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经济学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人类经济学起源于中国古代以经世致用为代表的价值观,均富、损有余而补不足为代表的平等观,交相利、义利统一为代表的生产关系观,通功易事为代表的贸易观,农本工商末为代表的产业观等等早期经济思想。
中国古代早期经济思想虽然比较零散,分见于不同的思想家,但从综合来看比斯密《国富论》更完整系统,包含了人类经济思想发展的所有萌芽;从人类经济学发展的内在逻辑来看,包括斯密《国富论》在内的所有西方经济学都是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抽象发展。
(1)经济学的起源扩展阅读
经济学基本原理是作为经济学科学体系的出发点的公理、由科学的经济学公理推导出来的经济学定理。不同的经济学范式有不同的经济学基础理论,
但只有科学的经济学才有经济学基本原理。政治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是一般均衡论,对称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是对称平衡论。对称平衡论是经济学的最基本原理。
经济学的对象是人类经济活动的本质与规律。社会经济发展是以主体创造价值活动为主导的、主客体从不对称向对称转化的动态平衡过程;以主体创造价值活动为主导的、主客体从不对称向对称转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最根本动力。
❷ 信息经济学起源于20世纪什么年代
信息经济学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信息经济学作为正式学科概念是在20世纪50年代。
信息经济学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发展于50~60年代,到70年代基本发展成熟。在创建初期,研究重点多种多样,有的学者侧重于基础理论研究,有的学者则侧重于应用研究,也正是这两种研究的互相补充和互相促进,才奠定了信息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进入70年代以后,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基本上达到了成熟,其标志是有大量信息经济的论著问世。如:美国霍罗威茨的《信息经济学》,英国威尔金森的《信息经济学-计算成本和收益的标准》,日本曾田米二的《情报经济学》等。
信息经济学概述:
信息经济学的研究从一开始就有两条主线。
一是以弗里兹·马克卢普(Fritz Machlup)和马克·尤里·波拉特(Mac Uri Porat)为创始人的宏观信息经济学。
宏观信息经济学又称情报经济学、信息工业经济学。以研究信息产业和信息经济为主,是研究信息这一特殊商品的价值生产、流通和利用以及经济效益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发展建立起来的,是经济学的重要领域。
二是以斯蒂格勒和阿罗为最早研究者的西方信息经济学、微观信息经济学。
微观信息经济学又被称为理论信息经济学是从微观的角度入手,研究信息的成本和价格,并提出用不完全信息理论来修正传统的市场模型中信息完全和确知的假设。重点考察运用信息提高市场经济效率的种种机制。因为主要研究在非对称信息情况下,当事人之间如何制定合同、契约、及对当事人行为的规范问题,故又称契约理论或机制设计理论。
❸ 现代宏观经济学,起源,发展和现状怎么样
1、失业的主要类型失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到不同国家或一个国家的不同经济发展时期,其主导因素并不完全相同。国际上一般将失业分为以下几类:(1)摩擦性失业,指由于劳动力市场功能上的缺陷造成的临时性失业,如新生劳动力找不到工作,工人转换工作岗位时出现的工作中断等;(2)季节性失业,指由于某些行业生产条件或产品受气候条件、社会风俗或购买习惯的影响,对劳动力的需求出现季节性变化而导致的失业;(3)技术性失业,指由于使用新机器设备和材料,采用新的生产技术和新的生产管理方式,出现局部劳动力过剩而导致的失业;(4)结构性失业,指由于经济、产业结构变化以及生产形式和规模的变化,促使劳动力结构进行相应调整而导致的失业;(5)周期性失业,指市场经济国家由于经济的周期性萎缩而导致的失业。2、我国的失业问题分析(1)经济高增长与事业率高增长并存,就业弹性开始下降。所谓就业弹性系数,是指由国民经济变动带来的就业量的变动占国民经济变动量的比例。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就业弹性是0.32,即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就可以带动320万人就业。但到2002年我国的就业弹性已经下降到0.10。这种现象不同于传统的周期性失业。(2)失业率不断上升,再就业率不断下降,失业回滞开始出现。失业回滞是指由于失业率长时间居高不下,自然失业率开始上升的现象。我国近几年来的失业率(实际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而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再就业率却逐年走低,从198年的50%降至2002年的15%。失业率上升与再就业率下降的共同作用导致就业弱势群体出现。出于就业若是的劳动者由于长期失业或者频繁失业状态,最终形成“失去信心的劳动者”,使得自然失业率上升,进而成为解决我国事业问题的一大障碍。(3)失业与空位并存,结构性矛盾空前突出。一方面劳动力市场总量上明显共大于求,另一方面,高级管理人员、技术工人等技术型劳动力则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结构性失业的存在造成了企业扩大再生产的障碍,进而大大削弱了企业进一步吸收就业的能力。(4)知识型失业出现。这一特点集中体现在2003年。这一年全国高校扩招后第一批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使得高学历的劳动力供给突然增加,原来基本均衡的供求关系被打破,由此引发了高学历低工资、高学历低就业等许多非正常现象,并且最终造成60万大学生不能就业,处于摩擦型失业状态。
❹ 谁能介绍一下现代经济学的诞生和发展以及代表各阶段人物,拜托了
------1.古典经济学。从17世纪中期开始到19世纪70年代为止,包括英国经济学家斯密、李嘉图、西内尼尔、穆勒、马容尔萨斯,法国经济学家萨伊。以斯密为代表,其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被称为经济学上的第一次革命,建立了以自由放任为中心的经济学体系,他标志着经济学的诞生。代表性的教科书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应用》流行了20年。
2.新古典经济学。从 19 世纪的“边际革命”开始到20世纪30年代为止。包括英国经济学家杰文史、马歇尔,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边际效用价值论的提出被说成是经济学上的第二次革命,他标志着新古典经济学的开始,马歇尔在1890年发表的《经济学原理》是其代表性的教科书。
3.现代经济学 。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主义的产生。包括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琼·罗宾逊、斯拉伐,以及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弗里德曼和卢卡斯。其中凯恩斯在1936年出版的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标志着当代经济学的产生,该书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马克思的《资本论》被人们称着改变世界历史的四大著作。
❺ 什么是一切经济问题的起源
1、人类经济学起源于中国古代以经世致用为代表的价值观,均富、损有余而补不足为代表的平等观,交相利、义利统一为代表的生产关系观,通功易事为代表的贸易观,农本工商末为代表的产业观等等早期经济思想。
2、中国古代早期经济思想虽然比较零散,分见于不同的思想家,但从综合来看比斯密《国富论》更完整系统,包含了人类经济思想发展的所有萌芽;从人类经济学发展的内在逻辑来看,包括斯密《国富论》在内的所有西方经济学都是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抽象发展。中国古代早期经济思想和后来西方经济学的发展为中国经济学实现更高层次的综合、建构人类一般的科学经济学体系打下良好基础。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规律即价值的创造、转化、实现的规律——经济发展规律的理论,分为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经济学两大类型。
经济学根据所代表的阶级的利益为了突出某个阶级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自发从某个侧面研究价值规律或经济规律,科学经济学自觉从整体上研究价值规律或经济规律。对称经济学就是科学经济学。经济学的核心是经济规律;在对称经济学看来,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只是经济规律的展开和具体表现,经济学的对象应该是资源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后面的经济规律与经济本质,而不是停留在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层面。停留在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层面的,是经济学而不是科学的经济学。
要研究经济发展的规律就必须从整体上统一研究经济现象,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是统一的经济体中对称的两个方面,所以在科学的对称经济学范式框架中,有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分,没有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之别
❻ 经济学起源在哪里
现代经济学起源于西方,一般认为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是开始。英国
❼ 经济学的起源
古希腊在经济思想方面的主要贡献中,有色诺芬的《经济论》,柏拉图的社会分工论和亚里士多德关于商品交换与货币的学说。色诺芬的《经济论》,论述奴隶主如何管理家庭农庄,如何使具有使用价值的财富得以增加。色诺芬十分重视农业,认为农业是希腊自由民的最好职业,这对古罗马的经济思想和以后法国重农学派都有影响。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从人性论、从国家组织原理,以及从使用价值的生者。但是他对追求货币财富的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都从公正原则出发持否定态度。
古罗马的经济思想,部分见于几位著名思想家如大加图(公元前234~前149)、瓦罗(公元前116~前27)等人的著作中。
19世纪末期,随着资产阶级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演变,即更倾向于对经济现象的论证,而不注重国家政策的分析,有些经济学家改变了政治经济学这个名称。英国经济学家W.S.杰文斯在他的《政治经济学理论》1879年第二版序言中,明确提出应当用“经济学”代替“政治经济学”,认为单一词比双合词更为简单明确;去掉“政治”一词,也更符合于学科研究的对象和主旨。1890年A.马歇尔出版了他的《经济学原理》,从书名上改变了长期使用的政治经济学这一学科名称。到20世纪,在西方国家,经济学这一名称就逐渐代替了政治经济学。
除了学科内部的纵深发展外,经济学领域的学科交叉与创新发展的趋势非常明显,涌现出许多引人注目的新兴边缘学科,如演化经济学(Evolutionary Economics)就是二十一世纪兴起的介于生物学和经济学的一门边缘科学,演化证券学则是介于生物学和证券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❽ 国外经济学的研究起源于什么信息经济学a非对称b对称c均衡d微观
1、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是()。A、差别利率B、实际利率C、公定利率D、基准利率答案:D2、认为利息实质上是利润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特殊转化形式的经济学家是()。A、凯恩斯B、马克思C、杜尔阁D、俄林答案:B3、认为利率纯粹是一种货币现象,利率水平由货币供给与人们对货币需求的均衡点决定的理论是()。A、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B、实际利率理论C、可贷资金论D、凯恩斯的利率决定理论答案:D4、下列利率决定理论中,那种理论是着重强调储蓄与投资对利率的决定作用的。()A、马克思的利率理论B、流动偏好理论C、可贷资金理论D、实际利率理论答案:D5、国家货币管理部门或中央银行所规定的利率是:()A、实际利率B、市场利率C、公定利率D、官定利率答案:D6、利率作为调节经济的杠杆,其杠杆作用发挥的大小主要取决于()。A、利率对储蓄的替代效应B、利率对储蓄的收入效应C、利率弹性D、消费倾向答案:C7、当银行存款的名义利率和物价变动率一致时,存户到期提取的本利和能够达到()。A、升值B、贬值C、保值D、升值或贬值的幅度不定答案:C8、名义利率与物价变动的关系呈()。A、正相关关系B、负相关关系C、交叉相关关系D、无相关关系答案:A9、当前我国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属于()。A、官定利率B、市场利率C、公定利率D、基准利率答案:B10、由非政府部门的民间金融组织确定的利率是()。A、市场利率B、优惠利率C、公定利率D、官定利率答案:C11、西方国家所说的基准利率,一般是指中央银行的()。A、贷款利率B、存款利率C、市场利率D、再贴现利率答案:D12、我国同业拆借利率完全实现市场化的时间是()。A、1996年B、1997年C、1998年D、1999年答案:A13、我国习惯上将年息、月息、拆息都以“厘”做单位,但实际含义却不同,若年息6厘、月息4厘、拆息2厘,则分别是指()。A、年利率为6%,月利率为0.04%,日利率为0.2%B、年利率为0.6%,月利率为0.4%,日利率为0.02%C、年利率为0.6%,月利率为0.04%,日利率为2%D、年利率为6%,月利率为0.4%,日利率为0.02%答案:D14、利率对储蓄的收入效应表示,人们在利率水平提高时,希望()。A、增加储蓄,减少消费B、减少储蓄,增加消费C、在不减少消费的情况下增加储蓄D、在不减少储蓄的情况下增加消费答案:B15、提出“可贷资金论”的经济学家是()。A、凯恩斯B、马歇尔C、俄林D、杜尔阁答案:C三、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认为,在平均利润率与零之间,利息率的高低取决于()。A、总利润在贷款人和借款人之间进行分配的比例B、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C、利润率D、利润量的大小E、资本的供求关系答案:AE2、中国工商银行某储蓄所挂牌的一年期储蓄存款利率属于()。A、市场利率B、官定利率C、名义利率D、实际利率E、优惠利率答案:BC3、按照利率的决定方式可将利率划分为()。A、官定利率B、基准利率C、公定利率D、市场利率E、固定利率答案:ACD4、可贷资金论认为,利率的决定因素包括()。A、利润率水平B、储蓄C、投资D、货币供给E、货币需求答案:BCDE5、影响利率变动的因素有()。A、资金的供求状况B、国际经济政治关系C、利润的平均水平D、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E、物价变动的幅度答案:ABCDE6、关于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名义利率是包含了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B、名义利率扣除通货膨胀率即可视为实际利率C、通常在经济管理中能够操作的是实际利率D、实际利率调节借贷双方的经济行为E.名义利率对经济起实质性影响答案:ABD7、收益资本化发挥作用的领域有()。A、土地买卖与长期租用B、衡量人力资本的价值C、有价证券价格的形成D、商品定价E、确定汇率水平答案:ABC8、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的存在,利率可分为()。A、浮动利率B、一般利率C、名义利率D、实际利率E、优惠利率答案:CD9、西方传统经济学中的实际利率理论认为,决定利率的实际因素有()。A、生产率B、可贷资金C、节约D、流动性偏好E、平均利润率答案:AC10、银行提高贷款利率有利于()。A、抑制企业对信贷资金的需求B、刺激物价上涨C、刺激经济增长D、抑制物价上涨E、减少居民个人的消费信贷答案:ADE四、判断题:1、凯恩斯认为,利率仅仅决定于两个因素: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答案:正确2、利率变动与货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是同方向的。()答案:错误3、实际利率是以实物为标准计算的,即物价不变,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答案:正确4、在通常情况下,如果资本边际效率大于官定利率,可以诱使厂商增加投资反之,则减少投资。()答案:错误5、负利率是指名义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答案:正确6、一般将储蓄随利率提高而增加的现象称为利率对储蓄的收入效应。()答案:错误7、传统经济学中的利率理论强调借贷资金的供给与需求在利率决定中的作用()答案:错误8、一笔为期5年,年利率为6%的10万元贷款,用单利计算法计算的到期本利和是130000元。()答案:正确9、在通货膨胀条件下,实行固定利率会给债务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答案:错误10、在我国,月息5厘是指月利率为5%。()答案:错误五、计算题:1、银行向企业发放一笔贷款,额度为2000万元,期限为5年,年利率为7%试用单利和复利两种方式计算银行应得的本利和。(保留两位小数)答案:用单利方法计算:S=2000万元×(1+7%×5)=2700万元用复利方法计算:S=2000万元×=2805.10万元2、一块土地共10亩,假定每亩的年平均收益为500元,在年利率为10%的条件下,出售这块土地价格应是多少元?答案:出售这块土地价格=10×500/0.1=10×5000=50000元3、一个人的年工资为36000元,以年平均利率为3%计算,请计算其人力资本的价格是多少。答案:此人人力资本的价格=36000/0.03=1200000元六、简答题1、怎样认识利息的来源与本质?2、简述利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3、简述利率在经济中的作用。4、试述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对经济的影响。5、利息转化为收益的一般形态,其主要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1、(1)利息的概念;(2)利息属于信用范畴,在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下,它所反映的经济关系也不同。(3)高利贷的利息,体现着高利贷者同奴隶主或封建地主共同对劳动者的剥削关系;西方经济学家从资本的范畴、人的主观意愿和心理活动等角度研究利息的本质,脱离经济关系本身,无法揭示利息的真正来源与本质。(4)马克思关于利息来源与本质的理论说明利息是剩余价值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是利润的一部分,体现了借贷资本家与职能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2、(1)平均利润率;(2)借贷资金的供求状况;(3)物价变动的幅度;(4)国际经济的环境;(5)政策性因素等。3、利率作为经济杠杆,在宏观与微观经济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表现在:在宏观经济方面:(1)利率能够调节货币供求;(2)利率可以调节社会总供求;(3)利率可以调节储蓄与投资;在微观经济方面:(1)利率可以促使企业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2)利率可以影响个人的经济行为4、(1)实际利率是指物价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名义利率则是包含了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通常情况下,名义利率扣除了通货膨胀率即可视为实际利率。(2)当名义利率高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正利率;正利率会刺激居民储蓄。(3)当名义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负利率;负利率对经济不利,它扭曲了借贷关系。(4)当名义利率等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零利率。它对经济的影响介于正利率和负利率之间。5、(1)借贷关系中利息是资本所有权的果实这种观念取得了普遍存在的意义;(2)利息率是一个事先确定的量,与企业家的生产经营情况无关;(3)利息的历史久远,货币可以提供利息早已成为传统的看法被人们所接受七、论述题1、试述利率发挥作用的环境和条件。2、结合利率的功能和作用,论述我国为什么要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参考答案〗1、利率在宏观领域和微观领域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现实经济中,利率作用的发挥会受到一些限制,诸如:(1)利率管制;(2)利率弹性;(3)微观经济主体的自我约束机制;要使利率充分发挥其作用的条件:(1)市场化的利率决定机制;(2)灵活的利率联动机制;(3)适当的利率水平;(4)合理的利率结构。我国长期存在着利率管制,距离利率市场化还有一定的差距,目前应大力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以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对外开放的扩大。2、(1)市场经济中,价格机制是其核心机制,利率作为金融市场的价格,在宏微观经济运行中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利率在宏观与微观经济运行中的作用;(3)我国已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价格的调节作用日益重要,利率的作用也日益受到重视,但利率充分、有效发挥其调节作用的基本条件就是市场化的利率决定机制,因为只有如此,才能形成一个适当的利率水平,一个合理的利率结构。因此,我国应该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
❾ 法律经济学起源
法律经济学是近4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经济学与法学交叉的边缘学科,也是战后当代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学术流派。世界顶级学府美国芝加哥大学是当代法律经济学的诞生地和最重要的研究中心之一,其中包括法律经济学的主要奠基人芝加哥大学教授亚伦·戴雷科特和芝加哥大学教授罗纳德·科斯,以及当代法律经济学领军人物、著名的法律经济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理查德·A·波斯纳等等。
知识点延伸:
从学科研究的性质来看,法律经济学已明确将自己定位是一门“用经济学阐述法律问题”的学科。用波斯纳的话来说,法律经济学是“将经济学的理论和经验主方法全面运用于法律制度分析”的学科。具体地说,法律经济学采用经济学的理论与分析方法,研究特定社会的法律制度、法律关系以及不同法律规则的效率;其研究的主要目的仅在于“使法律制度原则更清楚地显现出来,而不是改变法律制度”。根据尼古拉斯·麦考罗和斯蒂文·G·曼德姆的定义,“法和经济学是一门运用经济理论(主要是微观经济学及其福利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来分析法律的形成、法律的框架和法律的运作以及法律与法律制度所产生的经济影响的学科。”
从法律经济学的研究范围来看,法律经济学对法律制度问题的研究基本上覆盖了整个法律领域,包括民事、刑事和行政程序;惩罚理论及其实践、立法和管制的理论及其实践;法律的实施和司法管理实践;以及宪法、海事法、法理学等各个方面。但是,法律经济学的研究重点是“普通法的中心内容――财产、合同和侵权”。按照波斯纳的说法,经济学家以前对法律的研究基本局限在反托拉斯法和政府对经济实行公开管制的领域,而法律经济学的研究重点则转向了“并不公开管制的法律领域”。
从法律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来看,法律经济学是以“个人理性”及相应的方法论的个人主义作为其研究方法基础,以经济学的“效率”作为核心衡量标准,以“成本——收益”及最大化方法作为基本分析工具,来进行法律问题研究的。W·赫希曾指出:“尽管并非所有的研究者对法和经济学的研究视角和方法都持有一致的看法,但是,绝大多数的人都认为,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包括经济理论与计量分析工具――构成了法律和法律制度经济分析的基本特征。”这一点,甚至连法律经济学中的非主流学派的学者也看得十分清楚,R·P·麦乐怡就一针见血地说,“法律的经济分析通过对法律规则(Doctrine)进行成本和收益分析及经济效率分析,使我们可以就法律实施的结果得出结论,并对特定的法律安排的社会价值作出评价”。
❿ 现代经济学的起源
古希腊在经济思想方面的主要贡献中,有色诺芬的《经济论》,柏拉图的社会分工论和亚里士多德关于商品交换与货币的学说。色诺芬的《经济论》,论述奴隶主如何管理家庭农庄,如何使具有使用价值的财富得以增加。色诺芬十分重视农业,认为农业是希腊自由民的最好职业,这对古罗马的经济思想和以后法国重农学派都有影响。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从人性论、从国家组织原理,以及从使用价值的生产三个方面考察社会分工的必要性,认为分工是出于人性和经济生活所必需的一种自然现象。这个社会分工学说,纵然旨在为他设想的奴隶主理想国提供理论根据,但对当时的社会经济结构提出了一个理论分析。这种分析与中国古代管仲的“四民分业”论和孟轲的农耕与百业、劳心与劳力的“通功易事,以羡补不足”的理论,基本上是一致的。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与《伦理学》两书中有关经济思想方面的贡献,不仅在于他指出了每种物品都有两种用途,一是供直接使用,一是供与其他物品相交换,而且说明了商品交换的历史发展和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的职能,指出货币对一切商品起着一种等同关系即等价关系的作用,从而成为最早分析商品价值形态和货币性质的学者。但是他对追求货币财富的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都从公正原则出发持否定态度。
古罗马的经济思想,部分见于几位著名思想家如老加图(公元前234~前149)、瓦罗(公元前116~前27)等人的著作中。
19世纪末期,随着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演变,即更倾向于对经济现象的论证,而不注重国家政策的分析,有些经济学家改变了政治经济学这个名称。英国经济学家W.S.杰文斯在他的《政治经济学理论》1879年第二版序言中,明确提出应当用“经济学”代替“政治经济学”,认为单一词比双合词更为简单明确;去掉“政治”一词,也更符合于学科研究的对象和主旨。1890年A.马歇尔出版了他的《经济学原理》,从书名上改变了长期使用的政治经济学这一学科名称。到20世纪,在西方国家,经济学这一名称就逐渐代替了政治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