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新古典经济学与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是一个概念吗
我不是学经济的,以下回答不一定准确,仅供参考。
首先,明确地讲,两者不是一个概念。
回答你这个问题,要从西方经济学(资本主义经济学)的几个发展阶段说起。
1、古典经济学,十八世纪后半叶,以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为代表。
2、庸俗经济学(主流经济学),十九世纪三十年代,马尔萨斯、萨伊等人为代表。自由竞争是其主要述求。
3、边际主义学派,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杰文斯、门格尔邓人为代表,主要是批判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
4、新古典经济学,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马歇尔、张伯伦、罗伯特等的《垄断竞争理论》、《不完全竞争经济学》邓为代表,为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走向垄断寻找理论。
5、凯尔斯主义,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为代表,吸收马克思主义的一些成分,如主张国家干预和福利主义。
6、新古典综合派(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二战后的西方主流经济学流派,以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为代表,为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的综合。
7、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二十世纪后期,以哈耶克。朝圣山学会为代表,以1989年的《华盛顿共识》为其集大成者。鼓吹国际垄断资本的完全竞争。
所以,从古典经济学,到新古典经济学,到新自由主义,西方经济学的典型诉求——竞争,已经走过了三个重要的阶段。但是,在实践中,由于资本的贪婪性,典型的竞争带来了华尔街次贷危机。西方经济学还要找出路啊!
——川娃狗狗 2011.06.10
⑵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介绍
自由主义思想最初形来成于17世纪的英国源,它是在古希腊等古代西方思想的基础上产生的,对现代经济思想、社会思想和政治思想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自由主义思想被称为古典自由主义,也称为旧自由主义。
⑶ 什么叫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上还有什么主义
新自由主义
英国现代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的主要派别。主张在新的历史时期维护资产阶级个人自由,调解社会矛盾,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基本内容
宣扬资本主义和市场自由的普遍性,反对社会主义,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度,是新自由主义的实质和核心。
新自由主义的特点和主要内容是:
第一,从主观的假设出发,认为每个人都是很理性的人,市场是完全自由的竞争。实质上是撇开人们的社会属性和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不谈,脱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制造一种抽象的“理想市场”作为理论前提。
第二,倡导个人主义。认为每个人在经济活动中首先是利己的,其次才是利他的动机和行为。
第三,提倡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认为自由选择是经济和政治活动最基本的原则。应当自由地拥有私人财产,自由地交易、消费和自由地就业。
第四,崇拜“看不见的手”的力量。认为市场的自动调节是最优越和最完善的机制,通过市场进行自由竞争,是实现资源最佳配置和实现充分就业的惟一途径。
第五,反对国家干预经济。认为由国家来计划经济、调节分配,破坏了经济自由,扼杀了“经济人”的积极性,只有让市场自行其是才会产生最好的结果。因此,只要有可能,私人活动都应该取代公共行为,政府不要干预。
第六,主张私有化。认为私有化是保证市场机制得以充分发挥作用的基础,私人企业是最有效率的企业,要求对现有公共资源进行私有化改革。
新自由主义流派有的在提出自己的观点时,或多或少也触及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制度的缺陷。但从整体上说,新自由主义经济流派只描述经济现象及其表面联系,不可能、不愿意也不敢去触及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
经济学上还有这些主义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原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自由主义经济学
经济学帝国主义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
⑷ 新自由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新自由主义是现代资产阶级右翼的意识形态。在西方经济学中,经济自由主义反对微观层次和宏观层次的政府调控,鼓吹市场万能,断言只要靠市场机制这一只“看不见的手”,就能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状态。基本特征是:
1、私有化的所有制改革观,主张应迅速把公有资产低价卖(或送)给私人。
2、多要素创造价值的分配观,否定活劳动创造新价值和大私有制具有经济剥削性质,贫富两极分化是高效率的前提和正常现象。
3、完全否定国家计划的市场改革观,把国家的作用仅限于“守夜巡警”,反对马克思主义和新老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
4、主张一切产业都无须保护,高新技术和建设资金也完全或主要从外国引进,比较赞赏拉美国家的新自由主义发展路子
⑸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概述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是指当代西方经济理论中强调自由放任理论与政策的经济学体系和流派,产生于20世纪20—30年代,70年代末以来,它一直在西方经济学中占据主导地位,并且是全球绝大多数政党所采取的政治和经济趋向。无论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80年代的私有化浪潮、俄罗斯的“休克疗法”,还是拉美国家进行的以“华盛顿共识”为基础的经济改革,都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精典之作”。西方许多经济学流派都具有新自由主义的特点,比如货币学派、理性预期学派、供给学派、新制度学派等,是构成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重要经济学派。
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到底什么是新自由主义分歧很大,定义多种多样,诺姆·乔姆斯基在《新自由主义和全球秩序》中认为,新自由主义是在亚当·斯密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个新的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强调以市场为导向,是一个包含一系列有关全球秩序的理论和思想体系,其完成形态则是所谓“华盛顿共识”。其基本原则简单地说就是:贸易自由化、价格市场化和私有化。理论界关于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具有以下共识,它是在继承资产阶级古典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础上,以反对和抵制凯恩斯主义为主要特征,适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向国际垄断资本主义转变要求的理论思潮、思想体系和政策主张。新自由主义与古典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并且通过对凯恩斯革命的反革命而著称于世;“华盛顿共识”的形成与推行,则是新自由主义从学术理论嬗变为经济范式和政治性纲领的主要标志。
在西方经济学中,古典自由主义反对微观层次和宏观层次的政府调控,主张自由竞争,自由经营、自由贸易,坚信自由竞争市场势力的自发作用能够保证经济生活的协调和稳定增长,国家只需充当为自由竞争市场经济创造良好外部条件的“守夜人”即可。认为“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采取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劳动及资本与任何其他人或其他阶级相竞争,政府是个没有效率的管理人。”
新自由主义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并走向极端,大力宣扬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和全球化。其基本特征是:
1、私有化的所有制改革观,主张应迅速把公有资产低价卖(或送)给私人,认为私有制是人们“能够以个人的身份来决定我们要做的事情”。
2、多要素创造价值的分配观,否定活劳动创造新价值和私有制具有经济剥削性质,认为贫富两极分化是高效率的前提和正常现象。
3、反对任何形式的国家干预,把国家的作用仅限于“守夜人”,反对马克思主义和新老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
4、主张一切产业都无须保护,应实行外向型的出口导向战略。
⑹ 6,什么是新自由主义,怎样评价新自由主义
新自由主义是:
自20世纪80年代由西方传入我国以来,经过多年演变发展,如今已不再是仅停留在口头、书面上的理论学说或社会思潮,而是渐渐成为一些人头脑中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是以批判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登上历史舞台的,无论其代表人物、所谈话题、关注领域如何变化,这一点始终是其一以贯之的基本主线。
对信自由主义的评价:
一、最具蛊惑性和煽动性的核心理念是个人自由
它把马克思主义污蔑为垄断的僵化的意识形态,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念及实践定性为极权主义、专制主义,将公有制、国有经济、社会公平、共同富裕、共享发展等社会主义的基本理念宣扬为不可能实现的乌托邦和欺骗民众的意识形态工具,甚至污蔑为是加强思想控制、搞一党独大、专政极权的手段。
如果任由新自由主义思潮肆意传播,必然会使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属性产生怀疑,对社会公平、共同富裕、共享发展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产生怀疑,从而滋生所谓社会主义国家不追求个人自由,用集体压制个人、用威权控制自由、用国有侵犯民有、用公有剥夺私有等错误认识。
二、喜欢使用个人、财产、自由、人权、权利、平等、民主、多元等话语
我们要揭穿其蛊惑性,就需要在宣传思想工作中强调追求个人自由不代表就是自由主义,要祛除谈个人自由就是自由主义,谈社会主义就是不要个人自由的错误观念。必须讲清楚,自由同样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价值理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我们不能放弃对自由的话语权、阐释权、实践权,要在充分挖掘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基础上,系统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由理论。其中需要讲清楚的问题包括:离开社会公平的个人自由是靠不住的,也是不可能实现的;公有制与个人自由不是冲突的,反而是实现个人自由的前提和保障;离开政府调控的市场自由是不可能实现的。
(6)剥开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面纱扩展阅读:
新自由主义泛滥的恶果:
一、世界经济一体化加强,但经济增长减速,结构性矛盾尖锐
世界经济在新自由主义时期不仅增长放缓,而且积累了越来越严重的结构性矛盾。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美国出现了日益增大的贸易逆差和经常账户赤字,目前已经形成巨额外债。
根据美国财政部数据,到2011年9月30日,美国的外债总额已经达到近15万亿美元,超过了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即便按5%的利率计,仅支付利息每年就要花掉国内生产总值的5%。巨额的外债以及大量的政府债务大大削弱了美元的地位。
二、资本利润率有所回升,劳工力量被打压
新自由主义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达到了以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统治集团的目标,打击了全世界工人阶级的斗争,许多前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发展民族经济的努力被摧毁,国际垄断资本的利润率有所回升。但与此同时,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各种矛盾不是缓解了,而是激化了。
三、经济金融化加强,各种金融风险加剧
由于新自由主义的影响,美国经济不断金融化。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以来,美国金融业在国内总利润当中所分割的比重越来越大,从80年代初的不足20%上升到本世纪初的45%,而同期制造业的比重却大幅度下降,一度降到10%以下,目前也低于20%。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每隔10年左右就会发生一次较大的金融危机。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新自由主义对中国未来发展的潜在危害
⑺ 比较分析凯恩斯经济学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
1.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或凯恩斯主义就是根据凯恩斯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凯恩斯,1936)的思想基础上的经济理论,包括新古典综合派、新剑桥学派、新凯恩斯主义、新凯恩斯主义、新兴的新古典综合。他们主张国家干预;新自由主义是指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革命以后特别是60、70年代后出现的一股企图复兴传统自由主义的经济思潮,包括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供给学派、新奥地利学派、公共选择学派、伦敦学派、新制度经济学。其基本理论观点主要是主张自由经营反对国家干预。
2. 产生背景上,凯恩斯经济学是30年代大萧条的直接产物,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必然产物;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兴起的历史背景是从20世纪60年代末期起,西方经济由战后初期的繁荣阶段步入停滞膨胀阶段,凯恩斯主义主义无法解释。
3. 经济观点上,凯恩斯经济学包括总量分析法、充分就业理论、有效需求理论、消费倾向和乘数理论、流动偏好和货币数量论、经济周期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等;新自由主义则并非是一个统一的团体,经济观点上有所不同。
4. 政策主张上,凯恩斯经济学提出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极力主张私有制,反对公有制;而新自由主义主张自由经营,反对国家干预;提出“自然失业”理论,反对工会组织;坚持健全财政原则,反对通货膨胀;宣扬自由贸易,鼓吹经济全球化。
5. 贡献上,凯恩斯经济学的政策主张为当时的资本主义经济摆脱危机和困境,提供了一条现实可行的途径,并最终挽救了资本主义;而新自由主义在英美的实施均不同程度地带来了负面效应。
经济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都是近代西方的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这两种思潮以表面上对立的形式,成为不同历史时期西方社会的统治经济思想。这两个思潮的对立是表面的,其阶级性的同一是本质的。它们者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反对工人阶级,反对社会主义制度。所不同的是在经济政策方面,国家干预主义学派主张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管理,新自由主义学派主张自由放任。
⑻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主要的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伦敦学派:爱德温·坎南、T·E·G·格雷高里、莱昂内尔·罗宾斯、哈耶克,伦敦学派的经济思想主要体现在货币理论和经济危机理论,认为:对通货膨胀的要求不同于一般商品的需要;物价水平并非只受货币数量的影响;通货膨胀管理在实践上是有害的;恢复金本位制有助于稳定经济;引发经济危机的原因是工资过高,资本供给不足。现代货币学派:弗里德曼,他认为利率的变化对人们持有货币量的影响微不足道理性预期学派:小罗伯特·卢卡斯,罗伯特·巴罗,托马斯·萨金特,人们在经济活动中,根据过去价格变化的资料,在进入市场之前就对价格做出预期,这样,他们的决策是有根据的。市场会发生一些偶然情况,成为干扰因素,但可以事先计算它的概率分布,因此可以选出最小风险的方案,以预防不利后果的侵害。例如在确定房租,债券利息,议定工资,规定供给价格时,都可把未来价格波动估计进去,订的高一些,以防止因通货膨胀而降低实际收入。因此合理预期起了加速通货膨胀的作用。同时,由于政府对经济信息的反应不如公众那样灵活及时,所以政府的决策不可能像个人决策那样灵活,因此政府的任何一项稳定经济的措施,都会被公众的合理与其所抵消,成为无效措施,迫使政府放弃实行。因此,理性预期学派认为,国家干预经济的任何措施都是无效的。要保时经济稳定,就应该听任市场经济的自动调节,反对任何形式的国家干预,所以,一般认为理性预期学派是比货币学派更彻底的经济自由主义。供给学派:费尔德斯坦、埃文斯,供给学派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和企业提供生产要素和从事经营活动都是为了谋取报酬或利润。因此,对报酬和利润的刺激会影响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实际工资的刺激将影响劳动力的供给;对储蓄和投资报酬的刺激会影响资本的供给和利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能够使生产要素供需达到均衡和有效利用。应当消除不利于生产要素供给和利用的因素。
弗莱堡学派:瓦尔特·欧根、弗兰茨·伯姆、汉斯·格罗斯曼、卢茨、艾哈德、罗布凯,此学派反对传统的自由放任主义,反对实行社会主义、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主张国家采取措施,实行自由竞争和价格自动恢复均衡的机制,政府的职能限于为企业创造自由竞争的环境。认为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是保障生产效率、自由和人类文明生活的理想体制。因其反对国家干预或过多干预经济,一般被视为西方经济学中的“右派”。公共选择学派:布坎南, 主张经济市场中的主体标签是消费者和厂商,而政治市场中的主体标签是 政治家、政客、选民和利益集团,但他们的行为目标并无差别,区别仅在于,在经济市场交易的私人物品,而在政治市场交易的是公共物品;前者的最大化目标表现 为效用和利润的最大化,后者的最大化目标表现为公共物品利益和政治支持的最大化。
⑼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有什么特点
新自由主义是指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革命以来出现的一股企图复兴传统自由主义的经济思潮。其基本理论观点是:极力主张私有制,反对公有制;主张自由经营,反对国家干预;提出“自然失业”理论,反对工会组织;坚持健全财政原则,反对通货膨胀;宣扬自由贸易,鼓吹经济全球化。对新自由主义不能采取简单的做法,而应进行具体的分析
详细见:http://www.studa.net/jingjililun/060606/17365386.html
⑽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的区别在哪。
凯恩斯认为收入增加,人们很可能将其中大部分收入储蓄起来不消费,从而造成有效需求不足,经济衰退,因此主张国家扩大投资,把过剩的储蓄转化为投资需求,创造就业
马克思认为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是资本家剥削工人剩余价值,工人工资低廉,无法形成足够的需求从而导致经济衰退,因此主张工人通过斗争争取提高工资,甚至用暴力革了无良资本家的命,建立一个国家取代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消灭剥削,用行政命令指导经济的计划经济体系
新自由主义则认为市场那只无形的手会自动调节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平衡,政府不能干预经济,通过凯恩斯主义的手段增加所谓的有效需求会损害劳动生产率增长,最终得不偿失,而工人的工资是由市场决定的,并不存在剥削,用行政命令指导经济,不能充分激发人们创造价值的积极性,从而让劳动生产率停滞
假设人口不变,经济发展的实质就是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劳动生产率增长物质生活提高是每个人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