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区域经济学专业研究生就业方向主要有哪些怎么样
兰州大学区域经济学简介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以及宏观政策特别是优惠政策在不同省域的非均衡实施,兰州大学经济学院敏锐地认识到,我国区域利益格局和区域利益关系将发生重大变化。为了系统地揭示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适应国家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逐步西移的需要,结合我校地处欠发达的西北地区的实际,兰州大学在国内率先开展区域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1987年,在相关硕士专业中增设了西北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方向,并连续培养硕士研究生。
1995年,专文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呈报《关于在研究生专业目录中增设区域经济学为二级学科的论证报告》,获得肯定和批准,并在国内首家申请到区域经济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开始较大幅度地招收区域经济学硕士研究生,为我国区域经济学学科独立地位的确立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研究生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正式将区域经济学增列为二级学科,兰州大学也同时获得区域经济学博士学位授权,在学科建设上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同年被评定为甘肃省高等学校省级重点学科。
2002年被评定为国家重点学科。
2003年以区域经济学博士点为基础,申请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并获得批准。
2007年顺利通过国家重点学科评估。
学科建设基本情况
兰州大学区域经济学被评定为国家重点学科以来,学科建设取得较大成就。“十五”期间,兰州大学区域经济学科建设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在学科发展上,注重凝炼学科方向
五年来,兰州大学区域经济学科点坚持“做西部文章,创一流学科”的发展思路,瞄准国家目标,根据国家发展方略的调整和变化,结合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立足于学科优势和学科发展趋势,遵循“特、独、需”的原则,注意选择对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特有、独有、需要的研究方向进行培育和扶持,在不断摸索和创新中,凝炼了独具特色的研究方向。
①基于中国区域经济关系特别是区域利益关系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基本背景这一认识,我们开设了“中国区域经济关系研究”方向,把中国区域经济关系研究置于中国体制变迁的大背景之中加以考察,着重研究区域利益关系。围绕这一方向,我们基于利益分化的实际,研究了中国区域发展差距,并从体制转轨、资源禀赋、技术变迁、创新能力、社会发育程度、观念文化等视角进行解释;研究了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策略和路径表达;研究了加快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于确保中国政治稳定、民族整合、生态安全等方面的重要涵义及统筹区域发展的重要性及相关对策。
②基于兰州大学地处西北和西北是我国少数民族重要聚居区这一事实,结合区位优势和学科优势,我们开设了“西北民族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这一独具特色的研究方向,把西北民族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社会进步融为一体进行研究,努力探索西北民族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
③区域经济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问题,对于中国而言,虽然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发展背景和前景,但总体上看,加快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是确保中国实现全面小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因此,我们设立了“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战略”这一研究方向,在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在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努力探寻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战略。
④为了把握区域经济学的发展趋势及其内在机理,更加科学地解释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并提供有价值的政策建议,我们从应用经济学具有实验性和量化性特征的发展趋势出发,注重与数量经济学的学科交叉与整合,开设了“区域经济增长因素比较分析”这一研究方向,通过不同区经济发展的比较研究,运用因素分析等量化研究方法,分离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据此提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⑤加快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是确保中国生态安全的首要任务。鉴于西部地区是我国生态建设的战略高地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是“十五”时期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五大重点之一,通过“十五”“211工程”重点学科的建设,于2005年开设了“区域生态经济问题研究”这一特色方向,初步构建了发展生态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力求把“生态发展”理念运用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研究之中,寻求区域生态和经济协同发展的新途径。
2.在队伍建设上,注重汇聚学科人才
兰州大学自1909年创建以来,在西北这块最需要教育润泽的黄土地上生存、拼搏和发展了近百年,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今一直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中最为偏远的院校。学科之间的竞争最终都体现为人才之间的竞争,建设一流学科需要一流人才。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相对艰苦,兰州大学经济学科人才流失严重。如何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汇聚学科人才,创建一流学科,成为兰州大学区域经济学科建设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首要问题。为此,兰州大学区域经济学科点确立“引进优秀人才,稳定现有人才和自主培养人才”的队伍建设思路,并立足于“稳定现有人才,自主培养人才”为主,不断壮大研究队伍。五年来,兰州大学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不断改善生活条件、工作条件和发展条件,为区域经济学科点汇聚了一批学科人才。目前,本学科点有正高职人员15人,副高职人员 19人,中职人员15 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者17人,引进留学归国博士学位者1人。在条件相对艰苦、待遇相对较低的大西北,围绕学科发展形成了一个以主要学术带头人为核心的结构合理富有朝气的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队伍。
3.在学术研究上,注重聚焦前沿问题
长期以来,兰州大学区域经济学研究既重视理论阐述和理论创新,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作出了贡献;更重视对策研究和政策咨询,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在最近五年,兰州大学区域经济学科点紧密围绕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心任务,就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大问题、西部大开发战略在“十一五”规划时期的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问题、西部地区“三农”问题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西部地区贫困与反贫困问题、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后继保障力问题、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西部地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青藏高原特色经济和草原保护问题、水资源管理问题、生态经济耦合系统问题、循环经济模式及实施问题、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问题、启动民间投资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问题等展开研究,发表了研究论文712篇,其中,在学术刊物上发展650篇,在学术会议上发表62篇;出版了研究专著23部;提交了研究报告42部,被国务院、部委及省级人民政府批示采纳并转化为政策的建议书13件,这些政策建议已经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在人才培养上,注重塑造创新能力
为了发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本学科点在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培养过程的设计上,注重塑造创新能力。
2001-2005年期间,已毕业硕士研究生120人,在校硕士生117人。已毕业博士研究生27人,在校博士生42人。在培养过程中,本学科点根据社会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实际需要,学习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成功经验,实行以科学研究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实行与科学研究紧密联系的导师资助制;在项目设计和项目研究中,积极引导、鼓励和支持研究生全过程参与,充分发挥科研项目特别是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对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作用, 通过产学研合作、国内外合作、跨学科合作,动员和组织各方面的资源 ,开放式培养创新性人才。一部分毕业博士生在国内知名高校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成为所在高校或研究机构的学术带头人。
5.在把握学科发展趋势上,注重建好示范基地
作为应用经济学的区域经济学,需要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在试验(点)过程中累积资料(数据)、连续跟踪修正。从学科发展规律上看,研究基地建设是应用经济学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学科发展的重要依托和课题研究、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为了加强科学研究,推动成果转化,五年来,本学科点充分发挥区域经济学的应用功能,积极探索重点学科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机制和途径,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互动,与地方政府共建研究示范基地。其中,在武威市建立了凉州循环经济研究基地,在张掖市建立了民乐生态——经济耦合系统研究基地,在陇南市建立了白水江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经济研究基地。这些研究基地的建设,为区域经济学研究成果的示范推广搭建了基础平台。
凉州循环经济研究基地的建设,对特定生态环境与资源约束下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使我们站在了国内循环经济研究方面的前列。该研究基地为武威市食品工业区的建立与发展提供了关键性的支持,促进了武威市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并使武威市被确立为五个国家循环经济建设示范市之一。凉州循环经济研究基地的建设,不仅促进了本学科在循环经济理论方面的学术研究,而且已经产生了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民乐生态——经济耦合系统研究基地针对当地分层明显的生态系统,着眼于当地生态系统退化的不同类型与特征,从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调适入手,将生态学与经济学有机结合,在多类型生态——经济耦合优化系统方面进行了专题研究。这一研究,带有鲜明的自然科学实验研究的特征,并尝试设计了多项工程性治理方案。目前,当地生态系统退化的趋势已经得到了明显扭转,建立在生态——经济耦合优化基础上的多种特色产业发展趋势良好,当地人民的收入水平显著提高,初步实现了经济与生态的双赢。
白水江国家自然保护区物种非常丰富,栖息着包括大熊猫在内的众多珍稀濒危物种,生态战略地位非常显著。本学科点建立的白水江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经济研究基地,目前已经成为本学科点相关教学、科研的重要依托。在生态价值估算、移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与保护等方面已经开展了多项课题研究,已经有博士生、硕士生约30人次先后到基地进行了实地调研。
以上三大基地建设,在国内应用研究中具有创新性,是“十五”时期兰州大学区域经济学科建设的重要亮点。它代表了学科研究的交叉性,符合应用经济研究的特点与规律,对推进学术创新、增强对策建议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大有裨益。四大研究基地已经得到了国内众多同行特别是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专家的高度评价,先后有500多人次前来参观并听取经验介绍,在国内学术界已经产生了重要影响,一些高校区域经济学科点负责人表示,兰州大学区域经济学研究基地的建设对于加强其他高校同类学科建设具有极大的借鉴价值。
B.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第十五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第三题答案
若预期通货膨胀率为4%,则120万美元,125万美元和130万美元的现值分别为120/(专1.04*1.04)=110.9
125/(1.04*1.04*1.04)=111.1
130/(1.04*1.04*1.04*1.04)=111.1(万美元)
再以3%的利属率折现,分别为
110.9/(1.03*1.03)=104.5>100
111.1/(1.03*1.03*1.03)=101.7>100
111.1/(1.03*1.03*1.03*1.03)=98.7<100(万美元)
由此推出当年通货膨胀率4%,利率3%时,第一、第二项目可行,第三项目不可行
(注:我是用的版本是高鸿业版的14章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并非15章)
C. 从经济学的角度上看 假如你有十五万 你是买车还是买房请说明理由 详细点
分析这个问题之前,要先确定两个前提条件。即购买意愿和购买能力。
购买意愿即购买需求,对房子存在购买需求的年轻人主要有几类:
1、开始参加工作,有稳定收入,自己攒了首付或家人提供首付
2、即将结婚,买婚房
3、小中产,买房做固定资产投资
购买力也好理解,有首付、有固定的收入供房(全款的土豪请忽略)
凑齐了以上两个条件的年轻人应该买房,下面从几个方面分析。
1、居民将来能承受更高的物价
宏观上说,中国人均GDP2015年是8016美元,1991年东京房价崩盘时日本人均GDP是28540.8美元,中国居民的收入增长空间仍然非常大,购买力亦然。也就是说,随着收入的增加,房价还存在水涨船高的空间。此外,最近几年来,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大,通过税制改革增加中低收入人群的可支配收入是迟早的事情(这只是一个方面)。
2、货币超发,财富无形缩水,买房可以转移贬值
2015年中国通胀率是3%,众所周知官方统计的通胀率会低过实际通胀率,甚至有据机构分析,2015年中国实际通胀率在约7%之间,存款利率、贷款利率的不断降低,在加快货币贬值的速度。
从上表不难看出,当你把一笔存款放在银行账户时,你的利息为0.35%或1.5%,但可能同时却承受了7%的购买力缩水。你的钱躺在账户里会变得越来越不值钱。
再来看下上面的表格,商业贷款利率是4.35%-4.90%,公积金贷款是2.75%-3.25%。打个比方,如果你选择公积金贷款买一套100平、2万/平的房子,首付了60万,剩下的140万分5年供房(60个月,每月供20333),5年下来利息是38500。通过本金+负债,银行帮你把购买力从60万放大到了200万。
如果你不买房,这购买力5年后如何?答案是最多下降35%,也就是说5年后你这200万的购买力只剩下130万了。
通过银行贷款买房的好处在于,你的本金部分由于转化成了固定资产,具有了升值空间。而你借来的140万,利息与通胀差在官方的0.25%与机构预测的4.25%之间。也就是说银行实际上帮你承受了0.25%-4.25%的损失。
3、房子仍然具有升值空间
除了上面提到的银行替你承担0.25%-4.25%的购买力损失之外,房子升值会给你带来更多的利处,5年之后200万的房子可能会升值到300万,而这100万的增值银行和债主是不会跟你分的,顶多会在2手房交易时交一点增值税。
为什么我敢这么确认房价还会涨?除了前面提到的购买力提升,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中国居民理财方式的匮乏,百姓手里有钱,却不知道能拿来干什么。时下最流行的理财方式主要有:炒房、炒股、P2P理财。股市经历3波股灾股民心有余悸,P2P理财已经开始崩盘,3起数百亿的金融传销大案已经宣告P2P理财走向毁灭,而炒房在2015年-2016年一季度之间再度爆发。
另外你还可以节省掉每月2000左右的租房成本,甚至你还可以出租掉其中的两个房间,以此转移购房成本到租客头上。
4、除了向银行贷款外,还有哪些渠道可以搞到资金?
答案是借钱,借钱的本质就是把贬值成本转移到债主身上。能借到越多的钱来买房对你来说就越有好处。富人为什么往往负债率高?因为他们善于用银行的钱、用别人的钱来降低自己的成本。
亲戚的钱躺在银行账户里也是不断的贬值的,还不如支援你来买房。你向他借5万,两年后也是还5万,虽然购买力贬值成本依然由他承担,但你提前使用了这5万的购买力,不至于2年后只剩下4万4的购买力。如果他拿这些钱去做P2P理财,那面临的可能是血本无归的风险,因为P2P金融传销是专向中老年人下手的。炒股就更不用说了,赔掉养老金的不计其数。
也许有人会问,买房并不是唯一的财富保值、升值渠道,同样的钱可以去做其他理财。我相信有人是有这样的能力的,但大部分人做不到,因为你的理财收益要跑赢利率、通货膨胀率、房租等等之和,而且越高收益的理财方式风险越高,弄不好会血本无归。
车子是纯消耗品,投资价值明显低于房产。
来源:简书
D. 中央财经大学走出过哪些厉害的人
说实话,中财走出去的优秀校友真的是数不胜数呀!不过作为15届即将毕业的学姐,我还是跟大家介绍几个我比较了解的杰出校友吧~
以上就是我全部的回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