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西方经济学作业答案
《西方经济学》作业及答案
第一章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1.1.下列学科哪个是西方经济学的分支:( B ) A. 政治经济学 B.微观经济学 C.国民经济管理学 D.财务管理学 1.2.经济学可以定义为:( D )
A. 政府如何干预市场 B.消费者如何获得收入C.企业如何管理 D.研究如何有效地配置稀缺资源 1.3.经济物品是指( B )
A. 有用物品 B.有用且稀缺的物品 B. 必须用货币购买的物品 D.稀有的物品 1.4.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有( D )
A. 生产什么 B.如何生产 C.为谁生产 D. A.B.C都正确
详情请见:http://wenku..com/link?url=16SBVMbB3GCvbRwbY1G__-w90L7-e-k1UGSzEzLV-5DFkTqOoxTBLNeBYwyVUFK
❷ 西方经济学作业
解:1)把原函数变为:
公司X:Qx=200-(1/5)Px ; 公司Y:Qy=400-(1/4)Py
当销售量Qx为100时,Px=500;当销售量Qy为250时,Py=600
Ex= lim-(△Q/△P) *(P/Q)=-(dQ/dP)*(P/Q)=-(-1/5)*(500/100)=1
△P→0
同样求得:Ey=3/5
2)当Qy为300时,Py=400
X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为:
eXY=(△Qx/Qx)/(△Py/Py)=(△Qx/△Py)*(Py/Qx)
=[(100-75)/(600-400)]*(400/75)=2/3
3)设销售收入函数为f(y),则:
f(y)=Py*Qy=Py*[400-(1/4)Py]=400Py-(1/4)Py^2
当f(y)达到最大时,Py=800,Qy=200
而800>600,因此Y公司降价在经济上不合理。
❸ 西方经济学第一次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3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经济学中所说的长期与短期的划分依据是
( B )
时间的长短
以所有生产要素能否得到调整为界限
以实际产量能否达到计划产量为界限
以两年为界限
随着产量的增加,固定成本
( C )
始终保持不变
在开始时下降,然后上升
在开始时上升,然后下降
在开始时保持不变,然后下降
对化妆品需求的减少是指
( B )
收入减少引起的减少
价格上升而引起的减少
与需求量减少含义相同
价格下降而引起的减少
在计算国民生产总值时
( B )
包括物品和劳务的价值,包括中间产品的价值
包括物品和劳务的价值,不包括中间产品的价值
只包括物品的价值,不包括劳务和中间产品的价值
只包括劳务的价值,不包括物品和中间产品的价值
在以下三种情况中,货币乘数最大的是
( D )
法定准备率为0.06
法定准备率为0.05
法定准备率为0.04
法定准备率为0.03
中央银行提高贴现率会导致
( C )
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和利息率的提高
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和利息率的降低
货币供给量的减少和利息率的提高
货币供给量的减少和利息率的降低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
( C )
资源配置
资源利用
单个经济单位如何实现利益最大化
国民收入的决定
当汽油的价格上升时,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
( A )
减少
不变
增加
难以确定
均衡价格是
( A )
供给与需求相等时的价格
固定不变的价格
支持价格
限制价格
下列各种商品中价格弹性最大的是
( D )
面粉
大米
住房
化妆品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 5.0 分,共2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如果某商品的需求富有价格弹性,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D )
价格上升,总收益减少
不管价格怎么变化,总需求量不变
价格下降,总收益增加
总收益与数量沿同方向变化
2. 假如黄瓜是蕃茄的替代产品,若黄瓜价格上升,则
( ACD )
黄瓜的需求曲线左移
黄瓜的供给量上升
农民会种更多的蕃茄
蕃茄的需求曲线右移
3.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BC )
厂房设备投资的利息是可变成本
商标注册费是可变成本
购买原材料的支出为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
补偿机器设备无形损耗的折旧费是不变成本
下列有可能会导致均衡价格下降的有
( ABC )
需求和供给都增加
需求和供给都减少
需求减少,供给增加
需求增加,供给减少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 5.0 分,共50.0分。
两种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点就是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的切点。
(正确)
在任何投资决策中都要应该考虑机会成本。
(正确)
在短期内,所有生产要素均不能调整。
(错误)
产品有差别就会存在就会一定程度的垄断。
(正确)
在一个较为完善的市场经济中,价格的调节可以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状态。
(正确)
在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的交点上,消费者所得到的效用达到最大化
(错误)
农产品的需求一般来说是缺乏弹性的,所以当农产品价格上升时,农民总收益将增加。
(正确)
一件商品的效用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所以是可以客观评价的
(错误)
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是负数。
(正确)
垄断因素对市场只会存在不利,所以我们要尽量消除
(错误)
❹ 西方经济学作业一
1、政府为了扶持农业,对农产品规定高于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政府要维持支持价格,应该采取下面的相应措施: (c )
支持价格,所以价格上升,所以市场供应量大于需求量,此时政府就采取收购过剩商品,或用于储备,或用于出口。
A. 增加对农产品的税收。 B.实行农产品配给制。
C.收购过剩的农产品 D. 以上都正确
2、假定羊肉供给不变,猪肉供给减少,这将导致 (B)
猪肉供给减少,价格自然会上升,因此导致它的需求量也会随之降低,此时人们就会转向猪肉市场,所以猪肉的需求量会上升,所以猪肉的供应曲线会向右移动。
A. 羊肉的需求曲线右移;
B. 猪肉的需求曲线右移;
C. 猪肉的需求曲线左移;
D. 羊肉降价。
3、假定生产某种商品的原料价格上升,那么该商品的 (D)
首先成本会上升,价格上升,所以导致其需求量相对减少,所以需求曲线会向左移动
A.供给曲线朝右方移动,
B.供给曲线朝左方移动,
C. 需求曲线朝右方移动;
D. 需求曲线朝左方移动
4..无差异曲线的坐标分别为: (A)
定义:无差异曲线是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同等效用的两种商品的不同组合的曲线
A.两种消费品 B.消费品的价格
C.两种生产要素 D.生产要素及其产出
5、预算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的原因是(C )
实质是表示消费者的收入增加了,所以他等同于XY商品同比例贬值了
A. 商品X的价格下降了。
B. 商品Y的价格下降了。
C. 商品X和Y的价格按同样的比率下降。
D.商品X和Y的价格按同样的比率上升
6、预算线的位置和斜率取决于 (D)
不用说了,想象一下就可以得出结论了,消费的偏好表示消费者会买哪种商品,收入直接影响了他能够买多少,商品价格也是同理。
A.消费者的收入, B.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价格;
C.消费者的偏好; D.消费者的偏好、收入和商品价格。
7、消费者购买每单位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一定等于 (D)
我想这道题考的应该是边际效用的另一种理解方式吧。用价格来表示消费者所感到的满足变化
A. 消费者从消费第一单位的这种物品中获取的边际效用;
B. 消费者从消费这种物品中获得的总效用,
C. 消费者从平均每单位物品的消费中获得的效用;
D. 消费者从消费最后一单位物品中获得的边际效用。
8、无差异曲线的位置和形状取决于(C )
同题6
A. 消费者的偏好
B. 消费者的偏好和收入
C. 消费者的偏好、收入以及商品的价格。
D. 以上都不是
9、如果某种商品的边际效用降为零,这意味着这种商品的 (A)
边际效用实质是总效用曲线上每一点的斜率,当他为零时意味着斜率为零所以达到最大
A.总效用达到最大化 B.总效用降到最小 C.总效用为零 D. 总效用较小
10、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假定生产要素X、Y、Z的价格分别为6、4、l元,边际产出分别是12、8、2单位,每单位产量的价格是1元,意味着 (C)
TR=P*Q
注:TR不等于利润
所以X=12 Y=8 Z=2
A. X、Y、Z的边际收益分别小于各自的价格,
B. X、Y、Z的边际收益分别等于各自的价格;
C. X、Y、Z的边际收益分别大于各自的价格;
D. 上述B和C。
11、边际成本是指 (D)
定义:是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
A.总成本除以产量; B.平均成本除以产量;
C.投入的生产要素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增加的产量,
D.增加生产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成本。
12、当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发生作用时,总成本曲线开始: (D)
他表示总的成本还是上升的只是增加的量开始减少罢了,类似于数学图像里的开口向上的抛物线递增的那一段,再增加但是斜率在减小
A.以递增的速率下降; B.以递增的速率上升;
C.以递减的速率下降; D.以递减的速率上升。
13、无论一个竞争性厂商还是一个垄断厂商,当其利润最大化时,总能满足的条件是 (C)
这个是书中强调的,MR=MC
A.价格等于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
B.价格等于边际成本;
C.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D.价格等于平均成本。
14、完全竞争的市场是指 (D)
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
1 该产品在市场上有大量的买主,从而单个厂商价格既定
2 产品同质
3 投入要素可以自由流动
4 信息充分
A,市场参与者的购销量只占整个市场交易量的极小一部分;
B.市场参与者只能接受价格,而不能影响价格;
C.交易的商品是同质的;
D. 以上全对。
15、对于一个竞争性厂商而言,实现均衡应使 (B)
这里的均衡应该是既不亏损也不盈利吧?所以主要是满足P=AC
因为不管如何MR=MC这个是在亏损下也应该遵循的,他能保证即使是亏损也是亏损最小。
A,P=MC B.P=MR=AC;
C.P=AR=MC; D.P=AR=MR。
这仅是我个人解题思路,当做参考答案吧,请楼主再自己取舍。。
❺ 西方经济学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1. 根据消费函数,引致消费增加的因素是( )A. 价格水平下降B. 收入水平增加C. 储蓄增加D. 利率增加2. 可以称为温和的通货膨胀的情况是指( ) A. 通货膨胀率在10%以上,并且有加剧的趋势B. 通货膨胀率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C. 在数年之内,通货膨胀率一直保持在2%-3%水平D. 通货膨胀率每月都在50%以上3. 总需求曲线( ) A.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政府支出减少时会右移B.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水平上升时会左移C.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税收减少会左移D.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名义货币供给增加会右移4. 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工具的是( ) A. 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B. 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C. 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D. 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5.如果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大量购买政府债券,下面哪一种情况不可能发生( )A. 利息率下降 B. 国民收入增加C. 储蓄减少 D. 以上答案都不对6. 决定国际间资本流动的主要因素是各国的( ) A. 收入水平B. 利率水平C. 价格水平D. 进出口差额7. 三部门均衡的条件是( )A. I=S B. I+G=S+T C. I+G+X=S+T+MD. AD=AS8. 如果边际消费倾向等于0.8,政府减少100万元税收将使国民收入增加( ) A. 500万元 B. 80万元C. 400万元 D. 100万元9. 在总需求不变时,短期总供给的增加会引起( )A. 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下降B. 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上升C. 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上升 D. 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下降10.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LM曲线的弹性大,则( ) A. 财政政策的效果好 B. 货币政策效果差C.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一样差 D. 无法确定11. 今年的物价指数是180,通货膨胀率为20%,去年的物价指数是( )A. 144 B. 150C. 160D. 21612. 失业率是指( ) A. 失业人口与全部人口之比 B. 失业人口与全部就业人口之比C. 失业人口与全部劳动人口之比D. 失业人口占就业人口与失业人口之和的百分比13. 政府实行出口补贴,会使总供给曲线( )A. 不动 B. 上移C. 下移 D. 转动14. 如果政府支出的增加与政府转移支付的减少相同时,收入水平会( ) A. 增加 B. 减少C. 不变D. 不相关15. 各国之间经济影响程度较小的因素是( )A. 边际消费倾向B. 边际进口倾向C. 国家的大小D. 开放程度16. 成本推动通货膨胀( )A. 通常用于描述某种供给因素所引起的价格波动B. 通常用于描述某种总需求的增长所引起的价格波动C. 表示经济制度已调整过的预期通货膨胀率D. 以上均不是17. 在下列情况下,乘数最大的是( )A. 封闭型国家的边际消费倾向是0.6B. 封闭型国家的边际储蓄倾向是0.3C. 开放型国家的边际消费倾向是0.8,边际进口倾向是0.2D. 开放型国家的边际储蓄倾向是0.3,边际进口倾向是0.218. 由于工资提高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 A.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B. 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C. 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D. 结构性通货膨胀19. 下列选项中是货币的() A. 支票存款B. 银行的支票C. 信用卡D. 大额定期存款20.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编制的原则( )A. 平衡预算 B. 净出口C.国际贸易原理 D.复式记帐原理二、多项选择题1. 引起总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的因素有() A. 在资源没有充分利用的情况下,整个社会的投资增加B. 在资源没有充分利用的情况下,整个社会的投资减少C. 在资源没有充分利用的情况下,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D. 在资源没有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工资率下降E. 在资源没有充分利用的情况下,进口商品价格上升2.中央银行再贴现率的变动成了货币当局给银行界和公众的重要信号( ) A. 再贴现率下降表示货币当局扩大货币和信贷供给B. 再贴现率下降表示货币当局减少货币和信贷供给C. 再贴现率上升表示货币当局扩大货币和信贷供给D. 再贴现率上升表示货币当局减少货币和信贷供给E. 表示政府采取旨在使收入分配公平的政策3. 要提高国民收入增长率,就要( )A. 提高边际消费倾向 B. 降低边际消费倾向C. 提高边际进口倾向 D. 降低边际进口倾向E. 提高边际储蓄倾向4. 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的因素有() A. 政府采取措施允许分期付款购买住房 B. 政府决定紧缩开支,减少政府购买C. 政府决定增加开支,增加政府购买 D. 政府决定增加开支,增加政府购买 E. 消费和投资的减少5.资源禀赋理论与相对优势理论的差别是强调( )A. 劳动价值理论 B. 一般均衡理论C. 相对优势 D. 比较优势E. 序数效用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1. 在开放经济中,国民收入因为边际进口倾向的存在而变小了,进口倾向越大,乘数越小。 A. 错误B. 正确 2. 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汇率与国内利率有直接的相关关系,提高国内利率会吸引国际资本流入本国,从而有望缩小国际收支逆差。A. 错误B. 正确3. 从经济政策的角度来看,政府的购买性支出对经济运行产生的影响大。A. 错误B. 正确4. 由物价水平变动所引起的总需求变动与由政府支出所引起的总需求变动在总需求曲线上是不同的。A. 错误B. 正确5. 国民收入调节的最终目的是达到社会总需求等于社会总供给。A. 错误B. 正确6. 西方经济学家在消费理论中,是从不同角度研究收入和消费的关系。A. 错误B. 正确7. 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IS曲线的弹性小,则财政政策的效果好。A. 错误B. 正确8. 一个国家进出口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高,则国外通货膨胀对本国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影响就越大。 A. 错误B. 正确9. 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政府支出的增加会引起收入增加,利率上升。A. 错误B. 正确10. 物价上升就是通货膨胀。 A. 错误B. 正确四、概念连线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1. 总需求曲线:( )A. 一般是指全社会在一定价格水平条件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B. 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C. 一般是指全社会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水平条件下的总产出或总产量。D. 是一条先平行于横轴、后向右上方倾斜、最后垂直于横轴的曲线。E. 把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放在一个坐标图上,用以解释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 2.存款乘数:( )A. 是指把派生存款D为原始存款的倍数。B. 一般是指由基础货币创造的货币供给。C. 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D. 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或售卖政府债券,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准备金,从而影响利率和货币供给量达到既定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3. 货币供给:( ) A. 是指人们在不同条件下,出于各种考虑对持有货币的需要。B. 是一个存量指标,它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时点上所拥有的货币数量。 C. 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总和,即公众、厂商与银行的现金总额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之和。 D. 是指银行之间的存贷款活动所引起的存款增加额。4. 平均消费倾向:( )A. 一般是指消费与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B. 是指消费占收入的比例。 C. 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D. 一般是指储蓄和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E. 是指储蓄占收入的比例。 5. 自然失业率:( )A. 是指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与失业人数之和的百分比。B. 是指劳动者正常流动过程产生的失业。C. 是指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 D. 是指因劳动力总需求不足所引起的失业。E. 是指由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形成的失业率。6. 结构性失业:( )A. 是指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与失业人数之和的百分比。B. 是指劳动者正常流动过程产生的失业。C. 是指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D. 是指因劳动力总需求不足所引起的失业。 E. 是指由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形成的失业率。7. 基础货币:( )A. 是指人们在不同条件下,出于各种考虑对持有货币的需要。B. 是一个存量指标,它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时点上所拥有的货币数量。 C. 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总和,即公众、厂商与银行的现金总额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之和D. 是指银行之间的存贷款活动所引起的存款增加额。8. 货币乘数:( )A. 是指把派生存款D为原始存款的倍数。B. 一般是指由基础货币创造的货币供给。 C. 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 D. 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或售卖政府债券,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准备金,从而影响利率和货币供给量达到既定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 9. 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A. 一般是指全社会在一定价格水平条件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B. 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C. 一般是指全社会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水平条件下的总产出或总产量。D. 是一条先平行于横轴、后向右上方倾斜、最后垂直于横轴的曲线。E. 把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放在一个坐标图上,用以解释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10. 税收:()A. 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B. 是指政府为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C. 是政府对公众的债务,或公众对政府的债权。D. 是指国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的倍数关系,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之间的比例。 E. 是指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量变的转移支付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化量之间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