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经济学中的流动性陷阱是什么
流动性陷阱是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发生流动性陷阱时,再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无法改变市场利率,使得货币政策失效[1]。
呵呵,在网络找的,希望对你有用!
㈡ 宏观经济学里什么是流动偏好陷阱
答:①流动偏好是指人们持有货币的偏好,即人们愿意以货币形式保留财富,而不愿意以有价证卷形式保留财富的心理;
②当利率极低时,证券给我们带来的收益极低,手中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不会去购买证券;
③此时,流动偏好趋于无穷大;
㈢ 西方经济学流动性陷阱的形成原因
利率太低了,人们去买债券的风险是很大的,因为低利率对应了很高的债券价格,你买了债券久只可能等着债券价格下跌,导致亏损。所以人们有再多的钱也只愿意拿在手里。因此如果政府想要通过发货币刺激经济的话是不可能奏效的。因为政府的意图是通过发货币推低利率进而刺激投资。可是现在利率已经很低了,不可能再低下去,其次,人们也不会拿钱去投资。因此政府就陷入了流动性陷阱,货币政策失效。
㈣ 西方经济学中的道德陷阱是什么意思
因制度设计而引起或驱赶个人违背一般社会道德规范而做出符合经济理性的举动,这在经济学上被称为道德陷阱。
道德陷阱始终存在,一个保过险的人在避免风险方面的积极性普遍有降低的可能性。不过从经济学家的观点来看,要解决的不是道德问题,而是动机问题。如果一个人对于他的行为后果只承担一部分责任,或者根本就不承担任何责任,那他的行为动机就被彻底改变了。在人身意外保险市场上,谁也不敢保证投保的人为了获得保险赔偿而不对自己的手脚四肢或眼睛“下手”;在人寿保险上也是如此.
㈤ 区域经济学中的技术陷阱理论
这部电影的英文原名叫“DeadManWalking”,意即“死囚上路”,它是美国监狱中死囚前往行刑室时狱警通常会喊出的话。中文世界一般将这部电影译为“死囚168小时”,我认为是比较少有的传神佳译:168小时即一周。然而,该片名以具体的168小时这个数字来定格一个生命即将消失的每一个时刻,它们一下一下地敲打在人们的灵魂深处,让观众对生命有刻骨铭心的审视:不远的死亡的确是被决定的,从而也是被等待的,但对于一个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死囚来说,他是耗尽生命、还是重新获得对生命之价值的认可和理解?电影的主要讲述的是,一个名为海伦的修女,成了为死囚马修·庞斯莱提供帮助的义工。她尽各种努力帮他寻找律师、申请聆讯、上诉和测谎,并充当他的精神顾问,最终以言行感化了他,使他承认自己罪行,向被害者家属道歉,从而平静而有尊严地离开了这个世界。电影的故事其实很简单,作为法律题材的影片,它没有关于案件的复杂叙事,也没有法庭上控辩双方激烈繁杂的辩论。它将视角直接切入一个即将被执行死刑的死囚在这死前168小时之内发生的心灵纪事,一种内心如何顽抗、斗争与挣扎,最后如何获得安宁的历程,而引导这一切的就是那个名叫海伦的修女。但说“引导”似乎有些居高临下的味道,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同样的精神撞击和洗礼也发生在海伦修女身上,发生在故事的每一个参与者、以及观众身上。
㈥ 西方经济学的主流观点为什么不谈比较利益陷阱研究比较利益陷阱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比较利益陷阱也称为“李嘉图陷阱”。从广义上说,“比较利益陷阱”,是指一国根据比较成本进行资本配置时可能出现的结构性缺陷。
比如,工业化进程中可能导致资源从农业等经济部门过量地流出,以致会损害到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
就国际分工方面而言,“比较利益陷阱”则主要是指后进国家在开放过程中出现的产业结构滞后。在这里,“陷阱”一词的确是相当形象的比喻,对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比较利益陷阱”并不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可能性,而是一种相当现实的风险。
研究的意义是如何避免陷入比较利益陷阱,在对外交易中获得应有的利益。
㈦ 什么是辨析“陷阱”学说
“修昔底德陷阱”源于古希腊两个城邦国家斯巴达和雅典及其各自所领导的同盟之间长达近三十年的战争。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作为雅典的军事指挥官在其传世名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指出,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的原因是,雅典势力的增长以及从而引起斯巴达的恐惧。无论是修昔底德的叙述还是历史的真相,雅典不是新崛起的大国,斯巴达也不是守成大国。而且,修昔底德本人也并没有提出“修昔底德陷阱”这个概念。
“金德尔伯格陷阱”源于美国经济学家查尔斯·金德尔伯格对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的研究。金德尔伯格在《1929-1939年世界经济萧条》一书中指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大萧条的原因在于守成大国英国没有能力领导世界,而崛起大国美国又不愿意承担责任,从而导致国际秩序的崩溃和世界大战的爆发。美国另一位更为有名的国际战略研究学者、新自由制度主义的代表人物、克林顿政府助理国防部长、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在重提这个话题时,把金德尔伯格的这个著名论断称之为“金德尔伯格陷阱”。这个陷阱的逻辑是,国际体系中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如果缺乏提供国际公共产品的意愿,就会导致国际冲突不断乃至引发大战。约瑟夫·奈认为,由于特朗普执政下的美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缺位,将导致全球缺乏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在这种局面下,如果中国继续免费搭便车、不愿对国际秩序做出积极的贡献,那么世界有可能落入金德尔伯格陷阱。来源:人民网
㈧ 最近看到一个经济学的词汇 “梅佐乔诺陷阱”,请问是什么意思
趣味概念:梅佐乔诺陷阱
梅佐乔诺(M ez zo g i o r n o)在意大利语中是“正午阳光”的意思,泛指意大利南部地区,该地区传统上以农业经济为主,与意大利北方存在很大的发展差距。无独有偶,德国统一以后,东部与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也是长期得不到缩小。这种情况在发达国家非常罕见,有经济学家总结称欧洲有“两个梅佐乔诺”。
“两个梅佐乔诺”存在共同之处:它们都享有来自中央政府的大规模资金投入,但恰恰是这项特殊关照促使它们形成与其资源禀赋不相适应的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导致就业不充分、收入分配不均等问题,经济增长无法长时间持续。我国学者蔡昉把这种现象叫做“梅佐乔诺陷阱”。
蔡昉指出,“梅佐乔诺陷阱”并不是落后经济地区的宿命,之所以经济增长难以持续,关键还在于体制的束缚或者发展战略存在缺陷。梅佐乔诺们得到了赶超所需的物质资源,却没有得到必要的人力资本和体制保障;得到了发展的外部推动力,却没有建立起自身的发展激励机制。
㈨ 在宏观经济学中,如何避免凯恩斯陷阱的发生
需要首先了解凯恩斯陷阱的概念。
凯恩斯陷阱是一个货币现象。也称“流动性陷回阱”,是凯恩斯分答析的货币需求发生不规则变动的一种状态。
一般情况下,由流动偏好决定的货币需求在数量上主要受收入和利率的影响。其中交易性货币需求是收入的递增函数;投机性货币需求是利率的递减函数,货币需求是有限的。
利率降到一定低点之后,由于利息率太低,人们不再愿意持有没有什么收益的生息资产,而宁愿以持有货币的形式来持有其全部财富。这时,货币需求便不再是有限的,而是无限大了。
这时降低利率,不论中央银行增加多少货币供应量,都将被货币需求所吸收。利率在一定低点以下对货币需求是不起任何作用的。对利率不起任何作用。中央银行试图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来降低利率的意图就会落空。
要避免凯恩斯陷阱发生,首先需要了解社会上货币的投机性需求和交易性需求,得到凯恩斯陷阱的最低利率。
避免单独连续采用货币政策应对经济紧缩。采用宏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组合治理通货紧缩。规范化货币银行金融业的行为,避免恶性炒作。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障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避免凯恩斯陷阱。
㈩ 什么是中产陷阱
"中产陷阱"就是“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
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2012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100美元,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偏上国家的行列。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是发展中国家,存在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问题。像墨西哥、智利、马来西亚以及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等,在20世纪70年代均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直到2007年,这些国家仍然挣扎在人均GDP3000至5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并且见不到增长的动力和希望。墨西哥智利的人均GDP早已超过12000美元。截止2011年世界银行的归类, 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人均GDP在4036-12476美元之间,智利显然已可以被认为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经济学家认为的摆在东亚国家面前的陷阱——“中等收入陷阱”。东亚许多国家,近几十年来飞速发展,由低收入国家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之列。但随之而来的很可能就是“中等收入陷阱”。
新兴市场国家突破人均GDP1000美元的“贫困陷阱”后,很快会奔向1000美元至3000美元的“起飞阶段”;但到人均GDP3000美元附近,快速发展中积聚的矛盾集中爆发,自身体制与机制的更新进入临界,很多发展中国家在这一阶段由于经济发展自身矛盾难以克服,发展战略失误或受外部冲击,经济增长回落或长期停滞,陷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