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开车经济学:我们为什么这样开车
一提起经济学,我们头脑中大多会回想起那些晦涩的表达和枯燥的图表。其实不然,许多经济学完全可以用另一番话语表述,比如曾非常火热的《在小吃店遇到凯恩斯》、《巧克力经济学》等。最近,来自美国的汤姆•范德比尔特的《开车经济学——我们为什么这样开车?》也是很火。这本讲述开车观念和技巧一系列问题的图书,为我们揭示了堵车的终极奥秘。
其实,不只开车是门学问,对有着巨大汽车消费潜力的中国来说,买车、用车,日后交易汽车这一系列关于车的行为都是大学问,而且是真正关乎“经济”的思考。在如今油价高涨、全球汽车业中国一支独秀的当下,探索具有中国特点的开车经济学真是颇具积极的实践意义。
买车:性价比为先
对于许多家庭来说,如今购买一辆汽车并不再是奢望。但现代人的消费观念是越来越理性了,厂家的广告轰炸、商家的花言巧语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威力,老百姓更希望的是“物美价廉”,毕竟百姓买车不同于公家购车、玩家败车。
一部新车,正常使用年限为10年。10年之后强制报废,而在此间维修保养、油费保险、正税杂费等各项支出,大约相当于甚至超过一部车钱;有专家曾经将车辆折旧、养护费以及个人房贷、社保等家庭支出明细进行过仔细计算,得出结论是适合家庭购车车价应该是全家的年收入。也就是说一个年收入为10万元的家庭,其最适合的车价大概在6-10万元之间。这样看来,这种计算方式应该还是很准确的。
车价格确定后,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选择一款高性价比的好车,也只有这样才对得起百姓的那份血汗钱。而翻开近些年热销的车型,无一不是靠性价比站稳市场的。如雅阁借助高性能和精细做工,成为高档车型中性价比的典范;还有最近热销走俏市场的东南V3菱悦,国际品质与自主价格的鲜明对比、低价高配的产品属性,让其成为了物美价廉的代名词。那么,对于消费者来说,怎样“慧眼”辨别一款高性价比车呢?众所周知,性价比有一个繁琐的计算公式,但理论值往往和实际价值不能成正比。最简单的就是消费者要多听多看。多听听其他人对这款车的评价,多看看汽车厂家的所作所为。如频繁打广告的往往不是性价比高的,毕竟“羊毛还处在羊身上”;还有频繁降价的,应该是厂家利润太高。
❷ 《开车经济学》:告诉我怎么开车
这本书因而今后也不会被列入“对我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书籍名单。但是它无疑大大增加了我的驾车乐趣。
它带给我的第一个乐趣在于,让每一次普通的驾车出行成为有意思的实验过程。或宽阔或拥挤的马路是开放的实验室,各色汽车、骑车人乃至行人、警察、交通协管员全部是实验的对象。当然,我也是实验对象,只不过我还同时兼有观察员身份,把观察来的实验结果和书中列举的结论一一比对,然后窃喜,偷笑。如果你也和我一样,是一名有着7年驾龄的司机的话,你当然知道,《开车经济学》里说的这些规律都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如果堵住路口的是一个女司机,那么会有更多的人(包括女司机)鸣笛。
如果造成堵车的司机贴着“新手上路”的标签,对他鸣笛的人就更多。
同样是堵塞了路口的交通,吉利会比奔驰招来更多的鸣笛……
为了实验全面起见,我在国贸桥下掉头时故意把车开到靠前的位置,然后试图并线,并且按照书中建议的那样,除了降下玻璃,伸手示意之外,还看着别人的眼睛。想知道结果么?对方真的同意我插入队伍了。达成交流果然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唯一的困扰是:如果我要插入右转弯队列的话,应该以怎样的姿态从右侧伸手示意,又如何让右侧那位司机看到我的眼睛呢?不过,应该声明的是,此案例纯属实验行为,大范围推广则会失效并带来灾难性后果,那就是混乱不堪的路口秩序甚至车主之间的纠纷。
遥想多年前读到的一位旅美作家的散文中提到,一位中国男人对女人学开车颇有微词,理由是,他的老婆本来是一位温婉可人的百分百贤良淑女,可一旦开上了车,脾气秉性顿时没来由的火爆乖张起来。驾车时动辄大爆粗口,实在不可理喻。如果那位先生今天碰巧能够读到这本《开车经济学》,他自然会了解:并非女人格外善变,或者女人因为掌握了方向盘就自命不凡,实在是因为,在面对同一件交通问题时,司机和乘客的大脑活动是不同的。他们活动的神经区域不一样。实际上他们属于不同类别的人群。所以,乘客面对其他人的违规并线、低速行驶以及冒险的加塞儿这类行为时,态度更加中立。他们并不认为自己被冒犯,因为他们不认为自己的身份和汽车密切相关。
不过,人在驾车时的行为和心态并不总是和车外的生活大相径庭的。比如:司机在80%以上的驾驶时间里都盯着前方的路看,而只有6%的驾驶时间来看后视镜,也就是说,我们更关注超过我们的车辆,而不是被我们超过的车辆。换言之,更多的时间我们都在关注损失而不是收获。由此可以推导出一个在拥挤的驾驶路途和人生旅途上同样奏效的办法:在无关紧要的时刻,多看看后视镜,多想想不如我们的人,我们感觉会更舒服。等等,难道你没有发现,这些来自北美洲道路上的调研结果和中国两千年前业已形成的轻逸的哲学思想异曲同工吗?
❸ 微观经济学开车还是坐公车沉默成本是什麽(详见例题)
是沉没成本
是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是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我们把这些已经发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称为“沉没成本”(Sunk Cost)。在经济学和商业决策制定过程中会用到“沉没成本”的概念,代指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沉没成本常用来和可变成本作比较,可变成本可以被改变,而沉没成本则不能被改变。
一个成本是260 一个5550 你说选哪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