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求全国自考00800经济学原题和答案,光答案也可以,任意哪年的都行。
上淘宝吧,搜索“自考 0800 经济学”,很多的,只要这个代码能对得上号,没问题。购买前建议再与掌柜确认下,最好要正版的,这样就万无一失了。
『贰』 自考 00800 经济学
经济学的书不推荐看电子版的,还是买一本吧,还得自己在书上画画重点,如果你真的想考过去,那就借一本或者买一本吧。
『叁』 经济学简答题: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的原因
对正常商品的需求曲线总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即需求量随价格的上升而下降。其原因有两个:一是替代效应,一是收入效应。正常商品价格上涨后,由于替代效应,消费者转向相对便宜的其他替代品。
由于收入效应,消费者相对“更穷”一些,以至于减少对正常品的购买,就一般的正常品而言,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共同作用使其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现在来考虑闲暇商品的情况,对闲暇商品的需求亦受到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个方面的影响,先看替代效应,假定闲暇的价格即工资上涨,于是,相对于其他商品而言,闲暇这个商品现在变得更加“昂贵”了(其机会成本上升了),于是消费者减少对它的“购买”。
而转向其他替代商品,因此,由于替代效应,闲暇需求量与闲暇价格反方向变化,这一点与其他正常商品一样;再来看收入效应,在这里,闲暇商品完全与众不同,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时,对于一般商品,价格上升意味着消费者实际收入下降,但闲暇价格的上升却相反,意味着实际收入的上升。
因为消费者此时享有同样的闲暇即提供同样的劳动量可以获得更多的收入,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者将增加对商品的消费,从而亦增加对闲暇商品的消费,结果,由于收入效应,闲暇需求量与闲暇价格的变化方向相同。
这样一来,在一般正常商品场合在同一方向起作用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在闲暇商品场合却起着相反的作用,因此,随着闲暇价格的上升,闲暇需求量究竟是下降还是上升要取决于这两种效应的大小,如果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则闲暇需求量随其价格上升而下降、
反之,如果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则闲暇需求量随其价格的上升而上升,这就意味着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
对一般商品(不仅是正常品,还包括一部分劣等品)来说,收入效应通常要小于替代效应,消费者消费的商品有很多种。
而每一种只占消费者预算上的很小部分,而且具有很相近的替代品,因此,单种商品价格变动通常对消费者收入并不造成很大影响,而却非常容易引起消费者的替代行为,例外的情况仅是所谓的吉芬品。
现在讨论到闲暇商品,情况却有所不同,消费者的收入的大部分可能是来自劳动供给(当然还有一部分非劳动收入),假定其他因素不变,闲暇价格即工资的上升会大大增加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因此,闲暇价格变化的收入效应较大。
如果原来的工资即闲暇价格较低,则此时工资稍稍上涨的收入效应不一定能抵消、当然更谈不上超过替代效应,因为此时的劳动供给量亦较小,从而由工资上涨引起的整个劳动收人增量(它等于工资增量与劳动供给量之乘积)并不很大。
但如果工资已经处于较高水平(此时劳动供给量也相对较大),则工资上涨引起的整个劳动收入增量就很大,从而可以超过替代效应,于是劳动供给曲线在较高的工资水平上开始向后弯曲。
所有这一切,用一般的语言来说就是:当工资的提高使人们富足到一定的程度以后,人们会更加珍视闲暇,因此,当工资达到一定高度而又继续提高时,人们的劳动供给量不但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
(3)自考经济学真题00800扩展阅读
劳动供给曲线的特点:
与一般的供给曲线不同,描绘的劳动供给曲线具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即它具有一段“向后弯曲”的部分,当工资较低时,随着工资的上升,消费者为较高的工资吸引将减少闲暇,增加劳动供给量,在这个阶段,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但是,工资上涨对劳动供给的吸引力是有限的,当工资涨到w1时,消费者的劳动供给量达到最大,此时如果继续增加工资,劳动供给量非但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于是劳动供给曲线从工资w1处起开始向后弯曲。
劳动供给曲线的这个特点也可以从图中消费者随工资变化对闲暇需求量的变化中看出。由图可知,随着工资的上升,从而预算线在纵轴的截距上升。
消费者闲暇需求量是先减后增,即从H0减少到H1,然后又增加到H2。在时间资源总量为既定时,这当然意味着劳动供给量是先增后减,即从16-H0增加到16-H1,然后又减少到16-H2。
『肆』 2011自考经济学00800的教材是哪一本
1 00800 经济学 笔试 经济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刘凤良等 国家统编教材 有 在用 2008-11-01
这是在北京教育考内试院网站上查到的信息,上面容说的就是现在用的教材是2000年版的。希望对您有帮助。
『伍』 自考课本-经济学哪有卖
去当地自考办购买,12月份就可以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