵活的改革政策。目前这些农村集体经济成为中国农村发展的典型代表,特别是利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乡镇企业、民营企业、集体企业等,都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的农产品出口越来越多,进行统一组织,建立不同类型农村合作社等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模式化和工厂化生产农产品,是现代农业的必然趋势,中国许多地区因地因时制宜,发展多种农村经济制度,对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起到了典型带头示范作用。
从中国的农业发展来看,要根据自己的国情,分阶段进行农业改造和发展,不能套用其他国家的模式,因为不同国家的地理和自然条件不同,农业发展的模式也不相同。因此,非洲等不发达国家和一些农业发展缓慢的国家和地区,要根据自己国家的实际情况,借鉴中国的经验改造和提升他们国家的农业发展,首先是利用各种办法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实现粮食自给,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发展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这样才能国富民安。
3. 华西村的经验和教训对新农村建设有何借鉴意义
一、华西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
华西于1961年建村。四十多年来,在老书记吴仁宝的带领下,华西人努力发扬“艰苦奋斗,团结归口,服务分配,实绩到位”的华西精神,建设了一个富裕、文明、幸福、和谐的新农村。近年来,华西村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模范村民委员会”、“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文化典范村示范点”、“全国乡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乡镇企业先进企业”、“全国大型一档乡镇企业”、“全国乡镇企业科技工业园”等殊荣。并被国内外各界人士赞誉为“天下第一村”!
华西村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以下两个特点:
一是发展道路坎坷曲折。七十年代初,华西村仅有667人,土地面积845亩,欠债1.5万元。面对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吴仁宝团结带领华西人,投入了27万个劳动日,搬掉了984条田埂,削平了57座土墩,完成了110多万土方,把原来1200多块七高八低的零星田块,改造成了高产稳产农田,至1972年全村粮食亩产超过一吨粮,成为“全国农业先进单位”。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创办小磨坊,到七十年代创办小五金,吴仁宝又率领华西村人悄然发展起村级工业,至改革开放前,华西村已拥有固定资产100多万元,银行存款100多万元,完成了第一次资本原始积累。1992年3月,与上钢二厂签下了合作协议,一年后上钢二厂与华西联营的申华线材厂建成投产。从1994年起,该厂以每月2.5万吨的产量投放市场,成为华西村发展史上第一个10亿元级企业。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吴仁宝大胆上马热轧带钢,并使之一举成为华东地区的龙头老大。1999年,“中国农村第一股”——华西村股票在深圳上市,筹资2.9亿元,逐步拥有了钢铁、纺织、旅游等多个优势产业群,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项目,成为华西村加快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在强烈的发展意识和科学的发展理念下,华西村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四大步:“七十年代造田”,成为农业样板村;“八十年代造厂”,实现农村工业化;“九十年代造城”,实现农村城镇化;“二十一世纪腾飞”,实现农村现代化。从昔日贫穷落后的小村庄,发展成为了今日富裕、幸福的“天下第一村”;由本村村民的日益富裕,发展成为了现在带动周边16个村群众走向共同富裕的典范。
二是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华西村的华西集团继2003年实现销售超100亿、2004年销售超200亿后,2005年又一举突破销售300亿大关,华西集团成功跻身全国1000家大型企业之列,排第94位。全村有60家企业,有8家上市公司,安排全国4万多人就业。村级集体资产达30多亿元,人均资产130多万元。华西人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工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稳步推进“万亩农林科技示范园”建设,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加快实施三产兴村战略,旅游业比重占全村经济总量的20%以上,平均年接待游客达100万人次。华西村既无暴发户,也无贫困户,家家都是富裕户,户平存款最少的100多万,最多的不超过1000万。全村有小车600多辆,每户家庭最少的有1辆,最多的有3辆。真正实现了“基本生活包,老残有依靠,优教不忘小,生活环境好,三守促勤劳,小康步步高”。华西村的“精神文明开发公司”实施“富脑袋”工程,使全村村民实现了思想纯净化、知识科技化;提出了“六爱”教育、“十富赞歌”、“十穷戒词”等,成为全村群众简明易懂的行为标准。华西村坚持以“五容”(山容、河容、田容、厂容、村容)作为做优环境的着力点,实现了农业园区化、居民社区化、土地利用集约化。管理民主:坚持了民主讨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从2001年起,吴仁宝和华西人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分五统”(一分,就是村与企业要分开,把新合并的16个村规划成12个村,合并后的原村委会还是由本村村民自治、选举。五统,一是经济由华西统一管理,二是劳动力在同一条件下统一安排,三是福利由华西统一发放,四是村庄由华西统一规划建设,五是华西村党委统一领导)的村级管理新思路 ,和周边的16个村一起组成了大华西村。“一分五统”既体现了共同富裕的发展理念,又开创了超大型村庄民主管理体制建设的先例。华西村已经形成了“南有钱庄(工业经济区)、中有天堂(村民生活居住区)、北有粮仓(农林科技示范园区)”的现代化新农村格局。
二、华西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经验
华西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经验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始终高扬率先发展、科学发展的大旗。发展是华西的最强音,也是华西的主旋律。老书记吴仁宝给我们介绍说:“发展最科学,不发展最不科学”。在老书记吴仁宝的带领下,华西人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咬定目标毫不动摇,做到困难面前,迎难而上;顺境面前,顺势而上;机遇面前,大干快上。尤其是近几年来,华西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走出了一条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使华西村不但经济强,而且生活富、环境美,“美丽的华西村、幸福的华西人”,已成为华西独特的品牌形象。我们学习华西村经验,就是要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致力于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以发展的成效来奏响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二是始终保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锐气。华西人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将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因地制宜发展华西高度统一,表现出敢为人先、敢于超越的创新胆识。依靠创新,华西村积极发展合资、合作、股份和私营经济,走出了一条以集体经济为主,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多元化、混合型经济发展新路子;依靠创新,华西村率先与国内知名企业进行品牌合作,创造了有形资产到无形资产的发展奇迹;依靠创新,华西村积极推行企业合作制、厂长负责制、经理监管制、工代议事制,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和活力;依靠创新,华西村把精神文明作为一种“产业”来开发,推动了“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我们学习华西村经验,就是要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思想活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解放思想破解难题,以实事求是开辟道路,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创前人没有创过的业。
三是始终树立自强不息、勇攀新高的志向。自强不息、勇攀新高,是一种志向,是一股锐气,更是一种奋勇争先、敢于超越的境界。华西村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村,发展成为面积超过30平方公里、人口超过3万、经济总量超过300亿元的闻名全国的富裕、文明、幸福村,靠的就是锐意进取、追求卓越的远大志向。面对“十五”发展的辉煌成就和巨大荣誉,华西人没有陶醉,没有停步,而是自我加压,负重奋进,提出“各地学华西,华西怎么办”的思考,确保在未来5年内,实现“五个五”(即2010年实现销售500亿;幸福、富裕5万人;投资5个亿到外省、外市合作建5个旅游景点;建一座50万平方米的物流“商贸城”;接待国内外游客500万人,迎接建村50周年)的宏伟目标。我们学习华西村经验,就是要有这样一种自强不息、勇攀新高的志向,敢于同强的比、向高的攀、与勇的争、跟快的赛,以更强的争先意识、更大的发展步伐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四是始终牢记以人为本、共同富裕的宗旨。“有福民享,有难官当”是老书记吴仁宝的一句至理名言,也是华西村历届领导班子成员的行为准则。华西村历届领导班子成员始终把服务群众、造福百姓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倾心尽力为群众办好事、谋利益。华西村始终把“人才工程”作为一号工程来抓,创造了人尽其才的良好机制和环境。正是有了一个高素质的人才集群,才撑起了华西集团300亿级规模的巨型大厦,并推动华西向更新、更高的目标攀登。我们学习华西村经验,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富民优先,善于凝聚人心,集聚民智,促进民富,为加快发展、率先发展营造强大合力。
三、参观华西村后的几点启示
华西村的巨大变化不仅让人惊叹,更让人深思。其发展经验对我们建设新农村有诸多启示。
——建设新农村必须有一个好的领路人。如果说华西村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完全是老书记吴仁宝一个人的功劳,可能连吴仁宝自己都不认可,但是,老书记吴仁宝在其中发挥的核心作用,却是无人能够取代的。没有老书记吴仁宝,华西村固然也能像其它农村一样能得到发展,但是要想取得今天的巨变,恐怕很难。正是由于有老书记吴仁宝这样的好带头人,华西村才先后实现了“电话村”、“彩电村”、“空调村”、“汽车村“、“别墅村”。因此,建设新农村必须要有一个无私奉献、信念坚定、能领着群众艰苦创业的好带头人。
——建设新农村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千难万难,实事求是最难。华西村富就富在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富就富在他们走出了一条符合本村实际的科学发展道路。当人们“抓革命,促生产”时,华西村却“抓生产,促革命”;当人家割资本主义尾巴时,华西村创办了五金加工厂;当全国农村轰轰烈烈地包田到户时,华西村却决定由30名种田能手集体承包全村粮田,绝大多数劳力转移到工业上去;当中央说“抓大放小”时,华西村却“抓大扶小”,甚至要“抓小放大”;当华西村和老书记吴仁宝成了明星,参观游客络绎不绝时,偏偏要收参观者10元钱的讲解费,几年后,这个小小的接待站成为跻身全国20强的旅行社。这种始终从实际出发,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华西村赢得了宝贵的发展时光。建设新农村千头万绪,各村情况千差万别,同样只有从实际出发,找准符合本村实际的发展道路,才能摆脱贫困,走上富裕的新农村建设之路。
——建设新农村必须大力发展经济不动摇。老书记吴仁宝给我们介绍说:“我是穷过来的,看到有人穷我就心疼,最大的心愿就是让穷人过好日子,这是我的原动力。”他还说:“是共产党的干部就要让人民过好日子!如果我们这些干部不能让人民过好日子,算什么共产党员!”四十多年来,在“人民幸福就是社会主义”的思想指引下,华西村兴办了一个又一个企业,并逐渐成为企业集团。目前江苏华西集团拥有60家企业,8大上市公司,雄居全国2000万个乡镇企业之首,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307.8个亿。因为有这样的经济实力,华西的村民才能过上幸福的日子。
——建设新农村必须壮大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让所有的群众都过上好日子,是共产党人的一个理想和奋斗目标。怎样才能实现这样的理想呢?华西村的实践证明,只有走集体经济道路,发挥集体的力量,才能在农村集中力量办大事,才能实现共同富裕。在全国不少地方,农民自觉自愿成立的新型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已经不断涌现。这些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改变了过去村民一家一户的散乱局面,在生产销售、信息发布、农村弱势群体扶助等方面,已经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这样的组织只要引导得好,完全可以在建设新农村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推进我市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推进我市新农村建设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统筹兼顾科学规划,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
科学合理的规划是建设新农村的龙头。建设新农村,不仅仅是一个镇村建设问题,而且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在制定规划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与小康指标相衔接。建设新农村的过程是一个与现代化建设同步的过程,需要经过几年、几十年的艰苦努力。在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时,应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衔接,应把农业产业化、农业科技创新、农村教育卫生等规划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充分体现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二)与经济发展基础相适应。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要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充分考虑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农民收入水平和城市对农村的支持程度。在实施过程中,应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针对不同情况、不同条件,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做到不急于求成、不一刀切、不齐步走。尤其是在建设农民集居区的问题上,不能搞强迫命令和形式主义,不能搞形象工程和面子工程,特别要防止以各种名义增加农民负担。
(三)与产业发展布局相协调。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新农村建设规划应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大趋势,依据当地实际,突出产业特色。可根据我市已形成的啤酒大麦、优质肉羊、无公害蔬菜和制种等特色产业,通过规划进一步优化农业布局,努力建设一批高标准、有特色、上规模的现代农业。
(四)与城镇化进程相结合。建设新农村,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按照“适度集聚、节约用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充分考虑今后城镇化、工业化的长远趋势和镇村布局的长远发展,科学确定镇村居民点的布局和数量,合理设计村庄形态。
(五)与农民群众期盼相呼应。农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受益者,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时,应广泛听取农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做好农民群众反映最强烈、要求最迫切、爱益最直接的事情。新农村建设规划,应突出饮水安全、农田水利、乡村道路、农村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整体面貌。
第二、着力促进农民增收,提高群众生活水平
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实现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是建设新农村的根本目的。(一)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当前,农民增收最大的难点是农业的增收。应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用抓工业的理念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设施农业,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加快推进农业的生产、加工、运输、仓储、营销等现代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附加值。加强农村科技推广体系建设,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加大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示范和推广力度,进一步提高科技贡献率。
(二)鼓励农民自主创业。近几年,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最大亮点。因此,农民增收的最大潜力在非农收入上。应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着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规模企业配套产业和农村服务业,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进一步激发农民自主创业的热情,为农民自主创业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引导农民以多种形式参与投入,把散存资金转化为资本,增加收益。鼓励外出劳务人员回乡创业,用外出打工带回来的资金、技术和信息发展二、三产业,带动家乡农民增收致富。应倡导发展家庭手工业,帮助农民兼业创收,让农民在家门口富起来。
(三)提高劳动力转移程度。应加大对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力度。按照市场需求、企业需要和工种要求,大力开展订单培训、定向培训,提高培训就业率,有组织有计划地促进劳动力转移。消除对农民进城务工的歧视性规定和体制性障碍。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努力达到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要求。
(四)扩大扶贫济困覆盖面。提高农民群众的整体收入水平,特别关注低收入家庭。应发动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和农村工商企业、个体工商户,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根据不同情况不同对象,采取科技扶持、就业支持、信息引导、项目带动等多种措施,帮助低收入家庭提高自救能力,促进自我发展。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扩大覆盖面,将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的纳入低保范围,切实做到应保尽保。积极推进农村敬老院建设,对无依无靠、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老人实行“五保”供养,共同分享新农村建设的成果。
第三、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增添新农村建设后劲
(一)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建设新农村,必须充分发挥村党支部、村委会的作用。以开展“五好”村党支部活动为契机,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创新党组织建设的设置形式,积极探索建立跨村域、同行业的联合建制。尝试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在党员人数较多、地域较广的村还可以建立党总支,下设党支部、党小组,方便党员开展活动。
(二)培养“双带”型村干部。广大农村基层干部,是建设新农村的具体组织者和实践者。一是要抓好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的培养和选拔,帮助他们强化“自己不能富,不能当干部;只顾自己富,不是好干部”的意识,努力形成一支带头致富能力强、带民致富能力强的“双带”型村干部队伍。为调动村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应提高村干部的报酬。二是要建立和完善村级后备干部培养的长效机制,注重从外出务工人员、发展民营经济带头人、种植养殖能手、退伍军人以及有志于新农村建设的大专院校毕业生中培养选拔村干部,进一步优化村干部队伍结构。
(三)完善村民“一事一议”制度。农村税费改革后,“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已成为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投入的主要途径。凡是通过“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事项,应将目的、意义、用途通过村务公开栏或其他形式向村民解释清楚,让大多数村民参与讨论决策,充分体现自觉自愿原则。筹集的资金应规范运作,做到账目清楚,支出有据,及时公布,让群众心中有数。
第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
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保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培育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建设新农村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一)发展农村教育卫生事业。一是要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入,重点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和技能培训。进一步整合优化城乡职业技术培训资源,加强职业培训基地建设。完善培训工作制度,分类型、分层次制定培训内容和方法,着重加强科技文化培训、高效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农民增强生产经营和就业创业能力。二是要增加对农村卫生事业的投入,加快乡镇、村两级卫生服务机构基础建设,进一步扩大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加强农村医疗、药品监管,提高广大农民医疗保障水平,完善重大疾病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机制。
(二)不断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加强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实施广播“村村通”工程,充分发挥广播电视作用。加强文化市场管理,鼓励农民自办各种形式的文化设施,培养一批文化中心户、文化大院,组建一批农民书社,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倡导健康文明的新风尚。深入开展农村形势和政策教育,认真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积极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八荣八耻”教育为入手,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健康文明的新风尚。对普通农民群众,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引导他们自觉遵守各种文明公约和村规民约,创建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对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加强诚信教育和市场经济知识培训,鼓励他们依靠诚实劳动提高生活质量,反哺家乡。对发展个体经济、创办民营企业而率先富裕起来的农民,加强形势政策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鼓励他们通过合法经营发家致富,回报社会,在农村逐步形成科学文明的社会风气。
第五、切实强化组织领导,形成新农村建设合力
(一)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推进新农村建设,关键在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出发,把建设新农村作为一件大事,真正列入议事日程。市、县(区)主要领导应新自抓好调查研究和部署推进工作,分管领导应集中精力抓好综合协调和督查落实工作。建立市、县(区)领导干部新农村建设工作联系点制度。市、县(区)应动员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并切实把支持新农村建设纳入各级和各部门各单位工作考核体系,坚持考核结果与业绩评定相结合,形成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
(二)严格执行财政支农政策。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势在必行。中央和省上出台了一系列支农的政策,关键在于抓好落实。财政部门应确保实现“三个高于”:财政支农资金增量高于上年,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高于上年,并做到专款专用。科技部门每年的科技三项经费用于农业的比重应逐年提高。
(三)创新农村投资融资体制。金融部门应根据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转变经营观念,创新服务方式,着力在理顺农村金融体制和机制上下功夫。政策性金融机构应进一步拓宽业务范围,对比较效益低的农业产业化项目,率先投入启动资金,引导社会资金向农业回流。商业性金融机构应根据农业生产的需要和农村经济组织的经营特点,建立健全信贷管理体制,增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能力。农村信用社应完善组织体系,充发发挥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作用。引导农户发展资金互助组织。积极发展多种开式、多种渠道的农业保险,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范围,更好地推进新农村建设。
4. 针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什么切合实际的好点子
建设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有效地解决“农业、农民、农村”问题。
关于“农业、农民、农村”问题,普遍认为其根源就在于农村的农民人多。所以,解决的办法就是推进城市化、转移农村富裕劳力。于是,农民到城里打工似乎就成了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
可是,农民在城里打工却遇到了不仅是恶意欠薪、生活和生产条件恶劣的问题,而且还有生活居住、孩子上学各种各样的歧视政策。结果,导致了社会矛盾突出。
这样,人们自然又把矛头对准了历史遗留下来的城乡二元制结构,大肆抨击。给人的印象是,似乎只要打破了城乡二元制结构,那么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更有人,还竟然鼓吹起土地私有化。
实际上,这些思路只是顾头不顾尾的单相思。因为旧中国和拉美国家就是土地私有制却没有城乡二元制,可不仅是没能解决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反倒是拖累的城市也破烂不堪、不能有效发展。
其实,城乡二元结构制恰恰正是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民、农村”问题的最为有效的政策体制。
关键是国家的投资政策必须反弹琵琶、颠倒乾坤,把投资的重点从城市转移到农村!
(一)
中国的农民为什么多呢?
根本原因,就是科学技术落后导致工业化程度低。
具体原因,是农村人口众多、别无所长,权利太小,少有机会。
现今的所谓“三农”问题,就是因为农村的人口,不仅是众多无比,而且别无所长,同时少有机会,只能以土地为生、以农业为本、成为农民,形成了人多地少的矛盾,导致劳力过剩、农业低效、农民低收,造成农村贫困落后、依靠增人增收,进入恶性循环。
农村人口的绝大多数别无所长,也就别无所能,也就只能当农民。本来农业就是古老的主体产业,容纳着社会的主要人口。其它产业和行业都是由农民中另有所长的能工巧匠、以农业为基础形成发展起来的。所以,相对而言,农业是最简单劳动的产业,别无所长的劳动者就只能滞留于农业。
农民权利太少,没有国家政策导向的支持,少有机会转业改行。实际上,原本普通的城市人口绝不比农村人口素质高,只是因为国家通过城乡二元结构政策体制,组织推进城市了工业化,给他们创造出了在非农产业的充分就业机会,实现了收入增长,带来了市场繁荣,拉动了经济发展,进入了良性循环。
虽然同是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人,但是农民却从来也没能享有国家给予市民的投资政策和就业政策,反倒是被剥夺了主导市场增产增收的历史机会,形成低收入贫困的恶性循环。
这就是现今“农业、农民、农村”问题的来源!否则,如若当初国家利用城乡二元结构的政策体制在农村推进工业化,那么现今自然也就没有了什么所谓的“三农”问题了。
当然,在国家力量有限、无法面面俱到,可国际发展的竞争又十分激烈的条件下,只能是以“集中精力打歼灭战”的方针,实施城乡隔绝的体制,集中主力发展一部,带动全部。利用原有基础,优先发展城市经济,也是顺理成章的。
但是,现在城市早已发展成了国际先进水平,农村却还滞后在国际落后水平。这样,国家就有必要集中精力、集中主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了。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国家就必须利用城乡二元结构的政策体制,反弹琵琶、颠倒乾坤,将农村提升为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把投资的重点放到农村去,主导农村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就地消化农村富裕劳力,吸纳城里的富裕劳力到农村来打工!
(二)
由于传统的主流观念认为,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是在城市。所以,只好又把希望寄托于城市发展,吸纳农村人口,这就走上了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发展之路。
但是,历史的经验证明:此路不通。
城市的规模发展也遵循着边际效益递减规律,不可能无限扩张。事实证明,城市发展一旦超出了规模边际效益的最大化,就会爆发城市病,形成对社会发展的反动和破坏。
从自然条件看,因为相对而言,西欧是人少地多、中国是人多地少,西欧的城市不用很大很多,就能吸纳了全国的大部分人口;中国的城市尽管相对又大又多,却也只能吸纳全国人口中的少数。所以,中国不可能依靠现有城市的规模扩张实现转移农村人口达到共同富裕的程度。
所以,中国以西欧的方式不可能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
20世纪90年代之前,由于中国的工业化还没有显示出在城市的副作用,城市又面临着就业的压力,自然就对于工业企业是持多多益善的态度,甚至将大量原本处在农村的工业企业接进城内,并着实得意一阵。
殊不料,好景不常。如此这般自我膨胀,现代城市病爆发了:人满为患,车满为害,缺水少电,房价奇高,环境污染,大气污浊,……
正因如此,以北京为首,要求控制外来人口的呼声不绝于耳!
这呼声尽管遭到了广泛的批评,可却是谁也不能无视现今中国城市病愈来愈重的现实。
又岂止如此,对企业来说,利用现成的城市基础设施或许经营成本比在农村相对要低些,但是就宏观经济的总体而论就不一定了。看看每年“春运”给交通造成的压力,看看农村人进城后与城里人所产生的矛盾,……
这些间接的经济成本和直接的社会成本是愈来愈大的,迟早会使国家不堪重负,甚至有可能形成大量农村无业人员聚集城市,导致社会动乱。
首都钢铁公司从北京迁出,这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开端。如果将城市中大部分基本工业的大企业迁到农村,就会对社会生产力布局和发展的科学化,减轻了现代城市病,健康农村社会发展发挥关键性的作用。
(三)
中国完全有条件不以西欧的方式实现工业化,完全能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化。
从社会条件看,西欧是以私有制的微观自发性为主、中国是以公有制的宏观自觉性为主。私有制的工业化是以追求个体利润最大化为主,在城市自发膨胀起来的,只能是先发展后治理;公有制的工业化则完全能够自觉地以投资的社会效益最大化、城市规模的边际效益最大化为依据,推进工业化在城乡的全面发展,科学布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推进工业化在城乡的全面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的工业化,关键不是技术问题,也不是资金问题,而是思想问题,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破除传统、转变观念的问题。
迄今为止,我国还只是实现了城市工业化、完成基本工业建设,可占社会主体的农村还几乎只是处在工业化的边缘。
我国现在的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左右,这只相当于德国1820年的水平。
那时,由于工业化在全球处在初始阶段,总量很小,所以虽然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德国还远远落后于英法两国,可也已经占到了百分之十,还是世界上名列前茅的先进国家呢。
但是,在当今世界情况就截然不同了,仅仅少量地区的工业化所代表的只能是国家的落后化。
农村不能先进化,中国就不可能先进化。国家的工业化和先进化是城乡的全面工业化和先进化,完成了城市的工业化只是完成了国家工业化的基础,实现国家工业化依然是任重道远,必须同时推进农村生产力的先进化。
所以,国家必须承担起推进农村工业化的责任,必须从战略上认识到:
推进以工业化为主体的农村非农产业发展,这决不仅仅是伦理道德和社会稳定的问题,而是如同当初集中主力推进城市工业化一样,是实现社会生产力布局科学化、经济结构合理化、发展效率最大化和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关键所在。
(四)
利用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国家通过实施以“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和农副产品“统购统销”、“剪刀差”为主政策,在确保农民低水平温饱、基本教育和医疗的基础上,置农村的基础设施于不顾,从农业和农村获取了工业化的原始基本积累,在城市完成了中国工业化的基本建设,既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也形成了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
这是个成功的经验!也就给了我们彻底解决日益突出的“农业、农民、农村”问题根本性的思路。
第一、利用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把政策导向的重点转移到农村去,中国彻底解决“农业、农民、农村”问题那就是指日可待的!
因为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形成的根源,并不是所谓的城乡二元体制,主要是国家的政策导向,是国家制定的政策把经济资源从农村投入了城市。
相反,实践证明: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把“集中精力打歼灭战”的方针应用在经济建设上的,“集中主力,发展一部”,城乡二元制是高效的体制。
现今,只有实施城乡二元制,才能抑制住城市的“黑洞”效应。经过半个世纪的资源投入和建设,城市对农村拥有了压倒性的实力优势,形成了“黑洞”效应,吸引和吞噬着农村的各种资源。如若听任市场经济作用,任凭资源自由流动,那么国家对农村的投入就会倒流回城市。只有强化城乡二元结构制才能隔断国家对农村投入的回流。
第二、中国彻底解决“农业、农民、农村”问题,必须也只能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
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乡镇企业很重要,要发展,要提高。”(《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354页)
实践证明:农村只有发展集体经济,才是实现了邓小平所设计的“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防治贫富的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事实还证明,也只有发展集体经济,才有可能获得农村经济发展的效率最大化。
所以,凡国家的农村投资及相关的主要非农产业,必须由农村集体组织建设和经营。防止私人包揽,重蹈城市经济改革的覆辙,弱化公有制经济,导致贫富两极分化。
第三、推进和实现农村的工业化,必须也只能实施计划化的市场经济体制!
所谓“计划化的市场经济”,即“宏观经济计划化,微观经济市场化”,就是“宏观的计划经济,微观的市场经济”,也就是国家通过统一规划和控制,实现以生产力布局、两大部类生产、积累消费比例、各种产业结构为主的宏观经济的科学化,再由各个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依据市场实施经营。
我们不可能在短期内发展出如发达国家那样经过几百年才形成的高级市场。而即便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也有市场失灵导致的危机,也必须国家的宏观管理和计划调节的校正。所以,就必须以强力的计划化校正市场的天然缺陷,回避经济危机,防治以往乡镇企业发展中出现的一拥而上、一哄而散,得不偿失的大起大落。
经验和教训都说明,只有这样,实行“计划化的市场经济”,才有可能实现农村经济效率的最大化。
第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必须坚决落实和实施农村自治的民主政治!
主流观念认为,农村之所以实行生产责任制是由于平均主义“大锅饭”养懒汉,严重挫伤了社员的积极性,导致贫穷。
这只是表面的皮毛现象!
其实根本原因是,农村干部不仅是私心愈来愈重、 “社员走后炕上躺”,而且以权谋私、“儿子闺女有出息”的问题日趋突出,严重挫伤了社员的积极性!
说集体经济“大锅饭”把农民养成了懒汉,这是对中国农民的严重侮辱!
想想抗日战争,想想解放战争,再看工业化建设,再看社员们建设的农田水利工程,中国的农民付出了怎样的牺牲、发挥出了怎样的干劲!他们比任何阶层都更热爱国家和集体,更通情达理。
对于中国的农民,任何人都只有愧对而决没有指责的资格!
但是,由于生产方式的落后,农民成为了真正的弱势群体。他们
缺少社会化大生产组织性纪律纪律性的训练、人多分散不抱团,只有人单势孤的个体劣势、难以形成众志成城的集体优势,很容易被各个击破!
所以,党和国家就必须把农民组织起来!以强力的法律提高农民的政治权力,严厉监督干部,防治腐败再次搞垮集体经济。
(六)
把投资的重点放到农村去,这决不是把污染落后的企业放到农村去!
这就出现了个问题,当年的城市是以生产资料优先增长为先导实现的工业现代化,那么现今的农村现代化以什么产业和项目为先导呢。
没有好项目,这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
所谓好项目,就是建成的企业必须是产品有市场、经营有利润。
在商品经济中,生产项目的好坏主要是由市场决定。没有市场,商品就不可能完成惊险的跳跃,就会摔死商品生产者。有了市场,就会有资金和技术来源。所以,市场是经济发展繁荣决定因素。
目前,农村市场凋敝是制约农村发展所面临的首要问题。由于长期的超负荷经济贡献,形成了农民的低收入和农村的低消费,导致农村不仅市场狭小,而且农民也无力承受市场风险,从而制约着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
所以,推进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实现生产力的先进化,必须首先实现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消费水平,以启动农村市场、复兴农村经济。 在农村无力自发实现充分就业增收的条件下,必须由国家主导广开就业门路、实现充分就业增收、启动市场。
那么,国家怎样实现农村人口的充分就业增收呢?
现今我国工业化已经进入了升级换代的高级化阶段,发展是以创新为主,实现质量和效益的赶超。
此时,如若重复城市工业化的发展模式,不仅必然造成自然资源和生态的灾难,而且已经没有了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市场条件。
如若以先进技术推进农村工业化,城市作为经济要素的集散地,自身的技术创新尚且不足,根本没有向农村进行规模投入先进工业要素的实力。
显然,照搬城市经济“先生产后生活”经验,通过推进农村全面工业化启动农村市场,此路不通。
所以,农村经济的复兴和发展必须实行“先生活后生产”,就是:
由国家主导全面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所形成的基本材料市场依托,建设农村集体企业,实现农民的充分就业和收入增长,以启动农村市场、复苏农村经济,发展集体经济,进而拉动农村非农产业的形成,推动农村生产力的先进化。
大兴基础设施建设、严格限制乃至禁止其中的机械化作业,这是解决失业、促进发展的一条重要的国际成功经验。希特勒就是以此在短期内解决了失业问题,复兴了德国经济,奠定了发动战争的雄厚物质基础的。
这个经验对于我国,更是具有解决劳力过剩、资金稀缺和资源短缺问题的普遍性和长期性的意义。
(七)
时下,我国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进入了享乐阶段,农村还滞留在尚未起步的空白阶段。
国家只投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从法理上讲,这是毫无道理的。
国家主导以充分利用劳力资源为主,全面展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所需的基本材料为市场依托,建设和发展农村集体企业。这不仅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其最直接的作用在于:
一是、提高农村人民的生活质量;
二是、提高现有土地的综合利用率;
三是、推动农村集体企业发展进入新的高潮 ;
四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力的充分就业和农民增收;
五是、拉动农村以建材和建筑业为主导的非农产业发展。
这样,一方面完全能够实现启动农村市场、复苏农村经济,进而拉动农村非农产业的形成,推动农村生产力的先进化的目的;另方面形成历史性的战略意义:
第一、在政治上,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充分体现出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防治了贫富两极分化,必然获得中国最大多数人民的坚决拥护和支持,形成最稳固合法的政权基础。
第二、在经济上,从最物美价廉的土石开发起家,拉动农村的非农产业化,繁荣农村市场,就开创出了经济全面发展的空间。
第三、在发展上,通过科学布局基础产业,充分治理生态环境,实现了持续发展战略。
第四、在结构上,内地农村剩余劳力的就地就业,不仅缓解了全国交通紧张的问题,而且更主要的是缓解了城市和沿海地区劳力的供大于求矛盾,迫使这些地方提高劳力价格,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也就逼迫着初级产业向内地和农村、向主要原料产地转移,实现生产力的科学布局。
第五、在社会上,内地农村剩余劳力的就地就业,不仅减轻了现代城市病,而且减少了与城里人的直接矛盾。同时,农民们守家在地胆气就壮,就敢于同不法企业主斗争,这就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和健康发展。
第六、在农村集体经济普遍发展壮大的同时,国家大力强化现有的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实现农村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同步现代化。这就将对社会政治文明的发展发生基础性的决定作用!
开展农村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必须从内地最贫困的地区开始,以农民住宅建设为核心,展开路、电、水、暖、燃等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农村生活设施的城市化。
一是、实现农村住宅的楼房化。宅基地的无偿性,住宅楼造价自然较城市低得多,完全可以控制在国家和农民的承受力之内,原有宅基地就成为优质良田,缓解耕地不足,形成农业增产增收的基础。
二是、实现农村生活燃料的燃汽化。在农村全部实行沼汽、液化汽、太阳能,就实现了循环经济,不仅保护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而且增加了工业原料来源,同时生产出的优质有机肥又是优质农副产品的生产基础。
三是、实现农村生活用水的有偿化,就节约出水资源。
……
把现今的农村建设成今后的基础工业基地,把已有的城市改造成将来的高新技术研究发展基地,以城市的技术发展支持农村的现代化发展,以农村经济拉动城市经济,让城市的富裕劳力到农村去打工!
这是中国实现全面工业化和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的主要标志。
既然中国的落后的农村已经支撑起了城市的现代化,那么现代化的城市必定有能力反哺出农村的现代化!
当然,这必须要有老一辈的雄才伟略才能实现。
更多有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文章:http://wenzhang.org/learned/special/xinluncun/
5. 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效
九个方面的明显成效是: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基本平衡。去年全国粮食总产达10030亿斤,实现连续4年增产,单产连续4年创历史新高。棉花、糖料等产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长。
——农民收入保持连续四年较快增长。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140元,比上年增加553元,实际增长9.5%,增收绝对额是历史上最多的一年。
——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步伐加快。2006年至2007年阳光工程培训转移就业农民700万人,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培训专业农民153万人,促进了农民应用先进适用技术能力的提高。
——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去年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1%,比2005年提高5个百分点。近两年新增农村户用沼气900多万户,去年完成新建改建农村公路42.3万公里。
——耕地保护和建设力度加大。国家把确保18亿亩耕地目标分解到各省区市,全面启动116个国家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
——农业法制建设步伐加快。新制定或修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动物防疫法等多部涉农法律相继实施,兽药管理条例、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等多部行政法规和规章相继颁布。
——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两免一补”使1.5亿中小学生家庭经济负担减轻;7.3亿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为85.7%;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推开;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减少669万人,农村低收入减少709万人。
——农村经营的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已发展到15.1万个,入社农户达到3486万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14%,入社农户每年每户比非成员农户增收约20%;产业化经营组织已发展到13.57万个,带动全国35.2%的农户,平均每户每年从中增收约1336元。
——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化。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平稳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启动实施,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农业行业管理体制改革进展顺利。
6. 求新农村建设的成功案例。
新农村建设成功案例,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规划设计的四川绵阳回香草庄园,根据绵阳的实际答情况,为当地解决了两大问题。
1. 解决了新农村建设的问题
四川绵阳杨家镇香草庄园成功的实现了旅游与新农村建设无缝衔接,让农民参与到旅游区的建设中来,切身感受到了种草比种植粮食更赚钱,虽然土地种植不能自主,但是农民们离土不离家,杨家镇香草庄园解决了当地500余人的就业问题,农民们可以在自家门口工作,月收入达到2000元以上,每年增加收入7000多元,对周边村镇经济影响起到积极带头作用,打造绵阳新农村建设典范。
2. 解决了土地流转问题,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杨家镇通过大胆试点使土地升值,规范流程让农民满意,创新机制做到保障有力,杨家镇成功实现了土地经营,激发了产业活力,不仅为杨家镇香草庄园的成功规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香草庄园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更为其他地区成功实现土地流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7. 美国农业现代化的方法和经验有哪些对我国新农村发展有何借鉴
1、农业高度现代化。美国是世界上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最高、劳动生产效率最高、农产品出口量最大、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农业成为美国在世界上最具有竞争力的产业。
2、区域化发展优势明显。美国西部经过大开发后,其区域优势十分明显,加利福尼亚州已成为美国最大的水果、蔬菜生产基地。美国中部地区大部分为开阔平原,土壤肥沃,一年四季气候分明作物生产期长,玉米生产位于全美第三位,牛肉生产位于第二位,生猪生产位于第六位,畜牧屠宰加工位于第一位,三分之一的农产品出口世界各地。
3、农业机械化水平高。美国农业生产在20世纪40年代就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整地、深施肥、收获等各种农业作业项目全部实行机械化,有的项目还实行复合作业。家庭农场实行公司核算,科学种植,机械标准化作业,生产效率高。
4、高度重视农业资源保护。一是进行盐碱地的治理,改善土壤理性,科学选择适合土壤种植的作物品种。二是发展旱作农业。三是开展保护性耕作,对农作物秸秆实行机械还田。四是实施休耕法。美国政府规定了土壤保护标准,农户的耕地经过检测后达到了规定标准,就可以得到政府的补贴,否则就得不到政府的补贴,从政策上激励农户保护土壤。
5、节水农业在美国西部农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美国西部是干旱地区,雨水少,这里的旱作农业十分发达。其主要运行机制是政府投资修建主渠道,家庭农场自己投资将水引进农田,充分发挥政府和家庭农场双方的积极作用。种植园普遍采取机械耕作、播种,自动喷灌,并采用渗灌的方式输送营养液。
6、产业化经营水平高。美国农业生产阶段、农业产业化阶段、市场销售阶段紧密相联,农业产业化程度高,实现了产销”从田间到餐桌”的一体化。
二、美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经验
1、政策支持和法律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国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指导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法律体系。各项法律既规定了农民以及为农业生产服务企业的行为,同时也规定了政府干预经济发展的行为。同时,在财政上对农业给予了大量的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教育、科研、推广工作有足够经费运行。
2、健全有效的农业技术支持体系。美国农业科技体系主体主要由联邦农业部科研机构、赠地大学的农业科研及推广机构和私人企业科研机构等三方面组成。美国农业的最大成功得益于科研、教育、推广三结合的体制,美国农业部系统的研究经费主要来源于按各种法令和条例拨给农业部的联邦预算,其中大部分分配给8个农业科研中心。大部分农业科研投入来自各州、各类基金会及企业,也就是说,美国的农业科研投入是一个多元化的投人体系。
3、充分发挥各类农业合作组织的作用。农业合作社遍布美国各地,在美国的一体化服务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合作社的主要任务有:一是销售和加工服务,二是供应服务,三是信贷服务。
4、以加工业为龙头带动农业生产发展。洛杉矶商会是一种民间的会员式组织,具有组织农民生产、联系市场、提供信息、帮助和指导生产以及销售农民生产的产品的作用。同时,它还帮助农民建立与政府沟通的渠道,特别是在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咨询和保护会员的利益等。美国各地都以市场为导向,以订单农业为保证,来完善农业生产,实现农业生产工厂化。
三、主要启示和建议
1、遵循市场规律。市场的需求是农民(农场主)生产的动力和基础,因此,第一,要把市场放在首位,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和农产品加工企业要提高自身产品的竞争实力,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第二,企业和农户的所有经营方式和行为都要从市场出发,重视社会消费需求的变化,注重市场调研,重视市场营销。第三,要积极开拓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不仅要着眼于国内,而且要放眼国际,在国际大市场上找出路,特别是要抓住人世的有利时机,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工程,以龙头企业带动千家万户,发挥品牌效应,积极抢占国际市场。
2、加快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美国十分注重有机农产品生产,尽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在我国,虽然己开始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的步伐,但发展较慢。WTO的加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农产品质量(外观和内在品质)成为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没有统一的标准只能是单打独斗,形成不了规模和气候,更不符合全球经济一体化所带给我们的机遇的需求。因此,加快制定符合WTO等国际标准的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已成为非常紧迫的课题。建议加快这方面的工作步伐。
3、要加大农业环保力度,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美国政府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对农业环保要求严格,尽量减少化学药剂,鼓励使用有机肥料、生物农药。我们应进一步加大环保力度,严格控制化肥农药使用量,保证食品安全,遏制生态环境恶化。
4、要改革管理机构和体制。全方位发挥市场功能美国政府在促进农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在于引导而不是支配。因此,要使政府部门真正能在产业化经营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必须加强宏观引导,加强农业质量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以及农业执法体系建设。重点应放在专业批发市场的建设,扩大和完善市场功能。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使市场主体能够独立自主、自负盈亏地在这些体系和框架内运营,充分发挥企业的能动作用和市场的调节作用。(
8. 中国著名的新农村及发展经验
浙江新农村建设的经验
最近,浙江省统计局公布的《2005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5年浙江农民的人均收入达到6660元,连续21年居全国首位。同时,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根据新标准对各省区农村全面小康进程进行跟踪监测的结果显示,2004年浙江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实现度达到58.9%,比2003年提高了7.7个百分点,继续位居全国各省区第一。
作为一个土地和资源贫瘠而遭受自然灾害又是最重的省份,是如何率先在全国走上新农村建设道路并且取得骄人成绩的呢?
产业集群:25个浙江人中就有一个老板
以中心城市、城镇和块状特色经济的发展带动产业和农业人口的集聚,目前已使全省75%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这是浙江省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农村最成功的方略。统计数字表明,平均25个浙江人中就有一个老板,在温州和台州地区,平均每4个家庭就办有一个企业。浙江的农民绝大多数从事着非农产业,这是浙江农民收入长期保持第一的秘诀。
农业的“三化”与农业合作社
浙江农业的成功在于“三化”,即产业化、规模化与科技化,而浙江农业“三化”能顺利进行又得益于其有效的载体———农业合作社。2003年4月,浙江被农业部列为全国惟一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试点省。合作社已成为浙江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整合资源和生产要素,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同时,浙江的农业还走上了跨省以及国家化的道路,目前浙江省以农民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为主的农业资本在国外、省外获得的用于发展农业生产的“飞地”面积已达701.85万亩,接近该省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
财政推手:四两拨千斤
加大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速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形成了城乡互动互促的机制;重点抓好农村现代产业体系、农村新社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现代农民素质、农村民主政治和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等“六大建设”;加大“山海协作”、“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和“百亿帮扶致富”等工程的实施力度,突出欠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浙江省这三大措施的积极实施充分显示了财政的推动作用。
(据《中国经济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