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国大学经济系排名
给你分专业的排名吧:一、国民经济学专业排名排名校名1中国人民大学2北京大学3中央财经大学4浙江大学5上海财经大学6厦门大学7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辽宁大学9复旦大学10南开大学11东北财经大学12暨南大学13山东大学14西北大学15西南财经大学二、区域经济学专业排名排名1南开大学2中国人民大学3兰州大学4上海财经大学5东北师范大学6厦门大学7北京大学8复旦大学9暨南大学10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1吉林大学12东北财经大学13河南大学14中央财经大学15西南财经大学三、财政学专业排名排名1厦门大学2上海财经大学3中国人民大学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5东北财经大学6中央财经大学7西南财经大学8武汉大学9北京大学10复旦大学11南开大学四、统计学专业排名排名1厦门大学2中国人民大学3上海财经大学4浙江工商大学5天津财经大学6中南财经政法大学7北京大学8复旦大学9南开大学10东北财经大学五、金融学专业排名排名1复旦大学2北京大学3南开大学4中国人民大学5厦门大学6上海财经大学7西南财经大学8武汉大学9苏州大学10暨南大学11东北财经大学12中央财经大学1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4南京大学六、产业经济学专业排名排名1复旦大学2山东大学3中国人民大学4上海财经大学5北京交通大学6江西财经大学7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西南财经大学9暨南大学10东北财经大学11厦门大学12北京大学13南开大学14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5武汉理工大学16中央财经大学七、国际贸易学专业排名排名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浙江大学3湖南大学4上海财经大学5南开大学6中国人民大学7东北财经大学8武汉大学9厦门大学10北京大学11复旦大学12暨南大学1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4西南财经大学15中央财经大学八、劳动经济学专业排名排名1中国人民大学2浙江大学3上海财经大学4厦门大学5北京大学6复旦大学7首都经济贸易大学8南开大学9暨南大学10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1东北财经大学12中央财经大学13西南财经大学九、数量经济学专业排名排名1清华大学2吉林大学3华中科技大学4中国人民大学5华侨大学6东北财经大学7首都经济贸易大学8上海财经大学9厦门大学10北京大学11复旦大学12南开大学13暨南大学1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5中央财经大学16西南财经大学
㈡ 中国经济排名
有报告说,到2020年,世界地缘政治的中心将向亚洲倾斜,特别是向中国倾斜,中国届时将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在上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夸耀说,中国经济将在15年内超过英国,在30年内赶上美国。这一预测就像毛泽东的大跃进政策一样,都未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中国经济也因之滑到了崩溃的边缘。
然而时隔半个世纪的今天,许多经济学家却认为,中国经济赶上美国已不再是件遥不可及的事情了。中国去年的经济增长率估计达到9.2%,而过去25年中该国的年平均经济增长率是9%,因此中国经济看起来总有一天会超过美国,因为过去25年中美国经通货膨胀因素调整后的年平均经济增长率是3%左右。
无法对中国的经济规模何时跃居世界首位做出准确的预测;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率以及汇率变动等因素作何预估。《华尔街日报》 (The Wall Street Journal)上个月访问了一批经济学家,要求他们预测一下中国经济何时会赶上美国(如果真有这一天的话),这些经济学家们作出了大相径庭的回答。一些人说这种情况“永远不会出现”,还有一些人甚至不愿费力去考虑这个问题,但多数经济学家表示,中国经济将在未来20至40年内超过美国。
唐纳德•斯特拉斯汉姆(Donald Straszheim)是一位中国经济问题专家,他是洛杉矶一家顾问公司Straszheim Global Advisers LLC的负责人。斯特拉斯汉姆说,如果你对美国所有上市公司的首席执行长进行一项调查,问他们“什么是将改变世界的单一因素”,那答案将会是中国。斯特拉斯汉姆预测说,中国经济将在15年内超过美国。
不能单从学术的角度去看待这一进程,因为中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大国不仅会产生巨大的政治和经济影响,还有可能动摇目前为美国所主导的世界秩序。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将使中国在全球事务中拥有更大发言权。而目前实行汇率与美元挂钩的人民币,将与日圆和欧元一道成为可全球交易的货币,从而进一步动摇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由于有了巨大的经济后盾,中国的军事实力也将进一步壮大,而过去15 年中的大多数年头,中国国防预算的年增长率都达到了两位数。
美国中央情报局(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已经对此表达了关注。其下属研究单位国家情报委员会(National Intelligence Council)在上个月发表的一份报告中称,中国的崛起及其对世界的影响堪与上个世纪的美国及19世纪的德国相提并论。这份报告说,到2020年,世界地缘政治的中心将向亚洲倾斜,特别是向中国倾斜,中国届时将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当然,也有一些因素可能会断送中国这一美好前程。该国正被许多深层次的问题所困扰,能源和水资源短缺,环境严重恶化,不断加大的贫富差距有可能引发广泛的社会动荡。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要维持一个能实现长期增长的市场经济体制,就需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而中国政府在这方面却兴趣阙如。
那些对中国经济实力作出更乐观预期的人依据的并不仅仅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前景。比如说,如果人民币今后升值,那么中国的经济规模相应地也会进一步扩大。另一个衡量指标是购买力平价,即对各国货币间的汇率作出相应调整,以反映不同国家间商品和服务的相对成本。由于劳动力成本低廉,因此中国许多服务的成本都非常低,人们的实际购买力也就相应提高了。世界银行(World Bank)以购买力平价作为衡量标准得出的计算结果是,中国经济目前在世界上的排名已仅次于美国,但如果将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折算成美元的话,那么中国经济在世界上仅排名第六,领先于意大利和加拿大。
不管采用哪种计算模式,这些更乐观的预测者都表示,由中国主导的世界秩序已经在形成之中。中国现在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仅次于美国和德国。中国已试图利用其巨大消费市场和世界工厂的地位影响无线应用和无线通讯方面全球技术标准的制定,就像微软(Microsoft)的个人电脑操作系统由于在美国居主导地位因而成了全球标准一样。
中国在这方面有一个巨大的优势:俄亥俄州立大学(Ohio State University)Fisher学院的欧迪德•先卡(Oded Shenkar)说,这是规模效应使然。先卡在其最近出版的著作《中国世纪》中预测说,中国将在20年内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他是在用相对购买力因素进行调整后得出这一预测的。与许多经济学家一样,先卡也认为政府的统计数据低估了中国经济的实际规模,中国经济有可能被低估了五分之一之多。
先卡说,中国巨大的市场年复一年将更加庞大这一前景正在吸引著越来越多的外资涌入中国,去年外商对华直接投资超过了600亿美元,从而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他说,投资增加得越多中国经济增长得就越快。
经济如此长时间地维持强劲增长还是不乏先例的。如果像高盛(Goldman Sachs)在其2003年的研究报告中预测的那样,中国经济在2039年超过美国,那么中国实现这一超越将历时约65年。美国超过英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大国花了约100年,日本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废墟中崛起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花了30年的时间。
经济学家们说,美国和日本在其经济排名上升阶段所具有的许多优势中国也都具备。像美国一样,中国也有巨大的国内市场,从而可以有效拉动内部需求;像日本一样,中国也有一支受教育程度高的劳动力大军,以及币值被低估的货币,同时还有可方便获得的资本和技术,在这方面海外投资者是主要供应方。
中国还有曾经是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的历史,从公元1000年左右开始的700年中,中国一直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伦敦经济学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的经济史专家邓刚(Kent Deng)说,就像中国今天的经济发展得益于资本和技术的转移一样,早稻的推广以及玉米和甘薯等美洲原产作物的引进帮助古代中国充分满足了食物供应需要,从而得以发展起主导了全球贸易的陶瓷和丝绸工业。历史学家们说,到1730年时,中国的制成品产量还达到世界的三分之一。中国目前在全球制造业中所占的份额约为12%。
但历史上也不乏中国经济发展的反面教训。尽管中国的经济规模曾经长期独步全球,但它还是在短时间内被迅速实现了工业化的西欧国家和美国所超过,其部分原因就在于,中国未能形成一套科学研究体系,也未找到将科学发现转化为商业成果的方法。而这些问题在当今中国的企业和政府机构仍广泛存在,中国的研发支出目前仍落后于发达国家。
即使中国的经济继续强劲增长并最终在规模上超过美国,但中国的普通百姓仍无法过上富裕的生活。高盛的研究报告显示,到2040时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然只有美国的三分之一左右。这样看来,中国届时荣登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宝座的重要意义也就要多少打些折扣了。《华尔街日报》
世行:中国GDP全球排名第四 人均GDP排第128位
昨天,世界银行公布了其计算的2005年全球GDP排名情况,中国以2.229万亿美元的GDP总量,超过意大利和法国,并略微超过英国,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
总部设在华盛顿的世界银行每年公布一次全球主要国家的GDP情况,因为各国政府提供的公开数据、世界银行的排名成为各国了解本国经济情况的重要参考。
最新排名中统计了全球183个国家和地区。美国依然为全球第一经济大国,12.455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远超位居第二的日本,后者仅4.505万亿美元,德国位居全球第三,中国紧随其后。与2004年相比,除了中国前进一位,巴西也顶替印度排名第十位。2004年,中国全球排名第七,在意大利、法国和英国之后。2005年中国9.9%的GDP增长率,远超英国的1.8%,最终中国GDP2.229万亿美元的总量,超过英国的2.192万亿美元。
事实上,今年初国家统计局公布2005年国内GDP时,已预测到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英国,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此次是首次有权威数据证实这一预测。
不过,在更能体现百姓贫富情况的人均GDP方面,中国人均GDP仅1740美元,排名全球128位,这一排名与去年没有大的变化。
-链接·全球前十位(单位:美元)
美国(12.455万亿)、日本(4.505万亿)、德国(2.781万亿)、中国(2.229万亿)、英国(2.192万亿)、法国(2.110万亿)、意大利(1.723万亿)、西班牙(1.123万亿)、加拿大(1.115万亿)、巴西(0.794万亿)。
㈢ 中国在经济发展排名世界第几
2010世界经济体排名:中国位列第二
导读:“2010年,亚太地区发展中经济体在中国和印度的带领下,预计增长幅度将达7%。中国经济增幅有望达9.5%,印度预计达8.3%。”联合国亚太经济和社会委员会(ESCAP)5月6日在全球22个城市同步发布了《2010年亚洲及太平洋经济和社会概览》,该报告分析了亚太地区经济复苏状况,并向该地区政府提供了具体的经社政策建议。
“2010年,亚太地区发展中经济体在中国和印度的带领下,预计增长幅度将达7%。中国经济增幅有望达9.5%,印度预计达8.3%。”联合国亚太经济和社会委员会(ESCAP)5月6日在全球22个城市同步发布了《2010年亚洲及太平洋经济和社会概览》,该报告分析了亚太地区经济复苏状况,并向该地区政府提供了具体的经社政策建议。
2010年亚太经济增长将达7%
《概览》表明,即使在全球金融危机最为严重的时候,得益于亚太地区最大经济体的财政刺激方案,该地区仍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地区;2009年,占世界总人口62%的亚太地区总体经济增幅为4%。
一些国内需求在GDP中所占比例较高的国家,如中国、印度、印尼,受危机冲击相对较小,上述3国2009年经济增幅分别为8.7%、7.2%、4.5%;而新加坡、台湾、泰国和韩国等相对倚重出口的国家和地区,受危机的影响相对较大,上述4地2009年增幅依次为-2%、-1.9%、-2.3%和0.2%。根据《概览》的统计,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次区域是东北亚、中亚和俄罗斯。2009年,亚太地区失业率从2007年的4.6%上升为5.0%,失业人口的绝对数量达到9410万,比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前增加了820万。
不过,在过去一年中,亚太地区已普遍出现了经济反弹,亚太各主要国家2010年经济增幅预计都将在4%以上,加上几个“龙头国家”的带动,亚太地区2010年经济增幅可达7%。
中国今年将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并在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份联合国最新报告表示,中国将在帮助本地区实现从“经济恢复”到促成“长期、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转型上扮演重要角色。报告强调,中国应在促进“绿色技术发展”和引导“国内生产和消费朝着可持续性道路发展”上发挥领导作用。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教授黄益平表示:“中国出口在2008年初时同比增幅是20%~30%,而2009年年初却同比下降了20%,前后共相差40个百分点。所以说,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还是有较大冲击的。”不过,中国今年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长11.9%,且从出口、工业生产、投资和消费等各方面来看,经济回暖势头都相当显著。
谈到货币政策,黄益平表示,中国去年贷款总额达9.6万亿人民币,是普通年份的两倍;今年新增贷款将达7.5万亿人民币,也达到普通年份的1.5倍。他认为,今年国家会采取“回收货币”的政策,但具体收多少还不确定,因为“今年的风险非常大”。
联合国这份最新报告,还对亚太各国和地区政府提出了一系列建议。报告首先敦促各国和地区政府增加社会支出,以巩固这一地区比预期更为强劲的经济反弹。联合国副秘书长、亚太经社委员会执行秘书诺埃琳·海泽说:“政府必须通过投资社会福利项目,帮助那些在危机中损失最严重的人,同时还要采取措施减少贫困。”目前,亚太地区仍有近10亿人生活在贫困之中。
该《概览》认为,要实现亚太地区所有经济体的持续长期发展,必须增加“区域内”贸易,扩大地区内消费,以应对发达国家衰退后出现的针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目前,亚太地区同欧洲及北美的贸易联系,比区域内贸易更加紧密。
㈣ 中国经济类最好的大学有哪几所
㈤ 中国经济类一级期刊排名
1 经济研究
《经济研究》是1955年创办的全国性综合经济理论刊物,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办。刊物坚持学术性、时代性、创新性和超前性特点,立足中国现实,面向世界经济理论研究前沿,致力于发表研究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体制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经济问题的具有原创性意义的高水平的理论文章,以推动中国经济的现代化和中国经济学的现代化。
2 改革
《改革》系中国经济理论界知名学术期刊,系CSSCI来源期刊,列中国经济专业核心期刊第一位、经济计划与管理类核心期刊第一位,荣膺60余项国家和地方奖项。
3 会计研究
《会计研究》杂志创刊于1980年3月,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确定的管理科学A类重要期刊,是CSSCI来源期刊中惟一的会计类学术期刊,是学术界公认的会计学权威期刊。主要读者对象:国内外会计理论、实务、教研工作者。
4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杂志(简称比较杂志)是由中共中央编译局主管、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主办,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荣敬本、赵人伟主编的中央级首家从事比较问题研究的大型综合性理论期刊。
5 中国工业经济
《中国工业经济》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的全国工业经济与企业经济领域的权威学术月刊,1984年由蒋一苇创办。
6 国际经济评论
《国际经济评论》(双月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主办,创刊于1996年,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际问题学术刊物。是由社科院世经政所所长张宇燕担任主编、邵滨鸿担任执行主编,是国内惟一一份专门对国际经济进行学术评论的刊物。
7 经济学家
《经济学家》杂志是由我国经济学界一批著名专家学者共同倡议创办,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所属的西南财经大学承办的大型经济理论刊物。
8 经济学动态
《经济学动态》是由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倡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办的学术刊物。自1960年创刊以来,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既坚持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及时反映国内经济理论动态,也坚持探讨和跟踪其他国家的经济学流派的最新观点,同时关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现实经济问题。
9 经济科学
《经济科学》杂志站在经济理论的前沿,紧密结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实践,研究和探索经济理论的热点问题;尤其是在经济学基础理论、经济思想史、经济史研究等方面。
10 农业经济问题
《农业经济问题》在反映农业经济理论、介绍农业经济政策,提供农业问题解决方案等方面具有独到的作用,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已成为国内最具权威性的农业经济学科核心期刊。
11 国际贸易问题
12 中国农村经济
13 金融研究
14 世界经济
15 中国农村观察
16 财贸经济
17 财政研究
18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 世界经济研究
20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㈥ 全国经济学大学排名
全国经济学大学排名:
1、中国人民大学
2、北京大学
3、复旦大学
4、清华大学
5、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6、武汉大学
7、南开大学
8、辽宁大学
9、厦门大学
10、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复旦大学,位于上海市,是教育部直属、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九校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新工科教育国际联盟、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长三角研究型大学联盟、长三角高校智库联盟创始成员,中国大学智库论坛秘书处单位,是一所国内顶尖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清华大学,简称“清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高校, 位列国家“双一流”A类、“985工程”、“211工程”,入选“2011计划”、“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为九校联盟(C9)、松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亚洲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清华—剑桥—MIT低碳大学联盟成员、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基地,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
㈦ 中国经济学大学排名
1、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简称“北大”,诞生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最早以“大学”之名创办的学校,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2、中国人民大学(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简称“人大”,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位列国家首批“双一流”(A类)。
3、复旦大学(Fudan University),简称“复旦”,位于中国上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国家双一流(A类)。
4、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简称“清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入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为九校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亚洲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清华—剑桥—MIT低碳大学联盟成员,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
5、上海财经大学(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简称“上海财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经、管、法、文、理、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研究型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6、南开大学
7、武汉大学
8、厦门大学
9、中央财经大学
10、西南财经大学
据(艾瑞深校友会2017中国大学经济学本科专业排行榜)排名
(7)中国发展经济学排名扩展阅读
报告显示,在最新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2017中国大学各门类本科专业排行榜中,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雄居校友会2017中国大学经济学本科专业排行榜前10强;
西安欧亚学院、武昌首义学院、仰恩大学、武汉学院、上海杉达学院名列校友会2017中国民办大学经济学本科专业排行榜前5强;
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南开大学滨海学院、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名列校友会2017中国独立学院经济学本科专业排行榜前5强。
宁波诺丁汉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温州肯恩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上海纽约大学名列校友会2017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经济学本科专业排行榜前5强。
㈧ 中国大学经济学排名
2020中国高校经济学专业排名,中国人民大学第一,北京大学第三!
大考必胜 名校e 6月7日
谈到经济学专业,可能大多数同学会联想到金钱,资金重组利用,计算等内容。其实,经济学可以包含很多生活道理。
读懂经济学,会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和应对取舍抉择、机会成本、贸易活动、边际效应、市场配置、通货膨胀等,使用经济学的原理,我们可以轻而易举的解释生活中的经济活动。
想要报考经济学专业的考生,让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中国高校经济学专业的排名情况。
第一位:中国人民大学;第二位:复旦大学;第三位:北京大学;第四位:南开大学;第五位:北京师范大学。
经济学主要课程设置
政治经济学、经济学说史、发展经济学、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西方经济学、统计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贸易、线性代数、国际金融、财政学、《资本论》、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
经济学专业就业方向
经济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领域高端,薪资丰厚,若有特许金融分析师(CFA)、特许财富管理师(CWM)、基金经理、精算师、证券经纪人、股票分析师等相关专业证书的加持,年薪会更优厚。
主要就业方向是:会计人才、理财规划人才、财务管理人才、经济预测、分析人员、对外贸易人员、市场营销人员、管理类职位、银行从业人员、证券、信托、基金等从业人员、其他(教师、公务员等)。
㈨ 国内哪所大学的经济学最强
理论经济学专业最强的院校是: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他们是理论经济学专业国家一级重点学科高校。
应用经济学专业最强的院校是: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他们是应用经济学专业国家一级重点学科高校。
理论经济学:论述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经济运行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为各个经济学科提供基础理论。
应用经济学:主要指应用理论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研究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各个专业领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规律性,或对非经济活动领域进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分析而建立的各个经济学科。
应用经济学的分支:
①以国民经济个别部门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如农业经济学、工业经济学、建筑经济学、运输经济学、商业经济学等等。
②以涉及国民经济各个部门而带有一定综合性的专业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如计划经济学、劳动经济学、财政学、货币学、银行学等等。
③以地区性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如城市经济学、农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经济地区规划、生产力布局)等等。
④以国际间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如国际经济学及其分支:国际贸易学、国际金融学、国际投资学等等。
⑤以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如企业管理、企业财务、会计学、市场(销售)学等等。
⑥与非经济学科交叉联结的边缘经济学科,如与人口学相交叉的人口经济学;与教育学相交叉的教育经济学;与法学相交叉的经济法学;与医药卫生学相交叉的卫生经济学;与生态学相交叉的生态经济学或环境经济学;与社会学相交叉的社会经济学;与自然地理学相交叉的经济地理学、国土经济学、资源经济学;与技术学相交叉的技术经济学等等。这些边缘经济学科主要研究这些非经济领域发展变化的经济含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从中找出它们的规律性。
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的区别:
在经济学领域,分为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两大领域。理论经济学是现在大多数人所学的经济学,如西方经济学、经济学说史、宏微观经济学等,这样的经济学和数学有很大的关联。而在前面所谈到的是应用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和理论经济学是两种不同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