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知乎 普通人学习马列主义有用吗
有用。
1、认清人生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具有自然、社会和意识三种属性内,人生容是人的自然生命在意识支配下的社会旅程。
2、确立正确的人生目的。
人生目的回答人生为了什么?是为了吃喝玩乐,还是为了奉献社会。马克思主义哲学倡导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
3、采取积极的人生态度。
人生态度回答人该怎样活着?是乐观积极进取,还是悲观消极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倡导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4、选择恰当的人生手段。
人们为了生存和提高生活质量,必须依靠一定的手段,包括经济手段、政法手段和文化手段。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助于人们在合理(伦理)合法(法律)的前提下、选择和创造恰当的人生手段。
Ⅱ 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知乎
马克思主义来中国化其前提源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是一个马列主义政党,是在十月革命直接影响下,由第三国际指导成立的一个带有强烈苏联印记的党派。早在马克思尚未逝世之前,马克思主义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由马恩思想为指导的主义了,以至于马克思说出了:“我只知道我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恩格斯在信件中转述过这句话,貌似还把法国、德国共产主义团体批判一番。)等到马克思、恩格斯死后,马克思主义(或者说共产主义)这个大箩筐彻底兜不住里面各个孙猴子了,共产主义在一战前分化为多个流派。(伯恩斯坦:你走!我不认识你们!)一战后,在欧洲各国掀起了左翼政党夺权风潮,不过只有在俄国,在列宁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成功取得了政权(尤其是在其它各国左翼政党基本上全军覆没的对比中),列宁主义就成了马克思主义唯一一个正确的、正统的继承思想。于是,基本上后来的各国共产党都是由马列主义为基础发展而来,中国共产党也不例外。
Ⅲ 曼昆宏观经济学有什么适合的习题册知乎
曼昆宏观难度适中,教材编排很合理,你就按照他的目录顺序即可,注意整理好相关的板块,比如YE模型,IS-LM模型,AD-AS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等等,分清每个模型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现在说这些可以你还不懂,可以自己先学习吧,课后习题有难度,建议买一本圣才的配套答案。
Ⅳ 学经济学是怎么样的一种体验 知乎
电路、模电、数电,工厂供电、PLC、单片机、自动控制原理、c语言、高等数学、CAD、线性代数、数理统计等等吧,不同学校开的还有其他特色课程
Ⅳ 如何评价《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
共产党宣言是给广大文化程度较低的工人兄弟看的。应景之作。资本论是经济版学巨著,可惜没权写完。马克思的核心著作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了解这样横跨很多领域的大思想家,一定从哲学入手。哲学是他的价值观、伦理观的产生地,是他所有经济学、政治学理论的逻辑支点。同时你要明白,马克思是马克思,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
-----------------------
我不知道马克思主义是不是重视人性。但是马克思是重视的。因为马克思曾说过,共产主义就是人性的全面回归。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核心就是研究人性异化的。很多人都是看完马哲然后骂马克思……
-----------
说实话,我不知道怎么写。谈到马克思,我认为最好是从存在主义和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去理解他。如果非要写,那就把共产党宣言当做资本论的逻辑支点。我很不愿意写这样的文章。因为你没法凭自己的良知去写。如果你写成卢卡#奇、德#热拉斯那样的,你还活不活?
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对缺点的认识
一、马克思经典理论有三个缺陷
其一、是作为理论工具的《资本论》和政治经济学,虽然是批判古典自由主义的利器,但也只是回到了资本主义发展规律上去,此成果为1920-1930年前后出现的西方凯因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所分享。换言之,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虽然号召无产阶级革命,但依然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科学学说。
其二、是作为社会目标的科学社会主义(即经典共产主义),只是与当时流行的民主(经济)社会主义相区别的另一种社会主义观——科学社会主义,实质还不是真正意义可持续的共产主义目标。虽然它是力图战胜资本主义的社会构想,但就其实现手段和目标特征来说,依然不是具有可操作性的科学理论。
其三、是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本质上就是“用经济生产力标准来重新审定历史预测未来”,这样的结果在奴隶社会被封建社会取代、封建社会为资本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义主义为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进程认识中,陷入了空洞的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合的“经济决定论”泥坑。
二、资本主义屋子终究是要倒的
马克思是研究资本主义的,而他是要建设共产主义(科社)的。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科社)不是同一间屋子。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的目的,是为建设资本主义吗?当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是为了消灭资本主义,并在资本主义被消灭以后建设共产主义(科社),这个观点不用本人赘述吧。
争论的问题在于:马克思由研究资本主义(当时算“新屋”)终究要得出的结论,是不是适合建造社会或共产主义新屋呢?我看不一定。
从历史上看,马克思本人并没有直接取得政权的经验,而经过列宁和毛泽东实际改造过的本国特色的主义或思想,真正建立过新的政权。显然,改造前后的主义或思想,已经与马克思原来的想法相差很远了,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与马克思本人无关。
Ⅶ 知乎经济学入门必读书籍有哪些值得推荐
《小岛经济学》 罗辑思维
《经济学原理》 曼昆
《经济学原理》 马歇尔
《国富专论》 碃甫百晃知属浩版彤保廓 亚当 斯密
《就业、就业和货币通论》 梅纳德 凯恩斯
《资本论》 卡尔 马克思
Ⅷ 如何看待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知乎
不错,而且就业挺好的,而且专业课也相当于政治课,复习相对来说比较轻松。我们毛概,马哲老师都是我们本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毕业的。而且,就业前景比较不错,很多学校都需要政治老师,这是大学里很重要的部分啊
Ⅸ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要看哪些书籍知乎
入门读韩树英著的《通俗哲学(修订版)》
进一步提升,读李秀林等著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高清海著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上下)》
Ⅹ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什么用知乎
一、唯物论(三观两原理一方法论)10个原理
1、三观:物质观、意识观和实践观
①物质观:
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和变化之中,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主体),脱离物质的运动是不存在的。
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
区别: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
联系:静止是绝对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运动的物质与时间、空间的辩证关系原理:
空间是物质的广延性或伸张性。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具有长、宽、高三度。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的性质。
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离的:一方面,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离开了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时间和空间也离不开物质的运动,离开了物质运动的时间、空间同样是不存在的。(人的时间观念既有相对性又有可变性)
时空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是指时间和空间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是客观实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谓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是指时间和空间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又是客观具体的,它因物质具体形态和运动速度的不同而不同,因而是相对的。
时空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时空的无限性是指物质世界的存在方式和发展的持续性是无限的,物质世界具有永恒性。时空的有限性是指物质存在的各种具体形态在时间和空间上又都是有限的。
②意识观:意识的能动性原理:
第一,在认识世界过程中,意识不仅可以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可以通过抽象思维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第二,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意识具有指导性。意识可以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意识的这一能动作用具有两种不同的性质:其一,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使人们的实践活动获得成功;其二,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使人们的实践活动遭到失败。意识的这一作用是意识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
第三,意识能够反作用于主体,影响人的生理过程。人的精神是否愉悦,对于其身体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
③实践观: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原理;自在世界与人化世界的辩证关系原理。