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经济学:举例说明价格管理的后果
价格管制分为价格上限和价格下限两种
价格上限指 为一种商品版制定最高权价,其价格不得高于最高价
它的意义在于,如果最高价低于均衡价格,则根据供求曲线需求会大于供给(东西便宜了 人们自然会购进更多的商品,而供应方会缩减生产),这会导致商品市场供不应求。这体现了价格上限对市场的限制性约束,且可以预见,物品短缺时,卖者必然在大量潜在买者中配给稀缺物品。这样会导致市场效率降低(想象下大家都为了买某样东西而排长队的场景吧),所以一个自由竞争市场中的配给机制会更有效率且更为客观。
如果最高价高于均衡价格,则设置价格上限没有意义。
价格下限指 为某种商品制定最低价格。这种情况普遍存在于西方的最低工资保障法中,为了让劳动力享受更高的待遇,西方国家一度要求企业为所劳动者提供最低支付限额的保障。但是从此后的结果上看,这样的政策最终导致部分企业无法按照限制价格支付劳动力,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企业会从中挑选较好的劳动力,提高了一些人的待遇,同样使另一些人找不到工作。
如果最低价格低于均衡价格,则设置价格下限没有意义。
总而言之,价格管制国家通过监管手段控制市场的一种手段,但会扰乱正常的市场信号,造成供不应求或者供过于求。
② 用经济学原理分析原理分析为什么有的商品会降价,而有的商品则很少降价,举例说明
这问题太泛了…………
说说其中一个原理吧:理性人面临权衡取舍
商品版储存是需要权成本的,还没有卖出的商品降价尽快出售就可以加快资金回笼,再说降价前的都仍你赚够啦。本来用于储存的成本(包括机会成本)也就减少了。就是说如果降价的损失小于你的储存成本(包括机会成本),那么降价是可以的。这例子够简单了吧
至于为什么有的商品则很少降价…………要看看是哪一类的咯,自来水和汽水就是两种性质不同的商品了……有点一言难尽啊。如果是一般商品的话……我推介你看看《怪诞行为学》你自然会明白了。
希望对你有帮助,我也只是经济学菜鸟呀,哈哈
③ 管理经济学的薄利多销,涨价滞销案例分析答案
薄利多销是指低价低利扩大销售的策略。“薄利多销”中的“薄利”就是版降价,降价权就能“多销”,“多销”就能增加总收益。
在销售市场有可能扩大的情况下,通过降低单位商品的利润来降低商品的价格,虽然会使企业从单位商品中获得的利润量减少,但由于销售数量的增加,企业所获利润总额可以增加。只有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才能“薄利多销”。
实行薄利多销的商品,必须满足商品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减销售量增长率后的数值必须大于1。因为对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来说,当该商品的价格下降时,需求量(从而销售量)增加的幅度大于价格下降的幅度,所以总收益增加。
④ 经济学:“替代品涨价,该产品也相应涨价”求分析过程!!!
所有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变动过程其实都是供求关系,其实不需要那么教条的
⑤ 用经济学规律对物价上涨现象进行解释
(1)经济中商品、服务价格普遍的持续上涨称为通货膨胀。对此一般有2种解释。专
(2)首先是货属币主义解释,认为货币增发过多,超过了经济中需要的数量造成价格普遍上涨,弗里德曼概括为“过多的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
(3)凯恩斯主义解释。又分为需求拉动型,成本推动型和结构性通货膨胀。先说需求拉动型,这种通胀是因为经济中需求过多,人们对于这些商品都有购买欲望,大家都想买自然价高者得。成本推动型又可细分为2种类型,一种是因为工资推动,大家工资都涨了,都有钱了,商品价格自然水涨船高。另一种是利润推动,经济中垄断厂商有垄断定价权,可以通过提高价格获取超额利润,这样也会形成通胀。最后就是结构性通胀了。这种理论认为经济中存在2种部门,1们生产率高,自然应该获得高工资。另一部门劳动生产率低,本来应该工资要少点的但是人都要比,他们会要求工资向高收入部门看齐,这样的结果就是工资上涨速度超过了生产率增长的速度,货币量过多,通胀也会相应发生。
⑥ 从经济学的角度解释物价上涨原因
具体的物价上涨原因有以下几点:
1.供求规律的长期表现形式为供不应求;
2.人民币升值,导致出口减少,进口增加; 但是目前的情况是一年之内人民币对美圆的汇率上涨了5%,也就是增值了5%,现在我国的各种工业产品大部分是出口销售,国内自己人消费的其实很少,因为大家的钱都拿去买高价房了,谁还有多余的闲钱用来自己消费???
3.寡头垄断行业造成商品不能充分竞争;
4.国家宏观调控,包括提高或降低银行利率,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效果,造成大量资金流入市场,刺激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必然带动物价上涨;
5.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是指太多货币追逐太少的商品造成的超额需求状况; 其实通货膨胀有3种解释,这只是其中一种。
6.生产要素价格,其中土地是最关键的,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受国家严格控制,导致土地的取得成本大幅增加,因此,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带动其相关的产业链条同时受影响; 当然房地产价格上涨还有很大原因是因为炒房引起的。
7.国家财政购买力度,包括国家政策性银行,国家认为某种商品的价格高了,就减少对某种商品的购买,反之道理一样。
8.物价指数,资金具有投资回报率或资金价值,也就是折现率和本金化率.说白了就是未来的钱不如现在的"钱"值钱,未来同样的钱购买力不如现在买的东西多;
9.国际经济对我国有很大影响,包括外汇储备情况。目前我国大概有2000万亿美圆的外汇储备。自从加入WTO以来,跟国际经济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了。
10.这一条本人认为非常关键。美国大型金融投机集团对中国30年改革开放成果的掠夺。
中国外汇制度改革以来,尤其2007年,人民币对美圆上升5%,这是美国控制的。目的是象90年代对日本进行经济掠夺一样。举个例子:2006年1美圆=10元人民币,美国人在2006年用1美圆换了10元人民币,用这10元人民币买了上海一套房子,2007年上海房价翻一翻,美国人把房子卖了得到20元人民币,而2007年人民币升值,假设1美圆换8元人民币了,美国人再将20元人民币换成美圆就是2.5美圆。如此可见,美国人的1美圆在一年时间就变成2.5美圆,他赚了中国多少???2.5倍的利润啊。而且这2.5美圆回到美国又可以继续投资美国,美国经济又可以发展了,美圆重新升值。还有1美圆换成人民币10元投资固定资产后,市场上就少了10元流通,中央银行就会发行10元人民币来弥补这个空挡,而这2.5美圆走了以后留给中国的却是市场上多了10元人民币,还不通货膨胀才怪。中国被掠夺后,人民币再度贬值。就跟日本一个结局,看着吧,朋友,有你哭的那一天......
再来看看价值规律,它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综合了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
商品价格的本质是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内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决定价值量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价值规律的作用:
1.自发的调节生产和流通;
2.自发的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生产率;
3.造成贫富两极分化.
通常所说的物价其实就是生产价格,而生产价格是由部门平均生产成本加上社会平均利润构成的价格.生产价格就是价值的转化形态.
⑦ 生活中经济学对比举例,,比如 不同尺码的的服装价格一致,同商品却不同价格。。。类似于这样的例子
质量不同,厂家不同,价格当然不同。
⑧ 求需求价格弹性等于1时,是降价好还是涨价好的例题 要有具体数额的举例 因为我不明白弹性等于1的意义
需求价格弹性抄等于1时,涨价或者袭降价都一样。
需求的价格弹性在经济学中一般用来衡量需求的数量随商品的价格的变动而变动的情况。
需求的价格弹性的计算公式是
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⑨ 请利用经济学原理说明如何提高商品价格
根据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来决定:
1、需求价格弹性>0,应该降价
2、需求版价格弹性<0,应该涨权价
3、需求价格弹性=0,无所谓降价、涨价
需求的价格弹性在经济学中一般用来衡量需求的数量随商品的价格的变动而变动的情况
需求的价格弹性的计算公式是:
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⑩ 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要想增加总收益应当降价还是提价举例说明。
应该降价。
这个是西方经济学中的基本原理。如果是需求富有弹性,那么也就是说内,容消费者的需求量因为消费品的价格变动而变化很大,比如说金银首饰,如果价格一旦上涨,那么消费者就会对他的需求减少,因为自己的经济实力有限,而这些东西又不是必需品。
而对于不富有弹性的商品应该涨价,是因为需求量对商品的涨跌反映不大,比如说大米等一类生活必需品,如果大米涨价,那么消费者也不可能不买,这样才会获利最大。
当然这个是纯粹理论的,在真正的市场中,还有存在行为心里学的影响,比如说富有弹性的黄金,虽然价格一路飙涨,但是需求量还是不断上涨,是因为人们存在追涨投资的心态,怕踏空。但是书中的原理是我上文所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