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物流管理是一个很轻松的专业吗
作为一个本科物流管理专业的女生,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物流管理这个专回业只是表面上答听起来比较简单,实际上这是一个需要很多学科知识的交叉学科。
此外学生不仅仅需要学习好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系统思维,研究众多的案例并加以分析练习,了解最新的技术和方法,才能保证物流管理符合社会实际和不同的企业、行业。
B. 急!!!! 找一有趣的经济现象 要求可以用宏观经济学来分析
经济学一般可以划分为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两部分,前者论述如何解决经济问题,后者论述应该如何解决经济问题(注1) 。规范经济学回答"应该是什么"这类问题,涉及价值判断,是不能被证伪的,因而脱离了科学的界限;实证经济学回答"是什么,为什么"这类问题,它独立于任何特别的伦理观念或规范判断,其终极目的是发展一种能够对观察到的和尚未观察到的现象作出合理的、有意义的解释和预测的"理论"或"假说"(注2) ,是能够被证伪的,因而是一门科学。Popper说的好:"衡量一种理论的科学地位的标准是它的可证伪性或可反驳性或可检验性"(注3) 。本文只在实证经济学范围内讨论宏观经济学。
实证经济学又通常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经济行为人(economic agent)的个体行为以及其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注4) ,而宏观经济学则主要研究整体经济,以产出、失业、通货膨胀这些大范围内的经济现象为研究对象,其目的是对产出、失业以及价格的变动作出经济解释 (注5)。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宏观经济学就研究两件事--长期的经济增长和短期的经济波动。
在Friedman看来,实证经济学主要划分为货币理论和价格理论。货币理论论述一般价格水平,总产量和总就业的周期波动和其他波动以及诸如此类的问题;价格理论论述不同用途上的资源配置,一种产品与另一种产品的相对价格 (注6)。通常人们会把价格理论和微观经济学;货币理论和宏观经济学联系在一起,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Friedman在《价格理论》里对这种流行的观点提出了批评。事实上,价格理论和货币理论与微观和宏观经济学之间是有所交错的 (注7)。
在我看来,就实证经济学的研究范围来分类,无论是划分为价格理论和货币理论,或微观和宏观经济学,都是不完整的。如果划分为价格理论和货币理论,则不包括经济增长的内容;如划分为微观和宏观经济学,则不能解释制度变迁的内容。我认为比较合理的划分是将实证经济学分为三个部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研究既定制度安排下资源在不同经济个体间的配置问题;宏观经济学研究既定制度安排下的整体经济现象(即产出、失业和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动);制度经济学研究制度的选择和变迁问题(注8) 。
经过以上对实证经济学的疏理,我们终于可以开始谈论宏观经济学了。让我们从目前流行的各种对于宏观经济学的批评开始。在我看来,这些批评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对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提出批评;第二类是对宏观经济学逻辑起点的批评。
第一类批评涉及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大致可以表述为经济学都是研究个体行为的,不存在研究总量的经济学。这类批评一般来自宏观经济学的外部,是否定性的。但在我看来,这类批评是站不住脚的。经济学是研究各类社会经济现象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可以很小,也可以很大。而社会中确实存在着诸如产出、失业、通货膨胀这样的整体性的经济现象需要我们作出解释,这也正是宏观经济学存在的目的。经济学可以研究个体行为,也可以总量关系,关键是要有统一的逻辑起点或基础假设。
第二类批评也是真正有意义的批评是针对宏观经济学的逻辑起点。所谓逻辑起点,是指一个逻辑演绎过程的基础假设。一个简单的逻辑推理过程是:假设→推理→结论。假设和结论都是命题,不同的是假设是通过归纳或约定得到的,而结论是在假设的基础上演绎得到的。
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必须要遵循统一的规则,要有共同的基础假设(postulate)或公理(axiom),在此基础上才能展开逻辑推理,并且得到可以被证伪的或者说可以被检验的结论性命题 (注9)。价格理论是整个经济学的核心,它的基础假设也就自然构成整个经济学共同的基础假设或者说逻辑起点。
价格理论的基础假设可以概括为:1)由个人进行选择,其行为是稳定的;2)人都是自利的(self-interest),他在任何时候、任何局限条件下都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3)资源是稀缺的(这个假设通常是隐含的,但却很重要)(注10) 。这三个假设也构成了整个经济学的基础假设。经济学由许多不同的模型构成用以解释不同的经济现象(注11) ,它们都应该有共同的基础假设,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计各自的特殊假设或局限条件,从而完成对整个模型情境(situation)(注12) 的描述,逻辑演绎则在整个情境的基础上展开。这个结构我称之为经济学的逻辑结构(logic structure of economics)。
问题在于,传统的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命题或是直接归纳得到的(如Phillips curve),或是从一些和价格理论或微观经济学(两者不一致但大致重合)的基础假设完全不同的假设基础上演绎得到的(如IS-LM模型),因此传统的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和价格理论在逻辑起点上是完全不一致的。
在1970年代,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模型因缺乏微观基础而受到了广泛的批评,这些批评主要来自宏观经济学内部,其中最著名的就是Lucas批判(Lucas critique,1976)(注13)。以Lucas为领袖的理性预期学派确实掀起了一场宏观经济学内部的革命,理性预期(Rational expectation)也被作为一个公理性的假设被引入宏观经济学,从此宏观经济学进入了“现代”。
现代宏观经济学致力于构建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从逻辑结构的角度说,就是将模型建立在经济学共同的基础假设也就是个人最大化选择的基础上。让我引用张五常的一段话:"任何经济问题不可以从一群人、一个团体、一个社会或一个国家为起点来分析。说什么宏观经济,社会福利,或什么政府策划,都一定要以个体或个人为分析单位。经济学没有以集体为起点的理论。无论观点是怎样的'宏',不管在分析中基本的起点有没有提及,若非基于'个人'为起点的,都不是可取的经济理论。……宏观是以个人为单位加起来的。宏观与微观之别,只不过是组合的或大或小罢了" (注14)。
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模型是Ramsey模型(无限期限模型)和Diamond模型(代际交叠模型),这两个模型都是建立在个人决策的基础上;进而引入货币,引入不确定性和预期,构建起一个一般均衡的分析框架。即便如此,现代宏观经济学仍分为两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和新凯恩斯主义。前者坚持在一般均衡的框架里解释经济波动现象,其代表人物是Lucas,Sargent,Barro等人;后者则认为存在某种对均衡的偏离才能解释波动现象,其代表人物有Blanchard,Fisher,D. Romer,Mankiw等 (注15)。
尽管存在着分歧,现代宏观经济学已经是建立在个人决策的基础上了,宏观和微观有着共同的基础假设和逻辑起点。这是令人欣慰的。
从1936年凯恩斯《通论》发表以来,宏观经济学一直是经济学中一块激动人心的领域,60多年来在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两个主要议题上都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可以肯定的是宏观经济学仍然存在许多重要的问题有待解决,比如说如何使理论更加逼近现实,如何处理技术进步和增长的关系等等。
C. 推荐几本财经类的书籍。
推荐几本财经类的书籍:
1、克鲁格曼:《萧条经济学的回归与2008年经济危机》
感谢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在今年5月份的中国之行,于是受益匪浅。这当然是一本试图扫描经济危机历史的书,从上个世纪初期的美国大萧条开始,作者的分析黄扫墨西哥、巴西和阿根廷,挖出日本的病灶,然后又嘲笑了东南亚金融风暴的短视与愚蠢。一直到今天,这场仍然在蔓延的经济危机,成为克鲁格曼的最近关注案例。
2、罗斯巴德:《美国大萧条》
到目前为止,我所能读到的关于美国大萧条最令人信服的学术解释。可惜的是,当我们的世界在今天再次面对金融大危机的时候,几乎所有的政府再一次将罗斯巴德的观念置于脑后。某种意义上,先知总是遭到冷遇,人们习惯了在错误的道路上继续游走,那是一种惯性,也是一种懒惰,更是一种无知。
3、保罗·海恩:《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这是一本在中国大陆能够多次印刷的纯粹经济学教材,也是到目前为止我所读到的最容易读懂的经济学教材。我愿意把这本书当成经济学的范本,也愿意把它当成我进入经济学世界的通路。沿着这条通路进去,你会发现,经济学世界竟然是如此优美。而在应用的角度看,这本书再一次让我能够站在理论勇气的高度来看我们自己的经济,尤其是观察政府和市场的分工问题。
4、陈志武:《24堂财富课:陈志武与女儿谈商业模式》
陈志武教授的这些系列文章,在他慢慢写作的过程中,我就不断阅读,并自认为心领神会。在这本书里,个人权利和自由竞争,仍然是志武反复诉说的主题。也就是说,只有在充分尊重个人权利,充分倡导自由竞争,真正的可发展,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才有可能达成。在这样的意义上,我们与其说志武教授在和他的美丽的女儿谈商业模式,不如说是在对每一个当代中国人进行经济学启蒙。
5、吴晓波: 《跌荡一百年(上)》
今天看来,吴晓波的系列写作,从一开始,就有了历史梳理和当下承担的双重写作高度。读晓波的书,不仅读到他飞扬的文笔,还读到我们每个人的命运。由此,这样的书一时间洛阳纸贵,就是一件容易理解的商业阅读现象。
6、巴菲特:《滚雪球》
没有谁最终拥有财富,我们仅仅是财富的管家。巴菲特世人瞩目的财富人生,由他自己来书写,而不是由那些看热闹的作家来代笔,事实上是在向所有人呈现这样的道理:作为一个有财富管理大智慧的人,巴菲特一直在拼命赚钱,拼命省钱,拼命捐钱。
7、傅国涌:《大商人》
傅国涌一直以历史梳理见长,尤其是知识分子的历史。这次他把兴趣点放在商业史上面,其价值在于,他让那些泛着铜臭味的商业故事拥有了一层人文意义。我个人认为,这对那些仅仅知道企业战略,资本运作的财经写手们,是一种提示。
8、贺雄飞:《经济学的香槟》
贺雄飞编书趣味高雅,我至今还感激他编辑的草原部落知识分子文存,他的这本《经济学的香槟》更是让我眼睛一亮。犹太人向来生存环境恶劣,在沙漠和对手的包围中,却能找到流淌奶和蜜之地。由此,犹太人对经济的敏感,对财富的敏感,就是神的一个启示。
9、德鲁克:《管理新现实》
很多人把德鲁克仅仅理解成一个企业管理专家,用他的工具理性遮蔽掉更加宝贵的价值理性。事实上,和所有的学问家一样,德鲁克终身追寻的,正是具有价值意义的思想,是人类的自由理性。所谓新现实,就是在这样的高度形成。
10、克莱德·普雷斯托维茨:《崛起的四大国》
我是在全球化的角度来看待崛起的所谓四大国,或者是叫金砖四国。没有全球化的浪潮,这些所谓的崛起并无可能性。外部的拉动一直是人类现代史的主旋律,那些古老又闭塞的国家,指望内生的发展力量,已经被证明是一种失败。问题在于,当全球的财富流动正在重构的时候,那些后发国家如何承担起人类继续发展的责任,这正是本书思考的来由。
D. 财政学专业都开设哪些课程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化和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投资、融资分析等财务决策业务越来越成为企业决策的重要部分。因此本专业内容包括公司决策、财务管理、企业金融、金融工程和风险管理、证券投资和期货与期权管理。
主干学科:经济学、工商管理
基础课有:经济学基础、经济数学基础、会计学、审计学、计算机应用基础。
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有:财务管理学、公司理财、金融学、金融市场学、证券投资学、金融风险管理、金融工程、期货期权与衍生证券、审计学、财务报表分析、管理会计、经济预测与决策、计量经济学、C语言、电子商务概论、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资产评估、投资银行业务、保险精算、公司财务理论、风险投资、项目融资、投资分析、资产评估等。
急速通关计划 ACCA全球私播课 大学生雇主直通车计划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冲刺班 其他课程
E. 审计学是不是很难学
审计学专业,该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会专计和审计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属国家审计机关、部门及各单位内部的审计机构和社会审计组织从事审计工作以及在学校、研究单位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会计、审计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会计、审计方法和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会计、审计问题的基本能力。
一般的审计工作还用不到高等数学,但是前沿理论,如风险导向审计,以及常用的分析性复核方法和抽样审计会用到概率论的知识
如果是考审计学的话,涉及高等数学的分值不会很大,可以说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
急速通关计划 ACCA全球私播课 大学生雇主直通车计划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冲刺班 其他课程
F. 急!!!! 找一有趣的经济现象 要求可以用宏观经济学来分析
欧债危机,源自货币体系和财政体系的责任主体不统一,全球金融危机也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