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第一章知识点:法的形式和分类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知识点:法的形式和分类
(一)法的形式
法的形式是指法是由何种国家机关,依照什么方式或程序创制出来,并表现为何种形式、具有何种效力等级的法律文件。
我国法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宪法。宪法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是国家的根本**,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法律。法律包括基本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另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还有权就有关问题作出规范性决议或决定,它们与法律具有同等地位和效力。
(3)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由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制定、发布的规范性文件。
(4)地方性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在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不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根据本地区情况制定、发布规范性文件即地方性法规。
(5)自治区法规。
(6)特别行政区的法。
(7)行政规章。行政规章分为部门规章(也称部委规章)和政府规章(也称地方规章)两种。
政府规章除不得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还不得与上级和同级地方性法规相抵触。行政规章在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时仅起参照作用。
(8)国际条约。
(二)法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法作不同的分类。
1.根据法的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成文法和不成文法(习惯法)
2.根据法的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根本法(宪法)和普通法
3.根据法的内容:实体法和程序法
4.根据法的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者对人的效力:一般法和特别法
5.根据法的主体、调整对象和渊源:国际法和国内法
6.公法和私法
2. 为什么东奥2017经济法基础班第一章内容与课本不一样
一般教材只是提供内容的,有许多语句会过于生硬,不便理解。东奥网课一般都是由专业的老师通过自己多年的经验,录制成视频的,所以网课会更加生动一下些。网校有不同的老师,也有不同的机构特色,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网校,进行专业的辅导。教材为基础,网校为升华。教材是结合了考纲等内容编写。
3. 求: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和初级会计实务)章节的详细目录
2011年的:
会计基础:第一章
资产
第一节
货币资金
第二节
应收及预付款项
第三节
交易性金融资产
第四节
存货
第五节
长期股权投资
第六节
固定资产及投资性房地产
第七节
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
第二章
负债
第一节
短期借款
第二节
应付及预收款项
第三节
应付职工薪酬
第四节
应交税费
第五节
应付股利及其他应付款
第六节
长期借款
第七节
应付债券及其他应付款
第三章
所有者权益
第一节
实收资本
第二节
资本公积
第三节
留存收益
第四章
收入
第一节
销售商品收入
第二节
提供劳务收入
第三节
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第四节
政府补助收入
第五章
费用
第一节
营业成本
第二节
营业税金及附加
第三节
期间费用
第六章
利润
第一节
营业外收入
第二节
所得税费用
第三节
本年利润
第七章
财务报告
第一节
财务报告概述
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
第三节
利润表
第四节
现金流量表
第五节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第六节
附注
第七节
主要财务指标分析
第八节
综合举例
第八章
产品成本核算
第一节
成本核算概述
第二节
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项目
第三节
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第四节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
第九章
产品成本计算和分析
第一节
产品成本计算和分析概述
第二节
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
第三节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
第四节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
第五节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综合运用
第六节
产品成本分析
第十章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
第一节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概述
第二节
资产和负债
第三节
净资产
第四节
收入和支出
第五节
会计报表
第十一章
财务管理基础
第一节
财务管理概述
第二节
资金时间价值
第三节
风险与收益
经济法基础: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法律基础
第二节
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
第三节
法律责任
第二章
劳动合同法律制度
第一节
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概述
第二节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三节
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
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第五节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六节
劳动争议的解决
第七节
违反劳动合同法的法律责任
第三章
营业税法律制度
第一节
营业税概述
第二节
营业税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第三节
营业税的征税范围
第四节
营业税税目和税率
第五节
营业税计税依据
第六节
营业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七节
营业税起征点和税收减免
第八节
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地点、纳税期限
第九节
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
第四章
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
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概述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人和扣缴义务人
第三节
个人所得税征税对象和税目
第四节
个人所得税税率
第五节
个人所得税计税依据
第六节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七节
个人所得税税收的减免
第八节
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纳税期限与纳税地点
第五章
其他相关税收法律制度
第一节
房产税法律制度
第二节
契税法律制度
第三节
车船税法律制度
第四节
城镇土地使用税
第五节
印花税法律制度
第六节
资源税法律制度
第七节
土地增值税法律制度
第六章
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
第一节
税收征收管理概述
第二节
税务管理
第三节
税款征收
第四节
税务检查
第五节
税务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
第六节
税收法律责任
第七章
支付结算法律制度
第一节
支付结算概述
第二节
银行结算账户管理
第三节
银行卡
第四节
结算方式
第五节
票据的一般规定
第六节
汇票、银行本票和支票
第七节
结算纪律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