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曾经“良心经济学家”,如今“骗子专家”,郎咸平为何人设崩塌
除了骗子专家的标签,郎咸平还有江左梅郎的新的绰号,在泛亚事件之后,郎咸平站台指导过的多家企业也开始陷入丑闻。
他指导过的望洲财富也陷入了董事长跑路风波;他的儿子郎世玮创办的金融公司还有旗下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合拍贷,宣布暂停运营,其总经理携款潜逃。
一步错步步错,当他那个时候将自己对于名利的追求放在了对学术的研究之上的时候,他作为一位经济学家的“良心”就已经注定会被自己的虚荣和自傲磨得精光。
从“良心中国经济学家”到“骗子专家”,这样一个跨越也许对于郎咸平是有着遗憾和唏嘘的,但是放远目光来看也是理所当然的。
㈡ 内地经济学老师为什么不承认郎咸平的地位
郎咸平是香港大学教授,是香港比较有名的经济学家,在内地和香港都是比较有名气专的,他说属的那些危机论,很多数据都是他自己和学生调查出来的,不是政府公布的,所以他所说的那些理论很大程度上是对的。
但是有一点郎咸平说的不对,或者是他知道真正的原因所在,而他不敢真正说出来,毕竟如果说了真话,那么他也无法在内地赚钱了,这个是个取舍问题。郎咸平习惯把他的理论最后的原因归结于美国,实际情况嘛,你自己去了解,我个人认为郎咸平把原因推给美国是为了他能在内地站住脚。
你们经济学老是否认郎咸平是经济学家,那么你可以让他来反驳郎咸平的理论,或者让他来指出中国经济问题的所在,如果你的老师认为中国经济形势一片大好,那么不用我说了,你也知道该相信谁了。
个人认为,郎咸平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学家,他所持的一些观点是非常有参考价值的,关于中国企业危机也是非常中肯的,我前几年经常看郎咸平的书,现在看的少了,因为觉得他书的理论依据是对的,但是结论个人认为不是那么回事。
建议你多看看郎咸平的一些书,然后你自己就能得出结论,到底郎咸平算不算一个经济学家。
㈢ 郎咸平是个经济学家,他很有钱吗
的确如此。
郎咸平可能是中国出场费最高的“经济学家”,每日财经网2017年8月8日报道,其站台生意经:走穴2小时挣25万最忙一月跑20场。 这个,你可以计算一下1个月500万是什么概念。
㈣ 同样作为非常非常知名的经济学家,为什么郎咸平可以在国内畅所欲言,而何清涟却!后面不说了。
我只佩服他本事大,特别是他跟他第六任老婆搞他情妇那出,真是太精彩了,白玩了几年,钱都要回来了,佩服!
㈤ 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扳倒了哪些人
你很崇拜他吧,措辞有问题啊,不是扳倒,而是用正确的监管方式打击一些国回营企业的内部不答正确的经营模式和政府的不正确自己输出以及国家的社会保障太低等一系列问题,近年还特别指出了气候变暖等一些谬论,不过陈良宇可以说是他扳下来的
㈥ 郎咸平是中国最牛逼的经济学家吗
最牛不敢讲,最有影响力到是肯定的
㈦ 著名的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是学经济的什么专业的秒回!!!!!
国际经济
㈧ 两位经济学家郎咸平VS厉以宁,大家评价一下
厉以宁是有史以来最无耻的经济学家之一,以下为证据
1.什么叫小康,小康概念要拥有两套房,应该鼓励中国人购买两套房,在家住一套,出去休假时住另一套。
2.中国的贫富差距还不够大,只有拉大差距,社会才能进步,和谐社会才能有希望。
3 .中国穷人为什么穷,因为他们都有仇富 心理。
4. 12亿多农民和下岗工人是中国巨大的财富,没有他们的辛苦哪有少数人的享乐,他们的存在和维持现在的状态是很有 必要的。
5.中国股市很健康,早晚冲上三千点。
6. 中国应该持续加大积极财政政策力度,因为不这样做,中国的GDP就要掉下来,就会有更多的工人失业。
7.中国应该用就业促进就业,因为有一批人就业了,赚了钱他马上会花掉,另外的人就有了赚钱的机会,很多人失业不是坏事。
8. 在改革过程中,国有资产的流失是必然的,不必大惊小怪的。
9.房价涨的快是好现象,说明居民的收入多了。以前投资的房产升值了,是好事。
10 .中国处于发展中阶段 ,重工业化是必经阶段,对环境的污染势必难免。但我们获得了收益 。
11.中国不应该建成福利社会,否则人们便没有危机感,不好好工作.我建议取消所谓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等福利,目的是保持大家的工作热情和能力。
12.廉租房建设也可以通过发行彩票这种方式来募集资金。 募集到的资金也可以以住房补贴的形式发给低收入者。
13. 我要为富人说话,不是为了讨好富人。今天有些人骂富人,好像是给穷人出气,其实他们是害了穷人。
14.中国农民要不要害怕当中产阶级 。
15.“经济学家”要顶住互联网压力。
㈨ 郎咸平有没有出过经济方面的书籍叫什么名字
《公司治理》
本书是郎教授在多家世界顶尖的经济和金融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以实证的研究方法对上市公司的最主要方面的问题进行很有见地的研究,其内容针对性强,对正在完善中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有很重要的参考意义。 公司治理一直是现代国内外企业中最为困难的问题。
《公司治理》则是以此为切入点,用现代金融学的方法与范式,以实证的数据剖析了具体的案例,揭发了问题的实质。本书的出版对中国公司治理制度的确立与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运作:企业竞争、扩张、危机战略案例》
在《运作》一书中,作者提出中国企业家最关心的三大课题为企业竞争战略、企业扩张战略和企业危机战略。针对每一课题,作者选择了最具代表性的案例进行深度解剖。以企业竞争战略而言,作者选择了李嘉诚的3G、中国移动/联通/电信、康柏/惠普来说明企业家在面对三个阶段的竞争时所应采用的运作手法。以企业扩张战略而言,作者选择了青岛啤酒、Tom.com和思捷来说明如何选择正确的投资、此外,作者利用了通用和电汛盈科的案例解释企业扩张战略所带来的股价反常波动和对企业的误导,作者最后选择了三个案例包括长江实业下属公司、粤海企业和泰国正大集团,讨沦如何解决企业困境的操作手法。
《整合:中国企业多元化与专业化整合战略案例》
在《整合》一书中,作者指出中国过去的计划经济带来低效率企业,但是经济目前走向却又太偏向于无序竞争,而企业发展需要的是减少无序竞争的计划性自由竞争体制,因此作者认为,产业整合将是未来我国企业发展的大方向。针对产业整合这个概念,作者将本书分成四大主题进行深度案例剖析。第一个主题是"企业不应该做大做强",作者通过对青岛啤酒、华润和北京控股的深度案例剖析解释企业作大做强必然造成成本失控。第二个主题是"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作者透过中信泰富、上实控股与和记黄埔的案例解释在全世界反多元化经营的浪潮下,精心设计的多元化经营还是可以替股东创造财富的。第三个主题是"多元化转成专业化经营的战略",作者透过中远太平洋、招商局国际和香港中旅国际投资的深度案例分析解释多元化的无效率可以通过专业化的经营转而提高经营效率。第四个主题是"其他形态的整合战略",作者挑选了三个形态各异的整合战略包括光大控股、越秀企业和三大石油公司的整合说明了其他形态整合的利弊得失。
《操纵:机构投资人与大股东操纵策略案例》
《操纵》一书并非要揭穿基金黑幕之类的丑闻,而其重点在于通过作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从不同的角度利用大量数据,描绘机构投资人如何操纵股价,大股东如何图利自己的详细操作手法。本书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机构投资人的操纵股价获利秘籍(案例包括中国移动/联通/电信/H股)、国内庄家操纵股价获科秘籍(案例包括德隆系、北大和清华系)、金字塔式的股权资产置换图利大股东(案例包括韩国现代、迪生创建、新世界发展、英皇国际、亚洲造纸纸浆)、其它形式的股权资产置换图利大股东(案例包括东宁、壹传媒、中信嘉华、韩国三星、华润重组、会德丰私有化)。本书旨在用实际的案例向读者介绍财富如何向富人倾斜;从小的方面来说,本书所罗列的手法可以作为敛财的工具,但也可以作为避免被剥削的工具书,还能成为纵横股市的宝贵利器。
《标本:地产领导者领先之道》
本书是一部值得所有行业和企业借鉴的风险管理案例集,所引案例包括:恒基兆业集团、新世界发展集团、新鸿基地产、长江实业、会德丰地产、信和地产。...
《思维:国际级企业和企业家战略思维》
本书是一部值得所有行业和企业借鉴的战略思维案例集,本书所引案例包括:LG、现代汽车、台积电、索尼、日产、三菱、佳能。...
《科幻--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战略评判》
全球最著名的华人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为中国高科技文明把脉,助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实施战略突围!.
郎咸平观点:
中国的高科技思维是中餐馆似的思维,也就是不讲工序、不讲纪律的思维;一个没有纪律的团队是根本无法成长为微软的。..
不养高科技文明的七个传统文化观念:“失败是成功之母”;“杀鸡不用牛刀”;“四两拨千斤”;“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内行领导内行”;“宁作鸡头,不当凤尾”;“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中国高新技术的思维困惑:面向科研还是面向研发,面向专家还是面向产品,面向过程还是面向结果,面向机遇还是面向战略,面向研发规律还是研发速度,面向“以人为本”还是“以法为本”。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战略与研发组织结构根本就是错误的。...
■郎语录
(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错不在家长,错在中国的产业链定位,在以制造业为主的国家,找不到工作是应该的。
中国的经济是二元经济,同时存在过冷过热,而这一点在广东更甚。广东企业90%的压力来自于二元经济。
最喜欢谈论广东,因为问题太多。
我反对‘国退民进’,即使企业家干得再好,也不能把企业送给他!
与其说是韦尔奇传奇,不如说是韦尔奇泡沫,韦尔奇带给GE股民的是一堆泡沫。
香港人只在乎股票赚多少钱、房地产什么时候涨,你在那里谈深层次的理念,人家不想听。于是想“转战”大陆。
假如哪个企业家所作所为是我看不出来的,我从今天开始封剑退出江湖。
㈩ 郎咸平的个人资料以及他在经济学的成就
1956年出生,祖籍山来东。美自国宾西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博士;现任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曾任沃顿商学院,密西根州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纽约大学和芝加哥大学教授;郎咸平作为世界级的公司治理和金融专家,主要致力于公司监管、项目融资、直接投资、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破产等方面的研究,成就斐然。2004年,郎咸平用最为传统的财务分析方法,痛陈国企改革中的国有资产流失弊病,质疑某些企业侵吞国资,并提出目前一些地方上推行的“国退民进”式的国企产权改革已步入误区。引起巨大的影响,被称之为“郎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