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课后答案。。
已发送,注意查收..
Ⅱ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高鸿业 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犹如一幅“巨型图画”;它描述和说明整个经济的运行情况。而我专们知道,属 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 是有关该巨型图画各个组成部分的学科;微观经济学描述和说明构成整个经济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家庭、企业和政府)的运行情况。
宏观经济学试图解释所有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水平综合在一起时所表现出的行为;这一价格水平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 的变化称为 通货膨胀率 (inflation rate)。当价格水平下降时将出现 通货紧缩 (Deflation),这种现象并不常见。一种产品相对于另一种产品的价格称为 相对价格 (relative price);微观经济学试图解释相对价格的内容。
此外,宏观经济学关心的是整个经济体的 总收入和 总产出的行为;而微观经济学关心的是组成整个经济体的单个经济单位的收入和产出。宏观经济学将经济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其 就业率和失业率;而微观经济学关心的是单个公司的雇佣和解雇行为。
Ⅲ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答案
已发送
邮箱错误
Ⅳ 求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课后答案
么有啊
Ⅳ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高鸿业课后题答案。求求求。
1、解答: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因为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包括社会保障税)和社会保险及社会救济等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手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物发生。例如,政府给残疾人发放救济金,并不是残疾人创造了收入;相反,倒是因为他丧失了创造收入的能力从而失去生活来源才给予救济的。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不计入GDP,因为在生产时已经计入过。购买普通股票不计入GDP,因为经济学上所讲的投资是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支出,即购买新厂房,设备和存货的行为,而人们购买股票和债券只是一种证券交易活动,并不是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购买一块地产也不计入GDP,因为购买地产只是一种所有权的转移活动,不属于经济意义的投资活动,故不计入GDP。
2、解答:社会保险税实质是企业和职工为得到社会保障而支付的保险金,它由政府有关部门(一般是社会保险局)按一定比率以税收形式征收的。社会保险税是从国民收入中扣除的,因此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并不影响GDP ,NDP和NI,但影响个人收入 PI。社会保险税增加会减少个人收入,从而也从某种意义上会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然而,应当认为,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并不影响可支配收入,因为一旦个人收入决定以后,只有个人所得税的变动才会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3、如果甲乙两国合并成一个国家,对GDP总和不会有影响。因为甲乙两国未合并成一个国家时,双方可能有贸易往来,但这种贸易只会影响甲国或乙国的GDP,对两国GDP总和不会有影响。举例说:
1/31
甲国向乙国出口10台机器,价值10万美元,乙国向甲国出口800套服装,价值8万美元,从甲国看,计入GDP的有净出口2万美元,计入乙国的有净出口 – 2万美元;从两国GDP总和看,计入GDP的价值为0。如果这两个国家并成一个国家,两国贸易变成两个地区的贸易。甲地区出售给乙地区10台机器,从收入看,甲地区增加10万美元;从支出看乙地区增加10万美元。相反,乙地区出售给甲地区800套服装,从收入看,乙地区增加8万美元;从支出看,甲地区增加8万美元。由于,甲乙两地是一个国家,因此该国共收入18万美元,而投资加消费的支出也是18万美元,因此,无论从收入还是从支出看,计入GDP的价值都是18万美元。
4、解答:(1)项链为最终产品,价值40万美元。
(2)开矿阶段生产10 万美元,银器制造阶段生产30万美元,即40 – 10 = 30万美元,两阶段共增值40万美元.
(3)在生产活动中,所获工资共计:7.5 + 5 = 12.5万美元,在生产活动中,所获利润共计(10 - 7.5) + (30 - 5) = 27.5 万美元
用收入法共计得的GDP为12.5 + 27.5 = 40 万美元。
可见,用最终产品法,增殖法和收入法计得的GDP是相同的。
5、解答: (1)1998年名义GDP = 100×10 + 200×1 + 500×0.5 = 1450美元
(2)1999年名义GDP=110×10 + 200×1.5 + 450×1 = 1850美元
(3)以1998年为基期,1998年实际GDP=1450美元,1999年的实际GDP= 110×10 + 200×1+ 450×0.5 = 1525 美元.这两年的实际GDP变化百分比=(1525 - 1450) / 1450 = 5.17%
(4)以1999年为基期,1999年实际GDP= 1850美元,1998年
2/31
实际GDP= 100×10 + 200×1.5 +500×1 = 1800美元,这两年实际GDP变化百分比=(1850 - 1800)/1800 = 2.78 %
(5)GDP的变动由两个因素造成:一是所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数量的变动,一是物品和劳务价格的变动。“GDP的变化取决于我们用哪一年的价格作衡量实际GDP的基期的价格”这句话只说出了后一个因素,所以是不完整的.
(6)用1998年作为基期,1998年GDP折算指数=名义GDP/实际GDP=1450/1450=100%,1999年的GDP折算指数=1850/1525=121.31%
6、解答:(1)A的价值增加为5000–3000 = 2000美元
B的价值增加为500–200 =300美元
C的价值增加为6000–2000 = 4000美元
合计的价值增加为2000 + 300 + 4000 = 6300美元
(2)最终产品价值为2800 + 500 + 3000 = 6300美元
式中2800,500,3000分别为A,B,C卖给消费者的最终产品
(3)国民收入为6300 – 500 = 5800美元
7、解答:(1)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资本消耗补偿,而资本消耗补偿即折旧等于总投资减净投资后的余额,即800–300 = 500 亿美元
Ⅵ 中国人民出版社第五版宏观部分西方经济学课后答案
高鸿业还是曼昆的呀?数~据~~圈·论坛上有这两个人的课后习题答案,你根据你的需要查找吧!
Ⅶ 求! 高鸿业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课后答案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第五版课后练习答案
第12章
11.(1)GDP=40
(2)卖给银器制造商阶段产生了10万美元增值,制成项链阶段产生了30万美元,则GDP=10+30=40
(3)工资=5+7.5=12.5
利润=2.5+25=27.5
GDP=12.5+27.5=40
12.(1)1998年名义GDP=100x10+200x1+500x0.5=1450
(2)1999年名义GDP=110x10+200x1.5+450x1=1850
(3)1999年实际GDP=110x10+200x1+450x0.5=1525
GDP变化=(1525-1450)/1450=5.17%
(4)1998年实际GDP=100x10+200x1.5+500x1=1800
GDP变化=(1850-1800)/1800=2.78%
(5)不完整。因为GDP的变动有两个因素,一是所生产的物品和劳务数量的变动;二是物品和劳务价格的变动
(6)1998年折算数=1450/1450=100%
1999年的折算数=1850/1525=121.3%
13. (1)国民生产净值=GNP-(总投资折旧-净投资)
=4800-(800-300)=4300
(2)净出口=GNP-(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
=4800-(3000+800+960)=40
(3)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政府购买+政府预算盈余
=960+30=990
(4)个人可支配收入=NNP-税收+政府转移支付=NNP-(税收-政府转移支付)
=4300-990=3310
(5)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3310-3000=310
14. (1)储蓄=DPI-C=4100-3800=300
(2)因为:I+G+(X-M)=S+T
所以:I=S+(T-G)-(X-M)=300-200-(-100)=200
(3)政府支出G=1100
Ⅷ 求 西方经济学 宏观部分 高鸿业版 第五版 课后答案
同求同求~~
Ⅸ 求: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的课后习题答案
也发给我一下哈,非常感谢啦,[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