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都有什么经济学的书籍

都有什么经济学的书籍

发布时间:2021-01-21 22:46:55

『壹』 经济类书籍都有哪些

《剩余价值论》,马克思著,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亚当.斯密著,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大卫.李嘉图著,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政治经济学原理》下卷,约翰.穆勒著,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费.李斯特著,商务印书馆1967年版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凯恩斯著,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经济学原理》,[美]曼昆著,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经济学》,[美]斯蒂格利茨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国际经济学》,[美]保罗.克鲁格曼,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国际经济学》,[美]多梅尼克.萨尔瓦托著,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中、英文)版
《国际经济学》[美]彼特.林德特著,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国际经济学》[美]丹尼斯.R.阿普尔亚德,小艾尔佛雷德.J.菲尔德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英文版。
《国际经济学教程》,黄卫平,彭刚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新编国际经济学》,曲如晓,闫庆悦编著,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
《世界经济学——理论.机制.格局》,杜厚文,朱立南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世界经济学》,张幼文主编,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年版
国际贸易教程》,高成兴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国际贸易教程》教学辅导,高成兴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国际贸易》海闻,P.林德特,王新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国际贸易学》, 赵春明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国际贸易教程》, 尹翔硕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国际贸易——原理.政策.实务》, 陈宪,韦金鸾等编著,立信会计出版社2003年版
《国际贸易学》, 朱钟棣,郭羽诞,兰宜生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国际金融》,陈雨露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货币银行学》,黄达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微观经济学: 现代观点》,范里安,上海三联书店。
《微观经济学基本理论与扩展》,尼科尔森,中国经济出版社
《宏观经济学》,曼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萨克斯,上海三联书店
金融学》,博迪、默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国际金融》,Clark,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国际经济学》(第一卷、第二卷),甘道尔夫,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
《投资学》(第五版),夏普、亚历山大、贝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货币金融学》(第四版),米什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
《计量经济学导论》,伍德里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国际金融市场》,莱维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货币理论与政策》,瓦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贰』 推荐几本经济学相关的书籍 谢谢

1、《国富论》

全称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用了近十年时间创作的经济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776年。《国富论》这部著作奠定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理论基础,该书的出版标志着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堪称西方经济学界的“圣经”。

2、《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被誉为是继亚当·斯密《国富论》之后的第二部最著名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著作。它的出版被人们称为"李嘉图革命"。该书多次再版,成为经济学说史上一部真正的辉煌巨著,是关于政治经济学经典研究方法的基础。

这部巨著囊括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所有理论,包含着李嘉图的全部思想精粹,成为《资本论》的重要思想源泉,在亚当·斯密和马克思之间建起了一座桥梁。

3、《经济学原理》

主要介绍了经济学十大原理,这十大原理贯穿于书中始末,并运用它们对贸易,供求关系,销量与生产,企业行为和行业组织,劳动力市场以及宏观经济学理论进行阐述。

《经济学原理》从内容、体系结构到表述、体例都体现了“经济学学生的入门教科书”定位;该书首次在美国出版时创造了经济学著作卖价和畅销数量的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

4、《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

是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道格拉斯 C.诺思的著作。诺思在书中以西方产权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对经济史进行了解释,提出了对经济增长起决定作用的是制度因素,而非技术因素,产权制度的变迁才是历史演进的源泉的核心观点。

5、《资本论》

德国思想家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创作的政治经济学著作,1867—1894年分为三卷出版。《资本论》跨越了经济、政治、哲学等多个领域,是全世界无产阶级运动的思想指导。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资本论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经济学原理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国富论

『叁』 经济学看什么书籍

首先当推“格力高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分宏观与微观两册,先看微观。这是经济学的基础课程,如果有基础可以忽略。

然后是“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上海三联出版社,中级微观经济学的经典之作,北大经济学院光华管理学院微观经济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推荐用书。

“曼昆”的《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是中级宏观经济学用的最多的教材。同时推荐杰弗里萨克斯的《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三联出版社,数学计算稍微多一些。

以上四本是经济学基础之作,其他各专业经济学是这些书中某些章节的放大。

国际金融与贸易首推“克鲁格曼”的《国际经济学》人民大学出版社,上册国际贸易,下册国际金融。

公共经济学首推“哈维罗森”的《财政学》人民大学出版社,不过是以美国体制为例的。斯蒂格利茨的《公共部门经济学》人民大学出版社也不错。这门经济学了解下也就行了。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首推“张维迎”教授的《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出版社,此书堪称少有的国内经济学教材杰作。但难度较高,准研究生水品。建议不要看国内砖家的经济学基础教材,真的写的很。。。。除非你要考那个教授的研究生。。

金融学首推“米什金”的《货币金融学》人民大学出版社。
投资学推荐博迪的《投资学》机械工业出版社或人名大学出版社。“曹凤岐”教授的《证券投资学》口碑很好,我还没亲眼验证过,不过难度较高一些。

计量经济学当推古扎拉蒂得《计量经济学》人民大学出版社,不过还是学好微积分、概率论、统计学和线性代数更为实在。

以上是的书都学通了应该能达到本科毕业生理论水平,实际运用水品还得多加练习以及计算机软件的熟练运用。

同时推荐一个论坛,网络“人大经济论坛”,第一个就是,一般来说里面有各种电子版资料。如果能黑进某个大学经济学院的讲义库那就更好了

『肆』 经济学中最著名的文章和书籍都有哪些

1经济学必看书籍
个人推荐的阅读书目 1776年《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亚当.斯密
1890年 《经济学原理》(上下册) 马歇尔
1848年 《经济学》(上下册) 萨缪尔森
《西方世界的兴起》
这几本书是学习经济学金融学应阅读的书目,但只有在大的图书馆才借阅得到。
对你了解经济学会有一定的帮助。

2金融学必看书籍
资本主义国家货币流通与信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7
《货币信用学(上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9
《社会主义财政金融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全国高校优秀教材奖,北京市首届 哲学社会科学和政策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中国财政学会全国优秀财政理论研究成果奖)
《货币银行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国家教委审定全国高校财经类专业核心课教材”获:全国普通高校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北京市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货币银行学(修订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出版:“教育部国家级重点教材”
《货币银行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教育部面向21世纪经济、管理类核心课程教材”获:教育部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1999
《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列入“国家‘十五’规划教材”;同时是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21世纪中国金融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项目中五本教材之一。
专著: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中的货币和货币流通》中国财经出版社1964
《财政信贷综合平衡导论》中国金融出版社1984(1986年度孙冶方经济科学著作奖,1995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工农产品比价剪刀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宏观调控与货币供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宏观调控与货币供给》(修订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金融—词义、学科、形势、方法及其他》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1年9月
主译: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体系中的黄金》中国财经出版社1965

主要论文:
《黄达选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收1985年以前主要论文)、《黄达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收1952~1998论文及短文)
其中:《中国财政信贷综合平衡和通货物价问题》,首届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
《财政收支与信贷收支相互配合中的接合部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理论文章一等奖
《黄达文集》(1952~1998)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主持科研课题:
⑴ 国家“七五”重点课题《货币供求量问题研究》,成果为《货币供求问题研究系列专著·1~5》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1993
作者:邓乐平;周慕冰;王松奇;尚 明、吴晓灵、罗兰波;王庆彬、周升业
⑵ “八五”延期项目《资金宏观配置问题的研究》。最终成果为《中国资金宏观配置问题研究》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5月,作者:李鹰。
⑶《关于我国部门经济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调查》——社科基金布置的项目
1995年6月完成研究报告,社科基金印刷,写作主力:杨瑞龙
⑷《全球经济调整中的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调控体系研究》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2003年12月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申报

博士点项目:
1.《货币供给的宏观调控》(1985):并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的《货币供求量问题研究》项目执行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储蓄向投资转换机制的重构》 1993-1995
成果:陈雨露博士论文《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外部储蓄机制研究》

『伍』 经济学方面的入门书籍有哪些

入门教材:
1、曼昆《经济学原理》上下册,88元。梁小民教授翻译。曼昆为哈佛高才生,天才横溢 ,属新古典凯恩斯主义学派,研究范围偏重宏观经济分析。 该书为大学一年级学生而写,主要特点是行文简单、说理浅显、语言有趣。界面相当友好,引用大量的案例和报刊文摘,与生活极其贴近,诸如美联储为何存在,如何运作, Greenspan 如何降息以应付经济低迷等措施背后的经济学道理。该书几乎没有用到数学,而且自创归纳出“经济学10大原理”,为初学者解说,极其便利完全没有接触过经济学的人阅读。学此书,可了解经济学的基本思维,常用的基本原理,用于看待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可知经济学之功用及有趣,远超一般想象之外。推荐入门首选阅读。目前国内已经有某些教授依据此书编著《西方经济学》教材,在书中出现“经济学10大原理”一词,一眼便可看出是抄袭而来。
2、 萨缪尔森《经济学》(Economics)
萨缪尔森,新古典综合学派的代表人物,1970年成为第一个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人。研究范围横跨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多个领域,对政治经济学、部门经济学和技术经济学有独到的见解。目前经济学各种教科书,所使用的分析框架及分析方法,多采用由他1947年的《微观经济分析》发展糅合凯恩斯主义和传统微观经济学而成的“新古典综合学派”理论框架。他一直热衷于把数学工具运用于静态均衡和动态过程的分析,以物理学和数学论证推理方式研究经济。目前经济学理论数学化大行其道,此翁实始作俑者。《经济学》由美国麦格劳——希尔图公司1948年初版。现已出第16版,通行全世界。国内50年代由高鸿业教授根据英文第10版翻译,商务印书馆于1981年出版。市面之16版,是和诺德豪斯合写,由萧深教授翻译,并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个单行本出版。
全书结构宏伟,篇幅巨大。可谓博大精深。渗透老萨数十年经济学见解。字里行间,三言两语,每有深意。其中诸如“热情的心,冷静的头脑”、“相关未必因果”等言语,可谓经济学之《老子》。读完该书,可了解经济学所探讨问题在经济学体系中之位置及分析框架,对经济学有一个完备之认识框架。知识庞杂,有一体系框架,则适宜以后更进一步学习。学之愈深,愈知此框架之重要。尽管该框架在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方面仍有断层,但不失为一个好框架。此书国内有机工版发行之英文版。建议直接阅读英文版。
3、斯蒂格利姿《经济学》及系列辅助教材。斯蒂格利姿在信息经济学成就甚高,此书可作为前二者的补充,前二者所涉及经济学内容主要是以价格理论及边际分析为基础,不包括不对称信息经济学、不确定性分析部分。斯蒂格利姿之《经济学》可填充前二者之空白。
尽管三位作者政策倾向不同,但教材体现凯恩斯主义的特征稍多一点,总体上讲,教材相当客观和公允。很适宜做入门教材。
4、《经济学、原理、问题与政策》及《经济学原理与问题》、〈经济学案例〉、〈经济学小品〉、《经济学悖论》、〈社会问题经济学〉等。此类书之特点是先提问题,再论原理,主要是针对社会习见问题,逐步解释原理,水平、内容大多较好,唯缺乏体系与框架,适宜略懂经济学者补充学习。
5、国内老师自行编写之《西方经济学》教材:目前国内各大学自己编写的直接冠以《西方经济学》或〈经济学原理〉均属入门教材。如高鸿业、历以宁、宋承先、梁小民、朱锡庆、尹伯成、司春林等等。然皆远逊外国教材。其中宋承先之《西方经济学》教材,竟用黑体加插一段马克思论地租之说法,以说明所传授学问之错误,实为极可笑者。
说明:
1、越基础性之教材越需深入浅出,将复杂抽象的道理联系到生活实际上,才讲的透彻,又能调起初学者之兴趣。国外教材,形成一竞争市场,多极高明之著作,教材之撰写也充分考虑学生学习之便利,如曼昆之教材,以完全不带数学式而著称,又或更新换版本极快,以及时吸收新知识,如斯蒂格利姿《经济学》之增加不对称信息部分。低手所写教材自然被市场淘汰。故市面之基础教材,多为大高手所写就。
2、国内教材,建国以来,除商务系列丛书初期之100年前古典学派部分,政府同意翻译以作为马克思批判之反面教材得以出版外,80年代以前,近50年间国外经济学研究学问之成就,国人皆不得见。80年代末期,邹至庄先生力倡西方经济学,邓大人首肯之后,国内始渐有〈西方经济学〉之类教材出现。此类教材,多为新出道之老师,为进阶升职,凑出版物之数而编抄西人著作而成,机制所限,不敢添加“反动”之知识,又无竞争机制,购买者多为其听课学生。故质量甚差,若非特殊目的如考研指定者,慎勿购买。
3、按经济学有入门低、中级、高级之分。高级乃指其运用之数学工具及阐述观点之纷争更多而言,并非此学问高人一等。一如高等数学未必高初等数学一等之意。越是高级,则越多分歧,也越追求数理逻辑之严谨,反不如低级来的实用。初级的入门教材一般是针对初学者,所以大多举案例和现象,加以文字解释,偶尔插加二维图案,高级教材注重数理逻辑,而二维图案及文字已难以表达、解决所说明之问题,故多用数学证明或代数方程,
夹杂现代数学工具。中级教材则介乎其中,界定甚为模糊。教材难度不同,跨度也相差很大。
就我个人而言,对于想要入门的同学或者说对经济学感兴趣想要射猎的同学,最前面所列出的三本任选一本仔细读过就可以,不必求全责备。三本书我都曾经翻过,个人认为如果是学经济的,萨谬尔森的最好,体系完整,文笔优美,实为初学者之最好的入门教材。如果只是涉猎或者兴趣所致,曼昆的书更好一点。他的书侧重于讲应用和实例,让人兴趣盎然,看完后也能明白一些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以上只是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我的感觉是只要你把一本书看进去吃透,就可以了。有时看的多,面铺的太广不能深入,反倒很难有什么收获。

『陆』 学经济学必备的书籍有哪些

1经济学必看书籍
个人推荐的阅读书目 1776年《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亚当.斯密
1890年 《经济学原理》(上下册) 马歇尔
1848年 《经济学》(上下册) 萨缪尔森
《西方世界的兴起》
这几本书是学习经济学金融学应阅读的书目,但只有在大的图书馆才借阅得到。
对你了解经济学会有一定的帮助。

2金融学必看书籍
资本主义国家货币流通与信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7
《货币信用学(上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9
《社会主义财政金融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全国高校优秀教材奖,北京市首届 哲学社会科学和政策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中国财政学会全国优秀财政理论研究成果奖)
《货币银行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国家教委审定全国高校财经类专业核心课教材”获:全国普通高校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北京市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货币银行学(修订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出版:“教育部国家级重点教材”
《货币银行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教育部面向21世纪经济、管理类核心课程教材”获:教育部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1999
《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列入“国家‘十五’规划教材”;同时是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21世纪中国金融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项目中五本教材之一。
专著: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中的货币和货币流通》中国财经出版社1964
《财政信贷综合平衡导论》中国金融出版社1984(1986年度孙冶方经济科学著作奖,1995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工农产品比价剪刀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宏观调控与货币供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宏观调控与货币供给》(修订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金融—词义、学科、形势、方法及其他》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1年9月
主译: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体系中的黄金》中国财经出版社1965

主要论文:
《黄达选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收1985年以前主要论文)、《黄达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收1952~1998论文及短文)
其中:《中国财政信贷综合平衡和通货物价问题》,首届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
《财政收支与信贷收支相互配合中的接合部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理论文章一等奖
《黄达文集》(1952~1998)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主持科研课题:
⑴ 国家“七五”重点课题《货币供求量问题研究》,成果为《货币供求问题研究系列专著·1~5》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1993
作者:邓乐平;周慕冰;王松奇;尚 明、吴晓灵、罗兰波;王庆彬、周升业
⑵ “八五”延期项目《资金宏观配置问题的研究》。最终成果为《中国资金宏观配置问题研究》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5月,作者:李鹰。
⑶《关于我国部门经济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调查》——社科基金布置的项目
1995年6月完成研究报告,社科基金印刷,写作主力:杨瑞龙
⑷《全球经济调整中的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调控体系研究》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2003年12月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申报

博士点项目:
1.《货币供给的宏观调控》(1985):并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的《货币供求量问题研究》项目执行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储蓄向投资转换机制的重构》 1993-1995
成果:陈雨露博士论文《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外部储蓄机制研究》

『柒』 经济学入门书籍有哪些

《经济学原理》,曼昆著,梁小民译
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简单易学,基本上所有理论都配有案例,非常直观易懂。这本书的第二大特点就是知识覆盖面很广,传授的是广义的经济学原理。比如像货币银行学、财政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等学科,在这本书中都被浓缩成为一到两章的内容。因此,通过学习这本书,初学者将有望对经济学的主要知识和内容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

《经济学》,萨缪尔森著,萧琛译
这是经典!虽然难度要略高于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但仍然是一本针对初学者的经济学教材。这本书案例不多,但文字和论述非常严谨,此外它也是国外累计销量最高的一本经济学教科书。

《经济学》,斯蒂格利茨著,黄险峰译
这本书特别贴近时代,贴近中国。该书不仅教会了读者怎样理解新经济现象,怎样解释数字时代的经济问题,还告诉了读者怎样评价亚洲金融危机,以及怎样看待前苏联、东欧和中国的经济转轨。

《牛奶可乐经济学》,弗兰克著,闾佳译
这本书从牛奶与可乐包装的不同说起,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它不是一本教科书,而是一本畅销书,就是说看了这本书还需要看看大师们写经济学教科书。

《吴敬琏专集》,吴敬琏著
收录了吴敬琏从1982年至2005年的全部重要文章,该书也因此客观地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变化,它将告诉你中国经济与西方国家经济的不同之处。

此外,一些经济学或者金融学的的科班们所熟知,而且图书馆一般都会有的书籍: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黄达主编 《金融学》
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 还有宋鸿兵《货币战争》不过这个还是要有点经济学基础的

『捌』 经济学书籍有哪些

曼昆《经济抄学原理》、平狄克《微观经济学》、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保罗-克鲁格曼《微观经济学》、保罗-克鲁格曼《宏观经济学》、保罗-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

亚当-斯密《国富论》、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其赋税原理》、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若干应用》、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

阅读全文

与都有什么经济学的书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