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经济学基础习题,跪求答案
资源配置是指根据社会需求,组织物资资料、设备、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
对相对稀缺的资源在各种不同用途上加以比较作出的选择。资源是指社会经济活动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相对于人们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表现出相对的稀缺性,从而要求人们对有限的、相对稀缺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便用最少的资源耗费,生产出最适用的商品和劳务,获取最佳的效益。资源配置合理与否,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成败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说,资源如果能够得到相对合理的配置,经济效益就显著提高,经济就能充满活力;否则,经济效益就明显低下,经济发展就会受到阻碍。
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资源配置有两种方式:
计划配置方式(计划调节)
计划部门根据社会需要和可能,以计划配额、行政命令来统管资源和分配资源。在一定条件下,这种方式有可能从整体利益上协调经济发展,集中力量完成重点工程项目。但是,配额排斥选择,统管取代竞争,市场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从而易于出现资源闲置或浪费的现象。反映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内在联系、有计划地实现社会总劳动按比例分配和自觉调节经济运行的经济机制叫计划机制。计划机制包括计划的制定、计划的实现形式和宏观计划调节等。计划机制体现了人们对社会生产按比例发展规律的自觉运用,是主观见诸于客观的过程,是一种“看得见的手”的调节。
(1)计划调节适应于社会化大生产高度发展的要求,是自觉地运用社会生产按比例发展规律的实现形式。计划调节的优势和长处在于:
计划调节可以从总体上保持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和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避免盲目无政府状态和周期性危机。
计划调节可以在全社会范围内动员和集中必要的财力、物力进行重大建设,防止重复建设和巨大浪费。
计划调节可以合理地调节收入分配,保持社会公正。
(2)计划调节的经济历史实践
经济实践表明:计划调节的功效取决于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有其适用的基础和领域,超出适用的基础和领域,计划调节的功效会力所不及,失去效力。
市场配置方式(市场调节)
依靠市场运行机制进行资源配置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使企业与市场发生直接的联系,企业根据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变化状况,根据市场上产品价格的信息,在竞争中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但这种方式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例如,由于市场机制作用的盲目性和滞后性(不同观点:计划体制其实更具盲目性和滞后性,市场机制下企业会根据市场信息作出更准确的预测),有可能产生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失衡,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市场秩序混乱等现象。
市场调节的实质就是价值规律调节。价值规律是通过价格、供求和竞争调节社会劳动分配比例的,是一种“看不见的手”的调节。正如恩格斯所说:“只有通过竞争的波动从而通过商品价格的波动,商品生产的价值规律才能得到贯彻,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这一点才能成为现实。”
② 经济学基础习题
五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第六章 生产函数理论?第七章 生产成本与收益理论?第八章 企业决策理论?第九章 博弈理论?第十章 分配理论?第十一章 国民收入理论?第十二章 政府调控理论(一)——市场失灵与对策?第十三章 政府调控理论(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第十四章 失业、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理论?第十五章 经济增长理论?第十六章 开放经济理论?第二部分 参考答案?第一章 导论?第二章 供求理论?第三章 价格理论?第四章 弹性理论?第五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第六章 生产函数理论?第七章 生产成本与收益理论?第八章 企业决策理论?第九章 博弈理论?
③ 经济学基础习题集的介绍
现在中职来中专学校财经专业都把源《经济学基础》列为重要的必修课。学好《经济学基础》除了认真听课之外,有针对性地做些习题也是理解、掌握及应用所学知识的重要方法。为了帮助广大中职生、中专生学好《经济学基础》,掌握《经济学基础》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我们编写了本书作为《经济学基础》的配套辅助教材。本书具有两大特点:1.系统全面。本书按《经济学基础》的章节编写了大量习题,几乎囊括了教材的全部内容。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选择重点供学生练习。2.理论联系实际。学习《经济学基础》目的不是为了死记硬背某些概念和原理,考完就忘记。而是为了应用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经济问题。每章的案例研究就是引导学生去应用本章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对学生可能终生受用。
④ 经济学基础练习题
6、一个企业所获得的一定数量的产品收入是以放弃用同样的经济资源来生产其他产品时所能获得的收入作为代价的,由此便产生了( d )的概念。
a、固定成本 b、变动成本 c、边际成本 d、机会成本
10、建立(d )是进行实证分析所必需的具体方法。建立经济模型的过程也是经济理论形成的过程。
a、市场机制 b、均衡模型 c、经济理论 d、经济模型
2、汉唐时,江苏某地因盛产金属锡而得名锡山县,但锡山县的锡矿资源最终被开采耗尽,无锡可采,锡山县最终被改名为无锡。这一现象被称为( a )。
a、资源的稀缺性 b、欲望的无限性 c、资源的无限性 d、欲望的有限性
4、效用论通常被成为( c )。
a、成本理论 b、生产者行为理论 c、消费者行为理论 d、生产理论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题号
1对
2错
3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